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为加强对全区教育系统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工作的领导,确保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快速、协调、有序地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预防处置办法适用于发生在我区或涉及我区的严重自然灾害及与之相关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类包含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火灾、冰暴、雪等因素而造成校园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的应急事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三、组织管理
1.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⑴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⑵应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山坡、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⑶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⑷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2.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⑴学校在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火灾、冰暴、雪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⑵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1小时之内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⑶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⑷任何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局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3.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⑴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⑵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师生的安全。
4.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一把手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防汛处置办法
1.当风力达8级以上,日雨量达50.1毫米(暴雨)以上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将达起始标准后,各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在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值班领导和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领导汇报。
2.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学校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到位。及时向各学校、年段、班级、教学点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各学校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3.当暴雨袭击或市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学校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或立即通过局域网进行紧急部署。各学校要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按防汛指挥网络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暴雨和洪水过后,要及时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4.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总务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做到排水畅通;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确保学校排涝设施全过程、满负荷运转,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5.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由防汛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转移和安置师生。各校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的责任制。要特别注意预防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制定各项汛期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各校要根据校内的特点,立即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课。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汛期期间严禁各校组织学生外出及重大活动。各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学校一旦发生汛情,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根据灾情,联系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做好抢救、转移和安置受灾师生工作。
预防雷电方法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预防地震办法
一、预防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抗震救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体师生对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在得到预警预报或突发地震后,迅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抢险设备等物资。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救灾工作,要把确保师生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临震预(警)报后,教育系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立即进入防震应急临战状态,依法向全系统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本系统各项防震工作。
2.各学校(单位)接到有关消息和警报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派出专人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抗震救灾顺利进行。
4.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坚持24小时值班,保持通信畅通,以便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5.协助地震宣传、新闻等部门,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教育师生员工不信谣、不传谣,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抗震救灾物资准备。
7.必要时组织好师生员工有序疏散。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教育系统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相关工作组进入抗震救灾工作紧急状态,听候市政府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令,根据灾害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随时赶赴灾区学校的一切准备。
2.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震后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在上级和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组织排查次生灾害危险或威胁,防止震后次生灾害发生。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各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本校的受灾情况(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情况、学校师生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等情况),及时汇集信息向区教育局和当地政府汇报。
4.各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要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5.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督促保险公司及时依法理赔。做好教育系统接受援助的统筹分配工作。着手研究灾后重建工作。
第二篇: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事件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暴雨、雷电、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大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公司和广大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科长负责管理科室,以科室办公室为单位,由年级组长负责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组 长: 李毅
副组长:周耀
左志勇
组
员:各科室科长 主要职责:
1、在上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公司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公司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指导和督查各科室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部分科室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协同上级部门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7、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公司应经常性地对场地、围墙、水沟、烟囱、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公司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公司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公司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公司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公司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公司的特点,公司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师生的安全。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公司一把手是本公司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员工安全、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公司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交通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李
毅
副组长:周耀
左志勇
组员:任春元
宋森峰
陈
洁
马
兴
蒋新春
申爱莲
董志军
值班电话:宋森峰
***(2)交通事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各班组及所属工人中暑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公司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部及劳务队每年进行一次按交通事故危害事故 “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公司要对相关人员进场前进行一次针对性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
(2)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1、在公司内发生的交通事故,驾驶员必须及时通报上级单位,组长值班电话宋森峰
***严谨隐瞒事故或私自处理。
2、应急小组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后,作好记录,及时反馈给应急小组组长,并迅速作出反应通知有关部门,及时赶到事发现场。
3、在施工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立即拨打报告交警部门,同时立即报告公司的应急小组。
4、应急小组在接到施工现场内发生的重大及以上的事故报告和现场内发生的伤人事故报告后,须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5、根据公司负责人的批示,应急小组决定有那几个责任部门到施工现场外发生的重大及以上事故所在地,及时与所在地交警部门联系。
6、事后处理:
6.1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6.2 应急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将现场人员伤情、救治和进展情况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6.3 应急小组组长根据应急实际情况,对本方案进行验证,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及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报应急指挥小组。
6.4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6.5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6.6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6.7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大同市矿山建设工程总公司
2017.8.21
第三篇: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建筑工地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暴雨、雷电、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大雪等因素而造成工地建筑物倒塌、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职工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组 长:张海胜 副组长:高树峰
组
员:赵立超、芦鲜花、朱会新、芦桂伟 主要职责:
1、在上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全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学校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指导和督查各班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部分班级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协同上级部门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7、在上级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项目部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项目部应经常性地对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项目部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项目部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项目部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工地的特点,项目部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师生的安全。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工地一把手是本项目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职工的安全、工地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工地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宏盛康城一期工程
2016年6月5日
第四篇:学校自然灾害教育
防自然灾害教育
主讲人:高永士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中,我们同样也要重视对于防御自然灾害的教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类,也常给人们带来种种危害,所以我们学生应当积极去了解采取的措施,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减少其带来危害后的严重性。
汶川大地震再次告诫我们,自然灾害距我们校园不远,预防自然灾害对校园安全的威胁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及水平,让学生树立防范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避免紧急情况下更多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
在城市里,许多学生对于安全的防范意识远远要高于农村的孩子。所以,我认为在农村我们老师更应该做好学生安全的教育,尤其是自然灾害。从小就灌输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以及教育学生遇到自然灾害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低年级的学生知道基本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高年级的同学要能熟知这些自然灾害的特点,防范方法以及应对措施。
我们都盼望孩子一生平安顺利,但美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灾害的发生。所以,让孩子拥有临灾智慧,从日常生活、游戏训练中拥有顺利逃生的技能,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面对自然灾害要放正心态,正确对待。充分发挥个人保护作用,掌握自我保护技能。例如,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1.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狂奔、停留;手中的通讯工具要关闭。
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3.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也不要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物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还要远离输配电线、架空电话线缆等。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应对措施,当自然灾害来到时就能做到不慌乱,冷静沉着对待。
总之,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在于长时间的培养,使安全扎根学生心中。
普小庄小学 2017年4月7日
第五篇:学校食品安全及防范措施
高渠学校食品安全及防范措施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食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问题便成了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食品污染事件及群体食物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引起了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造成食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5、食品腐败变质;
6、食品没烧熟;
7、食品保存不当。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②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主要有3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
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四季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数没有特效疗法,对一些能引起死亡的严重中毒,尽早排除毒物对中毒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五)、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①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②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③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在处理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和一时尚未明化学毒物时更为重要。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肠胃炎症状,常有畏寒、发热,严重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和休克。通俗地说,食物中毒的特征为“四个一”,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食用同一食品引起同一症状。
二、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我认为要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我们要从进货、贮藏、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严加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如食品采购制度、食品贮藏管理制度、食品初加工卫生制度、食品烹调加工制度、食品销售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各项制度,加强管理,防范于末然。
(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从源头上防止食品事故的发生,但对师生特别是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更不可少。食品安全教育要时时刻刻进行,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集会的时间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教
育,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专题讲座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提高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食品安全检验科学水平
我们在采购食品时,应该注意对食品的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如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的颜色、食品味道等。如新鲜的牛肉色泽淡红或深红,切面有光泽,质地坚实,有韧性,肌纤维较细,眼观断面有颗粒感。肌肉间脂肪明显可见,牛脂肪色泽呈黄色或白色,硬而脆;新鲜的猪肉色泽鲜红,切面有光泽,肉质鲜嫩,肌纤维细软,瘦肉切面呈大理石样纹斑。猪肉脂肪呈纯白色,质地较软而粘稠。狗肉:色泽深红或砖红,质地坚实,肌纤维比猪肉粗,脂肪呈灰白色,柔软而粘腻。“异常肉”多见于:
1、囊虫肉(又称米猪肉):切开瘦肉,切面上有石榴籽大小的白色半透明颗粒状囊泡。
2、过期冷冻肉:色泽暗黄,肉质发枯,外表有风干氧化斑点。近闻有淡淡的异味,解冻后有臭味。
3、冷冻注水肉:冷冻注水肉表面很光滑,横切面有冰碴,底面会有血冰,化开后出水较多。如果是包装食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食品进行检验:1.食品标签标注的各项内容(包括食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贮存指南、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保质期等)。2.标签内容齐全,标签内容完整、规范和真实。3.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保质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卫生质量和营养的期限。在此期限内,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内容和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卫生质量;超过此期限,在一定的时间内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保存期是指推荐的最终食用期,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的质量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4.包装袋是否完好无损,是否会透气。
5.购买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要看清产品上是否有“QS”标志。购买时要注意产品的标识,仔细看配料表,了解产品的主要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特别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购买近期产品。另外,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一般要充入氮气,如果发现漏气,则不能购买。购买后常温存放,开袋后尽快食用。
总之,食品安全,人命关天,马虎不得。我相信食品安全制度落实到位,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事故一定会在我们的校园销声匿迹。
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