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污染课程设计.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一.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 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资料,了解设计的任务、要求,工程的概况、规模,分析水质水量,然后进行工艺选择、设计计算、编写说明书。本设计任务是要求完成 AB 法处理生活污水工艺曝气池的设计,同时完成以下设 计工作: 1.概述。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说明本设计题目的意义和最新发展概况; 2.设计参数的选择;曝气池尺寸的设计计算;A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设计计算,B 段曝气池的进;污泥龄;需氧量的计算等; 3.编写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可以分章独立也可以合在一起); 4.A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单体名称等必要的技术 说明; 5.B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单体名称等必要的技术 说明; 6.A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标高等; 7.B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内容包括管线,尺寸大小,标高等。二.设计成果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封面、目录、概述、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实际)参考 文献、心得体会、致谢、成绩评定表和相关附图 1.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参数选择及依据,必要的说明,各构筑物详 细设计计算过程,结果评价及主要设备的选取,其他附属设备和建筑物等; 2.设计图纸——A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 1 张(A3);B 段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 1 张(A3);A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A3);B 段曝气池进水口布置图(A3)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三.设计资料 1.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1.1 设计规模 最大设计流量 Qs=996L/s,平均流量 Qp=61935m /d。1.2 废水水质 表 1 废水水质 项目 数值 BOD/ mg/L 214.31 SS/ mg/L 203.62 TN/ mg/L 30.79 TP/ mg/L 4.66 温度/ ℃ 20 3 2.废水处理要求 废水处理后需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的一级 B 标准,见 下表 2。表 2 处理后水质 项目 数值 BOD/ mg/L 20 SS/ mg/L 20 TN/ mg/L 15 TP/ mg/L 1.0 四.参考文献:(1 唐受印,戴友芝主编.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 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4 史惠祥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5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出版(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目录 1 前言...............................................................................................................................................3 1.1 概况....................................................................................................................................3 1.2 设计资料...........................................................................................................................3 1.3 AB 法..................................................................................................................................3 2 设计计算及说明...........................................................................................................................8 2.1 格栅的设计计算...............................................................................................................8 2.1.1 栅条的间隔数(n)................................................................................................8 2.1.2 栅槽宽度(B).....................................................................................................8 2.1.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9 2.1.4 栅渣与出水渠通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9 2.1.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9 2.1.6 栅后槽总高度(H)..............................................................................................9 2.1.7 栅槽总高度(L)...................................................................................................9 2.1.8 每日栅渣量(W)...............................................................................................10 2.2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计算.................................................................................................10 2.2.1 池子的有效容积(V)........................................................................................10 2.2.2 水流断面积(A)...............................................................................................10 2.2.3 池总宽度(B)....................................................................................................10 2.2.4 每格池子宽度(b)............................................................................................10 2.2.5 池长(L)............................................................................................................11 2.2.6 每小时的需空气量(q.......................................................................................11 3 2.2.7 沉砂室所需容积(V/m)..................................................................................2.2.8 每个沉砂斗容积(V0)......................................................................................11 2.2.9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11 2.3 A 段曝气池和 B 段曝气池的设计计算...........................................................................12 2.3.1 设计参数确定.....................................................................................................12 2.3.2 计算处理效率.......................................................................................................12 2.3.3 A 段和 B 段曝气池容积和主要尺寸....................................................................13 2.3.4 剩余污泥量计算.................................................................................................14 2.3.5 污泥龄计算...........................................................................................................15 2.3.6 需氧量计算.........................................................................................................15 2.3.7 A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系统....................................................................................15 2.3.8 B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系统....................................................................................16 2.4 中间沉淀池的设计计算..................................................................................................17 2.4.1 中间沉淀池池型的选择.....................................................................................18 2.4.2 中间沉淀池面积、直径和有效水深.................................................................18 2.4.3 污泥斗容积的计算.............................................................................................18 2.5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19 2.5.1 二次沉淀池池型的选择.....................................................................................19 2.5.2 二次沉淀池面积、直径和有效水深.................................................................19 2.4.3 污泥斗容积的计算.............................................................................................20 3 参考文献....................................................................................................................................20 4 心得体会....................................................................................................................................20 5 致谢............................................................................................................................................21 2 前言 1.1 概况 本设计任务是要求完成 AB 法处理生活污水工艺曝气池的设计。1.2 设计资料 1.2.1 设计规模 最大设计流量 Qs=996L/s,平均流量
Qp=61935m3/d。废水水质见表一。表 1 废水水质 项目 数值 BOD/ mg/L 214.31 SS/ mg/L 203.62 TN/ mg/L 30.79 TP/ mg/L 4.66 温度/ ℃ 20 1.2.2 废水处理要求 废水处理后需要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规定的一级 B 标准,见下表 2。表 2 处理后水质 项目 数值 BOD/ mg/L 20 SS/ mg/L 20 TN/ mg/L 15 TP/ mg/L 1.0 1.3 AB 法 1.3.1 AB 法的由来 由于活性污泥法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是细菌和原生动物等众多生物 组成的复合生物群落,对水质负荷和冲击负荷的承受能力较弱,易发生污泥膨胀、中毒现象,能耗也较高,导致处理成本高。因此针对以上不足,一种全新的工艺 —AB 法应运而生。AB 法是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这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由德国 B0HUKE 教授首先开发的。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 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 A 段停留时间约 20- 40 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 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 BOD 达 50%以上。B 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3 1.3.2 AB 法的工艺流程 鼓风机 格 污水 进入 曝气 沉砂池 吸附池 回流污泥 栅 中间 沉淀 池 曝气池 回流污泥 二次 沉淀 池 出水 排放 A段 B段 剩余 污泥 图 1 AB 法工艺流程图 AB 工艺系生物吸附一降解活性污泥法,是在常规活性污泥法和两段活性污 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上艺。该工艺属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与常规活性 污泥法比较具有处理负荷高、节能、对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强、处理效果好等优点。AB 工艺不设初沉池,由 A、B 两段组成,A 段由 A 段曝气池和中间沉淀池构成,B 段由 B 段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构成。AB 两段各自设污泥回流系统,污水先进入 高负荷的 A 段,然后再进入低负荷的 B 段,AB 两段串联运行。A 段污泥具有很强 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A 段对有机物的去除是以细菌的絮凝吸附作用为 主。A 段工艺污泥负荷高、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短。所以,A 段工艺的投资和运 行费用低,属于高负荷的活性污泥系统的强化一级处理。1.3.3 AB 法工艺的主要特征 在AB法工艺中,A段的污泥负荷率高达2kgBOD/(kgMLSS.d)~6 kgBOD/(kgMLSS.d),污水停留时间只有30min~40min,污泥龄短,仅为
0.3d~0.5d,池 内溶解氧的分子质量为0.2mg/L~0.7mg/L。因此,真核生物无法生存,只有某些 世代短的原核细菌才能适应生存并得以生长繁殖。A段对水质、水量、PH值和有 毒物质的冲击负荷有极好的缓冲作用。但A段产生的污泥量大,约占整个处理系 统污泥产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很高。B段可在很低的污泥负荷下运行,负荷范围一般为小于0.15kgBOD/(kgMLSS.d),水力停留时间为2h~5h、。污泥龄较长,一般为15d~20d。在B段曝 气池中生长的微生物除菌胶团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高级真核微生物外,还有相当 数量的高级真核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世代期较长,并适宜在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的 情况下生存和繁殖。4 1.3.4 AB法工艺的处理机理和适用范围
AB法工艺处理机理: A段的处理机理是以细菌的絮凝吸附作用为主。这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有很大的不同。污水中存在大量已适应污水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自发絮凝性,形成“自发絮凝剂”、当污水中的微生物进入A短曝气池时,在A段内原有的菌胶团的诱导促进下很快絮凝在一起,絮凝物结构与菌胶团类似,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脱稳吸附。在A段曝气池中,“自然絮凝剂”、胶体物质、游离性细菌、SS活性污泥等相互强烈混合,将有机物脱稳吸附。同时,A段中的悬浮絮凝体对水中悬浮物、胶体颗粒、游离细菌及溶解性物质进行网捕、吸附,使相当多的污染物被裹在悬浮絮凝体中而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作为“絮核”提高了絮凝效果。B 段曝气池是AB 法工艺中的核心部分,它的状态好坏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B 段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方式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基本相似,它的处理机理主要以氧化为主,难溶性大分子物质在胞外酶作用下水解为可溶的小分子,可溶小分子物质被细菌吸收到细胞内,由细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而将有机物质氧化为CO2,H2O 等无机物,而产生的能量储存于细胞中。B 段曝气池为好氧运行,因此它所拥有的生物主要是处于内源呼吸阶段的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B 段的低污泥负荷和长泥龄为原生动物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而原生动物的大量存在对游离性细菌的去除又有很好的作用。同时由于A段的出水作为B 段的进水,水质已相当稳定,为B 段微生物种群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数量也比同负荷下的一级活性污泥法多。因为
B 段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主要以氧化为主,而高级生物的内源呼吸作用要比低级生物强,所以B 段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很少。
AB工艺的适用范围:要保证A段的正常运行,必须有足够的已经使用该污水的微生物。一般的城市污水水质是可以满足其要求的。这同时也是为什么在A 段之前不设初沉池的原因,因为A短的去除主要依靠该段微生物的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这样就使得去除率高低与进水微生物直接相关。但在工艺废水或某些工业废水比例高的城市污水中,由于水中重金属等物质的毒害作用,微生物不易繁殖,在这样的管网系统中,相应A段的外源微生物的补充将受到严重影响,使适应污水环境的微生物浓度很低,微生物的吸附作用会大大减弱,造成A段污水环境的微生物浓度很低,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很弱,造成A段去除效率降低,对这类污水则不适宜采用AB工艺。
1.3.5 AB法的除磷脱氮
AB工艺中有A段超高负荷运行,为B段的硝化作用创造了条件。污水经A 段吸附处理后,出水BOD 大为降低,减轻了B段污泥的有机负荷,创造了硝化菌在微生物群体中存活的条件。
若在B段设计上亦有厌氧—好氧周期地或同时地存在的时空条件,就很方便 的形成了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1.3.6 国内外对AB法的研究情况
国内近几年对AB法的研究主要在工艺机理、运行稳定性和不同种类废水的处理效果等方面。表三所示为国内对AB工艺有关的研究情况。
表3 国内对AB工艺有关研究情况 研究单位废水类型污泥负荷(kgBOD 5
/kgMLSS.d COD去除率(% BOD去除率(% A段B段
清华大学印染废水 3.8~5.1 0.5~0.6 72~82 88~95 北京市政设 计院
城市污水 1.3~4.9 0.1~0.3 —93.88 中科院成都 生物所
屠宰废水 2.2 0.2~0.3 87.2 94.3 目前,AB工艺以其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及运行稳定等优良特性而成为近十年来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与此同时,随着对处理出水中氮、磷含量日趋严格,国内外对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AB法作为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工艺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也正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3.7 AB法的优缺点 优点:(1去除污染物效果好。AB法工艺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去除BOD和COD的效果,尤其是去除COD的效果有显著提高。经A段处理后,城市污水中的BOD B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60%,借助A段的生物絮凝和极强的吸附作用,为
B 段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进水水质条件,B段内的原生动物对游离微生物具有吞噬作用,进一步降低有机负荷。
(2运行稳定性好。AB法工艺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行稳定性好,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AB法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波动小。当处理城市污水时,在同样的进水条件下,AB法工艺的出水要好于传统的一段处理工艺,并对进水负荷的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二是AB法处理工艺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于城市污水中的PH值、有毒物质等均具有很好的适应和抵抗能力。AB 法工艺的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一般来说,AB法工艺处理系统中的曝气池可以始终保持足够的污泥量。
(3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由于许多城市污水必须进行除磷脱氮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因此,可以将AB法工艺与生物除磷脱氮或生物除磷工艺结合进行处理。
(4优越的经济性。AB法处理工艺优越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投资省和运转费用低两个方面。一般来说,AB法工艺比传统的一段法处理工艺节省运行费用20%~25%。
局限性:(1AB法剩余污泥量大,选用AB法是需考虑这个因素。目前国内外采 用AB法工艺的大型污水处理厂,有条件的多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回收沼气,但对于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投资比较大。如果采用好氧消化,增加了运行费用。因此准确评价、应用AB法,还应考虑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污水性质、生化性能以及今后污泥的处理方法或脱水设备的研制。
(2A段运行时出现恶臭,影响附近的环境卫生,这主要是由于A段在 高有机负荷下运行,使A段曝气池在厌氧甚至缺氧的条件下运行,导致产生H2S、大粪素等恶臭气体。因此,今后A段曝气池应考虑加封盖,以免影响周围环境。
(3AB工艺最大的局限性是其脱氮除磷效果差,常规AB工艺总氮去除
率约为30%~40%,虽较传统一段活性污泥有所提高,但尚不能满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要求。这是由于AB工艺中不存在缺氧段和及内回流,无法进行反硝化,不具备深度脱氮功能。AB工艺对磷的去除效率也很低,基本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部分絮凝吸附作用实现的。因此,要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的基本做法有两种:一是将B段以不同的脱氮除磷工艺来运行,在工艺流程中增加缺氧段。另一种方法是增加AB两段间的污泥回流。
(4AB工艺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仍是值得进行 研究的问题。我国许多城市的污水,由于种种原因,其城市污水的有机物含量偏低,而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并不低。因此,我国一些城市在新建、扩建或改建污水处理厂时,如果对出水的T N和T P有着重要求时,即需要防止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1.3.8 AB法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AB工艺在COD、BOD、SS、总磷和总氮上的去除率均高于前者,且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也较前者省,在联邦德国、瑞士、希腊等国,一些老厂因处理出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将原来的常规活性污泥法改为AB 法从而解决了问题。目前全世界有60多座AB工艺的污水厂在运行、设计和规划
之中,南斯拉夫修建目前最大的AB 工艺的污水厂。在我国,上海、山东等地都有采用AB 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1.3.9 AB 法的发展前景
AB 工艺不仅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而且运行范围广,既可以处理城市污水,又可处理工业污水。现已有将其用于处理屠宰废水、印染废水、酿酒废水、豆制品废水、饮料废水、毛纺废水等工业废水,效果均相当满意。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还不能适应解决环境污染的要求,同时部分污水厂超负荷运转,而有的城镇往往因资金短缺而难以上马,应用AB 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设计计算及说明 2.1 格栅的设计计算
格栅是废水预处理方法中的一种,一般安置在废水处理流程的前端,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从而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2.1.1栅条的间隔数(n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 3/103m 3(栅渣/污水
设栅前流速v=0.9m/s ,栅前间隙宽度b=0.021m ,栅前水深h=1.2m ,格栅倾60°。(个419.02.1021.060sin 10996sin 3max ≈⨯⨯︒ ⨯==-bhv Q n α 2.1.2 栅槽宽度(B 设栅条宽度s=0.01m B=s(n-1+bn=0.01(41-1+0.021×41=1.26m 2.1.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宽B 1=0.85m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601α(进水渠内的流速为 0.77m/s
m 56.020tan 285.026.1tan 2111≈︒-=-=αB B l 2.1.4 栅渣与出水渠通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m l l 28.0256.0212=== 2.1.5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 1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形状
m 096.0360sin 6.1992.0021.001.0(4.2sin 2(2342341=⨯︒⨯==k g v b s h αβ k —系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 β—形状系数,取2.42 2.1.6 栅后槽总高度(H 设栅前槽总高度渠道超高h 2==0.3m ,则 H=h+h 1+h 2=1.2+0.096+0.3≈1.6m 2.1.7栅槽总高度(L L=l 1+l 2+0.5+1.0+=αtan 1 H 0.56+0.28+0.5+1.0+︒+60tan 3.02.1=3.21m 2.1.8 每日栅渣量(W 在格栅间隙21mm 情况下,设清栅渣量为1000m 3污水产0.05m 3,设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k 2为2.5
d W /m 7.15.2100005.0996.0864001000k W Q 864003 2 1 max =⨯⨯⨯= = 2.2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计算
预处理阶段的沉砂池采用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通过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除砂效率较稳定,受流量影响较小,同时还对污水起预曝气作用,它还可克服普通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沉砂池中含有15%的有机物,减少沉砂的后续处理。2.2.1池子的有效容积(V 由三废处理工程设计手册知曝气沉砂池的最大流量的停留时间为1~3min ,取t=2min V=Q max t ×60=0.996×2×60=119.52m 3 2.2.2 水流断面积(A 2 1 max 96.91.0996.0m v Q A ==
= v 1—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水平流速为0.06~0.12m/s,取v 1=0.1m/s 2.2.3 池总宽度(B B= 98.35.296.92 == h A m h 2—设计有效水深,有效水深为2~3m,宽深比一般采用1~2 2.2.4 每格池子宽度(b 设n=2(格 b= m n B 99.12 98.3== 2.2.5 池长(L m
A V L 1296.952.119=== 2.2.6 每小时的需空气量(q q=dQ max ×3600=0.2×0.996×3600=717.12m 2/h d —1m 3污水所需空气量(m 3/m 3,一般采用0.2 2.2.7 沉砂室所需容积(V/m 3 设T=2d 3 6 6 2max m 065.210 5.286400 230996.010 k 86400x =⨯⨯⨯⨯= ⨯= T Q V x —城市污水沉沙量,m 3/106m 3(污水,一般采用30 T —清除沉砂间隔时间,d k 2—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2.2.8 每个沉砂斗容积(V 0 设每一分隔有4个沉砂斗 V 0= m 52.04 065.2= 2.2.9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斗底宽a 1=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5°,斗高h 3 =0.35m,沉砂斗上口宽a : m 0.15.055tan 35.02a 55 tan 213=+⨯= += h a 2.3 A 段曝气池和B 段曝气池的设计计算
曝气池的主要作用为充氧、搅拌和混合。充氧的目的是想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溶解氧;混合搅拌的目的是使曝气池中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从而增加废水与混合液的充分接触,保证曝气池的处理效果。
表4 AB 法工艺设计参数 名称 A 段 B 段
污泥负荷N S(kgBOD 5/kgMLSS.d 3~4(2~6 0.15~0.3(<0.5 容积负荷N v(kgBOD 5/m 3.d 6~10(4~12 ≤0.9
污泥浓度MLSS(g/L 2.0~3.0(1.5~2.0 2.0~4.0(3.0~4.0 污泥龄SRT 或(d 0.4~0.7(0.3~0.5 15~20(10~25 水力停留时间HRT(h 0.5~0.75 2.0~4.0(2.0~6.0 污泥回流比(% <70(20~50 50~100 溶解氧DO(mg/L 0.3~0.7(0.2~1.5 2~3(1~2 气水比
(3~4:1(7~10:1 污泥沉降指数SVI(mg/L 60~90 70~100 污泥池沉降时间(h 1~2 2~4(1.5~4 污泥池表面负荷q 1(m 3/(m 3 /h 1~2 0.5~1.0 需氧系数a 1(kgO 2/kgBOD 5 0.4~0.6 —— NH 3-N 硝化需氧系数b 1(kgO 2/kgNH 3-N —— 4.57 污泥综合增长指数a(kgMLSS/kgBOD 5 0.3~0.5 —— 污泥含水率(% 98~98.7 99.2~99.6 2.3.1 设计参数确定
A 段污泥负荷N SA =4kgBOD 5/(kgMLSS.d,混合液污泥浓度为X A =1800g/L B 段污泥负荷N SB =0.24kgBOD 5/(kgMLSS.d,混合液污泥浓度为X B =4000g/L 2.3.2计算处理效率
BOD 5总去除率%
67.9031.2142032.214=-= BOD η
A 段BOD 去除率:%50=A η
则A 段出水的BOD 5为L RA =214.31×50%=107.155mg/L B 段BOD 去除率:% 34.81155.10720155.107=-= B η
则L Rb =81.34%×107.155=87.16mg/L 2.3.3 A 段和B 段曝气池容积和主要尺寸 A 段曝气池容积: 3 0m 5.18434 8.121431.061935=⨯⨯= = SA A A N X QL V A 段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
min 86.4271.003.061935 5.1843===== h d Q V t A A A 段曝气面积: 设一座曝气池(n=1,池深(H 取4m ,则曝气池的面积(F 1为: 2 1m 9222 15.1843=⨯== nH V F A 段曝气池宽度: 设池宽(B 为3.8m , m H B 9.12 8.3==,在1~2之间,符合要求。曝气池宽度L=
m B F 2438.39221== , m B L 648.3243==(大于10,符合要求。
曝气池平面形式:曝气池采用推流式,共一组,采用五廊道式,则每廊道式,则每廊道长m L L 495 24351===。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取超高为0.5m ,故曝气池的总高度H 1=2+0.4=2.4m B 段曝气池容积: 3 m 74.721323.04107155.061935=⨯⨯= =
sB B rA B N X QL V B 段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 h d Q V t B B 8.212.061935 74.7213=== = B 段曝气面积: 设两座曝气池(n=2,池深(H 取3m ,则曝气池的面积(F 1为: 2 1m 12023 274.7213=⨯= = nH V F B 段曝气池宽度: 设池宽(B 为5.7m , 9.13
7.5== H B ,在1~2之间,符合要求。曝气池宽度L= m B F 2117.512021== , 37 7.5211== B L(大于10,符合要求。
曝气池平面形式:曝气池采用推流式,共一组,采用四廊道式,则每廊道式,则每廊道长m L L 534 21141===。曝气池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取超高为0.5m ,故曝气池的总高度H 1=3+0.4=3.4m 2.3.4 剩余污泥量计算
A 段剩余污泥量: 设A 段ss 去除率为75%,则S r =203.62×75%=152.715mg/L d aQL QS X rA r A /kg 12113107155.0619354.0152715.061935=⨯⨯+⨯=+=∆(a 取0.4 湿污泥量(设污泥含水率为98.7%为: /d m 8.9311000987.01121131000987.01((3 =⨯-=⨯-∆=((A A X Px B 段剩余污泥量: 设B 段活性污泥中挥发性固体占75%,即 75.0=B VB X X ,X VB =0.75,X B =0.75×
4=3kg/m 3。活性污泥的产率系数(即微生物每氧化单位质量BOD 5所合成的微生物量a=0.35~0.45kgMLVSS/kgBOD 5,取值0.45,衰减系数(即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自身氧化率,b=0.05~0.10d-1,取值0.05.,则
d V bV aQL X VB B rB VB /m 2.13473 74.721305.008716.06193545.03=⨯⨯-⨯⨯=-=∆ d m X X VB B /27.179675.02.134775.03 == ∆= ∆
湿污泥量(设污泥量含水率为99.5%为: d X P B
XB /m 25.3591000 995.0127.17961000995.01(3 =⨯-=⨯-∆=(总污泥量: P X =P XA +P XB =931.8+359.25=1291m 3/d 2.3.5 污泥龄计算 A 段污泥龄: d 3.0d 27.012113 5.18438.1≈=⨯= ∆= A A A cA X V X ϑ B 段污泥龄: d 06.1627.179674.72134=⨯= ∆= B B B cB X
V X ϑ
2.3.6 需氧量计算 A 段需氧量: O 2A =a 1QL Ra =0.6×61935×0.107155=3982kgO 2/d B 段需氧量: B 段活性污泥需氧量系数A=0.5kgO 2/kgBOD 5,内源呼吸好氧系数B=0.1d-1,硝化需氧量系数b 1==4.57kgO 2/kgNH 3-N,设A 段对T N 的去除率为10%,则B 段进水中T N 为27.684mg/L ,设B 段剩余污泥排出的氮量是B 段进水中T N 的10%,则B 段需氧化的氮量为: 210.5619350.087160.17213.7444.57619350.00991568391.16 B rB B B rB O AQL BV X b QN =++=⨯⨯+⨯⨯+⨯⨯= 总需氧量: O 2=O 2A +O 2B =3982+8391.16=12373.16kgO 2/d 2.3.7 A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系统 1 A 段曝气池的进水设计
沉砂池的出水通过DN1200mm 的管道送入A 段曝气池进水渠道,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0.88m/s.在进水渠道内水分成两段,逆向两侧的进水廊道,进水渠道的宽度为1.5m。渠道内有效水深为1.0m ,则渠道内的最大水流速度为: s h b N Q v A A SA s /m 1666.01
5.1499 6.01=⨯⨯= = 1v ____ 渠道内最大水流速度(m/s A b ____进水渠道宽度(m ,设计中取A b =1.5m A h ____进水渠道有效水深(m ,设计中取A h =1.0m 曝气池采用潜孔进水,孔口面积 2 m 1249.04996.0=⨯= = v N Q A SA S A A A ____A 段每座反应池孔口总面积(m 2 2v ____孔口流速(m/s 一般采用0.2~1.5m/s。设计中取2v =0.249m/s 设每个孔口尺寸为0.5×0.5m ,则孔口数为个 45.05.01=⨯
孔口布置图见附图 2 A 段曝气的出水设计
A 段曝气池的出水采用矩形薄壁堰,跌落出水,堰上水头 m 24.08.9244.05.024248.931996.0(2(52 =⨯⨯⨯⨯⨯+ ==g mb Q H H____堰上水头(m Q____A 段每组反应池出水量(m 3/s ,指污水最大流量0.996(m 3/s 与回流污泥量(% 5024 248.931⨯⨯m 3/s 之和。
m____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4~0.5。取m=0.4m b____堰宽(m 取b=4.0m A 段曝气池出水通过DN1400mm 的出水总管送往A 段沉淀池。进水总管内水流速度为0.88m/s.2.3.8 B 段曝气池的进出水系统 1 B 段曝气池的进水设计
A 段沉淀池的出水通过DN1200mm 的管道送入
B 段曝气池的进水渠道。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0.88m/s.在进水渠道内,水分成两段,流向两侧的进水廊道,进水渠道宽度为1.5m ,渠道内有效水深1.0m ,则渠道内的最大水流速度: s h b N Q v B B SB s /m 767.21 5.124.099 6.03=⨯⨯= = 3v ____ 渠道内最大水流速度(m/s B b ____进水渠道宽度(m ,设计中取B b =1.5m B h ____进水渠道有效水深(m ,设计中取B h =1.0m 曝气池采用潜孔进水,孔口面积 2 m 2.33
.124.0996.0=⨯= = v N Q A SB S B A B ____B 段每座反应池孔口总面积(m 2 4v ____孔口流速(m/s 一般采用0.2~1.5m/s。设计中取4v =m/s 设每个孔口尺寸为0.8×0.8m ,则孔口数为个 58.08.02.3=⨯
孔口布置图见附图 2 A 段曝气的出水设计
B 段曝气池的出水采用矩形薄壁堰,跌落出水,堰上水头 m 18.05 4.0% 100242425.359996.0(2(52 =⨯⨯⨯+ ==g mb Q H S
H____堰上水头(m Q____A 段每组反应池出水量(m 3/s ,指污水最大流量0.996(m 3/s 与回流污泥量(% 10024 2425.359⨯⨯m 3/s 之和。
m____流量系数。一般采用0.4~0.5。取m=0.4m b____堰宽(m 取b=5.0m B 段曝气池出水通过DN1500mm 的出水总管,送往B 段沉淀池。出水总管内水流速度为0.96m/s.2.4 中间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中间沉淀池的作用是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并且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A 段曝气池。其工作性能对A 段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A 段的出水水质作为B 段 的进水,它的水质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到B 段的运行。2.4.1 中间沉淀池池型的选择
中间沉淀池采用带有刮吸泥设施的辐射流式沉淀池。2.4.2 中间沉淀池面积、直径和有效水深
表5 混合液污泥浓度与v 值之间的关系
MLSS/(mg/L v/(mm/s MLSS/(mg/L v/(mm/s MLSS/(mg/L v/(mm/s 2000 ≤0.4 4000 0.28 6000 0.18 3000 0.35 5000
0.22 7000 0.14 中间沉淀池澄清区的面积和有效水深的计算采用表面负荷法计算。a.表面积 废水最大流量为996L/s ,混合液污泥浓度为1800mg/L ,查表五,取v=0.38mm/s,则表面积(A 为 max max m 355728.06.33600996.06.3=⨯⨯= == v Q q Q A 设四座中间沉淀池(n=4,则每座中间沉淀池的表面积(A 1为 A 1= 2 5.6224 2490m =
b.直径 中间沉淀池的直径(D 为 m 2814.35.622441 =⨯= = π A D c.有效水深 取水力停留时间为2h ,则有效水深(H为 m 88.224.06.3max =⨯⨯=== qt A t Q H 2.4.3 污泥斗容积的计算
由表四知,取A 段回流比为50%,f=0.75,则回流污泥浓度为 3 /kg 2.775.05.05.01(8.11(m Rf R X X r =⨯+= += 污泥斗容积V S 为 m 309724 2.78.18.1619355.01424 Xr(X QX R 14=⨯+⨯⨯+⨯= ⨯++=(((S V 每个污泥斗容积(V st 为 3 7754 3097m V st == 2.5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并且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B 段曝气池,其工作性能对AB 法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浓度有直接的影响。2.5.1 二次沉淀池池型的选择
二次沉淀池采用带有刮吸泥设施的辐射流式沉淀池 2.5.2 二次沉淀池面积、直径和有效水深
沉淀池澄清区的面积和有效水深的计算采用表面负荷法计算。
a.表面积 废水最大流量为996L/s ,混合液污泥浓度为4000mg/L ,查表五,取v=0.28mm/s,则表面积(A 为 max max m 355728.06.33600996.06.3=⨯⨯= == v Q q Q A 设八座中间沉淀池(n=8,则每座中间沉淀池的表面积(A 1为 A 1= 2 4478 3557m = b.直径 中间沉淀池的直径(D 为 m 2414.3447441 =⨯=
= π A D c.有效水深 取水力停留时间为2h ,则有效水深(H为 m 1..2228.06.3max =⨯⨯=== qt A t Q H 污泥斗容积的计算 2.4.3 污泥斗容积的计算 由表四知,取 B 段回流比为 80%,f=0.75,则回流污泥浓度为 Xr = X(1 + R 4(1 + 0.8 = = 12kg / m 3 Rf 0.8 × 0.75 污泥斗容积 VS 为 VS = ×(1 + R)QX 4 × 1 + 0.8)61935 × 4 4(= = 4645m 3(X + Xr)24 ×(4 + 12)24 × 每个污泥斗容积(Vst)为 Vst = 4645 = 581m 3 8 3 参考文献 [1]唐受印,戴友芝主编.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韩洪军主编.《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5.3 [3]《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史惠祥编.《实用水处理设备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出 [5]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 版 [6]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是一个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平台。通过这次的课 程设计,它使我们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要求的基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 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及设备的独立设计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明 确水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能够进行设计计算、工程绘图、查找与使用技术 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这对于培养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 20 的作用。这次的课程设计还使我明白了自己有许多不足,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继续 努力!5 致谢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 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的指导、提供给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能顺利完成这 次报告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老师帮我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让我能把系 统做的更加完善。在此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其次,我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他们为我解决了不少 我不太明白的设计上的难题。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课程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 良师益友。21 22
第二篇:《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污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绘制规范的施工及大样图掌握污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中构筑物的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授课专业:环境工程 学时数:18 周数:1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及设计形式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中的某部分构筑物。
A基本要求: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工艺扩初设计图纸2张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物理处理、沉淀机理、过滤机理、生物处理及各单体构筑物的类型、构造、基本工作原理、工艺流程的确定等。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A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污水厂运转情况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B 拟定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及工艺参数。
C选择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式、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D进行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造、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E绘制本设计任务书中指定的构筑物平面和剖面图纸2张(1#图)。F写出设计说明书及计算说明书。说明书的内容应有:工程概况、管道布置方案、管材及设备的选用、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五.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设计成果(计算说明书、设计图纸),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分。课程设计按百分制或五级划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性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与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授课专业:环境工程 学时数:18 周数:1周
二、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设计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大气扩散部分、颗粒污染物控制部分、气态污染物控制部分、系统设计部分。内容涉及大气污染物扩散、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气体除尘技术及各种除尘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设计选型;烟气脱硫脱硝及空气净化,利用吸收、吸附和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工艺流程等。
1、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
2、基本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
3、基本掌握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与基本要求 方式:
作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一项内容,本专业课程设计的选题必须紧紧围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个主题。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条件,进行恰当选题。使学生能按照设计任务书,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完成。时间为一周,可安排在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
基本要求:
设计报告的重点是对设计计算成果的说明和合理性分析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讨论。设计报告要力求文字通顺、简明扼要,图表要清楚整齐,每个图、表都要有名称和编号,并与说明书中内容一致,最后成果及图表要字体工整,合订时,说明书在前,附表和附图分别集中,依次放在后面。
通过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方案比较分析、论证的能力;设计计算的能力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
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每个学生应完成设计图纸1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1、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通过对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利用已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
平日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重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评分办法:
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提交教学大纲和设计任务书所规定完成的相关材料,由指导教师按大纲的要求批阅,并综合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1]郝吉明,马广大等编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Noel de Nevers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景良 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 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实习性质:认识实习实习总学时: 实验总学分: 实习总周数:1周
实习学期:(第4学期,第20周)
适用专业及年级:环境工程专业,大
一、大二
一、实习目的和基本要求
该实习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生产实际的重要手段。认识实习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是使学生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将所学环境工程系统和设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通过认识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印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接触实际生产和工艺过程,加深对本专业各方向应用领域的了解,逐步建立工程观念和专业思想。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使学生对环境工程领域生产企业及设备以及环保设备的应用有一个基本印象,了解企业的必备生产环境以及与其他工业企业的联系;
2、了解行业生产的概况,获得对本专业领域企业的实际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理解;
二、实习方式
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实习。主要是听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对其单位生产工艺及三废排放和治理技术的讲解。地点贵州省内如平坝天峰化工公司、贵阳小河污水处理厂、贵阳高雁生活垃圾卫生处置中心、贵州水泥厂等相关单位。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期末。
三、实习内容
1、听取实习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报告、生产管理方法等;
2、听取实习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其单位概况;
3、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实习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及三废产生情况;
四、实习的组织
该实习是在学院和环境工程教研室领导和组织,包括确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总结等工作。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动员、并和实习单位有关部门商量落实各实习教学环节的各种事项,另外还包括实习的考核、成绩评定,实习总结等。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针对实习企业现场情况,作必要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清实习的思路、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产实际的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教师以深入实习现场指导、引导为主。学生以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生产系统和工艺流程和对重点生产岗位考察学习为主。根据实习具体情况,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讲座。
五、实习纪律或注意事项
1、服从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安排,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完成实习的各项内容和任务。
2、严格遵守校纪校规,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因病因故不能参加实习的学生,要有书面证明和报告,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实习期间因故请假,须经指导教师批准并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否则按无故缺席处理。
3、若有违规的学生经教师口头警告两次,若还发生违纪情况,则责令退出当次实习与无故未参加实习者可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完成实习后方可得到实习成绩:一是随下一届一起参加认识实习;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利用寒假学生自己找单位参加实习,要求所找实习单位数目不得少于无故缺席次数,同时要求要有已在实习单位实习的证明。开学后将实习报告和实习证明同时交予指导老师。
4、认真听取实习单位安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报告和讲座,穿戴好劳保用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5、实习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实习内容,认真完成参观和考察任务,认真聆听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做好实习笔记。
6、积极提问和发现问题,要注意文明礼貌、和同学团结合作,尊重他人。
六、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对实习的效果承担主要责任。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实习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收获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
七、实习考核方式
1、实习表现:占20%;
2、实习报告内容:占50%;
3、实习记录:占20%;
4、提出合理化建议:占10%。《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实习性质:生产实习实习总学时: 实验总学分: 实习总周数:4周
实习学期:(第7学期,第1周—第4周)适用专业及年级:
一、实习目的和基本要求
该实习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开设的生产实习,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生产实际的重要手段。生产实习的目的和基本任务,是使学生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将所学环境工程系统和设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通过生产实习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印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接触实际生产和工艺过程,加深对本专业各方向应用领域的了解,逐步建立工程观念和专业思想。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使学生对环境工程领域生产企业及设备以及环保设备的应用有一个基本印象,了解企业的必备生产环境以及与其他工业企业的联系;特别应关注企业生产流程和排污节点分析。
2、了解行业生产的概况,获得对本专业领域企业的实际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理解;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认识实际问题,培养探索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4、学习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优秀品质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点、集体观点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品格。
二、实习方式
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实习。主要是听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对其单位生产工艺及三废排放和治理技术的讲解,收集相关资料及进行现场参观和进行污水或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地点贵州省内如贵州宏福实业公司磷肥厂(硫酸分厂、磷酸分厂、磷酸二铵分厂、水处理分厂、热电分厂等)、贵阳小河污水处理 10 厂、贵阳高雁生活垃圾卫生处置中心等相关单位。
三、实习内容
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实习。主要是听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对其单位生产工艺及三废排放和治理技术的讲解,收集相关资料及进行现场参观和进行污水或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地点贵州省内如贵州宏福实业公司磷肥厂(硫酸分厂、磷酸分厂、磷酸二铵分厂、水处理分厂、热电分厂等)、贵阳小河污水处理厂、贵阳高雁生活垃圾卫生处置中心等相关单位。掌握这些企业和工厂的生产工艺、排污节点及相关环保措施。
四、实习的组织
该实习是在学院领导和环境工程教研室老师组织,包括确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总结等工作。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单位有关部门商量落实各实习教学环节的各种事项,另外还包括实习的考核、成绩评定,实习总结等。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针对实习企业现场情况,作必要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理清实习的思路、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产实际的热情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教师以深入实习现场指导、引导为主。学生以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生产系统和工艺流程和对重点生产岗位考察学习为主。根据实习具体情况,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讲座。
五、实习纪律或注意事项
1、服从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安排,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完成实习的各项内容和任务。
2、严格遵守校纪校规,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因病因故不能参加实习的学生,要有书面证明和报告,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实习期间因故请假,须经指导教师批准并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否则按无故缺席处理。
3、若有违规的学生经教师口头警告两次,若还发生违纪情况,则责令退出当次实习与无故未参加实习者可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完成实习后方可得到实习成绩:一是随下一届一起参加生产实习;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利用寒假学生自己找单位参加实习,要求所找实习单位数目不得少于无故缺席次数,同时要求要有已在实习单位实习的证明。开学后将实习报告和实习证明同时交予指导老师。
4、认真听取实习单位安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报告和讲座,穿戴好劳保用品,注意 人身和财产安全。
5、实习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实习内容,认真完成参观和考察任务,认真聆听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做好实习笔记。
6、积极提问和发现问题,要注意文明礼貌、和同学团结合作,尊重他人。
六、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对实习的效果承担主要责任。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实习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收获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
七、实习考核方式
1、实习表现:占20%;
2、实习报告内容:占50%;
3、实习记录:占20%;
4、提出合理化建议:占10%。《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实习性质:毕业实习实习总学时: 实验总学分: 实习总周数:2周 实习学期:第8学期
适用专业及年级:环境工程专业 四年级
一、实习目的和基本要求
实习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通过实习了解生产、操作、管理全过程,体验工艺运行操作、仪器设备维护、厂房设备布置等一线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扩大知识面,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初步的实际知识和专业技能。
实习要求:
1、了解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实践知识;
2、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具有化学分析的基本技能和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3、具有对水、大气、固体污染和地质环境与灾害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4、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给排水和“三废”排放的监测、评价能力,具有对“三废”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的基本知识与初步能力;
5、具有开展环境工程工作的初步能力;
6、在掌握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执法能力;
7、具有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
二、实习方式
1、听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做企业生产技术、企业管理等报告。
2、查阅资料和现场参观。
3、到相关车间、工段和化验室收集资料。
三、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实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习、噪声、振动与其它公害实习、给排水工程实习等。重点在污水处理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实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习。具体要求是:
1、实习厂基本概况
企业生产规模、主要产品、人员状况、工艺过程水平及主要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三废”来源、数量及治理和排放情况;企业环境管理体制建设和基本制度(如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用电安全导则等);清洁生产推广实施情况;环境监测项目及布点等。
2、水污染防治实习
结合实习单位污水处理实例,了解企业生活、生产的废水来源、水质状况和处理后达到的水质指标。了解各种废水处理所用的工艺方法及流程(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掌握处理工艺各部分的功能及其主要设备和构筑物结构、操作方法(开车、停车及正常操作及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大气污染防治实习
了解实习单位大气污染防治情况和常见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方法和设备。重点掌握大气污染防治中废气的除尘、脱硫、脱氮等技术,熟悉常见的污染物控制与净化装置的结构特性,工艺流程,典型装置的操作运行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习
通过在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进行实习,了解实习单位工业废渣的来源、特性及其处理与处置状况。工业废渣所采用的处理技术,部分典型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废渣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情况及其工艺流程。
5、工艺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的实习
通过锅炉给水等方面的实习,了解常规水处理技术(如澄清、消毒、除臭、除铁、软化、淡化和除盐、水的冷却等)以及深度处理技术(如活性碳吸附、臭氧氧化、膜技术等)。
6、噪声、振动与其它公害实习
通过降噪原理、使用材料、结构到性能等方面的比较,了解实习所见到的吸声、隔声、消声、隔振装置的降噪效果。
四、实习的组织
1、环境工程教研室负责实习的组织和实施,主要包括确定指导教师,联系实习地点和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动员和实习总结等工作。
2、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实习的具体实施,包括实习的起止时间,住宿和饮食,各实习教学环节的安排和实施,实习环节的考核和实习成绩的评定,实习总结等。
五、实习纪律或注意事项
毕业实习一般在“三废”处理厂、环保建设工程工地、环保监测站等单位进行,或者在化工、制药、造纸、冶金、纺织等企业进行,这些实习单位一般都有一定的生产安全要求,有些企业还涉及一些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药品,涉及机械电器设备,因此,进入实习单位之前,由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特别是防火、防爆、防毒、用电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保密、门卫、考勤、请假、销假、就餐、就寝制度等)。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注意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注意事项:
1、严格按实习大纲的要求按时完成实习任务,认真听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作的各种报告,在现场参观及参加生产劳动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带队人员的讲解,做好笔记,多观察、勤思考,虚心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请教,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实习队伍,有事须单独外出时,必须先向指导教师请假,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外出。
3、认真听取安全报告,注意安全,尤其是在现场参观过程中,要听从带队人员的指挥和安排,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不随意触摸各种设备和设施,注意周围环境,要严格遵守企业安全规程,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紧跟实习队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讲文明礼貌,严格按大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实习地的风俗习惯。
六、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对实习的效果承担主要责任。
七、实习考核方式
1、实习表现:占20%;
2、实习报告内容:占50%;
3、实习记录:占20%;
4、提出合理化建议:占10%。
第三篇: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Course Desig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学
分:2.5 总 学 时:2.5周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有关废水处理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文献和设计资料使用方法,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有关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掌握工程设计的设计步骤、方案选择方法; 2 了解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熟悉使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的方法; 4 掌握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方法; 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6 掌握有关工程设计说文件的编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课程设计内容 1 设计要求
(1)根据提供的原始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2)对各构筑物和设备进行工艺计算;
(3)对废水处理站的定型设备进行设计和选型;(4)编制设计说明书。
(5)绘制废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图、高程图;(6)绘制主要构筑物和设备工艺图。2 提交成果
(1)设计说明书1份;(2)平面布置图1张;
(3)废水处理站高程图1张;
(4)废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2-3张。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设计动员,发放设计任务书(0.5天); 2 课程讲授(1天); 查阅资料、拟定设计程序和进度计划(0.5天); 4 方案设计、设计计算、编制设计说明书(7天); 5 设计图纸绘制(9天)。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完成题目的难度;独立完成设计情况;答辩情况。成绩采取审定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按五级积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教 材
﹒1﹒ 《环境工程设计》郝瑞霞编著 河北科技大学出版社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指导说明书》 参考资料
《排水工程》下册(第四版)张自杰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 孙力平编著 科学出版社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 《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 张自杰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
六、其他要求 设计说明书编写规范; 2 图纸按照规范绘制。
﹒2﹒ 严煦世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纲制定:郭建博
大纲审定:李再兴
制定日期:2008年8月
第四篇: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设计周数:2周设计学分:1学分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能力。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水处理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日后从事水处理工程设计打下基础,因此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污水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工艺相应构筑物及附属设备的理论设计计算方法,机械制图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与基本要求
方式:课程设计为期一周,时间安排如下:
1、课程设计的讲授0.5天
2、课程设计的计算部分4天
3、课程设计图的简单绘制、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0.5天
基本要求: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依据具体水质情况,确定适宜的工艺流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难点在于主体设备的设计和计算和选型。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印染废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的制定、单体构筑物的设计、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图的绘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制。本课程的教学面向本科层次,因此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注重实用性方法与技术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原始资料,计算进出厂的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浓度;
2、根据水质情况、地形和上述计算结果,确定处理方法和污水、污泥处理流程以及有关的处理构筑物;
3、对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形式、数目和尺寸;
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
5、完成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图的绘制;
6、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
1)污水设计流程选择是否合理。
2)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是否合理
3)构筑物数目、尺寸选择是否合理,工艺计算是否准确。
4)污水处理构筑物、管道平面布置、高程布置是否合理,绘图是否精确。
5)论文编写是否条理清晰。
2、评分办法: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程,评分标准按照十一等级制评分。
六、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高廷耀、顾国维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上、下册,(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
[1]曾科等主编.《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
[3]唐受印,汪大恽等编.《废水处理工程》(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刘红主编.《水处理工程设计》.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编著.《印染废水污染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基于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分析
摘要: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后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在高等教育职业化背景下,该课程设计的作用和功能更为突出。该论文从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特点出发,按照职业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等教育;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240-03
0 引言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设置的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之一。该设计课程主要任务是配合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通过工艺选择和计算,绘制相应的工艺流程图,实现理论教学向实用化方向的延伸。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培养和强化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迫使高等教育发生了新的变革,即职业化人才培养被列入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作为学习治理水体污染重要的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将如何适应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要求,需要认真对待。本文从职业化人才需求出发,重点分析了目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课程设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现状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内容:水污染控制工程(即理论部分)、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等。图1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关系图。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通常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设计。学生一般需要在2-3周内,学习处理厂的工艺流程选择、设计计算、平面及高程布置,撰写设计说明书,并能使用cad绘制布置图。通过该设计任务,培养学生掌握实际工程设计的本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前置课程开设有限。在课程设计前,主要学习的课程是四大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参观实习、制图课程等。但部分学校缺乏课程设计中涉及到的水力学计算、排水管网、排水泵站等知识的学习[1]。
②设计内容陈旧。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几年来教学内容变化不大,一些设计内容不符合工程实际,甚至设计题目多年都一成不变。学生只能按照设计任务要求,应用课程中的设计原理和计算公式,机械地进行设计,最终导致不断地重复千篇一律的结果[2]。
③学生缺乏工程素养。长久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往往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而轻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工程素养比较欠缺[3]。
④与实践环节脱节。课程设计一般都是在学校内完成,学生对一些设计中涉及到的处理单元或者处理流程,由于前期参观课程间隔较远,记忆已比较模糊,从而不能将参观所见与课程设计很好的联系起来。
⑤教学管理不当。一方面,课程设计中存在多人一题,甚至一班一题的现象,因而难免出现抄袭,甚至完全雷同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比较少,甚至一个班一位指导教师,教师难以全方位监管好学生的课程设计,学生自由散漫现象时有发生。
⑥考核方式不够灵活。目前的考核多为结果性考核,即通过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进行评判,缺乏对过程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难免会造成部分学生平时懒散、不上心,到考核时抄袭他人成果交差了事。因此,破坏学生的学习氛围,对学风造成不良影响。
⑦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高校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师资的需求,不少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验。这些老师指导实践性很强课程设计,必然影响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职业化特征对课程设计要求
一般来说,职业化人才培养过程是实用主义在职业导向高等教育中的内化。因此,职业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充分体现职业的社会分工,在紧跟时代的前提下,构建符合职业自身特点与要求的技术要求和规范,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最终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同样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也不能脱离实用主义的特征,只有将实用主义贯穿在该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才能将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向实践领域有效延伸。在进行该课程设计教学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需要符合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中的相应岗位要求,课程设计的内容能与工作实际相一致;其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是衡量该课程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三,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加予对待;第四,提供必要的设计环境,为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创造条件;第五,培养过程以实用为前提,以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为依据,尽量做到避繁就简。3 课程设计体系构建
构建符合职业导向高等教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建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管理制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管理制度可以从课程设计四阶段入手,即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制图阶段、考核阶段。首先,在准备阶段,应该规定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任教资格,尽量避免一人指导多人或一班;说明课程设计题目的审核和确定的方法;明确学生选择课程设计题目的程序;以及对学生课程设计的准备要求。其次,在设计阶段,应制定考勤制度,保证学生设计质量;要求教师在设计阶段辅导或答疑的时间和方法,确保设计中问题能及时解决;规定中期检查时间节点和任务完成量,避免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部分学生由于前期没有抓紧而影响设计进度。第三,在制图阶段,要明确制图的数量,规范图纸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最后,应该确定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和工作总结机制。考核不仅要考虑设计的结果,也要考虑设计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书面表达,也应该重视口头论述,最终成绩可以按照平时成绩、书面(成果)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而工作总结机制就是要通过梳理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开展课程设计提出意见或建议,使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形成良性循环,在不断的总结中得到质的飞跃。
总的来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从制度上保证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避免不同指导教师在指导课程设计时的随意性。
②完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反映应用理论教学的知识点的同时,应充分与实际设计对接,可以将具有普遍性或典型性并贴近工程实际的问题,比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企业特征废水治理等列入教学设计内容;改变过去命题单一,多人一题的局面,尽量合理安排题目,实现类型多样化,最终实现一人一题的目标。同时,为了鼓励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可以让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自行申请设计题目,经审核批准后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对于符合课程设计要求的横项项目,可以纳入课程设计的题目,安排相应教师指导学生,并在教师考核上有所体现。
③落实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4]:1)教师提供设计任务要求,给出设计常数,学生自由组合,单独或者协作完成方案的选择、设计计算和图纸的绘制;2)明确某一污水处理系统,给定该系统的水质参数,由学生进行模拟设计,然后再到与该处理系统相近的现场参观,把设计与实际设施相比较,对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课程设计与课程参观相结合,到现场了解学习污水处理系统,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自己认为的更加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三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师在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无论采取那种方法,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课程设计,需要学生从三个层面加强认识,即熟悉课程设计任务、明确课程设计思路、通晓课程设计绘图。
④扩大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环境。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无论是进行工艺选择后设计、还是已知工艺设计或是现实处理工艺分析后提出新的设计思路,都离不开对设计对象的感性认识。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是最直接的扩大实践环境的手段,但是它的局限性就是离学校距离比较远,不便于满足学生经常性的实践要求。因此,可以采取诸如影像资料、flash、图片资料、仿真等手段演示、模拟处理系统,以扩大和完善实践环境。
⑤把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质量要求。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将理论教学向实践延伸,培养具有职业化能力的人才,该人才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因此,学生在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后,应掌握四个方面能力,即:1)会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废水处理工艺,知晓处理工艺中的各处理单元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去除效率;2)确定处理工艺后,能够正确选择计算公式和参数,设计计算各处理单元结构尺寸;3)能够根据厂区功能区划和布置,合理布局废水处理厂的平面和高程;4)能够熟练应用绘图软件,用规范清晰的绘图语言绘制平面图和高程图。
⑥培养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师队伍。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课程设计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纸上谈兵,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具有丰富的实践实验,即“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技能型的教师队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诸如外派学习、考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或全职教师;强化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或技术革新;鼓励教师积极与设计部门联系,在条件应许的情况下,参与设计部门相关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鼓励教师获得环境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废水处理工”、“注册环保工程师”等;在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内部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结论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以职业化为抓手的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化表现。通过与社会对接,删繁就简,培养学生应用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原理,掌握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工艺计算、平面及高程布局,熟练应用绘图软件和语言,绘制符合要求的平面和高程图,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工程素养,以达到培养职业化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