第一篇:萨提亚模式启发下的高三团体心理活动案例分析和总结
萨提亚模式启发下的高三团体心理活动案例分析和总结
摘 要: 随着高考临近,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一些学生在一次次挫折中深深地感受到无力感。但相关研究案例比较少,教师们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导,觉得束手无策。萨提亚认为改变总是可能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变化,此时,团体心理活动搭高塔是不错的方法。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 团体心理活动 搭高塔
一、现状和问题
高三是学生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学生深谙其重要性,有目标和要求,但是面对一次次模考,一些人一次次体验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即使老师一次次给学生输入“考试不过是一次查漏补缺”的观点,但一些学生对此类安慰和励志故事等“心灵鸡汤”已经有免疫能力,只沉浸在自己的压抑中,这种情况在重点班级尤其严重。
高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高三阶段会针对高三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期初期组织树立目标,在学期中期针对压力大等情况组织减压活动。一些年长有经验的教师们喜欢分享“鸡汤”故事,但在学生中并未深入人心。在我第一次当高三文科班班主任的时候,也学着老班主任的经验,在班会上组织学生树立目标,并告诉他们考上“985”学校的重要性。令我意外的是:学生在树立目标等班级活动中是抗拒的,她们告诉我给她们带去了难以承受的压力。为什么彼之蜜糖,在文科班就是毒药?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做什么?
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活动课程才刚刚起步,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郑日昌,1994)。缺乏专业的指导,尤其针对不同组合班级的指导是班主任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情况分析
受萨提亚冰山理论(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我们能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者应对方式就像露在水面上的冰山,而隐没在水里的巨大冰块是人们行为的内在,是经常被我们压抑或者忽视的部分。我们的行为之下有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的启发,面对问题,我首先分析情况,他们情绪背后的冰山应该是:学生因为分数不理想,产生了感受,对自己、对学业失望,并产生了这样的观点――我应该是能力不行,因为我已经尽力了,但是无力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忽视了自己的期待、渴望,并把“自我”等同于分数。我和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心,告诉他们:“你们和分数不能画等号。你们无论考多少分都是值得被爱的。”
学生在谈话后普遍感觉释然,但是没有对期待、渴望的满足,也没有体验的支撑,长远来看,他们还是经历无力感,比如学生X,学习非常努力,工作能力也很强,但是三次考试都没有考出让自己满意的分数,他开始质疑自己,并感到头疼僵硬等查不出病因的症状。我们谈过两次话但他依然看起来压力很大。比如学生Y,她同样努力,成绩却一次不如一次,她告诉我她很绝望,看不到希望,我告诉她:“即使是西天取经也有九九八十一难。”但她依然经常面露焦虑。又比如学生Z,作为学霸,他经常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却掩饰不住内心的郁郁寡欢。
我想到了萨提亚女士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地成长,每个人都可以发生内在的改变。她相信:(1)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和外在的事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过去和现在的负性经验对我们的影响。(2)改变总是可能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变化。(3)我们拥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帮助我们应对与成长。(4)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最有启发性的是: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如何自然地不让她们有压力地有希望?
三、理论参考
依据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高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适应学习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习潜能,获得情感体验,确立自己的志向,形成自己的意志品格。从定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指根据心理教育的要求,在活动中融入心理教育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为基础,促进其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过程,不仅需要师生互动,更需要教师从前台转向“后台”。
团体活动可以营造温暖、开放的氛围,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反馈,在探索自我的同时听到来自他人不同视角的信息,从而更加完整地认识自己。不仅可以放松精神、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还可以培养竞争精神,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
类似,萨提亚模式的团体辅导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相信人们可以利用自身内部的力量探寻自己,以实现自我确定、自我成长,从而成长为更加完整的个体。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深入人心,我校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作为第一批学员,我把李建军教授介绍的团体活动“搭高塔”引入班级活动,结合萨提亚的团队辅导的方法――冥想,进行了本次尝试。
四、活动过程
1.原则主题
依据学生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高中年级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以体验为主,采用搭高塔这个积极向上的主题,确保每人参与、人人动手,以减轻临考学生的考试压力,暗中明确高远的志向,发扬不气馁、不放弃、勇攀高峰的精神,开展一次团体心理班会――《搭高塔》打擂赛。
2.活动规则
(1)利用班会课45分钟时间进行。
(2)同学们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冥想自己理想的高塔。
(3)学生分为6人小组(全班48人,共8组),其中5人搭塔,一人指导、观察、记录,并在下一环节介绍汇报本组的高塔。
(4)在限定时间内(15分钟)同学们利用提前发下的报纸和教室里任意可以用到的材料搭高塔。
(5)每组派观察员对高塔进行一分钟的讲解,包括塔的名称、名字的来由、创意、寓意等,并把塔名写在黑板上。
(6)老拍照记录活动过程、成果。
五、活动总结
本次团体心理活动大家都很开心、尽兴。我观察到和其他班会活动不同,本次班会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参与活动、会心的微笑、大笑,抢着介绍高塔。还有三个学生(包括X同学和Z同学)执着于塔的高度,不断返工、补充,到时间也不肯停工,活动结束后还反复修缮,非常爱惜地造塔和投入维护,把力争上游、不气馁的信念寄托于高塔。
其次,塔名或诙谐,如:托塔,或反映同学间和谐亲密的关系,如:宋神塔(宋神是该小组学霸的绰号),或励志,如:世界第一高。体现了孩子们的才情,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我给每个小组和高塔合影,孩子们一改羞涩,纷纷摆拍并向我索要照片,可见快乐的感觉一直陪伴着我们,她们也想留住欢乐。
简言之,临考考生压力大,厌恶说教和心灵鸡汤,这个活动自然、明智、励志,非常适合。
六、反思
1.萨提亚模式冰山理论的融入启发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而萨提亚冥想的部分给学生高强度学习中一些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感受自己,触摸自我的渴望和需求,用自己内心的力量帮助自己。
2.整个班会课整体节奏把控地不错,时间不够是因?楹⒆用嵌愿咚?高度的执着和意犹未尽。根据学生的需求,允许高塔在班级停留一周以上,让被满足的感觉陪伴同学们久一些。
3.我发现这3个执着的孩子(包括X同学和Z同学)都是近期内心苦痛,主要是学业长久无法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的,也有顶着压力毅然艺考的。Y同学激动地以同桌学霸的名字给高塔命名。高塔是他/她们的信念,是他们情绪的出口,寄托了他们成功、突破的渴求,是他们勃勃的生机、对生活热爱的生命力。
4.有趣的是,她们把直尺和教师用的木质三角板用于塔的构建,这体现了文科生对数学不屈不挠的信心。
5.这个团体活动很妙,正如李教授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们你们要怎么做,在他们的塔名介绍中,他们会说出他们的向往,效果出奇制胜。在个别指导作用不能持续且问题大规模产生的时候,团体心理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6.萨提亚流派以体验为特长,希望自己能进一步学习萨提亚和团队心理辅导的知识,优化活动内容,进一步强化体验效果。
总之,我的感想是:孩子们是有创造力的,只要有空间,就有无限可能性;孩子是有梦想的,只要有平台,就有无限高塔;孩子是有活力的,只要有出口,就能伸展。
参考文献:
[1]丛扬洋.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2]李建军.儿童团体治疗[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沈曙虹,李建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弗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5]吴燕霞.萨提亚治疗模式在改善大学生自尊和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6]郑日昌.中学心理咨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萨提亚模式对班主任工作影响的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L/2015/161)的研究成果之一。
第二篇: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课程中,朱媛媛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通过让大家体验学习运用的方式让我对萨提亚治疗模式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萨提亚女士是全球知名的家庭治疗创始人,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致力探索人与人之间及人类最深层、最本质的问题,特别是探索人在家庭中学习到的沟通模式是如何深远地影响他一生的命运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萨提亚女士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在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多朋友从中都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喜悦和力量,也同时为自己创造了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经过八节课的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自己所学到的萨提亚疗法的内容:
一、萨提亚冥想法
一开始上课后,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很柔和的音乐,让大家进入安静的冥想状态,一段段温暖平和的冥想小语,如涓涓细流润泽你身体的每个角落。冥想的时候,就好像进入美丽的花园,欣赏到内心深处的美景,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获得更多的力量。冥想也许不过是三十秒的时间,但要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意识到: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也使得自己的力量有可能发展和增强。当你让身体放松、由你掌控时,你的身体才会开放地迎接你毫不费力就能吸入的气息。吸气是一件不必费劲的事。允许你的身体放松并在体内营造出开放接纳的环境,才使呼吸有可能完成它的工作。让我们牢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只有在放松的时候才运作得最好。这时,不仅是身体能最有效地发挥功能,我们也得以有力量。
或许我们能给自己允许,允许自己在一天当中更经常地想到要去和自己的身体连接,注意让它放松,并再次向自己重申:放松和呼吸能够加添你的力量。这样,当你真的想要从事某种极富挑战的活动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放松身体、与呼吸接触来做好准备。你的意志力在身体放松并与呼吸接触的状态下可能也会更有效。
二、冰山理论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他帮助人们不再纠缠于冰山上行为的是非对错,而是通过透视冰山下的不同层面,发现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内心渴望与期待。毫不夸张地说,冰山是对人性本质最深层的认识和了解,任何做与人有关工作的人,无论是管理者或父母,都应该了解冰山。三、四种应对姿态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四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打岔型的人他们表现出了幽默和创造力。他们也有孤单和焦虑在。这样的4种反应被称为”失功能“的反应模式,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内心的压力转而崩溃。为什么压力这么难以消除?如何才能让自己”恢复正常“,重新振作起来?在萨提亚看来,一切要从自己的内在开始。所有的沟通都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自己,他人,情景: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指责;如果只有他人,没有自己,是讨好;如果只有情境,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是超理智;如果既忽略自己,他人,也无情境,是打岔。这并非说哪种方式更好或者更糟糕,而是认为,你的关注点应该保持自己的表里一致。
这样的学习之后我们有个发现,就是“他人的重要性”,我们都好渴望关注,好期待他人的接纳认可,好害怕孤独,害怕自己没有作为,我们都努力的想和他人维持平和、友好的联系,哪怕要自我牺牲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或者讲冗长的道理,或故作轻松的打岔。我们都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可表达时,又常常被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而掩盖掉。
虽然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课时不多,虽然只是学习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但是还是让我们开始对这一经典的治疗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促进我们自己去深一步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以后的社工工作里面,还将会对以后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三篇:关于萨提亚模式的两性关系沟通
萨提亚模式两性关系工作坊体验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婚姻的萨提亚模式的工作坊体验课程。通过这个课程,您将学习如何运用萨提亚模式解决关于两性关系的咨询。帮助来访者给婚姻带来更多正向的能量、有效的沟通,有效处理夫妻间日益增长的情绪和冲突。
通过学习,您能够从自我觉察、自尊和自我接纳方面提升自己,提高自己对渴望的觉察并了解如何在婚姻中相处。提高与伴侣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分歧的能力,获得一致性沟通。学习如何与您的情绪工作、尤其是愤怒工作,这些反应并不需要靠夫妻间的打架或者是回避、退缩来解决;学习如何没有指责地给伴侣建设性的反馈以及怎样把接收到的反馈作为一种成长经验。
第四篇:萨提亚模式下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萨提亚模式下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初探 作者:蔡晨晨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3期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以成长作为取向的理论模式,原应用于心理学范畴,现已被各界所熟知。该模式下,提高德育有效性主要是提高德育对象自尊、强化人性关怀,以达到道德内化的过程。本文从增强德育民主、健全道德人格、加强道德反思教育三个方面阐述萨提亚模式体系下探究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可行性。
萨提亚模式;德育民主;道德人格;道德反思
萨提亚模式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该模式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体现积极乐观的价值资源取向,最终目标是让个体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现在萨提亚模式不仅仅应用在心理学范畴,俨然已经越来越被各界所熟悉和利用,教育界也能充分发掘该模式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可以成为两者的结合点,进行深入探究。随着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偏重社会本位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而淡化个人价值和人文主义,致使德育有效性逐步降低。因此,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校得到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觉悟的提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增强德育民主,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德育的主导者是教师,即教育者们,德育过程是基于一定的德育目标,使用多种德育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实践,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作为德育的对象儿童以及青少年,则以主体性的视角接受教育者德育活动中所传达的含义,发挥主观能动,将其传递的德育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然而,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道德教育的重心仍然向主导者倾斜,德育民主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提升,德育有效性自然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等级模式”向“成长模式”转变
萨提亚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方式不是归入等级模式就是归入成长模式。在„等级模式‟中,仅仅有一种关系存在:某些人处于优势,而有些人处于劣势,这是一种支配—服从式的安排,也被称为威胁—奖赏模型。”学校师生德育关系中教育者往往手握权威,具有奖惩权力,更是学生道德认同楷模,德育现象多呈现为单向性、说教式、强制性、刻板化。因而,处于屈从或是“低下”位置的学生在等级关系下表现得无助、恐惧和空虚。“成长模式”则认为人们是相互平等的价值个体,生来就具备精神基础,并拥有独特性和崇高性以及成长发展的无限空
间,有能力通过来自内部的力量和自我确定来定义自身价值。德育意味着教育者将道德发展程度较低的德育对象看作同自身个体相同的生命力量展示,尊重其人格,平等沟通,发掘他们的道德潜质。遵循“成长模式”就能够让“教”与“学”的天平保持平衡,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服从位置。德育从“等级模式”到“成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德育模式和程序上的变化,也是德育工作者面对道德教育本身及受教者时应对态度上的转变,学生从传统“自上而下”的课堂道德教育中得到释放,德育民主得到提升。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唯有在开放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德育有效性才能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二)建立学生“高自尊”,促进其德育主体性意识发展
有别于美育和智育,德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人文性。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学校德育容易忽视后者,又将前者解读成照本宣科。教育者须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的规律特征,及时给予他们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鼓励和关怀,尤其是帮助学生建立起“高自尊”,去逐步发展其主体性意识。萨提亚理论指出,拥有“高自尊”的学生能够调整自身的精神状态,并引导向积极的理想行为,从而不会成为环境、他人影响下的牺牲品。教育者帮助学生建立“高自尊”可以从锻炼“移情”开始,“移情”是种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心理反应,理解他人态度及情感的能力。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都需要练习“移情”,这样能够促进双向有效沟通,达到教师尊重学生,学生理解教师的平衡关系。如此,学生逐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主体地位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与服从。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发展,使得其习得道德的主观能动性加大,他们建立起信心,更加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更加信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且更快融入到学校德育的氛围中去。
二、理性引导“善端”,健全学生道德人格
孟子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源头,称为“四善端”,且“四端”如同人的四肢一样是生来固有的。笔者认为“善端”是天性的恩赐,德育的源头。那么,“善端”引向何方呢?近年来学校德育“社会本位”化抬头,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一味地统一培养框架和德育模式,以便德育对象能够接受规范化的道德知识,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框架形成对接。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需求,还易带动出功利情绪,学生只知晓必要的德育内容,不考虑是否适用于其自身。因此,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须从德育使其成为道德人格健全角度出发,尊重个性发展。
(一)“种子理论”与内部资源的整合萨提亚著名的“种子”理论强调人性本善,生命珍贵而美好,就如同一粒种子,它蕴含了全部成长的潜在资源,但是需要外界适当的条件帮助它才能茁壮成长。不同的“种子”加上不同的“条件”,造就了不同的个性。“种子理论”与孟子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培育每颗“种子”中的道德萌芽,给予它需要的“养分”和适宜成长的环境,如积极进行鼓励和表扬,施行奖励机制,班集体尊重个性、包容兼顾的文化建设,从而使得“善端”能够“生
根发芽”。面对自己的自身价值和内在道德资源,大部分人却选择将自己的各个部分打上“好”或“坏”的道德标记,并努力呈现能够被他人和社会认可和接受的良好一面,掩藏起“不良”的部分。然而受到压抑的“坏”的部分仍然需求得到释放,人想要压制的负担就会阻碍成长的机会和可能性。“整合内部资源”必须要承认和接纳我们自身道德品质中的缺点,借助外界动力和自身的长处以协作的、培育性的方式去利用它们蕴含的创造性能量。例如,我们常常听到的教导是,“小恶不改以后终成大患”,这种警示性的德育方式将会引起德育对象的羞耻和恐惧,使其注意力加重在“小恶”的控制上。恰当的做法是,令德育对象明白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道德缺陷,它们与生活环境、家庭因素、社会风气等条件密切相关,而每个人同样拥有了他人所不具备的丰富资源,并且足以转化这些缺陷,从而达到内外和谐统一。
(二)培养道德习惯,发展个性化道德人格
当德育对象开始正视自己的这份宝贵的道德资源后,并整合到平衡状态后,接下来发掘和维系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关键就在于德育对象道德习惯的培养。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但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教育者可以从“言传”和“身教”两方面相结合来进行。学生求善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在于模仿,因此教育者在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楷模作用可谓是意义深远。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为人师者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倾向。而教师施教过程中普遍存在“言传”过盛,“身教”不足,也是妨碍学生的正确道德习惯养成和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道德习惯的养成,加快了德育对象稳定道德人格的形成。所谓道德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素质和外在的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健全道德人格的过程,伴随着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等各方面走向成熟,意味着个体逐渐能够独立地、负责任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并做出合理的选择。人格的个性化是人性的自然倾向,也是人格健全和完善的条件和标志。学校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更加凸显了德育“因材施教”的必要,因而塑造差异性的道德人格成为德育目标之一,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三、强化道德行为的反思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萨提亚模式的理想目标,包含了使个体成为较好的抉择者,并且更能为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负责任。应用到德育中就是培养学生获得一种能为自身道德行为负责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强化道德行为的反思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步所要面临的各种道德现象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做好铺垫。如果说德育是培养学生求善习惯的养成,习惯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道德行为,道德反思就是基于特定的现象或是情境,对道德行为做出反省,从而深化德育的效果。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的确是通向完美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德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反省,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能力,把品德学习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联系起来,与健全人格的塑造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仁爱、独立、接纳的个性。
(一)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提倡反思与自省
现在,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大力提倡并积极开展德育活动,种类繁多:有典礼仪式、观看纪念性展览、公益活动等,多数时候活动内容繁琐,德育主题不能突出,因而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难免流于形式,实效性不高。开展德育活动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是令学生有所启发,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活动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增加活动过程趣味性、鼓励每位师生参与进来,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笔者认为,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及反思的情境或者环节十分重要。例如,开展由学生角色扮演的道德两难故事,亲身体验“道德选择悖论”。“道德悖论”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对道德困境的探究,故事情境往往牵涉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的知识内容,活动促使学生寻找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并分析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做出理性的决策。最后,还要检验这些选择的推理过程,对其抉择进行反思。“道德选择悖论”意寓决策者们接受各种抉择是需要勇气,因为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德育并非一定要得出一致的结论,也不是强制某个班级或集体产生某种“对”的答案,只要引导学生符合自身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即可。模拟活动的效果是“代入”,当学生处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也能考虑行为的后果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并为自身的道德行为负责。德育活动的实效性体现在受教者是否对活动的内涵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且整理成自己所需的有用品质。德育活动的开展遵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能够发人深省而非千篇一律的形式化,德育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道德“冥想”——德育的升华
冥想技术可用来改变人的意识,通过深层次的宁静状态,从而增强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在萨提亚的观点中,利用冥想技术能够开发掌管直觉的大脑右半部,提高对事物的觉察、认知、思考水平。冥想模式分为接受型和积极型。道德“冥想”可运用积极型模式,即有意识地选择和创造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或想象的事物,也就是反思自身的道德行为缺陷,激发自身渴望成为一个社会法律和道德伦理范畴内的并且具有独立道德人格之人的潜能。通过施行“冥想”,德育能够让学生完全取得深度反思自身道德的自主权。道德“冥想”的流程有四个步骤:1.制定一个道德目标:希望自己的道德行为某些方面的规范化或是戒除不良道德习惯。2.构建一个清晰的想法或情境:构想一个生动的道德情景,包含人物和事件,并尽可能地将更多细节展现其中,细致体味身处情境中的感受。3.保持脑中的意象一段适当的时间:可以加深对情境和感受的印象,使道德意识不断强化,能够深入人心。4.摒弃杂念并积极肯定:构思出的情境必须反复进行自我肯定,不断地加入正面的能量,把不自信和疑虑放置一边,练习所想事物的可能和真实。道德“冥想”全程都是处于一种轻松、平静的状态中,是一种凭借自身意念和思维引导内心“向善”的过程。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冥想训练,可以提高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增强对道德行为的反思,催生对优秀道德品质的向往,令德育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美]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4-432.[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179.[4]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24(1):68-73.[5]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68-69.[6]赵飞.德育有效性弱化探因[J].当代教育科学,2006(16):12-13.[7]陈建新.提升学校德育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8):121-122.[8]赵志毅.德育的“意向”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2012
(2):53-59.
第五篇: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敦化监狱:盛国东
1951年,萨提亚采用联合治疗,接待了她的第一个家庭。事情起源于她对于一个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年女子的治疗。经过了大约六个月的治疗后,这位病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之后,萨提亚却接到了来自病人母亲的一个电话,她的母亲声称自己将要控告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萨提亚并没有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这位母亲的话,而是听出了她的声音中隐含的请求。于是萨提亚邀请这位女士和她的女儿一起来参加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当治疗开始之后,女儿与萨提亚之间的关系顿时开始瓦解,这位年轻的女性似乎又回到了她治疗过程的起点。
而当萨提亚继续与她们两个治疗的时候,一种崭新的治疗关系渐渐在母亲、女儿及治疗师之间形成。由此,萨提亚想到邀请这个家庭中的父亲也加入进来。但是当他真的成为治疗过程中一部分的时候,刚刚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再一次土崩瓦解。此时此刻,萨提亚意识到她开始接近事情的核心。
她询问在这个家庭中是否还有其他成员存在。余下的这个成员被家人描述为“黄金宝贝”,他是家庭中的儿子,同时也是女儿的兄弟,当他进入治疗室,并展现出他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时,萨提亚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女儿所扮演的毫无地位可言的家庭角色,以及她为了在家庭系统当中生存下去而做出的种种痛苦的挣扎。
这些早期的经验以及接下来许多相似的案例让萨提亚意识到了在家庭体系中存在的动力和力量。治疗开始更明显地选择多个家庭成员的参与,而不仅仅被认定病人的个体进行工作。萨提亚不断的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达到干预整个系统的目的。
每一个成员的不断成长和变化,既可能像一首生命和谐一致的交响乐一样美好,也可能成为一场令人绝望的斗争,在痛苦和自我挣扎中不断被塑造,并最终发展为一个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统。
大多数犯人之所以犯罪,从根上说都来源于功能不良的家庭。而对于每一个犯人而言,家庭又对他们的改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犯人。我曾经用一年的时间研究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很受启发。做为监狱的心理咨询师,我也试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我和我们的民警组成了一个家庭系列,尽量还原犯人的家庭原样。从而触动他的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 “家庭重塑”的手法,用在场的其他人代替求助者的家庭成员,让求助者摆出自己的家庭结构,并将自己的不满、愤怒、失望、委屈这些压抑的情绪对着“替身”宣泄出来。
服刑人员佟某,因盗窃罪被判刑三年六个月,于2008年12月9日入我监狱服刑改造。2009年2月27日下午14点多,在劳动车间趁同犯都去放茅之机,用小剪刀将右手臂划伤。事后据了解,该犯在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不知去向,由父亲抚养长大。在其上小学二年级放暑假时,跑到兵工厂附近玩耍,不小心被电网击伤,在医院住了四个月才出院。后来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他的父亲没有正式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就得出去打零工,每天是早出晚归,根本就没有闲暇时间来照看他。一个人在家没意思,他就经常出去和一帮孩子玩,时间长了,就经常不回家,东家住西家住的,久了就开始学坏了,经常偷东西,被抓住了警察拿他也没办法,因年龄太小,负不了刑事责任,只能送他回家,父亲的管教根本就不起作用,只能是耳边风,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等他年满十六周岁时,再犯事时,警察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就成了派出所和拘留所的长客了。在2005年的11月份,他因盗窃罪被劳动教养一年,2007年6月份又因盗窃罪被拘役六个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厌倦了在外漂泊的生活,非常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就回到了家,可这时家里却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继母,刚开始两个人还能和平相处,时间长了就出现了矛盾,继母总说他是多余的,没有他她们夫妻俩会过的非常好,所以就对他非常不好,致使两人经常吵架,他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就是与继母吵架才走的。这次划手臂是因为头一天家里邮来个邮包,邮寄人的名字是他的继母,他看到这个名字就非常的反感,想到她的诸多不好,就非常的闹心,由此也增加了他的顾虑,出监后还能不能回这个家,今后生活还有没有找落,因此他的情绪非常的焦虑烦躁。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的情绪,他就采取了划手臂这种方式进行宣泄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佟胜杰的经历就说明许多主要事情的根源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就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他的内在感受。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我对他采用了雕塑技术。我在民警中选择了几个人分别代表他的家人。他的父亲和他的继母。(这也是受了海灵格的启发,并且受限于监狱这一特殊场合,家里人是没有办法在现场的。)我要求他和民警雕塑出一些姿势,通过身体语言来获得他们正在沟通的信息。这些身体姿势将那些通常超出来访者意识范围的隐蔽信息重新带入了他们的的意识觉察之中。在运用雕塑技术中,我发现他特别需要他自己的个人空间,不论这种空间是大还是小:他非常强烈的希望得到一些可以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他的人生轨迹使他的自尊水平非常低,这样的低自尊使他不能很好的活下去,并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任何一个罪犯,他都是低自尊的。在关系中常常被描述为等级式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常常处于屈从或低下的位置,往往表现的十分脆弱。而民警往往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表现的优越和强大(大多是无意识的)。这时的犯人的主观感受大多是空虚、愤怒、恐惧和无助。与之的一体的身体语言则包括讨好、指责、超理智、以及打岔等姿态。这些姿态无疑是在昭示我们那些掩藏在表面之下的心理创伤。
在随后的咨询中,我逐步帮他找到他的价值感、希望、对自我的接纳,赋予自己的力量,以及担负责任的抉择的能力。我建议他每天早晨站在镜子前,并且对自己说三遍: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个艰难的过程,特别对一个罪犯来说。)我保持了和他短时间内多次接触。帮助他寻找他的资源,并培养在高自尊水平上做出选择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向他展示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评判,我鼓励他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告诉他即便那些令人厌恶的事件也具有特殊的价值:它们同样是我们内部资源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所有的感受,才能够对如何处理它们做出由衷的感觉。并利用这些内在的部分来帮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完整的自我总比人们所看到的自己更多。就像我们虽然看不到自身手指中的骨骼,但是当我们移动手指时,却同时有着对于这些骨骼的认识和知觉。
服刑人员朴某,1981年7月9日出生,1999年8月曾因盗窃罪被判刑4年,这次又因为盗窃被判刑3年。该犯入监后目光呆滞,经常低头想事,高度近视,表现忧郁,性格内向,好静,孤僻,缄默冷淡,落落寡和,不与他人沟通,经常暗自流泪。据了解,朴犯自幼被养父母抱养,至今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虽然是被抱养的,但养父母对他很好,他的童年过的还是非常愉快的。但好景不长,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养父母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在他初三快毕业的时候,养父母终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学习成绩不错的他因为缺少了养父这个经济支柱,不得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只能上了一所职业中专,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在学校,仅靠养母打工挣钱已很难维持他的日常开销,看到别的同学穿漂亮衣服,上街购物下饭馆,他的心理开始不平横起来。他就开始偷别人的东西和钱物,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锒铛入狱。等他出狱后,养母已远嫁到韩国去了,不再管他。为了生存,他就到酒吧去给人弹钢琴,有时候也到教会去帮忙,看到教会的东西没人看管,他就又把手伸向了教会,最终再次入狱。入监后,看到别的同犯亲人来接见,回来后兴高采烈的神情,他就越发感到
自己孤独可怜,自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所以经常自己暗地里哭泣,甚至有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接待朴某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他的自尊。好的治疗必须检验这种代际传承下来的不良模式,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它们,并予以转化。因此,我将大部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更新他的体验,并将他们从童年习得的、受限制的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当中解放出来。通过层层解析他的行为、感受、观点、内心的期待、真实的渴望,从而了解真正的自我,达到让他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提升自我的满足感。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要想重建高自尊,必须让他经历整个改变和转化的过程。过程是唯一改变的道路。无论年龄和所处的环境如何,改变------特别是内部的改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发生的。对于那些陷入困境并感到自己毫无希望的人来说,这一理念格外重要。
我同样运用了雕塑技术,并成功的让他理解:他只能接受现实,接受父母给予他的不完整的爱。对于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情,他只能顺从。否则你只能一直背负着这个愤怒,让它继续耗费你的能量,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自己之所以对父母有着那么多的怨恨和失望,都是因为他对他们有太多的期待。但这种期待是你的,但当期待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你是否还要一直捧着它。并处理了他愤怒和受伤害的情绪,让他接受了自己此时的情绪,为自身和情绪负担起完全的责任。他渐渐的平静下来,接受了每天的生活,并逐渐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最后被依法减刑7个月提前释放。
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从根本上帮助犯人接触到他们隐藏在认知水平之下的深层渴望。知道认知层面上的改变还不足以转变他们更深层的应对模式。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广泛地采纳了经验性的模式,实践证明,直接的体验远比某种技术更具有效力。
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其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而非是消除症状,是将犯人表现出来的病态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转变和萎缩原则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基础。即如果导致症状发展的过程改变了,那么症状就会瓦解。这个过程是附加的,因此咨询师不必特意去消除任何事物。如同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当打开电灯,黑暗就消失了。我们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光亮,并没有消除任何东西。这同我们在教育情景中运用消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关注于犯人出现的问题常常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鼓励犯人的值得肯定之处,相信犯人的自我成长能力,从而使犯人产生认同感,逐渐把能量转移到积极的地方,而问题自然会得到“萎缩”。
总之,萨提亚的理论无论是在咨询还是工作坊中,都能帮助人们逐渐摆脱自己功能不良的现状----包括未曾表达的愤怒、敌意和恐惧,形成更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建立更亲密的联结,并带着更多的尊重和接纳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一点对于监狱服刑人员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