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身边的感动的一些感想
关于身边的感动的一些感想
2013级19班
农金碧
201340175 感动就在身边。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让我们感动,一句温暖的呵护,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声亲情的呼唤......感动是人心底的歌,是最美的歌......偶然间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女儿在家总是忙家务,还要上学。父亲是一个工地的工人,一个月就几百块钱的收入,家里十分困难。更不幸的是母亲也早早因为没钱治病而去世了。这天,父亲因为在工地上受了工头的气而满肚子火。乖巧的女儿刚刚做好饭。父亲喜欢吃煎鸡蛋,儿女则喜欢吃煮鸡蛋。女儿每次都会在父亲的碗里放一个煎好的蛋,在自己的碗里放一个煮好的蛋。父亲走到饭桌前,看到鸡蛋有些煎糊了,便破口大骂:“这么大了,连个鸡蛋也煎不好吗?”便端起碗走到客厅去吃了。
过了一会,父亲的气消了,想起刚才对女儿发脾气,想到女儿和自己一起受苦,有些后悔,便走到女儿旁边,对她说:“乖女儿,刚才是爸爸不好,不应该把火发在你头上。”父亲见女儿碗里的煮鸡蛋还没吃,就伸手拿边拿那个蛋,边说:“爸爸帮你剥鸡蛋吧!”女儿还没来得及阻止,便从鸡蛋里流出了一股热水,父亲的手被烫了一下。父亲感到奇怪,鸡蛋里怎么都是热水,仔细一看,才发现鸡蛋壳上有一个小洞。
原来女儿为了给家里省钱,把鸡蛋液从鸡蛋中取出来给父亲煎鸡蛋,而把蛋壳放在自己碗中,让父亲以为自己吃了蛋。父亲一把抱住女儿,很久才说出一句话:“乖孩子,是爸爸错了!”读到这儿,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鼻子也是一阵酸。才明白,原来感动这么简单,原来感动是这么美好。心底的歌被唱了出来,是多么的动听,悦耳......感动,不带一丝杂质;感动,不需要多大但一样美丽,感动就在身边......感动常在。
感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因为人有思想。当心灵被触动,由心底迸发出的那份情感,便为感动。感动常在,人性未泯。
灾难无情,那不倒的脊梁是感动。
玉树地震时,才哇,这个铁打的汉子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他火速奔赴扎西达通村去救自己的村民。家里的房屋塌了,他没有停下在废墟刨挖的双手,家里的人被压了,没有拽回他那颗流泪的心。短短的回家路,却因要帮忙运送各族群众变得无比漫长。面对亲人的尸体,他没有倒下。他说,他不能离开他的村民。
旧是天灾,舟曲泥石流时,战士王伟错过了他妻子最后一个电话,只为营救更多的人。舍小家为大家,王伟和才哇一样,灾难面前,他们挺直身躯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人性本善,因这灾难的映衬更显伟大,更为动人。
光阴如梭,那不变的坚持是感动。
矿山人郭明义坚持提前两小时工作,坚持献血,积极捐款救助他人。他并不富有,甚至是贫困。但他坚持为他人付出,为他人奉献。一件小事,坚持几天,要坚持十几年就不那么简单了,更何况捐钱献血对郭明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八零后姑娘刘丽在外地打工,做着一份普通的“洗脚妹”的工作。她自己的生活并不算好,却总是省吃俭用攒下钱来捐助给贫困学生。她资助了数十个学子,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
不为自己,只为他人。好人的坚持在有些人眼中就是“傻”,在更多人的眼中却是美丽,是感动。人性本善,不因时光而改变的善意坚持。似银器在岁月打磨下熠熠生光,更为动容。
苦痛似刺,那不屈的神情是感动。
看守所管教孙炎明六年前被确诊患上脑癌,后动过三次大手术。能活着本来就是不易,而他竟强忍着病疼坚持着他的工作。用微笑,用坚强唤醒重犯的良知和对生活的希望。
烈火中三进三出的教师王茂华为救幼童重度烧伤。他在治疗的过程中最惦记的仍然是自己的学生。他满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爱的坚持。烧伤植皮多次截肢,他遭受的苦痛绝非常人能想象到的,但他却总是充满生的希望。
苦痛折磨,正如“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越是苦,越是痛,就越是不屈服,越是不低头。那神情令人动容,那无畏的爱令人震颤。
感动无处不在,平凡普通或伟大卓越,只要人性未泯,只要坚定信念,一样会酿出感动的酒,浇出感动的花。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在古代的中国,国民以忠君爱民为本,历史上出现了家喻户晓、感人至深的岳飞。他忠诚爱国、公平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革命时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战士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让我感动。
我们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变革,我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托举哥徒手爬上三楼防盗窗,将女童托举了十多分钟,女童获救后悄然离去;一个坚强的司机在生命危难时刻,用冷静拯救了一车的乘客。普通人身体里迸发出的惊人力量,让我感动。身边的好人好事,日积月累地感动我们,但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高尚。街上摔倒的老人没人敢扶;受伤的孩子没人肯救。一条条负面新闻都曾经一度让我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我们沮丧,我们彷徨,似乎我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青年人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未来和希望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褪去铅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有觉悟的时代青年,让我们点燃心中那善良的火把,让它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第二篇:身边的感动(范文)
身边的感动
感动无处不在,仔细品味身边的感动,你一定有所收获
“呀,我的鞋子怎么坏了,这可是我才买的,还没穿几次呢!”外婆心疼的说道。“哎呀,不就是双鞋子蛮,干嘛大惊小怪的,扔掉就是了。“那可不行,还是,你帮我把鞋子拿去修修吧”“哪有修鞋子的啊?”我疑惑的问道。“就在坐公车的地方啊!”“咦,我怎么没有发现”
我拎着鞋子带着满肚子的疑惑来到了车站旁的修鞋的地方,还没走到那,修鞋的老板满脸笑容的望着我,我跟他没见过面啊,他怎么朝着我笑?我向前走了几步,他的面前摆着大推的鞋子,各式各样,十分的杂乱,而他满脸大汗,细一看原来他是一个残疾人,他的衣着非常的朴素,破旧的起了很多褶的衬衫,一条灰色的中裤,走在人群中是那么的不起眼。这位修鞋的师傅一边修着鞋一边招呼着我坐下,“等一下,马上修完这双就帮你修啊”我点了点头,接二连三的来了许多客人,老板都是那么热情的招待他们。这家修鞋的旁边,还有一家修鞋的,他们家的生意却显得那么的冷清那里的鞋子屈指可数。老板很客套的问我“小姑娘你的鞋子哪里有问题?”我仔细的说了一通。我把鞋子递给他,他接过鞋子,很熟练的动作,不一会鞋子修好了。这位身患残疾的修鞋老板,他没有因为自己残疾而放弃生活,他让我感动,用脚弹钢琴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十岁因为触电意外失去手臂,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生存了下来,他说过“人的一生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这样的一句话打动我们千千万万人的心。
那个残疾的修鞋老板他每天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修鞋子当中,一点也不旁骛,他实实在在的把修鞋子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这是职业的神圣,让我为之感动,他把修鞋子当做一种乐趣而忠实于这件事,他就是天地间的第一等人。
江苏南京浦口区永宁中学初三:蓝色的雨924
第三篇:身边的感动
身边的感动
今年寒假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鹅毛大雪。第二天早上起来,我透过窗户,发现外面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就是雪的世界。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啊!下雪了!我要去堆雪人!”
我急忙穿好衣服,冲出家门,刚跑到外面,我就滑倒在地,疼得我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只好艰难地爬起来。这时,我听到外面“锵~锵~锵”的声音,我寻声望去,原来是隔壁的爷爷在扫路上的积雪。冷风猛烈地向爷爷袭来,毫不留情地钻进他的脖子里。而他却全然不顾,依然神态自若地扫着。我赶紧跑了过去,问爷爷:“爷爷,你冷不冷啊?这么长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扫完啊?”爷爷说:“在扫雪不会冷的,我把路上的积雪扫干净了,大家走路或骑车就方便了,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啊!”说着他又拿起扫帚埋头干起来。不一会儿,雪扫尽,而爷爷额头上却闪动着晶莹的汗珠,那布满皱纹的脸仿佛比往常更加慈祥了。
爷爷那一心为人民服务,丝毫没顾及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望着大家轻快地走在爷爷开辟出来的小道上,我觉得我应该像我隔壁的爷爷学习,学习他的助人为乐和热爱劳动的精神。
一年级:李康俊
第四篇:身边的感动
身边的感动
每个礼拜日爸爸都会干同样的事,不管什么天气,他都会准时出发。
那次下着鹅毛大雪爸爸照常出门。等我早上起来一看爸爸不见了,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是陪奶奶去看病。
这不今天和往常一样天还没亮,我们还在睡梦中爸爸就起床了。他怕吵醒我们,早上摸黑穿衣服,轻轻地出门,结果衣服穿反了也不知道。
有一种爱很平凡,他却会常常感动我,让我感受到爸爸对奶奶的爱。
岷山中学一(3)班
章佳琦
第五篇:身边的感动
身边的感动
对于感恩,我觉得对我来说:“感恩”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情了。
从小的时候,只记得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快乐一家人是多么的开心,有爸爸宠钱,有妈妈爱我。好想回到过去,一切都那么美好,令我最有印象的一次是那一次我感冒了,因为我不要喜欢吃药,爸爸一直在劝我,因为我也怕打针,爸爸怕我疼,所以才苦口婆心的劝我,同时爸爸也知道为什么我不喜欢吃药„„
最后为了爸爸我就把药吃了!病也渐渐的好了,为此妈妈常在沙发上叹气呢?看见妈妈总是为我担心,我心里总是于心不忍,她的皱纹也增添了不少呢!似乎苍老了许多,白发也多了几个呢!从小到大,爸妈没少担心我,总是帮我的忙,总是帮我打理一切,总是被他们照顾着,而他们从来都没有一点怨言,从未向我诉苦。
从小到大,爸爸在我眼里都是最坚强的榜样,总是那么坚强,在我眼里从未看见爸爸流过眼泪那时候的我就想他将会成为我以后的榜样,我为我有这样的爸爸而自豪,同样我的妈妈总是在扮演着贤妻良母,对我和爸爸都特别好。
我很高兴有他们的照顾,我也相信我将来会有这个能力来孝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