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学习焦裕禄电影 观后感
观后感
张停
近日,在组织的带领下我认真收看《焦裕禄》等8部影片和《英雄民警刘军》。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让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看完电影好长时间,我的心情还不能平静。这里,我主要想谈一谈对于焦裕禄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从焦裕禄的故事中我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党员同志,我们应该坚持对党的忠诚,对自身工作岗位的热爱和对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1962年兰考遭遇自然灾害,30万人民群众衣食无着,县里的许多干部用围攻组织部长方式想方设法往外调,可焦裕禄却从条件较好尉氏县调到兰考,受命于危难之时,不攀他人,不讲条件。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人汗颜,我们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志领导安排工作皱眉头,完成工作讲客观。工作中,焦裕禄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气馁、不摞挑子,一如既往的干工作。因为他始终相信上级党组织是会认真处理他的问题的。而现在的我们呢?部分党员同志对于工作拈轻怕重,老实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遇到一些不快就开始发难骚,完全没有发挥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焦裕禄同志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先锋模范的榜样,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焦裕禄同志为治风沙,牛棚里访到老园艺场长,火车站台上打动了技术员,身先群众,一锹一锹栽下泡桐。为抗洪,大雨滂沱,天黑水深,挡不住他前进的路,一首团结就是力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焦裕禄同志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也是一种教育。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从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中,作为党员的我一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认真学习,对照自我,找出自身的不足,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14/4/18
第二篇:党员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敬爱的党支部: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在工业基地三楼楼会议室,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这个时候再次观看这部电影和以前中学时代相比更多感慨之余多了一份思考和自问。
1962 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之后接任县委书记。焦裕禄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推这自行车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了兰考30多万老百姓,唯独没有自己。
上任之初风沙、水涝、盐碱“三害”困扰兰考地区,在别的同志都在考虑调走这块土地的情况下焦书记面对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发掘人才种植泡桐、枣等可以有效防治风沙的树,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是否丰收、影片中那几束黄澄澄的麦子多少能让焦书记感到欣慰吧;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经常用一个杯子盖顶着疼痛的部位坚持工作,大家经常看到的场面是晚上那盏灯下辛勤劳碌的身影,最终劳碌过度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 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生产大队他逐个走访。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0多万人民的贫困面貌, 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有的人说,他最大的功绩是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好的父母官就是像焦裕禄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好教材。作为一名党员,以及一个大学生村官职务上不能和焦书记相比,但是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心中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而奋斗,尽己所能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4月30日
第三篇:焦裕禄观后感(党员学习)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曹丽艳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经常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很高,认为自己对工作任劳任怨,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可在观看了影片《焦裕禄》之后,我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这才是无私的共产党员!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对比焦裕禄同志,觉得自己所做的和付出的有多么微小,更为自己曾经的自以为是而感到羞愧。电影放映完毕,可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情景仍不断回映在脑海中,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是什么让他甘愿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是怎样坚定的信念使他在身患绝症和饥饿困顿时为民奔走?因为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党的宗旨:一切为了百姓!在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个人是渺小的,不值一提的;个人又是伟大的,随时可以为维护它们而牺牲一切甚至生命。
焦裕禄同志有着一颗赤诚的“为民之心”。电影里的“二把手”跟焦裕禄有一段精彩的对话,那人说工作要先让上级领导满意,在他看来上级代表了党,焦裕禄却认为工作要先让人民群众满意,因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了,党不可能不满意。正由于他的心里时刻装着百姓,他才能忧百姓之忧,苦百姓之苦。在火车站,当满载逃荒百姓的火车隆隆离去后,焦裕禄捡起在一片狼藉中豁然躺着的那半个野菜窝头流泪了。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痛苦的泪;是一个父母官为不能满足百姓温饱的自责的泪。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的痛苦与无奈,国家大,底子薄,他也想让百姓活的富足有尊严,可这一刻,他除了心疼却无能为力。我想这可能是他后来坚定不移,历经万难也要把治沙进行到底的心结所在吧。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相比焦裕禄同志,虽然我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但当我的努力和付出不被理解或在学生身上没有得到相应成效时,我就会急躁,会抱怨,有时还会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上课的心情。今后再遇到困难时,我首先要坚定信念:只要坚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同时要在方法上找原因,开动脑筋,不断尝试,勇于创新,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性。今天,交通发达、物质丰富, 与影片相比我们面临的条件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为人民服务,我们都会面临困难、困境和问题。在困难面前,我相信只要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时刻牢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学习焦裕禄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今后在工作中,我会进一步戒骄戒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我所有的青春与热血,热爱每一位学生,努力钻研教法,提高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生活上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学生付出一切!
第四篇:分享党员学习焦裕禄观后感
分享党员学习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次听他的事迹、看反映他精神的电影和电视剧,每次听下来、看下来,都会再受一次触动、受一次教育、受一次启发。他的精神永远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我们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并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将”五比五看”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
一是学习焦裕禄同志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精神,比理想信念,看一看在党性觉悟上有哪些差距。当焦裕禄同志被委派到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兰考时,他没有一丝抱怨,他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到那儿的第二天起,他就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努力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这条路走得很辛苦,但他的信念一直坚定如初,从未改变。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也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有一些党员出现了信仰模糊、信仰缺失,甚至信仰倒退的现象,有的思想上左右摇摆,实践中徘徊犹豫,不能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冲不上去”,这样的党员,群众不服气,百姓也看不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加强教育,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始终把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永恒追求,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真正使教育实践活动见实效。
二是学习焦裕禄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比事业心责任感,看一看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上有哪些差距。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不图名、不图利、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为人民服务。当他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仍坚持工作;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这是怎样的高尚情操!而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忱,没有激情,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得过且过,工作中敷衍了事。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就要像他那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干事创业上,放在人民群众身上,立足自身岗位做更大贡献。
三是学习焦裕禄同志自力更生、廉洁奉公的精神,比组织观念,看一看在遵守党的纪律上有哪些差距。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严守党的纪律,艰苦朴素,在工作中,他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始终廉洁奉公。正因如此,他更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新的环境下,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更多,一些党员干部逐渐淡忘了党的纪律,开始追求物质条件、贪图享乐,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都给党和政府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严守党的纪律,艰苦奋斗,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 作风。
四是学习焦裕禄同志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比群众观念,看一看在联系服务群众、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上有哪些差距。作为一个父母官,焦裕禄同志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他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十分脆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他这种亲民爱民的行为,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不禁思考,我们在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能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还能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时刻想着群众、爱护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否还能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党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因,因为有的党员干部已经模糊了自己的初衷和理想信念,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忘记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警示。
[分享党员学习焦裕禄观后感]
第五篇: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3月12日,局领导组织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通过观看电影,我们都有很深刻的体会。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1964年5月14日,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离开了人间。看完《焦裕禄》,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纷飞,黄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书记拉车,几人推车,车上装着救济粮,寒风挟着雪片打在人们的脸上。河南民歌《共产党是咱好领头》响起,为这一行人的爱民行为拼命地吼唱着。破土房的门被推开,焦裕禄出现在门口。屋里的一对老夫妇,老头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惊诧地看着这位不速之客。焦裕禄来到炕前,坐在老头身边:“大爷,您的病咋样呀?快过年了,我们给您送点粮食和钱来,您们先用着。”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强睁开昏花的老眼,看着焦裕禄:
“你,你是谁呀?”焦裕禄拉着他的手:“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胡子颤动着,泪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顺着焦裕禄的头上往下摸索,帽子、围脖、棉衣:“感谢毛主席……给我们派来了这样的好儿子!”那粗犷的民歌配合着画面将电影推上高潮。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焦裕禄同志不愧是共产党的好书记,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为兰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电影结束后,一位女观众泣不成声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禄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这次“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中,自己要不断去增强焦裕禄同志这种为人民服务埋头苦干,永不知倦的责任感。过去有一句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提要求,不计个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为党的工作中去。
“红日照天下,涌现振奇人。尽管病魔缠绕;奋起棒千钧。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鳖,倒海索奇珍。兰考焦裕禄,耿耿铁精神。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弦歌声起,杨柳东风万户春。借问津梁何处?万事认真实践,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当时郭沫若写的一曲《水调歌头〃赞焦裕禄》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生命以客观公正的角度翔实地传诵了出来。焦裕禄用他的热血,在兰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办公室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记在脑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儿子!
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的精神,就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严谨细致,把每项工作做扎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把焦裕禄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自己学习、做人的准则。我认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再苦再累,值得!事实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只要是真正的人民公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客观环境如何变化,一心为民的精神永不会变,爱民如父母的好作风永远不会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