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参观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杨菊梅
绿,孕育着成功,孕育着希望,而善洲林场的绿孕育的是伟大的精神,是党和中华民族新的希望。怀着对杨老书记的崇敬之情,在公司党政办公室党小组的带领下,我们于2013年6月22日前往施甸县 大亮山林场参观学习,深刻缅怀杨老书记。
清晨,淡淡的云雾遮住了夏日的太阳,清新的空气中透着一股闷闷的热气,带着好奇而又向往的心,我们踏上了通往大亮山的路。一路上,伴随着激情昂扬的司歌,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电影里杨老书记那些感人的情节,眼前出现了一位身披蓑衣、头戴草帽拄着拐杖在集市上捡果核的老人、一个佝偻着身躯在大山上忙碌的身影„„他一贫如洗,却为国家贡献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他一生清贫,一直和女儿挤在地委九十年代老宿舍,“别以为我是地委书记就有钱,我家的房子,不能比周围群众的好。”“要跟群众比,我有工资生活就可以了,房子不漏雨就可以了!”这样的话语总回荡在耳边。杨善洲同志没有给家人孩子留下什么物质财富,然而却给当地留下了丰厚的自然资源,更是给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给我们共产党员留下了做人、做事和做官的先进模范。想念着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构想了善洲林场的模样,我们的车驶入了石铺的山间林道,两旁是一棵棵笔直的、生机盎然的松树,就这样我们顺利到达了杨善洲的墓地。在林场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杨善洲林场,首先来到杨善洲老书记墓碑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杨善洲老书记三鞠躬深切缅怀杨善洲同志,然后依然次观看了记载着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碑林,参观了老书记生前曾工作和生活了近10年的简陋住房,看着杨善洲老书记曾经住过的油毛毡房和使用过的陈旧生活用具;看着四处漏风漏雨的栅栏;看着几根木头搭成的矮床上一床薄被„„一股浓浓的酸味涌上心头,眼睛也不觉湿润起来。随后又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里摆放有老书记生前的布鞋、拐棍、蓑衣、草帽、马灯、锄头、水壶,还有一张张泛黄的珍贵照片等等,让我感受到老书记朴实为民、清正廉洁、情系大山、开荒种树、无私奉献的感人的一生。一句句类似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样的口头禅一次又一次受深深的触动了我心底的崇敬与惭愧。
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习,我被杨善洲老书记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思想又一次受到教育,灵魂再一次得到洗礼。他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和优秀,作为新一代共产党员的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谨记他的公仆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服务精神和自律精神,在工作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努力学习,立足本职,不断创新,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项工作,努力争做一名合格有用的好党员。
第二篇:参观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参观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学习杨善洲近几年来,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深深感受到杨善洲的伟大,他的事迹我一遍一遍地认真学习体会。5月28日,我校全体教师又到善州林场实地进行了参观,看着那万亩林区我感受至深,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老地委书记的伟大光辉形象毅然树立在我的面前,另人肃然起敬。在此次的参观学习中使我心灵有了以下一些感触:
他退休了,却还在努力工作。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带领大家植树造林。退休了却还在努力工作,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现在在工作岗位上更应该用心工作,干出成绩,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
他是领导,却很低调。为了植树“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人们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一个地委书记,却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备受感动的是他能够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努力做平凡而又有贡献的人。
他辛苦负出,却不要回报。杨善洲1988年退休后,甘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义务植树者,带领地方群众植树造林。他努力克服无资金、1 无种苗等困难,一心扑在造林事业上,从未间断过,从未放弃过,一干就是22年。一个人退休后植树造林也许并不鲜见,但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22年不间断植树造林,而且在造林过程中,他不是指挥家,而是除了当好策划人以外,和普通群众一样,一起扛树苗、种树苗,搭帐篷、住深山,同吃住、同劳动。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人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看着那片茂盛的林场,杨善洲走了,但他一心为民、不计报酬、终生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执着信念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给后人一种由衷敬佩,更是一种激勇奋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精神榜样。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回答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政绩观,能够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火热的事业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多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多为学生服务,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第三篇:杨善洲林场参观心得体会----杨敏
参观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杨善洲,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早已被我们所熟知。作为云南建设学校的一名老师,在学校喜迎十八大及创先争优活动中,很荣幸在2012年10月27日有机会参观保山施甸县杨善洲林场。这次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
两辆中巴车行驶在山路上,进山的路非常难走,大家都很疲惫。快到林场了,满山的绿色吸引了我。汽车到达目的地,我们正式开始参观林场。
林场,郁郁葱葱,成片绿油油的树木挨挨挤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空气格外清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确实非常高(大概为百分之九十七),而且树木长势都很旺盛。林场里有两排树木很显目,高大、整齐,像两列队伍列队于一条弯曲的石头小道两边(听导游讲,这是老书记在初期修路时栽的树)。单单环顾眼前,老书记的劳动成果已经让人肃然起敬了,旁边惊叹声不已。通过导游的介绍,了解到,林场占地56000亩,折合约36平方公里。虽然林场之大,不是老书记一人之力可以成就,但老书记作为思想和行动上的模范,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况且作为一个曾经的地委书记,二十年身居荒山务实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艰苦的环境下,如此浩大的绿化工程,杨善洲老书记应该是把自己所有的力量挥洒得淋漓精致。
我们参观了老书记的住所(就是简陋的草窝棚),我无法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下,怎样生活。通过观看老书记生前的一些照片及石碑事记,对老书记的了解更加全面了,对他的崇敬之情业越来越深。一个书记,从始至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把一生献给了林场,献给了群众。
老书记被当地群众称为“草鞋书记”、“百姓书记”。他在职时,诚诚垦垦为人民服务,退休后把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他每天起早贪黑,把空旷荒凉、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不求一分回报。他无怨无悔,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奉献一生。
林场里矗立着几块记录老书记生平事迹的石碑,我们细细看了一遍。他衣着简陋粗茶淡饭,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两袖清风,表里如一,对待群众出手大方; 他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作为一名党员,杨老书记的先进事迹足够我们去领悟一辈子,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时时刻刻刻于心中。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别人的利益为重。作为一名老师,他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激励启发着我们,对学生应该抱有一种“蜡炬成灰泪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心态。在生活的琐碎小事中,要学会豁达、包容,能够先以别人的利益为重。
老书记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履迹像无声的文字,悄悄地在身边耳语:想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别人灵魂的时候,更要用老书记的那种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对生活的从容和淡泊来塑造自己的灵魂。
新时期,青年是国家前进的主力军。杨善洲老书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要空谈理论,空喊口号,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发挥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随时代的发展是不会改变的。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身边的人、为学校尽自己最大的力。
参观完杨善洲林场,了解了他的先进事迹,我确实有一些体会,他能做到这样忘我奉献,应该与下面一些原因是有关的:
一、不忘本色,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杨善洲书记农民出身,从建国至改革开放近30年间,在边陲搞农业,看当时照片似乎就是一个农民。他无论身处何职,接见何领导,都衣着朴素,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他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干实事。其实,他代表了建国后担任领导干部的一批老同志,他们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杨书记深得民心,只有真正接地气,了解百姓疾苦,才可以真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忠于人民,忠于党。
忠诚于党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退休后杨书记本可以在省城舒适条件下生活,但他放弃了,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他对家乡和人民群众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建林场,不为私利,不为名利,只为一个信念----为家乡做实事。保山市和施甸县两次给他奖励,其中一次拒绝,另一次20万块钱,他把16万捐献,仅留4万给老伴。
三、淡泊名利、风清气正、检以养德、知行一致。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杨书记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绝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朋友谋取私利。他居住于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以苦为乐,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实际行动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老书记用他的言和行提醒着我们:无论你处在任何位置,一定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才算真正的活着。在胡耀邦要来视察的候场间歇,他还抽空去地里看看庄稼,晾着中央领导然后泥腿子着见领导。
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一名党员职工,要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他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一个忘我劳动的人,他的形象定能在别人的记忆中鲜活。”
临走时,不舍地看了一眼林场,树木苍翠挺拔,他们承载着老书记的梦,这个梦在生根、发芽„„
杨敏
2012年12月26日
第四篇:参观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
参观杨善洲林场的心得体会
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4月27日我们坐车到达善洲林场后,同志们不顾旅途的辛苦,没有休息。
首先,参观了杨善洲事迹展览室,一幅幅画面呈现了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工作时的情景,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然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杨善洲墓地走去,大家一起瞻仰老书记的陵墓,向杨老书记的雕像默哀、三鞠躬,默默的缅怀;随后,大家一起参观了书写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杨老书记的题词和记载了杨书记一生为官为人生动感人事迹的“碑林”,参观完“碑林”。紧接着,大家步入一段土路,侧身弓腰走到简陋、矮小的油毛毡窝棚旁,窝棚已经备玻璃房罩住,不过依稀还能看到已经千疮百孔四处漏雨的油毛毡屋顶、四处灌风的树桩篱笆墙,大家仿佛又看见老书记20余年如一日坚守大亮山植树造林的身影。通过参观学习,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灵受到了洗礼,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而杨善洲一生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事业首先必须先做好人,端正心态,具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其次要一杨善洲通知为榜样,进一步加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心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公布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资金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先给国家。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为民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通知的光辉事迹。
2017年5月14日
第五篇:参观杨善洲林场有感
参观杨善洲林场有感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回家又钻山沟沟。”一首大亮山广为传唱的童谣,让我们不由得想要去了解杨善洲老书记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怀着对杨善洲老书记的好奇之心、崇敬之情,在梁河段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于2016年7月19日前往施甸县大亮山林场参观学习,深刻缅怀杨老书记。
从梁河段机关出发开始,雨就没停过,都说雨季是适合怀念的,怀念一如雨丝轻轻点点,缓慢滑落打湿一颗心,有种感觉在雨里渐行渐远的惆怅。车子开在大亮山的公路上,我们看着公路两侧的郁郁葱葱的树林,这公路、这树林,都是杨老书记通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与坚持成就的,回想起看关于杨善洲老书记的蓝天访谈节目时,主持人的提问:“你辛辛苦苦造林那么多年,你也享受不着,你做事都不为自己着想吗?”他回答说:“我也是为我自己的事业,我为我自己的信念,植树造林改良荒山,同时兴修公路,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故乡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多么朴实为民的老书记啊!看着林间的山雾,脑海中不由得浮现一位身披蓑衣,头戴草帽,拄着拐杖,佝偻着身躯,深一脚、浅一脚在大山上忙碌的身影„„他一贫如洗,却为国家贡献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他和家人住在电视台摄像机都放不进去的房子里,却说:“我有工资生活就可以了,房子不漏雨就可以了!”心里想念着、感慨着杨善洲老书记,想念着这位让人由衷崇敬的老共产党员,构思着善洲林场的摸样,我们的车顺利到达了林场管理处。
冒着下个不停的大雨,我们在林场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杨善洲林场,首先来到杨善洲老书记墓碑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杨善洲老书记三鞠躬,深切缅怀杨善洲同志;重温入党誓词;然后依次观看了记载着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碑林;参观了老书记拐棍插在地上长成的拐杖树、善洲井;参观了杨老书记生前曾工作和生活了近10年的简陋窝棚,看着四处漏风漏雨的栅栏,看着几根木头搭成的矮床上一床薄被,鼻子不由得酸酸的,眼睛也不自觉的湿润了起来。随后又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里摆放有老书记生前的布鞋、拐棍、蓑衣、草帽、马灯、锄头、水壶,还有一张纸泛黄的珍贵照片等等,让我感受到老书记朴实为民、清正廉洁、情系大山、开荒种树、无私奉献的感人一生。一句句类似“工程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样的口头禅一次又一次的深深触动了我心底的崇敬与惭愧。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习,我被杨善洲老书记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思想又一次受到教育,灵魂再一次得到洗礼。他用一生实践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和优秀,作为新一代共产党员的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谨记他的公仆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服务精神和自律精神,在工作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努力学习,立足本职,不断创新,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项工作,努力争做一名合格有用的好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