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思遥想《狼图腾》——读后感
追思遥想《狼图腾》
与这本书的邂逅是从观看它的同名电影开始的。两年前的初春,一个偶然的机会,受朋友之约,观看了电影《狼图腾》,怀着浓浓的兴趣找来原著,当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发觉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它。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领引读者进入狼的世界。故事背景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这里的蒙古牧民还保留着游牧民族原生态的特点,他们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与成群强悍的草原狼为伴,放牧、生存。故事内容是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从书中每一个狼的故事、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我感觉到强烈的阅读快感,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感想颇多,如泉水喷涌而出。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狼打食想着自个儿也想着狼群,还想着跟不上狼群的老狼、瘸狼、半瞎狼、小狼、病狼和产崽喂奶的母狼。你别看黄羊倒了一大片,今儿晚上头狼一嗥,半个额仑草原的狼,还有跟这群狼沾亲带故的狼都会上这儿来,一晚上就把这些羊都吃完了。狼想着别的狼,别的狼也想着它,狼群才抱团;狼群抱团,打起仗来才厉害。有时候狼王一声嗥,能调来上百条狼集体打仗。听老辈的人说,原来草原上也有老虎,后来全让狼群赶跑了。”
读着读着,想起一事儿:去年秋天,学校响应局委的号召,开展阳光体育节活动,时长一个月,活动的第三周是五、六年级集体跳大绳接力比赛。为了增强比赛的竞争性,在活动之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其中有一个班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接力跳绳时几名学生因为动作要领不熟练、时机把握不准确,再加上种种心理因素,不时将节奏打断,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初步指导之后,情况依然没有明显改观。几个学生抱怨:“你们几个下去吧,别跳了,真耽误事”“每次都是你们几个,咋这么笨啊”“就你这样的,还是来摇绳吧,让我跳,我可不会绊绳,”。作为老师,我深知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抱怨要不得,如千里之堤的蚁穴。吹哨集合,开始谈心,我说:同学们,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你们每个人能力的差异就像你们的身高体重一样各不相同。当出现问题时,咱们应该做的是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相互抱怨。如果抱怨有用,那咱们就在这儿阵列个方阵,相互抱怨,看看能不能让你们跳得更好。学生们若有所思,继而又恢复练习,耳边那绳子击打地面发出急促又有节奏的“啪、啪”声,让我觉得不需要再多说些什么了。在最后的比赛中,他们班取得了年级第一、全校第二的好成绩,广播公布成绩时,他们那激动不已、欢呼雀跃的样子,我看在眼里,心想他们一定是明白了些什么。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么希望你们可以像《狼图腾》中狼群一样,强大、无私、团结有责任感。
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有计划或准备,一般来说准备越充分,成功率也就相对越高。蒙古草原上的狼群也深知这个道理,书中有这么一个场景:愤怒而又饥饿的狼群根据气象、地形、时机以及敌我双方的战力对比,精心设计战术策略,在刮着十级白毛风的夜里,将没来得及转移走的军马群,赶到了即将上冻的湖水里,最终全歼马群。
狼群懂近战、夜战、游击战、运动战、奔袭战、偷袭战、闪击战,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场战役都要做足一切准备工作,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正是从它们身上学到了这些,才有下面这件事:还记得刚走上岗位那段时间,正逢上“一师一优”优质课评比,作为菜鸟,我也被校领导要求参加那次录课评选。当时心里十分的忐忑:录吧,我没有教学经验,生怕录不好,浪费名额浪费机会;不录吧,既怕辜负领导的信任,又有渴望证明自己的冲动。最后一咬牙一狠心:录!本着既然做,就做好的态度,开始积极准备各种材料。先是在教研组长帮助下准备了两篇教案,通过试课筛选出一篇。紧接着邀请其他老师听课评课,随着教案不断修改、细节逐渐完善,压抑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消退。一次又一次的磨课,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好。最后顺利完成录课,虽然在评选中只获得了区里评选二等奖,但是这件事愈加印证了我脑海里关于狼群总打胜仗的原因:将准备工作做到极致,成功就不再遥不可及。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体育教师,我认为体育课教学具有它的独特之处,体育学科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直观性、瞬时性、体验性等特点。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顽强不屈、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总之,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强身健体,而且能将智育、美育、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信,在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实现体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将使学生在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全面的发展。
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每一个阶段里,都需要不断的读书学习、积淀内化,并将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印证,既而铆定。让喜悦、达观与仁爱充盈于心间,拥有勇气如力量百川,心灵如浩淼瀚海,我们才能更坚定、更执着的生活、工作,完成我们的生命历程,我想这就是美育——本次活动的真谛吧。
感谢《狼图腾》,感谢本次《美育读书分享》活动。
第二篇:《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
从未见过真实的狼,但不知不觉中对狼有一种莫名的景仰。
第一次知道狼,大概是从《狼来了》的故事,后来渐渐地听说了狼孩,在《动物世界》中对狼有了更深的了解。然而,始终有一层薄雾阻隔在我和狼之间,直到读了《狼图腾》,这层薄雾才渐渐稀疏起来。
从小就听父亲说起狼的故事,父亲简直对狼佩服得五体投地。父亲说,三十六计除美人计外,狼无一不通,人会的计谋,狼在几万年前就已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训练出来了;狼吃马时有多厉害?咬住马肚一旁的皮肉,从马身下横穿过去,马的巨大的内脏统统坠下来,越疼越跑,越跑越疼,最后被自己碗大的铁蹄踏得肝肠寸断,惨不忍睹。要知道,这可是在飞奔的马蹄下,出了一点差池狼就可能被马蹄踢碎脑袋;数米高的围墙,狼通搭狼梯的方式一跃而上,顺利飞入羊圈„„
湛蓝的天空点缀着棉花似的白云,碧绿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闲地吃草,马驹儿在欢快地奔跑,嘹亮地民歌在蓝天与大地之间飘荡。这一直是我憧憬的草原风景,却是《狼图腾》中额仑草原的真实写照。额仑草原淳朴的牧民们相信腾格里,就像汉族的人们相信天一样,腾格里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独特的信仰伴随着的是独特的“天葬”:汉人去世时,将人埋在土下,灵魂升上天堂,而草原人将死者的尸体搁置在牛车上,在一块崎岖不平的草地上颠簸,尸体在哪儿从牛车上掉下,那儿便是他们的归宿。不用土埋,三天之内必有狼群来清理尸体。没有隆重的葬礼,没有嘈杂的哭喊,甚至没有眼泪,只要一头老牛,一架破车,一卷苇席,两三家人,便是此生最后的陪伴。草原人相信逝者的灵魂会飞上腾格里,如果三天之后尸体仍在那儿,家人便会不安。草原人一生食肉,杀生无数,所以他们用这种天葬来偿还自己杀生的罪过。他们生于草原,长于草原,死于草原,他们活着时的一切从草原上获得,死后也要归还给草原,只有这样,灵魂才得以安息。草原人都希望自己的灵魂尽快升上腾格里,但他们绝不用自杀的方式违背自然规律。
草原人敬狼、爱狼,他们认为狼是腾格里派下来守护草原的神,他们从不用保暖的狼皮来做御寒衣物,他们不吃狼肉。但他们也杀狼来控制狼的数量,他们有比狼更狡猾的捕狼技巧。毕利格阿爸是草原牧民中德高望重、智勇兼备的老人,他率领牧民们猎狼,草原上经常上演一幕幕惊天动地的人、马、犬与狼的智慧与胆识的较量,狼王与老人的战争是可以作为军事教科书中的典例的。他们也从狼洞里掏狼崽,然后揪住尾巴甩上天重重地摔死,送它们去见腾格里,他们也会把狼皮挂在杆上迎风招展做成狼旗,可他们从不把狼赶尽杀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狼训练出了彪壮的骏马,跑得飞快的黄羊,狼控制着獭子、兔子和老鼠的数量,防止它们破坏草原,从而养活更多的牛羊,是狼孕育了青青草原,孕育了威武雄壮的草原汉子。
草原狼从出生到死亡,时刻都是一名战士,贪婪、凶狠、狡猾、智慧、倔强、坚毅无一不在狼身上体现。下乡知青陈阵用狗奶喂小狼崽,小狼崽挤开旁边吃奶的小狗崽,将所有乳头都吮吸了一遍之后挑了只出奶量最多的吃,拼命吮吸的同时还用两爪捂住两旁的奶头,小狗们只得眼巴巴地望着。小狼从小脱离狼群,无任何狼教,却能在滚烫的沙地上挖出坐南向北的地洞去避暑。牧场迁移时,小狼宁愿被勒出血也不愿被牛车牵着走。狼是不可养的,也是养不活的。额仑草原的牧民们,即使是毕利格阿爸也没有养过狼。你可以训狮、训虎、训鹰,唯独不可以训狼!狼的精神就是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狼生来是一名战士,可杀,但绝不可辱!被人养、被牵着走便是对它最大的侮辱!没有一只狼是不向往草原的自由的!
然而,宁静的草原生活并没有持续下去,汉人大批移入草原,游牧变成定居,生产建设兵团将拖拉机和吉普车开进了草原,无知的领导人为剿除狼害,用夹子夹狼,用烟熏狼,用药毒狼,用枪打狼,用火烧狼,用车撵狼,用炮炸狼,非把狼赶尽杀绝不可。毕利格阿爸势单力薄,无力阻止垦边大军的行进,环境一天天恶化,他痛心疾首,怀着对额仑草原的愧疚
去了腾格里。没有了狼,獭子、老鼠、兔子大量繁殖,加上人类的农耕开垦,广阔无边的额仑草原迅速变成沙漠!狼群几近绝迹!漫天的黄沙来了,这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惩罚,是腾格里对人类的惩罚!
然而,全书的精彩部分却不在于狼,而在于以狼说史。从有人类文明开始,直到今天,一直是狼与羊的历史。狼象征着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生存于严酷的的自然环境中,拥有着无可匹敌的智慧与力量。而羊象征着农耕民族,主要是汉族,战斗力不强,却能同化一切外来事物。匈奴、西夏、契丹、女真、大辽,无一不是马背上的民族,仅仅凭借着极少的土地与人口,却能任意践踏中华大地,尤其在南宋时期,甚至将偌大一个宋朝逼在东南一隅!而创造中国最大版图的,却是成吉思汗——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人。
中国的历史,便是狼与羊交替统治的历史。大汉族屡屡受到少数民族的骚扰,但正是在骚扰之中国家才不断强大,这骚扰便是狼性少数民族对羊性汉族的一次次输血!很多朝代往往不是亡于外敌的入侵,而是内部的腐朽。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狼性的少数民族看到中原统治者实在无力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时,便不再浪费自己的血液,而是取而代之!但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很快被根深蒂固的汉族的文化软实力所同化,直到重蹈前朝的覆辙!
放眼世界,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无一不是狼性的历史。统治阶级先是在自己的领土内极尽压榨奴隶、劳苦大众,成为自己国内的土狼,后来发现了新大陆,去殖民,成为海狼!狼性运用得好便能使自己屹立于民族之林,国富民强;用不好便走向极端,是血腥,是殖民,是侵略!
看看中国的近现代史吧!满目疮痍,令人心痛!原因何在?当国人习惯了被压迫与宰割,迎来的会是更多的压迫与宰割!像绵羊和满大街穿着衣服被牵着走的小狗一样的奴性羊性在儒家的温床上已经根深蒂固了!万物皆有法度,妥协与忍让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软弱的中国太需要狼一样的野性了,独立,自由,团结,合作,无私,睿智,顽强,这些对于某些懦弱的国人来说太缺乏了。只要这些,哪怕是一部分,在国人身上体现出来,也就不会有令人痛心令人耻辱的中国近现代史了。狼的精神应当是我们的榜样精神,狼是我们不竭的的精神源泉,以狼为图腾的民族不会被打败!
中国自古是重农抑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片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产生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农耕民族的图腾是龙图腾,而龙在人们的观念中具有耕云播雨的神通。龙确保风调雨顺,使饥寒交迫的农民有个好收成,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从而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而狼保护了草原,也成为游牧民族的崇拜对象。两者不同的是,狼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龙则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事实上,考古中发掘的先民制作的龙的形象,外型上像极了狼,因此作者也提出了龙图腾是由狼图腾演变而来的观点。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额仑草原和她的赤子狼已经或者正在消失,曾经的美丽早被人们遗忘,但历史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只最坚强最勇敢最具有智慧的队伍,守护着广袤的额仑草原,为人类送去福祉,却被人类赶尽杀绝。当额仑草原变成漫漫黄沙,再也喂不出一只彪悍的骏马时,那只被人类追杀九死一生的白狼王是否还活着?它是否会在月圆之夜,立于山巅,口朝明月发出悲切的呼嚎?当它看到自己曾经苦心经营多年任意驰骋的大草原已经不复存在,曾经在草原统治亿万生灵的最英雄最智慧的自己如今在偌大一个额仑竟无立足之地时,是否会痛心疾首,像人类一样流下眼泪?
深夜,微风扰动,耳畔似乎又传来悲切的狼嚎,脑海里始终是一幅白狼王立在山头对圆月嚎叫的景象。它扭过了头,夜幕之中,两只绿莹莹的眼睛掷出钢锥般的目光,直扎你的瞳孔。出门仰望,天狼星正闪着微光。
第三篇: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看完《狼图腾》 已经很久了,巨大的冲击到现在还没有消散。这本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向我们我们展示了曾经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 人、草原狼艰难、丰富而又让我们觉得新奇的生活。作者十几年的知青生活,使得这些故事读来娓娓动人,跃然纸上。真实的故事最能打动人,亲身经历的事也才最 能写出感情,我们读了也才会深受震撼。因为我对时下流行的商业炒作总是心怀疑虑,直到发现很多人都读过,才决定也去一读这本媒体盛赞的“奇书”。于是一些想法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狼图腾》一书作者姜戎先生,以其在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神 奇的草原狼的故事,该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 查、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技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饶;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 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还有游牧民族古老神秘的“以肉还肉”的天葬仪式,还有狼嚎、狼圈、狼耳、狼食、狼烟、狼旗等等传说与现实描写,使我沉迷其中,欲罢不 能,一气读完。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作者同时给于读者明朗的答案:马背上的民族信奉 狼图腾,全在于草原狼的那种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这种伟大强悍的狼图腾精神就是中华游牧民族精神的精髓,是草原的 灵魂,它时刻地影响了西北游牧民族的精神和性格,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
首先,作为一本小说,本书的文学性实在不敢恭维。其实既然作者不够专业,善良的普通读者完全能够理解并原谅其写作技巧的拙劣。然而,作者无法将意图表达 的观点融入故事情节中去,便每每在一段描述后,插入大段议论,手法简单到只能用“甲说”、“乙说”,“甲又说”“丙插话说”之类的语句来表现,实在业余之 极。小说不是论文,这些大段的生硬说教,粗暴打断读者的连贯阅读,以作者的观点强行代入读者的思考,阅读时的乐趣与思考权利荡然无存,即使作为普通读者也 无法忍受。然而,作者仍然无法完整清晰阐明他的观点,只好在最后亲自代入主角,开讲一堂伪学术报告---之所以用伪字形容,实在是这篇文字不过貌似有学问 的学术报告罢了。这种文体也能当作小说发表,我多少理解了中国现阶段小说不景气的原因。在我看来本书更象一部论据过于冗长的学术论文。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读《狼图腾 》,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汉族知青——陈阵在蒙古的额仑草原,跟随睿智、崇尚腾格里和狼图腾的毕利格老人和一些见多识广的蒙古人,在这个山美 水美的地方,渐渐地崇拜上了狼图腾。窥视狼群狩猎、见识狼群偷袭羊群、挖狼洞、养狼崽、面临了狼灾······这些让陈阵记忆犹新的事情慢慢扳转了长期对 狼的不良印象,他仿佛看见了一个勇敢、智慧、顽强、忍耐、谨慎、有冒险精神的一个似乎有形却无形的灵魂。这灵魂让他着迷,让他不停的探索狼的奥妙。当他看见老练的狼王带领身经百战的狼群,弹无虚发的狩获大量的猎物时,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种种奇怪的举动所迷惑;当他看见狼群陷入一个个 艰难的窘境,却丝毫不胆怯、不退缩,反而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他又为狼群非凡的组织能力和智慧而赞叹。狼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动物!它的智慧无人能比,它的 组织能力超于寻常,它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仿佛与身俱来!它并非人类所想的那么坏,其实,在蒙古族人的眼里,它是毅力、勇敢、智慧、团结等众多品德的化身。
陈阵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领悟到,狼图腾是一个强大、神秘、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图腾,它能在冥迷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信仰,让狼——这个并不凶恶反而能让人痴迷的灵魂铸进人的心.世上曾有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成吉思汗只有区区几万大军,却能够横扫东亚,建立一个强大而神秘的王国?许多蒙古族人都毋庸置疑地认为: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是 草原人。一个草原人,是必须与狼打交道到的,而与狼打交道,不知不觉中,狼的智慧就慢慢融入了成吉思汗的思维中。无论是狼训练的方式,还是狼打仗的计谋,或者是狼的毅力、勇敢、思维方式,都将给成吉思汗带来不可小看的威力。
狼是智慧的.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狼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狼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于是有了成吉思汗.于是有了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朝鲜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告戒美国军人永远不要做两件事,一是永远不要进攻莫斯科,二是永远不要和中国军队在陆地作战.然而,他可能忘记了这组矛盾其实在一千年前就有了答案.当年火烧莫斯科的正是这帮狼图腾的血性中国人.说起草原,大家脑海里的第一幕可能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湛蓝的天空下可以豪情万丈的踪马驰骋,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可以肆无忌惮的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但又有几人知道,狼为这幅美景所立下的功劳.因为狼的存在使得草原鼠,黄羊的数量得以控制,有效的保护了草原.因为草原鼠和黄羊数量过多会破坏草原,进而使土地沙化.狼也控制着旱獭的数量,旱獭厚厚的皮毛是蚊虫寄生过冬的场所.所以狼也间接的控制着蚊虫的数量.可见.狼是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也就不复存在.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非常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杀狼同时也崇拜狼.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千年.狼也成为了那里文明的起点,那里人们的歌声,舞蹈,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毫无夸张的说,那里的生机勃勃,那里悠久的历史都是拜狼所赐!然而,这一切被一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破坏了.他们开着大马力的吉普车,抗着射程极远的步枪肆意捕杀那里的草原狼,并乐此不彼.当我看到一匹大狼被一辆吉普车狂追了20公里,费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带着不屈的眼神轰然倒地的那一刻.我再也读不下去了.这时的狼是英雄,而人,成了最卑劣的动物.罢了,罢了,不读也罢,就让草原的腾格里来惩罚那些在草原展开屠杀的人好了,就让黄沙掩盖那些所谓的文明好了.种什么样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人类在长期的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人和狼都积累了自己的生存手段,暂不讨论其中狼的睿智、勇敢,单是蒙古草原人畏狼、敬狼,将狼视为草原的生命图腾而言,我们便对狼之精神可见一斑。而最伟大精深的是最后作者纵观了中国的发展史,探讨了各个朝代、民族存在和民族性格,讨论了农耕、游牧、狩猎等不同时期的民族性格,是民族性格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并且作者旁征博引,纵古观今,还将世界发展与我们联系起来,最后使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源泉、中国发展的源泉乃是千千万万中国人们之精神。我们呼唤狼的精神,唾弃羊之懦弱、摒弃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之糟粕,中国才会真正的站立起来!
游牧民族是敬天的。他们把天看作自然的化身。他们敬酒时,要首先用手指将酒向上洒几滴,以表示对天的尊敬。甚至他们死后,也要采取天葬的方法来达到“魂归腾格里(蒙语:天)”的至高境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总是将头高高仰起,以求长生天赐与力量。游牧民族敬天的深层理解是,他们把自然的位置放在人之上,以仰望的姿势来面对自然。如果人向上看自然,便会觉得自己在自然的下面。这正是游牧民族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样,游牧民族才曾不惜用外族的鲜血来保护草原。短视地看,这是人的自相残杀,是不人道的;而长远的看,这保住了人的生存环境,使全人类不会走向灭绝,这是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正确之举。而用农耕民族自己的话讲,他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只盯着脚下的几寸土地,他们是俯看自然的。他们向下看自然,便会觉得自己在自然的上面,于是就有了“人定胜天”的妄想。他们以能“改造自然”为荣,鄙视“落后”的游牧民族。觉得自己的文明才真叫文明。但自然的一再被破坏,人类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机证明,他们错了。
真正的文明,不是你史上出了很多名著,建了不少“世界奇迹”;而是一种气度,一种尊敬自然的气度。以此来看,游牧民族的“仰望”文明才是真文明,大文明!人把自然放在什么位置,决定了人是否能常存于自然之中。为了人类的常存,让我们学着去仰望长生天!然而狼并不是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能够联系在一起,并且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相悖,也许在农耕条件下发展的华夏文明,华夏子女永远不可能将狼作为自己的信仰,唯有龙图腾才是中国炎黄子孙的代表。狼的贪婪、凶狠、狡猾,无疑我们永远不能接受。然而我们从作者的痕迹中看到了中华龙与狼的相似之处,而唯我们的欠缺,部分狼精神的欠缺,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了局限,我们需要的是一只现代狼。我们与西方的国家的差距、与日本的差距,无法例举了。然而我们同样的渴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同样渴望只时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一统江河,同样渴望清朝的康乾盛世,希望国家强盛屹立在世界之列,为了这一梦想,我想我们不该拒绝,不能拒绝狼之精神,树立自己内心真正之图腾。
也许你会认为可以把我所说的狼性概括为一种永往无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单单这样认为确又太过狭隘,在这狼性的背后也隐藏着其他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团队精神
在一对头狼夫妇的带领下,狼群中每一匹狼都要为了群体的幸福承担一份责任,每个成员都不希望成为光说不干的“老板”,每一匹狼都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 色。成功的团体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员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要准备随时承担起更大的领导责任。一个团体的生命力很可能就维系于此。枯木不成 林,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个人如果不能融入到一个团体中那么他的价值永远也不会完全体现。
二、和平共处
狼不仅与同类密切合作,还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生物和睦相处。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达到双方合意的目标。另外,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了狼成功的决定 性因素,由此想到个人,想到国家,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着国人与国人的和谐,也要求与其他国家 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之下才更有利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政治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使我们国家更加强大,才能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耐心
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使驯鹿聚成一群奔跑以确保安全。这时,狼群中的一匹狼猛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指定”的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鹿又被放开归队了。这一幕一遍一遍、一天一天地重演着,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扮演“剑 手”,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狼群最终胜利的形势越来越明显了。最后,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是耐心保证了胜利必将属于狼群。实际上,此时的狼也已经饥肠辘辘,在这种数天之后才能见分晓的煎熬中几乎饿死。为什么它们不干脆直接进攻结果那头驯鹿呢? 因为像驯鹿这样体型较大的动物,如果踢得准,一蹄子就能把比它小得多的狼踢翻在地,非死即伤。狼群谋求的不是眼前小利,而是长远的胜利。这种耐心正是放远 眼光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只有把眼光放远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
然而狼并不是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能够联系在一起,并且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相悖,也许在农耕条件下发展的华夏文明,华夏子女永远不可能将狼作为自己的信仰,唯有龙图腾才是中国炎黄子孙的代表。狼的贪婪、凶狠、狡猾,无疑我们永远不能接受。然而我们从作者的痕迹中看到了中华龙与狼的相似之处,而唯我们的欠缺,部分狼精神的欠缺,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了局限,我们需要的是一只现代狼。我们与西方的国家的差距、与日本的差距,无法例举了。然而我们同样的渴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同样渴望只时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一统江河,同样渴望清朝的康乾盛世,希望国家强盛屹立在世界之列,为了这一梦想,我想我们不该拒绝,不能拒绝狼之精神,树立自己内心真正之图腾。
第四篇:《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读<狼图腾>,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狼是智慧的。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狼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
第五篇: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读后感
马清琳
这个假期我读了姜戎的<狼图腾>,我从翻开第一页起就被这本书给深深的吸引了,那些文字把我带进了广袤额仑草原.让我和那里的人,那里的狼,那里的一切亲密接触.于是平生第一次为了一本书而足足看了半天,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饥渴,全神贯注,象是着了魔.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随着读书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在《狼图腾》中,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对人物和狼的活动的生动场面描写。主人公陈阵作为一名北京知青,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在草原上,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故事以狼为主题,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展开了由几十个有连贯的“狼故事”。但是整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所描写的关于狼性的思考。
狼是智慧和团结的,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对是智慧.狼更是勇敢的。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啊!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于是有了成吉思汗.于是有了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朝鲜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告戒美国军人永远不要做两件事,一是永远不要进攻莫斯科,二是永远不要和中国军队在陆地作战.然而,他可能忘记了这组矛盾其实在一千年前就有了答案.当年火烧莫斯科的正是这帮狼图腾的血性中国人!做为一名汉族,在看我国历史时,经常幻想能改变历史,使汉族能够抵御来自外族的侵略,从未想过我们汉族的劣根性的成因。但也对汉族的的变节者为何那么多,尤其是宋朝以后的汉族,为何一个强大的唐朝后期未过百年,汉族就被外族称为“汉狗”等充满蔑视的称谓„„我也曾想过为什么仅仅百年,我们汉族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使我们一直沉沦下去,自宋朝以后,汉人的天下很少出现有大作为的皇帝,没有能继续开疆裂土,再也没有汉唐盛世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