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平华去兰州培训感悟
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静宁县德顺小学 雷平华
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老师们不知道新课程该怎样上。
我们学校也组织了一拨又一拨的“走出去”“请进来”等听课学习活动,着实从教师自身的发展上也提高了不少。也大概感知了新课程的上法。从外面学习回来,有好多班级就把课桌拉成四张一组,学生也是围着桌子坐一圈儿,上课时孩子们有的正对着老师,有的背对着老师,有的侧身坐着,课堂上有讨论,有合作交流,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看起来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半学期下来,学生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多少,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于是新学期里,桌凳又像原来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学生也是面对着老师上课,从桌凳的排列上好像又回到传统的摆法,但是老师上课时也不能示范读,好像示范读就会把学生的读法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答对了老师的评价是“真棒”,回答的不准确也不能否定,否定了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没有对错的界限了。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开课导入复习时听写词语也是错误的。记得四月份我县举行的“全县语文课赛讲”活动在我校举行,我们带语文的老师想方设法去抽空听赛讲课,有一位男老师在一开课就叫了三个学生上台听写词语,听课的一位老师一看这个形式就收起听课笔记回教室去了,我问她:“怎么不听了,不是才刚开课吗?”她说:“一看就是一节传统课,没听头儿,还是去改作业吧。”我想:“凭什么还没听就知道是一节传统的课呢?”就是因为这位赛讲教师刚开始听写了词语。如此等等的误区还有很多。诸如每堂课都声、光、电一齐上。惟独不敢上传统的词语卡片,小黑板等。
5月10日,我有幸去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听了国家级名师薛法根、吴琳、有着51年教龄的71岁教师贾志敏、吉春亚四位名师的课,目睹国家级名师的课堂风采,感受颇深。五堂语文课,三堂讲座,四位语文名师不同的课堂教学对有语文味的课堂做了最好的演绎和诠释。尤其是薛法根老师和贾志敏老师的阅读教学课真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在他们俩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刻感受到他们是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他们把语文课的语文味用最高的形式表现出来,薛老师和贾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学生的语感和美感以及灵感,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都提高了很多。薛法根老师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一开始,老师用了足足20分钟时间进行词语句子的听写,他听写词语时是一组一组地听写,训练学生听、记、写的能力:他听写的词语是:
昆虫: 农作物: 农活:
蜜蜂 玉米 载花 蝴蝶 倭瓜 拔草 蜻蜓 韭菜 下种 蚂蚱 谷穗 铲地 … … …
老师要求学生听清楚默写;默写完后看看每组词语是属于哪类;再在每组后面写一个相同类型的词语。老师耐心地等待所有学生写好后,又说了一个词语“草帽”,他让学生判断这个词语应该放在哪一类下面。然后订正,其实“草帽”不属于老师说的任何类。所有的词语写完后老师又认真、细致、耐心地检查评价:全对的、字写的好的给“五角星”,词语写对了但是字写的不美观的只给“三角星”,这种评价上的差异体现了老师对知识的严肃性,让学生明白对就是对,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不能不分对错地一味地表扬。薛老师在评价完学生写的词语后,话锋一转,大家看看,《我和祖父的园子》里有(看着板书说)这么多的昆虫,有这么多的农作物,“我们”还在园子里干这么多的农活,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听课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这20分钟的听写评价学习时间里,他已经在进行他的课的主要内容了,他在课一开始就体现了真正语文味的东西:
一、让学生扎实基础。他在让学生阅读文本时,就落实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该听写的要听写,难认的字多念几遍,难写的字多写几次,该评价的还是评价,该解释的词还是要解释,该辨析的词还是要辨析,该品味的句子还需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也有必要做一些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不可一溜而过。”我们当然不是在培养语言学家,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那我们也就很难培养其对语言文字的感觉。
二、“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这“十字经”一开课他就念,要使语文课真正姓“语”。当然,这种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动态的、有机的训练,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纯技能的、肢解式的训练。
在他让学生翻开书读时,只选了课文中最重要的两段,他就让学生先自己读,然后老师俯身到每个学生跟前听读;自由读完了,老师就叫了一 个读书最慢的学生。老师说:看你读得慢,我相信你一定在思考着读书,请你认真把第三段读给大家听。该生读完了,老师评价他读的一般,要读好请听老师读,老师让大家一定要认真听。(他每时每刻都在给学生贯穿语文最基本知识,这里强调让学生认真听。)老师读完了让这位学生再读一遍,这位读书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终于有了进步,然后老师又让这位学生总结自己进步的经验。真是专家呀!这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下面薛老师又让学生根据他刚才的指导齐读,当学生一开口读书时,老师感觉学生有唱读的现象,马上让学生停止,他再进行指导:读书要像说话一样。……
薛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提高了。老师在这节课里还让学生自己发现书上好的词语,句子,再让学生自己说一些能反应园子美丽,漂亮,爷爷和孙女在里面无忧无虑生活的词语,薛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这些词语也写一段话。薛老师在他的阅读课上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薛老师从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出发,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段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从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让语文课返朴归真,避免“表面轰轰烈烈而实际一无所获”的倾向,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有味道的课程。通过这次听课,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体系,在有关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训练的过程展示得妥帖自如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质。这样的课堂才富有语文味。
第二篇:嘉兴市2016年初中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论文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C147
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内容提要】初中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返璞归真,从对文本的朗读出文章的韵味、品味出语言的美味、讨论中产生趣味和感悟到文章的情理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学生真正品味到文学的美感和内涵。
【关键词】语文课
语文教学
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当前,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数,将语文教学简单化为应试教学,崇尚多讲多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仔细,学生埋头苦记,语文课就像是数学课般,只有讲课声和沙沙沙的写字声,全然没有了琅琅的读书声,甚至连语文早读也是如此。语文在学生的眼中也只剩下了习题和答案,学生几乎就体会不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美妙,更感受不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成就感。至于体会作者的蕴含在作品中的情感、感悟作品语言的魅力、感受文学作品带给自己的生活启发等,都只是按照老师所教的做题方法去套写,而不是真正地总结出自身的真实体悟。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偏离了语文的本真,丧失了语文味。
程少堂老师指出:所谓“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
让初中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学生真正品味到文学的美感和内涵,我认为可以从读出韵味、品出美味、辩出趣味、悟出情味四个方面入手达到。
一、读出韵味 汉语是一种具有音乐美的语言,讲究阴仄阳平的声调变化,能通过韵律节奏的变化传情达意。实用性文章如此,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小说、抒情散文更是这样,娓娓道来之中,作者的嬉笑怒骂、喜好憎恶都已经跃然纸上。这种文字的味道,唯有让学生反复诵读之才能得到真切的体会,是教师的讲解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诵读,读出文章的韵味。
1.要读准字音
读出文章的韵味,首先要读准字音。汉语是讲究字调变化的语言,许多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就要读不同的读音,读错了,其表达的意思就会模糊不清甚至截然相反。如果把“银行”读成“银xíng”,“倾轧”读成“倾zhá”、“徘徊”读作“fēi hūi”,那再好的文章,恐怕也意境全无了。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诵读之前,首先要让学生预习文章,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并读熟,为准确诵读文章打下基础。
2.要读准韵律
文章作为一种书面语言,也具有语言的韵律特征,是由音色、音量、音高、音长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就可形成韵律。由音色造成的韵律主要表现在押韵上,由音量造成的韵律,主要表现在重音上,由音高造成的韵律主要表现在平仄和语调上,由音长造成的韵律,主要表现在速度和停顿上。正确读出文章语言的韵律,就会形成抑扬顿挫的诵读效果,文章的美感就会在声音中传达出来。节奏、重音、语调是读准韵律的三大要素,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从读词、读句到读段的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读准韵律的能力。
3.要读准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独特体验。朗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受到文本的熏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美感、语感和情感。
心随意动,情随境迁。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文章的情感,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带入那篇所读的文章情境中,把自己当做是主角,身临其境,让自己的情感慢慢地随着情节的展开而打开,从而自然地体会出并读出文章所内涵的思想感情。但是,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要带着刻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的而去读文章,否则,为读而读所表现的感情是虚假做作的。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再熟练地读准字音和读准韵律,感情丰富地把语句大声读出来,文章就韵味十足了。比如我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让学生朗读中年闰土见到“我”时的对话: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刚开始读时,学生都只是语调平平地读过去,丝毫没有“我”的兴奋和闰土的哀伤、无奈及对生活的绝望。我一边指导学生进入对话的情景,一边引导他们体会当时“我”和闰土的心情,再进行范读。两三遍以后,学生的脸上逐渐泛出悲戚的神色,教室里就传来了那恭敬、忧伤、欲言又止的朗读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生动地展现了一群爱国文人志士为国事、天下事发奋读书的情景。那琅琅的书声和着风声、雨声至今仍在人们的耳边紫绕。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因为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朗读,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能在语文课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地诵读、感知课文,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读准字音、读准韵律、读出情感,.则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得以体现,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也就得以张扬了。
二、品出美味
好文章就如一杯好茶,需要我们带着一种禅心去慢慢呷啜,细细品鉴,方能享受到那清香诱人的美味。品文章,说到底就是品味语言。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洪宗礼先生说:“语文姓语”,是的,语文姓“语”,她叫语言文字也好,叫语言文学也好,无论她叫什么,她姓“语”的本色永远不会变。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没有受过相当的要问讲习的训练或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揣摩语言、品味语言也是语 文课富有语文味的一个重要标志。品味语言,就是在接受语言文字基本信息的同时,从词句组合搭配,词句的韵律、节奏和气势,以及词句出现的语境和表达的情境等方面,对其深层的和言外的意义,表达的有效性与合适性等方面获得全面的理解,是对语言艺术美的全面感知与体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品出文章的美味呢?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1.品味用词的贴切
作家写作,总是选用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而选择词语的秘诀,尽在巧妙地搭配与组合之中。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的“钻”一词,就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发芽时的挤劲和韧劲,表现出了小草的坚强可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与“圆”贴切地表现出沙漠中一束烽烟笔直向上、黄河落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特点,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我与学生一起品味“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适时地提出能否将“吱——”去掉让文章语言变得更简洁些。学生通过增删比较,揣摩品味,纷纷表示“吱——”字不能去掉,因为它是一个拟声词,用语言造型,“吱”字写出了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即刻冒出来时的那种动感,以及吃鸭蛋时的那种快感,这样就把吃鸭蛋时的情形描写的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同时又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还表现出了作者提到家乡咸鸭蛋时的那种自豪感。这样,我们就品出了“吱——”字的神韵,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美妙和意境的无穷。
2.品味用句的精妙
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作者的情感及意趣也都是蕴含于每个句子之中,品味文章的美味,重点就是要抓住那些生动形象的语句。通过感受语句的修辞、画外音等,咀嚼出作者当时的情感,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如《济南的冬天》的第三段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以及小雪点染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巧妙地对雪山的温静、秀气作了赞叹,随后对小雪点染下的山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时说:“老师,我觉得作者把雪后的小山写得像一位在春风中追逐梦想的美丽少女一样”。学生此言一出,课堂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又如文中有这样三句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 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不仅表示存在,还传神地、勾画出了小村庄、房顶上的雪的神态,它们像有灵性的人,在舒服地躺着。其实并不温暖的济南的冬天,却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此温情、如此令人神往,这都得归功于修辞手法的帮助。
另如《茶馆》吴祥子对王利发说:“我们不看簿子,看人!”言外之意,不一定反映登记者的真实情况,再说你王利发也可能没按真实情况写,所以不看簿子。汉语言的丰富性,决定了品味语言的形式的多样化。
还有《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作者以一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作为文章的结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既写出爸爸最喜爱的花儿凋谢了,又暗示了爱花的爸爸去世了,一唱三叹,令人不禁为年幼的英子被迫快速成长而哀伤无限,潸然泪下。
3.品味情境的意蕴
情到深处自然浓,情境是文学作品中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或氛围。读者必须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才能透过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体悟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语言文字生动传神的艺术魅力。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对“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最传神的是一个“找”字,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作者“找”的神情和“找”的过程。学生从“找”的神情里,不难体会到作者与父亲依依惜别的深情;但学生只有从“找”的过程里,才能够看到父亲龙钟蹒跚的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里被碰撞,被阻碍,被遮挡,被沉浮,最终被淹没在人流中,才能体悟到此情此景的人生况味,体悟到作者“眼泪又来了”的心境,与作者一样流出晶莹的泪花。
学生只有了解了“我们那儿的认为台阶越高的人家,地位也就越高”的风俗,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在年迈之时造一座有九级台阶、为自己带来障碍的房子;只有明白了“迅哥儿”在鲁镇所受的教育及所处的生活环境,才能真心地与在平桥村看社戏的“迅哥儿”一起开怀大笑……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着你的苦,因为悲伤着你的悲伤,因为快乐着你的快乐……”这也许就是语文的魅力,就是品味文本所获得的感受的最真实写照了吧!
三、辩出趣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註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本身就充满了视角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所以,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一言堂,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让真理在讨论和辩论中越来越明,让学生在讨论中发散思维,更深层次地体验到文学的趣味。
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经验,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是一种重要方式,合理地有效的小组讨论,能顺利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它能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之间互动中,表现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互动表现了情感的交流。同时,它也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地表现自我和展示自我的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小组讨论也是“百家争鸣”的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1.精心设计论题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小组讨论,有价值的课堂讨论,必须用“心”设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和极大的热情,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去积极参与。教师尽量做到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最后抛出一个问题“愚公移山的决心令人敬佩,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觉得愚公移山的做法值不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教育意义。问题提出后,学生们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支持与反对的正、反两方。反方认为:“愚公移山不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有时候努力也要注意方法。一句话——方法错误,努力白费。另外,愚公只是自作聪明,而且还破坏了环境,他为什么不移家而移山呢?”正方认为:“认定一个目标,是完成一个事业的起点。有决心和信心,向着目标矢志不渝地努力工作,定能达到目标。愚公率领他的子子孙孙们,坚定不移地干下去,结果感动了上帝,搬掉了两座大山。我们做 6 事只要心诚,对事业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努力工作,也会感动上帝而创造出人间奇迹,使梦想成真。”正反双方群枪舌剑,你来我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在我的引导与启发下,双方渐渐接受:“我们要学习愚公敢想敢做的勇气、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顽强不屈的斗志,但是,在处理事情时又要认真分析形势,不能蛮干,要学会变通。”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但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
2.有效组织讨论
教师是学习讨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引领着阅读对话的主题和价值取向。由此可见,设计课堂讨论,不是图热闹和赶时髦,而是为了有效的达成目标。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效果也迥然不同。组织的不好会出现冷场现象或偏离中心议题,没有成效。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要使课堂讨论能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然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伴有情感因素,只有以情感为动力,以认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才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把握好议题的难易度应从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因为太高或太低会导致讨论的问题失去科学性和价值性,无法做深层次的展开而进行讨论,就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出来,做到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深钻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从而合理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
常言道:“真理愈辩愈明。”语文课上的讨论或辩论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更巩固,而且更能够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
四、悟出情味
语文学习就是与文本对话,与大师对话,就是撷取其中最为通畅宽阔、水声嘹亮的一条条支流,让学生浸润在言语的河流中,倾听感知语言形态的同时感受生命,并化文本之言语为己所有,从而提升文化素质,乃至生命的质量。学生阅读文本,最终的目的还是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独有的体验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文章的情理之美,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从品味文本达到超越文本,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7 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莫怀戚的《散步》,引导学生体会“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表达的“中年人不易”的感慨外,更要品味到“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我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珍惜亲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除了感叹母亲的坚韧顽强、与人为善外,更要注意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为人父母者,要真正明白“严是爱,宽是害”的真理。
教学生悟出文本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理,让学生的灵魂与大师们的情感跨越时空进行沟通交流,当学生深谙为人处世的情与理时,何愁体验不到语文的情味。
记得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综观初中语文课本,大多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文并茂。语文课堂上,值得反复真正阅读,真正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真正听其声、辨其味,真正掂其分量、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读出汉语言文字的美味、趣味和独特魅力,从而激活阅读内动力,于无形中把握语意、敏化表达,深化情感,享受语文课堂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3.沈明明.《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J].成才之路,20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