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李宏亮老师的讲座有感-孙敏[小编推荐]
新时代下要做“新”教师
听了李宏亮老师的《教师需要重新发现》的讲座,让我感觉到耳目一新,感触颇深。新时代在不断变化,作为老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更新自己,要做一名“新”老师。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而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让师生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李宏亮老师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悦已成人”,这和朱永新提倡的“幸福完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悦己成人,才能师生幸福完整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想首先要“省”,而且要不断的去“省”。省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去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方向。那怎么“省”呢?我觉得我们要做到两个字即可,一个是“读”,一个是“写”。我认为这两者缺一不可。只读不写,没有自己的想法,那是没有“省”,只写不读,就不知道如何“省”。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的利用时间和机会多读多写,才能真正有收获。教师读书不仅是求得教育思想,更是教育理想、教育激情、教育智慧的源头活水。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而善于读书,会读书则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必要手段。但是只读不写就做不到“超越”,因此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那写什么呢?教育感悟、教育案例、教育论文、教育日记等等只要有感就可以写,不为外在的名利为终极目标,不为写作而写作,让写作来源于教育活动,服务于教育实践,成为我们“省”的一种方法手段。
如果只做到了“省”我觉得还不够新,还要求“变”。在“省”的基础上去求“变”,变是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发展,让教师不断发展,让学生不断发展,也就是李老师提到的“重建教育生活”。我们每个教师都会不断的碰到问题,而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求我们“变”。那又如何去“变”呢?我想读写可以帮助我们来“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做”来求变。一个做字就是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求“变”。也才能真正让教师不断发展,不断的成长。只会读写,不去做,那只能是本本主义,而我们读写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去实现教育实践活动,反之,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我们读写的源泉,只有做的精彩,活的精彩,才能写的精彩。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
如果我们能不断的去“省”去“变”,才能成为一名“新”教师,不断的发展的教师,才能真正找到自己那“尺树寸泓”的职业人生。
第二篇:听李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听李凤遐老师讲座有感
8月30日,我们非常有幸的聆听了来自江苏省首届十佳师德模范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凤遐老师《用师爱成就学生和自己的精彩》的讲座,受益良多。
李凤遐老师,今年58岁,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工作勤奋,活力四射。老师们经常对她说,“你是一部停不下来的机器”,“如果让你离开课堂和学生,你会难受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信念在支撑她,让这个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永不知疲倦呢?那就是当一辈子的老师,做一辈子的班主任;当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是李老师一生的追求,也是她感受生命价值和生活乐趣的所在,更是她赋予自己人生的一种意义。
李老师坚信“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例举了担任班主任期间大量详实感人的事例,处处流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关爱、尊重、宽容、鼓励、责任”的真情。“大家猜猜我的年龄?”这是李老师经常问她的学生的一个问题。在大家的猜测中,李老师兴奋地说:“我十八岁。”是的,李老师的心理年龄只有18岁。李老师还说,她每次接一个新班,总会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卡通衣服走进课堂,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声,“凤妈”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学生。她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和陶冶。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有了以下的感受:
一、改变心态
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一颗童心,才能融入学生的世界,才能体会和学生相处的快乐,才能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才能让工作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
二、热爱你的工作和职业
用李老师的话来说,“要想身体好,班主任当到老”,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激情。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选择了为人师,那么我就该热爱这份工作,让自己做好“为人师”,让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优秀的班主任。李老师更让我明白了“因为有追求,所以要执着;因为有热爱,所以会快乐。”
三、用师爱包围学生
李老师在说到这点时,强调了一种叫“非常6+1”的师爱,即为: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宽容的爱、信任的爱、自律的榜样再加一流的课堂教学。李老师说道:“做班主任就是要用师爱给学生一座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简短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深思。是啊,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最大的温暖和力量,用师爱包围每一个学生。
四、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有自身的魅力。有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有可以启迪学生的语言魅力;有可以塑造学生的行为魅力。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在李老师眼里,学生就像一座花园里的花,有的春暖娇艳,有的夏热芬芳,有的秋爽妩媚,有的冬寒傲雪。他们的成长又如同花开四季,不是同步的,又是各具特色的。李老师就是我的楷模和榜样,我决心以她为榜样,反思自己做班主任的言行,努力做好班级工作。
第三篇:听李卫东老师讲座有感
听李卫东老师讲座有感
十一月一日听了李卫东老师《把握学段教学重点,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讲座,犹如一道精神的美宴,给予了我营养,也指明了我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报告中,李老师分析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重点。听了报告,我明白了句如何教,段如何教,篇如何教。
我知道了低年段重点是句子的教学,理解词意、句意,想想画面,知道从这个句子学习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中年段重点是段的教学,理解全段的意思、结构,学会读懂段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高年段的重点是篇的教学,理解全篇的意思、结构、主旨,学会读懂篇的方法(鸟瞰、解剖、会通),练习写作整篇文章。如果按此步骤扎扎实实地教学,我们带出来的孩子阅读、写作水平能不高吗?
李老师的报告结束了,但学习没有结束,我一定会通过博客等方式继续向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第四篇:听李惠军老师的讲座有感
听李惠军老师《视界和境界——历史教师的发现与教学创意》讲座有感
2014年11月9上午提取了李惠军老师题为《视界和境界——历史教师的发现与教学创意》的讲座。李老师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内容的深度、思维的高度使我非常敬佩。同时,讲座中的很多内容使我深受启发。
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历史是故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记得有人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也就 说明了历史的作用:指导人类今后的行为。所以,即使虚构的历史(或者说大家认为它是虚构的),只要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有存在的价值的,也可以被认为是历史。历史不像物质一样具有持久的、不变的属性,历史是文字的描述,是个人以自我的世界观记录下他认为存在过的东西,而这个存在性却仅仅靠的是记录者的见闻,而他的见闻不但具有片面性而且还不具有持久性,随着记录者的逝去,这个见闻而随之消失,于是这个记录也就失去了唯一的存在的证据,而且越是久远的历史这个存在性越不可靠,最终流于传说。2014年海南省中学历史教学大赛中张新刚老师的课,讲了故事,欧洲6位涉及天文学、物理学、医学的科学家与教会的残酷斗争,以及达尔文去世后被葬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羊世通老师的课,历史故事更多,有“审判伽利略”、“牛顿的葬礼”、“爱因斯坦之于个人、朋友、社会”。这是两位会讲故事的老师,尤其是羊世通老师,通过故事来说明他们的学术成就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说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从这次的比赛效果来看,这两节课是最接地气的。二是李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坚强的毅力着实让我敬佩。做为一个从教十年多的历史老师,非常惭愧老师在报告中涉及的很多材料是没见过的,有些观点是没听过的,深感自己功夫之浅薄,恨不能有日日忱书而眠的冲动。且李老师总能把分散史实组建成有机的整体和新颖的历史逻辑。在报告中李老师还提到,他在讲南北战争时把整个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用英语背了下来。
三是精彩的口才,无论是讲到“苏联解体时红场镰刀斧头旗”降下时的声情并茂,还是讲到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的慷慨激昂,一切历史都在三寸之下熠熠生辉。这样的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吸引你,无法让人抽离。
四是独特的教学设计,李老师在报告中有大量的实例,特别是《鸦片战争》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两个课例,其设计立意高,选材新,角度巧,课件制作精美,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却又理所当然。而对“军机处”的解读,图文并茂,环环相扣,让人折服。
老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研究者,他是在用生命和灵魂讲课,能成为他学生是如此地幸福。他的话语、观点将激励着一代代历史人的思索和前进。
第五篇:听支老师讲座有感
用生命书写芳华
聆听支玉恒老师讲座有感
在这春意盎然的五月,怀着激动与敬佩之情我有幸来到白塔岭小学聆听了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和“个性化表达”的作文辅导以及教学案例讲座,亲眼目睹了大师的风采。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支老师会是一个威严的“老头”,但没想到我见到的支老师竟是一位和蔼可亲,精神抖擞的老人,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古稀之年的他精神矍铄,依然执着于小学语文课程的研究。就像他今天为我们了奉献了《太阳》一课中的太阳一样,无私的奉献着自己,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支老师既没有利用炫丽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又无华丽的教学语言,但他用朴实、纯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在朗读上,支老师既要学生懂得作者内心情绪,又要领悟蕴含的深入道理。支老师没有什么特殊的招式,就是诵读、诵读、诵读……可能这就是特级老师的奇特之处,用简略、最常用的方法达到不同的效果。对于诵读的领导,没有花哨的方式,支老师只让学生思考一点:文章写出作者什么样的内心感受,我该用什么样的声音、速度、节奏读出来?对于学生不到位的朗读,教师是不露痕迹的引导:在读到太阳有多热的时候,支老师引导者学生语速要放慢,声音要低沉神秘,要有感情的变化,读起来让人们听起来很害怕。支老师恰到好处的朗读领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所思,让学生的情绪于文章中作者的情绪相融合,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学生在支老师的引导下,从书中读出了自己。整节课师生都在用心诵读,用心灵倾诉,用心灵表达。
在他的课堂上他总是可以把学生的思想在尽情的发散之后,又巧妙的回到教学内容和目的上来;支老师的课,你无法推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经常出现谁也始料不及的设计和场面,但每一个点,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最终都会回到课堂教学上来。就如《太阳》一课中支老师按课文写法理顺序,分清关系让学生按黑板上的知识排队,大
队长,中队长,小队长,说说各部份有什么关系。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的还给了学生。在第二节的个性化表达中,支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发挥着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更好的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支老师幽默的语言,学生精彩的表现,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听课观摩的老师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也让我真正领略了什么是朴实的教学课堂。他那强烈的语言意识,极富人文情怀的语感培养,厚重而深邃的教学艺术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语言优势,以灵活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情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欲望得到升华,写出了一篇篇感情真挚的好作文。整个课堂,支老师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丝毫没有让人感到空洞乏味,反而让学生们情趣盎然,也足以看出支老师自身的内涵和底蕴。
听了支老师的课,我不仅感受到了支老师教学风采,还学习到了他优秀教学的方法,更感受到了支老师对小学语文届的热爱和执着,而恰恰是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