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维库的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大全(3篇)
吴维库的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大全(3篇)
【篇一:吴维库的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何为情商?领导管理者在工作中如何运用情商?简意之,可以理解为管理情趣的能力,吴教授指出:领导者应该学会并具备把思想植入别人头脑的能力,他认为:所有的工作事故都有与情绪失当有关。从这一层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在工作中能调动情绪,就可以调动一切。
吴教授的情商理论包含十五个表征: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作为领导管理者,如何运用以上表征呢?
从内部对自身而言,应尽量获得矛盾的知识,多用自我教育、不断完善、修复及提升自己的智慧指数,从而才能在具体情境中以矛克盾或以盾克矛;从外部对别人而言,首先,要从意识上不要忽视别人的想法,要全力倾听,少用或慎用思维定势及比较原理;其次,要注意控制情绪传递途径,在语言、眼光、文字、表情、行为等方面要降低自己的敏感性,增大钝感性;再次,在策略选择上要注意移情换位,要对事件中的自己、对方、旁人等利益相关人进行换位思考,尽量避免换错位,甚至越位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的处理能力及效率,少以已度人,并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且不失当。
我们出现情绪失当,往往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而自信心的不足往往是不能忘掉自我,即有时会把自己看得太重,而现实中自己不可能时时处处都位于重要位置,更不可能让自己始终都扮演中心者的角色,但往往是这种时刻,更容易让人产生不如别人的想法,这可能就是吴教授所说的人人都有自卑情结。
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要想获得别人的好感,取决于你对别人的赏识,认可和赞美是激发别人关注和亲近你的基础。其次,要想使别人获得你的好感,取决于你对别人尊重和宽容,毕竟,人不是工厂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个个整齐划一。再次,沟通的质量是问题解决的保证,孙子语:致人而不至于人,《金刚经》中的空、如如不动都暗示我们,沟通的质量取决于自我,用吴教授的话来说,就是操之在我。
如果我们都能怀着真诚、谦虚、不传播不良情绪、不增大磨擦的态度,我们就能够自我超越,提升自己的管理影响力,更好地工作,可能就会有高质量的效果回报。
【篇二:《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前不久,一位热心的家长向我推荐了这么一本书《情商与影响力》。刚拿到手的一刹那,粗粗翻了一下,觉得里面蕴藏的都是一个个空洞的大道理,因而并没有激起我阅读的欲望。闲下来,仔细品读了几段,才发觉这本书有非同寻常之处,阅读的欲望顿然而生,几天下来我就把它啃了个遍。
《情商与影响力》这本书确立了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个人觉得这样的观点与理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俗话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第四章中的处事理念——操之在我。每个人都会面对很多不如意或者吃亏的事情,面对这种境况时,如果可以做到自我解嘲,自我调节,从问题的另一方面去考虑其得失利弊,不好的事情也许可以变成好的事情。换句话说,一件事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的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会为你歌唱,小草会为你起舞;如果你的心情不好,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流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
书上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写得很有意思:
吃亏的人说:吃亏就是福。
丢东西的人说:破财免灾。
胆小的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
受压抑的人说: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退职的人说:无官一身轻。
被炒鱿鱼的人说:我把老板炒了。
掉进水塘也不必沮丧,没准儿会有鱼进兜里。
看完之后恍然大悟,这不正像我们以前课文中学过的阿Q精神嘛,原来这阿Q精神也能成为新时代的潮流理念。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操之在我者能将危机变成机会,将仇恨变成爱心,将失望化成希望,将叹息化成欢呼操之在我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将受益无穷。就说上次吧——
那天,雨下得很大,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已经积起了一个个小水塘。早晨,我打点好一切,撑着雨伞就出门上班了。豆大的雨点打下来,哒哒作响。恶劣的天气使人难以行走。正当我抱怨这讨厌的鬼天气时,从我身后飞驰过一辆小汽车。啊!伴随着一声尖叫,只感觉一身凉意,等我睁开眼发现我的脸上、衣服上已经水迹斑斑。这该死的司机!我的火气立刻冒了上来,怎么这么倒霉!没办法,只能折回家中,换套衣服再出门了。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在了老公身上。老公听完我的牢骚,一边帮我擦水,一边说:幸好,离家还不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转念一想:是啊,我还得庆幸呢!万一已经到了学校门口,再折回来,不但心情更糟,上班还迟到呢!这样一比较,我的心里顿时舒畅了许多。换好衣服,我就赶着去上班了。
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事情。比如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见成效,有人会开玩笑似地安慰道:没有努力,或许连现在的成绩都没有呢!撰写了很久的论文没有得奖,心中一阵失落,但马上又对着同事们欢呼:太好了,有人请客吃饭了,掏腰包的却不是我。同事之间谈论胖瘦,一身的肥肉令自己自卑不已,立刻想到不能就这么简单看轻自己,马上自我安慰道:比别人白白多一身肉,我还赚了。要知道,市场上的肉至少也要七八块一斤呢!哈哈,我的操之在我法学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吧?
所以说,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生活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如果你选择痛苦,对自己说我怎么这样倒霉,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更痛苦;如果你选择幸福,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儿,你一定会是一个更幸福的人。
有人曾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和指责,会使你活得会更加轻松。阅读《情商与影响力》这本书,能使人心情舒畅,情绪良好。相信它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它能帮助人和人之间缔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第二篇: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前不久,一位热心的家长向我推荐了这么一本书《情商与影响力》。刚拿到手的一刹那,粗粗翻了一下,觉得里面蕴藏的都是一个个空洞的大道理,因而并没有激起我阅读的欲望。闲下来,仔细品读了几段,才发觉这本书有非同寻常之处,阅读的欲望顿然而生,几天下来我就把它“啃”了个遍。
《情商与影响力》这本书确立了“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观点,个人觉得这样的观点与理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俗话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第四章中的处事理念——操之在我。每个人都会面对很多不如意或者吃亏的事情,面对这种境况时,如果可以做到自我解嘲,自我调节,从问题的另一方面去考虑其得失利弊,不好的事情也许可以变成好的事情。换句话说,一件事想通了就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如果你的心情好,你会发现沙漠会为你歌唱,小草会为你起舞;如果你的心情不好,你会发现开放的玫瑰在流泪,奔腾的小溪在哭泣。
书上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写得很有意思:
吃亏的人说:“吃亏就是福。”
丢东西的人说:“破财免灾。”
胆小的人说:“出头的椽子先烂。”
受压抑的人说:“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退职的人说:“无官一身轻。”
被炒鱿鱼的人说:“我把老板炒了。”
掉进水塘也不必沮丧,没准儿会有鱼进兜里。
看完之后恍然大悟,这不正像我们以前课文中学过的阿Q精神嘛,原来这阿Q精神也能成为新时代的潮流理念。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操之在我者”能将危机变成机会,将仇恨变成爱心,将失望化成希望,将叹息化成欢呼……“操之在我”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将受益无穷。就说上次吧——
那天,雨下得很大,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已经积起了一个个小水塘。早晨,我打点好一切,撑着雨伞就出门上班了。豆大的雨点打下来,哒哒作响。恶劣的天气使人难以行走。正当我抱怨这讨厌的鬼天气时,从我身后飞驰过一辆小汽车。“啊!”伴随着一声尖叫,只感觉一身凉意,等我睁开眼发现我的脸上、衣服上已经水迹斑斑。“这该死的司机!”我的火气立刻冒了上来,“怎么这么倒霉!”没办法,只能折回家中,换套衣服再出门了。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在了老公身上。老公听完我的牢骚,一边帮我擦水,一边说:“幸好,离家还不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转念一想:是啊,我还得庆幸呢!万一已经到了学校门口,再折回来,不但心情更糟,上班还迟到呢!这样一比较,我的心里顿时舒畅了许多。换好衣服,我就赶着去上班了。
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也经常碰到类似的事情。比如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见成效,有人会开玩笑似地安慰道:“没有努力,或许连现在的成绩都没有呢!”撰写了很久的论文没有得奖,心中一阵失落,但马上又对着同事们欢呼:“太好了,有人请客吃饭了,掏腰包的却不是我。”同事之间谈论胖瘦,一身的肥肉令自己自卑不已,立刻想到不能就这么简单看轻自己,马上自我安慰道:“比别人白白多一身肉,我还赚了。要知道,市场上的肉至少也要七八块一斤呢!”……哈哈,我的“操之在我法”学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吧?
所以说,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生活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如果你选择痛苦,对自己说我怎么这样倒霉,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更痛苦;如果你选择幸福,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幸运儿,你一定会是一个更幸福的人。
有人曾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和指责,会使你活得会更加轻松。阅读《情商与影响力》这本书,能使人心情舒畅,情绪良好。相信它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它能帮助人和人之间缔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学校安排我们看了有关情商与领导力的视频,我觉得收获良多,其中的案例特别多,一个个的小故事却蕴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快乐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必须是和谐的,团结的,稳定的,这样有利于提升大家的幸福感。有的时候,员工工资不高,但是心情特别好,就比较稳定。有的时候,工资特别高,但是流动性特别大,这就是工作环境的问题。竞争是一定要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并非恶性竞争。而且,这个环境还必须是学习型的,必须是有价值的。因为员工并非只需要工资奖励,所有人心里还是非常希望提升自己的水平的,工作难度要适中,换言之,要让员工有成就感。否则,非常容易没有幸福感,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
第二,敢做比会做重要,没有完美。有了想法和建议,要付诸努力,否则,那只能是想法和建议。我自己的一个缺点是有了好的想法,好多不能付诸于实践。不能总在感伤过去,否则现在的机会也会错过。所以,以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到把实际的想法变成现实,人生没有失败,所以也没有必要去害怕失败,不存在的东西不足畏惧。
第三,侍强性,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下属平台比指挥他做事重要。我们带班,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同学们平台,让他们去展示。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他们成才。老师不能帮学生做太多事情,否则,老师锻炼出来了,学生却没成才。再有,好的班委的组建需要班主任像刘备一样,能够识人,大胆用人。学生非常喜欢在班里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现他们的价值。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
第四,发挥优点胜过克服缺点,发挥优势胜过克服劣势。对于自己,我们要懂得什么是我们的优势,什么是我们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要一味的沉浸在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对于学生和同事,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特长,不要总在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一个团队,肯定是互补的,肯定是相互弥补不足,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优势来弥补不足。
第五,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高,能把书读完;情商高,能把事情做完。情商做人,智商做事。提高自己的情商,对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工作都非常有益处。
第三篇: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情商与影响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书从培养习惯、缔造个人魅力入手,通过精辟入理的分析、具体典型的实例,为读者打造个人影响力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模拟的情境中走出对幸福、成功的迷思,获得完美人生。本书受到广大读者的充分认可与喜爱,前两版畅销不断,作者在此基础上推出第3版,对情商的构成因素以实际案例为背景,面向应用进行了解释,提出以下概念:情绪弹簧、情绪单级化、情绪免疫力,等等。还增加了职场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帮助读者创造和谐的职场氛围与个人生活。
常听到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看过身边的很多人,很多事,有好有坏。而据调查,美国历任总统中,有成就的都是坏脾气的总统,因此我认为有能力的人可能都有脾气。近看一个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事,一句话,一个面,但在职场中评价一个人,通常是多面综合的,很多人会因为“处事不够成熟”、“沟通能力欠缺”、“心态不够积极”或是“群众评价不良”而失去机会。看完本书后,我感觉,决定命运的其实不只是简单的性格因素,而是作者所说的综合因素-情商。
作者对情商的概括为五大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
作者开篇先讲到习惯,人大都生活在习惯里,如果没有外力协助,并辅以强大的自我约束,很难改变,但如果自身想改变,愿意去改变的话,还是很简单的。
在个人魅力与自信篇中,感觉这与其他励志类的书大同小异。但我非常认同他提到的“移情”(P27),移情就是“感人之所感”,并同时能“知人之所感”,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简单说来,可以说移情就是理解他人的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如果这种能力欠缺,就会出现作者所说的情感失聪的情况,误解别人的情绪,说话不恰当,对别人的感受无动于衷。在我们生活当中,有遇到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情感失聪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移情”引起的。
本书的第四章专门讲述“操之在我”的方法,我感觉非常有益,他先提到了操之在我的必要性,接下来分析与“操之在我”相对的“受制于人”的差别,并详细介绍了操之在我的方法,最后还澄清了:“操之在我”并非“一味忍让,被动接受的软弱”。我想,这可能会是大多数人对“操之在我”的认识误区。根据作者的意思,我想“操作在我”可以总结为:“不为他言所激,不为他行所伤,保持乐观,活在当下”。
第五章的影响力原则,从对上、对下和平级沟通三方面阐述,还是非常实用的。因此,我看完这章以后,我们今后永远不会说:“我又不是他领导,我怎么能叫得动他”之类的话。只要用心沟通,距离不是问题。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励志类的好书,作者组织的方式非常浅显易懂,其中的很多故事也值得收藏,还有一些精炼的句子很值得我们记录。
一个人拥有“情商与影响力”,至少可以福荫三代人:上到父母、下到子女、中间自己同辈。建立健康、愉快、和谐的心智模式,有利于生活和职场上的和谐与成功。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情商只是一个工具,用这个工具培养一个人的三种心智模式———移情、自信、开朗,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二)我是带着批判和质疑的眼光翻开这本书的。老实说,要是由我推荐同类的书籍,可能会是比这薄得多的另外两本。它们是《顶好人生》系列丛书中的《顶好父母》和《顶好医生》。作为关系处理的参考读物,我觉得这两本更简明扼要,切中要害,而且它们对我们针对性更强。我想,有机会我还是会把它们推荐出来,这里且按下不表吧。
我为什么会带着批判和质疑的目光来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对市场上所有关于人生指导、生存谋略的读物先就有一种反感的情绪在。我认为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如何提高个体竞争力,达成个人目的的角度切入,与我所欣赏的,同时也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从出发点上就有点儿格格不入。
或者这样说,它们只是强调和停留在为人生的技术层面,为了达成个体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手段之一种或几种。尽管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所谓不择手段,都是提供了一些“好”的途径,但是,缺少了对“道”的强调而阐述“术”,多少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容易跑偏。
比如《情商与影响力》这本书,我觉得就多少有这种倾向,过于强调影响和控制这个目的,即如何得到别人的合作,达成自身目的,而弱化了自身的主动付出和合作,即如何帮助别人达成别人的愿望,让人先就有一种警惕感。
但是,作为组织布置下来的读书任务,我还是认真把这本书读了一遍。总体感觉,它在市场上这类书中还是比较优秀的一本,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情商,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它就是一种能力,一种处理和主观客体之间关系的能力。与之相对,智商,则主要强调我们和客观客体——即没有主观情感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打个比方,独自一人解决一个问题,哪怕只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用到的主要是智商;而要是由两个人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仅需要彼此的智商,还需要彼此的情商了,因为涉及到了两个主观体之间的如何以及能否合作好的问题。
再打个比方,即便是我们和动物之间的相处,都会带有情商的参与,因为动物也是带有主观性的客体。情商素质差的人,恐怕和动物都不能够把关系处好,要么不喜欢动物,要么不被动物喜欢。当然,和动物的相处要比和人的相处简单得多,不代表和动物处得好就一定和人处得好。从这个意义上,在本文的开头,我先把这本书定位为一本关于关系处理的参考读物。
影响力,当然更容易理解,它是主体激发和改变其他主体感情和行为的能力。影响力强的人,能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的认识和取向一致,从而合作完成单个个体无法完成或者完成不好的任务。能够凝聚的人越多,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强,能完成的工作就越大、越多、越复杂,表面上看来,这个人的领导力也就越强。
现代社会,越来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和人之间,人种和人种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多的交通和钩联。这一切,都带来了更多的主观客体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关于情商的研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我预计,情商研究必然会从个体走向群体,未来或许会出现集体情商、民族情商、国家情商的概念,我们且拭目以待。
一篇简单的读后感文章,当然探究不了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之所以闲扯到了国家、民族、学术的层面,意在说明,情商素质在现代社会中,在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集体、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被强调。作为个体,应该主动关注自身的情商素质,融入集体和社会,以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愉快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情商和影响力的关系不必多说,这本书的整体逻辑就是沿着个体的情商到个体的影响力再到个体领导力这条线展开的。情商素质高的人,能够处理好和其他个体的关系,得到更多的认同,其影响力,进而到领导力自然就高。其实这个观点我们本来也没什么疑问,大部分人更关心的还是怎么着才能提高自己的情商素质,是不是提高了情商就能带来所谓的成功。
在我看来,培养情商倒不必老把成功挂在嘴上,这样未免太功利了。高的情商,先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局面,在这样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我们更容易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心理就容易找到平衡点,获得更美好的人生体验。这比所谓的成功值得追求得多。
当然,在这样的身心平衡的状况下,我们的竞技状态更佳,更容易培养和发挥自身所长,相对于那些情商不高的人来说,成功的几率会更高,这倒是不必怀疑的。然而,这种竞争意义上的成功或许只是我们培养了情商的副产品而已。
如果只想着成功去培养情商,倒可能反而不利于情商的培养。道理很简单,情商是帮助人际关系和谐的,而竞争,哪怕是所谓再公平的竞争,也是不利于关系和谐的。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最终达到了比争更好的效果,将“争”化于“不争”中,是祖国哲学中的大智慧,需要我们认真体会。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情商如何培养,作者 吴维库先生都给了我们哪些建议。
首先从审视和纠正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入手。我们在应对和处理所面对的各种事情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应。这些所谓本能的反应,不管是思维的,还是行为的,实际上是来自于习惯。我们应该对这些习惯进行审视和思考,把不利于自身发展和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处理的习惯找出来,力改之。
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是很难的事,多需要持续的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内力就是自身的认知,外力就是我们主动寻求的外来的压力。比如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六个步骤:作出承诺、现在行动、关注结果、不断重复、反馈纠偏、不要自责。我在这里还想加一条原则,就是保持关注,即在新习惯真正养成前,不要放松注意,否则将前功尽弃。
其次是管理情绪。人和非人最重要的不同是人兼有感性和理性,同时,人能够用纯粹的理性而非通过本能来控制自己的行为。面对一件特定的事情时,人有能力,至少有可能培养出这样的能力,先于本能的反应,用理性来分析即将到来的本能的反应行为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有可能根据自己想要的目的调整自己的行为。
吴维库先生把情商素质分解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我把它们简括为自知力、自制力、自勉力、感受力、协调力。情绪管理是情商培养最关键的核心内容,作者提出四句话我觉得很有见地:知道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情绪,尊重别人的情绪,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这些,我认为关键是用心,用心观察,用心体味,换位思考,宽容别人的失误,承认和尊重别人的感受。
第三是培养自信和信任。如果情商是处理和别人关系的能力的话,自信如何和情商发生关系呢?其实并不复杂,自信是一个人个人魅力的体现,自信会给他人带来信心,获得更多的信任。人生的各种考验,考验的首先是信心,其次才是能力。
另外,自信与激情是互生的。激情能带来对别人的感染,带来他人更多的信任,进而提高自信,而自信又会带来进一步的激情。如何培养自信?关键是客观地分析自己和他人。()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在某些时刻它会被激发出来,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等到这样的时刻,只是因为要么不相信这一点,要么他们一直在等待。
另外一些人却通过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宝藏。能够专注地做一件事,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那些着名的艺术家之所以“功成名就”,可能是靠了某些机缘,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自信,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他们的坚持,恐怕机缘也就不成其为机缘了。
第四,就是所谓操之在我。我的理解,操之在我指的是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别人的情绪左右和利用。前面说的管理情绪,重在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此处重在外来的情绪。别人表现出来的情绪有时是本能的,有时是刻意为之,不管如何,都不能影响我们对事物本身的理性分析和判断。让事情的发展始终在理性的轨道上就不会发生危机和剧烈冲突,而如果矛盾的发展被感性所控制,就势必会逐步升级,最终演变得不可收拾。
总之,《情商与影响力》这本书围绕着情商的作用和培养这个话题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想完善自身,提高自身修养,获得更美好的人生体验的人不妨读一读。不过我并不推荐大家把它看作一部生存技能类参考读物来看,试图从中学到什么具体的有助于提高自身职场竞争力的技能。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是我所欣赏的:使人生愉快和完美的学问。
另外,这类书籍经常因其中叙述到的某些人生问题和感悟系人所共有的通症而畅销,但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讲,要令自己的人生真正有所改变,还更在于实践,在于自身的愿望和坚持,在于持续不断的思考和感悟,而不是只记下几句格言警句和几则寓言故事。
期待有人能获得和我类似的读后感受。
情商与影响力读后感
(三)1月份的读书会上,基于格调及立意偏低的原因,我收回了《做人不要太老实》这本书(我相信以我们公司的文化,不会叫老实人吃亏)。这一个月来,我一直在考虑,该拿本什么样的书献给大家才合适,直到看到这本书。这是去年在南宁培训时认识的一个老哥送给我的,他说这本书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要我好好阅读。谨遵他命,我拿到后很快地看完了一遍,感觉有所收获,但又没吃透,因此紧接着又看了第二遍。直到本月,进行了第三次的阅读。
常听到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看过身边的很多人,很多事率性而为,有好有坏。而据调查,美国历任总统中,有成就的都是坏脾气的总统,因此我颇为疑虑。近看一个人,我们看到的是一件事,一句话,一个面,但在职场中评价一个人,通常是多面综合的,很多人会因为“处事不够成熟”、“沟通能力欠缺”、“心态不够积极”或是“群众评价不良”而失去机会。看完本书后,我感觉,决定命运的其实不只是简单的性格因素,而是作者所说的综合因素-情商。
作者对情商的概括为五大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
作者开篇先讲到习惯,人大都生活在习惯里,如果没有外力协助,并辅以强大的自我约束,很难改变,但如果自身想改变,愿意去改变的话,还是很简单的。
在个人魅力与自信篇中,感觉这与其他励志类的书大同小异。但我非常认同他提到的“移情”(P27),移情就是“感人之所感”,并同时能“知人之所感”,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简单说来,可以说移情就是理解他人的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如果这种能力欠缺,就会出现作者所说的情感失聪的情况,误解别人的情绪,说话不恰当,对别人的感受无动于衷。在我们生活当中,有遇到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情感失聪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移情”引起的。当然,为个人私利所蒙蔽而引起的“拒绝移情”当属例外情况。
本书的第四章专门讲述“操之在我”的方法,我感觉非常有益,他先提到了操之在我的必要性,接下来分析与“操之在我”相对的“受制于人”的差别,并详细介绍了操之在我的方法,最后还澄清了:“操之在我”并非“一味忍让,被动接受”。我想,这可能会是大多数人对“操之在我”的认识误区。根据作者的意思,我想“操作在我”可以总结为:“不为他言所激,不为他行所伤,保持乐观,活在当下”。
第五章的影响力原则,比起《影响力》那本书而言讲得比较浅显,从对上、对下和平级沟通三方面阐述,还是非常实用的。因此,我希望看完这章以后,我们的同事今后永远不说:“我又不是他领导,我怎么能叫得动他”之类的话。只要用心沟通,距离不是问题。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励志类的好书,作者组织的方式非常浅显易懂,其中的很多故事也值得收藏,还有一些精炼的句子很值得我们记录。
如果要说不足的话,有两点:一是其中的一些故事,由于叙述与资料背景的原因,真实性显得不足。二是作者做为清华大学的博士(清华由于留学成风,大抵是一流本科,二流研究生),自我优越感太强了一点,书中多次提到博士如何,清华大学如何,这与作者的年纪尚轻,工作经历不够丰富(从学校到学校,并留在学校任教)有关。但总体说来,瑕不掩瑜!
第四篇:情商与领导力讲稿(二)(吴维库)
情商与领导力讲稿
(二)(吴维库)
情商与领导力讲稿
(二)(吴维库)吴维库:情商与领导力(中)
情商的构成和要素具体表现是啥呢?有一个人力资源总监下课以后跟我说,我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但是我总讨厌和人打交道。这人说话声音从下丹田发出来,我观察一下这个人,两腮扁扁的,肚子也扁扁的,说明这个人正在忍受着巨大的人生痛苦。请判断人力资源总监讨厌和人打交道,谁的错?第一是领导错了,用人用错了;第二是他自己错了,选择了一个讨厌的行业。一个人择业要满足几个标准?满足三个标准是最理想的:第一是兴趣,第二是能力,第三是回报。
兴趣是第一资源,人要按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个满意回报最容易,但是可能没兴趣。现在有一个工作倦怠指数研究,发现人们工作但是不快乐大约70%。还有郁闷、抑郁过度了就是抑郁症了。每年抑郁症上升的速度已经超过了11%。11%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不加以解决,不到十年,我们大家都一个模样,睡觉睡不着,不想吃饭,看人没意思,玩什么东西都没劲。如果不解决问题,还很严重。所以现在能够观察到这种趋势的人,都在努力想办法,包括培训情绪管理、情商影响力、阳光心态,努力调整大家的心情,让大家积极开朗向上、乐趣豁达,否则对大家不利。我们担心,牺牲了人来换取GDP是最大的牺牲。过去我们说牺牲能源换取GDP,因此我们提出来要绿色GDP,不能过度浪费能源。现在我们发现,更不能浪费人的幸福、牺牲人的幸福感获取GDP。国家肯定要想办法,我们也都在努力做这种工作。像人力资源总监和人打交道,要有足够的情商。情商有一个要素叫乐群性,善于同人打交道,那怎么给他忠告?要向大夫学习,不能把病人的病没治好,自己变成病人,也就是不能被别人的烦恼惹怒,要善于和人打交道。
红塔集团老板告诉我,他说他那里有一个公关接待科,有个老人已经工作七、八年了,按道理应该提拔他当一个副科长,但是这人有一点小毛病,他跟同事沟通,总能一句话把别人撞到南墙上去,跟客户沟通,能一句话憋得别人半天喘不过气。这人对象都谈不成,32岁时有一个女孩嫁给他六个月以后就离婚了。你说这个人啥毛病?我告诉你,他的毛病是内心阴暗潮湿。前30多年,没干别的事,积累最讨厌的人、最讨厌的词汇、最讨厌的事情,随便拿出一个撞你到南墙去了。给这个人的忠告是,打开心灵的门,装进一缕阳光心态,让他乐于和人打交道。否则,这人不能和人打交道,你知道这人能干吗?只能开勘察车或者看仓库,这是人才。特点鲜明的人是人才,得安排到一个恰当的地方去。有人告诉我,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心好。这种人吃亏,因为人们有机会领教你的刀子嘴,但是接触不到你的豆腐心,因为你没有资源,你没有机会。这个人在痛苦中折磨自己,怎么办?增加稳定性。两个力量使你稳定,恐惧和诱因。你怎么不敢和师长发火呢?你就找软柿子捏,肯定是吃软怕硬。
有人告诉我说,手下有两三个能人,我不敢管他们,怎么办?手下有能人没关系,能人只是一个零件,你的机构是一个机器,机器由零件构成,加一点润滑油,运转就通畅了。人是零件,组织是机器,组织的润滑油我可以定义成EQ。大家高情商的互动没有不顺畅的,实在不行,你跟刘备学习。刘备有啥特点吗?刘备通过三顾茅庐征服诸葛亮的心。然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赢得关羽、张飞的?跟他们结义。怎么赢得赵云的?把小孩往人堆里一扔。其实刘备聪明得很,他往人堆里一扔,绝对不往石头里面扔。还有刘备遇到事情就哇哇地哭。刘备一哭,诸葛亮就开始出主意,张飞出力气,英雄就有用武之地了。刘备这种特点,可以定义成缺陷美。缺陷美在领导学定义中叫给下属平台,比指挥重要。能给他人一个平台,在你的框架范围内让他自己去做事。男士开着车,太太坐身边,叨叨加油、慢点、快点、左拐、右拐、红灯、绿灯。先生烦透了,说叨叨啥啊?太太说你看我帮你开车呢,你怎么不知好歹狗咬吕洞宾?先生准备教训一下太太。太太在那里炒菜,先生就开始叨叨了,加油、加味精、加盐,糊了,翻炒。太太说你叨叨什么,是我炒还是你炒?这回先生说了,你知道什么叫叨叨了,我开车你叨叨,和你炒菜我叨叨是等价的。人人讨厌被管理,因为人人喜欢自由。
人人喜欢自由,所以人人讨厌被管理,管多了就逆反。你的小孩如果逆反,一定是管多了,你的下级逆反,一定是你管多了,这个度要适当。有人官不大但是气头很大,一个小科长背着手,还皱着眉头,好像多大干部一样,兴奋地以为进入状态了。人们喜欢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愉快氛围的领导,领导者EQ提高以后,能够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让大家开心的工作,带着阳光的心情工作,每天像娱乐一样工作,敢做敢为
敢做比会做重要,要适度敏感,不敏感、过度敏感都是有问题的,都是EQ不够。曾宪梓到香港投奔叔叔,叔叔给了他七千港币,能活三个月。曾宪梓用它做手工领带,领带做好了,拿到小摊贩那里去出售。几个小摊贩都像撵狗一样把他撵走了。然后他想,是不是我穿得太差了一点,然后他就西装革履,趁着人家小老板喝午茶,小心谨慎地伺候人家午茶,小老板高兴坏了,说可以放里面。就这样曾宪梓挣了一点钱,但是并不多。他想做大,就得搞一个大老板。于是想办法通过一个朋友请大老板到澳门去玩,大老板玩高兴了就问曾宪梓,你是干啥的?曾宪梓就把领带从兜里面掏出来,告诉大老板我是做领带的,不过我是这么点的小企业,大老板说你的产品我要了,当然产品肯定好了。结果大老板一铺货,企业一下就变大了,领带大王就是这么产生的。后来人们问曾宪梓,当年别人像撵狗一样把你撵走,你丢不丢脸啊?他说我不丢脸,当时这张脸根本就没人认识,没脸有啥脸可丢呢?现在的曾宪梓,人家都认识这张脸。当年谁认识那个人啊?根本就不清楚,本来就没脸所以就无脸可丢,这叫适度敏感。
EQ还包括善于提出问题。我们认为,会问问题的人,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人。所以你看一场报告下来以后,我都鼓励大家提问题。能提出问题的人,问题提得恰到好处的人,我都很高兴,因为这对我也是一个提升。
EQ还鼓励人敢于想象,充满想象。世界被想象力所推动。美国人善于鼓励,如果你征求他的意见,如果他懂了会告诉你,如果他不懂的话,他也鼓励你。你看美国的大片,美国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在鼓励状态下,大家都学,学完以后,还获得一点思想。奶酪总是有人动,一个简单思想人家就推崇,我们不这样,我们是一个打压型的文化。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产生一个张扬型的鼓励文化,而不是打压型的文化,从现在开始分享一些格言,不要忽视别人的梦想,包括你小孩的梦想。鼓励你小孩,是为了有想象力。EQ这个工具学了以后,三代人受益,自己、子女还有老人。我家小孩五六岁的时候,学会一点点象棋,然后下象棋,还不让我赢他,还得他赢我。他发现将、马、炮摆在后面出来还特难,然后他说咱这么摆,将、马、炮摆在前面,卒摆在后面去,后来我把他的老将一下子给吃了。他想这不行,得让卒把该挡的地方挡一挡,剩下直接吃不着了,走吧。要是我没有学过EQ,肯定训他一通,这不是游戏规则,怎么能这么摆棋呢?但是学完EQ以后,你知道这规则是大人定的,他是小孩,没准他创造了一个新规则、新玩法呢,所以我就鼓励他。
忧虑性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知道自己的弱点怎么办?发挥优点胜过克服缺点,发挥优势胜过克服劣势。用人和对待自己都是发挥优点的。一个中国老头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儿子腿短一点,一个儿子瘫痪,一个儿子一只眼,一个儿子胳膊腿健全头脑灵活。这家人怎么能够活下去?老头做了这样的安排,让腿短一点的人学推磨,转一圈省事;让瘫痪的人学习纺绳;让一只眼的人学射箭打猎;胳膊腿全的人,把他们的产品拿出来卖掉。一个人搞销售,三个人搞生产,老头自己做一个总经理,这家人日子过得还挺红火,这就叫发挥优点胜过克服缺点。同样一个类似的案例,一个国王打天下的时候,打没了一只眼,又打没了一条腿。结果这个国王得了天下了,找人给画像,顶级画家来了以后如实地把他给画出来。国王一看,这哪是我,又瞎又没腿,这个画家怎么这么坏呢?杀了他。几个画家都被杀了,没人敢来画了。这时,来了一个臭手画家,这个臭手画家让国王骑马射箭,骑马的时候,只能看见半边身子,射箭闭一个眼,国王发现这个好,这是国内顶级画家。这就叫发挥优点胜过克服缺点。
实验性动手能力强,独立性情感独立。有人陪伴高兴,没人陪伴高兴,自律又叫定力。不能抵御诱惑的人难以成功,不能抵御诱惑的企业难以长大,它总是被机会拖垮。所以,要抵制难以抵制的诱惑,抑制难以抑制的冲动。两个人出来看风景,大家都没少看,一个人动了一个心眼,我要比你早看一步,他快走一步。那个人发现你快走一步,我也不是不会快走的。这个人快走四步、八步,最后变成赛跑。两人出来看风景,最后变成赛跑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自律性不够,不能自我约束情绪。一个人特别热心肠,别人家有事他就帮忙。别人家做隔离板,他说我来帮忙;隔板长了,他说我来给你找个锯;锯把不好使,找把去;没有把,砍树去;找个斧子去砍树,结果斧子又不快;磨斧子得有磨石,找磨石放哪儿呢?放在凳子上,这个凳子又不好使,修凳子;修凳子得找斧子,找斧子发现锯又不知道哪里去了。然后他开始找对象了,跟这个女孩谈了一通,到人家那里作客去,他发现这家怎么还有老二,追老二,好不容易把老二追到手了,又去人家作客去,发现这家怎么还有老三,老三更漂亮,然后又去追老三,追了半天终于追到手了,结果又发现还有老
四、老五,越追越小,人家不谈了,最后谁都不理他了。这是一个哲学故事,揭示了一条原理,兴趣广泛、目标多变又追求卓越,你将一事无成。
这说明我们要自律,要抵制难以抵制的诱惑,抑制难以抑制的冲动。以上讲的是EQ的15个要素,我们要学会用这15个要素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用情商管理情绪
为什么要管理情绪?一个人的成功遵守二八原则,犹太人的准确数字是22:78,简化成二八原则。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在同样一个群体当中,大家智慧差不多的时候,谁更能获得权利、获得资源,情商高的赢。所以,我们要情商做人,智商做事,当然在教小孩子时要恰到好处。情商是软件,智商是硬件。有个小孩回去不学习,母亲说你怎么不学习了,小孩说我老师教了,情商80%差不多了。哪有这样老师,瞎教,光是情商高、人际关系好,怎么能够考上大学呢?还得把学习先搞好。
二八原则有什么用呢?哈佛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研究一个EQ餐饮公司,他把这个公司的领导分两部分,一部分叫高情商,一部分叫低情商。结果用数据一测发现,高情商87%业绩突出,个人奖金额领先,他领导那个部门的销售额都比较高。情商比较低的部门经理,他自己年终考核差,他领导的这个部门也差,那个团队的文化也差。这样的数据和案例告诉我们,情商重要。中层领导者情商尤为重要,上挤下压,上级对你比较严格,你对下级严格要适度。下级没有你的自我激励能力强,用不好会怎么样呢?整个群体情商不高会怎么样呢?发生在山东聊城的故事,现在请你判断,假如这是你,现在射出一杆箭,这个箭往前跑,又拐回来了,拐回来又把自己扎了一下。射出去的箭怎么会扎到自己呢?有没有这样的箭?有人说地球是圆的,我射出箭在地球转一圈不是正好扎到我吗?还有是垂直往天上打不就掉下来扎自己?
我们定义这个箭是什么呢?是情绪。山东某建筑集团的老板,军人出身,搞建筑施工企业比较粗犷,语言沟通比较直接。去年年三十下午,员工开资,本来平时开资人员不多,这个门进这个门出。三十下午大规模开资,结果门没开,人就堆积在这里了,乱了。老板一看,怎么乱了,门怎么没开呢。这是保卫部负责的事情,拿起电话就把保卫部长训了一通,能不能干了,不能干你下岗,门都没开,开门去。部长被老板训了一通,吓坏了。哪个科长干的?保卫部长拿起电话把保卫科长骂了一通,怎么这么差呢,能不能干了,不能干下课。保卫科长一看哪个保安干的,把那个保安找来开门去。保安把门打开以后,科长告诉保安你下课回家去吧。就这么一点点小事情,过去了。三十晚上,大老板家忽然有人敲门,以为是送喜神财神来了呢。打开门,这个保安进来就磕头,哇哇哭,说我就是白天那个忘了开门的保安,我被开除了,老婆把我打出来,不让我过年了,你就让我回去上班吧。大老板恨坏了,哪天来不行,偏得今天晚上来,给我滚出去。人家正在会亲戚朋友,他到人家哭去了,谁受得了。这个保安一看可以让他上班了,就“滚”出去了。大老板一想,这个保卫部长怎么这么差呢,怎么让他上我家闹了,拿起电话又把保卫部长骂了一通,保卫部长又把保卫科长骂了一通,保卫科长又把那个保安骂了一通。整个年三十晚上谁都没过好年。没过好年就算了,大老板越想越生气,这么一个小保安就能够气着我呢,一想不开,心脏气出毛病来了,疼了半年。
后来听了EQ的课程,发现EQ还是一个好东西。像这种粗放型企业要引入一个EQ,大家文化就会改变。这个企业把EQ引进去了,最大的改变就是老板发火的时候能够控制住,说我们发火能控制住不再骂人了。我说,骂就骂,有什么了不起的。他说,不行,你骂下面,下面还往下骂,都不好好干活那哪成啊,这就叫EQ的力量。
EQ很重要,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对外适应别人,对内自我管理。对外适应别人,主要表现在人与人的沟通上。如果能增加EQ,你的沟通会流畅。沟通是一个表达情绪的过程,所以人与人沟通,通过沟通表达情绪。如果你能在表达情绪的过程当中,增加EQ工具,你的影响力就增加。人和人沟通有什么路径呢?包括眼神的、表情的、信函的、语言的、还有行为的,这是细分的。人与人沟通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语言只传递10%,还有90%是非语句沟通的。非语句包括你的表情、声音、形体。你看眼神有多大力量啊!我们的企业家到德国谈判,不懂德语,中间经过翻译。咱们的企业家整个谈判过程,不看德国人就盯住翻译。德国人不高兴了,告到大使馆,说中国企业太傲慢,不看人,不谈了。心理学博士研究,夫妻反目的时候,两个人眼光碰到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把他们两个胳膊上装了传感器,传感器连了一个电压表,给他们两个录像,回放的时候发现,当他们两个眼光碰到一起的时候,电压表的电压升高。结论,眼光可以使电压升高。眼神有巨大力量。
还有语言,人能被语言所伤害,也能被语言所推动。有人跟上级说话特别好听,跟下级说话特别难听,往往这种人爬得比较快。爬得比较快的原因是,上级有两个毛病,第一是自信心不足,第二是情商不足,不会移情换位。要是普通人之间的往来,我们看看需要什么语言呢?比方说坐飞机,坐飞机前一般心情比较复杂,指望听一点有鼓励的话、祝愿的话。一个人刚从上海飞到温州,温州人接待,上海来的客人抱怨了,说刚才在上海上飞机前,客户请我吃饭,没少花钱,但是说那句话,可把我气坏了,我一点胃口都没有。温州人好奇,问说啥了,他说上海客户跟我说,让我多吃点,吃饱了好上路。(大家笑)这说明,表达情绪如果不当,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那怎么才能很好地表达呢?如果你在表达自己情绪、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能够知道别人的情绪,尊重别人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能流畅地跟别人沟通。别人心情好还是不好,心情好的话,干复杂的事情。知道自己的情绪,情绪好的话,做一些难的事情。尊重别人的情绪,宗教的、民主的、政党的。一个教授到上海去讲学,课堂比较闷,都是企业老总的课,他想调解一下氛围,就骂日本鬼子,同学哄堂大笑。他一看上海人痛恨日本人,挺好的,一会儿又骂了一句日本鬼子,一堂课骂了好几句,大家都哄堂大笑。结果下课以后,有个同学到前面跟他说,前面那个同学就是日本鬼子,这回他傻了。这种案例积累多了,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尊重人的情绪。既然人家是你的听众,你就得尊重人家的情绪。所以慢慢我们就知道,讲课基本上是只说道理,不打击人,不打击民族、宗教、团体。如果你能对情绪有效地把握,你就能流畅地与别人沟通。
锻炼情商的五个能力
要想对情绪有效把握,要锻炼五个能力,即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把这几句话浓缩一下,叫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激励自己、认识别人、管理别人。这就是情感智商的五个能力,这也是EQ最核心的内容。
先说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用内醒,认识别人用移情。为什么要内醒呢?人到达一定的年龄、一定的高度、一定的职位以后,就不再有人去批评你了,也没有人去指导你,就连你的朋友都不敢指导你,因为担心批评会使你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影响关系,所以几乎就没有人批评你了。你想一下是不是基本没有人批评你,除非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因此你必须内醒。怎么内醒呢?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醒。这是《论语》里面讲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人看到谁优秀了,就妒嫉他们、打击他们。看到谁落后了,落后跟他一样。所以说,你就很难愉快,很难在这个组织中获得更多的尊重。
我讲一个我的经历。有一次坐飞机,空姐告诉我们,两个小时以后起飞。我们这帮人开始不高兴,要出去,这时候大家开始闹了。空姐这时候任务是消磨你的力量,这边有声音过来沟通沟通,那边有声音安抚安抚。沟通好了,整个飞机基本没有声音了。还有一个人有声音,机内没有人理他了,他就往外打电话,第一个电话三分钟不理他了,然后又打了第二个电话,第二个电话这个人倒大霉了,被他抓住了谈了一小时。结果他说啥呢,他说怕我们到地面造反,把我们关到飞机里了,一会儿把我憋急了,我就把飞机给炸了,然后又说空姐没有一个好看的,我眼皮夹都不夹她们一下。然后人家说飞机有饭了,可以吃饭了,他又骂了一句,飞机上的饭是猪食,我才不吃猪食呢。但发饭的时候,他比谁吃得都快。然后他又嚷嚷了,我是个培训师,我的时间就是金钱。他就这么嚷嚷,话反复地说来说去。一个人一生受教育可以分三大阶段,第一大阶段是中小学生教育,这个时候是素质教育,要紧的是要养成一个行为习惯,养成一个思维习惯。参加工作了以后的再教育有两个,是能力提升和素质再提升。一个有影响力的讲师,他对社会的影响力比较大,人家听了他的话以后会去做。看到飞机上那个培训师的所作所为,我就内醒了,感觉一个经常讲话的讲师,要给大家向上的力量,给人智慧,给人力量,能够提升人。
知道别人,用移情。移情又叫移情换位。中国古人的思想就比较深刻。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天下人之心为心。鬼谷子说要想知道对方,就需要揣摩,揣情磨意。姜子牙说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做领导的出了个政策,合不合民意,记得用老百姓的心去想,否则你做完那个事情,老百姓就抱怨了。为了防止老百姓抱怨,在做之前看看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圣人是这么想问题的。这次中央提和谐社会是符合民意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鼓励竞争,结果打得一塌糊涂了,大家很累,发现过度竞争身心疲惫,适度竞争产生活力。竞争很累的时候,现在我们又提出和谐,就是要适度竞争。和谐社会符合圣人的思想,和为贵。
我们现在锻炼移情换位的能力。我把人分成老人、青年人,还有小孩。家里都有老人,现在我们揣摩一下,换位换到老人身上,然后去揣摩一下老人有啥特点?第一个是唠叨,第二是恐惧。人老了,他要离开这么丰富的拥有,他害怕,就要说。同老人互动,要用两个工具:欣赏、承认。这种谈话方式叫话疗。当他侃侃而谈,您欣赏和承认;说当年如何辉煌,您欣赏和承认,不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家里老太太七八十岁了,有一天小孩都回家了,老太太做了一下午菜,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吃完了老太太问了一句,菜好不好吃?有一个人以为真征求意见呢,脱口而出不好吃,比饭店做得差远了。老太太本来面带微笑,一听说不好吃,脸就不高兴了。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然后眼睛落在我身上,你说说菜好不好吃。你想我是干啥的,我说这菜很好吃,要比我们大学食堂做得好吃多了,老太太听着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过没关系,老太太还挺高兴,虽然自己差,还有更差的呢。这叫比较优势原理,虽然自己差,还有更差的,不在于你多差,在于别人更差;不在于你多强,在于你比别人强一点。后来我发现老太太高兴以后,有几大好处,第一你的小孩少捱揍少捱骂,否则你气着老太太了,管你是孙子还是外孙子,你爸气我,我就气你;第二是她心情好,心情好她就少有毛病,少有毛病就少上医院,然后你就少麻烦;第三她给你准备知识,她知道有地方说话了。如果她讲话没有人听,她就不说了,然后她就骂人了。家里就不和谐了。所以你要让你家老太太长寿,你得听她讲话,她看电视看报纸啊,听的声音进去她得往外出吧,谁都有进有出吧。所以从今天开始,大家马上变了,立刻变成孝子孝女。所以说,EQ工具可以让三代人受益。
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站
取消来自: http://hi.baidu.com/sfsw/blog/item/66d2752c14d4dee18a13997e.html
第五篇:情商-《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导读:《影响力》是(美)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所著,陈叙 译,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力》是《财富》杂志评选的75本必读的最睿智的图书之一,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关于说服力的书籍,同时是一本人人都可以读懂的书。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我们乖乖地把金钱奉上。即使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也会不知不觉之间把影响力用到我们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我们的反映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带着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我买了朋友推荐的《影响力》一书来阅读。
《影响力》是一本很系统、很有深度的专业书籍,可以说是说服力方面的权威。但它不像其他学术著作那样乏味、生硬,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是人人都可以读懂的。阅读前,我对它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但当我开始阅读时,我发现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书对我有这么大吸引力。
影响是一种行为,而“影响力”则是一种去影响他人行为方式的能力。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行为模式”,而过往的经验,也早已在脑中形成属于自己思维构架的“图示”,这些经验都会不自觉的去抵御外来影响,想要改变,谈何容易?也许,《影响力》的魅力恰恰在于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透析宏伟哲理,反向推之,验证哲理的例子又俯手皆是,也许你正经历着,也许刚刚经历过,每每看到《影响力》书中得出的结果,不禁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哦,我说怎么会这样呢”。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收获挺大,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从未从事过营销的工作。因为它不是一本鼓吹利用心理学不择手段的猎食指南,它更大的作用在于揭穿那些不择手段的“魔术”,确保我们可以在不降低道德水准的前提下更好的保护自己,所以与其说它是为营销人员而写,不如说它是为所有人而写,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和协调、购买打交道。
该书把互惠、承若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做为影响力的重要武器,然后旁征博引,提出大量的实验证据,有理有据,分析透彻,把一些人们过去常见的现象和迷惑 不解的事情用作者的六大影响力武器进行解释,使我们身边长发生的不可思意的一些事情做出了实质性的解释。就拿社会认同来说吧。中国有古话:“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大概讲的就是这么回事。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不是依照理性思考所作出的,而是从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出发,做一个可能不太合理,却满足了自身追求社会认同感的需求的选择。
在这六点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所受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在中国的传统道德里,我们传承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也是这种道理,今日受了他人的恩惠,在将来有机会时,定当设法回报。著名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毛斯也曾说过“给予是一种义务,接受是一种义务,偿还也是一种义务”。互惠原理之所以可以成为如此有效的说服他人的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极大力量。在它的影响下,人们很轻易地就会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心理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
相互退让是利用互惠原理来使他人答应自己的请求的另一种方式。妥协也可以是一个互惠的过程,因此人们可以先主动做出一个让步,以迫使对方也做出让步,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简单的技巧可以称为“拒绝—退让”策略。
这个原理也使我想到了目前大学扩招后的毕业生竞争激烈,好工作难找,大多数人都想找个既轻松又高工资的职位,这种眼光比较短浅,找工作不能只看薪水,更要看公司的发展前景。也许现在公司很小,但成长速度很快,那么即使目前没钱赚要给它免费打工也是值得的,撑过了艰苦的起步阶段接下来就是享受回报的喜悦了,与人共苦才能同甘,也许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没回报,具体的选择就要看各人的价值观取向了。
总的来说《影响力》确实是一本读起来很有意思的书,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领略在商业社会里,商家是如何利用我们的习惯来做生意的,但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能熟练利用其中的技巧为自己服务,那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