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1:2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

张新杰

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关于教育工作的又一篇重要讲话,是推动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一、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学习贯彻讲话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回顾总结清华大学百年史以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为切入点,深刻论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深刻论述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论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讲话强调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明确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广大高校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意义深远,鼓舞人心,为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建设教育强国的信心和决心;为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明了正确的道路,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和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新的动员令,为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明确了新的目

标,提供了新的动力。教育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二、全面落实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们学习胡书记的讲话的目的是要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要结合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的“四个大力”的要求,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的“三个紧密结合”的希望,制定切实可行、扎实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做到条条有落实、重点有突破,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转化为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整体推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各地各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始终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切实树立起科学的质量观,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高等学校自主创新工程”,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高等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施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要深化教育质量问题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质量标准。要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出台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加强分类评价、分类管理、分类指导。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监测,创造条件发布有关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2.积极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各地各校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把胡锦涛总书记的三点希望转化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投入,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引导学生在投身实践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今年要重点组织好“永远跟党走”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正确处理好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鼓励学生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3.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各地各校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继续做好“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全面实施教育人才规划,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推动人才强教、人才强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学以致用,大力推进凯里学院的发展

我们学习该讲话最终目的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与做好“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并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我们凯里学院的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时还有形成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强大声势,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中华民族教育的复兴作出贡献。

第二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有感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有感

清华百年校庆不仅是清华人的节日,也是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节日。清华百年来积累的爱国进步传统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统等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4月,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迎来了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最后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要求: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勉励清华大学毕业生‘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党和国家对时代青年的期许。在大学四年学习到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后,现在正是我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向实践学习、锤炼本领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基层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上要求进步,思想上更要有进步,用清醒理智的头脑去看待事情,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己的人格,把国家时刻装在心里,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第三篇:胡锦涛清华校庆讲话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时间: 2011-04-26 10:

52责任编辑: 香颂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刘延东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的形势下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也是教育工作极不平凡、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征程,成为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我国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的宏伟蓝图。落实好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今年也是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未来五到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牢牢把握大好机遇,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过去五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教育普及达到新水平,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我国教育事业带入了历史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深入人心。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把学习贯彻作为头等大事,开展了广覆盖、多形式的学习宣传和深度解读。教育部党组成员带队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讲,举办省部、厅局和高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把创先争优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14个部委和百位各界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准确解读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意义和政策重点。新闻媒体全面报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仅中央及首都100多家新闻媒体刊播的教育新闻就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学习宣传力度之大、声势之强、参与人数之多为近年少见,全党全社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和行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决心更加坚定。

第二,贯彻落实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国务院成立包括党政群系统20个部委在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和政策措施,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成立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重大教育政策问题调研论证和评估。国务院下发《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建立了部际分工、省部沟通的新机制,形成了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新合力。

第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确定了425项改革试点项目。以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为重点,组织实施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新局面。

第四,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集中出台。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的突破口,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相继发布了几个关于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增加100元。启动1000所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央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相关部门出台了大力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国家发改委设置专项扶持中西部特殊教育发展,2010投入29亿元支持学校建设。国家资助体系扩展到普通高中,中职免学费政策扩大到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校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增加到3000元。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共出台50多个文件,初步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五,各地贯彻落实工作扎实推进。各省(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党政一把手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有23个省(区、市)发布省级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一批新的政策举措,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首2010年,教育工作成就显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关心支持、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气象。这是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各地方、各部门特别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感谢!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对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与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教育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承担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机遇来之不易,形势催人奋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迫在眉睫。一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攻坚,是中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重大战略任务。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必须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在改革发展中有所作为。二是当前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改革举措,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教育改革,以解决教育公平和提升学生素质问题。面对外部压力,我们如不加快改革,不迎头赶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三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期待和呼声日益强烈。颁布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是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既顺应了社会对改革的期望,也增添了群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如果不加快改革,我们就无法兑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

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切实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不辜负中央的期望与人民的重托。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教育战线要围绕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全面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教育工作的主线是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通过改革来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育人为本,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先发展为保障,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成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教育为落实主题主线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贡献。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更加适应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加适应当代科技创新交叉融合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更加适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更加适应中国国际地位上升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需要。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打造教育特色和优势,提高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着眼文化建设需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教育服务决策的能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按照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进展。当前,要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强基础”的要求推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迈出更大步伐,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应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倾斜,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要抓紧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的政策。积极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好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学前教育要在缓解“入园难”方面尽快见到成效,政府要履行保障基本入园机会的责任,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多种形式扩大资源供给。高等教育要促进机会公平,通过对口支援、区域合作、优质资源共享等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提高办学水平,新增招生计划和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向高教资源不足地区倾斜。国家奖助学金要提高资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保证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第三,提高教育质量要有新突破。要在教师、教材、教法三大重点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招聘录用、考核评价、培养培训和退出等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今年中小学教师要启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改革,职业院校要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高校要打造名师团队。要全面推动各层次教师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教育试点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工作,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大教学投入,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使教学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推动信息网络向基层学校延伸,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的新模式,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监测评估,有计划地建立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探索相对独立的督导体系,引导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探索。人才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的素质教育要求引领人才培养工作。要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要研究制定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框架,探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经验,今年应重点在小学生“减负”上见到成效。以社会实践为关键环节,增加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技能实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鼓励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选拔机制、培养方式、成长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第五,推进改革开放要有新举措。要在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办学体制方面,推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改革。高校要加快章程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办学自主权。职业教育要探索校企、校农合作有效机制,使学校真正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明显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研究出台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教师等支持政策,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按照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原则,减少和规范政府对学校的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着重解决政府部门对学校服务责任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探索省级教育统筹的有效机制,更多地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要以教育开放凝聚人才培养的新优势,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形式,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平台,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团队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相关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六,保障支撑要上新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教育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按照4%的要求,今后几年各级政府都将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两个,一是各地的资金能不能落实到位。各地要不折不扣、用好用足中央政策,落实投入责任。教育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分省落实教育投入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经费能不能管好用好。各地要统筹安排教育经费,与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实施相配套,向最急需领域和最薄弱环节倾斜,做到雪中送炭。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经费分配制度、学校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防范财务风险。尤其要把增加投入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新制度新模式。

三、坚持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目前,中央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各项任务已经部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现今年这“六个新”的要求,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第一,解放思想,增强改革意识。现在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叠加。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不进行大的转变,体制机制障碍不取得新的突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很难有崭新的局面。一要突破陈旧观念。改革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我们要自觉从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有深刻转变。二要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必须把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穿改革发展始终,使改革的制度设计、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价符合教育特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三要大胆探索实践。当前,各种利益群体的教育诉求不尽一致,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存在不同看法,我们要防止仅仅停留于争论,在积极探索实践中深化认识,破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

第二,科学谋划,注重整体设计。每项改革和发展任务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和前瞻布局,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要加强顶层设计。“十二五”规划是今后5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教育规划纲要是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在编制出台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分地区、分领域规划时,要按照这两个规划的要求,把10年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规划好,形成清晰的工作指南。每一项改革都是整体改革的一部分,要把解决地方、学校的具体问题与实现全国性改革目标紧密结合,把解决当前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要注重研究政策问题,完善相关领域特别是人、财、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使改革发展举措有具体的政策支撑。

第三,抓住关键,力求重点突破。所谓重点和关键,集中体现在“三个最”上。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比如,发展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大批既有艺术造诣、又熟悉市场、掌握文化产业运作规律的经营管理者。又比如,人才规划纲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培养大量基层社区服务人员和心理辅导人员。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二是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比如,社会上对“择校热”反映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比如,农村教育一直是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要着重围绕“三个最”,攻克重点,突破难点,带动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

第四,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革发展路径,不强求一个模式。比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要边试点边总结,尊重地方、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试大胆闯。对试点中确有实效、群众欢迎的要大力推广,对问题较多的要及时调整,对基层、学校提出的要求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给予回应。只有各地走出有特色、多样化、高质量的路子,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加广阔。

第五,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推进。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维护稳定是硬任务。现在,我们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教育领域;教育改革本身也面临很多两难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我们既要勇于改革,还要善于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使改革不仅成为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干扰。教育规划纲要集中体现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最新要求,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探索都要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二要把握好改革进度。对于重大、复杂、敏感的改革项目,要充分协商,科学论证,全面评估群众承受能力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合理确定改革的顺序和推进的速度,增强改革的协调性。要密切关注改革进程,随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各种风险分析和应对预案,防患于未然。三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教育改革的社会关注度很高,重大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必须跟上。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澄清社会疑问,引导社会理性看待存在的问题和暂时的困难,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六,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领导到位、分工到位、制度到位。目前在中央层面已经把教育规划纲要的190项任务分解到60个部门,下一步责任分工要逐层向下落实,各项任务在省(区、市)、学校和试点单位都要确定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各地要以完善的机制规范工作运行,探索建立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咨询机制,统筹协调重大决策和任务落实。教育部门要主动争取地方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减少阻力,使贯彻落实工作顺利推进。

监督检查是促进贯彻落实的有力手段。要重点督查改革举措是否落实到位、发展项目是否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工程质量是否安全合格。要加强对重大改革试点和发展项目的过程性督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对设计不周全、措施不具体、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调整和完善。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增强中央重大教育决策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教务公开、校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独特作用,让群众在参与监督中理解支持教育改革。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目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只有真抓实干、趁势而上,才能推动教育事业上一个大台阶,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上来,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使整个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能力水平、眼界胸怀有大的提升。

第一,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勇气。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任务重、要求高,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许多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面对矛盾和挑战,个别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畏难情绪。要深刻认识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是退步,一定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直面困难的思想准备、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邓小平同志说,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一定要力戒形式主义,大兴实干之风。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正确把握国情、社情、教情,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提高履职尽责的工作能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加强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迫切。要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增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提升专业素养,注重把握国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开阔视野、把握规律。要注重在贯彻落实中选拔培养干部,把一批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在艰苦复杂环境中增长才干、锤炼作风,促进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四,保持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行。总的看,教育系统风气是好的,但有些领域和单位仍存在一些违法违纪问题。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损害了教育系统的形象。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腐败案件,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始终保持教育战线廉洁高效、风清气正。

同志们,新的一年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共同谱写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教育部七位领导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日期:02-2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次数:3916

《中国教育报》2011年2月28日刊发了教育部领导杜玉波、鲁昕、王立英、李卫红、杜占元、郝平、刘利民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现集录于下,供各地各校在工作中学习参考。

杜玉波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国教育战线的最大政治和中心任务。学习领会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抓落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推改革,这是做好今年工作的基本要求。

下面,按照部党组的安排、结合分管的工作,我主要就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说明和强调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抓机遇、转观念、提质量、推改革、保稳定。

一、抓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篇布局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站在了由大到强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走进新十年,谋划新发展,必须从国情、教情的深刻变化出发,全面审视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二是要深刻认识到,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高端人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宽的视野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代特征,从更新的角度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从更高的层面深刻认识中央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新部署,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为此,首先要谋改革之篇、布发展之局,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握一个核心,用好两个抓手,突出三个重点,健全一个保障。把握一个核心,就是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工作的核心,将人才培养放在事业发展的根本地位;用好两个抓手,就是要把实施有关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突出三个重点,就是要把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推动各类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健全一个保障,就是要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保障,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当前,我们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教育、人才和科技规划,统筹做好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研究制定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继续教育专题规划、直属高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各地各高校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把制定规划和实施专项计划、重点工程、改革试点项目结合起来,拿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方案和举措来。

二、转观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和最本质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关键是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高标准,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把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坚持一切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一切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使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

今年,在教育教学上要重点抓好几件事:一是强化本科教育。这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要制定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教授要以学术为主,学生的事不能耽误。各地各高校要拿出具体措施,让在教学上下真功夫、把培养学生当作事业来做、把关爱学生当作本能来要求的教师受到重视、得到实惠。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鼓励创新,支持部分高校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农科教合作培养人才计划”,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是优化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要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超前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抓紧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内高校的统筹管理,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四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大力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

三、提质量,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质量是教育的命脉。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当前,提高质量的迫切任务就是要研究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今年,围绕提高质量要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没有标准的质量是无法评价、比较和监测的质量。要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经验,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探索形成符合国情、校情的质量标准分类体系。二是加强质量保障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使高校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支持建设国家级高校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继续做好“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三是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认真总结试点院校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出台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改革方案,加强分类评价、分类指导,确保评估导向清晰、指标体系合理、评价方式可操作,形成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评估工作氛围。四是继续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统筹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快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发挥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作用。

四、推改革,稳步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推进教育改革,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今年是改革的关键之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提出的50项教改重点任务、425个试点项目中,涉及高等教育的有25项、228个。最近,教改办又进一步明确了今年重点关注和牵头组织的20个重大改革项目。各地各高校要着眼于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改革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避免将改革试点从责任变成“荣誉”,防止改革“空心化”,加快推进改革试点步伐。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要积极稳妥,协调推进。一是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论证,确保改革的科学性和公信力。二是深入推进高考改革。迅速组织专门力量,年内完成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工作。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条件成熟的省市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三是保障高校招生工作公平公正。落实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大区域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继续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强化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这里,要特别强调加强考风考纪建设问题,这个问题中央领导非常重视,社会也十分关注。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大诚信考试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安全保密设施,加快标准化考场建设,综合整治考试环境,坚决遏制考试舞弊歪风。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围绕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抓好几项建设:一是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出台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系统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的机制和氛围。二是推进高校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抓住“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党政合作”三个关键,把握好“沟通、决策、实施、保障”四个环节,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三是推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优化校、院两级学术组织构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学术的事,多听教授的”、“上课的事,多听老师和学生的”。四是推进部分高校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制定关于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的实施方案,启动改革试点学院的遴选工作,进一步扩大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探索形成学院综合改革的新模式。

在高校办学模式改革方面,要着眼于建立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机制,下足功夫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在进一步加大高校共建工作力度上下功夫。广泛推进新一轮“985工程”重点共建,继续推进部省共建,进一步加强部部共建。二是在发挥行业优势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工作联席会制度,建立教育和产业的互动机制,不断拓展高校发展空间,增强高校为行业服务能力。三是在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上下功夫。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广泛争取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支持,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

五、保稳定,切实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的稳定,是全局性的问题,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巨大。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高校党的建设、思政和维稳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相结合,在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创先争优;要与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相结合,在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上创先争优;要与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相结合,在学习宣传教育系统群英谱先进事迹中创先争优;要与加强政风、行风和学风建设相结合,在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满意行风和营造优良学风中创先争优,在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中彰显活动成效。

二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工程”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计划”,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是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面对西方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占据优势的长期压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复杂。对此,各地各高校要保持清醒认识,积极应对,专题研究,健全机制。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手段,不断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我们做教育工作不仅要掌握教育规律,而且要研究政治规律,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我还要特别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力度,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同志们,以上我重点谈了5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探讨交流。有关工作任务已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具体部署和安排。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高质量,加快改革,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鲁昕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根据延东同志关于2011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我就分管工作讲4个方面问题。

一、教育发展规划

一是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围绕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建立健全教育标准、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平等、加强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以完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民办教育战略地位、确立民办学校平等法律地位、清理民办教育歧视政策、回应难点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编制实施民办教育专题规划。编制直属高校“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和研究制定“十二五”高校设置工作指导意见。二是制定健全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加快完成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尽快印发《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做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设计样图》的推广和落实工作。配合有关方面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国家配备标准。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构,增加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紧缺人才培养规模,支持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优化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结构,用政策促进形成公办和民办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优化高等教育招生和专业建设结构,本科招生增量重点用于紧缺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中西部和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原则上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博士生招生向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研究领域或重大科技专项倾斜。四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根据试点方案制定分类指导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意见,支持配合省级政府研究探索符合区域经济特点的政策措施。完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重点明确法律地位、法人属性、治理结构、教师权益、优惠政策、政府服务、社会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探索和完善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五是配合落实重大项目。指导各地和部属高校科学编制基建计划和建立项目库,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十大重点项目。继续推动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重大项目。

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一是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地方政府按照试点项目要求探索五年制高职、中职与高职相互衔接、在职继续学习以及各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学分互认等相互衔接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国家制度。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落实中央统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宏观指导的职能、省级政府负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发展的职能。深入研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条例、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职业教育社会评价、推进继续教育等国家制度。探索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招生制度和教学模式。三是完善和创新办学机制。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教育与行业对话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强化行业在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的指导。总结各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和案例,研究推动集团化办学的国家制度、机制和政策,积极支持地市级中高职综合改革试点。四是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部署,支持各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支持各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特色建设特色专业,根据国家岗位技术标准建设课程标准和创新教材,继续加强职业教育教学与学习的平台的资源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五是积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支持继续教育试点省份积极探索继续教育国家制度和国家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多样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快发展非学历教育。加强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抓好社区教育示范试点,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稳步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三、民族教育

一是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民族地区国家及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和细化今后一段时期民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印发《关于加快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二是继续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成对口支援西藏、新疆教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中央关于新疆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双语教育和中职教育两大重点,抓好双语教育的学校建设、教师培养培训、师生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建设、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抓好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完成2011年南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的招生任务。全面落实中央已明确的加快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抓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普及学前双语教育、普及高中阶段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等有关工作。指导协调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82个县的工作,重点抓好前三年教育项目,组织协调支援西藏、支援青海的对口支援工作,争取在解决特殊困难上有所推进。三是提高内地各级各类民族班管理水平。针对内地民族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类型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混合编班、教师建设、促进就业以及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督促指导承担办学任务的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完善部门协调机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技能教育和文化基础教育等三大重点,加强内地中职班建设和管理。四是深入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中小学新学期开学上好民族团结第一课制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有关要求,组织修订适合各学段教学特点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指导地方和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好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办学10周年纪念活动。五是积极开展双语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双语教育科研机构,统筹双语教育科研工作,重点抓好双语教育的教学规律、学习规律、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学校管理、课程体系、教师标准、教学评估等10个方面重大课题的科研工作。

四、校安工程

一是落实建设重点。按照省级政府审定批准的工程规划,本着科学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突出工程的区域重点和工作重点,制定好2011工程实施计划,合理安排工程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安全问题,努力完成三年规划改造任务。二是强化省级统筹。各地在用好中央资金的基础上,切实落实好省级政府统筹安排资金的责任,确保工程资金足额落实。同时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把有限资金用在确保防震安全和综合防灾。三是加强专业指导。充分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消防)、水利、国土、地震、气象等专业部门作用,按照“安全、必需、节俭”原则,因地制宜地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加固改造方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四是实施科学管理。各地要加强施工项目的科学调度和科学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加固改造一所,合格验收一所,安全使用一所。在完成省级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完成数据录入收尾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管理系统对施工管理的作用。五是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程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开透明的要求,加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安监等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大工程监管力度,对违纪、违规事件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安全工程不出安全问题。

王立英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认真完成2011年工作任务。

一、认真做好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对全国反腐倡廉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今年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以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深入推进符合教育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正确把握形势,强化政治使命

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中央对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反腐倡廉建设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任务依然艰巨。

1.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的使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场变革既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的使命,也对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的使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必然伴随着理念和思路、方式和方法的更新,统一思想认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的调整完善,加强监督检查,保证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更严要求;必然伴随各种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2.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的课题。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教育经费将大幅度增加。掌管的资金额度越大,面临的廉政风险就越大。如何科学管理和使用教育资金,确保教育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政安全,是各地各学校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本世纪初大学扩招扩建过程中,个别学校出现的廉政问题,在新一轮教育资金大幅增加之前,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制度,加强风险防范。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在旧的体制破除、新的发展模式孕育成型时期,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也会增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被触及而逐步显现。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统筹兼顾促进公平的任务更加繁重,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效率与公平,诸多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交织,都对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要求。

4.应对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挑战,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新的任务。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斗争异常尖锐。教育战线作为意识形态生产和交汇的重要阵地,处在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的前沿,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影响深远的今天,如何既不断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又有效抵御渗透破坏;既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又摒弃腐朽思想文化,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教育系统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考验,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应对。

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违纪违法案件还时有发生,中小学校教育乱收费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突出工作重点,突破工作难点

1.大力推进一个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班子作风关系党的建设事业。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下大力气抓好抓实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学风建设,切实提高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加强领导班子领导作风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加强领导班子生活作风建设,切实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水平。

2.继续抓好两项治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专项治理是防治腐败、维护群众利益的有效手段,要坚持惩处和规范相结合,以重点带全面,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

①坚决治理骗取教育经费的问题。当前,一些地方发生的虚报冒领和吃“空饷”、套取国家助学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免学费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中职资助政策落实保障机制。

②继续治理中小学校教育乱收费。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的治理力度。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修订《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加强教辅材料质量和市场监管,规范学校使用行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新闻出版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督查力度,严禁任何学校和教师以任何名义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教辅材料。同时,还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情况的复查,2011年秋季开学前务必完成清理规范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明确清理工作的政策界线,提出清理工作的办法措施。结合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制度。

3.组织开展好三项检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重大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①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大改革举措和重要工作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加强政策指导和行业监管,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确保教育改革有序、有效推进。要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健全纪律保障机制,维护政令畅通。

②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准则》和“十不准”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十不准”的配套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今年适当时候,教育部将组织对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准则》和《直属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③加强对《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实施办法,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着力构建反腐倡廉四大机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把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着力构建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①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性质和宗旨、服务意识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坚决维护政治纪律,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弘扬校园的清风正气。

②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行使。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等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两项制度”。加强巡视监督工作,强化巡视成果运用。今年,教育部将对16所直属高校和16个直属单位进行巡视。

③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及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公开透明运行。认真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在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做到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进行廉政论证、评估,将廉政要求体现在政策制度之中。积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防止利益冲突机制,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保护好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④建立健全查处腐败的惩戒机制。要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坚决惩治腐败行为。严肃查办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失职渎职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案件,侵害群众利益案件,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案件。完善办案工作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5.严格把好五个关口,深化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高校反腐倡廉建设要以贯彻落实三委部《意见》为抓手,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抓住热点,破解难点,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上取得新突破。

①严把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防止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年底前各高校要全面实施党务公开工作。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严把学校工程建设关。认真贯彻《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意见》,要继续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的整改工作,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违法转包、分包以及违规项目审批、规划调整等问题。建立健全规范基建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监管制度,完善工作机制,防范工程风险。认真总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基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③严把财务管理关。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高校财务监管体制,积极推行直属高校会计委派制。各高校要重视对院(系)会计委派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对财经工作的监管。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要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加强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体系建设,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④严把招生录取关。继续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对考生资格、录取要求、结果信息和收费政策等及时进行公示,确保招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规范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程序,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招生考试中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问题。

⑤严把学术风气关。要把学风、学术道德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行政部门指导监督、高等学校各负其责、科研人员严谨自律的学风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优化高校学术环境的措施,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加强监督,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二、切实推进教育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行风建设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2011年,要把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按照中央和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将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与教育改革发展有机结合,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相互协调,同步推进,着力解决教育行业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1.建立健全加强行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行风治理工作,要建立教育系统行风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形势、沟通研究情况、协调落实工作任务,共同推进难点问题的解决。

2.建立健全加强行风建设的通报督办机制。教育部将对群众来信来电反映的行业不正之风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对群众反映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建立向各省(区、市)教育厅、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通报情况的制度。要建立健全群众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制度,加强对来信来电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切实发挥好督查督办工作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进行风建设的作用。

3.积极探索教育“行风热线”等舆论监督机制。要加强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建立“行风热线”,建立对群众诉求和反映问题处理的监督机制。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借鉴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有效经验,将行风建设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群众对教育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的评价体系。

4.建立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行风建设宣传教育计划,确定宣传重点和目标。建立重大专题集中宣传、重要典型深入宣传、惠民利民政策广泛宣传的工作制度,让人民群众了解政策、了解制度、知晓法规、掌握动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推进行风建设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三、干部人事工作的几点考虑

2011年,教育组织人事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机关、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转变作风,改进方法,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1.优化干部结构,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2011年有50所左右直属高校领导班子面临着换届调整,在领导班子调整配备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注重群众公认,坚持公开透明,把那些敢于担当、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努力在领导班子结构调整配备上下功夫,在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上下功夫,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2.盘活干部队伍,加强机关、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根据干部的实际和特点,积极推进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工作,加大干部的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干部的教育培养锻炼和使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改革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为那些思想解放、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的同志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素质和水平。

3.统筹协调规划,加强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引导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任务。全面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积极实施中央“千人计划”,改进和完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机制,协调指导高等学校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完善高素质人才的选拔评价机制,为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妥善解决好代课人员(和原民办教师)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出台中央部门高校编制标准并组织实施,推进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和完善农村教师津贴补贴。继续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研究推出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李卫红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分管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和教育出版工作2011年重点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正确分析形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确定工作目标、掌握工作主动的基础。部党组一再强调形势问题,就是希望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找准工作方位,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

深入分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和教育出版2011年工作的形势任务,首先要看到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最大的机遇,就是当前教育事业总的形势很好,去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步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难得的历史机遇。具体来讲,还要看到这样几个方面的机遇:一是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为我们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出版工作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教育和研究资源;二是要看到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赋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出版等新的重要使命;三是要看到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和教育出版工作的手段、渠道和载体;四是要看到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现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语言文字工作提升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着不少挑战。从总体上来看,深刻变革的国际国内形势,日益频繁的思想文化交锋,尖锐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以及新闻出版工作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的任务将更加紧迫而艰巨。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但学科体系、教材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因素增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的任务很重;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不断加强,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尚待形成;队伍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但高水平团队和学术大师还是稀缺;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但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意见还不够,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亟待加强;评价和激励机制逐步完善,但内在活力不足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学术不端、学风浮躁问题依然存在。从语言文字工作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推进,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的各国文化和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社会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人民群众对语言文字的需求日益多元,各界人士对语言文字工作空前关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都对语言文字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从教育出版工作来看,尽管出版社已完成转企改制,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内部管理、经营方式、治理结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不能再前进一步、深化一步,真正成为合格市场主体,已有成果也可能散失,甚至走回头路。

深入分析形势,还要看到今年工作的特殊情况、特殊要求。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经验表明,每逢重要时间节点,思想舆论领域往往异常活跃,碰到的问题更为复杂,要求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和教育出版工作的引导和管理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总之,做好今年的工作,机遇很多,挑战不少,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机遇,在有效地应对中化解矛盾,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创造性,不断巩固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和教育出版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2011年重点工作

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教育出版,今年要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遵循规律、提高质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是要深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优势;今年秋季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研究生思政课新课程方案。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组织实施专项资助计划,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大力推广符合规律、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新手段;加强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思政课特点和要求、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相结合的考试考核办法。三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结合实施新课程方案,开展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宏观指导,实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教学测评体系》,对推动思政课建设提出系统的指标化要求;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机构建设、经费保障以及教师准入、配备等情况的督查力度。

第二,进一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是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党史党建研究和宣传,推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召开党史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组织编写专门工作史、组织稿件参加中央纪念座谈会、出版学术文集和青少年党史学习普及读本。二是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传播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2010—2015年)》,新建一批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和新兴交叉领域的重点研究基地;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和数字人文建设计划。三是推进决策咨询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制定高校智库建设计划,建设若干有重要影响的研究中心;设立一批决策咨询项目,加强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提高研究和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四是深入开展骨干研修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队伍建设。五是推进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六是加强和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确保项目评审立项的公平公正,强化中后期管理,加大优秀成果的宣传转化力度。

第三,进一步推动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一是深化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制定《关于推动高校出版社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促进高校出版社转制后的不断改革发展;探讨高校出版社在出版业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形势下的应对策略;研究制定“十二五”高校出版社发展规划。二是开展高校报刊体制改革,提出符合高校社科类学术期刊特点、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名刊工程建设。三是继续深化部直属出版社体制改革,明确和细化改革发展的思路,做好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为推进深化改革、做大做强教育出版业争取政策支持。

关于语言文字工作,今年要颁布实施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推动语言文字工作“放开视野看作用、融入发展促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贯彻落实。一是组织和推动部分行业系统和各地进行宣传贯彻情况进行调研,完善执法监督体制和机制;继续推动地方语言文字立法;修改完善并颁布实施《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进行《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二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1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第14个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三是巩固“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全面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继续扩大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覆盖面。

第二,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字工作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一是抓好校长和教师的语言文字培训工作。开展中小学校长国家语言意识及语言文字政策提高培训;举办经典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举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等。二是继续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建设“中华诵·经典资源库”,继续举办传统节日诵读晚会,办好两岸四地学生夏令营,把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组织中华诵·经典诵读、书写、作文大赛。三是扎实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及时总结“中华诵·经典诵写讲”试点工作经验,探索推进区域试点工作,适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推进诵写讲工作;开展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命名工作;组织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观摩研讨活动。

第三,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的标准发布、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一是做好《规范汉字表》发布实施工作,包括字表的发布宣传工作、字表培训和实施督导工作,启动汉字字形标准研制工作。二是部署、启动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和基地建设工作,进行第一批科研项目立项,加强项目管理,建设首批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推动地方语委科研工作。三是深入推进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开展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标准研制,推动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四是发布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语言舆情监测工作,做好“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的研制发布工作。

最后,我再简单讲一下我还分管的机关党建和离退休干部工作。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扎实开展直属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推进转变思想观念、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会风文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服务基层水平,营造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重点任务创先进、争优秀;三是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直属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服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工作能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点也是三个方面:一是组织老同志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进一步营造尊重、关心、照顾离退休干部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着力做好“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杜占元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根据2011年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11年高校科技、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总的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为核心,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主线,以创新高校科技工作管理机制,推进学位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统筹教育信息化资源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与科技紧密结合,大力提高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力争高校科技工作有新的重大进展,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有新的有力举措,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有新的实质突破。2011年,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高校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2011年高校科技工作的安排重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二是如何有效推动高校科研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三是如何有效组织高校科技资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服务。

1.积极推进改革试点,探索高校科研管理新模式。一是形成和完善教育部、科技部之间的工作会商机制,联合支持高校提升创新能力并组织实施有关行动计划。二是积极推进高校基础研究改革试点,探索和总结高校基础研究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互动结合、评价机制和激励方法、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经验。三是联合财政部继续组织“跃升计划”试点,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在若干领域里形成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四是围绕国家国防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继续加大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争取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作出较大的贡献。五是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制定涉外科研合作管理办法,推动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制度的建立,研究探索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的办法。六是督促检查《高等学校科研助理管理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继续推进科研助理制度,引导高校努力不断扩大通过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

2.推进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继续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二是完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地域与领域布局,做好教育部B类实验室建设工作,争取落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经费。三是启动建设高校产学研基地。四是启动建设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

3.组织指导高校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一是围绕国家“十二五”科技目标,加强培育,大力组织协调高校争取国家重大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十二五”装备预研教育部支撑计划项目。二是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加强高校科研同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完善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区域布局和发展。三是积极参与实施各类国防科研计划,拓宽高校国防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

4.加快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是抓好教育部人才项目的实施工作。继续实施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遴选资助80个优秀创新团队。继续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遴选资助100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组织实施引智基地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开展新一期引智基地的建设,扩大地方高校“111基地”的试点规模。做好“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实施工作。二是积极参与其他部门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继续组织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拓宽直属高校申报渠道。配合科技部积极组织实施创新人才2020推进计划,抓好科学家工作室等项目。

5.做好高校科技奖励和成果管理工作。一是扩大和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审机制。二是继续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和组织工作,在稳定高校整体获奖比例的同时,争取更多的项目获得高等级国家科技奖励。三是做好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6.积极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化。一是组织实施“蓝火计划”。二是抓好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地方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规范直属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制度文件。四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培植一批优秀高校科技企业通过上市加快发展。

7.加强高校科技战略研究和服务工作。根据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重大战略课题研究。加强战略研究基地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部科技委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专家建议》。重点支持一批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加强科技论文与学术会议在线网络平台的建设。

二、以转变工作重心为抓手,不断提高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011年,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按照“完善制度、调整结构、改革模式、优化环境、重点投入”的工作主线,积极推进实施两个转变,即学科、学位点审批为主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的工作重心转变,和由纯学术学位为主向纯学术学位和专业(职业)学位并重的建设方向转变。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1.做好985、211、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实施“985工程”,加强对实施方案的监督和指导学校按计划实施。二是抓紧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任务,准备三期验收,研究制订今后建设方案。三是继续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四是改革重点投入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进一步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滚动投入、建立以写实和公开为主的信息公开平台等。

2.推进学位制度和结构调整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开展工程博士试点,启动专业博士学位建设工作。二是开展国家重大项目需要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项目制试点。三是对各省正在建设的新增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中期检查。四是进一步促进以教授为中心的高校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以及资源配置。五是进一步推进纯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强化导师的育人作用,改变用人不育人现象;鼓励学生激发科学兴趣、带着问题研究和学习,改变要学位不要学习现象;改革培养方法,强化英语写作和动手能力,改变有书本知识没有动手能力现象。六是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促进学校、导师和学生与企业、行业的融合,以企业和行业对精英人才的需要为目标,改革招生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包括:系统改革和设置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系统设置实践训练课,企业和行业骨干以及教授共同组成双导师,不再要求学术论文和改革答辩方式等。将进一步推动64所学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工作。

3.推进和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加强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进一步实施博士生学术新人奖,鼓励投身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实施博士生学术论坛和青年导师培训计划,加强博士生之间和青年导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学会、学科评议组、教指委等的作用,加强团委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学术竞赛等活动;强化管理部门为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博硕士生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和学习。加强宣传,营造培养拔尖创新性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4.加强学位和研究生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平稳推进面向全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加强考务工作管理,重点推动非全日制申请学位考试全国管理体系建设和全国统一网上报名工作的实施。扩大国际交流,提升合作水平。做好教育文凭认证工作,加强国内学位认证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对外中国教育文凭认证工作体系”建设,增强认证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加强统筹,优化配置,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基本工作思路是:加快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明确总体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分步启动实施。

1.统筹资源,做好教育信息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及建设运行机制。推动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法律法规、人员、经费等保障条件。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顶层设计,落实任务分工。推动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整体发展部署。

2.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做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升级换代规划。以教育信息化实际需求为牵引,积极组织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技术、设备研发项目,布局相关研究基地。

3.加快推进“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启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理顺项目实施工作体制机制。实施“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及教育管理全局性基础编码规范,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继续推进教育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建设教育部网络信息门户,建设统一的教育服务网络平台;加大推进力度,完成学生资助业务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等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4.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启动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方案设计,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模式和机制。加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库建设。积极推进“班班通”的应用,引导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学。推动高等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形成优质网络教育学习资源共享机制。开发“学分银行”软件支撑和服务系统。

5.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大力推进以国家免费提供的资源为基础的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完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功能扩展和升级。做好“国培计划”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加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

6.积极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二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信息化,积极推进干部在线学习资源的整合共享。三是稳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增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郝平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今年,政策法规、体育艺术卫生和教育外事的工作要根据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改革创新,扎实做好工作,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关于政策法规工作

政策法规工作按照“统筹指导、协调各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以教育立法为重点,深入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分解任务,推动教育政策工作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重点做好5个方面工作。

1.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的要求,着力提高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水平。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大力开展政策分析和研判,形成各类综合性、专题性教育形势分析和研究报告。有重点地开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外教育政策分析,为中央和部里教育决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参与并建立健全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协调机制。推动完善教育政策建设基本程序和规范性制度。研究制定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政策建设的意见》的指导文件。

2.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教育立法工作。积极推动《教育督导条例》的出台。配合做好《考试法》立法工作。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送审稿)的起草工作并及时上报国务院。研究起草《学校安全条例》草案。配合全国妇联调研起草《家庭教育法》。继续清理教育法律法规,加快推动地方教育立法。

3.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研究制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若干意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进一步激发学校活力。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育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实现教育行政执法常态化、规范化,加强教育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和重要政策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核工作,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研究制定《学生申诉办法》和《教师申诉办法》,继续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

4.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开展普法教育”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制定并实施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学校普法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范围。建立公务员学法制度,在5年内完成对部机关公务员基本法律和教育法律知识的轮训工作。

5.切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牵头的12项任务,稳步实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政策和法规手段,研究制定《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组织开展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加强过程指导,推进试点地区、学校之间经验交流。探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新机制,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框架。

二、关于体育艺术卫生工作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我们要紧紧抓住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利契机,坚定不移地推进体育、美育和国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要在3个方面有所突破,即要制定基础教育体育、美育标准;体育、美育教师的特岗计划要向农村地区倾斜;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设施器材达标工程。要做好4项工作:

1.加强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一步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深入落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公告制度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专项督导,重点督查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情况和体育、音乐、美术开课情况。举办好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2.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工作。认真做好第7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进一步完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研究建立学生营养指导与干预机制,制定印发《加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营养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提升地方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和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出台《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和寄宿制学校作息时间的相关指导意见。

3.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广中小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进一步贯彻落实音乐学/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深化教学改革,并抓好改革试点。为庆祝建党90周年,结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党在我心中”歌咏活动,继续组织好2011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第四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并给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讲话的学习,我的认识又进一步的得到拓展。特别对于总书记对于我们青年学生的三点希望深有体会。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膨胀的情景下,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而言,我认为:作为一名青年学生首先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正确的人生航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三观的树立和把握人生的航向是所有青年学生都会迷茫的问题。通过学习以后我知道这并不难,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学习,踏实学习。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跟党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确立这一人生方向。

首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把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身处校园之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里有着丰富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汲取。可是思想道德对于我们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大学生并不是一个学习机器。我们的学习不应该止步于科学文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想这一句话就能够充分解释大学应该学习什么,我们应该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高尚的情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的基石。

其次我们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所有的创新思维归根结底是通过不断的实践而得到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对此我深有体会,在学校我们作为党员和学生干部,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于实践的认识和在实践中的能力,责任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树立服务同学,服务校园的意识并以此为责任才能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而人生的价值观的实现也是在于对人民的服务。我们只有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会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并不断的创新更好的为同学为社会做贡献。

最后我们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需要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建设社会,这就要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开发潜能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努力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在校园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但是却不能丧失本色,也不能过于张扬。要合理的处理好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校园是一个最好的锻炼舞台,我们应该合理的处理学习,生活。并在舞台中大胆的展示自己。充分调动所有同学对于生活的激情,为大家做好榜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年轻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投身社会实践,用新的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正确的勇敢的却面对所有的机遇和挑战。总书记说: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如今的我们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为建设祖国做出准备,中华民族的复兴在于青年一代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于我们对建设好祖国坚强的信念!我们要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在建设国家、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级:

间:

09艺术设计二班

2010 年 5 月10日

第五篇:关于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的学习

关于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的学习

今天,学院举办了关于对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的学习讨论会,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演讲的学习,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青年学生、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更深层次的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使命。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胡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胡锦涛总书记的“三点希望”为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锤炼本领,时刻准备建设祖国,还要做到德才兼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的人格,立大志,立长志,立为国为民服务之志,在这些基础上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个性,彰显本色,不断追求真知,不断创造创新。

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但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还必须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去,向实践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青年学子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建设国家,做祖国的有用之才。我们应该在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学贯中西、通晓古今。毕业后,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的知识用于社会中去,不可将知识束之高阁,脱离群众。还要懂得无私的奉献付出,真正做到理论与行动一致,学习与奉献结合。

虽然,作为齐大的学子,我们离清华大学这样高等学府的学生差距有不少,但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有差距而放弃了拼搏奋斗,毕竟,社会这个大舞台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所以,以这次学习为起点,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好好学习,努力成才,争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下载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讲话心得体会(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胡锦涛同志清华校庆讲话

    “ 学雷锋、学英模、讲奉献、树新风”为主题的“双学”活动,活动计划如下: 一、结合我班实际,我院将组织号召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不断弘扬雷锋精神,英模精神,奥运精神,......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后,我深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讲话的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讲话的心得体会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以“四个必须”的具体措施......

    胡锦涛2011清华百年校庆讲话摘录

    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讲话摘录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2011清华百年校庆胡锦涛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

    胡锦涛清华校庆讲话心得

    胡锦涛清华校庆讲话心得 春天充满朝气,春天孕育希望。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一个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

    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3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和优秀的共青团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