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色之旅有感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色之旅有感
6月25日一早五点钟我作为郑州维抢修中心的一名年轻党员,和同行的十几位党员、积极分子踏上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行程。虽然出发之前已经对自己将要受到的震撼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参观完革命根据地之后我还是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感受最强烈的是我们所有党员面对苏区革命烈士的浮雕面对党旗再一次重温了自己的入党誓词。还记得这是我从入党开始第二次发出自己对党的承诺,每次都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党的十二大以后,将党员入党誓词进行了重新修改,相比其他党的历史阶段的入党誓词,新的入党誓词除了保留以前的“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等内容,还第一次将“积极工作”加入入党誓词,“积极工作”的要求是对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说的。俗话说:“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虽说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中要求进步的分子,但是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走在其他同志的前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唯有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而我的工作中也有很多不是党员但是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员工,相对于他们,我在工作能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恒心上也有待磨砺,这种差距更应该成为我努力缩小差距并力在业务能力上和个人品质上赶上并超过他们的动力。
当我来到烈士陵园的公墓的时候,看到的是数不清的坟堆和墓碑。墓碑上的名字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因为我没有机会和他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更不是他们的家人,甚至以后也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些名字又好像是熟悉的,因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他们对自身忘我的牺牲。我自己的爷爷就是曾经在陕北老家参加红军,跟着党追求着共产主义的理想,虽然我没有机会见到我的爷爷,但是从我很多亲戚的口中,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热爱党的事业,为党的事业坚持到底的人,从来不会考虑自己家庭自己的利益,为官清廉是他对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他对自己及家人要求近乎苛刻的。在我看到这些为革命捐躯的烈士的墓碑时,我想到的就是我的爷爷的样子,他是离我最近的红军,是我的榜样。而眼前这些烈士不应该仅仅躺在陵园里,他们应该活在我的心里,让我记得曾经有这么多可爱的人为我的幸福做出了牺牲。难以舍得离开这些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的幸福牺牲的可爱的前辈,只有用一张张的照片将他们墓碑上的名字记录下来,让我随时可以怀念他们,激励自己。
虽然时代变了,现在的我们不像烈士们生活的年代那样动荡,没有那么多的斗争,没有以前那么贫穷,我们亲爱的祖国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外侮内患、千疮百孔的国家。但是大到我们的国家在前进的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小到我自己的工作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一想到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回了现在的幸福,心里就充满斗志。他们以前牺牲个人为了党的事业,我自己也可以牺牲自己的个人的时间,个人的休息,不吝惜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尽自己所能为郑州维抢修中心的发展,更为了郑州公司乃至整个管道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色之旅有感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色之旅有感
6月25日一早五点钟我作为郑州维抢修中心的一名年轻党员,和同行的十几位党员、积极分子踏上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行程。虽然出发之前已经对自己将要受到的震撼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参观完革命根据地之后我还是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感受最强烈的是我们所有党员面对苏区革命烈士的浮雕面对党旗再一次重温了自己的入党誓词。还记得这是我从入党开始第二次发出自己对党的承诺,每次都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党的十二大以后,将党员入党誓词进行了重新修改,相比其他党的历史阶段的入党誓词,新的入党誓词除了保留以前的“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等内容,还第一次将“积极工作”加入入党誓词,“积极工作”的要求是对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说的。俗话说:“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虽说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中要求进步的分子,但是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走在其他同志的前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唯有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而我的工作中也有很多不是党员但是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员工,相对于他们,我在工作能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恒心上也有待磨砺,这种差距更应该成为我努力缩小差距并力在业务能力上和个人品质上赶上并超过他们的动力。
当我来到烈士陵园的公墓的时候,看到的是数不清的坟堆和墓碑。墓碑上的名字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因为我没有机会和他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更不是他们的家人,甚至以后也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是这些名字又好像是熟悉的,因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来自他们对自身忘我的牺牲。我自己的爷爷就是曾经在陕北老家参加红军,跟着党追求着共产主义的理想,虽然我没有机会见到我的爷爷,但是从我很多亲戚的口中,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热爱党的事业,为党的事业坚持到底的人,从来不会考虑自己家庭自己的利益,为官清廉是他对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他对自己及家人要求近乎苛刻的。在我看到这些为革命捐躯的烈士的墓碑时,我想到的就是我的爷爷的样子,他是离我最近的红军,是我的榜样。而眼前这些烈士不应该仅仅躺在陵园里,他们应该活在我的心里,让我记得曾经有这么多可爱的人为
我的幸福做出了牺牲。难以舍得离开这些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的幸福牺牲的可爱的前辈,只有用一张张的照片将他们墓碑上的名字记录下来,让我随时可以怀念他们,激励自己。
虽然时代变了,现在的我们不像烈士们生活的年代那样动荡,没有那么多的斗争,没有以前那么贫穷,我们亲爱的祖国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外侮内患、千疮百孔的国家。但是大到我们的国家在前进的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小到我自己的工作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是一想到有那么一群可爱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回了现在的幸福,心里就充满斗志。他们以前牺牲个人为了党的事业,我自己也可以牺牲自己的个人的时间,个人的休息,不吝惜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尽自己所能为郑州维抢修中心的发展,更为了郑州公司乃至整个管道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
学号:20095161248姓名:王春丽
指导教师:陈恭明职称:讲 师
摘 要: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在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鄂豫皖苏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土地改革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与方法,为以后的土地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照。
关键词:鄂豫皖根据地;土地改革;历史经验
前言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传统社会里,对于农民来说,真正具有可靠价值的只有土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长期以来,尤其在近代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这无疑加深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情结。可以说,获得土地一直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与总结,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及土地分配办法。在中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土地改革前的地权分配与剥削关系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创建的规模较大、坚持时间较长的一块根据地。它地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由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三块根据地组成。土地改革前,鄂豫皖地区的地权分配与剥削关系如下:
(一)地权分配状况
判断地权分配状况,主要依据农村中地主、富农和农民(包括中农、贫农、雇农)三个阶级分别占有土地数量的百分比。鄂豫皖地区在土改前土地集中程
第四篇:青年马克思之旅赴红色革命根据地
青年马克思之旅赴红色革命根据地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寒假期间,我来到了福州市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始了我的红色之旅。首先介绍一下这座历史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坐落于福州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占地30亩,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1996年9月动工兴建,1998年10月竣工,总投资7000万元,是全省人民捐资兴建的社会事业重点工程,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纪念馆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庄重雄浑,典雅大方。具有福建地方特色和现代美感。目前展出的有《辉煌的二十年——福建省改革开放成就展览》、《福建革命历史陈列》。十一月二十八日,伴随着毛毛细雨,我参观了这座雄伟的革命历史纪念馆。
走进大门,一幅巨型雕塑展现眼前:伟大的人民大众在红旗的带领下,英勇冲锋。看!最中间的那位妇女挥扬着坚硬的右臂,硬朗的身子摆脱了柔弱女子形象的束缚,她像是在号召大家为人民自己的命运搏斗,为人民中国的新生搏斗。她的右边是一位袒露胸膛的铁汉。他正拔起身后的大刀,向着旧势力砍去。前面的战士吹着冲锋号,后面的战士挺着长枪。在勇士们的身后,是伟大劳动人民凝成的大靠山。正是这些伟大的劳动人民作后盾,才会有革命的胜利,全国的幸福。望着这幅巨雕,我仿佛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但身后却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后继者。这正是“一个人倒下了,千万人站起来了”。红旗一把手一把手的互相接力。旗手可以倒下,但红旗永不倒下!我又想起那“独轮车推出的胜利”。在敌机的疯狂轰炸,多少人是在路上披起了麻,带上了孝,带着旧仇,怀着新仇,又充满希望,把亲人用生命换来的粮食、生活必需品一手一手的交给前方的战士……有这样的人民,这样的战士,事实也同样证明了,中国革命必定胜利!
走进大厅,进入了“近代福建饱经忧患”展。一幅幅的照片、一张张的资料,无不显示出在满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福建人民受尽了外国列强、地主、封建习俗的重重压榨,特别是外国帝国主义的剥削。1898年,帝国主义列强占领宁德三都澳,面积仅24.7平方公里的三都澳被瓜分为英、法、美、德、日主教等六个界区,设立了海关和21家形形色色的洋行、公司、任意侵吞闽东人民的财富,可谓贪得无厌。一幅照片引起了我的愤慨。在那幅照片中注着标题与标注:帝国主义者残杀中国孤儿的罪证,福州仁慈堂的“万童坑”和福安育婴堂两万婴孩,多可怜的孩子啊,他们真不该在那时降临在黑暗的社会里,不该落在所谓传播光明的黑暗杀手中,洋人们根本不把他们当作人而任意屠杀,他们所要的只是那个“仁慈堂”、“育婴堂”的架子,所要的是那架子所带来的虚伪名望。现在,他们的后代却在指责我们的政策,说我们不够人道,虐待孤童,而他们是否想到,他们的祖辈是怎样做的,何况是对待他国的婴童。他们的嘴脸是如此的丑陋。
这又是一份资料,帝国主义者贩卖华工在途中死之统计表(1947-1860年),其中,1855年10月在到达古巴的美籍威享利号,装船422人,抵岸146人,中途死亡296人,死亡率高达67%。美国西岸,流淌着多少华工的血和泪。走出“近代福建饱经忧患”进入“古田会义”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江主席****年十二月的题词: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在一旁的简介中介绍到: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毛泽东、朱德、陈毅在上杭古田领导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九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又称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根据一九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的精神,结合红军的实际情况,总结红军创建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写成的。古田会议决议强调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党的建设,加强对党员的马列主义和正确路线的教育,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的观念,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队伍的武装集团。制定了人民军队的民主制度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原则。”
接着参观了“四次反围剿胜利”、“苏区成立”、“红军攻克漳州”、“打沙县”、“闽南跟据地古田会议的成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解放厦门”……
走出展厅,福建省革命的一幕幕重现脑海。福建革命是大中国革命组成部分之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严重的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受到了三座大山的摧残和压迫,不得不起来斗争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传来了共产主义的理念,为中国指明了一条希望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联合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为中国的复兴奋斗。毛泽东凭借着超人的智慧,非凡的胆色,出人的魅力,综合全体共产党人,从王明的左倾阴影走出;联合国民党进行八年抗战;为新中国的诞生与反动势力顽强战争直到最后胜利。作为新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要在历史的台阶上展望未来,努力学习好好工作,为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红色之旅有感
追寻革命的足迹-红色之旅有感
“息烽”大学困着囚革命者的身躯,可是囚禁不了革命者的思想。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也挽救了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巍巍歌乐山,滔滔嘉陵水。在重庆城区西北郊的白公馆渣子洞,躺着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英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市直机关党工委的组织下,10月20-11月7日,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贵州的息烽集中营、遵义会议地址、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
重庆歌乐山是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我们先后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革命烈士先进事迹,通过大量的史实展物,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白色恐怖时期。此时大家的心情比较凝重,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这里先后关押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及家人、小萝卜头宋振中、张露萍、车耀先、韩子栋等爱国志士1220余人,没有一名能逃离,但也没有一名叛变。数百名革命者为了民族大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集中营里可以看到随处林立的岗哨、阴暗潮湿的牢房、阴森恐怖的刑讯室、各种骇人听闻的刑具,还有那些令人作呕的宣传标
语。一路参观,爱国志士们当年生活的暗无天日的牢房、人均只有1尺3宽所谓的“床”、日夜陪伴的手铐脚镣、用来放风的木笼……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被叫做“猫洞”的刑讯室,正是当年残害折磨爱国仁人志士的地方,在这里曾施行了多少惨无人道的酷刑,又埋葬了多少英勇不屈的烈士!如今的“猫洞”悄无声息,早已不见当年的血腥,陈旧的刑具、冰冷的镣铐向世人讲述着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故事。我的心情压抑得几乎窒息,我仿佛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先烈们忍受着非人折磨和身心煎熬;我仿佛听到了先烈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声,这声音里浸透着怨愤、忧伤与不甘,但更多的是豪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集中营里的一切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对先烈们的崇敬,更多的是对我自己当今的信仰和未来生活的冷静思考。
遵义是一座转折之城、会议之城,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永远有它的一页。1935年1月,就是在遵义,在一个十平米见方的会议室里,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央大多数领导人觉悟的基础上,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时指出的:“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遵义会议会址历经岁月和风雨的洗礼,几经修缮,依旧保存得非常完好。陈列观里的史料、照片记载着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程;红军当年留下的一纸一物,破烂的棉衣、磨黑的算盘、装谷的簸箕,则默默传递着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也在述说着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辛。特别是那些写在门板上各种字体的标语,当年红军就是用这种方式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播下革命的火种,让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上燎原。而毛泽东遗物展则刻画了一代伟人在这里崛起的经过,让我对毛主席卓越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才能更加钦佩。
红色旅游的这些天,让我感受颇多。每到一处革命纪念地,我就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多一分了解。我震惊于战争的残酷、革命的血腥、敌人的凶残,但更多是被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革命情怀和对信仰的执着坚定所折服。我们追寻历史,为的是铭记过去;我们缅怀先烈,为的是珍惜现在。当年红军把革命的种子播在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今天,我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的是为党的伟大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市政府办 阿丽米拉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