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葳蕤,光辉万丈[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1:4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叶葳蕤,光辉万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叶葳蕤,光辉万丈》。

第一篇:兰叶葳蕤,光辉万丈

兰叶葳蕤,光辉万丈

——学习兰辉同志心得体会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绝句中是这样描述中国历代才人各有千秋、独领风骚、世代不绝的。而共产党成立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楷模即已不计其数,不胜枚举。仅就党的好干部而言,就有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前仆后继、层出不穷。2013年9月22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11月8日,我镇机关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组织观看了兰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兰辉同志光辉、感人的一生在给我的心灵带来极大震撼的同时,也令我在工作、做人方面受益匪浅,颇有心得。

首先,心为做人做事之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源发于其内心深处,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兰辉同志之所以能在其手机中存有2000多个大都是需要帮助群众的电话号码,为北川百姓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甚至在手术未愈之时仍不顾自己身体状况、坚持带病察看地质灾害点,正是缘于他党性强,宗旨意识浓厚,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时刻将人民利益挂在心头,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正如他所说,“为官,只有身正行端,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些无不向我们昭示着:作为人民公仆,我们一定要率先端正心态,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实现工作作风的转变,真正让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在心中生根发芽。其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为一县政要,兰辉同志没有端居庙堂之高,靠拍脑袋做决定、发号施令,而是坚持向实践求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栉风沐雨,身体力行,深入到基层百姓、千家万户中去,嘘寒问暖,问需于民,急群众之所急,求真务实解民忧。在汶川大地震中,强忍着失去两名亲属的沉重悲痛,公而忘私,毅然决然地奔走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作为基层机关干部的我们,更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三难”作风,不但要微笑、热情服务百姓,更要想方设法利用下村工作、业余时间等机会多“走出去”,走村串巷、入户连心,去倾听民间疾苦,人民心声;去真抓实干,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真正为我镇百姓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

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以说兰辉同志的一生都是奋斗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工作第一线,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基层公务员,我虽然还没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但更会以如兰辉同志般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激励自己,自觉主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力争做到勤政为民、夙夜在公,在基层第一线密切深入联系群众,和我镇老百姓一道黾勉同心,共筑美丽中国梦!

第二篇:兰叶撇书法教案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四年级第十课 课题:<<兰叶撇>>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兰叶撇及其例字的写法。

2.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使他们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3.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掌握兰叶撇的书写特点。教学难点:

兰叶撇的轻重提按及例字的结构。教具准备:

投影、多媒体课件、书写工具。教学过程:

(一)认识“兰叶撇”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很喜欢画画,老师最近在画中国画,看一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兰叶)看看它和我们这三个字中哪个笔划比较像?是的,在我们书法里撇有很多种,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兰叶撇”以及带有兰叶撇的字。(板书)

2.比较兰叶撇和兰叶像在哪里然后小结。找寻《笔阵图》的撇

3.现在请出我们的老朋友,他是谁呢?原来是小哆啦,我们让他从万能的口袋里掏出时光机带我们去穿越好吗。

4卫夫人在《笔阵图》论述了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了七个笔划的写法.卫夫人认为毛笔在书写时是在模仿世间的万物,要想写好字就要学会观察世间的一切变化。书法在这一点上和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来看看《笔阵图》如何描述撇的。

(二)写“兰叶撇”

现在我们进入学习的第二步写(板书:写)

1.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写一个兰叶撇。写好之后问学生?遇到了什么困难?

2.现在老师来写一写,请同学们仔细看

(兰叶撇的头是尖的所以我们要顺锋入笔,向左下方行笔,毛笔逐渐下按,与纸面接触越来越多,再慢慢提笔,末端收笔要慢,力要到笔尖。)

请同学们拿起笔调整好你的呼吸跟老师一起做轻-----重-----轻

3.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我们先摹后临。描两个之后再临。学生临摹,师巡视。((强调学生坐姿、握笔。并配上汉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写好之后我们要比一比,和谁比,和字帖比。(板书:比)5.发现不足之后我们要改(板书:改)6.评价

(三)教学“石”

大家的兰叶撇写的越来越好了,兰叶撇的特征也都掌握了,那带有兰叶撇的字我们有信心写好吗?要写好这个字,我们先要了解这个字的出处以及作品的整体风格。现在我们的时光机来到了唐朝,这个“石”出自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比较欧体与其他黄庭坚、苏轼字的不同

介绍:《九成宫醴泉铭》字形狭长,笔划粗细比较匀称,不像颜体字粗细对比很强烈。它的棱角分明,清俊刚劲。我们已经了解了欧体字的风格,再让我们好好读读这个字。因为读帖也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先来观察(指黑板:察)观察1.整体:外形

2.局部:笔划粗细、长短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现在老师也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起毛笔和老师一起书空。

4.师:古人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意思就是说,观察一个字越仔细越好,模仿一个字越像越好。下面我们来试着写一写这个字。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临写。描一个,再临写两个。

(配上古典音乐)

(1)生练写“石”(请同学注意毛笔执笔的姿势和正确的坐姿)

写完之后我们要干什么:比一比

发现不足,怎么办,我们要改一改。再写一个石字

(2)展示“石”

我们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相互做小老师来评一评对方的字(可以说说优点,也可以提提意见)老师展示个别同学字

5.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写的字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掌握了“石“这个字的写法。

(四)书写“庶”“度”

下面我们自己来学写这两个字,按照老师教给你的方法察—写---比----改 简单的点评

(五)课后作业

带兰叶撇的字除了我们今天书写的三个字之外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写一写,你也可以向老师这样把主笔一样的字集中到一起,偏旁一样的字也集中到一起,这样可以更好的观察和记忆,这样创作作品的时候会觉得得心应手。

(六)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最后老师再送给大家四个字。是的,就是这四个字“勤学苦练”。学习书法方法很重要,掌握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勤加练习,贵在坚持。

板书

两头尖

兰叶撇

中间粗

第三篇:可爱的叶尔兰

可爱的叶尔兰

今年暑假,我去了奶奶家玩,奶奶家隔壁有个小男孩,名叫叶尔兰,他今年四岁,红苹果般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水琳林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嘴唇有点向上翘,样子很逗人爱,我非常喜欢他,他很聪明,但有时调皮起来干点事,逗的你,又好气,又好笑.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叶尔兰坐在我旁边,一眼不眨的盯着我写字,过了一会儿,奶奶叫我去买个东西.回来时,看见弟弟在我的本子上画圆圈,我急忙跑过去,一把抓住弟弟,大声叫道:“谁叫你在我的本子上乱画的.这是我要交的作业!”说完我还大了一下弟弟.弟弟低下头“呜„„呜„„”地哭了起来,委屈地说:“哥哥,我不是故意的, 我想看看你这支笔是不是爸爸给我讲的《神笔马良》故事中那种神笔.如果是神笔.我画的圆圈就会变成,苹果、梨子、桃子„„ 好多水果,好给你吃.”我听了,又好气,又

好笑.连忙拉住弟弟的手,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说:“走,哥哥带你玩去!”

我觉得叶尔兰真是个可爱的孩子,你觉得呢?

第四篇:芳兰振蕙叶阅读答案

芳兰振蕙叶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芳兰振蕙叶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⑴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⑵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得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⑶开始,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⑷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⑸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⑹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教师上课用的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

⑺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儿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⑻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xx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就出现在教室里。

⑼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⑽20xx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村的村民们、也是她当年的学生们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在这里她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她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的全部工作。

⑾20xx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的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20xx年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这样的校舍,感动不已。

⑿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xx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⒀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相关链接)

《感动中国20xx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20xx年2月8日播出,支月英入选感动中国20xx十大人物。给她的颁奖词如下: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本文结合报刊、互联网上多家媒体的报道综合整理而成,相对原文有删改)

阅读题目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支月英系心教育,主动选择扎根深山;支月英爱岗敬业三十多年,从青春少女到两鬓染霜,成为两代人的恩师。

B、支月英牺牲小我,在艰苦环境中悉心育人,上级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她都婉言拒绝。别人都是往山外调,她却是走向深山更深处。

C、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因此患上了高血压和胆总管胆囊结石,但她对工作没有抱怨,对健康并不在意,对未来常怀愿景。

D、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的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令家长们感动不已。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支月英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越艰难越勇敢。正是家人的反对,坚定了她远离家乡,只身到地处偏远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做一名深山女教师的信念。

B、支月英初到泥洋时,当地老百姓对她能否坚持下来怀有疑虑,猜测她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当地环境艰苦,很少有人愿意留下,老百姓的.疑虑是正常的。

C、其实泥洋村不仅物质条件艰苦,而且村民思想狭隘: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由于生活困难不给孩子交学费,也不理解支月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做法。

D、文章几次引用了支月英、家人和村民的话,如日子会好起来的虽则寥寥数语,但语言质朴真挚,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真实地展现了支月英的品格。

E、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说支老师的事迹,主动捐钱为学校购置了新的课桌凳,这件事表面看与支月英的事迹无关,但其实作者运用了类比的写法。

6、颁奖晚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中说她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支月英到底带给了两代人的童年怎样的绚烂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5分)

阅读答案

4、答案:C

解析:因果关系有些绝对,且对健康并不在意无中生有。

5、答案:B,2分;D,2分。

解析:A项性格倔强分析过当;家人的反对与她的选择没有直接因果关系。C项村民思想狭隘以偏概全,只有部分村民(如,重男轻女的)如此;不理解支月英给学生垫付学费的做法张冠李戴,不理解她此举的是家人。E项这件事表面看与支月英的事迹无关,错,是支月英的事迹打动了他;类比的写法,错,是侧面烘托。

6、答案:①她给孩子们精心的照顾。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塑料薄膜等,把教室修好,让孩子们不挨冻;孩子们的课本儿,是她和其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②她给了孩子们温暖的陪伴。她留在大山里,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相伴,她下课照应学生玩耍,教孩子们唱歌跳舞

第五篇: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

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

叶月兰 中共党员,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静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调入上海三年多来,她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坚持理论学习, 积极参与上海市二期课改;多次在静安区上示范课,研究课,并受好评;她创建并主持的区级课题《作文教学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论文、教案在全国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各种刊物发表计二十多篇;指导的学生作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五十多篇。

一、2007年区公开课:

1.2007年4月作文指导课:《看(谁 做什么)》

二、2007年发表的论文情况:

1.《课文内容不等于课文教学内容》发表于《教学参考》(上海2007.1)

2.《美丽的留言》发表于《家庭与家教》(安徽合肥2007.1)

3.《有效率地进行个别辅导》刊于《上海教育》(上海2007.11A)

4.《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山西2007.11)

三、2007年外出讲课情况:

1.2007年4月20日应邀到华师大“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为台湾台北市校长、资深教师一行20多人做了一个半小时的题为《在课改中提高教师能力的策略》的专题报告。受到好评。

2.2007年6月7日应邀到华师大“对外汉语学院”为新加坡一行20多位校长、资深教师做了一个半小时的题为《教学反思,点亮教学智慧》的专题报告。受到好评。

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回眸课程改革的“战斗”历程,以下十句话很值得各位同仁细细琢磨、体会。

1.“把语文的根留住。”

小学语文教学要革故鼎新,要打开窗子,吸进新风,但断不能掀掉屋顶,更不能毁弃整个屋子。张志公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何在呢?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学术研究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的重视传统,正确地对待传统。”(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暨蒙学书目和树影》)“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继承、发展、创新”(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我们要“扬弃传统,发扬传统”,反对与传统“一刀两断,彻底决裂”。诚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很有必要,我们有选择地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布鲁姆的及时反馈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等等,对于推进中国语文教学改革,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传统的汉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例如:诵读、背诵、讲授等等都是语文的“根”,外来的任何“水分”和“养料”都要通过“根”来吸收,“根”深才能叶茂,“根”固才能枝壮。语文教学改革,不仅要“把根留住”,而且要使根系更加发达健壮,才能使“中国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因为“愈是民族的东西才愈是世界的”。鲁迅先生曾言:“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倘若我们连根都留不住,消亡都岌岌在眼,还奢望什么“花果”!

2.“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本色语文”是一个高频词,毋庸置疑,拂去语文表面的浮光,再现语文本色,是落实“本色语文”的根本前提。那么,怎样的语文是本色语文?开宗明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就是本色语文,辩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本色语文。语文教学要摈弃功利,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崔峦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专题发言中针对课改过程出现的“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内容要精”。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就是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走在语文路上,我们将视界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个性学生开辟展示的舞台;关注教学内容,研读文本,吸收、运用好文本,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那么,语文连同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会变得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又丰富。

3.“必须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语言文字教学。”

建国近六十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是在世纪之交小语界“刀光剑影”中,一场“语言文字是笔墨技巧还是灵魂”的纷争——要么选择“笔墨技巧”,要么是“灵魂”——开始了。其实第一线的老师都十分清楚二者的关系。如“文以载道”(韩愈)、“文以明道”(柳宗元)„„总之,离开了“文”,“道”就无以承载;离开了“道”,就无所谓“文”。在此,“文”与“道”统一于一篇篇课文中,只是“文”是显性的、外在的,而“道”是隐性的、内在的罢了。语言文字既是“笔墨技巧”,又是“灵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创新,必须坚守语言文字教学这条底线,以此为构建语文教学“金字塔”的基础。

4.“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价值的转变。然而如何将此落实于课堂,我们遇到了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改变了“以本为本”的一贯做法,将文本(课本)与读者(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对话,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既要重视学生主体性又要考虑文本对等性的阅读观。于是,学生生命个体的“前阅读”基础的差异性,加上文本存在的客观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学生的多元感悟显得异彩纷呈。课堂出现“放羊式”“随大流式”等等多种感悟模式,有点“像雾像雨又像风”,这样开放的课堂如何调控?一句话:教师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去发现蕴含其内的隐匿知识和实践智慧,引领学生去正确感悟体会。首先,要让学生大胆发言,并保护学生的话语权。其次,精心呵护学生在感悟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火花,即使与课文相悖,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努力寻找“沟通点”,巧妙“嫁接”,积极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其三,要善待学生答出来的“横跑”,积极利用学生的“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生成教学过程。

5.“唱好‘八字经’,并不是半斤对八两。”

“小学语文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就语文的基本能力而言,应坚持这八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就语文教学而言,这“识、书、读、记、说、写、法、习”八个方面的权重并不相等,教学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书、读、写”。道理很简单,第一,从语言文字现象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看,语言在先,文字在后;学习现象在先,总结方法在后。属于语言范畴或行为习惯的“识、记、说、法、习”,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入小学前已经有相当长的准备训练,家长、幼儿园教师在有意识或潜移默化中都给孩子以多多少少的影响。而文字此前孩子几乎一片空白。第二,语言的“自然的训练场”要比文字的“自然的训练场”容易得多,大得多。第三,文字训练的专门性、学术性和艰难性要比语言的训练麻烦的多,难得多。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应当视“阅读、作文”为主,把阅读、作文视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考试也以“读写”的方式进行,即使周全地考虑到“说、方法、习惯”等,也只能渗透其间。

6.“坚守语文本真,追求教学质效。”

本真语文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语文正本清源,引火归元,还其本色便是“一半是语言,一半是文字。”“一半是语言”,我们务必要正视“听说”,“一半是文字”,我们务必要正视“读写”,“听说读写”这四个字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是“耳熟能详”“心领神会”才好。有人提出,课改一直提倡的“人文”因素呢?“情感”因素呢?这实是对语文的性质根本没有理解。小学语文以文选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要顺着“语言文字”这条溪流“沿波溯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就会离“人文”“情感”这个源头越来越近。教师说语文难教,学生说语文难学,其原因是语文,可以让孩子获得很多东西,还语文本色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正儿八经地教“语文”,叫“听说读写”,别无选择。因为“语言文字”是“人文”“情感”等思想的外壳,是交际工具。所有读物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二者的不同在于:“非语文”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读物内容。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凭借一篇灵魂闪烁、血肉丰满的课文来把握语言文字——学习理解运用母语,语文课文本身则成了例子。若疏忽或怠慢了“听说读写”,则与一般文字读物有何区别,那还叫语文吗?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色,留住语文学科的原汁原味,语文连着各个学科,是百科之母,但语文知识只是百科之一,不是百科,决不能弱化、泛化语文。

7.“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在课外,但语文教学的圣坛无疑在课内。”

如果把语文教学看做一棵大树,那么课内与课外就恰如大树上的“枝叶”和“树根”,“根深”才能“叶茂”,“叶落”总会“归根”。摆正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语文教学才会相生相长。学生课外的读写天地是“大海”,是“天空”,是“群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一般不予干预,但对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却不能听之任之,放之不管,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开卷”必“有益”,教师是要多加关注,给予指导,小学生毕竟不可能“无师自通”,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将有限的时间安排得如此合理。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课余时间忙碌——“吃小灶”,学特长„„语文的任务又如此繁重,改革的使命又如此艰巨,教师须紧抓35分钟不放,分秒必争,分秒必得,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怎样的教学风格、教学手段,都万万不可以忘记,课堂对语文来说,就是“圣坛”,就是发源地,就是长江、就是黄河的源头,就是飞瀑,一定要有力度、厚度与深度,波涛汹涌也罢,风平浪静也罢,都要有自己的景观,书声琅琅,用心以读,深思感悟„„最忌讳语文课无备临堂,还美其名为“大放手”,实为大撒手的“放羊式”。它和“满堂灌”同样不可取。只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内外真正联盟、联手,语文教学才会引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8.“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例子观”人人皆知,他非常精辟而又恰如其分地还教材以应有的位置与作用——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但是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以理解教学内容为多,随意地抓住一两个语言训练点组织教学,甚至随心所欲处置、贬损了教材的实际地位、分量和作用。而学生更是教哪课读哪课,教过不读,有的甚至学完整本书还不会读,学生不愿上复习课,以为课已学过,大概意思已经懂了,再学没意思。无论从爱惜财力、物力的角度,还是从持续学习的角度,教材都不应该像“餐巾纸”,用一次就扔,要把它看做一口井,一眼泉。在某种意义上说,教材这一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然,要使用好教材,教师必须要细致、正确地解读文本,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9.“小学语文教学有时可以‘不求甚解’,有时需要‘咬文嚼字’。”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两个流派,一为“感悟”“体验”为主。似乎这才能体现语文教学改革新理念: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人文性”。另一派为抓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方法。于是,课前课后教师众说纷纭,有人道:“二期课改就是要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求甚解,再说,古人不是自己读之背之,出了很多文学家、数学家„„”也有人担忧地说:“文字是语文的根,阅读教学少不了咬文嚼字,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才能提高能力,只是粗略地感悟感悟,就像没有根基的高楼大厦,课文能读懂吗?”教育的天空似乎弥漫着这样一种空气:谈起自读自悟,一脸春风,舞之蹈之。提起“咬文嚼字”,一脸无奈,迂腐老朽,不识时务。那边的世界真这么精彩?这边的世界真这般逊色?我们静心细想,小学语文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些教师精于分析,教得很碎,学生反倒难于接受,有些词语受某些限制,也不宜“以词解词”,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不求甚解”,让其暂且搁置。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从总体上讲,还是要贯彻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理解第一”的原则,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能将自己“意会”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言传”——提倡、呵护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

10.“最好的读写结合应当是互补益彰,而又各有其主。”

前面已讲过,语文学习的重点在“文字”,尤其在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功夫须下在“读写”结合上,但由于教学时间限制,这往往是“两重皮”“两口井”,或是“一锅煮”。经验告诉我们:最好的“读写结合”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寻找课文中读写的最佳结合点,巧妙地进行设计,并使阅读、写作各成独立的体系,又互补益彰,相辅相成。阅读不只是为了作文,作文也不止是依赖阅读,这两个体系教师应当“了然于胸”,互相渗透,即阅读不忌渗透作文,作文中不忘阅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两者形影不离,写作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无处不在,阅读部分中的阅读材料可作为写作训练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可设置情境或话题,让学生由这些情境、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读写结合点进行分析、评点或表达读后的感受。从本质上说,使用的工具性决定了读写作业设计必须贴近生活、走向开放、关注实效。它必须根植于文本,拓展于课外,提高于创新之中。这一点,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具体说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课文续写、句式填空、拓展想象、内容改写、看图写段、录像写话、演示仿作、词句扩写、读后感言、采访实录。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下载兰叶葳蕤,光辉万丈[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叶葳蕤,光辉万丈[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