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手偶节活动心得体会
参加手偶剧活动心得体会
家长:琪琪妈妈
2015年4月24日这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襄阳市商务一幼学校点点班为了增进家长、孩子、老师之间的沟通,隆重的举行了一次亲子教育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活动安排的非常丰富紧凑,家长和孩子们在梅梅老师,倩倩老师及晶晶老师的引导下,组织大家学习并观看了《小猫钓鱼》手偶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很高兴和女儿谢佳琪一起参加了这样一个富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非常感谢学校的邀请,而且有幸成为手偶扮演者中的一员,对此,我们全家都很荣耀。
对于家长来说,手偶剧也是第一次接触,刚开始拿到剧本时,大家都很摸不着头脑,害怕胜任不了此角色,但心里又想不能让心爱的宝宝失望,就硬挺着接过来。还好在梅梅老师,倩倩老及晶晶老师的大力帮助下,她们不仅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一遍遍讲解角色饰演的动作要领及说话语音的抑扬顿挫,还为了迎合各位家长的特点,反复为大家修改剧本,直到满意为止,所以在此我要对老师们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换来孩子及家长们的甜甜微笑……
记得当时我和几个家长都躲在幕后,听着外面孩子们的嬉闹声,欢笑声,及孩子们期待的尖叫声,心情异常激动,我们都在为自己打气,一定要好好演,大家为了达到满意的演出效果,默默地开了个小会,共同计划出场顺序,速度快慢,相互提醒,及大家之间的默契性,越演越有感觉,到后来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太值了,即让宝贝们学会了知识,又增添了亲子活动的趣味性,更加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荣誉感,所以,积极提倡所有家长,一定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虽然活动在轰轰烈烈的掌声结束了,但这艺术留给我的思考,却是永久的存在于我的心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的老师,他们初到幼儿园,成长缓慢,知识浅薄,性格各异,自理能力差,到后来的聪明活泼,善于交流,学会了穿衣,学会了吃饭,还会给家长们表演歌曲舞蹈,这一点一滴无不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和智慧,作为家长,心里非常高兴,再次感谢你们的耐心教育,谆谆诱导。最后祝愿大家阖家欢乐,永远幸福!
愿孩子们:天天开心,茁壮成长!
第二篇:娃娃手偶教案(范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制作好的娃娃两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1、介绍手偶娃娃,激发兴趣
老师戴着已制作好的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向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叫东东,站在我旁边的是芳芳,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在上同一个幼儿园。
2、引导幼儿向手偶娃娃东东和芳芳打招呼。
3、手偶娃娃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真能干。你们想制作一对这样的手偶娃娃吗?
4、老师介绍制作方法:
(1)将手偶纸卡1和2分别取下。
(2)沿虚线位置折一下,将小朋友身体部位粘起来,再将头部粘贴起来。
(3)将娃娃纸偶套在手上,用它做自我介绍吧
5、介绍制作材料:纸卡 浆糊
6、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1、幼儿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帮你做的娃娃取个名字去告诉大家,然后到前面来让手偶娃娃介绍一下自己吧。
2、欣赏同伴的作品,学习评价。
师:娃娃真多,你们说说,哪只娃娃最会介绍自己,声音响亮又说得好呢?让幼儿说出自己认为还好的介绍。
3、幼儿和手偶娃娃一起做游戏,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第三篇:大嘴巴手偶教案
目的:锻炼幼儿手臂及手掌肌肉活动的灵活性,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提升心智水平。
材料:用废包装纸盒做的手偶。
手偶做法:
1、从空盒的一个最大面拦腰抛开三面。
2、将未切断面向外对折,大拇指放在下段盒中,其余四个手指放入上段盒中,手一张一合试试看。
3、剪一张与盒面一样大的白纸贴在纸盒开合的一面,再剪一小条色纸贴在“嘴巴”里当舌头,形成一个大嘴巴。
4、绘制一张动物的脸,以阔部为中心线截成两半,口部以上部分贴在上半只盒子上,下巴部分贴在下半只盒子上,一只大嘴巴动物手偶就做成了。
5、如能加上牙齿,胡须或帽子,就更形象,更好玩了。
玩法:
1、做好手偶,让幼儿把一只手伸进盒子里,装扮成“大嘴巴某某”,一边说话,一边张合手指。
2、多做两个手偶,让幼儿用两只手操作“大嘴巴”进行对话。
3、多做几个大嘴巴,全家人可以演出一场精彩的纸偶戏了。
第四篇:手偶的制作教案
配合语言的玩教具---手偶的制作 教案
前学教育专业
陈媛
教材分析:
手套小玩偶是运用适形造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幼儿喜爱小玩偶,也喜欢动手、动脑,我们就把学生制作小玩偶当成是一种愉快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发挥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学生之前做过一些手工,但这次主要在做手套手偶时,要利用手偶进行创编和复述故事。教学目标:
1、学会适形造物的方法,拓展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学会制作小玩偶的主要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利用所作手偶进行复述故事、改编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不同的小玩偶找到制作小玩偶的技法和窍门以及方法步骤,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难点
能够自己独创更多的制作技法,充分利用身边的辅助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各自独特的小玩偶。教学准备:
老师:许多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可爱的手套小玩偶一个;多媒体幻灯片 学生:手套一双;针、线,小扣子、亮片、碎布头、棉花、废旧毛线、铁丝等辅助材料、乳胶或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小玩偶,提出这些小玩偶既漂亮又好玩,请学生分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手套小玩偶
运用实物图片欣赏导课的形式,让学生受感染,从而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调动起来。
二、欣赏
(一)、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第一组小玩偶——2只小狗,提示学生重点注意观察2只小狗的耳朵有什么不同,分析是用哪2个手指做小狗的耳朵?
学生开始讨论,并纷纷举手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在做小玩偶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选择不塞棉花或少塞棉花。
意图:陪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感受手套小玩偶的乐趣中总结制作方法之一
(二)、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第二组小玩偶——大象,请学生欣赏并仔细观察运用哪个手指做大象的鼻子?怎样做大象的腿?运用什么最好的方法可以让大象的鼻子翘起来?
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了解了大象的鼻子是用大拇指做的,其它的4个手指藏进去可以做大象的腿。运用铁丝做辅助材料可以使大象的鼻子翘起来。
教师总结:在做小玩偶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把手指全部藏起来还是藏部分。因为铁丝比较柔软,可以任意弯曲,在手指里面放进铁丝,我们就可以把手指头做出我们需要的形状。(教师一边修整弯曲大象的鼻子,让学生感受铁丝起到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学生自己在发现研究中总结出制作小玩偶的方法,以及制作制作时的小窍门——辅助材料的运用。
三、引导探究,激发学习动机
拿出准备的材料手套,将知识问题化:最近天气特别冷,我们出门要带手套,那么手套除了保暖、御寒,还能干什么?拿出教师制作好的手套手偶,明确表示这节课用手套制作玩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且与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教学内容“有用”,在思想上对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给予足够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四、教师讲解,分配任务
学生听完老师讲解手套手偶制作步骤后,以小组为单位,六人一组。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找出画图的、剪图案的和缝制图案的。教师借助课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纠正和补充,实现学生、师生的有效互动。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让学生关注整个学习过程,有兴趣,有信心的去完成任务。
五、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妈妈可以用毛线做成大卷发,爸爸可以做一个小帽子。观察各小组制作情况,教师可巡视指导并给出参考意见。所有的都缝制成功以后,最后一步,将棉花塞入指头出,用线系紧即可。各个指头塞入的棉花要均匀,切不可一大一小。这样手套手偶便制作完成了。
六、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首先结合每小组的制作情况用2分钟进行汇报、交流。以便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通过学生之间的有限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手套手偶的制作过程。教师简单总结后,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做的手偶进行编故事,然后叫学生起来表演。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做的手偶进行总结、拓展提升,开创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先进行图案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现在海绵纸上用铅笔画出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胡子、帽子等图案,注意:不能用铅笔画的太重,以免后面擦不掉影响美观。也可使用不出水的中性笔,只要勾出大致图案即可。由于学生一人能力有限,采取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画图案,一人负责剪图案,一人负责粘图案,一人负责缝
制图案。在具体操作时,先有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讲解并纠正错误。
接下来,每小组将所做图案剪裁好,并能看出了你做的是什么图案,并粘贴缝制好,注意:粘贴时,要用双面胶将边角部分粘好,以免后面塞入棉花后,图案翘起来,容易掉。小边角实在不好粘贴可用针线缝制。画的人物要突出特征,例如:奶奶、爷爷、爸爸、妈妈、等。爷爷可以有白胡子,奶奶可有老花,利用所做手偶给幼儿讲故事,并请幼儿复述老师讲的故事,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真正使所做的玩教具能够得到学以致用。
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都做的非常认真,做的手指一家也很精致。在今天这堂课中,同学们不仅掌握玩教具制作的乐趣,也将我们做的手偶和你们所学的幼儿儿歌结合起来,达到了学前教育的共通性,以后在幼儿园的实习中,我们就可以将所做的玩偶运用起来,开动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本节课充分展现了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的教学理念,落实“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自己制作手偶,感受制作的乐趣和利用手偶来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不足之处
(1)对所有学生关注度不够全面
(2)教学评价不够充分。虽然对优秀作品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优缺点,但多做的不好的同学评价不够。
(三)改进措施
将做的精致的同学作品进行传看,并上台讲解,帮助做的不好的同学改进。
教师要自己讲解制作手偶的颜色搭配方法。
第五篇:浅谈手偶教学的多元发展
浅谈手偶教学的多元发展 浅谈手偶教学的多元发展
【摘要】:儿童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教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手偶无疑是把珍贵的金钥匙!它通常以一个角色的身份形象出现,幽默夸张、鲜明有趣、操作性强而深受孩子喜爱。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手偶,吸引孩子兴趣,提高孩子的表现力,使他们在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本领,提升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好好利用手偶这一宝贵的教具,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关键词】:手偶教学
激发兴趣
大胆想象
表演欲望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幼儿园老师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恰当使用各种教具,使孩子在课堂中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我们提倡的手偶教学则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一、手偶教学的多元发展意义:
(一)、手偶教学——拉近孩子的注意力 活泼开朗是孩子的特点,调皮好玩更是他们的天性,即使是人坐在教室里,也会有孩子眼睛望着窗户外,心里想着操场上的滑滑梯,可谓“人在课室,心在他方”呀!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如果打不开这扇门,就不能很好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孩子的注意力具有遗传性、互动性、兴趣性、不稳定性、时间性等特点。其注意的范围非常小,而且时间短,稳定性差。如何将这群孩子们的心收回课堂呢?这就需要一些技巧,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境都是可行的好办法!可实践下来,我认为借用手偶来说话能大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效果最佳。每当我将手偶拿在手中,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说:“葡萄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来你们班做客,让我瞧瞧谁的眼睛最亮,学本领时听得最认真!”我一说完,小朋友立即坐得端端正正,眼睛也顿时瞪得大大的,仿佛做好了一切准备,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看,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手偶,让孩子们一颗颗放飞的心回到了课堂,真是事半功倍!
(二)、手偶教学——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们的内心是单纯的,富有童趣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在他们那颗小脑袋里总是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新想法。新课标主导我们要以人为本,面对年龄小的孩子,他们许多时候对故事中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或者面对故事的讲述,他们会有更多与众不同的想法,如何让孩子更加理解故事,这时就需要手偶这个教具!我在新授《鼠宝宝找朋友》故事时,孩子们对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十分感兴趣,都想跃跃欲试来演小老鼠,我立马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利用手偶来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加深了鼠宝宝找朋友时说的话,同时,孩子们想象之门也被手偶这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会问道:“为什么鼠宝宝就只问了鸭子、青蛙、小猫呢?我想它还一定问了别的小动物!”„„孩子们的想法就是如此可爱而又珍贵,于是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自编自演这个故事,并在活动后让他们在 班级区角中继续体验表演的乐趣。孩子们就在这轻松又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汲取知识,放飞想象的翅膀,手偶的功能可真不小!
(三)、手偶教学——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如何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手偶无非是个非常好的小帮手,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手偶,调动他们已有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孩子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当孩子进行表演时,作为老师要十分注重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对于孩子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他们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活动中只有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帮助每一个孩子发展自己。让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快乐,锻炼胆量,发展语言,这样孩子才敢说、会说、善说,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才会更加强烈。
二、如何体现手偶教学在课堂上的魅力
(一)、选择好时机 俗话说:药虽好,可要是用错了地方,良药也将变毒药啊!手偶也一样,若用的时机合适,将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若使用不当或过于频繁,就会让手偶失去它的吸引力,成为孩子学习的阻力。
(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幼儿园富有童真童趣的教学活动比较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使用手偶,例如《布娃娃》这首儿歌,短短几句话通俗易懂,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就能理解,若此时配上手偶,只怕是画蛇添足!而有些课文则十分需要手偶的有力配合,如《大公鸡与漏嘴巴》,我让孩子们配上手偶进行表演,在一次次的情境表演中孩子们深深地明白了从小珍惜粮食、不做漏嘴巴的故事含义!
(三)、借助手偶进行“音乐手偶剧”教学
有了手偶孩子们在语言活动中的兴趣有所增加,但如何将幼儿喜欢的手偶形式与音乐课相结合?我尝试了音乐手偶剧的全新模式。音乐手偶剧是什么呢?在这里我想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做出一个解释:音乐手偶剧是指老师将选择的音乐或歌曲通过手偶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情节,从而达到让低年龄孩子快速掌握音乐内容体验角色扮演的一种整体教育形式。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音乐手偶剧有无限的潜力,它可以结合很多种艺术形式——故事、诗歌、音乐、律动舞蹈等。在音乐手偶剧中,强调的是孩子多方面的体验——视觉、听觉、运动觉以及角色扮演的体验。另外,在音乐手偶剧中,音乐和剧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与单纯的假扮游戏相比,音乐手偶剧加入了手偶的引入以及音乐,让孩子情不自禁的融入到了表演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三、手偶的多元发展途径促进孩子能力培养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让这手偶不仅拿在孩子手中,还要生根在他们心中,这就需要做到:
(一)、表演地点多元化 刚开始让孩子们用手偶在教室进行表演时,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可时间一长他们也就兴趣不浓了,这就是孩子们的天性——三分热度。为了让孩子们重新将热情点燃,我在班级开设了游戏区角“美羊羊才艺俱乐部”,有了自我展现的舞台,多了台下观众的互动,手偶表演的形式就自然成为了一项班级游戏活动,拉近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之后我主动与家长们联系,让他们与孩子们在家表演,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是一段自我介绍,甚至慢慢过渡到一个小故事,难度层层加深。当然孩子们这下可高兴了,能在亲人们的面前崭露头角,兴奋之情可想而知!家长们看见孩子的语言能力在进步,胆量在变大,自信在增强,心中也不禁窃喜,这真是孩子进步,家长满意,一举两得!
(二)、表演时间多元化 在课堂中孩子们利用手偶进行表演效果确实不错,但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们,相信效果会更好。在课堂中的表演,内容绝大多数都与教学内容有关,这样反而会束缚孩子们利用手偶进行想象的空间。为了更好发挥手偶的作用,我特地收集了很多不一样的手偶。让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偶,在区角活动、晨间活动时与小朋友、老师交流,也可在家中与父母配合进行表演。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们的喜爱程度越来越浓,表演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灵活多用吧!
(三)、表演形式多元化 争强好胜是孩子们的特点,如果利用好了这一特点,孩子们的能力也将在表演中得以提高,表演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小组表演、男女生表演、个人表演、合作表演等等。如果有机会能以班级为单位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赛,那就更好了。孩子们之间加强互动与交流,集体荣誉感就此点燃,表演水平也会稳中有升!元旦时我们与邻班开展了小小故事会的活动,看着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绘声绘色的表演,大家都不禁陶醉了。孩子们与手偶的有力结合,让这场原本普普通通的故事大会变得精彩纷呈!我班的孩子们在看完其他小朋友的表演后,开心之余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缺点!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体验,孩子们对手偶的兴趣才越变越浓!
(四)、补充资源快速化 心理学说过:幼儿的感官体验需要新事物的不停刺激。所以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及时的快速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手偶的增加会有效刺激孩子们的吸引力。在收集手偶的过程中,孩子、老师、家长都为了同一目标去努力,加之我们所处的城市——“扬州”就是有名的玩具之城,给我们的收集工作带来了大大的方便,同时我也意外的收集齐了十二生肖的手偶,让孩子们通过手偶教学记住十二生肖的顺序,既节约记忆时间,又增加孩子们探索的兴趣。
(五)、鼓励方式多样化 孩子们是天真的,更是需要鼓励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语言,都能成为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是有感情,有需要的,由于他们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表演,所以很多时候孩子拿着手偶与我对话时,我总是鼓励他们说:“你表演得真好,声音学得很像,表情也特别丰富!”并且每周由孩子们选出“最佳表演者”、“最大进步者”等等,孩子们在一次次肯定中,表演水平也越来越高!当然并不是一味地表扬,否则久了,赞赏也就失去意义了。往往在对孩子加以肯定之时,如果能提一些孩子们能够做得到的要求,孩子们会乐意做得更好,表演水平也会得以提高。总之,只要巧用“手偶”这把“金钥匙”,挖掘手偶教学的多元发展潜力,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在快乐中收获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心芳,教具是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媒介,学前教育,2004,295期,34——35
2、吴晶晶,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教具,为了孩子,2007,390期,17——18
3、徐晓燕,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启蒙,2007,263期,32——33
4、张
玲,手偶教学开启想象的空间,早期教育家教版,2008,276期,23——24
5、姜
丽,创造开放的课堂,启蒙,2008,321期,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