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时间:2019-05-12 11:5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第一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宗教、悲剧、新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我们只崇拜你。求你佑助,求你指银我们上路。求你赐福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我尽力遵守你的旨意,承认你对我的恩典,供认我的罪过,饶恕我吧!

主啊!你以雪水洗涤我的罪过吧。犹如你使油污的白布复归为洁净。

这是什么?这是宗教中虔诚的信徒对主的祈祷。

宗教是什么?是人对未知和虚幻世界的一种虔诚的信仰与行为。即是一种意识形态。以人主观的思想意识解释整个未知的世界。认为有着超自然的主神主宰了我们的一切,存在着天堂地狱,我们要顺从主的意志。主会带领我们走向幸福。而文学作品是人的精神世界。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更让我们理解文学艺术的超然魅力,留给读者更多的心灵慰藉。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定的文化环境,历史背景,独特氛围熏陶出不同的灵魂。当我在初中时初读《穆斯林的葬礼》,那是一个吸引我的故事;当我在高中再读时,那是一个可以让我悲戚的爱情悲剧;当我第三次拿起这本书,那是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和宗教理念,但《穆斯林的葬礼》中远远不仅仅是这些,当我再读时依旧在陌生的认知中……

在《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是怎样的人物意象。作为易卜拉欣跟随吐罗耶定想这伊斯兰的圣地“克尔白”流浪。我相信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让他们追随安拉的脚步。当韩子奇因为过失留在梁家时,他小小的心灵世界是否还对宗教虔诚的信仰?吐罗耶定只能遗憾的独自追随信仰。他为自己过失负责的决绝也是天下回回坚强,有节的体现吧。他的一生我感觉在宗教的纠结中生存。带领玉器梁走向辉煌,为了保护国宝,丢下妻儿远赴英伦。在异国他乡与妻妹有情产下新月。回国不得不忍辱负重的生活。为了新月放弃自己的信念。在临死时的赎罪。

“我……我有罪”

“我…….能算个穆斯林吗?

“我……我不是回回!我……是个汉人孤儿,吐罗耶定收养了我,我欺骗了他也欺骗了……你!……”

这一切都是真吗?我也不得而知。他的爱恨情仇,他的父爱如山,可对待感情有时怯弱的忍受。在没有爱的婚姻中只为新月而坚守。这或许就是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让他背负了曾经与妻妹爱情的赎罪。他的一生在宗教的边缘与内心的赎罪中艰难的度过吧。很少礼拜,净身。即使在穆斯林圣地的途中也未曾到达朝拜。最后即使他自己也在迷茫是否真的有罪。或许他本身就是汉人,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的信仰家庭中违背了宗教的信条给我们一种宗教与人生的悲剧是否就像一个游戏一样。在宗教的信仰中思考我们本该的人生。在这个穆斯林的世界,或许梁君璧才是一个真正的宗教悲剧吧。她一生都在追随住的信仰。像他父亲一样有着对伊斯兰宗教的虔诚笃信和顶礼膜拜,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化撞击和融合的化身。她信奉自己的主,笃信伊斯兰宗教,认为一切都是真主安拉早就安排好的。人世的福分深浅,不是自个儿争的,是真主祥助的,人不能跟命争。他身上有着传统的穆斯林民族那种“万物非主,唯有安拉”影响下的特殊心理结构。她也有着穆斯林骨子里所特有的果敢、坚强,溶在她骨子里的是回族宗教信仰和回族心理积淀,她在面临苦难的时候坚强勇敢,但却在亲情与信仰,宗教与现实冲突的时候做出不近情理的决定,给亲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在她成为家庭掌管人后,她的果敢,坚强在经受世事磨难后变得尖酸刻薄。在对待韩子奇与妹妹的恋情从宗教信仰上认为那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在教规的束缚下泯灭了人性的欲望与需求。在生活中冷酷的对待这些“罪孽”。又因为宗教信仰和门当户对的陈腐思想拆散儿子天星的初恋女友,强迫天星与新月的同学结婚。在对待新月的态度,永远充满了冷漠。她不能容忍新月与楚雁潮不坚守伊斯兰教规的冒失和无教养的表现。坚守着回汉不能通婚,若是一方强意越轨,将受到被亲人遗弃,逐出教门的惩罚的迂腐教规。为此,她把韩新月与楚雁潮缔造的纯真的感情世界,一把推向庸俗而无奈的物质世界。可以说一家两代人的悲剧性爱情都与她紧密相连,她直接造成了她们的痛苦,自己也在痛苦中不断的挣扎。而她笃信万能的主。或许在她礼拜时摒弃一切的现实生活的烦恼杂念,才是她充满可怜的生活的唯一精神安慰吧。她奢求主降下福祉,却在生活的悲剧下可怜的生存。每天在祷告忏悔,却在亲情与生活中造就了一个有一个的悲剧。最终在祈祷中“无常”。我想这应该是她最好的归宿吧!一生活在教规的信仰中,却没发现自己才是生活的悲剧。

我想新月应该就是这一切的新生与希望。众所周知,新月是伊斯兰教的信仰标志。而韩子奇为女儿起了新月这个名字又预示着什么。她在家中不幸福的活着,这是真主的安排吗?她没被赶出家门,是真主的原谅吗?当她终于有了新生,在对爱情的懵懂中渴望生存时,却又香消玉殒。世事无常,她是爱情的牺牲品,也成为了宗教文化悲剧的无奈者。被动的接受了所有的不幸和本不属于自己的悲剧。月圆的时候固然美,但更多的是残缺成全了它,韩新月的死不仅使小说爱情悲剧主题升华,也是作者对伊斯兰教宗教意象的一种认知和解读,并通过这种宗教意象,在作品中更深刻地阐释生存的理念和生活的本质及生命的意义。同样楚雁潮也是爱情的悲剧者,在爱的信念中,在荒凉的没有了墓迹的墓地,永远悲戚的拉奏这《梁祝》这也许就成为了他生存的信念。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每个人物都在宗教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生命轨迹。是悲剧,是新生,是……他让我们深入的体会到穆斯林的信仰世界。宗教是劝善的。她不同于迷信,但在此迂腐的教义信条造就了梁君璧等的悲剧。我们更需在新生活中辩证的认识我们的宗教文化。作者霍达也是对穆斯林宗教文化的深入认知,展示了六十年的一段历史文化。让这本灵魂之书备受青睐。

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是作者创造的世界,它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升华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中品味不同的人生。我想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会以怎样的文化信念与解读自己的人生。我也期待自己在第四次走进《穆斯林的葬礼》会不会发现另一个不同的精神世界。给我生活思想的更深启迪。

第二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花开花落随风去,人间真情永未央

——题记

每当拿起这本书,心中便无法平静。人世间的感动与悲哀、真情与冷漠交织在一起,让人迷茫,无所适从。唯一能感受到的是那份沉甸甸的爱、沉甸甸的怨,积压在心头。最纯洁的梦想烟消云散、最凄美的爱情渐行渐远、最痛楚的命运让人无能为力。

作者霍达用穿插的写法,依次描写了“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缘”“月明”“玉王”“月晦”等等,最后以“月魂”结尾。以“玉”隔开了月,以“月”隔开了玉,将错综复杂的感情变现的淋漓尽致。以玉开笔,因玉结缘,整个悲剧的发生却也与玉息息相关。

小泽征尔曾评价《二泉映月》时说:“我应该跪下来听”,而我想说,用真心的眼泪来祭奠这场所谓的“葬礼”也是不足为过的。故事中的每个人都似乎上演着一场悲剧,一个个灵魂的离开带着没有解开的心结,带着未了的心愿。与其它故事截然不同的是,我们并未感受到那种爱憎分明的情愫,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化身,唯一有的是惋惜与不舍。

而《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平凡的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兴衰,三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将一个个血肉丰富的人物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粱亦清为“奇珍斋”的主人,家有两个漂亮的女儿,由于自己喜欢玉,所以给长女起名君璧,小女冰玉。而主人公韩子奇小时候则是一个流浪儿,却因精美玉器所吸引而留在了粱家。师徒两人一起忙于一件“郑和航海船”已整整三年,因为郑和是回族,所以他们很重视这个功作。眼看完工,师徒二人比谁都高兴,然而厄运却落在了这原本幸福的家庭中。粱亦清突然晕倒,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了还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做了学徒,苦熬三年,终于回家重振家业,并与璧儿结婚,喜得贵子天星,玉儿也在姐姐的帮助下进学校读书。就这样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遂带着贵重的玉器和英商亨特来到伦敦。玉儿由于感情的打击不顾姐姐的反对,跟着姐夫来到了异国他乡。在伦敦,亨特之子奥利弗爱上了玉儿,每天坚持送花,在伦敦大轰炸中,他为了采花而丧生。终于在连连的打击之中,孤独的侵袭之下,玉儿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了女儿新月。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一块回国,然而作为姐姐的璧儿怎能受得了,坚决不容,玉儿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苦哀求留下了女儿。转眼间新月长大了,成绩优异的她即使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但还是进入了燕京大学。大学中,新月与才华横溢的班主任楚雁潮恋爱。而哥哥则因母亲的设计而与自己不爱的陈淑彦结婚,就这样,一切似乎都已成定局。然而,命运多舛,善良、天真、美丽的新月却因心脏病被残酷的夺去了生命,但也在最终知道了母亲并非自己的亲生母亲。因为新月的善良,她的离开让整个世界感到绝望。

多年后,玉儿回来了,然而却已是物是人非。很难想象一个独自漂泊他乡三十三年的老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多年前的家中,近似疯狂的只想看一眼女儿,给她的却是一冢坟墓。有人不禁要问,到底这一切的发生是谁的错,是谁把上一代的恩怨让一个善良的小姑娘来承担?我们没有理由埋怨任何一个人,因为教育程度造就了两个社会的人,早已腐朽的教条更加速了悲剧的发生。故事是在一片凄凉荒芜的墓地中结束,一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像一个个灵魂诉说悲苦。

过去的是历史,梦想在未来。新月走了,我们可以延续她的生命,随时不要忘了把爱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天星顺从了,但我们应该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璧儿走了,我们知道宽容别人,就是解开自己的枷锁;楚雁潮,则是向我们诠释了爱情的真谛。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人间的苦与乐。我们有的是:生命

第三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霍达《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六十年间的兴衰沉浮,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内容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它将展示古老奇异的民族风情、鲜为人知的玉王传奇、虔诚神秘的宗教氛围、厚重若色的人生况味。

伊斯兰教是一个曾经创造辉煌历史、曾经改变庸俗世界的宗教。穆斯林在宗教的沐浴下,表现出许多令人佩服之处,“一个穆斯林死后,他的同胞会自动来送行,绝不需要“雇佣”殡葬人员。哪怕是一个饿死在途中的乞丐,只要穆斯林在他的遗体上发现“割礼”的痕迹,就会怜惜地感叹一声:“呦,是咱回回!”责无旁贷地将他埋葬。”“穆斯林们是平等的,在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姐妹、都会互相爱护。”“按赛俩目而来坤(求真主赐福给您安宁)”“吾的来坤闷赛俩目(求真主也赐安宁给您)”这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语言,无论他们走到天涯还是海角,都能凭借这熟悉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同胞。“穆斯林也吝啬施舍于同胞有难,一定会尽力帮助的。于是,他们创造了、他们缔造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他们完成了统一,部落之间不再有仇杀、不再有战争,他们相亲相爱地生活在阿拉伯沙漠上。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然而伊斯兰教的一些教义也在新时代显得不合时宜,伊斯兰教鼓励多生育,而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人口问题;伊斯兰教鼓励“圣战”,而当今中东地区几乎天天都有冲突与流血(除了外部因素外,其本身又何尝没有原因?)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婚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其民族的独立性,但为什么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就不能婚嫁呢?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真心相爱的新月与楚雁潮就不能在一起?这就导致了新月的早夭,可怜的女孩;这也导致了楚雁潮的悲剧,十几年后,他依然放不下新月;四十多风的人啊,苍老的像个老头子一样,可怜的独生子终生不娶——伟大的爱情。

这是一部反映回族真实历史、讲述回族风俗习惯的书,它真实地反映、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提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

这部书把背景放在民国(二战)和“文革”时期,除了描写爱情外,更多地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以及在这两个时期的种种光怪陆离、人生百态:杨琛出卖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中的同学,蒲缓昌欺骗梁亦清害得奇珍斋倒闭导致梁玉璧家破人亡的“交情”,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偌大一个北平城已放不下一张桌椅了”,学生可以指着老师教训,“资产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演几个人物、写几句话都要担惊受怕,有几个钱、开个小店就是资本家,就要批斗、就要抄家、就要游行,只要祖上有哪个“不干净”,就要打倒、就要歧视,就不能平等对待,就不能入党,管你成绩、才能多么优秀。

这是一部玉的历史,五千年前的玉铲,四千年前的玉璜,商代玉玦,汉代刚卯、青玉天马、青玉螭纹剑鞘饰,唐代青玉飞天佩、白玉人物带板、青玉云纹耳杯,宋代玛瑙葵花式托杯、白玉龙把盏,元代青玉牧马镇、碧玉又耳活环龙纹尊,明代陆子冈的茶晶梅花花插,清代白玉三羊壶、翡翠盖碗、玛瑙三果花插、尖晶宝石、海蓝宝石、石榴宝石、长月宝石、绿柱石、闪光水晶、紫翠玉、猫眼儿、奇宝斋、博雅宅、汇远斋、“玉魔”、“玉王”、梁亦清、韩子奇与蒲缓昌的恩怨情仇、金钱与友谊的对立、韩子奇与沙蒙·亨特的半生情谊、韩家与候家的关连、艰苦岁月的真情、悲苦甜涩的故事。因玉而起的商业斗争,因玉而生的政治斗争,因玉而延的悲苦故事——玉,是全书的线索。蒲缓昌、韩子奇、沙蒙·亨特,终生都与玉打交道,都视玉为之最爱,他们都在追求人生真谛,蒲缓昌一生所追求的是名、是利、是金钱;韩子奇珍藏了大批宝玉,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候也不忍变卖,但最终还是让红卫兵抄走,最后方悟女儿新月才是他一生最珍贵的宝玉。沙蒙·亨特的儿子奥立佛被德机炸死,他也明白了:儿子,继承人!延续事业的命脉,使玉的长河滚滚不息的浪花,而这一切都失去了,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了,人生最宝贵的莫过于真诚相待的亲情、友情、爱情。这就是人

生的真谛。

这部书也是描述自由婚姻在萌芽阶段与封建家长制之间的冲击的又一巨著,可叹自由婚姻失败了。梁君璧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可以说其一生为维护伊斯兰教教义而生,她和韩子奇的爱情是建议在重振奇珍斋的基础上的,是出于让自家从此有个依靠,而并非彼此真心相爱,韩子奇与梁冰玉在艰难中相濡以沫,真正相爱,却在伊斯兰教教义面前毫无立足之地,被迫各自相分飞,待梁冰玉回到“博雅宅”,“您想见的、不想见的,都没了。”可哀,天星与容桂芳真心谁怕,却被母亲棒打鸳鸯,自由婚姻再一次在封建家长制面前跌跤。真正的悲剧在于新月与楚雁潮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语言、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可怜新月在梁君璧的间接迫害下英年早夭。新月死后,她方感愧疚,”当妈的从来没为女儿做过这一切,平生只有这一次,却是最后一次了!新月啊,好欠你的太多了,这回都补给你吧,啊?新月什么也不知道,阴阳怪气无声无息地领受这来得太迟的母爱。汤瓶里的水在静静地流淌,伴着妈妈的泪水,洒在女儿有脸上、手上、脚;”这样让人松了口气、、、、可怜的新月,永远也看不见,永远也不知道、身边的人、身边的读者为她流了多少泪,可怜的楚老师。

这本书除了宣扬自由、民主、博爱之外,还高歌了平等,“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我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穆斯林四海之内皆兄弟”,霍达告诉我们,不仅人与人之间要平等,民族与民族之间也要平等,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不要认为对方是回族,是少数民族,就给予“特殊照顾”或者“让一下”,把人家看作是弱者,就如同我们生活在对待“贫困生”一样。“我们要平等”霍达高呼,梁亦清、白氏的默默无闻;梁君璧一生宣扬穆斯林绝对不能与非穆斯林婚嫁,岂料长相厮守了一辈子的男人却是个汉人,这又是何等天意弄人?

霍达知识渊博,熟悉回族历史、玉的故事,甚至包括医学上、外国诗歌上的一些知识,讲得头头是道,令人佩服。

有人说新月是书中的主人公,但我却并不十分认同这说法,我也并不十分赞赏她,一个从小无忧无虑、受尽呵护的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学,发生了一段感情,然后死去,这一切都很平常,除了她那句“我从来不给自己留后路”那样的自信外,我找不到那种能真实地感应到她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有血有肉的人物的感觉,我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是主人公,只不过是范畴问题而已,我们可以对书中每一个人都作出深刻的剖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人的经历与情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陶冶,更是一种思考,“文学小说是描写生活、反映社会、记载历史的”,我们的确需要认真地回味一下,思考一下。

感谢霍达!

第四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初二八班廖德尊

如冰心所言: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的是美。新月一弯,玉之长河,融于人物的情感,溢出难言的爱,而这爱却又是那般凄美伤愁,又让人断肠泣泪。

玉,韩子奇。一次偶遇,他触碰到了他的生命真正所在。绵绵玉之长河,引他渐行渐远。数十年沧桑,从当年的街边流浪,渐醉玉梦的易卜拉欣,到重振家业,唯玉方生的“玉王”韩子奇,最终为玉而亡,饮悲至死。就这样携着对玉的执着,他跌跌撞撞走过了一生。难知,是喜是悲。

月,韩新月。幼时,随父母远洋复乡。父亲百般呵护,逐年渐长。但好景难长久,床前一片灰白将她禁锢,春风难越,白床上只剩下滴滴答答。只手轻拂尘往照片,她知晓了自己苦命身世,母亲原来并非母亲,生母拖着一颗被揉碎的心,别离新月,远走他乡。她没能等到母亲遥归故里,在身上投下柔情目光,没能一睹母亲垂下的满头秀发,没能抱怀诉说以往的袭人苦痛。

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的爱。漫飞的碎片,震耳的轰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韩子奇爱上了梁冰玉。单调的惨白,寂静的滴答,在远走天堂的前时,楚雁潮爱上了韩新月。这个爱上自己妻子妹妹的韩子奇,这个爱上自己学生的楚雁潮。是错吗?不,我想他们身上是纯,是爱。那是: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最终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

阴暗的地下室,周围笼着死亡的气氛。带着恐惧,又存着希冀。怀着莫名的心绪,他俩苟且活着。不停走着。渐渐地,累了。想停住了。无力再走下去了。这时,蓦地涌出了一股爱泉,溢满了两人心扉,它点燃了生的希望。他们,相爱了。战事已绝。携女重归故里。是憧憬还是恐惧?他们自己也不知晓了。可一颗回家的心,已是不能安抚。得到的不是姐姐妻子的祝福,不是多年再重逢的欢喜垂泪。是让人肝胆俱裂的咆哮,是欲死难生的哭诉!后悔了。他们或许不该回来。已无他法,妹妹别离相公女儿,孤影远走,不在相见。走了,伤了,痛了。热泪在脸颊上垂下一条小溪,无言,游走天涯,只留下孤帆与远影。

将死之期不远了,心力憔悴了。不再奢望什么,静静地走吧。但她没有如愿,而是在此经历了爱情。一个少女难以名状,毫不知晓的爱情。泥土酥软了,春水又再次涌流,花木在复苏,春笋在出土,嫩芽吐绿,花蕾竞绽,他似乎又迎来了生命的春天。突然宣布春天到来的,是他所敬仰,所信赖的老师——楚雁潮。他一直陪着这颗伤残的心一直,走了下去。春风吹拂着她的面颊,春水浸润着心田,飞来的爱情之种在此落地生根,幸福使初恋的少女陶醉了。眼睛中,是纯净澄澈,还有爱的真挚。医院中,不在花前月下,不在河岸柳堤,不曾有热烈的拥抱,不曾有甜蜜的亲吻,只是还存有那最最深沉的,爱。时间飞逝,爱的力量固然伟大,但仍然难以挽住新月远走的背影。她,就这么走了。带着恬静的微笑,带着无憾,走了。坟墓旁,只剩下,一个拉着《梁祝》的,黑影。

第五篇: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1

《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而又扭曲的爱情悲剧。一个是玉,一个是月,作者运用了穿插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现一个穆斯林家族的风俗特色和戏剧人生。

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玉清,原是回族的底层琢玉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长于心计,次女冰玉聪慧善良。一天,有一位长者带着一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眼前精美的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工。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船毁人亡。为了抵债,韩子奇到汇远斋当了学徒,苦熬三年终成行家。他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壁,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幸福度日。可是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不顾姐姐反对,偷出家门执意随姐夫远行。冰玉在孤独的异国他乡与韩子奇相爱,并生下女儿新月。

战后一同回国,姐姐不容两母子,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楚楚动人,才华横溢。上学后与班主任楚雁潮产生爱情。因楚系汉族,为梁家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炽热。新月红颜薄命,因严重心脏病不幸逝世,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韩子奇瞬间苍老,母亲也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壁相继去世,韩天星也有了一双子女。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读完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天星与新月深厚的兄妹情,韩子奇与新月血浓于水的父女情,楚雁潮和新月惺惺相惜的爱情,深深地感动了我。文中韩子奇因病住院,新月也随之病倒,彼此牵挂惦念,这样的亲情怎能不使我潸然泪下?一想到新月那无尽的呼喊,仿佛印在我的脑海,让我不能忘怀。回想起我因发烧病倒,妈妈一直守在我身边,一夜没合眼,眼睛红红的。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妈妈那憔悴的脸庞,听到嘘寒问暖的话语,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无私。

这本书刻画了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穆斯林生活的圣洁诗篇,一个平凡而闪光的心灵世界。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2

《穆斯林的葬礼》是由著名女作家霍达写的一部文学经典,它讲述的是一代回族人之间的家庭故事,结局十分悲惨。对于回族人民,我所知甚少。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一部小说,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

这是一部关于穆斯林的圣洁诗篇,虽然结局十分悲惨,且有些离奇,却会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过去的生活已经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尽管生活得十分悲惨,但也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悟出的深刻道理。

我想,这也许就是悲剧的长河,命运的长河,人生的长河。从开篇到结局的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郁情绪,不觉留下感动的泪水。如果不是作者把人生的真谛写得如此深邃,描绘得如此动情,能给人这种撕肝裂胆的艺术魅力吗?的确,一页一页读下来,我进入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独到《玉殇》梁亦清之死,这是一个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震撼;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意,勾心斗角,用笔如此老练,千万世态,游刃有余,我深为这种艺术动力而赞叹。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军璧、韩子奇,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条的人生之林中,却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一个形象表现出的,正是这一纯洁、幽静、美丽的灵魂。

正如作者所言,人心无论是优美的还是残酷的,人的心灵,压倒一切、镇住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新月之死,可以说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

默默苍天,沉沉大地。结局中出现的新月,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新月,也是她纯净美丽的心灵,是一个甜美崭新的关于未来的梦,还有一个美好的希望。

这本书,我百读不厌,因为每次读完一遍,都会有一种新的感悟,也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3

读书就像看人。你第一次看人与第二次看人,感受是绝然不同的。读书也是这样。的确,一页页读下来,我进入了一个庄严而伟大的世界。读到《玉殇》梁亦清之死,不禁悲痛万分。这是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震骇;读到《玉王》,韩子奇青云得意、斗角钩心,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战术”。

说到韩子奇,就不得不谈到他的女儿—韩新月。我姑且先随书中所说—称她为新月。新月的命运曲折多变:她的母亲,是她父亲原来的妻子—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这在穆斯林中是不可宽恕的事情。后来梁冰玉离家出走去了英国。韩家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这件莫大的丑闻,便让脑海中对母亲并没有多少印象的新月称梁君璧为“妈妈”。但在这庞杂的人生之林中,新月却如同一只幽幽的乐曲,她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这就是真正的新月,这一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丽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由她患上心脏病这一波澜突起,掀开了可怕的命运的巨变,使得纯真少女的爱心像一块无暇之玉一下跌得粉碎。无论是优美的还是残酷的,人类的心灵镇住一切,压倒一切。新月之死,令人悲痛欲绝;新月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仅是柔情感人还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这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

再从完美艺术上来看,在诸多林林总总的人物中,梁君璧是作者塑造的最为丰满的一个经典形象。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梁君璧虽然从小持家、嫉恶如仇;对丈夫—韩子奇又管得严;对从海外归来的亲妹妹—梁冰玉冷若冰霜;总想把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只疼爱儿子,却不理睬女儿;活活拆散两对相亲相爱的情人……这些事情看起来都蛮不尽人情,然而,我相信她一定是有苦衷的,象对丈夫管得严,不就是想让这个家和和睦睦吗?对亲妹妹冷若冰霜也不就是不想让梁家、韩家丢脸啊!……事实上,我相信在这本书中除了可歌可泣的新月外,“刀子嘴豆腐心”的梁君璧就是命最苦的了。

一部书,能写出一个经典人物已经不容易,更何况全书的艺术可以称得上“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我读《穆斯林的葬礼》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我想,正是因为人心所传,全书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因此我说它是穆斯林的圣洁诗篇。当然,我不是说书中有多少真主的旨意,我所指的是它扬起了穆斯林美的灵魂。或许有些读者觉得这个结尾太悲惨了。但是在尾声部分,梁冰玉回到“博雅”宅,进门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是的,时间如梭,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梁冰玉抱着的已不是新月,而是梁家第三代人,她抱住的不是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未来,一个希望吗?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4

笔架山麓,莲花水湄,醉美山水,等你遇见。诗意生命,从遇见山水开始。

王摩诘一遇竹林明月,琴声长啸悠扬千年;李太白一遇鄱阳飞瀑,九天银河叱咤诗坛;孟襄阳一遇洞庭,云梦大泽激荡云天……浩浩卷帙中的珠玑文字,灿烂思想,无不得山水之浸润,天地之濯染。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唯山山水水,能赋我们以灵感,诗意,精神。

良辰美景皆具,良师益友伴行。亲爱的同学,流连在这醉美的山水校园,匆匆一瞥便是文思涌动、信步徜徉便是诗兴大发。此刻,此景,天立,等你遇见;此情,此心,《鸿鹄》,与你有约!

终于合上了书,我的脑海里飞快闪过书中的一幕幕,或悲或喜,或乐或忧,如经三世人生,浪击礁石,风过沙丘,心中震憾交杂人生百味,在脑中空空回响,久不能平。

三代人,三世悲欢,交融、分散、破碎、迷失,像莫比乌斯环,从不同空间交融而来,又走向各自不同世界,再不能相见。分分合合,来来去去,千头万绪之纷繁,纠缠之后,只剩寥寥之尘般平静。它们乱而不乱,在圆里画弧,弧合成圆。三世交于圆心,丝丝缕缕慢慢相连,千头万绪慢慢理清,但它不是终点,它们继续往前,直到走向自己的终点。小说构思之精妙,之“圆满”,令人惊叹。

小说表达的关键,是塑造人物,然后以人物的思想来表达思想。每当我融入书本,不自觉地就被牢牢牵引,感叹着他们的感叹,欣慰着他们的欣慰。但我只是一名旁观者,我会折服于他们的信仰,也会批判他们的愚昧,会痛恨他们中某些人的私心,为他们内心的矛盾唏嘘;我只是一名旁观者,只能目送他们彼此纠纷不断,最后咎由自取,他们思想丰富,各有各的信仰。我几乎敬佩他们所有人,因为他们鲜活。我敬佩梁亦清,因为他有着匠人的巧手与执着,他呕心沥血,将生命耗得油尽灯枯,吐血而亡;我敬佩韩子奇,他一生追随于玉,也做过聪明的决择,但他命运坎坷,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风雨磨难,他也有糊涂的时候,一时糊涂只留无尽悔恨;我敬佩韩新月,敬佩她的学识、她的为人、她的聪慧,我也曾满怀希冀地为她祝福,愿她的爱情长长久久,可她早夭了,年轻的生命像流星,一闪而过,留下家人,留下楚雁潮,离开了人世;还有梁君碧、梁冰玉、韩天星、陈淑彦,还有蒲绶昌、沙蒙·亨特、姑妈……但是最能牵动我的人,还是梁君碧,论这个人,我并不喜欢,她愚昧、死板、私心很重,我叹其自以为是、妇人之见且狭隘同时,却怜其可悲的、缺乏安全感的身世,她曾经失去太多、方害怕失去,但自作聪明终究适得其反。无疑,梁君碧这位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有肉、十分成功。

我尚不能以专业的文学评判去谈《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只是以一名读者的直观感受来说:它是三代人生命的悲壮诗篇!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5

暖暖的阳光轻轻地翻动着书页,刺得我眼睛有些发痛,使劲眨了眨眼,两行泪珠一蹦一跳地滑落了下来。

“小米,我给你买了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里面是讲述你们回族的。”

但要知道,不到家里的书被翻烂了,新书一般会落下一层薄灰。所以不例外,我无精打采地翻开了第一页。哦,开头应该是“冷冷清清地街道上,行人都行色匆匆……”慢慢地看下来,那些细密的文字,却像口香糖一样紧紧地粘住了我。

大约看了一半,我看到了玉王韩子奇那容光焕发的神情,那金光闪闪的玉展,那出了大汗却笑呵呵的脸,那面白墙上清晰地倒映着那位先知易卜拉欣。他的玉啊,多么壮观!暖暖的阳光抚摸着书本,金色的书面像一个人小精灵。我来到阳台,往前眺望,金色的暖阳映出了整个城市,心渐渐地扩大,飞扬起来……

妈妈的“绣花针”轻轻地敲在脑门上,我才醒悟英语课就要上了,金色的暖阳斜斜地射在封皮上。

我又回到了书旁,深吸了一口气,下午,暖暖的阳光有些弱了,我暗暗地担忧起来。

黑暗笼罩着新月,她突然晕倒了。醒来时,红扑扑的小脸变得惨白。她爸爸韩子奇,日日夜夜守在新月旁。天星也就是新月的哥哥,心也碎了。这时,冷风拂过我的手,我打了一个寒战。那暖阳啊?气若游丝,飘荡在窗外,啊,进不来呀!

“嘀嘀嘀”手术室的房门被紧急地打开了,一动不动的新月“睡”在那里,她的二瓣尖(心脏的重要部位)紧紧地靠拢了。那一丝若隐若现的阳光,被风吹散了,洒在空中,伴着那着绝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永远地、永远地消失在了坟墓里。

梁冰玉的手里提着新月的生日蛋糕,重重地摔落在地上,他和新月爱人楚老师静静地听着梁祝,那金黄色的暖阳不知何时,照映着他们俩,照耀着我的背影,吹干了书上的那一串泪珠……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6

读过回族著名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梁君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梁君璧个性鲜明,性格刚强,书中说:璧儿还比母亲更胜一筹,天资聪颖,长于心计,家里的内外开支,都比母亲还有数。虽不识字,却全凭心算,安排得井井有条。刚刚十二三岁,就顶替了母亲大半,几乎梁亦清小小的“账房”。梁冰玉却叫她“管家婆”。我个人认为她是一个能干、做事果断、刚强,但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在小说中,她与妹妹梁君玉的矛盾最突出。首先梁君璧是韩子奇的妻子,由于战争爆发,韩子奇不得不带着他用半生心血收藏的珍贵玉器,随着沙蒙。亨特远渡重洋去了英国,受到爱情挫折的梁君玉执意随韩子奇前往。没想到,因为战争他们在英国一住就是十年,十年两茫茫,他们与中国的亲人完全失去了联系。一再受爱情折磨的梁冰玉却与相依为命的韩子奇产生了爱情,并生下了女儿韩新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韩子奇在与梁君璧取得联系后,他们又不顾一切的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北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博雅宅”。他们没有想到梁君璧无法忍受这母女俩,韩子奇又不肯为了爱情抛下爱子韩天星,绝望的梁冰玉留下韩新月后,独自返回英国。从此,这姐妹俩反目为仇,失去一切联系。表面看起来,梁君璧胜利了,但是从这一天起,韩子奇和梁君璧之间的夫妻感情也已名存实亡。从情感方面来说,梁君璧是失败的。

梁君璧是个独断专行且不懂爱情的的女人。从儿子天星的婚姻来能看出这一点。天星与同厂的女工小容子感情很深,但梁君璧看不起小容子的出身,设计让小容子离开了天星,并暗中撮合天星与新月的同学陈淑彦结婚,而天星一切都被蒙在鼓里,使得天星在厂里抬不起头来。梁君璧亲手毁了儿子的爱情,毁了他的名声,但她是最爱天星的,她想儿子设计人生,儿子不理解她,甚至恨她,因为她不懂爱情。

其实梁君璧又是最大的受害者,她留住了韩子奇,但他失去了韩子奇的心。她把对韩子奇和梁冰玉的恨转嫁给了可怜的新月,其实当新月年纪轻轻撒手人寰时,她何尝不痛苦。

梁君璧虽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却没有去珍惜她,也许内心的痛苦太多太多……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7

读罢全书,我方才将抑制在心中的悲痛愁苦释放出来,长长地舒了口气。这部书是一个圣洁的诗魂,是一道玉之长河,不,是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

全书通过描写一个玉器家族的生死兴衰,谱写了属于穆斯林的咏叹。今昔对比宛如两条河流相融相会,其妙无穷。从玉匠梁亦清收养韩子奇,到韩子奇勾心斗角威师傅梁亦清报仇,再到韩子奇与师妹梁君璧、梁冰玉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最后到韩子奇女儿新月凄婉的一生,前半部分还是精雕细琢,暗潮涌动,后半部分便是势不可挡,汹涌澎湃了。犹如《神奈川冲浪图》,全书在新月之死时掀起滔天巨浪,将这一弯明亮的新月卷入了命运和悲剧的长河,让人实在不得不流下眼泪。

正如作者所言,此书是“为人心所传”,这就注定了此书奇诡神妙,悲壮淋漓。细读全书,让人不禁响起《巴黎圣母院》那美与丑的强烈的冲突与对比,又让人不禁叹谓其与《京华烟云》相似的命运的阔大与无奈。《玉殇》梁亦清之死,悲凄淋漓,令人震骇;《玉王》中子奇之青云得志,勾心斗角,或如大夫雕凿,若如小弦切切。在这一条晶莹、诗意的玉河中,梁亦清,梁君璧,韩子奇,蒲绶昌,各个人有各个人不同的内心世界。然而,在这纷繁杂乱的命运之林中,一个庄重、美丽的灵魂悄然升起——新月!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一个人的悲剧命运,会使他的心灵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冶炼和净化,这便是美。若没有这种美,人生怎还是人生?新月之美,并非作者借她阐发了多少真主的旨意,而是她扬起了穆斯林美的灵魂,是她的心灵渡过了悲剧与苦难的命运之河,接受了光明与希望的洗礼,变得越发至善至美。新月,宛如一条活泼美丽的小溪,由远到近,由弱及强。她的美,正如明月般纯净皎洁。梁君璧之叱咤风云,韩子奇之愁肠百结,无一不衬托出她如梦如幻的美,然而从梁君璧拒绝楚雁潮开始,她的世界掀起了巨浪,将少女如无瑕美玉的爱心打得粉碎。她的死,有一种“奥菲利亚式”的凋零之美,又如祝英台般缠绵悲凉,却不只是柔情凄婉,而是苍天泣血!

问世间,何为美?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寻找这个答案?姹紫嫣红,大漠孤烟,是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堪称完美的艺术品;《蒙娜丽莎》那一抹动人心弦的微笑,是美……到底何为“美”?读完《穆斯林的葬礼》,我觉得我找到了答案——最美不过人的心灵,它能压倒一切,镇住一切。萧红一生命运坎坷,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用一颗未被污染的,饱含童真的纯净心灵写下了《呼兰河传》;汪曾祺年轻时作品不受文坛重视,抗战时在西南联大受尽磨难,然而在晚年时他却将这段往事写得如履平地,还创作了《受戒》这样纯净如水的佳作……有句话说得好,在逆境中,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正如书中传达的旨意,只要人的心还是美的,那便是不可磨灭的希望!

有人认为结尾太悲惨,然而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门里边,雪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冰玉冲上去一把抱住她‘新月!新月……’”她抱住的不再是一个少女,而是梁家的第三代,一个新的新月,一个新的希望……

旧的生活总会过去,新的生活如黎明破晓,如期而至。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8

如果一生中我只看了十本书,那这本就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穆斯林的葬礼》,看了一遍,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穆斯林的葬礼》,下载了评书版我又完整的听了一遍,《穆斯林的葬礼》,找到电影版又完整的看了一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评书版,心灵一次次的被这现代版的《梁祝》深深地感动着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只有完整的看过听过之后才能真正的了解作者要讲述的情节。

老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门楣上的门簪上悬挂着各镶嵌着“博”“雅”二字,这座古老的博雅宅从民国初年一直到一九七九年,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岁月洗礼,更是记录了回族中以玉石为引子的悲情故事。奇珍斋主梁亦清是一个回族的琢玉高手,老实本分,为人谨慎,恪守着行业道德,和妻子白氏育有两个女儿,梁君壁和梁冰玉,壁儿和玉儿被视为梁家的掌上明珠。

吐罗耶定和易卜拉欣这一老一少的到来,彻底的打开了这个故事的开局,一切都围绕着回回这个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礼仪习俗慢慢的展开,真主为梁亦清带来了易卜拉欣,他聪明伶俐,年幼的眼神中透露出精明,梁亦清为他取了个名字叫韩子奇,从此,韩子奇便与玉结下了一生也割舍不下的情缘。

梁亦清与汇远斋老板蒲绶昌签订了一分协议,用三年的功夫来完成一件旷世奇作《郑和航海图》,而真正的主顾是英国的珠宝商人沙蒙。亨特。当梁亦清还在犹豫时,韩子奇说出了不知深浅的一句话:“师傅,这活儿,您做得了!再说,咱爷俩儿有两双手呢!”梁亦清凭借‘玉器梁’的名声接下了这个大活,并和蒲绶昌签下了为他带来惨痛遭遇后果的合同,一纸文书为他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后果。当《郑和航海图》就要完工时,梁亦清的生命也到了尽头,他无力的身躯倒在即将完工的‘郑和’那指向远方的右臂上,断裂的玉石使梁亦清喷出了生命中最后一口鲜血……

蒲绶昌闻讯赶来逼宫,韩子奇与壁儿玉儿姐妹为师父送葬后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尽管韩子奇的想法不能告诉任何人,他只能独自承受这残酷的现实带来的结果,带着奇珍斋的‘水凳儿’跟随蒲绶昌来到汇远斋,胸怀大志的韩子奇默默地忍受着蒲绶昌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期间,与英国商人沙蒙。亨特的接触对他的触动很大,使他开阔了眼界,有了新的认识。当韩子奇提出离开汇远斋时,蒲绶昌被激怒了,但是没有合同制约的韩子奇用三年的时间和制作成功的《郑和航海图》抵消了,精明的蒲绶昌怒吼着将韩子奇赶出汇远斋,韩子奇又成了身无分文居无定所的人了,但是他却完成了师父未了的心愿啊……当韩子奇重新跨进博雅宅时,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一双姐妹,一场简单的穆斯林婚礼,让两个相同命运的人走到了一起。

十年后,博雅宅在韩子奇的手中起死回生,俨然又是一个‘玉魔’!当流星划过夜空,韩子奇喜得贵子,取名曰“韩天星”,寓意为‘天助博雅宅,星落奇珍斋’。天星出生满白天时,韩子奇的“揽玉盛会”彻底击败了蒲绶昌。

此后,中国大地上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韩子奇带着他的奇珍异宝辗转来到了英国,经历了战乱和死亡,也经历了为他带来一生痛苦的另一份爱情,师妹玉儿和他在战乱的英国生育了一个女儿:韩新月。当战乱结束重新回到博雅宅时,有一场无声的战争开始了,玉儿丢下新月走了,走的很彻底,再也没了音讯,韩太太接受了新月,但是却始终对她有着不冷不热的所谓亲情,这个家庭彻底破碎了,表面上和睦安详,内里却是苦楚自由人知。

新月长大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勤奋好学的新月以出类拔萃的成绩博得了老师楚雁潮的青睐,慢慢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新月竟然是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而且大夫的诊断也已经等于判了新月的死刑,楚雁潮作为老师,不断的关心和鼓励着新月,还和新月一起翻译了鲁迅的著作《故事新编》,新月因为病情的恶化而休学,但是新月和楚老师的感情却在渐渐地升温,当新月意外的收获了这份弥足珍贵的爱情时,她是那么的幸福,她憧憬着美好的爱情,想象着幸福的生活,楚雁潮心里却越发的沉重,因为他知道,新月的病情根本就没有好转的可能,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新月并不多的时间里让她感受爱情和幸福。

当韩太太以种种理由强硬的拒绝了楚老师对新月的爱情后,新月绝望了,得知自己的病没有机会治愈了,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并非韩太太,而是梁冰玉,新月被彻底的击垮了,绝望将新月击的粉碎,再强烈的求生欲望也难以抵挡病魔的无情,生命在新月的身体上慢慢的流失,她是多么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啊,她曾经给心爱的楚雁潮写了一封充满惆怅、惋惜、向不公命运呐喊的信,信中,新月违心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楚雁潮的心被击垮了,击碎了,他对新月的情感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给新月讲了杰克。伦敦的一篇小说《热爱生命》,希望新月用羸弱的身躯来向残酷的病魔作斗争,新月用喃喃的声音说道:生命……生命……韩太太用决绝的态度拒绝了楚雁潮对新月纯真的爱,楚老师被拒在回回的门外,并违心的答应了韩太太的无理要求,一个悲情故事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当新月得知自己真正的母亲是梁冰玉时,那颗脆弱的心脏彻底的垮了,年轻的心灵再也承受不住太多的苦痛,多年来韩太太对新月不冷不热的态度,看似母女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细腻的母爱,在母亲梁冰玉尘封了十六年的信笺中得到解释,太多的不幸强烈的撞击着岌岌可危的心脏,新月倒下了,生命的烛光已到了尽头,她知道,明天是遥不可及的了……

当新月带着对光明的留恋,对生命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燕园的渴望,对家人的爱恋,对亲生母亲的眷恋,对楚雁潮的依恋,当一切都难以实现了,新月用生命中最后的一丝力气喊出了:“楚……”,一切就都结束了,新月再也难圆了,生命的终结也许是对新月最好的解脱啊。

楚雁潮没有能在新月生命终结时陪伴她,“啊……”楚雁潮用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震响了天地,心灵崩溃了,天地间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那一刻,楚雁潮的心,死了……当楚雁潮来到已经冰冷了的新月身体旁,轻巧的揭开新月身上“卧单”的一角,新月静静地躺在那里,静静地闭着眼睛,静静地闭着嘴唇,洁白细润的面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泪水滴落在新月的脸上,“新月,新月……”楚雁潮的呼喊再也不能叫醒新月了,新月已经放下了所有的牵挂,在也不会回来了,楚雁潮心碎了,绝望了,疯狂了,扑上去疯狂的吻着新月的脸,她的眼睛,她的嘴唇,这是他们的初吻,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

穆斯林的葬礼上,隆重庄严而简朴,没有任何陪葬物品,新月书籍,妈妈的照片,字字含泪的书信,楚老师送给她的巴西木和留声机,还有割舍不下的校徽,全都带不走了……

楚雁潮用自己的身躯为新月去试墓穴的大小,用跪着的双膝和坚硬的臂膀迎接着新月身躯进入“拉赫”,诀别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此刻,我的泪水盈满了,心被揪紧了,连呼吸都不那么顺畅了,生离死别的场景让我干叹良多啊……读这篇描写回回的巨著《穆斯林的葬礼》,多次让我的泪腺遭到折磨,这是一个现代版的‘梁祝’,悲情的故事压抑了心绪,感谢作者霍达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视角,真挚的的情感,深刻的内涵,揭示了穆斯林民族在政治宗教中对人生的追求和困惑,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梁冰玉站在新月的墓地前,她看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仿佛千年以来就伫立在那里,一把小提琴奏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协奏曲,悲惋,凄凉,仿佛是一对生死恋人的诀别,令人不忍聆听……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9

初识此书,源于父亲口中。曾闻他看此书于床上两天两夜,于是我便对此书产生了一些兴趣,仅听书名,以为只是回民的宗教之事。身为一个汉民,原以为自己不会欣赏于此,但仅读几章就沉迷于中,不可自拔,时而为此书中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而感到欣慰欢喜,又时而为主人公家庭的一波三折而潸然泪下。

浅读此书,围绕“玉”“奇宝斋”的升沉为主线,在战乱纷飞的背景下反映出家庭的起起伏伏,或许会想,为何一本这样的脱离时代背景的书会对我产生如此大的感触。我想其中的原因有几,小说的情节出人意料,不如一般的小说,只读一章,你便在脑海中大致猜测其余几十章的情节发展。而此书则不然,不读最后几章,定然不会想到韩新月(主人公韩子奇)的女儿,怀着一份赤诚与热血,怀着对爱情那样的美好的向往,怀着对一个男人的爱慕与痴情,在花儿般的十九岁,就那样遗憾的离开了人世。又或许你一定想不到,主人公会与自己的妹妹相爱,在异国他乡,过着夫妻般的生活,而且还生下了孩子,正是上边所说的韩新月。若不通读此书,你也定想不到结局为何如此悲凉,韩子奇一生所追求的那些藏品被洗劫一空,最后似是一个独来独往的幽灵,又似是一只无依无伴的孤雁。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女儿,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事业,最终,他也失去了那个孤单影只的自己。而又如此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于人物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如同是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你的身旁,他笑了,你也便笑了,他哭了,你也便哭了。你也会感受到那撕心裂肺的痛楚,对于主人公韩子奇,你会感受到他对自己的孩子深沉的爱;当他最爱的玉被损坏,被抢走的时候,他苦苦哀求,跪在地上之时,你也竟想恨不得与那些人拼命。又当读到韩新月与楚雁潮那圣洁般的爱情时,会忍不住在内心祈祷: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又奈何不随人愿,爱而不得,叹息不已。

小说最后,主人公爱人的妹妹,或者又可以称之为韩子奇的爱人,梁冰玉回到了那个已经人走茶凉的家。推门之时,她眼所能及之人,皆以为是自己的女儿新月,可却不曾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女儿新月已经离开人世,她走进墓园,与那个曾经深爱自己女儿,不过四十多岁却已满头白发的楚雁潮擦肩而过。我仍然记得,在小说的最后,韩冰玉在淡淡的月光下,在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那轻柔虚幻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烟如梦,琴弓亲吻着琴弦,诉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读完此书,便也觉得听到了这么一首悲伤之曲,哀伤之歌。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天地之间久久的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蝉吐丝,如孤雁盘旋。每本书,都会带给我不同的感悟,而读这本书,感悟到了什么?我觉得或许是轮回,是善恶,是人性,是温暖,是复活,是煎熬,是你,又是我。伴望着黄昏的落日,迎着初升的太阳,随着黑夜的降临,希望你也会捧起这本书,眼目之所过,嘴唇之呢喃,走进这本书,走进你自己。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10

前段时间,曾匆匆读了穆斯林的葬礼,可惜的是并无暇去深入透彻地了解品味。今年寒假,我终于能够弥补这个遗憾,重新翻开了书的扉页。随着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或喜或悲,我被其优美冷峻的文笔深深吸引着。新月的死,令我潸然泪下;韩子奇一生的心血——价值连城的历代古玉被人大肆抢掠,狠狠地揪痛着我的心;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却已顶着满头白发的楚雁潮在新月坟前深情地拉小提琴曲梁祝,让我心如刀绞。整本书叙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感谢霍达,她告诉了我许多从不过问的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

穆斯林对主的信仰之深,令我敬佩、感叹。梁君璧始终坚持回汉不能通婚,可她的丈夫韩子奇却在临终之际道出了压抑了自己一生的秘密——“我……不是回回!”主着实开了个玩笑,到头来,韩家的后代身上原来是流着回、汉两个民族的血液。可笑,可悲。穆斯林的葬礼仅仅是想告诉世人在回族里发生过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不是。书中,时时提到种族的不同。回汉不能通婚;穆斯林的葬礼上,不能有汉人参加;韩太太以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反对楚雁潮与新月相爱。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为什么要分种族,有所歧视呢?也许,这也是作者霍达所想要问的吧!“楚老师,鲁迅为什么要写起死?”“也许,他要唤醒沉睡的人生……”

下载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很偶然的看到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我很快被这本书交织错杂的爱情悲剧深深吸引了,很快便读完的整本书。读完之后酣畅淋漓,很想再读一遍,可是翻到开头,就......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啊,安拉!宽怒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去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她死于信仰之中。啊,安拉!不要为......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后感 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是目前为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书,并不说它的场面非常大,而且整本书的内容,情节都给我很大的震撼感,由其它那悲剧中所产......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8-27 字数:774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窗外,月光暗淡,万籁俱寂,挂钟的指针停留在凌晨两点;我怀着一种复杂而伤感的心情合上了这本厚厚的名著《穆斯林的葬礼》,但书中那一个个鲜活......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穆斯林的葬礼》,著名长篇小说,作者霍达。这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书中描摹的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从上星期起看到一本书叫做《穆斯林的葬礼》。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这让我十分的迷惑,不只是书名的神圣,又是一个让你回味的书名,那是穆斯林的葬礼。啊!那必......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品评《穆斯林的葬礼》 黄光志《穆斯林的葬礼》是我认真读完的第一本小说,给予了我心灵上最笃实最感人的震撼,我深深沉醉于此不愿醒,但是唏嘘的结局却让我不得不清醒过来,在扼腕......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集文学性和通俗性于一体的好书,很有可读性。我一口气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心疼感。 这本以不同信仰的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