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特色学校成果汇报
建设红色文化 打造特色学校
——刘老庄中心小学打造红色特色学校活动汇报
为了进一步贯彻区教育局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持续发展,我们立足实际、挖掘潜力、提升内涵、着眼长远,根据本校丰富的得天独厚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优势,决定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建设红色文化,打造特色学校”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特拟定我校红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刘老庄,这是一片烈士曾用鲜血染红的土地。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11路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3月18日,战斗在刘老庄打响,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八十二位勇士奋勇担任起掩护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转移的任务,战斗从拂晓持续到黄昏,歼敌200余人,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基于此,刘老庄小学根据学校自身地位、历史、现状、形象等独特优势,经过多次调研,多方考察,特提出“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特色校园”的创建思路,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造老区特色校园,使刘老庄小学有了浓厚鲜明的红色特色。
二、创建规划。
1、统一认识:确立“特色办学,特色兴校”理念,把特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扎实探究:坚持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从学校实际出发,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为载体,把《国防科技教育知识普及读本》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探讨、研究、开发。
3、激励奋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保障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以确保特色创建工作全面、有序、良性发展。
基本思路:
坚持一个中心:内涵特色发展,建设红色校园 依托两个载体:活动为载体、班队为载体
促进三项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班队集体建设。突出四大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学科整合相结合; 特色校园的创建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 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三、创建过程。
"我们紧紧围绕“确立特色——打造特色——彰显特色”的思路确定三步走:
1、确立特色:2011年
(1)、注重引领,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制定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2)、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2、打造特色:2012——2013年
(1)、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构建特色校本课程。(2)、逐步完善校本课程,特色进一步强化并显现。(3)、开展教育活动,构建展示平台。
3、显现特色:2013——2015年
(1)、学校内涵得到体现,特色建设逐步显现。(2)、形成学校独特文化和校本资源。
四、取得成果。
(一)、继承革命传统,宣传红色文化
刘老庄小学把革命传统教育,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上,又落实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在历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学校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年度工作计划中,革命传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互为载体。在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活动中,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刘老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将弘扬老区革命传统,彰显刘老庄小学的红色文化特色作为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和红色文化亲密接触,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之处布置大量具有革命传统色彩的格言警句,围墙内侧张贴各级领导为八十二烈士的题词及
勇士们浴血刘老庄的整个战斗经历介绍;
2、以八十二烈士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命名我校教学楼,让同学们随时感受到英雄精神的存在;由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捐资建成的“国防科技展览馆”已对外开放,先后接待了南京军区、省、市、区各级领导,并得到他们的充分肯定;我们以此为平台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国防意识,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
3、加强红领巾广播台建设,在红领巾广播台中广播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
4、积极办好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加大红色文化在其中的分量;
5、认真编撰校本教材,我校教师自主编撰的《国防科技教育知识普及读本》校本教材参加区优秀校本评比,获得一等奖。
6、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老苏区丰富的革命遗存,把烈士陵园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等等。这些措施增添了刘老庄小学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活动是德育的主要形式,只有开展经常性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才能使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刘老庄小学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形成内容上的系列化,目标上的层次化,时间上的常态化特征。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刘老庄小学已经形成了校史教育、伟人事迹、苏区革命斗争故事等一系列的丰富的传统教育内涵,使红色文化建设显得深厚而又浅显可触。目标上的层次化是指刘老庄小学的传统教育针对低中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具有层次的教育要求,如低年级要求学生记住一两位烈士名字,中年级学生能讲八十二烈士的革命故事,高年级学生能就八十二革命战争历史写出自己的感想等,目标要求上的层次化,使红色文化的传承环环相扣而又层层深入。时间
上的常态化是指刘老庄小学每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经形成惯例,如抓好开学第一课。每学年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我们不是急着学习课本知识,而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全校师生,观看电影《浴血刘老庄》、《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影片再现了八十二位勇士的不朽精神,他们的英雄壮举必将激励着同学们为继承烈士遗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三月十八日、清明节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缅怀先烈的文艺活动,十月十三日建队日的红歌比赛歌咏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且成效显著,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能掀起刘老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小高潮。
(二)、学习《双百》人物,打造红色品牌
在“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刘老庄连光荣的当选,我们以学习“双百”为契机,开展“学习双百人物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题教育,进一步弘扬了八十二位英雄的崇高精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在学生中更广地传颂,加深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增强他们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组建和培养红领巾义务小导游
我校位于革命老区刘老庄,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被陈毅元帅誉为“英雄主义最高典范”的刘老庄战斗。后人为了纪念八十二位英雄,在刘老庄建了一座烈士陵园——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经过连续几年的改扩建,现已成为规模较大的刘老庄连主题公园,近年来,随着
“红色旅游”热起来,来刘老庄连纪念园的游客也日益增多,为增强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本土文化的底蕴,同时配合老区风光旅游带的开发,我校组建和培养了一批红领巾义务小导游。我们通过班级推荐、学生自荐、演讲比赛等方式,挑选出30名在校学生组成“红色小导游”义务讲解团。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设计线路、自己采访、自己撰稿、自己解说,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纳区内外游客来老区旅游观光,为宣传家乡、建设家乡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也为学生增长实践才干、陶冶爱乡情操、培养爱国情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2011年,刘老庄小学更是把“红色小导游”作为校特色项目来抓,不再是少部分同学参与的导游团,而是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人人都是义务讲述员。小学生当导游,引起游客极大的兴趣。原淮阴区区委书记李广涛接受了我们小导游的服务后,亲笔来信,称赞“这样教育有意义” 截止现在,我校“红色小导游”们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校德育处、少先队以学习双百人物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在每年清明节前夕,组织清明祭扫活动,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关工委、刘老庄乡关工委的主要领导及英雄的指导员李云鹏烈士的妹妹李爱云女士历年都应邀参加活动。学校还聘请李女士为校外辅导员,邀请其不定期的为师生做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报告。通过瞻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少先队员的感恩之心、爱国之心,引导他们树立报国之志。
3、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双百人物的热情,燃亮他们心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双百人物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活动,特别突出了学习刘老庄连的英勇事迹,组织学生阅读《人民英模的故事——学习“双百”人物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感动中国——学习双百人物,规划精彩人生》等。我们将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印发辅导材料,同时要求高年级学生写读书心得;广泛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用心关爱,情暖学生;有的以系列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传统教育,使广大学生受益匪浅。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比赛及讲故事比赛,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刘老庄连”的战斗事迹,在收集、整理、学习八十二烈士史料的基础上,组织低、中年级学生以《我所知道的八十二烈士生平》、《八十二烈士战斗故事》等为题举行讲故事竞赛,组织高年级学生根据参观学习所掌握的八十二烈士战斗故事为题材,安排指导老师辅导学生撰写比赛征文,并按要求寄送给相关部门,校德育处、少先队对所收交的征文进行了认真的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并专门召开表彰会议,对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品。
(三)、加强德育工作,创造红色集体(1)抓好养成教育
我们以“小公民道德建设”为载体,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向“八十二位英雄学习”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星级班
(自主管理)评选方案》,成立了“红领巾督导岗”、“文明礼仪岗”、“红领巾广播站”等。驻淮部队高炮旅还专门选派素质过硬的五位官兵为我校“国旗班”队员进行培训,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现在的“国旗班”队员动作整齐划一,步伐潇洒到位,口号铿锵有力,已成为我校又一亮丽的风景。我们还以实施《“争当合格小公民”系列活动》为载体,利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把开展“养成教育”的活动社会化。结合评选“文明礼仪标兵”、“合格小公民”和“星级班级”,把行为规范教育内化为学校的“五项评比制度”,推行教师值日导护、红领巾督导岗、文明礼仪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安全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深入实施“日查,周比,月评,期末总评、表彰”的班级管理检查、评比机制并不断改进。加强各班特色班风的建设,增强了班级自我表现管理的意识,同时把管理的成效与评先评优充分挂钩,形成管理合力,全面盘活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动力及运行机制。为了使英雄的精神融合到每个学生思想中去,把学习八十二烈士精神活动推向深入,积极营造班级育人氛围,我们要求每个班级在黑板报上开辟学习心得体会专栏,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把班级创建成“处处有伟人精神,处处有英雄故事”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起迪智慧、陶冶情操,凸显伟人、英雄精神,以此激励学生勤奋好学,追求上进。一年来,三个班级被以刘老庄连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烈士名字命名为“白思才班”或“李云鹏班”,五个班级被评为“白思才中队”或“李云鹏中队”,每个中队评选出一个“优秀白思才小队”和“优秀李云鹏小队”,表彰了 “学习白思才先进个人”“学李云鹏先进个人”和“十佳少先队员”。
(2)打造书香校园
一学年来,我们以“打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带领孩子们一同去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性情,让我们校园中的书香伴随着孩子成长。读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举行了隆重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组建班级图书角、读书主题班队活动、课前三分钟美文诵读活动、教师会前读书交流活动、优秀图书推荐展、“读经典名著,说规范普通话”故事演讲比赛、“名篇诵读”集体朗诵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好书伴我成长”汇报活动、“读书乐”现场作文比赛、现场硬笔书法比赛、评选“读书之星”、评选“书香班级”、开展方寸世界蕴书情——现场制作关于八十二烈士书签比赛,学唱《刘老庄连连歌》、学画刘老庄连战斗故事连环画、刘老庄连战斗故事演讲比赛„„将读书活动和校园打造与宣扬八十二烈士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在,读书活动已蔚然成风。以后,我们还将把这书香带入学生的家庭,在家长中宣传“书香家庭”,使学生以及他们周围的人身上都留有淡淡的书香。
(3)关注心理健康
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我和老师交朋友”,通过当面交谈或书信沟通,让学生向老师们敞开心扉,让老师们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选派刘延凯、刘松科老师参加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培训。设立“心灵放飞室”,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座谈、心理信箱、讲座等多渠
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解答和帮助,培养学生参与竞争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诉说,学会自我欣赏,学会尊重他人,感恩生活,当学生遇到心理挫折时,我们组织他们瞻仰八十二烈士陵园,了解烈士的丰功伟绩,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们面前,什么困难也不算困难,我们一定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从而养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4)关爱留守儿童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77人,约占全校的1/5,为此我们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改革规划之中,使之成为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实效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我们以“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亲情活动。以亲情教育、情商训练为重点,以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为契机,注重情感关怀,强调人、社会、自然三者相融合,正确引导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增进了少年儿童之间及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情感沟通,促使融洽的亲情关系的建立,推动家庭、社区、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及祥和安全的社区生活环境。每位教师结对1-2名留守儿童,要求教师在结对帮扶中经常找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动态,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监护人生理状况,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等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这些孩子在教
师、同学的影响下茁状成长。也使他们在缺乏家庭教育情况下得到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对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儿童,我们安排其任课老师定期上门为其免费辅导,绝不让一个留守儿童的成绩掉队,以让他们的父母在外安心工作。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单凭学校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校领导积极与社会团体联系,让他们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如与《淮海商报》社联系的“关爱刘老庄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报社相关领导带领学校部分留守儿童参观了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动物园、报社办公楼等,使孩子们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
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驻淮73821部队、淮安军分区、淮安市消防支队、73106部队、武警淮安支队等给予我们鼎力支持,几年来,先后为我校留守儿童捐款近二十万元。
再如与本地部分企业联系,对那些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资助,使其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索、查清留守儿童的底数,进行详细登记。通过建立联系卡,我们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所有留守儿童家的电话号码,都在班主任、学校的掌握之中。一旦学生出现思想、行为上的不当行为,我们都能准时的与监护人或者家长取得联系。
(5)加强法纪教育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校园预防”和“社会预防”互相配合。定期进行法律讲座,组织师生观看《呵护》等安
全教育录像片,并开展“观后感”作文评选活动,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意识,认识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提高遵纪守法的觉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同时,重视日常安全教育,实行“平安班级”评估,做到“人人讲、处处讲、时时讲、事事讲”,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们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时代要求,将周恩来精神和八十二烈士事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把他们的精神始终贯穿于班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让周恩来和八十二烈士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周恩来、学习八十二烈士的相关活动。如:向全校学生发出“学习八十二勇士,创建云鹏班”倡议书;开展“学习八十二勇士,树立大志报中华”征文活动;举行八十二烈士精神专题报告会,李云鹏事迹介绍会;举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恩来精神,创建文明班级”、“学习恩来精神,争当四好少年”等主题队会;举行“创建白思才班、李云鹏班,汇报我成长”汇报会活动等,通过活动,把学习周恩来、八十二烈士精神渗透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做好纪念英雄、学习英雄、践行英雄的工作,力争把我校建成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学,把我们的红色品牌打造的更响,传得更远。
刘老庄中心小学 2015-10-10 12
第二篇:红色之旅成果汇报
红色之旅成果汇报
一、学员感悟
90年的风云变幻,90年的潮起潮落,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中国共产党历史弥新,青春永驻。在党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遵义--这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圣地。这里用它独特的山水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古朴多彩的文物古迹以及那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我们,挑拨着我们每一根神经,使我们用革命圣火烧红的赤子之心,更加坚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确实是能让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次的红色之旅让我受益颇多,我感叹于黄果树大瀑布的恢弘壮丽,感悟了红军传承的革命精神,还见识到不同的地域人文风情,也成为我大学的回忆最亮里的一笔。
二、总体概况
7月15日,由江汉大学2名带队、14名学生老师组成的遵义红色之旅寻访团踏上了归途,红色寻访活动至此告一段落。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充分了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交流,推进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促使广大学生自觉投身祖国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年7月10日至7月15日,江汉大学代表团在红色华诞,党旗飘扬之际,前往遵义,追随红色足迹,寻访革命圣地。代表团一行十六人,走访息烽集中营,感受爱国将士的坚贞不屈;参观遵义会议会址,了解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游览红军长征纪念馆,步行红军街,重温长征时期战争风云。
仰慕贵州,因为贵州遵义著称“转折之城”。今年暑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江汉大学一行13人参加了贵州“红色之旅”。踏上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上,使我们更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们感到如今和平生活的可贵。
红色之旅第一站:熄峰集中营旧址
熄峰集中营旧址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全国三大集中营之一。在集中营的四大展厅,各个场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讲解员的讲解中得知,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及命运,心甘情愿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当我们走近集中营的大门,突然心情无比沉重,仿佛臵身于当年的恐怖年代。营中处处林立的岗哨,低矮、阴暗的牢房,简陋的设施,可见当年的生活状况,各种刑罚和刑具更是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都给我心灵上极大的振撼,可见我们先烈们被这种非人的洗礼,仍然没有放下心中的革命信念,坚信革命一定能胜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据讲解员介绍,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于是改名为“妙洞”,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息烽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在“猫洞”外,让我驻足、沉思,我的心灵在振撼。
义斋是关押女犯人的地方,这里曾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
头。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主人翁,又一次亲历了他与他母亲的感人事迹。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广场中一组革命人物雕塑令人震撼,有五指微曲、掌心向天,有紧握拳头的,还有匍匐于地,望着前方,对自由充满企盼和对信仰的坚定。他们的遭遇令人同情,他们的胆识令人佩服,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仰。
红色之旅第二站: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转折点。”亲临其境,才体会到遵义会议会址的这栋古楼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洗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经过年年的修葺比当初一定更加的鲜亮了,不变的是它记录的历史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当我走进遵义会议旧址内,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件件记念物品,我的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召开的,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随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将全部的军事力量投入到抗日救国洪流中。由此,遵义这个地方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色圣地,遵义会议会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红色之旅第三站:红军山
红军山原本是遵义市内的小龙山。解放后,遵义人民和政府为了纪念在长征中光荣牺牲的红军烈士,在1953年时,遵义市政府就把77位红军烈士坟墓遗址在小龙山上,并在此肃立了一座气势雄伟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它纪念着红军烈士们的光辉历史,纪念碑的四周还镶嵌着28颗闪亮的星星,它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抗战28年的艰辛历程,中国的
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它是用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这是中国永远的历史,中国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短短的三天红色之旅,不但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认识,对心灵上的巨大振撼将是我们一生中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生活在没有欺辱、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非常幸福,但我们不能忘记给予这些幸福的创始者,他们的精神无限伟大,如今我们要以新时代、新人类、新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继续完成前辈们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远大宏伟目标。
三、红色足迹
息烽集中营板块
“历史的息烽,息烽的历史,历史的悲壮,悲壮的历史”——这里,是我们红色寻访的起点,从这里,我们开始了整个红色足迹的追寻——息烽集中营!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息烽集中营中的小路上,集中营房分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九个斋,其中“义斋”关押的是女犯人,众所周知的小萝卜头就曾关押在这里,这里草木茂盛,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一切依旧给人一种恐怖、阴森的感觉,古老的牢房还带着些许霉味,四处墙上的蓝色大字无一不是要当时的国民党麻痹共产党员的标语;低矮潮湿的牢房无一不显示着当时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员经历着怎样的艰难生活;残酷锋利的刑具和刑罚更是显示着关押者非人的生活;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对这个集中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如我们所见的那样,这里的猫洞、木笼、感化室等等,让人触目惊心!让人震撼!不禁让人更加谴责当时反动派残忍的心,而另一方面我也震撼于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志士坚强坚韧勇敢的心。走出集中营,来到纪念馆,这里陈列着当时的许多物品,也记载着那段难以磨灭的历史,“历史的息烽,息
烽的历史,历史的悲壮;悲壮的历史”,这句话深刻的表达了息烽人民不会忘记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会忘记留在这里的悲壮革命志士,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在狱中写道:“我不能弯下腰,只有怕死才求饶。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清白上九霄。”许晓轩写下:“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我们共产党员是不可动摇的!”车耀先写下“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壮烈明志诗篇,等等,共产党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禁停下脚步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吗?如果我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生在这里,如果经历折磨的是我,我们会怎么做?我们会有如此之气概吗?我们会有如此之魄力吗?我们会如此坚定信仰吗?
这个建立在深山之中,原是一座地主庄园的集中营。这里一派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景象,丝毫想象不出这里竟曾是一座染满烈士鲜血的杀人魔窟。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反动派之所以要在息烽建立这个规模庞大的集中营,一方面因为贵州远在抗战后方,而息烽又位在万山丛中,比较安全,并容易保密;另方面则此地距贵阳不远,且在黔渝公路线上,交通方便,易于控制。还有一个原因是,以息烽两字,有平息烽火的意义,预示政权巩固,天下太平之兆。
息烽集中营的地位在其他集中营之上,所以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而重庆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别称“中学”和“小学”。之所以称息营为“大学”,一来是因为论规模,息营确比其他的集中营为大;二来,从反动派集中营的等级来看,它是最高的一级,凡是各处集中营送到息烽集中营的,一般都称为“升大学”。至于“留学”,则是处死的代名词。凡是来到“息大”的人,都随时
有“留学”的可能。
据说这里方圆300米内灌木丛生,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即便飞机在天空盘旋,也难发现其踪迹。跟随到又来到这里,觉得身临其境,感觉阴森恐怖,寒气逼人。一排排坚实的牢房,俯视着集中营每一个角落的岗楼,无不显示出当年这所集中营的森严和恐怖。在被关押人员中,我们看到有熟悉杨虎城、谢葆贞、杨拯中一家。有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一家,尤其是他的小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在现在,他本应是个在学校读书,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主义,他所要的仅仅只是自由快乐的成长岁月,一个他不曾满足的梦想。这里的天堂地狱,只一墙之隔,跨出去就决定了你的生死。“天堂地狱,唯人自择”,对于革命党人,他们宁愿选择在地狱里煎熬,也要坚守自己的革命信念。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我们为他们而骄傲自豪,他们以铮铮铁骨坚定的信念维护了革命者的尊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诗篇。让我们为他们呐喊!
红色寻访实践活动,收效显著,尤其在参观息烽集中营的过程中,听到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让队员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这些共产党员在面对党的利益和自己的生死二者进行抉择的时候,依然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表现出了临危不惧,敢于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们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却以自己的英雄壮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全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定要保持奋斗不息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忠实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都用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无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解读了自己的入党誓词,展示
了共产党员终生恪守入党誓词的人生真谛,这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并一以贯之的。
因此,返校以后,代表团成员一致认为学院有必要经常对党员加强教育,定期重温入党誓词,使所有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目标和宗旨,牢记自己入党时的承诺,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本色,在纷繁复杂的形式下,不为假象和表象所迷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此次红色寻访既是活动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队员们要永远传承革命精神,肩负青春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遵义会议板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遵义之行,让我们对入党誓词有了更深刻,更神圣的理解。
我们有幸参加此次遵义会议红色之旅的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遵义会议会址由主楼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离开会址主楼,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进入了遵义会议展馆,看着红军当年留下的物品:红军作战用过的步枪、手雷、草鞋、草帽;还有那台十分珍贵的石印机,这些原物原件的展示,带领我们渐渐穿越历史烟云,将我们带回到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危急关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为了实行战略上的转移,率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征途是艰难的,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内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统治,红军屡遭失败,伤亡惨重,党和红军的前途十分危险,在这紧急关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
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红军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赞歌,身战湘江的残酷;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而四渡赤水;残阳如血的娄山关战斗……
之后我们来到了遵义市的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塔坐落于巍巍的红军山上。纪念塔下,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这是我们此次遵义之旅的意义,一次心灵的洗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不仅如此,遵义会议的精神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遵义会议最重要的经验就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独立自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当然,这是从政治层面上来说的,但实事求是确实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学习上要“求是”,不应只局限于知识的表面,而其内部的规律和联系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研究的。历史上的伟人众多,功绩不同,但他们一定都善于思考,所以往往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工作和生活上要“实事”,根据自己的能力做事,沉稳务实,不浮夸。或许投机取巧的小聪明会带来一时的利益,但想要获得长期的收获还是需要脚踏实地。
从这次遵义红色之旅中,我们学到的还有团结。遵义会议也是按照党的“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事务。事实上,应该说整个长征、整场革命、整个历史,都不可能由一人完成。没有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也不会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就如我们在旅途中,虽然没有遇到大的问题,但总是有写小麻烦。是大家互相帮忙、团结友好,才使得这次旅行顺利圆满,让每个人都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
虽然遵义会议精神表述尚无定论,但我们还是通过实地经历体会到了许多。历史即使已经过去,但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也值得我们铭记
四、活动总结
为期6天的红色寻访活动告一段落,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切身实地的对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考察,让我们从感官上对革命的路程进行了体验。集中营的各个斋所更是让我们不能忘记。然而更加铭记于心的是老一辈的革命者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管国民党的酷刑是如何的残忍,依然保持着那份对革命事业的赤诚。
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的是前期工作的精心策划。整个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分不开的是每一个参加成员的配合与努力。活动前的半个月内,就开展了布臵会和实践动员会,交代了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每一位成员都认真的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好了笔记本。老师们也都详细的筹划了活动,并部署好各种细节。从策划到开始到真正的踏上寻访的道路,渗透的都是带队老师心思。
回来后的日子里,每一位成员都在脑子里回想着活动中发生的种种,回想那
些曾让我们心灵为之一颤的瞬间。一片片思想感悟中都凝结着大家真实的内心感受,激扬的文字里是无法平静的心情,朴素的表达中是客观的反应真实情况,太多太多,也许区区的几千字根本无法阐释我们心中的点点滴滴。
一路的行程中,大家用微笑迎接着任务,不同年级的同学也早早的丢去了年纪的界限打成一片。参观后的夜晚交流活动更是精彩,不仅仅是将当日的所管所感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交流。
即使行程结束了,大家都没有忘记自己参加活动的目的,都在默默的为后期的宣传工作作出贡献。我们要将我们在寻访活动中感受的带给大家,带个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红色教育的必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了解到老一辈革命者的风骨与气节。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宣传会长此已久的宣传下去,如同奥运圣火般延绵不息!
第三篇: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吕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非常感谢给我们学校这个机会,一起来关注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研究问题,思考出路,让我们共享教育的成果与智慧,不断提升教育品质。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依托“海洋文化” 特色 成就学校内涵发展》。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xx第九小学自2005年建校以来,在“让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教师都获得发展,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到满意”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沿着 “德育为先,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朝着“‘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国际接轨’的‘规范+特色’”的品牌学校的目标迈进,成为xx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1年起以特色样本校为依托,在创建海洋特色学校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突出海洋文化主题,营造具有海洋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无论是我们寓意深刻的校徽“乘风破浪”还是耸立在校园中心位置的以“学海扬帆”为主题的雕塑,还是校园文化墙楼廊文化建设上,学校结合不同年段的孩子年龄特点,建成了“观海苑”、“听涛廊”、“踏浪坊”、“拾贝阁”等海洋科普长廊;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学校发掘海洋文化元素,让学生自己设计班级个性标志,并用海岛名为班级命名,选海燕、海星、海豚等海洋生物形象作为班级吉祥物。行走于这所邻海而建的校园,吸引眼球的不仅有美丽的环境,还有弥漫其中的浓烈海洋气息。
2、开展了系列海洋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以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海洋文化特色课堂为载体,组织海洋知识竞赛、“拥抱大海”中英文演讲比赛、浪花文学社海洋主题征文比赛、海洋贝壳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带领学生到海边开展“飘扬的蓝丝带”的护海活动、进行实地考察了解xx每天海货的吞吐量,了解xx海洋污染现状等。通过网络、图册、新闻网络、书籍等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海洋知识,孩子们写出保护大海的倡议书、观察日记、拍摄活动的照片制作简报、手抄报、宣传卡,将知识与趣味、课堂与课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培养了师生“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创造海洋文化,享受海洋文化”的能力。
3、编写了海洋文化特色校本教材,开设“显性特色”课程。根据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班级名片汇编成《童心向海》,根据海洋经典诵读内容汇编成《观海听涛》,数学组渗透海洋物种趣味计算汇编成《碧海拾贝》。收集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汇编了《蓝色畅想曲》;学生各类习作,手工作品图片汇编成《浪花朵朵开》。这些“显性校本教材”的编写,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也为学校下一步开发校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一步的初步构想: 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海洋文化特色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当前海洋正日益成为21世纪国际间争夺的焦点。英国、美国、日本、韩国还提出“海洋立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南省海域面积约占我国全部管辖2/3,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海洋,海南最大的品牌也是海洋。要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放飞蓝色梦想的契机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为坐拥蓝天碧海而感到自豪的同时,学校还有一份神圣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从小学习丰富的海洋知识,拥有热爱海洋的人文情怀和探究海洋奥秘的科学精神,践行保护海洋的公益行动,激励开发海洋的勇气与梦想。特色文化离不开传承、选择、创新,我们会进一步明晰海洋文化与教育发展的联系,提升完善学校文化理念系统,以海洋文化建设为特色亮点,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为核心,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向纵深推进,实现学校的内涵提升优质发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亲海而谋学校文化
“海洋文化”蕴涵丰富、宽博广远,以海洋文化作为载体而衍生出来的与之相贯通的自然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俗语言、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等,有别于其他诸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依托海洋文化的学校教育,必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从走进第一天我和专家、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多次对海洋精神进行深入研讨,几易其稿,初步凝炼出学校的形成了以“蓝色梦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蓝色,是海洋的象征,是自然色彩,是希望的号角,它代表着未来、理想和梦幻;象征着人性的宽阔、纯净、雅致。更表达出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蔚蓝色的未来。
在学校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最难的是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我们学校位于美丽的xx湾海边,独享这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美丽的海洋环境,每一天都能面朝大海,触碰着那片大海带给大家的精神、气质和襟怀,师生的生命注定浸润海蓝。办学理念——让海蓝浸润生命;让海蓝浸润生命,用生命诠释海蓝。教育的最终追求——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我们将这样的归真愿望与大海的气质融合,作为学校,需要这些意象特征,形成学校博大而浑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熏陶学生,以精神感染学生;作为教师,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需要这些意象特征,进一步促使自己形成工作、生活所需的品质,给学生言传与身教;作为学生,需要在学习、生活、活动中胸怀象大海一样宽广,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体魄象大海一样刚健,创新象大海一样奔涌……形成他们鲜明的个性品质。
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初步确定校训——用大海的品格去做人做事。
培养目标是学校所肩负的育人使命,体现了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的育人目标:培养如海一般丰富、开放、包容的大气之人;具有如海蓝一般纯静、文明、豁达的雅气之人,具有如浪涛一般热情、自主、创新的灵气之人。也是校训——用大海的品格去做人做事的最好的诠释。大目标上讲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体现海洋特质的大气、雅气、灵气的海的儿女。有具体的八个一的目标:
一身书香气:利用课内外时间阅读学生必读的50本好书;
一手中国字:每天习字一刻钟,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
一副好身体:掌握健身技能,锻炼健康体魄;
一手好才艺:利用学科拓展课和社团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一技之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长:
一个好榜样:选择一个高尚的人作为自己偶像和成长目标,并尽可能全面地去了解他;
一种好心态:每个学期随家长至少做一天义工;
一身好习惯:天天自省,养成好习惯;
一项小体验:熟悉海洋生物知识并了解养殖技能;
二、依海而建学校课程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了办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从2001年国家制订与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再到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无不体现着国家层面对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布局与推进。中国的教育就是一台制造乒乓球的机器,千校一孔、万人一面,全国的孩子都“被”制造成“乒乓球”。“钱学森之问”的根本问题,是高度统一的课程有问题——因为我们的课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程机器模具不能制造出“排球”、“篮球”。今天的中小学,仍在进一步强化大一统的课程意识和模式。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希望每一所学校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那么,每个学校课程的设置就不能一样。
因此构建学校课程要做到四个匹配,即:课程目标与办学理念相匹配、与办学目标相匹配、与育人目标相匹配,与办学特色相匹配。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让”八个一的目标”渗透在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蕴含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之中,呈现在学校方方面面人性化的管理之中。由此,“三气”文化将成为一种高尚的德育品质内化在学生心中,成为九小师生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人生信念。初步设想是要逐步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规范化,学校课程特色化,校园活动丰富化”的多元校本课程体系。(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意即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首先,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在两年内对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和梳理,形成学校的教学目标体系。各教研组在具体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本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览表》。
其次,对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依据教材的资源性特点,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状况,也更符合学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工作目标为:三年达到50%的学科课程,五年达到100%,并实行教学内容的动态管理。
按照最新要求,小学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一律安排每周4节。每个学生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课堂就要分年段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的全员普及,在此基础上在组建精品社团,同时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3-6年级每周3节,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融合校本课程,凸显办学特色,我们确定开设三类(益智类、生活技能类、艺术类、)11大课程。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表格)在时间安排整散结合课程内容源于生活,综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和能力,会邀请他们实践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陪同者,甚至是受教育、受服务的对象。
第三,坚持教学过程的校本化策略。积极探索“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学习和研究,我校确定将“自主学习,当堂达标”作为我校“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活力课堂讲模式,但绝不模式化,语文强化教师的文学和文化素养与底蕴,数学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强化环境与情景教学。(表格)
第四、研制我校“活力课堂”评价标准。我们将评价指标分成六块,即“资源整合”“全员参与”“动态生成”“个性发展”“思维创新”“生命成长”;“资源整合”更多地与备课相关,“动态生成”、“思维创新”与教学技术相关,“全员参与”、“个性发展”与师生关系相关,“生命成长”是一节课的目标落实情况。(表格)
(二)地方课程规范化
1、“诵经典,传文化”——《传统文化》魅力无限。
我校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为依托,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地方课程包括《写字/书法》课程一——六年级有每周1课时,每人写一手漂亮汉字。硬笔与软笔相结合。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专题教育间周一节,《生态文明》三至六年级与《科学》课程整合。
(三)校本课程特色化
针对德育工作、海洋特色和学生兴趣特长和分别开设三类校本课程。必修课是校本课程《梦想课程》与《走进海洋》间周一节。选修课是校园社团课程与节日课程
1、让梦想课程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课程与舞台——《梦想课程》。这套教材是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亲自制定,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各种过程。
2、编写现代海洋教育读本《走进海洋》。课程研究中心策划指导,三——六年级每周抽出一课时开设校本课。学校还将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海之灵”海洋生物标本室。使学生熟识各种海洋生物,扩展海洋生物知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3、校园社团课程。在项目的设置上,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坚持发展学校特色,依托教师个人特长,密切家长、社会资源,实现三级课程互补,发放调查表,在统筹各方因素下研发形成。在组织形式上,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实现跨班、跨年级重新组班。按照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维度成立校级组、班级组,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特色活动中。”浪花文学社、“墨鱼书法阁、乒乓球、羽毛球、贝椰工艺画、沙盘画、葫芦丝、竹竿舞等社团课程”
4、校园节日课程。将“主题教育”变成了固定的校园节日,沙滩体育节、海洋文化艺术节、海蓝科技节、浪花读书节,每个节日历时一个月,整体统筹策划,全员参与,活动课程不再是为个别特长生开的小灶,而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的快乐自助餐。
三、学海而用管理策略
1、学校管理部门的整合
学校的管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学校管理,部门划分过细,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人事处、校办……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所有的职责最终都要落脚到教师身上,教师经常会觉得头上婆婆多、身上任务多。所以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先从1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整合部门做起。学校先将德育处、大队部整合为“学生服务中心”,教务处、教科室整合为“教师服务中心”,总务处、人事处、校办整合为“综合服务中心”。同时成立“课程研究中心”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校科学决策。建立以备课组为核心的年级教学质量中心,教研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科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发展;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年级教育质量中心,以班主任为家校整合的枢纽,重视家校互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矫治与养成。
2、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的整合
打破以往教学、教育、后勤间的条块分割,工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每个干部养成了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下学期学校的组织机构梳理清晰之后,各部门的核心工作问题又摆上了桌面。怎样让一个个想做事的团队,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认认真真地做好学校的“大事”,形成合力?“课程”会成了我们共同的言语密码。
课程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其他研究中心研究的重点,不再是围绕师生成长搞活动,而是围绕学生,将原有的一个一个的独立的活动,系统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不再是只想着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而是提高其作为学校课改参与者的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服务研究中心”这样1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看似与课程无关的部门,在工作当中也转变了以往模模糊糊一大片,什么都往自己篮子里面装的工作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绿化美化这样的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将其视为学校隐形课程资源建构的重要途径,以怎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学习场所与资源作为工作的标准。同时,连安全演习、卫生保洁等一系列常态后勤工作,也要将其课程化。
如同大海的渊博一样,对课程体系探索也将是一个推陈出新、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创新,更需要踏实、认真、协调地实践。当我们实践推进着能够自我完善、更新、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的教育才会有支撑,育人目标才能实现。我们相信:我校的未来,定会如大海般宽广、蔚蓝和精彩!
第四篇: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河滩小学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我校在区教育局、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激励,狠抓管理、积极创新,紧紧围绕“德育立校、依法办校、民主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学校常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狠抓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三级评价制度
1.教师管理评价:根据制度,进行量化管理,绩效工资每学期一发放,分为考勤、工作量、教学成绩、科研成果、师德教风等五个方面。将考勤扣发工资纳入绩效中,根据学科权重、跨学科及所教班数等计算周工作量,由期中、期末统考成绩算出教学成绩得分,根据课题、论文等计出科研成果分数,每学期末由全体教师对每个人的德、能、勤、绩、廉等师德教风打分评议。在绩效中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成绩、考勤、师德教风分别占20﹪、40﹪、10﹪、30﹪,侧重了工作组成绩的比重,考试成绩专门制定了奖励办法,期中、期末两次成绩优秀者,在评优树先时优先推选,并且规定教学成绩末位者在评先树优中一票否决。
2.班级管理与评价:由教导处推荐,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确定班主任,进行分级管理。教务处对班主任进行指导和培训。学校制定班级量化细则,优秀班级评选办法、班级管理工作办法、学校成立了班级管理检查小组,每天由一位学校领导和值日教师带领值日员,每天对各班的纪律、卫生、课间操、放学纪律等进行检查打分。每周一汇总,全校公示,学期末依据得分情况,评出低、中、高年级组优秀班主任各一名,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并张榜公示3天。学期结束纳入班级积分,作为评选优秀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依据。
3.学生管理评价:由各班主任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情况制定措施:班级根据学生的纪律、卫生、活动、学习等情况建立记分表或者小旗,张贴在文化园地。每班建立学生记事本,值日班长记录班级的学生情况。每周由小组长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分数的形式记录。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任课教师记录学生每周的表现,以分数的形式记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期结束做好学生的综合评价,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照片贴在光荣榜上。
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我校还借助德育课题“培养小学生法制意识的有效性研究”的东风,成功举办了“了警生和谐情”大型系列活动。还有《大家看法》《模拟小法庭》《我的班规我做主》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学生的法制意识大大增强,实验研究前,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意识不强,学习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传教的时候居多,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问题。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基础上,本学期学校为了继续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让学生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基础上,学会用法。我校在政法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协助下,正式成立了“三和”(和解、和睦、和谐)校园小警察组织,并为他们发放小警服和袖标等,授予了他们
神圣的职权。
学生之间发生的纠纷矛盾,由小警察负责调解,最初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调节,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独立调解了。效果比老师调解的都好。并把纠纷事件及处理结果做了详细地记录。一般情况下,都是先让发生矛盾的学生进行和解,只是和解了还不是最终目的,还要他们和睦相处,彻底化解心中的“小疙瘩”,跟原来一样还是好朋友,进而辐射全校,促进整个学校的和谐发展,要真正达到“三和”的目的。如:我校二年级的一名调皮学生打了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没经允许私自找到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恐吓吓唬,二年级学生不服,家长就动手打了该学生,该学生哭着要回家找自己的家长替他报仇。幸好被我校的小警察发现了,赶紧好言相劝把学生留住。他们又把家长请到“警务室”,耐心的调解,还给家长讲法,让家长明白:二年级学生打孩子固然不对,可是你一个大人再来打二年级的学生就是家长的错了。家长毕竟是成年人了,应该懂法的。在小警察的耐心调解下,家长又主动找到二年级的学生赔礼道歉,二年级的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家长表示今后一定不会再打小孩了,请家长放心。就这样,一场即将闹大的事件在小警察的调解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小警察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若有处理不了的问题,就上报学校,由学校来进行调解处理。
“小警察”的另一职责,就是负责放学时的交通管理,每天放学,他们都雄赳赳气昂昂的手拿指挥旗,有秩序的疏散着学生。个别小学生
还郑重的向“小警察”打队礼呢。学校的一切现在井然有序,“小警察”功不可没。现在的学生有问题都习惯找“小警察”解决问题了。使整个的校园处于和谐奋进的氛围中。今后要继续发挥“小警察”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而推进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第五篇: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体育特色 促进学校发展
近年来,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学理念,认真开展以体育(体育、艺术2+1,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特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古宜镇中心小学位于桂北山区,是一所镇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6888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1500人,教职工63人,其中图音体专任教师6人。
二、建立保障机制,为体育特色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证。
1、机构到位。为全面推进幸福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艺工作,切实把“阳光体育”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体艺2+1项目”活动顺利开展,有专人、专室、专班、专门经费,统筹和服务全校体育艺术工作,做到了全校体艺一盘棋,2+1项目有人管。
2、机制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执行校长杨清为组长、副校长韦焕青为执行组长、教务主任曹玉莲、政教主任李晓雪、大队辅导员侯翠月为副组长、体艺教师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体艺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的成立,做到了任务明确、职责到人,使学校“体艺2+1项目”的开展得到了组织保证。
3、制度到位。学校将“体艺2+1项目”纳入了学校总体规划,制定了《 “体艺2+1项目”工作方案》、出台了《体艺工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确保这一项目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我们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做到了“八个确定”:即定方案、定计划、定活动、定时间、定项目、定人员、定活动量、定评价标准,做到了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三、加强硬件建设,为实施体特育色素质教育提供有利的条件。
1、加强场地建设。新修了场地,更新了广播器材,今年县教育局投资五十余万元新建了200米塑胶跑道。
2、加强器材建设。学校购置了大量的体育艺术器材,开辟了音乐
室、美术室、舞蹈室室,但音乐室有待增加设备。为了使各班能正常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争取全体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生自备运动器材如:跳绳用的绳子等等。
3、加强队伍建设。学校十分重视体育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有音体美老师共6人,学校总为这些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先后参加区级培训,充分提高了素质。
四、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为体育特色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艺2+1项目课程。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4节,小学3—6年级体育课每周3节,小学音乐、美术课程均按要求开齐、开足。学校强化了课程意识,严禁挤占音体美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时间。
2、严格把握体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在体艺课堂教学的管理与推进中,注重特色化教学的实施,有效推进体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体艺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每一位学生接受优质的体艺基础性教学。
音乐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仅会唱,会识五线谱,会深刻的理解歌词,会用自己优美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的内涵,而且更能用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了教师理念的更新,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让学生的心灵在音乐美中升华。
体育学科组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适合于学生的特点、兴趣、知识水平、能力,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构建了有利于学生丰富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体能得到了提高。
美术学科组则以(科幻画)为品牌理念,大力进行简约美术教学方式实验,并积极开发绘画、纸艺等课程,使之进入日常课堂教学,丰富了每位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五、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为提升体育特色素质教育提供展示平台。
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参与率100﹪。对于“体育、艺术2+1项目”,做到了全员参与,其中2项体育项目落实到位。
1、坚持 “两操”、“课外活动”及体育大课间活动。
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我校落实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我校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尝试,以“广播操”、“跪羊图”、“兔子舞”、“少年先锋队队歌”为主要形式的自主锻炼,活动内容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学校充满了运动的活力。同时注重抓学生每天的常规体育锻炼,并把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纳入学校考核各班管理和工作的重要方面。
2.加强兴趣班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体艺特长。
我校利用每周五下午2、3节课作为学生的兴趣活动时间。音乐组建了舞蹈、口风琴、鼓号等各种艺术兴趣小组。美术组开展了主题为儿童科幻画的兴趣小组;体育组开展了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体艺特长。
3.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
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理念,积极开展各项“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每人都能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各项体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相关的锻炼和测试项目:50米、800米、100米跑、跳远、200米跑、400米跑,仰卧起坐、掷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等在这些项目练习的同时,各班根据学生的特长自行组织各种训练队,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班级篮球赛、乒乓球赛、跳绳比赛、拔河赛、踢毽子比赛等,通过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的体育特长得到展现。
4.开展以两大节(艺术节、体育节)为主要形式的2+1创建活动。
每年举行“爱生学校体育节” “爱生学校艺术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学生积极展现自已的特长,充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正如师生们所说的那样,一个活动就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就是一片天地,一片天地就滋润着一地新苗。学校形成一个广阔的育人平台,一棵棵可爱的幼苗在这里茁壮成长。
七、成效
近几年来,我们承前启后,乘势而上,在体育、艺术教育上自主创新,敢为人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学生参加三江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荣获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柳州市体育先进学校,杨海燕老师被评为体育先进个人。
八、存在问题:
目前我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体艺专职师资不足问题。
总之,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已成为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我们将继续努力,使体育特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01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