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杨岩教授贵财音乐厅举办名师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对杨岩教授贵财音乐厅举办名师公开课的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22日,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主任杨岩教授应邀贵财艺术学院在艺术学院音乐厅举办了名师公开课,吸引了众多的声乐学生,一线教师前往观摩学习。我很荣幸有机会观摩和学习杨岩教授的名师公开课。公开课内容包括中外著名男高音介绍、男高音技术特点介绍、现场示范演唱与教学以及现场互动四个环节,参与演唱的为艺术学院的一线男高音教师和学生,虽同为男高音,但学生们的演唱程度与声音类型各异,杨老师在课上针对他们不同的演唱个性以及不同作品的风格差异性,进行了有的放矢地细致讲解,令现场教师,跟我们学生对男高音的基本类型以及训练方法有了大致的认识,尤其假声男高音在国内比较罕见,囿于公开课的主题,当天参与演唱的只是艺术学院的部分男高音教师和学生,其实杨老师在其它声部的教学中同样具备着独到的见解。随后,杨岩教授又从呼气、咬字、发声等基本要领入手,给声乐系本科学生许多、刘晓楠、声乐系研究生张茂林、谈韧等8名学生一一上公开课,杨岩教授声情并茂地诠释了歌唱表现力及肢体语言对于舞台感染力的作用等。听课学生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对杨岩讲授的观点也是频频点头称赞。在最后互动环节,我们踊跃向杨岩老师提出了许多关于演唱的问题,如花腔女高音如何演唱、莫扎特作品怎么演唱等等,杨老师均逐一予以耐心的回答,讲解中他还尤为强调了歌唱时喉头的稳定性与音乐表现的严谨性,令听众们受益匪浅。杨岩教授从教三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声乐人才,其中不乏众多国内外权威声乐赛事的夺魁者,以及正活跃在国内外主要歌剧舞台的才俊新星和国内声乐教育界的后起之秀。公开课后杨老师表示,在课上看到如此多热爱歌唱和音乐的人们让他倍感欣慰,因为喜欢艺术的民族总是充满希望,虽然自己业已年过半百,但仍怀揣着一颗年轻的事业心,他愿尽毕生努力为我国声乐事业的蓬勃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张秀平20***7
第二篇: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心得体会
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心得体会
今天的职业教育心理学课,我看了一个给我感触颇深,能产生心理共鸣的震撼讲座,就是王财贵教授2001年在北师大的演讲。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自我反省了,反省我们有关于文化的心态。
近几十年的中国教育越来越脱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只是一味的学习和模仿西方的教育模式,却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信仰。为什么西方的教育可以传到我们国家来,而中国文化却不能传到西方去?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用王财贵教授的话说,就是近一百年来,中国人普遍患上了“文化侏儒症“,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国家,我们的国民或是孩子居然没有文化的成长,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忘了中国文化了,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了,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还要考翻译的,就代表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一个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信仰的民族,内在的心灵的不成熟的民族,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又何言去学别人呢。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古老的人类文明,只因为我们近些年来的愚昧无知,却就要不复存在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那如何在现今的世界上竞争、立足呢。所以,传承和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就要从小就进行教育。
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填鸭式教育。不管学生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消化,老师只是一味的硬塞,照着书本按部就班,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大部分都变成了书呆子,而考试出来的结果却并不尽人意。真是教育的大失败。
引起学生好学的一大动力,首先是要让其感到有兴趣。我们要先确立一个目标,然后按照学生心灵发展的顺序,给予引导,而并非一味的教,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愿意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不要逼迫。然而作为一名老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对着书本照本宣科,而要引导学生,教给他们有用的,高度有用的,甚至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而这些,不仅仅限于书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