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要点总结

时间:2019-05-12 12:0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景观设计要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景观设计要点总结》。

第一篇:景观设计要点总结

一、景观的解释

 “景观”(landscape)最早来源于德语landschaft,“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景物,风景,景致。“观”指人们在观察和感受客观事物时产生的主观看法。所谓“景观”它包括人们所见得到的天然景物和人为创造的人工景物两部分组成。

 首先:景观的本质是人们的审美对象,当人们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时,景观则是审美活动的客体,景观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

 其次: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客观体现,景观以人为主体而出现,人透过景观寄托自己的愿望,景观的表现特征具有人与人之间的地域性差异。

 第三:景观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差别和某一时期内的时代性特征,记录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 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 自然景观是非人力所为或人为因素较少的客观因素,如山、河、植物、地貌、天象、时令等。

 人工景观是根据人们需要而人为创造的人工因素,如文化建筑、公园、广场、公共艺术作品等。

(1)艺术审美价值 (2)观赏休闲价值 (3)创作设计价值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 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构件和人文构件。

 自然构件是非人力或人为因素较少的客观因素,如动物、植物、自然地貌、天象、时令等。

 人文构件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而人为创造的人工因素,如历史建筑、文化建筑、公园景点、公共艺术等。

 从设计的角度讲,可根据其性质、用途、特点来分类:即景观规划、景观建筑、景观园林、景观设施、雕塑小品以及其他几种类型。 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特征:

 1.在整体规划和布局上,采用流动的线形或形体来形成活泼明快的空间,而不是仅用轴线或视线来组织空间

 2.在规划和组织形式上,侧重于追求非对称构图和动态平衡,注重亲切感和空间环境的营造

 3.更加注重景观园林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以及环境空间的多用途性

 4.在植物形态的选择手法上,以突出自然特色为主,对于那些经过人工修建和刻意地施加人工造型的植物形态已日渐减少

 5.在现代景观园林中,只是将植物作为景园中的一种造园素材,而不是像传统庭院中把植物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

 6.在景观园林的材料选择方法上,具有创新突破的意识,既有非传统园林材料的使用,又有传统园林材料的新用法

 7.在住宅庭院的景观表现中,非常重视园林的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过渡

(一)居住区景观环境形成的基本条件与构成要素  1.居住区景观环境形成的基本条件

(1)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状况,如:区位、交通、建筑、日照、   

 

  

 

  风向、污染源、噪声源、水源、食物、能源、土地、气候等。

(2)景观环境应将绿化系统与居住、服务、交通灯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增加绿化空间场地的份额。

(3)尊重自然景观,保护自然生态,降低建设对自然界的干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降雨等。2.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

主要是有人和人所处的环境构成,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从专业的角度讲,就包括居住建筑外部环境的所有相关内容,如居住建筑、道路、广场、绿地、花园、停车场等。3.居住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设计

一个场所通常具有一个可以影响人的力场。这种场是一种言语,亦或不是一种言语。自然之力在意念中对人产生着影响,而且只有当人有意识地去接受它时才变得更为清晰。‘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如何创造空间场所具有的重要性了。我们在营造小区环境空间时,会对景观作一定的功能区分,但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作为基础。掌握了它们的制作、效果等内容,也便是拥有了设计小区环境的几项基本方法: 空间构造要素: A.挡土墙

挡土墙所采用的形式一般要根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再经过结构设计来确定。从结构形式分,主要有重力式、半重力式、悬挂式和扶臂式4种。从形态上分,有直墙式和坡面式。挡土墙必须设置排水孔,墙内宜敷设渗管,防止墙体内存水。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必须留设伸缩缝,配筋墙体每30m设一道,无筋墙体每10m设一道。B.坡道

坡道是交通和绿化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直接影响到使用和感观效果。居住区道路最大纵坡斜角度不应大于8%;园路不应大于4%:自行车专用道路最大纵坡控制在5%以内;轮椅坡道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地面;人行道纵坡不宜大于2.5%。园路、人行道坡道宽一般为1.2m,但考虑轮椅的通行,有轮椅交错的地方其宽度应达到1.8m。C.台阶

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线作用,它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效果。台阶的踏步高度(h)和宽度(b)是决定台阶舒适性的主要参数。台阶的踏步高度以15cm一25cm之间为宜,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12cm一 16cm。低于10cm的高差,不宜设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的宽度应大于1.2m,台阶的坡度一般要控制在1/4一1/7范围内,踏面应做防滑处理,并保持1%的排水坡度。为了方便晚间行走,台阶附近应设置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依据水流效果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儿童进入时的防滑处理。

 D.花盆

 花盆是景观设计中传统种植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可移动性和可组合性,能巧妙地点缀环境,烘托气氛。花盆的尺寸应适合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特征,有利于根茎的发育。一般可按以下标准选择:花草类盆深20cm以上。花盆用材,应具备一定的吸水、保温能力,不容引起盆内过热和干燥。花盆可独立摆放,也可以成套摆放,采用模数化设计能够使单体组合成整体,形

 成大花坛。花盆用栽培土,应具有保湿性、覆盖层,以起到保湿及装饰作用。 E.树池

 树池算渗水性和蓄肥性,其上部可铺撒树皮屑作,树池是树木移植时根球(根钵)的所需空间,一般由树高、树径、根系的大小所决定。树池算是树木根部的保护装置,它既可以保护树木根部免受践踏,又便于雨水的渗透和行人的安全。树池算应选择能渗水的石材、卵石、砾石等天然材料,也可以选择具有图案拼装的人工预制材料,如铸铁、混凝土、塑料等,这些保护树面层宜做成格状,并能够承受一般的车辆荷载。

 F.入口造型

 小区入口形态应具有一定的开敞性,入口标志性造型(如门廊、fl架、门柱、门洞等)要与小区整体环境及建筑风格相协调,避免盲目追求豪华和气派。应根据小区规模和周围环境特点确定入口标志造型的体量尺度,达到新颖简单、轻巧美观的要求。同时要考虑与保安值班等用房的形体关系,构成有机的景观组合。

 住宅单元入口是住宅体现院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位,入口造型设计(如门头、门廊、连接单元之间的连廊)除了功能外,还要突出装饰性和可识别性。要考虑安防、照明设备的位置和无障碍坡道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色彩和材质上的统一。

 硬质景观设计

 小区环境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分为硬质与软质两类。

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言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雕塑小品可以与周围环境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同时赋予景观空间环境以生气和主题。以其小巧的格局、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令空间诱人而又富有意境,从而提高整体环境景观的艺术境界是其特点。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需要恰如其分地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展示其整体美、协调美。音响设施在小区户外空间中,宜在距住宅单元较远地带设置,且选择小型音响设施,并适时地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以增强小区空间的轻松气氛。音响设计外形可结合景物元素设计。 软质景观设计

 由大树、行道树、树群、灌木丛、草地等围蔽的空间为软质空间。它能在园林及建筑环境中起到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地面的作用。主要分为园林及园林花卉和草坪等几类,包括乔木类、灌木类、藤木类、露地花卉、温室花卉、冷季型草坪、暖季型草坪,等等。常用的园林植物有千余种,若将形态各异、花色繁多的植物应用好,则需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总结。

(二)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特征  1.可持续性

 主要表现在,应面向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居住区环境的设计,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能给后代造成需求方面的危机。设计的主要思想及方案实施,都要充分尊重居住区内土地,环境与居住者的自然属性,处理好建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关系,居住环境与居住者的依存关系。

 此外,还要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功能多样化,例如居住的功能,休闲的功能,活动的功能,娱乐的功能,交往的功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增强居住区的生活吸引力。 2.循环性

 循环性是居住区景观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指在居住区的环境中,由于生活或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原料以及废料等能相互循环和再利用,或者能自行消化分 

 

    

 

       解的特征。也就是在景观规划的前期设计中,是居住区内的各系统在能量利用物质消耗、信息传递以及污物分解等方面,能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相对闭合的循环系统,确保居住区内与居住区外的循环网络的相对独立性,避免产生相互影响或交叉污染。3.时代性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城市中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 一定程度的重要体现。所采纳的居住区建设标准、环境标准以及设施标准都应是先进的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目前来说,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时代性特征是居住区景观环境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综合智能化、高质量、高效率的人居环境。4.文化性

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文化内涵,既有时代的文化需求特征,同时又有历史的文化传承特征。在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创意中,要有效的通过设计语言的文化象征性,来营造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启发和引导居住者的文化需求方向,使居住者得到精神满足,要创造具有健康文化、高尚文化特征的居住区景观环境。首先,要设置适当的文化教育设施,为居住区的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要重视居住区的地方特色,提炼和弘扬居住区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文化构成方面,应遵循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和多元性的原则,为居住区景观设计创建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与艺术特色的美好家园。3.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原则

(1)综合考虑,全面安排。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绿化用地,应使城市绿化景观能更好地实现改善气候、净化空气、防水抗灾以及美化生活环境等功效。另一方面,要少占耕田,在满足绿化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多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及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建设用地。

(2)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北方需要大量设置具有防风固沙的防护林带,而南方则要考虑具有通风降温作用的林带。

(3)均匀分布、比例合理。应根据各区域的人口密度、合理配置公共绿地的使用规模。在城市绿地较少时,必须要加强对公园、街道、广场、林荫道、滨水带等综合利用,以弥补城市绿地使用和分布方面的比例失调。

(4)远景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如对于城市中一些人口密集,但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在进行城市远景规划的近期安排时,就应几个旧城改造,适当地预留建设用地,当 时机成熟时便可进行拆迁,将这一地区的局面移出并进行异地安置。(5)结合生产为社会造福。如通过种植果树、芳香类、木材、药材以及油料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为社会提供创收。

二、城市街道空间基本类型

从空间形态上分析,街道空间属于一种具有尺度和方向的空间,人们称之为线性空间。(即有起点和终点)

在城市街道中,有的街道为两侧均由建筑形式的围合空间,也有的街道是一侧为山体、水体或绿地,另一侧为建筑形式的围合或半围合空间。1.直线型街道空间

特点是人的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庄重感,如果空间处理不当则会产生枯燥、平淡、冷漠等乏味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街道空间是一个线性空间,起点和终点有差别,不仅有连续性,还有方向性。在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平面布局,要在多方面和多形式上进行论证。对具有方向性的景观来说,在街道的端点要设置一些对人们的活动或行为有吸引力的内容,增强街道中部的活力,使街道留得住人。 为了让城市街道尽端得重点景观能够与直线型的 街道空间形成合理的比例突出关系,通常将尽端得重点景观进行尺度上的扩大,增强目标感。 2.曲线型街道空间

 特点是由于街道方向产生转折,避免了人们视线的无限延伸,可使有些城市街道空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封闭感,从而增加了城市街道的趣味性和亲切感。如果设计时,对曲线街道景观的空间处理不当,也会让人失去方向感或产生杂乱无序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二、城市街道景观空间基本构成要素

 街道的宽度、道路两侧最近距离的物体(如建筑物、墙、绿化植物)高度,以及这些宽度与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是构成街道整体感受的基本要素。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 1.要充分尊重、继承和保护城市历史。对于那些具有某种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都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也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树立整体观念有序组织街道景观序列。以城市设计理论为指导,树立街道景观的全局观念,并做出一体化设计,对道路、节点小品、水景、灯光、人、周边环境绿化等做出统筹安排。还要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建筑符号,结合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充分展示城市的个性化特征。

 3.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促进街道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率,坚决维护生物资源的本土化和多样化,促进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4.强调城市街道景观的可适用性。可适用性主要是指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景观设施和设备都要充分展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要以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人的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参与形式以及人群特点进行城市街道空间的景观营造,并提供最佳的服务。

 此外,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 1.城市街道景观要与道路性质、使用功能相联系。必须考虑到车道上行人或汽车的速度因素,如在设计城市快速路时,应考虑车内观赏者快速移动下,景观变化的形式与节奏,以提高安全驾驶和免除视觉疲劳为主要目的。在设计商业街步行街时,则以强调景观环境的细节观赏为目的,更注重街道景观的休闲性和丰富多彩。 2.城市街道景观应满足生态功能。

 3.城市街道景观要符合行路人的行为规律和观赏特点。如上班、上学、办事的街道上、购物者、观光旅游者,目的不同,对景观的要求也不同。

 4.与街道及其周围的地形地貌相统一。避免景观的相互脱节和过度生硬。地形特征是景观个性化的体现。

二、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

1、市政广场

 市政广场的出现是市民参与市政和管理城市的一种象征。多修建于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市民和政府沟通或举行全市性重要仪典的场所。广场尺度规模不可过小,以硬质铺装为主,同时可适当点缀绿化和小品,不宜布置过多的娱乐建筑和设施,同时为了加强稳重庄严的整体效果,建筑群一般呈对称布局,标志建筑物一般位于轴线上。还应要注意合理组织广场内和相接道路的交通流线,以保证人群、车辆安全,迅速汇集与疏散。

2、纪念广场

 纪念广场视为纪念人物或事件而修建的广场,广场本身应成为纪念性雕塑或纪念碑 

  底座的有机构成,应注重突出主题,布局与形式应创造与主题相一致的环境气氛。广场中心或侧面以纪念雕塑、纪念碑、纪念物或纪念性建筑作为标志物,主体标志物应位于构图中心。

3、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是集购物、休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广场,大都位于城市的商业区,是城市生活的重要中心。广场空间中大多以步行环境为主,使商业活动区相对集中,以此避免人流、车流交叉。内外建筑空间相互渗透,娱乐设施齐全,建筑小品尺度和内容富于人情味。

4、交通广场

交通广场包括站前广场和道路交通广场两类。交通广场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交通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交通广场也可以从竖向空间布局上进行规划设计,以解决复杂的交通问题,分隔车流和人流。它应满足畅通无阻、联系方便的要求,有足够的面积及空间以满足车流、人流和安全的需要。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广场的服务设施与景观。

5、休闲及娱乐广场

 休闲广场是为人们提供安静休息、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儿童游戏等活动的室外空间,是现代城市改善环境质量和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一般包括绿地广场、滨水广场、文化广场、大型公共建筑外广场以及社区广场等。由于休闲娱乐广场空间组织较为自由,可以是无中心的、片断式的,即每一个小空间围绕一个主题。因此,这类广场更应重视广场的尺度、空间形态,小品、座椅的设置都应符合人的环境行为规律和人体尺度。

一、广场空间的物质要素(显性要素) 1.广场的尺度与空间

 尺度是以人的自身尺寸与其它物体尺寸之间所形成的特殊数比关系。所谓特殊是指尺度必须以人的自身尺寸为基础,“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尺度为依据来衡量广场空间尺度、界面和空间比例。尺度过大有空旷感,过小有压抑感,尺度适中的广场有较强的吸引力。人的嗅觉感受范围为1-3m;听觉感受范围为7-35m;视觉辩识他人表情的极限为25m;感受他们动作的极限为70-140m。两人之间距离愈短亲切感愈强,距离愈长愈疏远。芦原义信参照E·霍尔的25m最大交往距离,提出了“20-25m外部空间模数”,认为应该以20-25m为单位,或重复节奏、或改变材质、或改变标高,对外部空间进行划分,使之符合公共交往的尺度。(1)广场的平面尺度

 由于尺度取决于人的感受,因此在一个大型广场或一个小型广场上的空间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大的广场空间会显得不惬意、空旷;过小的广场则会产生拥挤和压迫感。广场的平面尺度可以看成是广场宽度与广场深度的比值关系,用D来代表广场宽度,H来代表广场深度,并且以矩形广场为例。适宜的广场底面的长宽比例介于3:2与1:2之间,即观察者的视角从40o至90o。正方形的广场始终是一种效果较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从各个方向观察都有较好的视觉感受。

(2)广场的垂直尺度

 垂直界面的高低决定了空间的封闭程度。一般来讲,界面越高,广场空间的封闭性就越好;低的界面使广场空间显得宏大,高的界面使之显得狭小。但这种空间感受必须与广场底面的大小相联系,因为广场的空间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广场的实际大小,它取决于广场的深度以及界面的高度的比例关系。为了使这一现象视觉化,用M来表示界面高度,N来表示底面深度,以矩形广场为例。

(1)D/H=l,即垂直视角为45°,可看清实体细部,有一种内聚、安定感。

(2)D/H=2,即垂直视角为27°,可看清实体整体,内聚向心而不致产生离散感。(3)D/H=3,即垂直视角为18°,可看清实体与背景的关系,空间离散,围合感差。

 2.广场的围合与空间

 城市广场空间的明显质量之一是它的围合。适宜、有效的围合可以较好地塑造广场空间形体,使人产生向心、聚合的心理感受,从而创造安定的环境。围合广场空间的要素很多,可以是建筑物,也可以是树木、地面、柱廊等。以建筑物为垂直界面围合的空间是最普遍的方式,也最易为人们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高度、质感及开口等对广场空间的氛围有很大影响,高度越高,质感坚硬,开口越小,空间的封闭感越强;反之,空间的封闭感较弱。一旦建筑过于强调独创、个性和自身的完整,将意味着肢解了空间的整体性。现代建筑过于张扬的个性,极度强烈的表现欲,使得“以围合方式创造空间”变得越来越困难。

    一般来说,广场的围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四面,“口”型,当广场规模尺度较小时,封闭性极强,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感。三面,“U”型,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性。

二面,平行垂直面,“L”型,常常位于大型建筑与道路转角处,领域感较弱,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

 一面,单一垂直面,封闭性很差,规模较大时应考虑二次空间围合。 无,开敞,四周为城市道路或天然界线,譬如河流、山脉等。

 3.广场的形态与空间

 广场空间形态可分为平面型和空间立体型两类:历史上以及今天已建成的绝大多数城市广场都是平面型广场。它具体是指步行、车行、建筑出入口、广场铺地等皆位于一个水平面上,或略有上升和下沉的广场形式。

 空间立体型广场又可分为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两种。

 上升式广场一般将车辆放在较低的层面上,而把人行和非机动交通放在地下,实现人车分流。

 不论是平面广场还是立体式广场,它们的底面形态都具有自身的个性和复杂的形态,但可以用近似的方法找到它们与基本形的关系,对大量广场的形态研究把基本形总结为以下五种: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

 4.广场的肌理与空间

(1)广场的界面肌理:广场的界面一般是建筑的立面。建筑立面拥有色彩、材质、几何结构等两维特性以及阳台、窗洞和装饰物等三维元素,而装饰物的种类相对繁多,如基座、分隔线脚、墙柱以及广告设施等。所以,作为建筑立面的界面呈现出具有立体或浮雕感的肌理,它使广场空间在原有的关系上获得一种新的尺度,它创造了独有的品质。同时,广场空间的完整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围合性也同时受到界面肌理的影响。当界面的肌理在广场角落经转折继续延伸时,空间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强化。然而,一个城市广场的界面不可能是由一栋建筑物构成的。对于那些不同的充满个性的建筑立面所组成的广场界面,可以借助于相同的形式、相同的比例、相

  

 同的划分、相同的造型等手段来构成统一的广场界面。(2)广场的地面肌理:从广场空间造型的角度看,广场的地面肌理具有两维的属性,但它拥有调整、甚至改变由底面形式所确定的空间性格的能力,它还能够对广场的尺度感施加影响,以自身的方式赋予空间以品质。在实践中,大面积的广场底面常常被图案造型所分割,通过采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以及设置装饰物来减小底面的尺度感,使底面的结构更加细腻。

铺地所使用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石材、砖、木,甚至玻璃等。一般来说,大面积平整的石材给人以冰冷坚硬的感觉,它们主要用于公共性很强的空间领域,地砖则要柔和的多,而木质地面则可以使人的心情放松。材质的变化和组织是多种多样的,相同的材料,不同的组织方式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以及不同的空间感受,材料的粗细,线条的直曲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二、广场空间的精神要素(隐性要素)

1、广场的文化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体现其城市特色,体现其文化内涵,一个没有特色的广场必定是没有文化内涵的广场。现今很多广场之所以出现千场一面、个性不突出的弊端,就是因为在城市广场设计时没有突出城市广场的文化性。(1)融入文化内涵:将时代特征、城市和广场所处地段的文化特征加以提炼、创新,融入到广场之中,并把广场纳入到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生活系统之中,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突出文化特色:文化特色使市民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和归属感。突出文化特色,即是结合时代特征,将城市地段文化、自然地理等条件中富有特色的部分加以提炼,并结合创新,物化到广场中去,赋予广场以鲜明的特色和个性。

(3)提高文化品位:即是在雅俗共赏的基础上,适度地偏向高雅或先进性文化,或是对某些通俗文化进行适度提高与创新,使身处广场的大众能感受到不断受益,情操得到陶冶,身心素质得到提高。

(4)整合文化关联:城市广场是城市整体空间系统中的构成单元,整合文化关联就是要对建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功能和形式,位于不同位置的广场及周围环境所体现的各种文化品味加以整合,使之相互关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此外,在立足于地域,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积极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所发展。

二、滨水区的景观特征

 城市滨水区是自然要素与人工景观要素相互平衡、有机结合的结晶,前者主要包括江、河、湖、海等水系及与之相互依存的硬质要素如自然植被、山岳、岛屿、丘陵地、坡地等自然地形地貌,后者由一系列的公共开放空间、滨水公共建筑形态,城市公共设施等组成,滨水区正是在同一时空中表现出了这种自然景观的伟岸及人工景物的壮丽,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相互创造的关系的生动写照。 1.滨水区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公共开放空间

 滨水区赋予了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特殊的人文价值与景观价值。在冷漠无情的“水泥森林”中,滨水区却以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需要,这是城市其它环境所无法比拟的特性,这种亲水的公共开放空间对人的视觉、心理乃至生理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丰富多变的水体形状,色彩斑斓的光影效果,启发人们去思 

  考,去想象;清新的空气调整着人的精神和情绪;动植物的共生共存让人们体味大自然的丰富与可爱。在现代化都市里,对于那些紧张劳累的人们,滨水区是最适宜恢复紧张经。

2.滨水区使城市形象拓展为多维的景观画卷

在地域空间上,沿岸建筑群天际线的高低起伏感、左右空间相互簇拥的疏密感,前后相随的层次感如一幅山水长卷依次展开,在时间纬度上,滨水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对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反映得十分敏感。风物随季节而改变的滨水区是激发人的想象力的理想场所。

3.滨水区的景观构成具有多视角、多重性以及多层次的特点

其一、人工景物向水面展开;其

二、水面景色(包括倒影)向岸边展开;第三、岸边呈现出现状的视觉通廊;第四、滨水区往往形成城市的中心及城市的其他区域通往滨水区的视觉通廊。景物的视觉接受形式上,前两点主要是全景、近似真实的立面,后两点景物主要以一点透视的形式被视觉所感受。

二、滨水休闲行为的类型

 随着城市岸线由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化,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城市滨水区作为休闲空间的价值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城市滨水区中的休闲功能虽然与水、陆两空间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已不再是两侧功能直接的延伸.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性质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活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体育性休闲活动:如武术、攀岩、骑马、散步、跑步及沙滩捧球、排球等球类运动。

(2)娱乐性休闲活动:如跳舞、打牌、游戏、交谈、放风筝等。

(3)自然性休闲活动:如野营、野餐、日光浴、沙浴、纳凉、观鱼听水、风景观赏等。

(4)文化性休闲活动:如水边或水下展示,自然与历史考察、摄影、写生等。 细部设计原则

 1.功能——多样与可变原则  对滨水空间的利用有四大类型:①水的资源性利用(直接利用);②水的媒介性利用(间接利用);③水的容器性利用(河床利用);④水的视觉性利用(滨水景观)。在传统的滨水空间中,多注重于一种或两种类型的利用方式,从而造成功能单一的“单核”城市空间。如水系城市繁荣期,最发达的是对水的媒介性利用,使城市水系单纯地作为运输渠道。但这存在着伤害其它功能发展的可能性—水质污染限制了资源性利用,片面追求物资交流的便捷使城市侵蚀了大量河岸,减少了容器性利用的方式。而对视觉性利用的漠视使滨水景观处于一种自发的消极状态。现代生活对此4类功能都有需求,并希望可以根据时空的变化而更换和拓展功能的组合。 2.秩序——空间的连续与渗透

 作为水体与城市实体之间的过渡,滨水空间担负着一种从软质形态要素向硬质形态要素过渡的使命。生硬的碰撞或接合会导致非人性化的空间,从而使水系远离城市生活。柔性界面需要一种“连续”(Continuous)的过程,使水体—滨水空间—城市的结合是自然的楔合关系;使亲近水边的机会随滨水空间的渗透而拓展到尽可能大的范围;使水滨真正回归公众的生活而非为少数个体独占。这就需要在平面形态组织上,尽可能地使边沿界面的“线”状组合向区域化的“面”状组合转化。使公共活动不会因界面的过多阻碍而无法到达水滨。让水体成为具有辐射与穿透力的“点”来组织这一部分区域,充分体现对水体利用的“均好性”。实际上也满足了滨水空间的“易接近性” 

   

 原则。

3.文脉——文化与生活的诠释与传承

滨水休闲空间的文脉物化于实体界面层面,主要体现在这一区域城市肌理的组织以及一些特定的主题元素上。这些肌理组织与主题元素都经过长时间城市生活作用的沉淀,蕴含了一种经时间检验的科学性与大众心理的习惯性。任何贸然改变都有可能造成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断层与失落。对历史文脉的尊重,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感怀,也是对未来的负责。功能主义的国际式设计与规划展示的高效与实用的组织方式,并不一定可以让人这种复杂的动物感到身心诸方面的满足。

千篇一律的解决之道的前提必须是“人是同种模式的机器”。考察各种地域条件下的人与城市,可以看到巨大的差异性。而各地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形态表达正是这种差异性的体现。

尊重城市的历史,传承我们滨水空间特有的“江南风格”,理解与重新诠释人们在这个水系环境基础上建构的城市系统的结合方式,保持一种地域文化的个性,正是“可识别性”原则的体现,也是对“连续性”原则的内涵的拓展。

二、滨水区休闲空间的整体规划设计 1.总体功能布局的系统性研究

本文对滨水区休闲空间的一般系统主要是站在规划设计的角度,按照用地功能来进行划分。

商业办公功能:商业办公功能主要包括各类商业零售、管理办公和商务办公等。即便是休闲性质的滨水区,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商业办公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项目开发首先要考虑的效益问题,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效益。在滨水区开发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办公功能可以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提升地块的经济价值。同时,商业办公性质的建筑因其高耸的造型往往在整个区域中处于一个比较中心的位置,形成标志性空间。此外,商业办公功能还可以聚集人气,活跃整个区域的人文景观。

居住功能:居住功能包括各类居住小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滨水是现代居住环境是否高尚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功能除了作为商业办公做配套外,还可以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方面保证的经济收益,同时吸引了高素质的中产阶级来此居住,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消费档次,挖掘消费潜力。

酒店餐饮:酒店餐饮包括星级宾馆、饭店、度假村以及各类满足人们吃、住的场所。酒店餐饮是滨水区休闲空间的一个重要内容,吃住本身也是一项令人愉悦的休闲活动。酒店餐饮功能具有使用频繁性和必不可少性,同时,酒店餐饮功能还具有规模效应。因此,规划时应注意成片布置和散点布置相结合。酒店餐饮作为滨水休闲空间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划设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其休闲性和文化性,结合水的主题创造有特色的吃住文化。

 大型公共功能:大型公共功能主要包括大型博览、高级会议、体育中心以及各类演艺中心等为公众服务的文化体育设施。滨水区域是大型公共功能绝佳的建设地点,自然的滨水环境为大型公共功能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同时,大型公共功能因其区别于一般民用建筑的特殊造型,往往会和自然的滨水环境交相辉映,甚至成为整个区域的标志,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大型公共功能具有公共性和休闲性,这和滨水区休闲空间的公共性和休闲性是一致的,因此,两者应该是互补互进的关系。

 公共活动功能:公共活动功能包括公园、游乐场、水上娱乐设施、休闲广场、滨水步道、街头绿化等可供大众参与的休闲场所或设施。公共活动功能是滨水区休闲空间公共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些功能有些是可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如娱乐公园、观光隧道等各类收费的休闲娱乐设施;有些是不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如休闲广场、滨水步道等免费的公共活动场所,但这些场所因为能够聚集人气,为整个区域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公共活动功能的规模、比例等。

 交通功能:交通功能包括点状的各类交通站场和线状的交通运输干道。一般分为水陆两类,就其级别而言,主要分为为整个城市服务的站场和为规划片区服务站场。滨水的交通功能比一般单纯陆地交通要复杂些,但也正是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滨水区休闲空间带来了交通体验上的乐趣。关于交通,在后面有专门的一部分来详细解释,这里不做更多地说明。

 生态保护功能:生态斑块、水体、生态湿地、岸线潮间带、卫生防护林带、水土保持林带及各类生态廊道等。生态保护功能是滨水区乃至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个成功的滨水休闲空间的开发应该是以尽量少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尽可能的修复一些已经破坏了的自然生态功能。前面提到过,滨水区休闲空间具有自然属性,生态保护功能是这一重要属性的基本保证和具体体现之一。关于生态,本文将有专门的一部分来详细解释,这里不做更多地说明。

 历史人文保护功能:包括区域内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传统街区、传统村落和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地段的保护和开发。对早期保存下来的老建筑、灯塔、桥梁、码头和船坞等进行精心的保护和修缮,或恰如其分的适应性再利用;对当地原有的传统习俗、节日庆典、生活习惯、特色商店、餐饮等的发展予以鼓励和支持;对有特色的滨水街区的结构和纹理进行谨慎的分析与研究,以保证新的规划设计不会破坏历史基质。

 预留发展用地:作为一项区域性质的开发活动,预留发展用地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保证区域内部功能之间发展的平衡性;另一方面它保证了整个区域的动态、可持续发展。预留发展用地的用地选择一般要考虑到现阶段的非重要性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体现其真正的预留发展的作用。近期建设通常是将在考虑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其规划成绿地。

 功能要素的混合:系统论告诉我们,各功能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互补互进的。成功的滨水区开发,多功能混合是开发为成功的要素之一。单一功能开发往往不能够挖掘出滨水空间的巨大潜力。

 纽约炮台公园的用地性质以公共绿地和高层公寓为主,其中,42%为居住用地,有1.4万个适合不同收入的居住单元;30%为公共绿地和广场;19%为街道用地;9%为商业和办公用地。炮台公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整个建成区,这一综合体包括了高层住宅、办公楼、商业设施、公园、河滨散步带和公共雕塑等。如今,每到周末,炮台公园区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 水域与驳岸的设计  1.平面形式

 自然生态的平面形式,主要是指对自然水域流路的尊重。水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理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水域自然的流路形态是这种作用的直

    接结果。不同水域具有各自不同的流路形态,自然的流路特征是水域自然性的最直观表现,是人工所不能创造出来的,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从生态角度讲,水域的自然流路是维系水域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最基本条件。

以河道为例,具体来讲,首先在解除河道瓶颈基础上,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不必强求平行等宽。其次,尽可能的多安排一些蓄水湖池,这种“袋囊状”结构不仅有利于防洪,而且对于景观和生态都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滨水开发活动中,对于河流的自然流路没有很好的尊重,或者说根本没有尊重:

首先,对河道经常采取“裁弯取直”的“大手术”。许多原本自然,富于变化的流路形态经过“整治”后变成了僵直单调的直线。如苏州河整 治措施中就曾经有“裁弯取直”的考虑。

其次,把河道简单的划定为两条平行蓝线所夹的范围,加上两侧直立的驳岸、等宽的绿带,自然的河流变成人工的渠道,尽管看上去很“干净”“整洁”,但景观效果却很单调。

 2.断面形式

 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水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

 日本的河流断面设计经验和教训可供我国借鉴,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设计一种多阶式的河流断面结构在河流日常水位是能够保证有一个连续的水道,为河中生物提供基本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和滩地,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性,是和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

 3.护岸处理:

 利用生态的方法设计护岸,往往花很少的钱,却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常用的处理方式是“软式稳定法”,以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护岸。仿效自然河岸,不仅能够维护护岸的生态功能、美学价值,而且有利于降低造价和管理费用。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达到稳定护岸的目的。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就是这方面的总结。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在使用水泥和石块护岸时,可以通过挖洞加圈的方法,种植树木花草,打破单调的硬线条,增加水岸生机。

第二篇:商业街景观设计要点

商业街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提出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容,分析影响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几种因素,并提出

设计中的要点和建设。

关键词:步行商业街景观景观设计视觉连续性

步行商业街景观是街道路面,街道设施和周围环境的组合体,也就是人们从步行商业街上看到的一切东西,包括铺地,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橱窗,广告店招,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植物配置和特殊的街头艺术表演等景观要素。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就是将所有的景观要素巧妙和谐地组织起来的一种艺术。

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它不是纯粹的自然空间,而是复合的。步行商业街景观别于其他的景观,它是动态的四维空间景观,具有时空连续性的韵律感和美感。步行商业街把街内外不同的景点组成了连续的序列,同时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和“生态走廊”。景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市场信息及跨学科知识,研究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及心理等要求,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中去进行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

一、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内容

步行商业等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步行、休息、社交、聚会的场所,增进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居民一种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繁荣,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交通噪声,并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性味;可减少车辆,并减轻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事故。步行街景观设计

内容如下:

二、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因素

1.步行心理:

首先,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和时刻,对景观的评价是不同的。不同的使用者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对景观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购物者可能会非常关注步行商业街道建筑立面、橱窗、广告店招等;休闲娱乐者主要关注的是游乐设施、休闲场所;旅游者可能更关注标志性景观、街道小品及特殊的艺术表演等。步行时,如果视觉环境和步行感受无变化会使人感到厌倦。而缺乏连续性的景观变化又会使人惊慌失措。在步行商业街设计时,要避免使用过长直线,过长的直线特别是在景观无变化处,易赞成步行单调,步行者易疲乏。因此,景观设计时应考虑其适应性、多样性及复杂性。

2.色彩及视觉感受

人对色彩有着很明显的心理反应:红、黄、绿、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提高视觉辨识能力,多用于标志、广告店招等,突出步行街的商业气氛。另外,绿色植物可缓解紧张情绪,花卉可带来愉快的感觉。步行街景观是动态的,并且应该具有良好的视觉连续性。一条笔直、单调的步行商业街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弯曲的步行商业街会使步移景异,始终牵着人们的视线而展开。因此,步行商业街要有适宜的空间尺度;设计时,要运用空间的收放、转折、渗透来增加景观的层次、趣味性和连续性。

3.空间形态

步行等一般为线性带状空间,其长度远远大于宽度,具有视觉的流动性。人在街道中漫步时,会进行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活动,时而漫步前进,时而停留观赏,时而休息静坐。因此它可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运动空间可用于:向某处前进、散步、游戏比赛、列队行进或其他集体活动等。停滞空间可用于:清坐、观察、读书、等侯、议会、讨论、演说、集会、沉思、娱乐、仪式、饮食等。运动空间应相对平坦,无障碍物,宽阔,并能利用商差巧妙的向停滞空间过渡和联系。停滞空间可相应设置长椅、树木绿荫、获观景台、车站、雨棚等。二者有完全独立的情况,也有浑然一体的情况。停滞空间如果不从运动空间中分离开布置,就不能创造真正的安全环境。运动空间容易给人流动和延续的感觉,而停滞空间往往给人以滞留和安全感,运动空间引导顾客向两个方向流动,不宜使用者停留和汇集。

4.组织艺术

组景就是把景观要素系统的、艺术的组织起来,而不是简单的相加。景观同文字语言一样,可以用来说、读和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的语言。景观要素是基本词,它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是形容词和状语,系统科学和艺术是景观的语法。这些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句子、文章、和充满意味的书。我们不能弧立地设计步行商业街景观要素,而应把它们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将步行商业街与自然美结合起来,使那些具有特殊风景或历史的步行商业街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书——风景步行商

业街和文化步行商业等。

三、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要点和建议

1.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人性化原则。

步行商业街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它们为城市空间的特殊要素,不仅是表现它的物理形态,而且普遍地被看成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它的服务对象终究是人。街道的尺度、路面的铺装、小品的设备都

应具有人情味。

2.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化原则。

生态化倾向是21世纪的一个主流。步行商业街中注重绿色环境的营造,通过对绿化的重视,有效

地降低噪声和废气污染。

3.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善于利用和保护传统风貌。

许多步行商业街都规划在有历史传统的街道中,那些久盛名的老店,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犹如历史的画倦,会使步行商业街增色生辉。在这些地段设计步行商业街时,要注意保护原有风貌,不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天津古文化街等都属于这种性质。

4.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可识别性原则。

构成并识别环境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可识别的环境可使人们增强对环境体验的深度,也给人心理上产生安全感。通过步行商业街空间的收放,界面的变化和标志的点缀可加强可识别性。

5.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步行商业街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人们出于商场,忙于购物和娱乐,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通过自然环境的介入,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6.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尊重历史的原则。

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形态,避免大填大挖,因为自然形态具有促进人类美满生存与发展美学特征。

7.在步行商业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景观视觉连续性原则。

步行商业街线形和空间设计具有从步行者步行的角度来看四维空间外观,且应当是顺畅连续的、可预知的线形和空间。

第三篇:示范区景观设计要点

示范区景观设计要点 体验式营销的特征

1、关注顾客的体验

2、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产品

3、明白顾客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

4、体验要有一个“主题”

体验式营销的价值

情景体验式营销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全景体验”的过程,对于开发商来说,景观示范区的作用不仅仅是给购房者一个眼见为实的“范本”,更为项目提供了更多采用情景式、互动式营销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实现项目溢价空间。

示范区景观设计要点:

1、景观概念

让生活先于销售。从营销的角度看,体验营销是以一定的物境为基础,调动客户的一切感官,创造客户理想生活方式的构成情境,从而使客户对产品产生情感认同,激发购买欲望。

2、空间组织及游线

主入口有提示性空间设计,就是展示楼盘的案名,然后进入一个主体景观,展示小区的景观品质,最后来到示范展示区体验景观产品及细节。注重空间的节奏变化和客户的游线感受。

3、主入口设计

突出礼仪感和秩序感,特选银杏等大乔木点景,时令花卉普遍运用,颜色鲜艳亮丽,通过庭院灯、移动花箱装饰点缀。通过岗亭、门楼对进出人车的有效管理。

4、主景观设计

主景结合之入口及示范区设计直接体现小区品质,一个大的阳光草坪或者是一个大水面,或者是一片树林,结合小路及休息设施营照大气开敞可参与的景观。

5、样板庭院

设计满足室外生活功能需要,注重室外生活品质的营照,聚会空间、游戏空间、读书空间,动静结合。室外家具小品起到很重要的气氛烘托作用。

6、入户设计

入户有陶土专柱墩、陶土花钵或则类似的语言提示,植物搭配层次清晰,道路场地尺度近人。

7、装饰小品

注重装饰小品对空间气氛的烘托,比如陶罐、伞座、花箱等,都可以随意移动组合,形成新的景观效果。垃圾箱烟灰缸及花钵的组合设计。

8、水景设计

一种是依托滨水资源:通过水生种植对水体净化,以卵石驳岸结合水生植物营造水岸的效果。另一种是水景设计:园区除了局部集中水面,其余均采用小尺度亲水设计。水体驳岸设计软硬结合,浅水面20-50公分,卵石铺底。水景结合造型小品及涌泉设计,增加立体效果,保证无水期的观赏效果。

9、植物设计

“五重植物设计“ 是龙湖地产实践出的种植特点。第一层:高7-8米、胸径20公分以上的大乔木勾勒天际;第二层:4-5米高的小乔木、大灌木增添层次;第三层:2-3米高的灌木;第四层:花卉、小灌木,这是园林内最有特色、层次最为丰富的部分;第五层:草坪、地被工人近赏。通过这5层垂直绿化,打造远超绿化率指标的景观效果,最终营造出灵动生命气息的生活体验。

10、景观色彩

铺装颜色以暖色系为主,与建筑相呼应。植物色彩隆重,植物善用对比色,调动调动客户的视觉感受,时令花卉用的比较多,但对后期维护要求比较高。

11、灯具照明设计

通过照明改变景观环境的外观;艺术性的照明灯光和色彩, 构成动态和静态的光、声、色的景观变化; 景观庭园灯具的小品化、雕塑化、时装化, 成为示范区景观环境的点缀。

12、硬质铺装材料

普遍运用红色烧结砖,米黄色的花岗岩,与建筑暖色系相呼应。烘托西班牙质朴的风情。

13、地形设计

通过地形设计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利用地形自然排水。创造丰富园林活动项目。通过地形组织园林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第四篇: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已成为房地产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质量也成为评判一个楼盘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园林景观优美、深受用户喜爱的生态园林小区?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科学利用资源

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应始终将城市大环境与居住区小环境相结合,将小区的景观设计作为对城市绿化功能的延伸和过渡,让人们从进入居住小区到走入居室,始终置身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中。此外,通过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将园林小品、建筑物、园路充分融合,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有机联系,并在空间组织上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在进行园林绿化总体设计前,应在统筹考虑居住小区的总体定位与规划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避免大面积的调整,尽量减少动土方量。例如,利用土堆或土丘营造起伏的园林地形,利用低洼地开挖水池营造水景,保留原有大规格花木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居住区园林景观层次,还可提高园林资源的利用率。

针对城市居住区的特点,在其绿化形式上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复合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系统的实用功能。如增加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在提升园林景观多样化的同时,有效实现隔热、蓄水、净化空气等功能;采用乔木下面种植灌木、灌木下面种植草花、地被等的复层绿化形式;借助墙壁种植攀援植物,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

设计以人为本

在设计中应始终注重社会化、人性化要求,居住区绿化主要是满足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功能,其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如小游园应设计在居民相对集中且经常经过或自然到达的地方;在园林小品的设置中,应考虑到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具体要求,在达到放松身心的作用的同时,确保其人身安全。

注重植物配置

在选择园林植物时,要以适宜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避免盲目引进外地的园林植物品种。应在充分论证实践的基础上,对规划居住小区内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进行调查。如对原有土壤破坏程度的分析,是否有部分建筑垃圾会被就地掩埋,造成肥力土壤状况的恶化等不利条件。只有注意到这些绿化细节,才能保证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

在配置植物材料时,应按照自然、生态原则进行设计,通过明显的季相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四季交替;在力求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科学搭配的基础上,根据小区规模对植物的碳氧平衡进行分析,规划合理的植物配置品种和数量,达到居住区空气的碳氧平衡;通过丛植、片植、散植等种植方式,创造丰富多样、层次感强的园林景观

第五篇:景观设计权威规范要点

景观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使本所景观规划设计规范化,统一规划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减少工作中的随意因素和因此造成的人力物力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结合本所工作性质和特点,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xxxx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的所有规划设 计项目。参与规划设计的所有人员(包括外聘兼职人员均必须熟知并遵守本规。第二条 本规定是xxxx内部规定,进行规划设计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本规定包括对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高档社区高新技术园和风景旅游度假区四种项目规划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不在此范围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第四条 本规定中设计文件内容条目带*号者为必须包括的内容,其他内容在每一设计阶段进行前,根据具体情况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人员讨论决定取舍,由所长批准后生效,设计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

第五条 第五条 景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具体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成果内容:(一 规划文本:包括所有设计文件,通过排版,能充分表达规划设计的意图和目标。一般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模型照片三大部分。供方案评审和提交最终设计成果。(图幅A3(二 展板(或挂图:包括主要设计文件,通过排版,能充分表达规划设计的意图和目标。一般以设计图纸为主,配以主要说明文字对图纸进行解释和补充。供方案评审使用。(图幅A0或A1或根据具体情况定(三 规划图纸:包括一部分设计图纸,能基本表达规划设计的意图和目标。图纸按一定比例(1:500、1:1000、1:2000等绘制。供提交最终设计成果。(蓝图(四 音像资料:包括所有设计文件,能充分表达规划设计的意图和目标。一般以演示设计图纸内容为主,配以字幕和画外音对图纸进行解释和补充。供方案评审使用。(时间10分钟-30分钟(五 模型:分为整体模型和局部模型两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供方案评审使用。

第二章 城市广场 第一条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前期需收集以下基础资料:(一 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二 建设方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倾向性意见、开发意向、前期资金投入和运作模式、后期管理办法;(三 建设规划

许可证批文及用地红线图;(四 市域图及区域位置图;(五 现状地形图;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植被现状:包括植物种类、位置等;道路现状:包括道路等级、路面质量;(六 公共设施规模、分布;(七 工程设施管网的现状、规划位置及规模容量;(八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九 各类建筑、环境工程造价等资料;(十 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历史演变、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民风民俗(包括文化特色、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城市格局(选址、风水;建筑特色(包括街巷、民居、地方特色建筑材料等;地形地貌特色(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等;植物种植特色(包括地方植物、特色种植方式、农业、灌溉方式等资料;第二条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成果:(一 规划设计说明书 1.方案特色(提炼为几句话,用黑体字强调;2.现状条件分析(包括区域位置、用地规模、地形特色、现状建筑构筑物、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相邻地段建设内容及规模;3.自然和人文背景分析;4.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包括建设目标、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构思;5.用地布局(包括不同用地功能区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6.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包括不同功能所要求的不同尺度空间的组织、不同空间的景观设计;7.道路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等级、道路编号表、地上机动车流、地上人流、地上人流聚散场地、地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地下机动车流、地下商业停车等建筑位置及垂直交通位置、消防车道;8.绿地系统规划(包括不同性质绿地如草地、自然林地、疏林草地、林下广场、人工水体、自然水体、屋顶绿地等的组织;9.种植设计(包括种植意向、苗木选择); 10.夜景灯光效果设计(包括设计意向、照明形式); 11.主要建筑构筑物设计(包括地上地下建筑功能及平面立面剖面说明、主要构筑物如雕塑、通风口、垂直交通出入口等;12.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等;13.竖向规划(包括地形塑造、高差处理、土方平衡表;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⑴ 总用地面积;⑵ 总绿地面积、分项绿地面积(包括自然水体、人工水体、疏林草地、屋顶绿地、绿化停车场绿地、林荫硬地、道路面积、铺装面积;⑶ 总建筑面积、分项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等;⑷ 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⑸ 地上地下机动车停车数、非机动车停车数。13.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 方案阶段图纸(彩图)* 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水体、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包括现状照片)3.场地适宜性分析图。通过对场地内-外自然和人工要素的分析,标明各地块主要特征以及建设适宜性; * 4.广场规划总平面表现图。图纸比例1/300~1/1000,图上应表明规划建筑、草地、林地、道路、铺装、水体、停车、重要景观小品、雕塑的位置、范围以及相对高度(通过阴影);应标明主要空间、景观、建筑、道路的名称; 5.广场与场地周边环境联系分析图。从交通、视线、轴线、空间等方面分析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6.景点分布及场地文脉分析

图。标明主要景点位置、名称、景观构思以及场景原型 *7.功能布局与空间特色分析图。标明不同尺度、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空间的位置和范围,表示出各个景点的位置和规模; 8.景观感知分析图。分别表示出广场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尺度上的景观感知范围; *9.广场场地及小品设施分布图。图纸比例自定,标明广场上硬地铺装、绿地、水体的范围;景观小品(含标识、灯具、座椅、雕塑等)、服务性设施、垂直交通井、公共厕所、地下建筑出入口及通风口位置;地下建筑范围; 10 广场夜间灯光效果设计图。图纸比例自定,标明广场上各种照明形式的布置情况、灯光色彩、照度等; *11 道路交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1000,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坡向坡度、长度、停车场用地界线; *12交通流线分析图。标明地面地下人流车流、空中人流车流、地上底下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置范围、地下车库人车出入口、地下建筑位置及出入口、各级聚散地范围; *13 种植设计图。图纸比例1/300~1/500,标明植物种类、种植数量及规格,附苗木种植表; *14.绿地系统分析图。标明各类绿地的位置、范围和关系; *15.竖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1000,标明不同高度地块的范围、相对标高以及高差处理方式; *16.广场纵、横断面图。图纸比例1/300~1/500,应反映出广场的尺度比例、高差变化、地面地下空间利用、周边道路、乔木绿化等,标明重要标高点; 17 主要街景立面图。图纸比例1/300~1/500,标明沿街建筑高度、色彩、主要构筑物高度; *18.广场内主要建筑和构筑物方案图。主要建筑地面层平面、地下建筑负一层平面、主要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19.综合管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1000;*20.表达设计意图的效果图或图片。一般应包括总体鸟瞰 图、夜景效果图、重要景点效果、特色景点效果、反映设 计意图的局部放大平立剖面图及相关图片、重要建筑和构筑 物效果图。成果递交图纸(蓝图)*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水体、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 *3.广场规划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300~1/1000,图上应表明规划建筑、草地、林地、道路、铺装、水体、停车、重要景观小品、雕塑的位置、范围;应标明主要空间、景观、建筑、道路的尺寸和名称; *4.道路交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1000,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坡向坡度、长度、停车场用地界线; *5.竖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1000,标明不同高度地块的范围、相对标高以及高差处理方式; *6.种植设计图。图纸比例1/300~1/500,标明植物种类、种植数量及规格,附苗木种植表; *7.综合管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1000;8.广场小品设施分布图。图纸比例1/300~1/1000,标明景观小品(含标识、灯具、座椅、雕塑等)、服务性设施、垂直交通井、公共厕所、通风口名称及位置;地下建筑范围; 9.广场纵、横断面图。图纸比例1/300~1/500,应反映出广场的尺度比例、高差变化、地面地下空间利用、周边道路、乔木绿化等,标明重要标高点; 10 主

要街景立面图。图纸比例1/300~1/500,标明沿街建筑高度、色彩、主要构筑物高度; 11广场内主要建筑和构筑物方案图。主要建筑地面层平面、地下建筑负一层平面、主要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三)模型。总体模型比例为1/300~1/600,重要局部模型比例为1/50~1/300;总体模型应能反映出广场内各个空间的尺度关系、重要高差处理、绿地水体硬地等不同性质基面、绿化围合关系、广场与周边道路建筑环境的关系;局部模型应能反映出质感、动感、空间尺度比例等

第三章 高档社区、高新技术区 第一条 高档社区、高新技术去规划前期需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规划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二)建设方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倾向性意见、开发意向、前期资金投入和运作模式、后期管理办法;

(三)建设规划许可证批文及用地红线图;

(四)建设前期策划方案文本、可行性报告等资料;

(五)市域图及区域位置图;

(六)现状地形图;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植被现状:包括植物种类、位置等;道路现状:包括道路等级、路面质量;

(七)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八)工程设施管网的现状、规划位置及规模容量;

(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十)各类建筑、环境工程造价等资料;

(十一)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历史演变、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民风民俗(包括文化特色、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城市格局(选址、风水;建筑特色(包括街巷、民居、地方特色建筑材料等;地形地貌特色(包括山川、河流、湖泊等;植物种植特色(包括地方植物、特色种植方式、农业、灌溉方式等资料;第二条 高档社区、高新技术区规划设计的成果:

(一)规划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 现状概述和分析 1 规划区区域位置及外部交通条件;(1)区位关系(2)外部交通条件 2 区域自然条件(1)气候(2)自然灾害(3)地质构造特征(4)地貌发育(5)大气环境质量(6)水文特征 3 区域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1)自然资源(2)历史文化资源 4 区域社会经济条件 5 规划区范围界定 6 场地现状条件及分析(1)建设用地现状条件(2)地形地物现状(3)地形分析(4)水文分析(5)现状植被及景观格局分析(6)场地内外景观视觉分析(7)场地地方文化格局分析(8)场地生态格局分析(9)场地用地适宜性分析 7 现状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二部分 总体规划 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1)指导思想及原则(2)规划依据 2 规划区地位及性质(1)规划区地位(2)规划区性质 3 规划区规模(1)用地规模(2)人口规模 4 规划发展目标 5 规划用地布局(1)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2)用地布局(3)现状用地平衡表、规划用地平衡表 6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道路交通现状(2)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规划〔道路等级、技术标准、站场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及组成〕、道路主次入口规划与交通组织、防洪和竖向设计、道路交通控

制与管理、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高程(3)道路控制点详表 7 水系规划 8 种植规划(1)景观种植(2)生产防护种植 9 景观规划(1)景观元素(2)景观结构(边界、走廊、结点)10 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11 保安系统规划 12 给排水工程规划(1)依据的主要资料(2)给排水设施现状(给水设施现状、排水设施现状)(3)给水系统规划(用水量预测、给水水源、给水系统规划)(4)排水系统规划(排水体制、污水系统规划、雨水系统规划)13 电力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2)负荷预测(3)电力系统规划 14 电信工程规划(1)现状概况(2)市话需求量预测(3)电信系统规划 15 燃气工程规划(1)气化范围(2)供气原则(3)用气量预测(4)气源规划(5)燃气系统规划 16 防灾规划(1)人防规划(2)消防规划(3)防震规划(4)防洪规划 17 分期建设规划 18 竖向规划 19 重点地段规划(入口、景观轴线、核心区 20 主要建筑物方案设计(包括建筑功能、色彩、风格、材料等;21 规划项目内容明细表 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⑴ 总用地面积;⑵ 总建筑面积 ⑶ 住宅(办公)建筑面积、平均层数; ⑷ 容积率、建筑密度 ⑸ 住宅(办公)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⑹ 绿地率 21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 方案阶段图纸(彩图)*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周边地区服务设施分布图。标明周边地区相关服务设施的内容和与规划地段的距离; *3.规划地段现状平面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水体、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包括现状照片)4 规划地段三维地形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作出包括三维视图、坡度、坡向、地表径流、河口水文、植被、道路、建筑、风水等一系列场地现状分析图; 5.景观格局分析图。在现状植被平面图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地内现有景观的分析,提出规划景观格局初步构想; 6.场地内外景观视线分析图。在现状三维地形图的基础上,对场地内外景观视线联系进行分析; 7.地方文化格局分析图。在现状建筑、道路平面图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地地方文化的分析,提出规划文化格局初步构想; 8.生态格局分析图。在现状平面图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分析,提出规划生态格局的初步构想; *9.用地适宜性分析图。在现状平面图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地内-外所有自然和人工要素的综合分析,标明各地块主要特征以及建设适宜性; *10规划总平面表现图。图纸比例1/500~1/2000,图上应表明规划建筑、草地、林地、道路、铺装、水体、停车、重要景观小品的位置、范围以及相对高度(通过阴影);应标明主要空间、景观、建筑、道路的名称; 11功能结构分析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彩的符号抽象地表示出规划功能结构关系; *12 功能分区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块表示出规划各个功能用地位置范围,标明功能名称; 13 交通结构分析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彩的符号抽象地表示出规划道路的结构关系; 14内外交通联系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彩符号(线、箭头等)表示出外部道路的等级和车流方向、标明周边交通站场位置; 15 内部交通

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彩符号(线、箭头等)表示出内部规划道路的等级和车流方向、标明内部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置及范围; 16 步行系统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彩符号(线、箭头等)表示出内部步行、非机动车行系统、标明广场的位置及范围; *17道路布置图。图纸比例1/500~1/1000,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坡向坡度、长度、停车场用地界线; 18 水系规划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色彩表示出内部规划水体的类型、范围,标明桥梁、水源、堤岸、水闸的位置、水流方向; 19 绿地结构分析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色彩抽象地表示出内部规划绿地的类型、范围; *20种植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标明主要植物种类、种植数量及规格,附主要苗木种植表; 21 景观结构规划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色彩抽象地表示出内部景观结构、景观要素; 22 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色彩抽象地表示出内部服务设施性质和关系; 23 保安系统规划图。在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色彩抽象地表示出各级保安设施和整体保安系统设计; *24 竖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标明不同高度地块的范围、相对标高以及高差处理方式; *25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 *26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 *27 燃气热力工程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 *28 分期建设规划图。29 重点地段规划设计。通过透视、平面、立面、剖面表现重点地段规划设计; 30 主要街景立面图。标明沿街建筑高度、色彩、主要构筑物高度,表现出规划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 31 主要建筑和构筑物方案图。主要建筑地面层平面、地下建筑负一层平面、主要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32 表达设计意图的效果图或图片。一般应包括总体鸟瞰 图、夜景效果图、重要景点效果、特色景点效果、反映设 计意图的局部放大平立剖面图及相关图片、重要建筑和构筑 物效果图。成果递交图纸(蓝图)*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水体、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 *3.规划总平面图。图纸比例1/500~1/2000,图上应表明规划建筑、草地、林地、道路、铺装、水体、停车、重要景观小品、雕塑的位置、范围;应标明主要空间、景观、建筑、道路的尺寸和名称; *4.道路交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图上应标明道路的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坡向坡度、长度、停车场用地界线; *5.竖向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标明不同高度地块的范围、相对标高以及高差处理方式; *6.种植设计图。图纸比例1/500~1/2000,标明主要植物种类、种植数量及规格,附主要苗木种植表; *8.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9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10 燃气热力工程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11 分期建设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1/2000;9.重点地段规划设计图。(一般应包括入口、主要公建区域、典型区域 10 主要街景立面图。图纸比例

1/500~1/1000,标明沿街建筑高度、色彩、主要构筑物高度; 11主要建筑和构筑物方案图。主要建筑地面层平面、地下建筑负一层平面、主要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三)模型。总体模型比例为1/500~1/1000,重要局部模型比例为1/50~1/300;总体模型应能反映出场地内各个空间的尺度关系、重要高差处理、道路绿地水体硬地等不同性质基面、绿化围合关系、场地与周边道路建筑环境的关系;局部模型应能反映出质感、动感、空间尺度比例等。

下载景观设计要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景观设计要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景观设计总结

    景观设计总结 公司成立至今,项目作为公司第一个完成项目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在于团队的建设在逐步完善,人员结构稳定切具有一定发展可塑性,团队的合作精神在进一步得到融合。忧......

    07XX项目景观设计任务书要点

    XX 地块 景观设计任务书 编制单位:XX 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正文部分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三、景观设计要求 四、景观设计工作内容......

    园林景观设计个人简历要点(5篇)

    园林景观设计个人简历范文 基本信息 姓名:diyifanwen.com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7-2-5 民族:满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重庆市-重庆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联系电话:***......

    2018年景观设计总结

    工作时间段:2017年2月-2018年1月 施工图类项目: 方案类项目: 工程类项目:主要问题总结: 缺少与方案设计师沟通,对建筑、水电、结构以及方案设计等各专业尊重加强学习木结构及传......

    景观设计实习总结

    景观设计实习总结 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已很清晰的认识了公司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同事以及领导都很平易近人,时常给我鼓励和帮助。实习总结如下: 一、感想和体会 1、态度决......

    景观设计季度总结

    第一季度总 回顾这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们基本完成了三个项目的施工图,在工作中自己积累了 很多非常实用的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非常感谢领导及同事在我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耐......

    单体别墅景观设计说明书要点(精选5篇)

    单体别墅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概况 该别墅位于龙岩市某地,属于单体别墅。整个庭院呈长方形,较为规则,总面积约728平方米。好别墅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

    景观设计心得总结(含五篇)

    景观设计心得总结通过这次的景观设计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要想做好景观设计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短短几个月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