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

时间:2019-05-12 12:4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

第一篇: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

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

一.介绍: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 中华书局出版 陈晓芬、徐儒宗译注 共二十万字 《论语》部分:二十篇

《大学》部分:十章

《中庸》三十三章(注:这里着重读的是《论语》)

《论语》部分: 1.学而篇:

本篇共有十六章,从总体上看,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泛,也较重大,包括了孝、仁、礼、政、学习等论题,这些都说明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仁与礼,也是孔子思想的初步显示。2.为政篇:

本篇共有二十四章,记录了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原则,要求统治者把道德教化作为治政的重心,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3.八佾篇:

本篇共有二十六章,内容集中,论说的问题基本与礼乐相关,当时,正处于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而孔子极力要求弘扬周礼,本篇中就反映了孔子关于礼乐的认识观念。4.里仁篇:

本篇共有二十六章,除了末章,其它基本上是孔子简短的言论,其论述集中于仁的话题上,认为仁是礼乐得以实施的根本,成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而“忠恕”则是仁的精神。5.公冶长篇:

本篇共有二十八章,主要记述孔子言谈中对人的评论,尤其是对自己学生的评论上,其一,表现为价值取向明确,都以有用于现实政治为根本标尺;其二,反映在德才的表现形态上,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都采用不同方法对人循循善诱,这两点也恰好体现了孔子的仁礼思想。6.雍也篇:

本篇共有三十章,前十五章多为孔子与学生交谈内容或评价学生的言论,后十五章内容较广泛,对于道、治政、学习、为人等一系列问题,从不同角度皆有所论,值得一提的是,《论语》中孔子唯一一次直接说及中庸言论即出现在本篇,这也是儒家的主要思想。7.述而篇:

本篇共有三十八章,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言行,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而且记述了孔子对富贵的认识观念,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8.泰伯篇:

本篇共有二十一章,比较集中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记录孔子对尧、舜、禹等古代圣君的赞美;二是连续五章记录了曾参的言论。9.子罕篇:

本篇共有三十一章,从各个方面记述了孔子的德行,除了孔子本人的言论,也有他人对孔子的评说。10.乡党篇:

本篇原为一章,现分为二十七节,着重记录孔子在各种场合的神貌举止,反映出礼制在礼仪形表上的严格要求。11.先进篇:

本篇共有二十六章,集中记录了孔子与学生共同相处的情况,既有孔子对他们的教诲之辞,也记述了一些具体的事件。12.颜渊篇:

本篇共有二十四章,所论包括仁、礼、政事、用人、断狱、交友等诸多内容,综合起来看,则较集中地表现仁、礼、政三者的关系。13.子路篇:

本篇共有三十篇,所记内容集中在治政与道德两方面,与《颜渊篇》有一定的承接关系。14.宪问篇:

本篇共有四十四章,比较集中的内容是孔子对诸侯、大夫的评说,同时也在德行、才干、修身等方面多有论述。15.卫灵公篇:

本篇共有四十二章,记述内容较广泛,治政方面,孔子依然把统治者的德行作为强调的重点;德行方面,孔子特别集中地论述君子的人格要求,但就本篇而言,强调自我约束而求得社会稳定有序,即贯穿他的各个角度的论说中。16.季氏篇:

本篇共有十四章,前三章反映孔子对政治权力的逐渐下移这一状况强烈不满,以下数章主要是有关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也记叙了孔子命其子鲤学诗与礼的情况,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孔子关于诗与礼的见解。17.阳货篇:

本篇共有二十六章,所述内容甚富,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对当时道德状况的批评,也有数章记录了孔子在诗、乐等文学艺术问题上的认识观念。18.微子篇:

本篇共有十一章,比较集中地记述了孔子在出仕问题上的观念和原则。19.子张篇:

本篇共有二十五章,全部是孔子学生的言论,分别记述了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的言说。20.尧曰篇:

本篇共有三章,首章记叙尧、舜、禹、商汤及周武王治理天下的重要言论,提出当今治政的基本原则,次章记叙孔子与子张关于执政的对话,中心内容是如何治理教化人民的问题,孔子提出“五美”“四恶”,表达他对从政者的理想化要求,末章为孔子知命立身之论。二.感想: 我读《论语》这部书,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那种同样也是一种自由精神的“道不行,乖桴浮于海”的直言不讳,也更加说明了他的言行包括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为历代君王所推崇,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对现今亦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现今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作父母的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而这句话中,表达了我们子女应该尽孝道,但应注意的是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孔子讲究的孝道。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句话。前一句话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句话告诉我们天资聪明而又努力学习的人,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重大,它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如果想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文化修养丰富的人,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一个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总之,《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记录下来的语录,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而它的意义是不能够用三言两语来回答的,整的来讲,它的真谛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也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第二篇:《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华书局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华书局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中华书局 《周易》(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杨天才张善文译注,中华书局

《诗经》(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刘毓庆、李蹊译注,中华书局

《尚书》(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王世舜、王翠叶译注,中华书局

《左传》(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中下册)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中华书局

《春秋公羊传》(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黄铭、曾亦译注,中华书局

《春秋穀梁传》(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徐正英、邹皓译注,中华书局

《周礼》(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徐正英、常佩雨译注,中华书局

《仪礼》(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彭林译注,中华书局 《论语 大学 中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陈晓芬、徐儒宗译注,中华书局

《孟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勇译注,中华书局 《尔雅》(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管锡华译注,中华书局 《山海经》(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韬译注,中华书局 《国语》(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陈桐生译注,中华书局 《战国策》(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缪文远、缪伟、罗永莲译注,中华书局

《史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全九册)韩兆琦译注,中华书局

《洛阳伽蓝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尚荣译注,中华书局 《贞观政要》(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骈宇骞译注,中华书局 《史通》(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白云译注,中华书局

《文史通义》(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罗炳良译注,中华书局

《大唐西域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董志翘译注,中华书局

《宋论》(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刘韶军译注,中华书局

《墨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勇译注,中华书局 《老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汤漳平、王朝华译注,中华书局

《庄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勇译注,中华书局 《列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叶蓓卿译注,中华书局 《公孙龙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外三种)黄克剑译注,中华书局

《鬼谷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许富宏译注,中华书局 《荀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勇、李波译注,中华书局 《孔子家语》(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王国轩、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

《孙子兵法》(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陈曦译注,中华书局 《六韬》(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陈曦译注,中华书局 《徐霞客游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全四册)朱惠荣、李兴和译注,中华书局

《晏子春秋》(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汤化译注,中华书局 《商君书》(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石磊译注,中华书局 《韩非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中华书局

《吕氏春秋》(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陆玖译注,中华书局

《淮南子》(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陈广忠译注,中华书局 《颜氏家训》(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檀作文译注,中华书局 《抱朴子内篇》(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

《抱朴子外篇》(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张松辉、张景译注,中华书局

《世说新语》(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中华书局

《搜神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马银琴译注,中华书局 《人物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梁满仓译注,中华书局 《黄帝内经》(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姚春鹏译注,中华书局

《楚辞》(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林家骊译注,中华书局 《文心雕龙》(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王志彬译注,中华书局 《古文观止》(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钟基、李先银、王身刚译注,中华书局

《春秋繁露》(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中华书局

《盐铁论》(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陈桐生译注,中华书局 《法言》(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韩敬译注,中华书局 《新书》(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方向东译注,中华书局 《新序》(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马世年译注,中华书局 《政论 昌言》(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孙启治译注,中华书局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千家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逸安、张立敏译注,中华书局

《坛经》(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尚荣译注,中华书局 《太平经》(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中下册)杨寄林译注,中华书局

《弘明集》(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中华书局

《聊斋志异》(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全四册)于天池注,孙通海、于天池等译,中华书局

《阅微草堂笔记》(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中下册)韩希明译注,中华书局

《闲情偶寄》(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杜书瀛译注,中华书局

《梦溪笔谈》(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诸雨辰译注,中华书局 《周易参同契》(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章伟文译注,中华书局

《劝学篇》(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冯天瑜、姜海龙译注,中华书局

《齐民要术》(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上下册)石声汉译注,石定枎、谭光万补注,中华书局

下载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 大学 中庸》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