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茶道 感悟人生[推荐]

时间:2019-05-12 12:1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茶道 感悟人生[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茶道 感悟人生[推荐]》。

第一篇:解读茶道 感悟人生[推荐]

记峰睿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楚平

见到陈楚平的时候,刚好他才从日本讲学回过国。他是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等人一起去的,给日本茶艺师讲了十天课。虽然鞍马劳顿,却不见半点疲态,依然神采奕奕;出国步道,却未觉出半点张狂,依然虚怀若谷,只有谈起茶道,论起茶经来,才口若悬河;评判人生,则从容而闲定。这可能就是陈楚平身上凸现的中国茶道:突出地表现为一个闲字。不过,此闲绝非闲适、闲散之闲,而是闲庭信步、水流心不竞的一种生活的自然状态,颇似庄子的虚静论主张,不求名利,不强行任事,不要智巧,而是追求生命本真的大智慧,反对小智小巧、人为造作。

携德引商 广结善缘

中国有一本著名的论述茶德的书,名为《茶德》,为刘贞亮所著。该书中提到茶有十德,陈楚平尤为看重的是最后两德:九,以茶可雅志,十,以茶可行道。

楚平是科班出身的茶人、茶商,又在北京市茶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京市茶业总公司搞过四年茶叶拼配,对中国各地的主要茶叶品种的特色、优劣、价格等都了然于胸,他自己经起商来更是得心应手。他经手的第一家茶叶店馨茗茶庄开业时,他更是巧妙地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

馨茗茶庄原属一家劳动服务公司,因管理不善正要转租,年租金为4万元。楚平为慎重起见,连续数月记录每天客流量,遂大喜过望,拍板定租。接手后,他又联系上任广西某茶厂负责人的老同学。该茶厂年产9千担茶叶,且质量稳定。这样,他的供货渠道解决了。而销售时,他采取的是低价销售政策。当时北京茶叶市场的毛利率大约为30%左右,他15%就出手,并且把原来的纯零售业务发展成批发零售兼营,扩大了客户的范围。

从1993年起,陈楚平开始细分茶叶市场,优化销售结构,给茶叶分成等级,销售量大的花茶保证供应。优质茶则物有所值。

陈楚平做茶,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卖出去就完事,而是用心去做茶。从1998年到2001年的3年时间里,他对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顾客做了需求、价格等定性定量调查分析,然后决定本公司的销售策略。比如花茶,他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并借助电子商务销售管理系统,分析其在销售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和发展趋势。半年后,他已经可以预测今后花茶市场的走向。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飞跃,它不但可以让陈楚平直接受益,而且也将对中国的茶叶生产摆脱盲目性而与国际接轨。

楚平还认为,今后的茶叶市场,多样化将成为主流,其论据有三:一是喝茶的人不再以老年人为主,不同国籍、职业、性别、年龄的爱茶人都会出现,全世界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喝茶的数字很快就会被新的记录打破;二是茶叶品种的多样性。非茶之茶、保健茶等大行其道,将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三是饮茶功能的多样性。饮茶不再是为了解渴、休闲、提神、解乏,它已然深入到商务活动、朋友聚会等场合中。

陈楚平也卖茗壶。他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总店内专辟出一个名为大生堂的套间专营茗壶,销量几乎已经和茶叶销量比肩,每年的销售额都在60万元以上。这也是他多元化经营的一部分。

陈楚平的茗壶,虽然有一部分是为工薪阶层准备的,但大多茗壶均由名人制作,他的店堂门口挂的对联就是名茶茗壶名店敬天敬地敬人。他对茗壶的偏好可见一斑。他的茗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标价最高的是王石耕老人制作的希菊九头壶,标价4万元。老人已年逾耄耋,一生只做过2套这样的壶,堪称传世绝作,自然标价就高。像这样的名壶,在陈楚平的店里还能看到很多。为了打造大生堂紫砂精品店,陈楚平除委托宜兴紫砂工艺厂这样的名厂制作茗壶外,还特意聘请在制壶业颇有影响的张学明先生任大生堂壶事督导。现在,大生堂的各种茗壶熠熠生辉,每一把壶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陈楚平好交朋友,在他的店堂内,客商、保险商、司机、装修工程师、银行职员、记者、编导、普通老百姓等,都是常客;道行浅的茶商来这里补课;刚入道的学徒来这里开眼;普通人来这里听热闹、长知识,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没有注册的爱茶壶俱乐部,一概来者不拒,来的就是朋友。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编剧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把茶壶的壶盖,他执意要赔30元钱。陈楚平一笑,心说,这把壶最少也值100元呢!他没有让客人赔钱,也没有让他有任何尴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您喜欢这把壶,壶又是不小心碰的,哪儿能让您赔钱呀!以后,这位编剧成了陈楚平的常客。

谁谓茶茗 其甘如饴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也可能是陈楚平现在的心灵写照。他从茶中得到的乐趣,已经远远超出了茶本身,甚至也大大提升了他的人格。

陈楚平现在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聘任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察员,到处为茶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截止目前,陈楚平参加过的培训班已经有四五十次了,经培训合格并拿到证书的每期都在20人以上。

中国的茶行业,有一亿左右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较差,因而造成中国有名茶而无名牌的尴尬局面。因此,加速提神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陈楚平责无旁贷地参加了这一工作,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四个字:这是义务!

目前中国的茶行业有两个特有的工种,一为品茶员(师),相当于药店里的药剂师;另一类就是茶艺师,即茶艺馆里的从业人员。然而,茶业人员数字庞大,光是北京,就有茶庄、茶馆近万家,从业人员几万人,陈楚平最担心的是培训教师太少,光靠他们三四个人根本弄不过来。所以,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培训教师。

在非典以前,陈持平还受托为工商、技监部门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陈楚平说,茶叶是一个极特殊的商品,检测时,不是光卫生指标合格就万事大吉了,茶叶的色香味形等都应该是检测的内容,在这方面,目前还是个空白。

陈楚平现在是中国茶业界的名人了,不仅业内人士服他,就连国外的同行们也为他的学识所折服。

在日本,楚平有一次到一个茶艺馆讲课,看到其中的一间茶室名曰和谐斋,诗兴大发,立刻口占一副对联,上联为和天地灵气,广聚四海良友;下联是谐日月精华,普结八方善缘。这幅对联,对仗工整,平仄有序,最让日本朋友心仪的是,该对联上下半联的头一个字是和、谐,这正好把和谐斋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与茶室名浑然一体,又非刻意雕琢,真是一幅绝对!

天人合一 始得茶道

楚平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本领,就是善于把复杂的事情、学问,简化到言简意赅,一听就懂。

比如他说茶,茶为什么分六种,而不是七种也不是五种?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方式和氧化程度,决定了茶只能有六种;茶的双重属性是什么?茶是一种生活奢侈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茶的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茶叶的市场定位和茶商的营销定位,并以此衍生出相关的问题:如何经营、谁来买、卖给谁、特色经营和多业态经营如何共同发展、如何实现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等等。

又比如现场炒茶的问题。这基本上是一种炒作行为。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炒茶只是全部制茶工艺中的一个环节,手工炒茶需要很长的时间,龙井茶要炒五六个小时,消费者能从始至终地等待观摩全过程吗?

再比如中国十大名茶问题,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只能说是当地的著名的茶。人家太平猴魁在巴拿马确实得过奖,但并没有列入所谓十大名茶,这就不大好解释。

陈楚平不仅崇尚简单,更崇尚实事求是。

现在很多茶商都开始重视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陈楚平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基地是企业规模的象征,也是提高茶叶品质的源头保证,但他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他家乡的父母官曾多次建议他把家乡的3000亩茶园包下来做基地,他没有这么做。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制1000斤品质一致的干茶,最少要同时采摘4000斤鲜叶,而最熟练的采茶工每天最多只能採七八斤而已,4000斤鲜叶最少要500人一两天内摘完。因为茶叶是地里长的农产品,今天摘是一个味,明天再摘就可能是另一个味了。4000斤鲜叶同一天摘下,难度可想而知!

陈楚平到日本去讲学,同时也带回了许多思考和忧患。

他们考察过日本的一个制茶车间,其加工能力为一天加工20000斤鲜茶,只有3个工人操作,该车间投资大约合人民币7000万元,我们中国的哪个茶叶加工企业有这么大的加工能力,哪位企业家舍得投这么大的资去盖车间?

他们看到,日本虽然在整体的茶文化上远远比不上中国,但他们在茶业的某一点上比如对茶叶的开发上却比我们好得多,他们遍布各个角落里的自动售货机里,都有很多茶饮料。他们制作的如口香糖一样包装的速溶茶,往杯子里一冲,稍加搅动就能饮用,茶的味道也很足。

另外,日本人对茶的喜爱也出乎陈楚平的意料。他在一家茶叶店里见到了一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作营业员,他的工资只有20万日元,当时大约只合人民币约1.2万元。这在日本是低工资了。但是这个大学生干得非常踏实。他用汉语对陈楚平说,这是一份很神圣的工作,我非常喜欢。

日本之行,使陈楚平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陈楚平现在成了多面手,既是茶人、茶商,又是教师、考评师,在他的身上,既洋溢着古老神秘的历史气息,又散发着现实生活的清新、芬芳。

第二篇:茶道感悟

感悟茶道

无论是大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大雅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更有俗话说“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那么为什么茶能够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样生活用品?也许在我们看来,那些繁文缛节什么的,没必要有那么多,喝一次茶,不用搞得这么费劲,不过这在中国文化中,茶文化是必须的,不可或缺。

茶圣陆羽的《茶经》为中华茶文化在历史上吹响了号角,古代文人雅士更是把茶文化融入到诗词、绘画、书法中。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才有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据科学证实,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多达上百种成份,能调节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药理作用。茶叶被发现就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现代生活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故中国茶道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浸润着你的心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就会在虚静中升华,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

与中国相比,日本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它在日本发展的这么多年中,日本很多茶道大师将其对茶文化的领悟和理解融入其中,使得现在日本茶文化能够发展得如此繁盛。其中以千利休的贡献最为突出,才让人们现在一提起茶道就想到日本。

刚开始接触茶道这门课的时候,还觉得挺有兴趣,毕竟是接触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我家平时也喝茶,从小耳濡目染的原因)。但是慢慢地发现,其中那些无法理解的部分,觉得还是很麻烦的,直到后来在茶道课上通过了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唯一遗憾的是像这种科目没让我们亲身体验实践一下,也许会比在课上看视频更奏效。虽然在课堂上我没有学到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只会一点很简单的知识,但我却学会了比茶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茶文化真是让我获益良多,我尽量地让自己可以独善自身,让自己的觉悟和智慧更上一层。一门让人感悟良多,收获甚丰的课,一门真正有意义的课。

第三篇:茶道与人生

茶道与人生——林清玄

1、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

2、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3、茶是为了分享而存在于这个世界的。

4、茶神——陆羽

5、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好的茶和美丽的女孩子是一样的都令人向往)。

6、茶是从神农氏开始的。

7、中国的茶最早是用来做药。

8、日本茶道之祖——荣西禅师

9、《吃茶养生记》——荣西禅师

10、茶中含有5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主要的是(1、维生素C他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2、维生素B是米的20倍,大豆的5倍,可以改善肝的问题,也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脂肪)

11、喝茶我们一般都是嫩芽,营养会更饱满。

12、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

13、茶碱可以让我们的肌肉放松。

14、中国字中有三个比较有意思“仙、俗、佛”人往山上走叫仙,人往山谷走叫俗,不是很的叫佛。

15、禅宗:既是单纯的表示。

16、或者当下是佛教中最小的时间单位,一秒是60瞬间,一瞬间是60当下。

17、明明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8、人生中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烦恼炙盛

19、一个完整的人,第一阶段:有物质和欲望的追求。第二阶段:有文化和文明的体会。第三阶段:有灵性和精神的向往和体会。20、茶道的最高境界是:一生一会。

21、中国茶道的最高境界:精、勤、俭、德。(精力、勤奋、简朴、德行)

22、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和、敬、清、寂

(和美、尊敬。干净、安静)

23、紫砂壶最早是在寺庙里做出来的(宜兴的金沙僧)

24、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到,在山上的茶应该种在阳面,地上的茶应该种在阴面。

25、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袁枚

26、紫砂壶的发明人是明代的供春原名龚春。

第四篇:茶道及大益八式感悟

关于茶文化的感悟

姓名: 学号: 学院:

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下竞陵城下来。

——《茶道人生》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文化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茶文化亦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而所谓茶道就是品茗的方法和意境,即通过饮茶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道由心生,心由法度。对道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从纸面上去感悟,更要用心去体会。由于对茶的喜爱,让我了解了“大益”;因为对大益的钟爱,让我与大益茶道结缘。

才刚刚开始上《茶文化》这门课程,还没有来得及完整地体会到它的境界,还无从谈起对茶的“痴迷”,但我却被茶道深深地吸引。在课程中,老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大益茶道的精髓,以及进修课程对我们的情操陶冶的优势。道,用拆字法去理解,它是要求人用脑子去行走,用思想去领悟生活,而不能让感性去主导思想,因为那样只能让我们与“道”的距离越来越远。大益八式是大益茶道修行的基础。它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把基础夯实了,才能去建造我们心中的“高楼大厦”。尤其马雪昭老师向我们展示大益八式的时候让我更加对茶道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茶道对人性,人心,修养的熏陶,能够对人产生益处。

大益八式包括:“洗尘”、“坦呈”、“苏醒”、“法度”、“养成”、“身受”、“分享”和“放下”八个内在的关联且一气呵成得到修持仪轨。这八式也从根本上可以反映人生常态。

在大益八式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八式之一:洗尘——心去凡尘、入定茶门。洗尘之前,人是世间尘,心被凡尘困;洗尘之后,人为空中云,心自漫天飞。课上,通过老师展示的茶道,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让一切返璞归真的美好和感动。万物的本源都是纯洁美好的,因为俗尘的湮灭,让它们都失去了原本的美好,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感动。多想我们都能像茶道中的茶叶,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做回最原本的自己。

大益茶道,讲究“静”的境界,茶者入道,力求心静入定,没有杂念。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真”。吴远之董事长对“真善美”作了最精辟的诠释:最“美”的“美”是“善”,最“善”的“善”是“真”。“求真”是大益茶道最美妙的境界。道与茶的结合,其实也是茶与人的统一。

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节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主要是清、静、和、美等是符合中国茶道的精神和茶艺的特点。

总之,这段时间的课程,以及马老师展示的大益八式,让我受益匪浅。也许,认识“道”、学习“道”、恋上“道”,只是一瞬间的过程,但它却是我人生新的开始,茶道的修炼将贯穿我的人生,茶道所表现的精神,也是将会是我毕生的热爱和追求。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对道的理解会日渐清晰深刻。

第五篇:《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茶道人生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茶道人生

学号: 201002140508 姓名: 何天萍

《红楼梦》的作者细致的描摹了清代的社会风俗,蕴含了诸多文化元素,其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展现了异彩纷呈的茶礼茶俗、茶人茶事。但在以茶托事、以茶比人,从而揭示众多人物命运变迁、身世沉浮、气质禀赋等方面还需要惊醒更深入的探讨。

满纸茶叶香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历代小说创作中,以茶入文不乏其例,尤以明清为最,茶与文学的结合不以《红楼梦》为始,但像曹雪芹那样,把茶写得茶尽其用、茶尽其妙的,却是首屈一指。据统计《红楼梦》全书120回,就有112回言及茶,“全书提到茶事273处,出现茶字495 次, 茶名就有好几种”。涉及众多人物,从贾母到众丫头、婆子,从清客达官到道姑和尚, 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茶,其命运也与茶有或隐或显的关系。纵观一部《红楼梦》,对茶的描写,可以作为了解和研究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家庭饮茶风气的风俗画卷。在满纸茶香中取一杯清茶看千姿百态的红楼佳人们的品格命运、身世沉浮。

千红一窟: 女儿命运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警幻仙子邀宝玉前往,说她处“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这宝玉在薄命司翻阅了一番卷册,跟着仙子入了内室,“ 于是大家入座,小鬟捧上茶来,宝玉觉得香清味美,迥非常品,因又问何名。警幻道: “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了,名叫‘ 千红一窟’ ”。宝玉听了,点头称赏。《红楼梦》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不少人物都与茶有着密切的联系。曹雪芹通过茶道、茶俗、茶礼、茶艺的描写,既有介绍我国古代茶文化的作用,同时也隐含着以茶喻人、以茶写人的艺术匠心。

一、栊翠庵妙玉论茶

说到《红楼梦》中的茶,自然会想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第76回中妙玉“提笔微吟,一挥而就”的《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其末句就是“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第 41 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更是对妙玉之精通茶道作了细致描写。妙玉先给贾母等人捧了茶„„黛玉吃了一口,果然觉得味道特别,茶香异常。便问妙玉是用什么水泡制的,妙玉才说是用五年前梅花上的雪水泡成的。

在这一回中,曹雪芹借妙玉之口详细地论说了茶道所讲究的选器、用水、择镜、品茗等,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栊翠庵品茶集中国茶文化之大成,令人惊绝。

在《红楼梦》中就有多处诗词论及烹茶之水,第23回,宝玉《四时即事诗》 中的“琥珀杯倾荷露清”,是讲炎夏时节撷取荷叶上的露水,冬季则用新扫的雪:“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曹雪芹突出妙玉烹茶用水乃“隔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显示出妙玉之高洁和不同流俗。在妙玉面前,就连“目下无尘”的黛玉都成了“ 大俗人”。

妙玉成为“红楼茶仙子”可以说是曹雪芹的苦心经营。自古茶道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而妙玉所言魏晋之后无好诗,只两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正是妙玉参悟出的人生真谛。在妙玉心底,既向往魏晋时期的风流洒脱,追求精神境界的自由,更追求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二、晴雯的最后一碗茶

《红楼梦》第 5 回描写的“金陵十二钗副册”对晴雯的判词,已将她的性格和命运,做了暗示。第77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晴雯喝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碗茶。晴雯带病被赶出大观园,又受了哥嫂的歹话,连病带气,此时的晴雯已经没有半主子的架势,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自知“不过是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见了宝玉,急急地叫宝玉倒茶。宝玉便倒了半碗,看时似茶非茶,尝一尝,咸涩不堪,并无茶味,只得递给晴雯。晴雯则如得了甘露,一气都灌了下去。一碗茶,写尽了晴雯的悲惨命运。

三、小红不配拿茶

《红楼梦》第 24 回中写宝玉要吃茶,“一连叫了两三声,方见两三个婆子走进来”,“宝玉见没丫头,只得自己下来,拿了碗,向茶壶去倒茶”,恰巧小红经过,顺便帮忙倒了,被秋纹、碧痕撞见,秋纹兜脸啐了一口道:“没脸面的下流东西„„你也不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秋纹要小红“拿镜子照照”,并不是说小红面貌丑陋,一般说来,端茶递水的事由各房大丫头来做,这是通例。各房的大丫头不在时,就由地位低一等的小丫头来端茶。第67回,袭人去凤姐处,就不是平儿倒茶,而是丰儿。小红越级给宝玉倒了杯茶,这是僭越。小红为宝玉倒茶没错,秋纹碧痕的训斥也没错,曹雪芹用此写尽封建家族的等级之森严和下层人想要出人头地之艰难,写尽人生心酸事。

茶与黛玉

黛玉作为“木石前盟”中女主角,她的泪,她的诗,她的情,她的病态美,都让人魂牵梦绕,又不能靠近亵渎。“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其哀婉幽怨柔肠的外显;“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则是其“诗魂”气质的写照。在《红楼梦》 中出现的茶,更显黛玉骨子里的魏晋风流。第17回中宝玉为潇湘馆所题的对联: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以茶入诗取的是茶之清新脱俗。

一、漱口茶: 性格

《红楼梦》 第3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只这一“孤”一“惜”,触目便有凄凉之感。进贾府前, 黛玉就常听母亲说, 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 今至其家, “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漱口茶, 可以说是黛玉到贾府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这一段茶事细节描写, 看似在讲封建贵族家庭的饮茶礼仪,其实写尽了“ 孤女” 忐忑不安的心境。从自由的千金小姐到如今的连说话、走路都要格外小心,她始终摆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卑微感。小小的一碗漱口茶,恰到好处地勾画了初入贾府时黛玉的谨言慎行,为刻画黛玉性格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可谓借茶见性了。

二、凤姐送茶: 处境

第25回,凤姐送茶,宝钗、宝玉、黛玉等人对茶叶的评价各有不同,黛玉所说“我吃着却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的”,直接写出了黛玉寄人篱下的凄苦。此时的黛玉,吃穿用度全在贾府,自然得谨慎。接着凤姐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吃一点茶怎么就要做人家媳妇呢?

早在《警世通言》里就有这样的话:“那见好人家妇人吃两家茶,睡两家床?”把吃茶和女子婚配联系起来,这一风俗在唐代很盛行,文成公主入藏,以茶陪嫁。茶之所以在婚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源于古人认为茶树不易移栽,有“ 从一而终” 的寓意。以茶行聘,是江浙地区的“三茶礼”之一的“下茶礼”,在北方也是一种婚俗。黛玉“涨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不言语”。黛玉的窘迫凤姐不是没看到,她却顺势把下茶文章推向高潮,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配不上?门第配不上?„„”于是众人都恍然大悟,凤姐送茶含“下茶”之意。失去双亲,失去家门权势,寄人篱下,在那样的时代就是一无所有,人格、尊严、发言权、以及在婚姻问题上最起码的要求。凤姐送茶与其说是下了聘礼,不如说是给宝黛爱情判了死刑。

三、催茶: 对爱情的克制

黛玉纵然敢于藐视封建纲常,追求自由爱情,但黛玉和宝玉感情虽好,却从来谨慎守礼,不和宝玉胡来,更常常严辞斥责,这也是她的可敬之处。第26回,有这样的描写: 宝玉看望黛玉,让紫鹃沏茶吃,而黛玉却让紫鹃去舀水。紫鹃乖巧伶俐,先去给宝玉倒茶了。宝玉见状,欣喜若狂,马上引用《西厢记》的台词和紫鹃开了个玩笑,没想到黛玉听了大哭大闹,和宝玉大闹一场。黛玉只知道信从自己的感情,却不知道要去顺应世上的人情;她最容易想起自己,却最不会为自己打算;她追求自由爱情,却不善经营,还处处克制。因为,她想要的是懂她心的人。

四、龙井茶: 悲剧命运

第82回,宝玉下学到潇湘馆看望林妹妹,黛玉因问别处去了没?宝玉道“这会子咱们坐着,才把乏散了„„”黛玉听罢,“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鹃:‘ 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

“龙井茶”,属绿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有1200年历史,乾隆时期被封为“御茶”。如今依然是大家熟知的名茶。宝黛的情谊无需多说,宝玉下学回家见了“上头”不去别处,先来看林妹妹,足见在他心里妹妹之重。黛玉则“把我的龙井”沏给二爷喝,可见黛玉心中宝哥哥的重要。龙井,此时不光渲染宝黛之间的感情,也暗示黛玉性格特点。无家无业的黛玉把与宝玉的爱情当成了唯一的寄托和依靠,她是为情而活。

香消茶尽尚逡巡

贾母富贵禄寿又讲排场,须得“老君眉”;妙玉孤高,故只邀二三知己喝“体己茶”;凤姐机关算尽,茶尽其用;多愁善感好思索的黛玉,唯有龙井,方能显其天生丽质;晴雯的心比天高,却只能用一碗涩苦不堪的粗茶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小红为代表的众小丫头的“不配拿茶”;而割腥啖膻,醉卧芍药圃,穿宝玉男装,大雪地里扑人,“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湘云得用大碗茶来配,方显其光彩溢人,如云舒卷的烂漫天性;“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靠吃冷香丸抑制内在热毒,所居蘅芜院素净到“雪洞一般”的宝钗,最宜一杯功夫茶,在品茶啜茗的过程中自省深陷封建的牢笼所造成的冷酷和麻木等等。在这一杯一盏之间,显示出不同的品格和性情。

总之,《红楼梦》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古代小说,对于我国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惜笔墨,所描绘的茶文化范围极广,内容甚细,尤其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心性修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巨大。

下载解读茶道 感悟人生[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茶道 感悟人生[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生感悟

    1、写给每一位新入职的朋友在数学概念里,1+1=2。但在管理概念上,1+1其实是不等于2的。比如,一个人积极,一个人消极,如果消极的人职位和所具有的资源大过积极的人的时候,他所带来的......

    人生感悟

    生即是一种谬结,必以死来句读 寂地语录 1.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幸福的路。2.幸福,长着尖尖的小刺。有时候扎伤手指。但它一直用最温暖的空气,包围着你。说不定,自己才是株仙人掌......

    人生感悟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读后感 如果真有一个人完全像我,看她就像拥有另一个自己,会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这是儿童文学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中的一句话。 书的主要内容是:女孩桃果粒遇......

    人生感悟[模版]

    人生感悟 1、 己是对自己有约束,让自己快乐、幸福,而不是放纵自己; 2、 如果仅仅是给父母好吃、好喝、好睡,那么这只是养老,要延长生命的长度,找到自己的乐趣,而不是把自己的乐趣寄......

    人生感悟(范文)

    人生感悟 读懂人生----读书篇 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年复一年地读书,先是读连环画,接着是读报纸杂志,还有手抄本。兔童年时,由于媒体没有现在发达,所以读书的范围很有限。自从有了电视......

    人生感悟

    别抱怨自己活得累,没有谁的人生很轻易。人都是这样,不比别人辛苦一番,就不配得到比别人更好的生活。你觉得自己每天都过的很狼狈,那是你不知道相较于那些比你更难堪的人生,你已经......

    感悟人生

    付出,就不要后悔; 失去,也不要遗憾。 没有一个人,一生没有坎坷; 没有一个人,一世没有痛苦。 看你的人多,懂你的人少; 说你的人多,帮你的人少。 理解你的人,毕竟少而又少; 帮助你的人,毕......

    人生感悟

    人生微语 时间并不是万能的。过去我总认为岁月可以改变一切,化解一切,了结一切,其实不然。真正理清生活、把握生活的还是人自己。如果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于岁月,一味地等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