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心得(二)
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心得
(二)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北师大的课堂,聆听教授们有关特教领域的独特见解,是每个特教老师的心愿,很荣幸我能参加为期30天的的广州市特殊学校校长的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期间教授们精彩的课程,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还有一群可爱的校长们聚京,在课堂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课堂讨论激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受益良多,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作为一个名新的老师,对于特教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是比较薄弱。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的所长王雁教授关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她用专业的术语,清晰地给我们梳理了融合教育的内涵、发展以及趋势,让我对融合教育的理论体系有了深刻的系统的了解。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适合其独特需要的高质量教育。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和补偿其缺陷,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特殊教育的对象也随之发展着,传统的听力,视力和智力残疾学生以后可能会相对减少,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学生会不断的增加,而且残障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重,从显性障碍逐步到隐性的障碍。这让我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特殊学校应成为融合教育的支持者之一,要给残疾儿童创设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的需求的支持性环境,提升特殊儿童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我觉得环境在特教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环境创设好了,教学活动也自然会有所改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其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置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迁移的条件,使他们学以致用。
对于随班就读的教师而言,课程的设计与管理是尤为关键,也是一项十分有难度的工作。我校随班就读学生共为为6名,每个学生的功能差异特别大,其中女生2名,属于轻度智力障碍;男生4人,其中1人为轻度肢残合并智力缺损,1人为先天性脑积水,智力轻度障碍,1人中度智力障碍,1人为智力障碍伴随情绪障碍。学生的差异程度比较大,因此,课程设计和个别化教育的课程管理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困难。聆听了北京联合大学的许家成教授的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管理,以个别化课程管理为例”的分析后,从个别化教育IEP的编制到实施到最后的评估,我对个别化教育的课程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学活动应该怎么设计;如何展开教学目标;如何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目标;针对学生的需要,是采用主题教学好还分科教学适合等问题,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领悟到了,在课堂上,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清楚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而且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展示自我,让他们快乐学习。许教授的这堂课上的非常精彩也很实用,解决了平时我在工作中最大困惑问题。还记得在北师大杨希洁教授课堂上,杨教授让我们讨论的一个话题:你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各位可爱的校长们各抒己见,现场讨论十分激烈,大家都把自己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了,这次的讨论让我感触良多,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1、校长和教师的观念问题,没有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随班就读工作。
2、缺乏师资,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的人员去支持。
3、教师地位低下,缺乏相应的奖励和保障机制。
4、很多特教学校的校长缺乏办学经验。
5、教师不懂得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与管理等。
这都说出了我们在特教途中种种的迷茫与辛酸,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宣泄的机会。杨教授把课堂的主人交给我们,同时她还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是如何解决种种困难的,引导并协助我们解决心中的困惑。这不正是建构主义奥苏贝尔一直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吗?这不正是我们新课改的一直所追寻的目标吗?我们还进行了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最后由小组派代表展示办学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其中,我聆听其他特教老师的精彩发言,这些发言针对特殊教学工作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每天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正常的的学生,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者多重障碍,而且由于种种的条件的限制,比如教育资源有限,或者学生的成长速度不如我们所愿,我们就会产生抱怨的态度。这让我想起了西城培智学校卢校长所说过的一句话:不要说不行,要问问自己能达到哪?不要把焦点放在学生不能做什么,而是放在学生能做什么。这样才有动力去发掘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正是当下流行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吗?关注人的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作为老师,我想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多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使我们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乐观。
邓猛教授关于“特殊教育中教学实施支持性环境创设”为题的课程,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以教学环境组织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他跟我们分享他自己到国外访学的经验,提出一些我们特教老师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策略。
对于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一年的老师来说,这整个月的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我人生当中一次难忘的经历。然而这次培训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今后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的理论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2014年4月20日
第二篇: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心得(二)
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心得
(二)一睹名师风采,走进北师大的课堂,聆听教授们有关特教领域的独特见解,是每个特教老师的心愿,很荣幸我能参加为期30天的的广州市特殊学校校长的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期间教授们精彩的课程,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还有一群可爱的校长们聚京,在课堂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课堂讨论激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受益良多,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
作为一个名新的老师,对于特教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是比较薄弱。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的所长王雁教授关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她用专业的术语,清晰地给我们梳理了融合教育的内涵、发展以及趋势,让我对融合教育的理论体系有了深刻的系统的了解。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适合其独特需要的高质量教育。融合教育不仅是一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和补偿其缺陷,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特殊教育的对象也随之发展着,传统的听力,视力和智力残疾学生以后可能会相对减少,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学生会不断的增加,而且残障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重,从显性障碍逐步到隐性的障碍。这让我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特殊学校应成为融合教育的支持者之一,要给残疾儿童创设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的需求的支持性环境,提升特殊儿童的能力,让他们更
好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我觉得环境在特教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元
素,环境创设好了,教学活动也自然会有所改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其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置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迁移的条件,使他们学以致用。
对于随班就读的教师而言,课程的设计与管理是尤为关键,也是
一项十分有难度的工作。我校随班就读学生共为为6名,每个学生的功能差异特别大,其中女生2名,属于轻度智力障碍;男生4人,其中
1人为轻度肢残合并智力缺损,1人为先天性脑积水,智力轻度障碍,1人中度智力障碍,1人为智力障碍伴随情绪障碍。学生的差异程度比
较大,因此,课程设计和个别化教育的课程管理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困
难。聆听了北京联合大学的许家成教授的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
管理,以个别化课程管理为例”的分析后,从个别化教育IEP的编制
到实施到最后的评估,我对个别化教育的课程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同时教学活动应该怎么设计;如何展开教学目标;如何把教学目标分
解成若干教学活动目标;针对学生的需要,是采用主题教学好还分科
教学适合等问题,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领悟到了,在课堂上,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清楚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因
材施教,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而且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展示自我,让他们快乐学习。许教授的这堂课上的非常精彩
也很实用,解决了平时我在工作中最大困惑问题。
还记得在北师大杨希洁教授课堂上,杨教授让我们讨论的一个话
题:你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各位可爱的校长们各抒己
见,现场讨论十分激烈,大家都把自己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反
映出来了,这次的讨论让我感触良多,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1、校长和教师的观念问题,没有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随班就读工作。
2、缺乏师资,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的人员去支持。
3、教师地位低下,缺乏相应的奖励和保障机制。
4、很多特教学校的校长缺乏办学经验。
5、教师不懂得如何进行课程设计与管理等。
这都说出了我们在特教途中种种的迷茫与辛酸,我想这也是一个
很好的宣泄的机会。杨教授把课堂的主人交给我们,同时她还循循善
诱地引导我们,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是如何解决种种困难的,引导
并协助我们解决心中的困惑。这不正是建构主义奥苏贝尔一直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吗?这不正是我们新课改的一直所追
寻的目标吗?我们还进行了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最后由小组派代表
展示办学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其中,我聆听其他特教老师的精彩
发言,这些发言针对特殊教学工作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为
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
每天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正常的的学生,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智力障碍或者多重障碍,而且由于种种的条件的限制,比如教育
资源有限,或者学生的成长速度不如我们所愿,我们就会产生抱怨的态度。这让我想起了西城培智学校卢校长所说过的一句话:不要说不
行,要问问自己能达到哪?不要把焦点放在学生不能做什么,而是放
在学生能做什么。这样才有动力去发掘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正是当下流行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吗?关注
人的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作为
老师,我想我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多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使我们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乐观。
邓猛教授关于“特殊教育中教学实施支持性环境创设”为题的课
程,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以教学环境组织为切入点,用许多现实的课
堂实录和案例,揭示了教学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他跟我们分享他自
己到国外访学的经验,提出一些我们特教老师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策
略。
对于一个涉足特教时间不足一年的老师来说,这整个月的培训为
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开阔视野,为我今后的学习和以后更好地从事
特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我人生当中一次难忘的经历。然而
这次培训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今后我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的理论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2014年4月20日
第三篇: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特殊教育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是谁用爱唤醒了残障孩子们沉睡的心灵?是谁用爱点亮了残障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我想这正是我们伟大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感到自豪。由于特殊教师这一岗位的神圣性,也出于同情和怜悯之心,一毕业,我毅然选择了特殊教育教师这一岗位,我希望用自己的用爱去感化他们,托起他们飞翔的翅膀,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让他们在天空中有机会自由地翱翔。
然而,涉足特教不到一年,我深知自己欠缺的知识很多,暂时还没有能力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天空,还需要一番努力的学习与成长。因而,对于此次培训,我倍感珍惜,希望在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城市里,能好好地吸取养分,从而茁壮成长。
在这宝贵的一个月里,每当聆听了教授们授课后,或者参观学习后,我都对自己进行及时地反思。与优秀的特教老师相比,感觉自己还是存在着挺大的差距,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自我反省:
1、要转变观念,要摆正心态。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里提到,要有改变自己知识结构的意识,创新的精神。而且要纠正错误的观念,要纠正认为特教教师就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走自己的路,不要太介意旁人异样的眼光。此外心态要摆正,不要抱怨资源的有限性,不要抱怨孩子们的功能低,不要抱怨没有校本课程,不要抱怨工作的琐碎等。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化消极为积极,要学会逐渐挖掘潜在的积极的方面。要把焦点放在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这样工作才会充满正能量,才会有动力。
2、丰富学科和综合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框架,教学方法,重视学科的讲授与整合。必须要突破学科的界限,促进儿童言语发展与沟通。同时要对特殊儿童的行为进行康复,干预以为行为管理。针对自身特教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应积极参加各种特教培训课程,去其他学校多参观,开拓视野,多学习特教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上网查阅特教最新的发展进展以及国外的特教行业的发展状况,吸取精华,学会借鉴成功的经验。在工作中常见的难题包括:如何制定校本课程,如何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活动应该怎么设计;如何展开教学目标;如何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目标等问题,可以多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通过“ 走出去、学得来”的方式,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要学会情绪的自我调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快乐的老师会教出快乐的学生,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学会处理自己一些消极的情绪,学会自我调适,找到适合自己宣泄的途径。并尽力做到每天带着灿烂的笑容,美好的心情去给学生上课,把这种正能量传播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4、难在行动,贵在坚持。特教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可能你付出的努力并不是马上就可以得到回报。这更需要我们作出牺牲的准备,但我仍然相信经历了就会感动,行动了才会有收获。只要坚持不放弃,必然有收获,因为执着就一定能成功,坚持就一定能赢。总之,特教教育需要的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把工作做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完美。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
心得的总结对我来说是认识上提高。知道了不足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我十分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它让我有了心灵上的思考,让我有了前行的目标和方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好。
2014年4月21日
第四篇: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在4月9日听了钱志亮《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他的课堂活跃、幽默和生动,能理论结合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案例鲜明,表现力强,不拘一格,让人容易接受知识,这是钱教授知识沉淀的结果。这让我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得到了启示,收获甚丰,开拓了自己教育教学视野,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激情。下面我谈谈自己一些学习心得:
一、投身特教课程改革,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钱教授在讲课中提到,事情的发展是有根源的,如遗传学、优生学、解剖学等都有它的发展史,每一门学科的成功与发展都离不开以前学过知识的积累,也就是有参照的标准,有了大量知识的参照,才能支持你去对新事物的思考,去创新。这归根到底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才能得出的成果。这让我想到自己的在学校的工作,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不能满足于自身已有的知识来对付教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要求,课堂教学的策略与艺术,深入课堂教学,课后写一些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才能做好学科课堂的改革研究,使自己向专业化,专家型的教师发展。
二、做一名有内涵发展的领跑者
钱志亮在讲《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时,我没听之前认为会很枯燥的理论知识讲座,但与我想法刚好相反,他能把有关西方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理论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广,他能把这些复杂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梳理、整合、演变成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引人入胜,听了意由未尽,这是教育家一种内涵的体现。自己作为教育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团队,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就必须不断“充电蓄能”,加强学习,提高政策和理论水平,决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了学习。其次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不仅要做“管理上的能手”,而且还要是“教学上的高手”。这样的管理者教师才会由衷地佩服你,也才能成为教学上的“领头羊”,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在学习上除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自己要经常地学习教学杂志上刊登的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
三、提升学校文化管理境界。
管理就是将自己的办学思想有目的地转换为广大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去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育人目标。也就是说,具体工作中必须把制度管理和文化积淀相结合,营造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文化氛围,让管理文化出质量,让管理文化出效益,让管理文化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五篇: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二)
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二)在参加本班学习前,我对特殊教育的了解非常的有限,仅仅限于知道有随班就读的政策,曾经任教随班就读的孩子,接触过特殊孩子,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次的学习前,我就感觉自己是一张白纸,一个无知的学生,带着求学的心态走入了学习班。班级持续学习一个月,对于特殊教育的认识搭建起一个初步的认识,任教老师从特殊教育的现状、政策、随班就读的介绍、脑瘫儿童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策略、资源课室的使用经验等等,丰富的课程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体会,改变了我对特殊教育的认识。
一、特殊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公平、权利。
以往,我们提起特殊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爱心、同情。殊不知,这恰恰是特殊孩子最不接受的。如果仍然停留在爱心、同情的看法,那是非常不恰当的认识。当今的特殊教育提倡融合教育、接纳教育,倡导的是公平、权利,只有改变这种观念,才能以提升工作的责任感,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如果观念是错的,那所思考的、所完成的工作都是无效、低效的。本次学习的最震撼的,大大改变特殊教育的观念,不再用特殊的眼光看待特殊教育,不再用特殊的想法思考特殊教育,而是根据特殊孩子的需要设计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为有需要的孩子特别设计的。在花园村第二小学的随班就读的一节课例,让我看到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工作。看到北京随班就读工作已处在国际领先水平,而我们的随班就读工作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工作,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
二、特殊教育必须以骨干教师带动发展。
“特教教师的责任是研究,不是看孩子,是让自己成为教育的专家。爱残疾孩子,不是他流泪我们也流泪,不是他干不了,我们替他干,不是他站不起来,我们就抱着他;爱残疾孩子就应该教会他们生活技能,矫正他们机能缺陷,激励他们正常的生活等,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的。”特殊教育的责任更多的是让自己成为特殊教育的专家,用其科学的方法使残疾学生得以受益。花园村第二小学的随班就读工作安排了一位素质很高的骨干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就校长的决定看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视,也看出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就是专业教师的重要性。以往,参与特殊教育工作的都是不能教书或者怕辛苦调到特殊学校的,这样的师资水平极大影响了特殊教育的质量。要把随班就读工作做好,必须舍得把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安排到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