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1:2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

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下岗职工培训工作的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石景山区街道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第一手资料。本人于8月22日至8月26日,深入到石景山区街道对全街道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结合石景山区街道下岗职工和再就业工作实际,就做好今后的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下岗职工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基本情况

街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东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38148人,现有11个

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2所小学、2所中学和石景山区中小学劳技中心。目前街道共有下岗职工失业人员2531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员为1558人,集体企业失业人员373人,街道下岗失业人员中已有1661人实现了再就业,870人未就业,其中多数为体弱多病人员。4050人员185人,就业培训1843人,累计免费核发《再就业优惠证》518本,涉及税费减免万元,劳务输出万人次,街道登记失业率3%,低于控制指标的个百分点。

通过对调查情况的整理归纳,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的状况大体可分为以下类型:

创办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 据调查,截止8月底,街道下岗职工人员从事各类经营活动的有230户。他们或独立办厂开店,或与他人合作参股办公司。他们凭借过去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广泛的社会关系,大都经营得比较好,而且大多数私企还接收了不

少下岗职工人员。

部分下岗职工被个体私营业主雇用 从我调查街道的部分企业和收回的问卷来看,被街道内个体私营业主雇用的这类人员约占下岗失业人数的%。这也充分说明,街道个体私营经济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街道的一间超市拥有正式职工130余人,其中来自街道的下岗失业人员达30余人,占总人数的23%以上。到外地打工谋生

这类人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技能。据调查的320名下岗失业人员中,有180名在外地打工,约占%。他们多在外地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就业服务中心输出的。

协助家庭成员经营

这类人员约占1--2%。他们下岗后,有的协助父母、有的协助丈夫从事个体经营。有的年纪大、身体差、不宜再谋职业。如:街道下岗职工林某,现已56岁,长期患风湿病,下岗后就一直在家养病。

据统计,这类人员约占未就业人员的%。从事自由职业

在下岗职工人员中,有不少从事自由职业,如修理水电、灌送煤气、推销保险、搬运装卸、建筑小工、摆地摊、当门卫、做保安、当保姆、送牛奶、甚至当吹鼓手、做礼仪服务等。他们的特点是游击性强,工作不稳定,但收入基本能养家糊口。街道通过这种途径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大约有1200余人,约占下岗失业人数的6%。如:李某在国营公司下岗后,一年就从事过送牛奶、送矿泉水、保险推销员3种职业。

家庭条件尚可,不再考虑就业 调查得知,约有%的人下岗失业后由子女或者配偶抚养,已无再就业的念头。如:街道下岗女工郭某因儿子条件较好,孙子又需要人照料,下岗后干脆帮儿子照看家庭,料理家务。街道下岗女工刘某,现年36岁,儿子读书,丈夫创办了一家种子经销公司,家里确也需人照看。下岗后她在家当起了专职母亲,相夫教

子,让丈夫全力去办好自己的企业。无资金、无技术、难以再就业 在下岗职工人员中,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人下岗失业后重新就业的机会较大,而无技术的普通工人再就业机会则相对较小。如果资金也困难,再就业则难上加难。目前,街道未就业的下岗职工人员多数既无资金,也无技术等原因,至今仍在家待业。

等待观望,无所事事

此类人员虽然不多,只占不到1%,但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他们一方面责怪自己命苦,一方面在等待天上的馅饼。他们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轻事找不到,重事不想做;收入高的事找不到,收入低的事不去做。整天一筹莫展,无所事事,东游西荡。

二、下岗职工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存在的原因

虽然党和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工作的优惠政策在街道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

问题。

政策宣传并未完全到位 由于宣传不够到位,目前仍有不少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政策不了解,一些人对可以享受优惠待遇的对象、种类、数额毫无知晓;一些人对政策只是一知半解,导致一些可以享受优惠的人没有及时申请,使政策没有得到全方位的落实。创业培训力度不够

创业培训力不从心,小额贷款举步唯艰、门槛高、手续繁琐,再就业资金到帐程序复杂,税费减免受地域环境、财政收入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下岗职工的创业热情。我在对街道118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抽样调查中,75%的职工反映缺少就业岗位;反映技能缺乏为35%;58%对税费减免要求强烈;89%认为小额贷款可望不可及;在收回的112份有效问卷中均要求落实优惠政策,特别是税费减免、小额贷款。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证》发放把关难 实行再就业优惠,是国家一个重大而严

肃的政策问题,因此,应该严格掌握政策,做到该享受的一个不漏,不该享受的一个不批。但事实上,街道在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发证部门人手紧,要在短时间内对数以万计的人员是否符合发给《再就业优惠证》的条件一事进行逐一审查核实,难度很大。使少数不该享受优惠的人员持有《再就业优惠证》要求享受优惠政策,从而增加了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的难度,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

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较低 调查发现,许多用人单位愿意从大局出发,在同等条件下先招聘下岗职工,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一线工人。但许多下岗职工由于自身没有技术或技术单一落后,而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望岗兴叹。如原造纸厂职工苏某下岗后,到其它公司求职,因无技术特长,而未被录用。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学技术难、再就业难、养老保险接续难等一连串自

身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是当前并轨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三、进一步做好下岗职工培训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几点意见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努力实现由单位就业向市场就业,由企业管理到社会化服务的两个转变。

加大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再造宣传声势;各有关部门都应利用宣传栏、宣传车等有效形式,反复宣传职工培训和再就业的相关政策,做到宣传到位,落实到位,职工享受到位。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关心职工培训和再就业的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和民营企业为政府分忧,为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解愁,广纳职工培训和再就业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劳动就业部门要把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证关

《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对象应严格控制在现行政策规定的四类人员上,不能随意开新口子。对申请颁发《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要严格按政策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核发;对把握不准、存在疑问的要调查核实。对已发证要进行一次清理,对不符合条件的,要予以纠正收回《再就业优惠证》。重视岗前培训

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得力人员,精心备课,对下岗职工和再就业人员进行免费集中培训,一方面授之以知识和技能,对合格者颁发相关证书;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和法纪教育,劝其改变择业观念,树立吃苦耐劳精神,引导他们自尊、自爱、自强,摒弃依靠思想,以增强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机会。凡是有能力进行个体经营的,政府大力提倡

政府要鼓励下岗职工自已办企业。并为其大开绿灯,免费办理一切手续;对经营有困难的减、免、缓工商税;还要求

城建部门,为他们解决营业场所困难。在不影响市容的前提下允许摆摊设点及占道等。综上所述,职工下岗只是在企业竟争中的必然趋势,企业竞争只是为了提高经济建设,党委、政府要处处关心下岗职工,我也衷心希望下岗职工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再上岗。

第二篇: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研报告

吉林省洮南市 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8月6日 调查地点:吉林省洮南市 调查对象:吉林省洮南市机床厂

调查方法:由于时间和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本次采取的是访谈的形式。调查目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下岗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敏感话题。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重视再就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训,认真思考,更好的为还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对提高我国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研究近年来我国在关于下岗职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经验与教训,就近日在我市对部分下岗职工进行调查。本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成效

洮南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吉林省西北部,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交界点,东北平原和科尔沁大草原的交融地带。全市辖 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 43.3万人,土地面积 51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85人。铁路、公路贯南北,硬化路面乡乡通,程控电话通全境,有线电视连万家。洮南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资源型工业格局独具特色。洮南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大市。大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呈现较好的趋势。

二、再就业后的主要境况和心态

在经历了一个下岗、失业、求职和实现再就业的过程后(平均下岗11个月左右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其中有59%的人再就业后又经历一次以上的工作变动),普遍得到了较大的收益和进步。

(1)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工资和经营收入,生活有所改善。下岗前,调查对象人均月收入为352.42元,再就业后被雇佣人员的人均月收入为461.29元;自营就业者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上的占42.l%,比下岗前提高30个百分点。总体上有65.7%的人收入比下岗前有提高。

(2)他们经历了较长时问市场就业实践的磨砺,择业心理趋向务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主动地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他们中通过自我创业和亲友介绍实现再就业的占67.5%,目前还想回原企业工作的只占19.3%;在择业条件中要求“比较体面”的已降至最末位,仅占0.7%;有70%以上的中年和女性,从“便于做家务”和“身体能适应”出发,表示愿意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目前,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的占32%,表示一般的占51.2%,表示不满意的仅占16.8%。由此反映了他们中的多数人已能平稳地面对现实。

(3)在职业变动中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在职业的大调换中,他们重新感受了劳动的意义,磨炼了自立自强的品格,扩大了眼界,增长了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成功者。有的已成为新的用人单位的经营或技术骨干,有的下岗从商几年就成为“老板”,还能为其他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在本次调查对象中,再就业后获得各种先进荣誉称号的近8%。

三、在从事自谋职业和个体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从本次调查看,他们靠自己的积蓄和亲友的借助,人均投入本金21900元,人均年缴纳各种税费7165元,雇有领薪工人的已占1/4。这表明他们在创造就业和收入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也作出了贡献。但在他们中间小本经营的还是占多数(资本金千元以下的占31.4%,万元以下的占72.45%),在自营就业和个体经营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1)在经营选项上缺乏咨询服务和指导。他们本小力单,不善经商,在消费不足的市场环境下,买卖更加难做。尤其在经营选项上往往出现盲目从众“跟 2

风跑”的现象。例如,在一个中等城市,下岗后去经营三轮摩托搞个体运输的,竟有7000多人,出现“拉车的比坐车的多”的情形。类似这种蜂拥而上、超出市场一定容量的经营服务项目,往往进入者多,被淘汰出局的也多。

(2)缺少资金。由于缺少资信担保,无法获得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持。一些地方政府要给自谋职业和从事个体经营者以贷款支持的承诺,还多是纸上空文。靠现有的小本经营,多半仅够维持基本生活,有的虽有点节余,但积累太慢,要想增加投入把生意做大很难。

(3)税费负担过重。本次调查反映本金与税费之比为3:1,足可见税费负担之重。在税费中,费比税更重。一位下岗职工根据市场需求正筹办一个低价位的小招待所,要经15个部门盖章,没等开张,各种开办手续费已花去2万多元。在访谈中,反映这类事例不胜枚举。中央和各地政府为鼓励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手工业、社区服务业等,虽有减免税费的原则规定,但落实很难。据一个再就业工作先进城市的工会调查,在下岗再就业人员中,实际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只占12.24%。

(4)缺少经营场地。在创业者中,自有场地或享有政府提供的低价经营摊位的是少数。一般大中城市十几平米的小门脸月租金都在3000元左右,这对于小本经营是难以支付得起的。但如果没有经营场地证明,就办不了正式营业执照,不能享有依法正规经营的各种好处。税费重和铺租贵,是形成无照经营比例居高不下的一个客观原因。

(5)与政府管理和执法部门摩擦矛盾多。他们中不少人主要受本金所限,存在无照经营、占道经营或违章搭建临时建筑用作经营场地等行为,都会同城市的各项管理目标发生冲突,使他们在政策法律上也处于十分被动和不利的境地。再加上有一些管理执法的公职人员素质低、风纪差,粗暴行政、白吃白拿、按“人情”定税费等等,加大了他们的经营成本和精神负担。

四.再就业人员的精神负担依然沉重。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

(1)他们虽有工作和收入,但多处于不稳定和低收入状态。从本次调查看,受雇佣者多为短期临时就业,月均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占55.3%;自营就业者多为小本经营,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57.4%。全部调查对象中月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困难户占13.4%,他们是一批生活在底层的“有工作的穷人”。因而他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是怕被“炒鱿鱼”,再次下岗失业;怕买卖蚀本,生意

搞砸了“明天又不知可以干点什么来养活自己”。

(2)他们虽能维持眼前的基本生活,但缺少以后的基本社会保障。相当一部分人因原企业连年经营困难,社保欠账,个人缴费部分也已中断,而再就业后的社保关系如何接续又不清楚,实际上已成为“断保人”。因而现在社会保障不落实,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3)他们虽已在社会上就业,但大多仍保留有“国企职工”的身份。本次调查对象中,仍有90%的人与原企业保持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社保关系。在目前劳动体制双轨并存的条件下,保留“企业人”的身份,还能享受一些福利待遇。但随着清理“隐性就业”和理顺劳动关系工作的推进,他们越发担心与企业脱钩后,将会失去最后一点利益和依靠,不但停发生活费,而且还要提高子女入学、冬季取暖、住房租金等费用的支付标准。

(4)他们虽然在努力适应新的就业环境,但还未从失落的阴影中走出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80—90%是进入社会职业声望较低的传统零售、服务业,以及过去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苦脏累岗位或临时就业岗位,与原先“国企工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有明显落差。再加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普遍对求职者提出低年龄和高学历的要求,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因而在他们中常有“昔日主人翁,今日打工仔”的感叹,或自称为“没有人要的弃儿”。

(5)他们虽然总体上认为国家和企业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改革真落到自己头上,又感到十分困惑和痛苦。在他们经受着体制转轨中利益调整和观念冲突的“阵痛”之时,正是他们游离失散于企业外的社会之中,大多处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尚难以覆盖的“盲区”。再就业后,在他们的身边有党和工会组织的仅占18%左右;他们中约占15%的共产党员,基本处于“散兵游勇”状态;工会的会员关系,也被“束之高阁”。因而,他们是最缺少精神关怀和组织保护的人群。在访谈中,发现他们中有少数人流露有消沉、孤独无助甚至不满情绪。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到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劳动创造、自强不息的奋斗中所取得的成就,也能感受到他们在职业流动和生活变迁中的艰难。他们为国企的发展和改革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在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大调整中,转入了困难较多的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对这部分下岗再就业人员,我们理应送出国企大门,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五、存在的实际问题

(1)思想不到位影响再就业。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下岗人员再就业极少的反差比较明显。如上海市对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家政服务、环境卫生、商业服务、市场营销、保险业务、保安、旅游业、第一产业等方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是下岗人员再就业人数较少。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a、存在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障碍。有的下岗人员说:“过去我家请保姆,现在我去当保姆,我才不干。”还有部分下岗人员不愿做一些脏、苦、累的工作,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这些活我能干,并且能比外来工干得还要好,但是宁愿少拿钱也不想干。” b、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不少下岗人员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的机会。c、对再就业认识片面。绝大部分下岗人员认为从事个体经营仍属失业,只有政府重新安排的工作才是就业。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的企业领导一是不能正视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感到有损企业领导的形象,往往回避或不谈下岗再就业的问题,致使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二是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认为“市场经济琢磨不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清企业哪一天又红火起来了。”这种思想对下岗职工有着直接影响,使他们在再就业问题上进退两难。三是对下岗职工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草率,甚至不闻、不问、不讲,严重挫伤了下岗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与信任,影响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2)育或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在调查中,测量了下岗职工的“教育水平”和“下岗前所拥有的技术级别或职称”的情况。下岗职工的自身资本比较差,“教育水平”在初中文化的占总数的63%,而大专文化程度的职工占比例2.5%,大学本科及大学以上文化的一个都没有,同时四分之三的职工在下岗前没有任何职称或技术级别。可见,绝大多数是由于文化程度低,适应不了社会竞争、岗位竞争的需要而下岗的;与此同时,由于其自身知识、技能、年龄的限制等,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受教育年数,这就意味着下岗职工受教育的年数越多,职称或技术级别越高,他们在再就业过程中找工作的困难程度就越低。也就是说,下岗人员的个人自身教育、职能技术、健康,最终形成他们的人力资本,导致他们不能尽快找到工作

(3)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是制约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下岗人员认为,“将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现在

即使自己找到工作,或从事个体经营,但没有了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心里不踏实。(4)与我国基本国情有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所引发的失业,也就是“总量性失业”。主要表现在我国劳动力资源历史存量太大而且增长速度快,而导致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我国在几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在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低工资、高就业 ”的方针,使企业内部富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大锅饭 ” 掩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 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 ” 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5)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有关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不一致的导致失业,存在失业的市场和存在岗位空缺的市场同时存在,也称为结构性失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结构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大量机械化、自动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既使人类从过去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出

来,同时,也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近20年,也是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20年,在企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器排挤工人 ” 的现象。再加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 “ 抓大放小 ” 的改革战略的实施,在 “ 抓大 ” 过程中大量企业合并或者被兼并,使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样,资本规模扩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失业增加的规律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了出来。要树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胡鞍钢等人认为,“经济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经济增长优先论,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目标,也是首要目标。二是就业优先论,即扩大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是最重要的目标,也是首要的目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联系被大大削弱了。经济增长、扩大投资需求能否扩大就业,在多大程度上扩大就业,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何种经济增长模式”。

六、针对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方法

(1)、是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在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同时,要把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失业人员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及减少劳动能力长期失业人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作为就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建立目标责任体系,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要贯彻实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开就业门路;要鼓励和规范灵活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

(3)是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带来就业的倍增效应。要落实完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简化程序,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信息服务;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转变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4)是实施就业援助,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题。要将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作为就业困难人员,给予重点援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并视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以及适当的岗位补贴;对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

(5)是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鼓励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对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注:另附访谈记录

第三篇:浅谈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制度

浅谈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制度

职工下岗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就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目前,在我区,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区的下岗人数和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再就业形势之严峻,已成为影响全区工作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社会的安宁与稳定。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当前,要把扩大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经济发展,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笔者主要从中央、省市关于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决定出发,明确要实现的目标,提出存在的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和经验。

《一》街道再就业工作的现状:

(一)下岗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当前,我区面临的一个严重困难就是下岗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随着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企业的减。增效等改革力度的加大,下岗和失业大量增加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截止到2008年底,据统计,我区5万多从业人员,失业人数约3500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国有及集体企业,通过区领导的多方努力,实现就业再就业340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21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明年形势会越来越严重,随着许多厂的破产重组,会有大量人员加入到失业队伍中来。明年我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专生及大学毕业生不下千人。据统计,事业单位“隐性”富余职工也在20%以上。这部分“隐性”富余职工将随着机关事业单位的减员增效而步入下岗的行列,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于此。

(二)再就业难度大。目前,我区原有的国有集体企业的规模难以扩大,原有的岗位已经饱和,有的企业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处于转产甚至停产状态,整体上处于向外排放劳动力状态,根本不具备吸纳新的劳动力就业机会。所以,从今年和明年来看,我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数将远远高于所安臵的再就业人员的基数,失业队伍将继续扩大。

(三)下岗无序现象较突出。当前,我区的下岗行为具有极大的无序性,这其中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则在于许多企业、行业的领导趁机甩包袱,将负担转嫁于社会,为此政府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对企业用人制度的宏观调控,切实规范下岗行为,化无序为有序。

(四)再就业工作应统筹运作。当前,再就业工作已不是暂时的政府行为,它将成为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因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现象将长期存在。虽然我区已成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都成立了相应的再就业服务组织,再加上各镇、街道办事处原有的劳动服务办公室,再就业的网络已经形成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总的来看,这项工作在统一指挥、协调运作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各镇、企业、街道、居委会之间尚缺乏沟通和横向联系,工作中有流于形式的情况。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我区有一半以上的失业人员找工作不是通过再就业网络,而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我区的再就业服务网络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加强再就业工作的统筹运作,已成为希望再次就业的失业职工的一致愿望。

(五)下岗再就业的政策宣传不够。许多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政策不了解,不知道应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更不知道应如何去办理各种手续。

《二》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从现有的情况看,短期培训多,长期培训少;初级培训多,中级以上培训少。很多培训只是走过场,半天时间也算是一次再就业培训。培训内容上,很多只是读读文件,听听报告,联系实际的技能培训少,培训后往往不能掌握任何技能。一些培训机构不了解下岗职工想学什么,只管按计划招生,培训的工种、课程不符合市场需要。许多下岗职工再就业从事的是360行之外的新职业,诸如净菜配送、邮件速递、护工、保洁、小手工艺、家庭服务等等,没有多少培训机构开设这类课程。还有许多下岗职工想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地,发展种养殖业,但苦于没有从事农业的技能和经验,不敢轻易地迈出这一步。已经在农村发展、有所收获的下岗职工,有几个是再就业培训中心培训出来的呢只重技能传授,忽视引导和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人在失业以后会有种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影响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并导致盲目择业,而盲目择业极易导致迅速再失业。

(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给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配臵应该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也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引导他们通过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绝对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而失业人员绝大部分又缺乏相应的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因此,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力量有限,大部分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会相当困难。

(三)失业人员的择业观念和用工企业的用工观念至今仍存在一定偏差。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的择业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彻底转变,不愿干脏活、累活、伺候人的活。有关部门多次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再就业招聘会,许多失业人员都挑肥捡瘦,致使近几年来举办的再就业招聘会,每次双方的成功签约率一直提高不上去。当然,用人企业也存在很大问题,企业的用工观念有很大的歧视性,突出表现在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待遇歧视等方面比较严重,对扩大再就业规模影响很大。

(四)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失业人员再就业,政府包不 下来,政府也不应该包下来。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必须尽快发育成熟,通过市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安臵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但我区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发育一直处于不成熟状态。其突出表现为现有城乡分割、区域分割、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市场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如何培育扶持职业介绍、中介服务组织,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总体设计的重大课题。

(五)因家庭原因就业困难的特殊条件或因素,有的确实因故不能从事长久而稳定或远离家庭的工作,这也无疑成为他们实现就业的难点。

《三》、针对再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建立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以科学的职业指导、信息网络和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为依托,建立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实行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完善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主要包括科学的职业指导、完善的信息网络提供和全面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的职业指导和全面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职业指导是指职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或教学培训机构,通过对求职者(或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帮助用人单位招聘用人。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抓好职业介绍和“一站式”就业服务政策落实,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区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实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续接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截止目前,已举办招聘洽谈会65次,并开设了微机、挡车、机械制造等多个专业培训,为9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介绍工作。但从总体来讲,我区的职业指导工作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立足于我区实际情况,要搞好职业指导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掌握合理开发与利用劳动力的规律。职业介绍机构要经常分析当地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劳动力供求情况以及就业发展趋势。收集就业信息加以归纳,运用政策导向和现代科学手段与方法,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服务。

(2)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职业分析。职业介绍机构应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求,对当地有代表性的一些职业群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及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用以指导求职者了解社会职业情况与要求,使之认识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职业只体现分工的不同,而无高低贵贱的差别。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创业本领,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3)帮助求职者了解个性特点和所适合的职业。职业介绍机构可以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对求职者职业个性、能力、气质与性格等各方面进行测量与评定,使之了解自己个性的长处和短处,分析自己所适合的职业。

(4)引导求职者正确选择职业。职业介绍机构要引导求职者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点合理选择职业。根据职业要求介绍其进入相应的培训机构,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5)帮助用人单位选拔合格的劳动者。职业介绍机构要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规格,提供科学手段,帮助他们选到合格的劳动者,以满足各行各业的工作需要。

2、完善的信息网络提供。目前我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这对于做好再就业工作是个很大的限制。就业信息网络主要依靠电脑网络的互联,形成终端和终端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已经建立起就业信息网络的地区,充分利用网络的流通性和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建立起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就业和再就业信息网络,大大方便了再就业人员了解就业信息,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劳务市场的需求,寻找就业的机会。对于我区来说,政府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顺应发展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网络提供。

(二)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形成劳动资源管理的新体系。

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动态管理主要是指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基础情况档案和就业再就业数据库,随时掌握人员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我区目前在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工作方面已经有所成效,据统计以有近万人已进入区劳动服务部门的动态管理范围之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动态管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利用建立的各级劳动保障中心,深入调查,了解情况。我区已在镇、街道和居民委员会建立起劳动保障中心,为使服务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数,各级劳动保障中心要对本辖区范围内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做到进千家门,知千家情,点人知名,点名知人。逐门逐户对辖区居民的就业情况、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城镇低保情况等进行登记,并做到建档建卡。

2、提供就业信息,及时推荐他们就业,实行上岗一人销号一人,下岗一人登记一人,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

(三)以发展特色经济和功能社区建设为契机,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多层次、宽领域的再就业服务。

今年以来,我区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工作目标,积极抓好就业岗位开发工作,努力作到经济发展到哪里,岗位开发就跟踪到哪里。截止目前,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企业破产重组和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拉动了经济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新增就业岗位4276个。其中,新兴商贸企业安臵人员770个,工业项目安臵人员1160个,市场安臵人员680个,社区新增就业岗位387个,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联合就业1270余名。农村劳动力输出6911人,其中市外5340人、省外1543人、境外28人。要进一步做好向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结合我区实际,必须在发展特色经济和建设功能社区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够开拓出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1、发展特色经济。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关键因素,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需求;只有经济发展了,政府才能拿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投入到再就业工程中去。从我区实际出发,搞好周村区的经济,实际上是个如何搞好县域经济的问题,而搞好县域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我们认为,从发展特色经济的角度出发,搞好我区的经济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要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佳”的特色经济新观念,要用全局思维的观念来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全省(市、自治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选准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

(2)改善投资环境。一是要营造适应经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要树立“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二是要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要改革现行市场准入制度,降低企业注册登记门坎和设臵成本,禁止行政性、行业性垄断,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壁垒。三是要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和减少行政审批。四是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治县,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3)构建“三大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促进县域特色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力构建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三大机制”:一是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结构决定质量,结构决定效益。要以市场为向导,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后劲足、市场竞争力强、运行质量高、效益好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二是建立先进的技术进步体系。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增大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培育县域经济的创新机制,增强人才竞争优势、技术竞争优势和信息竞争优势,构筑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三是建立灵活的经济营运机制。要加快资源的整合和企业的兼并重组,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推进、产业化发展,形成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2、建设功能社区。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角度出发,建设功能社区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发展社区服务业。要根据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办各种便民服务项目。大力鼓励、支持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在推动家政服务社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要根据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公安、交通、园林以及环保部门积极配合社区建设,努力开发保安、保洁、保绿、交通协管、文明乘车监督等公益性岗位。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新增就业岗位387个,促进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但我区的社区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搞好我区的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功能,通过深层次发展社区服务业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发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政府一定要放宽对从事社区服务领域的经营政策,鼓励人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业。特别是对微利服务项目应落实各种税收和减免行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如上海市对经过认定的劳动组织,在三年内可以免交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税,并免缴除法定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以外的其他各类社会性缴费。从全局来看,目前最关键的不是再出台多少新的优惠政策,而是要把现有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对于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参与社区就业的,可以携带一定的扶持资金进入,享受一次性开办补助费的支持。对于从事社区服务业收入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可以从相关基金中出资补助到规定的水平。总而言之,在不降低国家原有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将被动领取救济金转变为对社区就业人员的扶持,用活这笔资金;并且提高资金到位的速度,加快资金的运营周期。除此之外,社区就业促进领导小组应该筹集经费对一般劳动者从事社区服务业提供贴息贷款或者银行贷款担保,切实解决资金困难。

(2)协调合作,简化手续。再就业工作是一件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社区就业涉及工商、税务、计划、劳动保障、城管、卫生等方方面面,各管理机构均有自己的管理权限,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协调配合,简化手续,为符合要求的经济实体提供方便。如对有意创办经济实体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经过认定符合开办条件者,可以削减繁杂冗长的各种手续,由劳动保障部门或专门机构确认,其他各站则畅通无阻。

(3)引导城市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社区服务业,或者去社区服务机构就业。国家可以出资,由政府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在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也可以举办怎样开办和管理社区服务业的培训,通过培训了解开办社区服务业的程序与管理知识,促进更多的下岗者自己创业、自己就业。综上所述要比较好的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必须从多方面考虑,真正把各级政府关于再就业的政策贯彻到实处,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保持稳定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国的长治久安。

第四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

邓文谦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下岗失业人员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就业再就业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根本。它必将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轨道前进。正是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本文运用培训的观点,通过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的系统研究,找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障碍,结合培训和人力资源理论知识及实际情况,着重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存在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分别从各主体在完善再就业培训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措施等两个方面着手,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积极完善的思路。全文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基本概念以及类型、特点、方式,并且阐述了再就业培训的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现状,总结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第三部分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对策起着铺垫的作用。第三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在借鉴国外再就业培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主体在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措施。本文站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角度来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经验,提出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策略,以达到大幅度地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的目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下岗职工 再就业培训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49.2

【DOI】:CNKI:CDMD:2.2007.0557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ABSTRACT5-8引言8-1

1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概述11-18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类型与方式11-1

5(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特点与意义15-18

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18-29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发展现状18-2

2(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27

(三)再就业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7-29

      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完善29-48

(一)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再就业培训的经验借鉴29-33

(二)各相关主体在完善再就业培训中应发挥的作用33-37

(三)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具体措施37-48结束语48-49参考文献49-51致谢51

第五篇:下岗职工再就业演讲

文章标题:下岗职工再就业演讲

今天,我要说的话题,也许在座各位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在面对这纷纭繁复的大千世界,面对这企业不景气,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的年代,面对这下岗大潮呼啸而来,下岗大军一天天扩大的今天,又不得不让我对您、对他、对所有的下岗职工,重新谈起这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活出尊严!

友,您有尊严吗?也许您会觉得奇怪,人怎么会没有尊严?是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民族,不能是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人更不能是个没有尊严的人!”那么,在当今风起云涌的下岗大潮中,作为一名下岗职工,您,将如何去面对现实,又如何去活出自己的那份尊严呢?

下岗,这最简单的两个字,在几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那么陌生,而今天它却无时无刻地不在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狼来了”的感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生活压力的重负。

“下岗了,天塌了。”这种意识在我国1000多万下岗职工中并不少见。失去了多年捧“铁饭碗”的优越感,失去了往日生活的重心,许多人因此而迷茫、困惑、自卑和失望,甚至于自暴自弃。他们痛斥命运之神的捉弄,他们黯然自尊的丧失,抱怨自己“生不逢时”!

诚然,命运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它不仅有阳光雨露,更有风吹雨打;命运也并不总是残酷无情,只要您能正确地把握,敢于同命运抗争,同样也会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彩。下岗了,也许会让您陷入一时的困境,但命运之神也带给了您又一次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奋起的机会。没有人剥夺您活出尊严的权利,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山的背后,希望之路就在您的脚下。

42岁的丁桂英,用她重塑人生尊严的事实告诉我们:“下岗了,决不能趴下,离开了‘铁饭碗’照样能活出个样来!”

曾在水泥厂工作的丁桂英,怎么也想不到,当下岗大潮刚刚在中国这块大地上涌起时,作为车间质检负责人的她,首先被下岗了。

回到家里,丁桂英感到委曲,感到自卑。儿女还没有成家立业,丈夫的单位也不景气,自己呢,又是小学文化、身无专长,全家4口人每月就100多元钱,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每当想到这些,两行酸楚的泪水就禁不住从丁桂英的脸上流了下来。可是流泪没有用,现实不相信眼泪,生活更不会同情弱者!经过几夜的辗转反侧,丁桂英把手攥成了拳头:先做点小生意吧。家乡的小吃不是别有风味吗?

不如去卖包子,这兴许会让家境有点好转。她把想法告诉了丈夫,可丈夫直摇头:“不行不行,这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出去卖包子,让我怎么见人。”丁桂英的心一下子凉了。

下岗本来已经很痛苦,再加上亲人的不理解和百般阻挠,丁桂英的这段日子真是灰蒙蒙的,委曲、痛苦和自卑无时无刻不在困绕着她。但艰难生活磨练出来的丁桂英没有再流泪,她坚信:人有手有脚就能活出尊严!

丁桂英最终还是决定卖包子。40元钱,一只锅加一个炉子,开始了她艰难的创业。卖包子是一个辛苦的活儿,每天,丁桂英又要买、又要洗、还要剁,有时在厨房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加上原来在工厂落下的颈椎病,躺在床上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为了赶上每天早晨卖包子的好时候,她凌晨3点又得起来为此忙碌。可就是这样,开始每天也只能卖出几个包子,连2元钱都挣不到,丁桂英自己倒瘦了好几斤,儿子女儿感到不理解,丈夫也觉得心疼,劝她不要干了。丁桂英却想,钱虽说少,但这毕竟是自己用汗水换来的,为了这个家,为了活出个样来,再苦再累再丢脸,也得撑下去。她就这样艰难地寻觅着生活中那个属于自己的坐标。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如今丁桂英也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饭店,当起了饭店老板,还招聘了9名下岗职工。去年,省市表彰“二次创业新女性”的名单上,丁桂英榜上有名。

回首往事,丁桂英感慨万千。如果当时,她不能正视现实,不能勇敢地面对下岗;如果当时,她只是因为害怕丢脸,而一味地埋怨、沮丧;如果当时,她遇到挫折后,没有继续坚强地走下去,那么今天她也不能用自己的双手赢得了做人的生存权和自尊。

她的天不但没有塌,反而比以前更加绚丽多彩!

朋友们,走出下岗的阴影,在困境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蓝天的又何止丁桂英一个,只要我们每一位下岗职工在逆境的波涛中,不随浪飘荡和浮沉,而敢于像丁桂英、像许许多多已经走出困境的下岗职工一样,在当今改革大潮中坚强地撑起生命之舟,又怎会领略不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佳境,又怎会活不出自己人生的尊严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愿我们每一位下岗职工都能够尽快地从下岗的阴影中走出来,睁大您黑亮的双眼,用您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在失败中崛起,在困境中生存,寻找出您生命中新的光彩,新的尊严!

《下岗职工再就业演讲》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下岗职工再就业演讲。

下载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下岗职工培训和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甘屈服沉沦,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毅执著地艰苦创业,她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还光荣地当选为荆......

    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甘屈服沉沦,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毅执著地艰苦创业,她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还光荣地当选为荆......

    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甘屈服沉沦,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毅执著地艰苦创业,她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还光荣地当选为......

    下基层调研报告与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报告

    下基层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第二篇: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第三篇:下基层调研报告 第四篇:某政府下基层调研报告 第五篇:下基层调研报告 正文 第一篇:干部下基层......

    最新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一、调查背景下岗职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下岗职工的经济状况、精神状况的变化,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

    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1目前我国下岗职工的现状 1 1从年龄上看,以中年人居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16—24岁年龄段的占11%:在25 44岁年龄段的『与70.5%;45岁以上的占18.5%。下岗职工的绝大多数都是上有老,下有......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着力解决下岗职工......

    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下岗职工再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11月25日至12月25日调查地点:苏家坡村调查对象:苏家坡村下岗职工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调查主题:①了解下岗职工的当前的生活状况及对再就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