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总结(5篇)

时间:2019-05-12 12:3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总结》。

第一篇: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总结

在校领导和语文组同仁大力支持下,2012-2013年我在国学课的教学当中,不断推陈出新,把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吟诵重新引入国学课堂,开创了学玩结合开心学国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中华经典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最好补充,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开发智慧的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是固本培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

因此,此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每周二坚持开设深中经典读书会,为书香校园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历历在目,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美化教室,营造优雅古典的国学氛围。首先是设置书画台,并向擅长书画的同学和老师征得书画作品。同学们热情参与,共上交优质书法作品近二十幅。这些作品全部整齐地布置在书画台上,同时我收集了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并打印出来,贴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使人一进入国学教室就会感到墨香沁脾,同时有古典音乐环绕其中,让人如痴如醉,身心得以极大放松。使人感动的是,一些学生家长主动向国学教室捐献书画作品,更有家长表示,愿意捐献图书和书柜,真是可亲可敬的家长!

二、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高效优质课堂 本学期正式开始前,我起草了2012-2013年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计划。经典读书会本学期如期圆满进行15期,受到了家长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下学期会继续坚持举办。人文讲坛上学期为准备阶段,计划于下学期每月一期正式开办。

本学期,国学经典诵读课沿袭上学期考查办法,同时又有所创新。除了仍然考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以外,(课堂诵读表现和试卷答题:满分设置为100分,各占 50%。),增加了背诵经典通关的测试,只要能熟练地背诵任何一部所学的经典,都给予国学课免考的机会,同时期末成绩给予满分。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因此,人们又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中国典籍毕竟只是一种补充渠道,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应当是基础教育。要通过中、小学教育教学来实现,就要将其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课程体系,最起码也应当作为校本课程来研究和推进。

第一部分前言,包括基本概念界定,国内外已有研究综述,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及过程。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通过从多角度开展对资料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课题思路的梳理。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提炼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国学经典诵读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带动了科研课题的发展;2.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3.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四部分根据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对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材,时间,方法,教师培训及教学评价这些因素。

第二篇:校本课程计划(国学)

我校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高特色办学质量,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在本学期继续将诵读国学经典这一工作在全校中进行,帮助学生励志明理,启迪心智和提高修养,并在轻松愉快和潜移默化中吸收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我级部将积极投入到本项工作中。

一、诵读《弟子规》,明做人真理

1、每周校本课时,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认真学习《弟子规》这一国学典籍,明确其中思想含义。

2、开展一次国学诵读会。诵读会上同学们要积极投入,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3、开展一次《由„„想到的》故事会。同学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片段展开理解,畅谈自己由此想到的方方面面,这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

4、开展一次《国学思想的优与劣》辨析会。辩论会上双方可以各抒己见,所持观点要有理有依据。

5、办一份手抄报。学生不可以对文字进行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得以合适的应用。

6、开展一次《和父母同读一段文》交流会,会议上学生和家长一起畅谈自己对同一段文字的理解,这将加强两代人思想上的沟通。

二、书写毛笔字,提高思想境界

1、校本课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

2、练习之前对基本笔画进行简单的指导,在赏析中得以区分不同写法的不同韵味。

3、加强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小组内的交流和全班内的交流,让评价机制活跃起来。

三、学习国学精华,传播传统文化

1、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使其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2、注重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宣讲国学,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中普及。

第三篇:校本课程国学诵读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弟子规》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旨在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依据

今天,有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基本理论有以下几条:

(1)经典诵读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灵越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被无所不在的浅俗、甚至庸俗、低劣的“快餐文化”包围着,造成他们“阅读面太窄,快餐式的阅读太多,名著读得太少,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读的不是精品,而像鲁迅先生说的,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上充分发展的人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从儿童开始诵读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20世纪因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而被逐渐丢失了。”在学生记忆力强的时期诵读的经典可以作为一种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储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典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才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

(2)经典诵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和智慧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正如古人所说,这一时期的儿童“多记性,少悟性”,小学生的记忆潜力很大。如王财贵先生所说,小学生好像是一头有四个胃的牛。如果不让他们好好储存下一些经典,正是饿牛。对小学生进行经典教育就是先让他们“食饱”,而后慢慢“反刍”。朱光潜先生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涯:“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来,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曾经就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之间效应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诵读经典对于提高儿童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促进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习成效、提升学习能力的项次记有:提升记忆力、增进日后的理解力、加强阅读能力、思考的触角多且广、提高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好、提升作文能力、增加语汇、认识更多字、较易了解文言文、提升专注力、持续力增加、开发理性等。

(3)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简单易行,成效显著

古诗文诵读采取的是“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小学生每天用10—20分钟诵读经典,重在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施目标与定位

(一)实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全体学生和教师理解“诵读经典”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在学生中开展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得以“童蒙养正”。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古诗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文化的鉴赏能力,感受先辈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理解。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使学生在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成败等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孝仁礼仪等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所提供的参照中,使学生在少年时就站在了相对高的道德起点上直面人生。

4、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极探索出一条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的青少年道德建设新途径,进一步提高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5、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

(二)课程开发与实施定位

对于经典诵读我们在大力推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这一门课程的定位问题,如何使经典诵读真正收到实效而不加重学生负担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定位如下:

1、“有所知”,即属于了解的层面。小学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领导着时代的潮流。而经典就是我们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经典,了解古文化的丰厚博大,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2、“有所得”,即真正有所收获。

通过经典诵读,我们想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教学的效益。

一是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因为,古诗文经典毕竟比较抽象,而且拗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海东 副组长:刘君 成员:班主任

(二)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三)诵读内容: 《三字经》,《弟子规》。

(四)实施措施 A.营造书香氛围

1.利用教室内黑板报,教室走廊墙裙,展示。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2.学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或成果展示等活动,以赛促学,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本次活动之中。

3.提倡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读书,同写反思,共同成长,为全体学生做乐读、善思、勤写的典范,带动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的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

B.体验“诵读”乐趣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们设想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开展“诵诗会”、及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书画比赛等活动,每班评选“背诗大王”、“背诗能手”,还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与学生共读经典、共同成长”活动。既让全体师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C.关注“诵读”过程

1.学生借助图画、注解和助读,感悟诗文的意境,熟读成诵。

2.语文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及时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3.要学以致用,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五)诵读形式与时间 1.晨诵——在晨曦中唱响经典

“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30分钟为固定的诵读时间。每天清晨,伴随新一天的开始,班级采用教师随班陪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在强化记忆力训练、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师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午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为了引领学生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充分利用午间空闲时间,号召学生在教室内静静的自由阅读、做读书笔记。假以时日,阅读一定会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3.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

号召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能够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用随笔、日记或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形式、不限篇幅、但力求真实。

除此之外,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阅读经典。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六)诵读要求

1.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2.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校本课程--《弟子规》课程实施方案

临河区白脑包镇总校

2016年8月

第四篇:《国学经典选读》校本课程纲要

传统文化选编(《国学经典选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人类在21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奖主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时大会宣言。作为中国人有何理由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再者,现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课程较注重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人的素质不仅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应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人文学科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技能、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训练弥补。而人文学科的缺失是难以补回来的,它是学生文化底蕴积淀过程,能潜移默化到学生生命个体中。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儿童阅读生活领域,借助经典文学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关注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引导他们从小就去接触、去感受、去照做、去领悟先贤们的谆谆教诲,指引人们迈动蹒跚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成长、走向未来。

(二)具体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国学经典,认识国学经典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学生掌握主题式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朗读和诵读,乐于背诵积累国学经典精粹篇章,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

3、形成一定的收集、整理、传播、交流、运用信息的能力;

4、学生具备一定的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5、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建立良好的道德心理机制;

6、欣赏并感受国学经典精髓的自然美、人文美,提高语言审美鉴赏力;

7、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体会国学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设置

1、课程内容:校本课程读本《国学经典选读》。

2、实施对象: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3、实施形式:

背一背:以《弟子规》为主,辅以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节选。

读一读:充分利用学生的《国学经典选读》,培养朗读能力。

写一写:通过抄写巩固积累,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

评一评:改变“告状式”的评价,推广“互动式、鼓励性”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

四、课程实施管理

(一)课程实施方式

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成语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每周一次。

2、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相关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3、围绕经典文学诵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诵读比赛。

4、合理安排1天时间。a、早自习、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 b、家庭作业每天花十分钟诵读,并读给父母听,或与父母一起读。

(二)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三)课程管理措施

(1)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校内推选教师辅导的形式和采用学习理论、实践运用、互相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2)学校提供校本课程开发后勤保障和时间保障。

(3)每一个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汇编出开发设计(教案)一个。

(4)组织学生成果展示。

(5)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学校课程开发方面取得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

(四)课程实施建议

1、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单位,组织各类比赛活动,在合作活动中学习积累语言,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诵读经典、演经典、搜集经典故事、办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经典、讲经典、用经典的积极性。

3、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关系,使学生能“欣赏优美、理解智慧、感悟善良、学以致用”。

(五)课程评价标准

1、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实行全程评价。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及时改进。

2、对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兴趣、态度、诵读及获奖情况,按照优、良、合格的等次,结合学生自评、班级互评、教师点评的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推广和宣传典型。

第五篇:2012-2013初一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总结

深圳中学初中部2012-2013初一下学期

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回顾总结与反思

深圳中学初中部语文组

马海军

在校领导和语文组同仁大力支持下,2012-2013年我成为深中初中部“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专职教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深中人文教育理念,以一人之力,带领初一全年级14个教学班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在本学年,全体初一同学系统反复地诵读了《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并学习了礼乐文化。

在国学课的教学当中,不断推陈出新,把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吟诵重新引入国学课堂,开创了学玩结合“开心学国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深圳晚报、深圳商报一月之内,连续报导了三次。纽约在线,凤凰网、光明网、中华诵、香港华商报、26国学网等知名媒体纷纷转载。大大提升了深圳中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经过本学年国学课的教学实践,再次充分证明:中华经典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最好补充,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开发智慧的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是固本培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

本两次承担了 “国学诵读”对外公开展示课,现场有来自南湾学校、喀什二十八中等兄弟学校的专家和老师以及校外许多家长进行了观 1

摩和指导,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每周二坚持开设深中经典读书会,为书香校园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并不断把自身掌握的优质国学教学资源和教育经验奉献给社会各届,为国学教育在深圳的全面开展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历历在目,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美化教室,营造优雅古典的国学氛围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更进一步美化了国学教室。首先是向设置书画台,并向擅长书画的同学和老师征得书画作品。同学们热情参与,共上交优质书法作品近二十幅。这些作品全部整齐地布置在书画台上,同时我收集了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并打印出来,贴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使人一进入国学教室就会感到墨香沁脾,同时有古典音乐环绕其中,让人如痴如醉,身心得以极大放松。使人感动的是,一些学生家长主动向国学教室捐献书画作品,更有家长表示,愿意捐献图书和书柜,真是可亲可敬的家长!

二、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高效优质课堂

本学期正式开始前,我起草了2012-2013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计划,计划上半学年主要学习诵读上半部《论语》、《大学》和《道经》,下半学年主要学习诵读下半部《论语》、《中庸》和《德经》。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创办深圳中学初中部经典读书会和深中初中部人文讲坛,为构建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成长模式而努力。经典读书会本学期如期圆满进行15期,受到了家长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下学期会继续坚持举办。人文讲坛上学期为准备阶段,计划于下学期每月一期正式开办。

在实践教学中,每次上课前,都有课堂记录,并行上下课礼。读经开始时,老师先教同学们“习礼”:向圣人行三拜礼。同学们学会后,培养一位学生主持人,以后学生们就在主持人带领下向“夫子行拜礼”,然后在行

云流水般的古典音乐氛围下开始诵读经典了,做到了诵读经典和学习礼仪的完美结合。一节课中,学生们都在大声地诵读经典,没有一刻闲暇时间。课堂完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位置,老师只是起组织、引导、示范、管理、评价的作用。

学生直接系统地读读经典原典,在经典的世界里经年浸润累积,日久学理渐渐得以构建,人文之根本得到切实的巩固,学问的童子功渐渐练成,只有源头深远方能流之长久。读有深度有思想之文字,悟有深度有思想之智慧,立博大宽厚之品质,塑仁爱和平之人格。先期反复通读熟读,后期逐渐过渡到细读精读,同时边学新的,边复兴旧的,学而思,思而学,明其德,悟其理,方可臻于至善之境界。通读阶段基本不做个性化的解读,避免因断章取义而误导学生。学生反复诵读,多多识记。在诵读经典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创新了一些诵读方法,如“循序渐进法”、“循循善诱法”、“退二进一累积法”、“分组PK法”、“诵读与心灵教育、生命教育、德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等。

三、公开展示风采,对外交流经验

在本学期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二次作为公开展进行汇报教学,被选为展示的班级是初一(4)班的全体同学,同学们在国学经典的课堂,行礼个个温文尔雅,大方得体,诵读神采飞扬,声如洪钟。受到来自新疆喀什二十八中和南湾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同时,我本人被学校教学处外派去龙岗南湾学校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友好交流,期间我代表学校在南湾学校上了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读经典,学礼仪,一节课下来,听课领导和老师同学们全程参与,认真学习,课后反响热烈,与南湾学校语文科组就如何在南湾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受到了南湾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赞扬。

四、建立多层次评价机制,让不同人才脱颖而出

本学期,国学经典诵读课沿袭上学期考查办法,同时又有所创新。除了仍然考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以外,(课堂诵读表现和试卷答题:满分设置为100分,各占50%。),增加了背诵经典通关的测试,只要能熟练地背诵任何一部所学的经典,都给予国学课免考的机会,同时期末成绩给予满分。在经典背诵测试赛上,共有近50名同学顺利通过,可喜可贺!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诵读的表现来核定,根据课堂的记录和同学们诵读的状态、坐姿、卫生等等。没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并且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主动大声地诵读者,直接给40-45分。除此以外,还能积极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主动打扫卫生、摆桌椅等被老师表扬的同学直接给50分。有迟到、早退者扣2分,课堂打闹者扣3分,有旷课者扣5分。

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发给同学们《论语》精选金句,供同学们平时复习使用,在前期通读经典基础上,过渡到精读经典的阶段。如果没有通读完的班级,每节国学诵读课上新读一章内容,然后带同学们反复诵读《论语》精选金句,最后留一点时间给同学们默写。

今年在国学课期末试卷内容设计上也有所创新,更加注重国学与语文的融合,故在出题时,除了经典原文填空以外,增加了国学基本常识和本学期语文课中关于国学的基本常识考察,另外在作文方面,给予了学生们更大的选择权,可以选择写白话文,也可以选择写文言文,可以选择创作诗歌,也可以选择创造文言文自传。

最后评定成绩仍然分为A、B、C、D、E五个等级。A级分数段:90-100;B级分数段:80-89;C级分数段:71-79;D级分数段:60-69,E级分数:60分以下。

五、下学期计划和建议

一是培养经典教育师资,扩大经典教育团队,为日后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面向初二初三年级开设打下基础。组织带动全体老师们学习诵读圣贤经典,渐渐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让书香和读书声飘满校园。

最好是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带头组织每周的经典学习1小时,要求所有老师全员参与。这样,老师的学术素养必将在经典诵读中得到大大的提高,思想境界得以提升,理论和实践的隔阂逐渐打通,慢慢从教师变成大师,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二是继续坚持创办并逐步完善深中经典读书会。通过经典读书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以及经典诵读在我校的影响力,拉近学生与老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营造人人读经典,个个学礼仪的良好氛围。同时将好的方法介绍给家长和周围的社区,积极引导周围社区和家长开展全家读经的活动,逐渐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参与的立体的经典教育模式。这是深中人实现“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深中人应有的胸怀和气魄,更是深中人应为全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时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着手开办深中初中部人文讲坛。

三、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同行先进经验。首先要加强与高中部文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探索两部融合,分头并进的国学教学模式。其次积极参与外部同行举办的高层次高水平讲座和论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四、搜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资料和资源,总结经验,为出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专著而努力奋斗。

八、小结

登山登五岳,读书读经典。经典凝聚着天地自然宇宙人生永恒不变的智慧和法则,是全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一个民族永不解体并生生不息的心灵载体和强大纽带。凡我炎黄子孙,在拿来西方的同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百年沧桑至今,文化几近断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并结合多年来的探索与研究,深中人大胆地将中华优秀经典引入校本课程,还原教育真正的本质,还给学生系统接触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本权利。

21世纪的脚步渐行渐远,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灾难也日益深重,30多年前诺贝奖获得者们齐聚巴黎所形成的《巴黎宣言》,给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和释加牟尼那里去寻找智慧。”要想获得智慧,诵读经典吧!

登山登五岳,读书读经典。和润于心田,竞立在世上。

下载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总结(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经典校本课程总结(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总结

    2012-2013六年级90班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科任教师 陈玉瑛 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积极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绿色校园......

    校本课程总结

    1 《英语120句》校本课程总结 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构建英语化校园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在国家课程中英语是从小学三年级......

    校本课程总结

    校本课程总结(一) 一、活动目的 为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我们就把《三字经》和古诗文诵读定为我......

    校本课程总结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紧张而愉快的一个学年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年的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是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都从中学到了知识、经验。同时也学到了珍惜。感觉收获非常大,......

    校本课程总结

    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 2012.1 今年学校全面开展了校本课程,以琉璃文化为载体,讲琉璃与各学科进行整合,考虑到课程的可实施性,决定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内容,那就是“琉璃制作与习作......

    校本课程总结

    诵读领袖诗词,强我爱国情怀! ———特色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现在的孩子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自然显现象,都这样,不值得感谢,就是感谢也只是知道感谢父母,忽略了党......

    校本课程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校本教学工作总结校本课是体现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依据我校的有利条件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下,成功地完......

    校本课程总结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备课组校本课程总结何良荣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