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邹碧华精神,向时代楷模致敬
学习邹碧华精神,向时代楷模致敬
——电影《邹碧华》观后感
说来惭愧,在观看影片之前我并不知道邹碧华是谁,他有过怎样的人生轨迹。但是观影后,我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他的恪尽职守;作为一位学者,他的严谨治学;作为一位父亲,他的严格教育,他的点点滴滴无一不让人敬佩。
影片是根据真实人物和事件改编的。影片中“邹碧华”新官上任,他认真的整理着装,我相信真实生活中邹碧华也是这样的一丝不苟。其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细节决定成败都是铁一样的定律。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想要把一节课上好,细致的备课工作必须做好。作为一位党员,如何紧跟时代思想的潮流,自然需要认真地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凡事从小抓起,才能取得大的胜利。
当女审判员陈阳遭遇了困境时,邹碧华没有指责她,而是问了她做法官的初衷,唤起了她的斗志。其实教学也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平时太注意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视了对他们最初样子、努力过程的关注。学生比起成人更希望得到认可,给他们最佳的奖赏不是表扬,而是鼓励。我也想像邹碧华一般,重新唤醒学生心底对学习的渴望。
康达面临生活的困境一度想辞职,邹碧华先是斥责了他,后又理解了他。邹碧华不是一个读死书、认死理的人。他也深知世间疾苦,所以他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些什么,他也希望他的团队成员也一起加油努力。有人觉得他想替儿子做主报考法律专业是专制家长,但我觉得那是他爱这份事业爱得深沉。最后康达理解了他的心思,愤而撕毁了辞职信。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干成事业,那么“愚公移山”就不知再是一个寓言。
邹碧华在生命的末尾去大学开了讲座。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自然就显露出来。”现在的社会,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少了,但是仰望星空岂能没有立足之地。我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一员,但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选择随便了事。任何能力都是靠后天磨练而积攒的。我相信有能者天道酬之。
邹碧华虽然已经离去,但是时代楷模的精神不会消散。
第二篇:向邹碧华同志学习
向邹碧华同志学习
2015年05月25日,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马庄站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了上海市高院副院长邹碧华的先进事迹。邹碧华同志在工作途中突发心源性猝死,年仅47岁。通过邹碧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入了解和学习,在感动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一、邹碧华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民法官的誓言做了最好的诠释。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始终坚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崇法尚德、公正为民”的职业精神,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司法事业,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作为党员干部,都要有他身上体现的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和职业操守。
二、邹碧华以自己的生命树立了中国法院改革的丰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他充分体现了“燃灯者”的担当精神。邹碧华同志作为上海高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兼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始终站在司法改革的第一线,勇挑重担,不畏困难,以前瞻性的改革视野、精深的法学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全国司改担当探路先锋。生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时代,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像邹碧华一样,追求改革理想,献身改革大业,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个人毁誉,顶住压力,冲破阻力,将改革“一点一点向前拱”,在改革的征程上“杀出一条血路”.三、尊重基层维法人员,让爱的赞歌充满阳光。“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邹碧华就是这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当事人都体会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公仆情怀。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得知他不幸离世的消息,上海的律师们陷入无限惋惜和哀思之中,深圳律师协会专门为他默哀,湖南律师协会特别为他制作了悼念专辑。一位与他素昧平生的河南律师,特地乘火车赶来上海参加他的追悼会。
四、学习邹碧华,我们要弘扬他的风采。邹碧华以自己的作为展现了法官的高素质品格和无私无畏的亮剑精神。邹碧华同志是审判业务行家,管理专家,授课导师学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著书写诗,样样精彩。邹碧华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依然在我们心头传诵,激励广大法官为中国的审判事业和改革之路奉献出更多的热情与力量。
邹碧华走了,但是他的精神长存,他为司法改革所做的成绩长存,他的行为更会激励其他的执法者在工作中严于律已,为中国的司法护法卫道,让司法改革打造出别样的风景来。
第三篇:向时代楷模致敬,向优秀党员学习
向时代楷模致敬,向优秀党员学习
——中船重工760所黄群等人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2018年11月12日下午4点,系党总支全体教师党员在明德楼三楼会议室学习黄群等4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观看中宣部时代楷模发布厅实况视频。
2018年8月20日,中船重工七六〇所南码头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在巨浪的袭击下出现险情。在危机关头,黄群等12名同志紧急前往码头抗险,确保试验平台及其4名保障人员安全。在与台风和巨浪的抗争中,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壮烈牺牲。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国家重要财产免受损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他们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海洋上空。
2018年8月26日总书记对黄群等3名同志壮烈牺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习近平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不同选择。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天灾人祸、突发险情,总有一些人不避危险、以身赴之,为这个社会“负重前行”。这样的举动和抉择,重于泰山,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伟力。“生命至上”绝不是畏缩不前,而是奋勇担当。如果人人都去谈奉献、牺牲“值不值得”,甚至为了保住生命,把遇到危险绕着走、紧急关头就开溜视为理所应当,这事实上是对生命价值的降格,是精神上的脆弱萎靡。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日常工作之时,包括3名牺牲同志在内的七六〇所全体同志,正是在埋头苦干中给祖国的船舶工业科技贡献能量,台风肆虐试验平台那一刻,他们不畏天灾,暴雨中抗争,与台风搏斗,拼命硬干保卫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人们常说“大灾大难面前,彰显英雄本色”。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对和人民的誓言,用生命保护着国家的财产安全。生命意义从来不以生命的长短来衡量,黄群等三名党员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英勇无惧,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他们是国家的脊梁。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正是因为共产党人的担当,他们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他们将自己的安危放在后面,用生命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职责,这样的共产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强化个人的责任担当,干好本职工作,争当优秀党员,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四篇:学习邹碧华精神有感
他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大力开展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全面推进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邹碧华
式的好干部、好法官。
学习邹碧华精神有感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法治精神
2014年12月10日,一位年轻的法官同志在赶往司法改革试点单位徐汇区法院的途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他的名字叫邹碧华。他是同行的诤友,是敢啃“硬骨头”的先行者,是知行合一的“博士院长,是践行法治理念的“燃灯者”。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可敬、令人可畏的好父亲、好同志、好领导把他的生命永久的留在了工作岗位上!
邹碧华简介
邹碧华,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第九届青联委员、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15年1月24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共上海市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邹碧华同志“全国模范法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同事对他这样评价:碧华同志为人真诚、坦率、友善、阳光,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从来不会曲意逢迎。群众对他这样评价:他是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只要是能解决的难题,加班他也帮我们解决。家人对他这样评价:碧华不抽烟不喝酒,每天都工作到凌晨,家里到处都是书。一直以来,他整晚整晚地在书房工作,读书,写书,他把一生都献给司法系统!
邹碧华同志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事业的无私奉献,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民务实清廉是他一生的追求,努力作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他是人民的公仆,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我们应该大力学习邹碧华这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无畏精神,努力成为像邹碧华这样的好法官。
向“燃灯者”邹碧华学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燃灯者”邹碧华已经成为中国优秀法官最明亮的印记,他以自己无比光亮的职业生涯和无可挑剔的崇高品行,将司法的光亮投向社会,不仅为中国审判事业的后来者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更是为全社会法治理念的养成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指引。
学习邹碧华法官,首先应当学习他的担当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革之路艰辛曲折,没有充足的准备,到达不了成功的彼岸。唯有敢于担当,敢于破难,才能跨过激流险滩,取得改革的胜利。现实工作中,有很多法官以案子多、难办为由搪塞敷衍当事人,判案质量越来越差,显失公平,给群众带来了精神和财产损失。他们失去了责任意识,失去了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只有我们的法官时刻不忘身兼重任,坚定法治信仰,坚持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就一定能成为群众的好干部,人民的好法官。学习邹碧华法官,首先应当学习他的奉献精神,
第五篇:学习邹碧华精神演讲稿
“燃灯者”引路
“邹碧华精神”激励我们前行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同志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永远地离开了他坚守了26年的工作岗位,离开了挚爱他的家人。时间过去近8个月,法律界内外对邹碧华同志的悼念、追忆活动始终没有间断。
邹碧华同志出生在江西农村,他对老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对老百姓有着深刻朴素的情感。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善解法律,更要善解人意,进而才能善解矛盾。为此,他在长宁法院工作期间,坚持每周一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登门开导上访户,亲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邹碧华同志的行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亲和力,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和关怀,提高了群众对司法的信心,推动了群众对法治信仰的形成。
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我们与邹碧华一样,是同处在一个法治建设求新求变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另多少法律人梦寐以求的时 代,另多少法律前辈为此奋斗终生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能激发我们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忱,他能让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什么样的曲折得失,都能坦然面对,都能义无反顾。因为我们的队伍里有邹碧华这样的“燃灯者”在引路,有“邹碧华精神”在激励我们,有邹碧华这样的典型做标杆,我们只有始终像邹碧华那样保持火一样的激情,才能完成党赋予我们的使命,完成邹碧华未竟的事业,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人民法官来自于人民,人民是我们的根,是司法权的权源。我们只有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心存敬畏,守住底线,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只有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动摇,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保持定力,坚定方向,自觉做到公私分明,让“刀把子”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们只有做出无愧于人民的事业,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和信赖,司法权才能有公信力和权威,人民法官也才能有作为和地位。
人民法官,我们就是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今天在座的每一名法官都正处在历史的抉择中,我们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历史将会给与我们怎样的评价?这需要我们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法治领域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和强力部门,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拘泥于部门权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讨价还价,必然是磕磕绊绊、难有作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上,只有抓住机遇,拿出自我革新的胸襟和气魄,迎难而上,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邹碧华同志的过早离开令人痛惜,但他“燃灯者”的理想,炽热的信仰力量仍在,司法改革的事业未竟,他的事迹会召唤更多满怀职业理想的法律人接过火把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