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2: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

一、整体印象

读完基本准则,我有以下三点整体印象:

(一)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准则共11章,第一章总则明确基本准则的法律地位,以及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记帐方法。在该部分,权责发生制位列会计假设之中,显然是受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的影响(当然原基本准则也有)。在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中,权责发生制并不在会计假设之列(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比较模糊)。该部分关于“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的观点也是取材于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大部分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列为原则之一,即显然受国际会计准则影响。第三章资产、第四章负债和第九章会计计量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受国际会计准则影响较大。比如,将资产定义为资源,资产的确认的可计量标准将“成本”可计量和“价值”可计量列为可选标准,都明显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是折中产物,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比如前述可计量标准的选择),这是借鉴它的好处。但与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相比,国家会计准则的会计理论水平就稍显不足,前瞻性相对差一些,这是借鉴它的坏处。

(二)根据现代会计环境进行调整。一是原准则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则完全抹去了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遗迹”,政府成了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信息使用者”,排序还靠后。二是结合了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引入了公允价值。

(三)增强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并尝试增强其可操作性。这是新基本准则留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前者表现为三、四、五、六、七、八关于会计要素的规范,剔除了原准则对“具体要素项目”的内容,只描述基本要素本身。第十章对会计计量进行了一般性规范。后者突出表现在准则制定者尝试对一些概念进行了定义,包括:对资产定义中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拥有”、“控制”、“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等概念的解释;对负债定义中的“现时义务”的解释;立足会计主体角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对利得与损失的定义;在费用部分对成本、费用、支出的区分等。不过,之所以称后者为“尝试”,在于依我之见,其结果很不成功,留待下面评述。

二、具体章节评述

(一)关于第一章总则

1.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我认为第六条关于会计主体存续状态(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不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一切会计活动,基本准则规范一切具体准则。除了持续经营会计,还有清算会计、中止经营会计,这些会计也应是会计准则规范的范畴。所以,我认为基本准则将会计假设直接限定为“持续经营”这一种情况是不完整的。该条款应补充这类内容:企业处在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变更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前提。相应地,根据该条款,应修改第九章会计计量等章节的内容,增加清算价值等计量属性。将来的具体准则则相应应将企业终止经营会计纳入规范。

2.关于会计要素。第十条提出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其中“经济特征”是模糊的。我个人的观点是会计要素是会计对交易或事项的构成要素的抽象,而非其经济特征的抽象。其中资产是交易或事项中的价值物或权利,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则是义务(企业本身就是股东之间的一项长期交易安排)。

(二)关于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关于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描述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首先,“经济实质“的对应概念是”“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的对应概念是“法律实质”,将“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列,容易造成混乱(法律形式反映法律实质,会计应该反映法律实质);其次,我个人认为这一条款近似于哲学,而且该条款的主旨已体现在第十二条“如实反映”的意蕴中(后者实际上也是哲学式的规范,属于难以检验的、形而上的终极理念)。

(三)关于第三章资产

1.关于资产的概念。第二十条的资产定义包含了一些缺陷。首先,定义一般不宜循环定义,但该条款关于“拥有或控制”的定义是循环定义。“拥有”可能是指所有权,大家容易理解。对容易引起歧义的是“控制”概念,准则制定者却只给出了循环式解说。在关联交易、投资等准则中会大量使用控制概念,我觉得准则制定者在基本准则中,应该给控制一个严肃的定义(我对该概念有过专题研究,相关文章可参看我的个人空间)。其次,拥有或控制不是并列概念,而是包容概念,即控制包括拥有。所以我觉得“拥有”显得多余。第三,该条款关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说明是不成功的,我觉得更好的方式应该是有反向的、对“未来交易或事项”的排除。比如,关于购买,我认为其包括订立合同、交换财物等一系列活动;而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另有许多会计学者所谓的交易就是指交换财物的活动,而将订立合同的情形视同为未来交易;该条款究竟持何种认识,传导得不清楚。

2.关于资产的确认。第二十二条资产的确认也有一些瑕疵。其中第一个确认标准是“概率标准”。在资产的定义中有“预期”这种表述,其实也是说有一定“概率”,但概率值不确定。“很可能”条件是确认门槛,琐定了概率值,我觉得应该对“很可能”进行明确诠释(何种概率值算是很可能)。第二个标准是“可计量标准”。会计中普遍使用这几个术语:经济利益、价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价值与其他两个术语的关系,却很少描述。如果价值就是经济利益,这一条款为什么不将价值用“经济利益”概念替换,而要引入一个新术语呢?(即象负债的确认条件那样)!

(四)关于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在各要素的规范中,问题最多的就是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规范。表现在:

1.关于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第二十六条所有者权益的定义“那是相当的不成功”。首先,大家可能未必注意到这样一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是立足于“交易或事项”,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立足于“企业”或“会计主体”。也就是说前者是基于单项交易或事项,而后者是基于企业整体。其次,这个定义建立在一个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其是一个“量”的描述,而非性质的描述。这两个方面导致的问题是:依据该定义是无法识别单项交易所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比如,投资者向企业投入现金100万元,在这项交易中,我们是可以依据资产的定义将现金确认为资产的,但我们没办法依据所有者权益的该定义将投入资本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另外,收入、费用本质上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即属于所有者权益),我们在确认它们时也无法依据该定义。我个人认为,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基础应该与资产与负债保持一致,比如可以这样表述:所有者权益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预期归企业股东享有的经济利益。

2.关于利得和损失的定义。第二十七条关于利得和损失的定义也是“相当不成功的”。首先,会计要素都是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对要素及要素项目的定义应该立足于交易或事项,即应明确利得和损失是哪种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结果。“非日常活动所形成”这类表述指向是不清楚的,比如资产价格变化(如企业持有的股票),是日常活动呢,还是非日常活动?我看它既不是日常活动也不是“非日常活动”,它根本就不是企业的“活动”,而只是外部原因导致的“事项”(这种事项是经常发生的)。其次,“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这里涉及“所有者权益”概念;诚如前述,依据第二十六条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在单项交易中无法识别所有者权益,相应地,也就难以在单项交易中识别利得和损失。

第二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关于利得与损失是计入损益,还是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区分纯粹是废话。在第二十七条定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时,其表述是“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而在第三十八条定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时,其表述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依据这两个划分,我们实在无法区分清楚哪种利得应该直接计入损益,哪种利得应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利。关于损失的规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3.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计量。第二十八条提出“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这个观点显然建立在第二十六关于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的基础上。立足于创造所有者权益的单项交易来看,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会计实践活动告诉我们,所有者权益并不是在总资产、总负债都计量出来后才得出其计量值,而是在每项交易中得出其计量值,而且其计量并不由资产和负债计量共同决定。

比如,股东投入现金的交易活动,产生了“实收资本”这项所有者权益,但其计量并不取决于任何负债。又比如,在债转股交易中,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也不取决于资产的计量。另外,哪些产生收入或费用的交易,收入与费用计量(即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计量)也未必由资产与负债的计量共同决定。

(五)关于第六章收入

1.关于收入的定义。第三十条对收入的定义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如上所述,“日常活动”不宜作为定义基础,而应回到与资产与负债定义的相同基础上:哪种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产生收入。第二,既然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使用了“预期”这种不确定性的表述,收入定义中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这种肯定表述就不适当,应该改为“预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第三,收入被定义为“总流入”是不适当的。“总流入”定义的是“总收入”,而非“收入”。依据这种定义法,同样是无法识别单项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收入的。在这一点上,我国准则制定者应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收益”定义,后者就是立足于单项交易或事项的。

2.关于收入的计量。第三十一条关于收入的确认存在的问题是:其可计量标准与第二十一条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标准协调性需增强。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标准是资源的“成本”或“价值”可计量,而收入确认的可计量标准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如前所述,“经济利益”通常可等同于“价值”概念,据此理解则两条款有冲突嫌疑。后者宜改为:经济利益的流入额或取得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六)关于第七章费用

费用的定义及确认存在与收入章节相似的问题。除此之外,第三十五条关于成本、费用、支出的规范存在内在矛盾:

1.关于费用与成本。第三十三条已明确将费用定义为计入损益的项目,但第三十五条又提出“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生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这里引述内容中所使用的“费用”,又是可不计入损益的(作为存货资产反映)。费用概念在这里显然是混乱的。引述内容中的“费用”一词应该用“成本”一词替换才合适。

2.关于支出与费用。第三十五条的第二款“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也存在一点瑕疵,主要问题存在于“或者”之后的内容中。资产确认主要有两个条件(除符合资产定义之外):概率标准和可计量标准。一般地,如果一项支出“能够产生经济利益”,那说明其符合资产确认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这个条件(概率标准);既然有支出,通常说明其符合资产确认的“成本或价值可计量”这个条件(可计量标准);既然如此,这里所谓的“不符合或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通常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3.关于费用与负债。第三十五条第三款“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存在不严谨的问题。在债务置换交易(一项债务换另一项债务)或在利润分配事项中,导致企业承担了一项负债,而且也不确认一项资产,但是否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呢?显然不能。我觉得严谨的表述应是: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新增负债而又不减少原有负债、或不直接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增加经济利益,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七)关于第九章会计计量

基本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当的,但其不宜将其简单地与其他四种计量属性简单拼凑在一块。为什么呢?因为公允价值实际上一个“价值体系”,其有许多表现形式,其中现值计量就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基本准则将公允价值与现值并列是不适当的。

上述一些问题,有些内容可能吹毛求疵了,有些可能是我的理解有错误,但有些确实是重大缺陷。这些缺陷不弥补,可能贻笑大方。我国当代的许多会计学者喜欢“玩实证”,喜欢“玩新奇”,而我国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却缺乏深耕,研究水平十分浅薄,这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在自己的思考方面捉襟见肘。不改变这种现状,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就只能跟在别人后边撵或者至于“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尴尬境地。

[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2014年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

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7月27日至7月31日,有幸参加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4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专题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使我的会计理论知识得到了更新。本次培训邀请了财政部会计司处长王鹏,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博士张颖、朱克石、聂兴凯,以及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宗文龙给我们授课。主要讲解了财政部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主要对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学习心得做如下总结。截至2014年7月底,中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文件共计10个,其中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文件1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本与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保持了持续趋同。

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即修订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

三、企业会计准则

准则修订后的情况下,右头成本法,中间用权益法,左头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

四、企业会计准则

新的职工薪酬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修订的主要内容: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充实了关于短期薪酬会计处理规范,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充实了关于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规定;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完整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心得体会

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心得体会

一、整体印象

读完《小企业会计准则》我有以下总体感觉:《小企业会计准则》着眼于会计与税法充分协调,服务于企业纳税和税收征管,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和遵从成本。主要表现在: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均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使用公允价值,只有部分特殊情况涉及市场价格和评估价值。

二是所有资产均不计提减值准备,待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再按税法规定的标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三固定资产分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净残值、无形资产摊销、资产损失确认标准等均与税法统一,切实减轻了小企业的纳税调整负担。

四是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与流转税规定趋同,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适用范围和施行时间: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

(一)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二)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三)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本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提前执行。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

总的来说准则的操作性很强,对于小企业来讲,其会计报表主要是针对税务机关和贷款金融机构的,在准则中,很多会计处理趋同于税法规定,让企业大大减少了报表的编报成本。对贷款金融机构来讲,统一、规范、很少职业判断的会计报表,更有利于提高可信度和相互对比。

通过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使我了解了会计准则出台的必要性,在工作中,我将把我学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运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使我的工作更加完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充分运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正确判断每一笔相关业务。

[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共2篇)]

第二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准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准心得体会

9月5日的下午有幸聆听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光杰主任《对新课标的体会与思考》及新教材解读的讲座,受益匪浅。他的讲座让我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在过去,我把课标仅仅当成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规范制度和教学要求,不愿主动去翻看它。听了他的讲座,我深深地感到:课标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这些对教学感到迷茫的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同时,他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最好的学习依据和保证。

新课改已有11个年头,从2001年的初定版到2011年的修订版,课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简单地说,新课标的修订,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不容忽视,学生学段低,但不是教师水平低;学生年龄小,不代表教师的责任小。所以,课标是为我们教学服务的,学好课标知识,势在必行。

1、什么是数学

修订后的数学意义表述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科学,数学是理论,数学是语言,数学是工具,数学是技术,数学是文化,数学是伙伴。数学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应用广泛性、严格性。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修订版课标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可见,可以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3、从“两基”到“四基”,“两能“到“四能”。

过去的基础教育非常强调“双基”,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技能熟练。但仅于此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于是,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评价上,除了知识以外,还对过程、情感方面进行三维评价。修订版课标则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把课程总目标具体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4个方面。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即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过去提得较多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此次修订更加完整地表述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却更加重要,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4、10个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把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又提出了与内容有关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思考。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重视研究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

总之,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将新课标的学习很好地应用于自己的课堂,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让学生学到更有用的数学。

第三篇:会计岗位工作心得体会(新)

会计岗位工作心得体会(新)

教师范文吧为您编辑整理会计岗位工作心得体会,欢迎阅读。更多心得体会请关注心得体会栏目。

会计岗位工作心得体会

我是一名单位的会计,有时单位的出纳员临时有事,主管领导也会安排我接管一下出纳员的工作,自己在出纳岗位上干了一段时间后,很有体会,当一名优秀的出纳员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下我对出纳工作的认识。

一、出纳员要有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

优秀本身原于一种工作习惯,一位好的出纳员都是一种好的工作习惯的养

成。每天的工作仿佛都是公式化或程序化,现金收付时,要当面点清金额,并下意识地在验钞机上辨别真伪,常言说“当面查钱不为丑”,咱们都是凡人,没有火眼金睛,要想识破真伪,一靠平时的工作职业习惯,二靠点钞机这种高科技产品,只有双管齐下,才能避免日常工作差错的出现,就是父子爷们也是如此,刚刚接管时自己不习惯,总感觉面子上过不去,有点尴尬,直到有一次一名职工给我送来五元钱,说我是报销时多付给他一张五元的钞票,下午我盘点库存现金时果然出现了短款五元钱。这一次工作的失误,尽管没有造成什么经济损失,但对我的教育意义太大了,那时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半路改行的新手,刚刚踏上会计之路的新手。通过此事,我坚持每天写出纳岗位的工作心得体会,每天写出工作上所发生一件件小事趣事,尽可能总结出一天的教训,不出现偏差。

会计在制好一张凭单,经主任审核

后,都要把凭证传递到我的手上,每一份会计凭证一经有现金收付,经办人签字后,应立即在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章”,渐渐在养成我干出纳工作的习惯。其实,任何工作都有时间要求,尤其是出纳工作对时间的要求更强,什么时候发放职工工资,什么时候核对银行存款对帐单,什么时候往开户银行送票据,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一天都不能拖延,才能保证出纳人员的工作质量。每日收到的现金收入要及时送存银行,不得“坐支”,不能怕麻烦,每天要做好现金的盘存工作,做到帐实相符这也是一种职业习惯。常言说的好,按部就班,只快不慢,座下来仔细想一想,这些工作都是出纳人员时时刻刻随时面临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认真工作态度,粗枝大叶,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避漏。

二、出纳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技能

出纳岗位对外单位结算较多,是一个形象窗口;对内是一个服务窗口,内部职工报销频繁,是一个内当家。要想保

证遇事不糊涂,当场出票无差错,清点现金快而准,那可不是一般出纳员做到的,不仅要把握财经政策,干起来工作还要得心应手,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样样都要做精准无误,忙而不乱,那可不是一日功。记得我在银行办理一笔业务,有一个非专业的外地人士,在银行办理一笔转帐业务,填一张进帐单,尽管有银行的服务人员指导,他还是花费了近一个小时,填了五、六次。不是一急把对方单位名称填错了,就是日期填不对,要么就是大小写不正确,再者是数字有回笔描摹涂改痕迹,总是过不了银行的审核关,一时急得他满头大汗,自己定好的火车票也晚点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说,关键与人相约的诚意被大大了折扣。

面对单位内部职工出差报销,各种经费开支平凡,天天与钱打交道,作为一名出纳人员一定要保持恪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凡事出于公心,心气平

和,不能眼气,不能有私心杂念,要做到宠辱不惊,心情愉快,也一种难可贵的精神境界。

一直到现在,我点钞的技法,珠算的水平,填写各种票据的各种技术功底,汉字及阿拉伯数字的书写,以及书写会计票据时语言概括能力,与一名优秀的出纳员相比我还差之甚远。

会计岗位工作心得体会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训,怀着一份新鲜和一点紧张的心情,我开始了实习的第一天。刚开始实训时,面对着实训书,我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熊文敏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开始一笔一笔地填写。不管自己做的都小心,还是错误连连,让刚接触这些知识的我烦躁不已,改了又改,但是苦的还在后面,写金额的时候,写错一个,要改正它还得要用红笔划了再用蓝色或黑色的水笔改正。由于自己的不细心,登记下来发现基本上每张账都让我修改过。看着真壮观啊!真是“佩

服”自己。在登记记账凭证时,有一些分录都还不太会,还老是要请教老师和同学,看着同学们都做的很快,而且还很顺利,这就只能说明以前的知识没有学扎实,课后也没有去巩固这些知识点,所以在这次实训中又学到了很多分录,很多细节方面的知识,并把它牢记在心里。

但是老师说的对,越是错的多越好,因为只有在错的过程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经验当看到自己做的实训作业时,感觉很骄傲,虽然错了很多,但是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实训课上,和同学一起讨论,一起进步,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在出纳实训上,我学到了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学会了如何填写凭证,如何登账……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作为一个会计来说是最基础的东西。但基础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第一节实训课,老师给我们做准备工作,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你不仅需要细心,还需要更

多的耐心。虽然有老师的言词教导,但是还是避免不了错误。

只有在实训中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只有通过实训才能增进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进步,平时总以为自己学的很好,知识学的很牢固,在实训中才能知道自己原来很多知识没有学好,比如:原始凭证的填制等。像托收凭证由很多联组成,开始时不知道哪一联才是本单位作为原始凭证。还有在登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时候,它们两个是序时账,在登记时要逐笔进行登记,但在进行实际登账的时候会把它登在一起。在登记完现金日记账时要与现金盘点表进行对比,如发现盘亏或者盘盈时要及时在现金日记账上面反映。在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时要与银行对账单进行对比,如有未达账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在实训中我们还学习了点钞的技能。人工点钞的基本步骤:拆把、点数、扎把、盖章。我们总共学习了四种点钞 的方法: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单指多张法、手持式多指多张法、手持式扇面式。四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前总觉得点钞是最简单最好玩的,谁知道自己真正练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么辛苦,就比如手持式多指多张的来说吧:点钞时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捻下一张钞票,依次清点四张钞票。在清点的时候要求用左手持钞,中指在前,食指、无名指、小指在后,将钞票夹紧,四指同时弯曲将钞票轻压成瓦形,拇指在钞票的右上角外面,将钞票推成小扇面,然后手腕向里转,使钞票的右里角抬起,右手五指准备清点。右手腕抬起,拇指贴在钞票的右里角,其余四指同时弯曲并拢,从小指开始每指捻动一张钞票,依次下滑四个手指,每一次下滑动作捻下四张钞票,循环操作,直至点完100张。这种方法虽然省力、省脑,而且效率高,能够逐张识别假钞票和挑剔残破钞票。但是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忘记自己数到哪里了,总是得重头来过,经常练着练着手就很酸痛的感觉,刚开始学的时候连数都不会数,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还是有很显著的进步,虽然有点累,但是坚持了还是能看见成果的。

实训是在我们充实、奋斗的过程中完成的,记得实训的开始是那样的忙碌和疲惫,甚至是不知所措,只能依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通过实训,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会计的十三个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还体会到了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

第四篇:2011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1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会计人员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汲取知识掌握技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最有效办法。

最近一阶段一直在观看2011年会计继续教育的视屏讲座。学习本的会计继续教育课程,在这次学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会计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学习。

一是学习了对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会计的反思

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同利益相关者围绕公允价值会计的命运展

开了空前激烈的博弈。以金融界及其监管部门为代表的反对方,视公允价值会计如“瘟疫”,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夸大了金融机构的损失,并通过账面损失与资本市场交叉传染的方式危及金融机构的生存,因而强烈要求暂停或终止公允价值的运用。以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为代表的支持方,则视公允价值会计为“英雄”,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增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如实反映了华尔街片面追逐高成长高回报所带来的危害,让世人及时了解金融危机的演变和全貌,有助于监管部门分清金融机构的良莠,并确定拯救的优先顺序,坚决主张公允价值继续运用。因而,金融危机后,需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理论反思。

通过学习对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理论反思,全面了解 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理论基础、明确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掌握公允价值本质,进而能够从专业角度进一步分析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财政部会计司主张“不跟风”,提出了不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动而修改我国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即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规定均不作调整。IASB明确表示赞同和认可,认为我国的做法不构成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也不影响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二是学习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与现实效率

通过学习了解了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市场共同存在于一个经济系统中,并且随着两者效率的变化而相互替代或者融合,在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而计划体制发达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更加有效。我国目前急需完善内部资本市场,在责任会计的逻辑下,也学习和理解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相关理论,对指导企业资本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理解了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解决我国外部资本市场效率低的问题、内部资本市场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启示,在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外部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在获取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资金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在项目之间重新进行配置。因为,外部资本市场在会计和审计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经理们可以很容易地从项目中获取私利,因此,外部投资者不会为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本,从而导致单个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从外部资本市场募集到充足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内部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

用。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存在着一个合理的边界。由于市场机制的竞争性,当内部资本市场的边际效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外部资本市场就会取而代之。内部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本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替代的关系,经济转轨时期,二者经过长期的调整,寻求着相互之间合理的边界。所以,发展和完善外部资本市场,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学习了杠杆效应与企业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界的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固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了解这种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地规避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也是研究资本结构理论,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有三种,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综合杠杆。

通过本讲的学习,全面掌握了有关成本性态的含义及分类,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的含义与计量,以及经营杠杆与企业经营风险、财务杠杆与企A业财务风险、综合杠杆与企业总风险之间的关系。综合杠杆系数是对总风险大小的量化。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综合杠杆系数越大,总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由综合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进行组合,以获得一个理想的综合杠杆系数和企业总风险。如经营杠杠高的企业可以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这样高的经营风险便能被较低的财务风险抵消,从而获得一个适当的企

业总风险。当然,在选择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组合时,应以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风险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四是学习了时间价值观念与证券估价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又称货币时间价值。众所周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不存在通货膨胀,等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也不相等,今天的一元钱和将来的一元钱不等值,前者要比后者的经济价值大。例如,若银行存款率利率为10%,将今天的一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就会得到1.10元,可见经过一年时间这一元钱发生了0.1元的增值,也就是说今天的一元钱和一年后的1.10元钱是等值的,这增值的0.1元钱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它是由于你放弃使用这一元钱,由银行使用而支付给你的按放弃时间长短计算的报酬。可见,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产生的,是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是公司理财的四大基本观念之一。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运用领域之一就是企业的价值评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公司的理财目标。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与证券估价结合起来,在讨论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证券估价问题。通过本讲的学习,全面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及其在公司理财中的运用,理解证券估价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各种证券的估价方法。

五是学习了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与创新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防御、保障系统,在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审计职责的全

面履行,有赖于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准确理解。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家审计需要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转变提供服务保障。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国家审计的发展演变规律、了解其特点、逐步揭示其内涵、创新与发展国家审计职能。

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国家审计本质、国家审计职能内涵和国家审计职能演化的一般规律、国家审计职责基本特征及其法定职责。了解国家审计演化的基本特点和总体框架。了解国家审计的创新与发展。六学习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与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实践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财经法纪、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加强对权力监督与制约、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推进反腐败制度建立、问责追责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产生、发展与创新过程,重点掌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了解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保障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此次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一、会计岗位是一个非常需要细心与耐心的工作,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应该将自己的心全部都“归零”。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吸收更多有用的东西,将自己的心态“归零”就如刚出生的新生儿一样,什么都是重新开始,去努力的适应一切的不适应,经过一番自身的体验跟探索,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一直延续下去。这也就是我们以后要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困难是一样的。

二、要学习为人处事。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同时,同行之间沟通尤其重要,许多东西都是你学一点,他学一点,在休息时间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也在这种沟通讨论学到了东西。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在学校自以为学得不错,但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太多不足。不是学得多就有用,更重要的是学得精,通过本次学习,我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学到了一些在学校上没有的知识。作为现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学好我们的专业课,学扎实我们的专业知识,还要抓住任何实习机会努力加强实践经验,并把我们所学的和我们所做努力结合在一起。

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让我明白了:会计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道德意识的提高、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应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会计行业的大事来抓。我们要认真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原则,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

第五篇: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 ”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 “信息系统论 ”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刚学习该课程的时候,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之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特别在向我们介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个账户的适用范围是决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结合前面的知识来准确地认识每一个细节。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下载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会计准则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财务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9月18日,集团公司组织全体财务人员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培训,两天的财务知识培训已经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两天下来我的......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篇一:会计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商业会计的心得体会 商业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商业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

    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以及强化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充分体......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学习会计的心得体会 在和润会计学习会计近3个月,心得体会颇多:通过积极参加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使自己思想认识得到大提高、工作思路得到大开拓。 首先,要树立......

    2013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大全

    2013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课程的学习,通过学习这些新的知识理论,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储备了知识。我们在今后......

    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财务会计学是指主要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形式来满足有关方面的决策,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为主要目标的会计学。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

    2013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3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会计人员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勤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