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 长护险将成为典型的“医养结合”式社会保障制度
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 长护险将成为典型的“医养结合”
式社会保障制度
文/李致鸿 21世纪经济报道李艳华泰康养老董事长 “受人之托,勤勉尽责。”日前,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既是泰康养老的经营理念,也是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事实上,关于养老话题的热点不断。3月29日,人社部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完善待遇确定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和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等;而由2018年全国两会衍生出的养老政策,落地预期亦在加强。
对此,李艳华指出,“在社会养老保险中,建议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让保险公司或社会化经办机构,更多地参与其中。目前,市场上新建企业年金的企业不多,应该进一步制定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并且切实降低企业负担,为企业年金释放空间。除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外,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应对老龄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应该加快养老保障体系的结构调整。” 李艳华强调,与其它保险公司比,泰康养老最大的优势是“医养GBC模式”,即医养保障覆盖政府、企业、个人。目前,泰康养老政府项目已经覆盖39个城市,服务的企业客户已经超过40万家,政府和企业客户延伸覆盖的个人已经超过6400万人次。
建立大病保险盈亏调节机制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李艳华认为,“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经办,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补充医疗的保险产品。例如,在社会保险经办中,可以发挥网点优势,提供异地结算等服务;发挥精算专业优势,为健康管理、支付方式等改革提供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大病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李艳华认为,“首先是要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其次还要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大病保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保险公司承办,保本微利是重要原则。对于保险业而言,在保本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参与这项制度的社会意义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保险公司长期亏损,将会影响继续承办的积极性,对大病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风险。由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和保险公司系统尚未对接,使得保险公司难以在医疗审核控费方面发挥作用。” 为此,李艳华建议,“一是建立盈亏调节机制,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比如对于超过保险公司保本微利范畴的结余,保险公司要全额或部分返还,而由于政策调整等带来的政策性亏损则不应由保险公司承担。二是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开放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接口,实现患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和大病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等实时共享。”
此外,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分级诊疗”成为热词。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李艳华表示,分级诊疗制度要有抓手,泰康保险正在积极推进。“一是建立分级付费机制;二是要有明确的支付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循证医学、临床路径、诊疗规范来制定,要依靠信息化技术手段;三是支付方式改革,包括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复合付费、DRGs的机制;四是建立构架管理方案,探索不生病、少生病的实现路径。” 长期护理保险契合“医养结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呼声渐高。所谓长期护理险制度,即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原则性要求,明确15个试点城市,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李艳华认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有三大难点。“一是照护服务的管理,包括服务标准、人才培养和质量控制等维度;二是失能鉴定标准建设,不可简单借鉴国际经验,需要在科学化和运行操作的社会化两个层面下功夫;三是信息化的建设,长期照护不仅是简单的医疗行为,还有众多围绕健康促进、预防保健,慢病防控的生活日常照料内容,因此长期照护的系统群也是要集待遇申请、失能评定、护理服务提供、服务评价、费用结算于一体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李艳华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会从更深层次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可以成为国家应对老龄化的顶层设计。“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与之相伴而生的失能人员照护问题,即‘ 养和康 ’ 的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百姓福祉的重要课题。‘ 长期照护病床一床难求’、‘ 护理人员缺口超千万 ’、‘ 护理服务没有标准化流程 ’ 等焦点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引发更深层次社会问题。”
“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后,既能发挥保险的资金补偿功能,也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引导,撬动老年医疗照护服务业走向正轨。统计数字显示,15个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后,吸引投资72亿元,新增养老机构284家、培训机构44家,直接拉动就业2万人。近年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推进‘ 医养结合 ’,而从广义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成为典型的‘ 医养结合 ’ 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泰康保险已经承办江西上饶、新疆石河子、四川成都、湖北荆门、黑龙江齐齐哈尔、浙江嘉兴等9地的长期护理保险,覆盖500万参保人口,协议管理170余家照护机构,培训居家照护人员千余人。预计职业年金将高速增长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职业年金招标结果,泰康养老等8家机构入围受托人名单,这标志着全国职业年金法人受托评选工作的全面启动。关于职业年金的最新进展,李艳华透露,“根据我们了解,目前福建、海南、河北、山东已经公布细则,还有多个省份细则已经进入审批阶段。” 李艳华强调,“职业年金是省级统筹、财政拨款,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强制性。从本质上看,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是为未来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是关系几千万人养老保命的大事。由于省级统筹、资金集中,对安全、业绩和服务有着更高要求,即职业年金更注重长期稳健和可持续盈利。在职业年金的管理上,国家不再允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托,表明重视受托人的专业性,受托人的责任更加凸显。”
在职业年金的规模上,“职业年金是财政拨款,缴费具有可持续性,预计将会高速增长。有专家预测,按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000万人,合计缴纳职业年金费用为工资的12%计算,2019年的累计规模可能会达到万亿。”
此外,对于“十年磨一剑”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李艳华表示,“通过税收激励加快发展第三支柱,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从国家层面讲,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的补充,进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对普通民众而言,现在税前列支保费,领取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可以降低个人税务负担;对保险公司而言,英美等发达国家养老金保险在人身险保费中占比超过35%,而我国退休后分期领取养老金的年金保险,在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比不足5%,养老保险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目前,泰康养老已经做了大量的产品、系统、政策研究工作。至于哪类金融机构更适合经营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李艳华坦言,无论哪类金融机构管理,核心都在产品的收益、账户资金的安全,保险公司的投资理念是长期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强调绝对收益。“选择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一看投资回报的收益率,二看投资回报的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