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2 11:5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

第一篇: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红旗渠参观学习

班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二班

姓名:胡波

学号:124901074

红旗渠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林州自古是一个十年九旱,“水缺贵如油”的地方。巍峨太行山,雄壮红旗渠。“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1960年2月10日,林州开始实施“引漳入林”工程,经过十年苦战,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因其修建条件艰苦,牺牲巨大,所以在修建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经济开发区以及青年洞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学习。

我们先是到达了红旗渠纪念馆,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像一条红飘带一样的纪念馆,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馆的名“红旗渠纪念馆”。走进馆内看到一张张真实的黑白的照片记录了当时情景。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以及部分当年修渠的工人们用过的提灯、垫肩,穿过的棉袄,全面回顾和展示了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发展过程。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1515.82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70.6公里,灌区渠道总长4013.6公里,中小型水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奇迹”。我们驻足在一幅《千军万马战太行》画前。画中展现的是上百人在湍急的河水中奋力堵龙口的壮观场面:1960年春,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龙,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迫切需要这种凝聚民族力量的信仰和精神,红旗渠精神曾经响彻历史的岁月,也同样可以振奋时代的精神。老师为我们讲解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

纪念馆中悬挂着一个腰绑缆绳正在进行除险工作的人物模型,他就是红旗渠工地上的除险队长任羊成。老师为我们讲解说任羊成人称“任大胆”又称“飞虎神鹰”,放炮后,经常有松散石头掉下来,给在崖下修渠民工带来很大危险。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领导上决定成立除险队,任羊成第一个报名,被大家推选为除险队长,他终日带领队员们腰系大绳,飞崖下崭,凌空除险,扫除障碍,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

有一次,他爬上通天沟除险,失足跌在圪针丛里,当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脊背上扎满了尖尖的枣刺儿,忍着疼痛,又爬上山崖,坚持除险。晚上,房东老大娘和儿媳妇给他挑刺,一个钟头,挑了一手窝,却一声不吭。又一次,在虎口崖除险,当快要扑进凹檐里的时候,不巧凹檐顶掉下一块石头,砸在他的嘴上,三颗牙齿横在嘴里,一阵麻木,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来,他取掉牙齿,忍着巨痛,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从崖崭下来。.工地领导让他去医院治疗,但他放心不下,惦念着自己不去除险,修渠民工就会多一分危险。第二天,戴着口罩背着大绳又上山崭除险。这种冒一人之险,保众人之安的无私奉献精神,一直被人们称颂。

红旗渠载着林州人民的幸福憧憬奔流到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康庄大道。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红旗渠经济开发区,红旗渠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开发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7.0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开发区”、“河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集聚区”、“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

红旗渠开发区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区内形成了“七横六纵”城市道路网络,配套绿化亮化、供排水、供热、供气管网同步到位。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开工建设了总投资50亿元,规划用地总面积238.6公顷的陵阳新区工程。横贯东西的晋豫鲁铁路西起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山西吕梁,东至天然良港山东日照,在开发区北部设立了万吨级铁路货运编组站--红旗渠火车站。红旗渠开发区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按照“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以科技求创新,吸引了中国大唐、中国一汽、中孚实业等一大批中国500强企业来区投资兴业,规划建设了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园、汽车装备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电动汽车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天蚕素抗菌肽产业化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无缝管材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煤矿综采机械设备、优质铸造生铁、汽车配件产业生产基地。

中午经过短暂的就餐和稍事休息,学院老师组织大家在红旗渠干部培训学校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参与到红旗渠的修建当中。林州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然而就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雄伟壮观的红旗渠。红旗渠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由于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每个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屈服林县人民,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县把漳河引入林县,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靠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历史上伟大的奇迹之一。林州人民终于结束了“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梦。看着红旗渠竣工是,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感到快乐,也有些心酸,这样的幸福笑容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纪录片的结尾,歌声嘹亮,人们唱着:“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荒山变成大寨田„„高举红旗永向前„„” 看完纪录片我们乘车来到另一处红旗渠纪念馆,走过红飘带,真正走上了去往青年洞的路。

走在红旗渠重点工程——青年洞前曲折的长堤上,面对着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红旗渠中碧绿的流水,我仿佛又看到一个个铁血汉子和巾帼英雄腰系草绳在悬崖峭壁间除险的身影,仿佛又听到铁锤砸向钢钎的声响回荡在山间。

“引漳入林”的红旗渠工程,是林县人民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修小型水利工程到修大型工程的过程。兴水符合林县县情,兴水就是为林县父老乡亲办实事,兴水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从兴办水利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更加热爱党,党指向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红旗渠的建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突出问题、不等不靠的精神体现。红旗渠的建成是一批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硬骨铮铮、一心为众、无私奉献的英雄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和群众同心干,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结果。最后我们在青年洞前合影留念。结束了我们一天的学习。

这次到红旗渠参观学习,我无法说清有多少感受。但有几条自己清楚了,那就是:人要有一种追求,即向林县人那样,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理想目标的向往;作为党员,就要始终保持对最高信仰的追求。人要有一种精神,即像林县人那样,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你在向理想目标奋斗过程中,必然要有艰难的付出;作为党员,在此问题上,决不可以为自己找任何退路。人要有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即到任何时候,都要像林县人那样,头脑保持清醒,不断求“变”,不断地创新、进步;我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就要投身于当前不断深入的变革之中,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另一点,作为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起好党员的表率作用。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我们不仅要学习红旗渠精神,更要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奋勇前进,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第二篇:红旗渠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红旗渠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7月20日至22日,我局党组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职工赴林州红旗渠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当一步一步的走近红旗渠,了解红旗渠,认识红旗渠后,真正感受到红旗渠设计者们的创新、建设者们的艰辛和领导者们的合心时,我心灵深处又一次受到强大震撼。

林县人民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16字精神建成红旗渠,实现了“青山绿水、麦香仓丰”的林县梦给了我很多感想。这种精神,是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是面临困境时吃苦耐劳、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艰苦奋斗;是脚踏实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的实事求是;这种精神,也将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就像那红旗渠精神成为科教中心后人敬仰的精神丰碑!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修建的,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这项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如今的红旗渠,早已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她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丰碑。她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红旗渠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红旗渠精神就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红旗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是事业的感召力,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力弘扬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振兴中华民族宏伟大业不可缺少的凝聚力。

虽然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下,像过去那样艰苦的社会环境不会再有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应居安思危,认真学习领悟红旗渠这16字精神,将这股精神力量再次融入到工作中,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困难、成就伟业,靠的就是理想、靠的就是信念、靠的就是作风。发展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提高技能、开拓创新、不断发展,才能真正成为开封市住建战线的主力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深刻领悟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实际工作中,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带好头、作表率,练就过硬本领,为单位发展和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7月26日

第三篇:参观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红旗渠心得体会

在单位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于7月24日下午来到了河南省林州市,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走进红旗渠,接受再教育”以及“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的学习活动。本次学习使我心灵震撼,感悟颇深。主要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不服输的精神

林州山高水恶,百姓靠天吃饭。历史上因为缺水致土地绝收,而使百姓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就有五次之多。桑林茂老汉一家的悲惨故事,不但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更使我们了解到林州的缺水有多么的严重。解放后,20多岁的县委书记杨贵有胆有谋,为解决林州人缺水问题,竟然提出了“重新安装林县山河”的口号。山河是谁安排的?是老天爷安排的,我们人类能安排山河?这是何等的魄力,不管山高水恶,我们就是要与天斗,我们就是要喝上水。想想我们现在感觉到的困难,“学生素质差”“基础薄”“某些条件有点差”,比起杨贵面对的困难,我们难道不该感到惭愧吗?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想办法,而不是抱怨。做人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有困难我们就要有百倍的信心去克服。

二、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我们听了讲座:《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渠》,更是实地参观了引漳入林咽喉工程青年洞。我深深的背林州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所震撼。那么高的山、那么硬的岩石,他们硬是一钎一钎的凿成洞、开成渠。光指挥长就累到两任。县委书记杨贵更是亲自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实地勘察,才定下了“引漳入林”的伟大决策。林县人民为修渠更是睡席棚、山崖,吃野菜、水草。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烧。不怕苦、不怕累。其中任羊成“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十二姐妹十二英,十二姐妹干的凶”等等。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有了主心骨,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时代不一样了,但他们那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在问题和困难面前,我们要不等不靠,扑下身子积极想办法,主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为民所望,为学生所盼,为他们做实事。

三、为人民服务,不怕受委屈,不怕埋怨

杨贵领导林州人民经过8个月的苦战,山西境内20公里的渠终于通水了,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修渠的信心。可是,1960年11月全国休整,大批工程下马,红旗渠怎么办?杨贵冒着政治风险,带领林县人民在青年洞继续施工。当时新乡地委有人向在新乡的谭震林副总理告状,说杨贵比当年的隋炀帝修大运河,秦始皇修长城都苛刻。杨贵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是杨贵说“我是党员,我是书记,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群众没水喝啊!”最后调查的得到实情后,谭震林副总理对杨贵的工作给予了支持。“无私的坚持,做人要实”。实实在在为群众利益考虑,为群众谋福利。我们作为教育人,更应该实实在在为学生考虑,为家长考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以学生成才为目的。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品行上的培养,只要真心付出,他们都会感觉到的。

第四篇:红旗渠参观学习信息

学习十九大 继承革命传统 实现新作为

——市档案局赴红旗渠开展党员主题教育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高党员政治思想觉悟。11月20日,市档案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林州市红旗渠学习党的优良传统,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旗渠,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青年洞、红旗渠纪念馆。望着这穿山而过的红旗渠,大家无不为林州人民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在红旗渠纪念馆,大家对当年林州人民修筑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和他们历时十年修成总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奋斗历程与英雄事迹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那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一段段往事,大家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林州市人民建造红旗渠时的恢弘场景。在红旗渠纪念碑前,大家面对庄严、神圣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誓词响彻长空、激荡人心,缅怀着我们的英雄,更淬炼着我们的党性。

通过参观学习,全体党员深受鼓舞。大家一致认为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学习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牢记党的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努力推动我市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档案人员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参观红旗渠

参观红旗渠、体验红旗渠精神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孔忆寒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一曲“定叫河山重安排”的熟悉旋律把久违了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记得在东北上小学的时候,就多次看过《红旗渠》电影记录片,而电影中的主题歌仍然会唱。40多年后的今天,终于来到了红旗渠,亲眼目睹了这条1500多公里长人工长河的风采,感受这一震撼人们灵魂的红旗渠精神,倾听那几十年前艰苦岁月的动人故事,领会那条幸福之渠的丰富内涵。久违了的红旗渠,淡忘了的红旗渠,在眼前、在心中又清晰起来。5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红旗渠精神以其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魅力,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巍巍之长城,映射出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灿烂;艰难之长征路,体现出出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砺练出铮铮铁骨般改朝换代的英雄;穿山越岭的红旗渠,是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代表创造的人间奇迹,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的一部分。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修建的,从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这项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年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不仅缺少机械设备和技术水平,还有三年的自然灾害也给林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缺衣少粮十分艰苦。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不畏艰险、不畏困难、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历史又一奇迹。如今的红旗渠,早已不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她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丰碑。她与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旗帜。

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当年修渠民工用过的铁锤、铁钻和提灯等物品。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记载着4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其中特别让人感叹的,是那幅当年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带领群众扛着铁镐走在修渠大军前列的照片。一个个历史片段让我们为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河山”的英雄气概所倾倒,更让我们为从中体现出来的红旗渠精神所震撼。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像“水利专家”路银、“凿洞能手”王师存、“舍己救人”者李改云、“铁姑娘队长”韩用娣、郭秋英等英雄模范人物,造就出整整一代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红旗渠纪念馆中,对一口黑色木箱子印象尤为深刻。那是上世纪60年代修渠时的炸药箱,外观平淡无奇,盖子内壁却贴着一张字条,泛黄斑驳的纸页上,“收据”两个字隐约可辨。那是红旗渠工程指挥部组织股股长彭士俊常年驻守工地,衣物无处存放。后来由财务部门作价,买了个废弃的炸药箱。彭士俊怕影响不好,干脆把收据贴在箱子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一种束缚,更是保护。”半个世纪前的小小收据,透露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机制的信号,“干部对制度心存敬畏,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人们对红旗渠的动人故事感慨颇多,它就像一部浓缩的新中国历史,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

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在今天有着积极意义和激励作用。岁月无痕,红旗渠如碑。红旗渠在河南林县,但红旗渠精神属于全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和干部,都特别需要弘扬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红旗渠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红旗渠精神,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伟大力量。在兴建红旗渠中孕育形成的红旗渠精神来自实践,来自群众,是活生生的,不因时代的风云变幻而有所磨损,有着鼓舞人心的内在力量。这也是红旗渠精神今天仍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时代体现,至今仍有与时俱进的价值,这与我们现在的“两学一做”要求高度契合。

这次参观红旗渠是一次思想灵魂的洗涤和党性觉悟的锤炼,感受很深,收获很大。红旗渠是加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把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中,融入到我们医疗服务之中去,学习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学习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学习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学习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学习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学习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自己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秉承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谨记医学誓词,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下载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旗渠参观学习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

    红旗渠参观学习体会

    红旗渠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谋发展”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执政水......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有感 最近,在机关党委的组织下,我随队参观了红旗渠展览馆和青年洞,深受教育和鼓舞,“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和“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豪情一直震撼着我、感......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精选合集]

    弘扬时代精神-参观红旗渠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农业科研人员,我有幸在县直工委的组织安排下,于9月22日赴河南省安阳市委党校参加为期7天党务工作者轮训班。学习期......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官职大小,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为政者的情感。古人尚且如此,新时期的......

    参观红旗渠有感

    参观红旗渠感想 4月10日,分公司总经理室组织9个部门、6家中支、3家新筹机构、6个工作组的负责人、部门经理、骨干等参观了被世人誉为“人工天河”---河南林州红旗渠。以往,在......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 201x年4月18日至19日矿管委组织全体干部奔赴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州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参观红旗渠给我最深的......

    参观红旗渠心得

    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 河南林县,是一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山区县。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自然面貌,林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凭着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