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心得体会
-------王秀凤
参加了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件件安全事故的事例,使我深刻感受到加强幼儿安全工作刻不容缓。血淋淋的事实让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工作性质,也让我明白了每一位普通教育者的责任,再一次理解了安全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颇多。一是提高了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我对作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通过专家列举大量伤亡数据,我看到每年学生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令人焦虑和心痛。为我们每个培训人员敲响了警钟,更改变了过去对于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干完了不要”的错误看法,明确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那就是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二是系统、全面了解了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懂得了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和途径。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寻,只要我们把握了,就可以解决。我们的专家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实很多都是由于教师和当事人安全意识淡薄、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学校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如果教师对安全的认识程度高一点,多一份责任心,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首先应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安全的认识程度,提高随时、随地防范不测的能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来自千家万户。学生安全,家长放心,学校顺心,政府安心;学生不安全,家长伤心,学校闹心,政府烦心。另外,稳定的教师队伍,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应提高社会的协调能力,如:建筑工地要有警告牌和护栏,严禁学生入内玩耍;在马路危险处应设立醒目的警告牌,河流、池塘等水深处要有警告牌和护栏等。
再次,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思维、习惯、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的技能和知识;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月月讲,安全教育常挂心、大家生活才安心”;应从孩子抓起,使安全教育影响孩子的思维和行为,使孩子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大事。
结合培训学习,我觉得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门卫的管理,严格值班教师工作职责,杜绝社会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谨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每周要对校园内的所有设施、场所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尤其注意电、火、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努力为广大的学生、教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经常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使广大学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珍爱生命,平安一生”的观念,并掌握简单、基本的自救知识。
四、高度重视学生交通安全,在校园外公路旁设醒目的交通警示牌,放学时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有序过马路;每时每刻提醒学生随时注意安全,提高警惕。
五、对学生普及必要的意外事故处理的方法,学会自救,他救的常识,记住几个重要的报警电话:“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此外,生活中的安全防范知识也应告知学生,如: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后怎么处理,哪些不良行为有害健康,如何防溺水等等的安全常识。
总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做到警钟长鸣;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做好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作艰苦的努力方能实现!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撑起一片和谐、安康的蓝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二篇:《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在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第一天课程,上午我们听取了市委党校荣华老师主讲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一课,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个人感觉到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里,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其处理好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青年干部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下面,针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学习所得及所感进行简单总结:
一、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其严重程度及影响的分为可分为四级,一级最严重,依次递减。
2.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
(1)。应急管理的含义及其产生和推进:应急管理也叫危机管理,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监测、发生时的处理和处置及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在2003年SARS发生之前,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在2005年,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级别的应急管理办,至今,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点从我们处理汶川、芦山地震及H7N9流感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2)。针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危机意识差(包括政府、领导者、公众)、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干部队伍素质急需加强、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3)。应急管理的对策:
a.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b.掌握好控制恢复活动和共同活动这两大基本行为;
c.注意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发生时的冷静决策、发生后化“危”为“机”的三个环节;
d.提高驾驭全局、快速应变、组织协调、快速决断的四种能力;
e.坚持5s原则,即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承担责任、真诚沟通、权威证实。
二、学习体会:
在今天的学习中,针对当前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中,涉及到领导者包括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差,干部队伍素质仍不高等等,从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的发生来看,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等原因都会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所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领导干部、尤其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干部关于系统学习及应用处理突发事件的这项任务就显得责任尤为之艰巨、重大。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1.要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强趋利避害、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方面可以深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方法的科普宣传,同时,围绕重点预防对象,如在校学生,敬老院的老年人等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预警监测机制。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发布预警信号,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
3.建立健全恢复重建体系。根据灾情和各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个人为依托,制订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资金筹集、检查落实等。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要做到以下四“不”:
1.承担职责不推卸。要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了解情况,协调各方,使群众面对困难和冲突有主心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2.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冷静的态度是处乱不惊的外在表现,身为领导者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低头。树立危机的正确态度,主动出击,快速决策。
3.面对困难不畏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4.应对媒体不慌张。要高度重视媒体,发挥其独特功能和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让媒体发布官方正确的信息。谣言起于暧昧,止于公开,有效控制谣言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媒体通过媒体来教育群众,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突发敏感事件的善后工作。对于突发事件不仅要重视预防工作和应对处置工作,还要重视善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灾后心理干预,科学规划恢复重建。
总之,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提高青年干部自身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三篇:《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们在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第一天课程,上午我们听取了市委党校荣华老师主讲的《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一课,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个人感觉到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里,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将其处理好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青年干部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下面,针对《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的学习所得及所感进行简单总结:
一、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知识: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事件的等级及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按照其严重程度及影响的分为可分为四级,一级最严重,依次递减。
2.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
(1)。应急管理的含义及其产生和推进:应急管理也叫危机管理,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监测、发生时的处理和处置及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在2003年SARS发生之前,我国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在2005年,国务院成立应急管理办,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级别的应急管理办,至今,我国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点从我们处理汶川、芦山>地震及H7N9流感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2)。针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危机意识差(包括政府、领导者、公众)、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干部队伍素质急需加强、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
(3)。应急管理的对策:
a.贯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b.掌握好控制恢复活动和共同活动这两大基本行为;
c.注意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发生时的冷静决策、发生后化“危”为“机”的三个环节;
d.提高驾驭全局、快速应变、组织协调、快速决断的四种能力;
e.坚持5s原则,即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承担责任、真诚沟通、权威证实。
二、学习体会:
在今天的学习中,针对当前我国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中,涉及到领导者包括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差,干部队伍素质仍不高等等,从近年来我国各地突发事件的发生来看,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等原因都会导致突发事件影响的扩大化,所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领导干部、尤其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干部关于系统学习及应用处理突发事件的这项任务就显得责任尤为之艰巨、重大。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1.要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增强趋利避害、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方面可以深入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方法的科普宣传,同时,围绕重点预防对象,如在校学生,敬老院的老年人等等,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宣传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2.建立预警监测机制。通过信息情报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端倪,发布预警信号,为及早化解各类突发事件奠定基础,避免仓促应战、盲目应战等不良现象发生。
3.建立健全恢复重建体系。根据灾情和各地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个人为依托,制订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资金筹集、检查落实等。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要做到以下四“不”:
1.承担职责不推卸。要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了解情况,协调各方,使群众面对困难和冲突有主心骨。在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2.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冷静的态度是处乱不惊的外在表现,身为领导者要做到矛盾面前不退缩,压力面前不低头。树立危机的正确态度,主动出击,快速决策。
3.面对困难不畏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4.应对媒体不慌张。要高度重视媒体,发挥其独特功能和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让媒体发布官方正确的信息。谣言起于暧昧,止于公开,有效控制谣言的传播,要善于引导媒体通过媒体来教育群众,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重视突发敏感事件的善后工作。对于突发事件不仅要重视预防工作和应对处置工作,还要重视善后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灾后心理干预,科学规划恢复重建。
总之,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学习,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对于提高青年干部自身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
第四篇: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定稿)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送陪下乡”活动心德体会
------------------
2011年8月18日-19日,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送培下乡”活动在安康市新安职业中学举行。全市各县区教育局主管校园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安全股室负责人,中小学,糼儿园安全管理人员,市直学校主管安全工作的校长,安全科室负责人共18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
开班典礼由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柏林主持,陕西省学校稳定安全与应急管理宝鸡培训中心主任苏振武作培训要求,省教育厅稳定办副主任陈国栋作了重要讲话。此次“送培下乡”活动,共举办了四场讲座,分别是:陕西省教育厅稳定办副主任陈国栋主讲的《教师在应对突发性事件中应注意的问题》;陕西省十佳律师张艳芝主讲的《学校安全事故防控与处理实务、中小学安全事故相关法律咨询与互动》;苏振武主讲的《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路与对策、班级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宝鸡文理学院教师李存生主讲的《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与矫正》等。
通过这次的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项培训,使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校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它联糸着上百个上千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我们要时时、处处抓安全。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意义深远。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增强意识
在领导高度重视并具备一定安全管理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安全工作意识。学校主要领导一是利用例会或集中学习时间认真的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帮助教师提高安全认识;二是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贯彻好学校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三是通过学校各项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来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自护能力。这些都是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前提。
二、明确责任
学校要抓好安全工作,光有领导高度重视和提高教师认识还不够,还要动员全体老师的力量来共同抓好安全工作。首先要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要点,围绕这两点具体开展工作。其次,围绕这两个点有计划有步驟开展落实工作。为完成这两个点任务实现学校安全无事故,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安全管理要思路清晰,明确各级安全工作的责任人,避免工作推诿的现象。制定好安全管理的制度。
三、管理到位、齐抓共管
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到位。我认为这个落实主要是靠领导的带头作用,领导要起到表率作用。领导工作要做到勤、细,不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还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学校分配的安全工作要尽量分配均匀,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学校要经常听取教师对安全工作的建议或意见,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四、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安全隐患时时有,为了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的教育。只要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以及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我想会减少很多事故的发生。
总之,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要处理好 “安全”和 “教学”的关系。要以“教学”为中心,“安全”为前提,只有学校不出现安全问题,才能更好地抓好教学工作,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抓安全工作也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没有安全的保证,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安全工作都应行动起来,齐抓共管,应该使老师敢管、会管、充分调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安全工作才能真抓严、抓细、抓实,确保安全工作无差错。所以从这一点看应该说“安全第一、教学第二”。
第五篇: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急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公司举办了为期5 天的培训班。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 2 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培养危机意识。篇二:应急培训心得体会 应急办培训学习心得
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结束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这次的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一、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包涵核心要素为:一是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落实各自承担的专项预案,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遇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专题教育及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培训,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学习、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第一,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突发事件预警的起点。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第二、建立具有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现在的突发事件多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高度流动性,但政府在应急管理上,应多发挥地方和基层的作用。因为,分权的政府不仅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并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和更高的效率;而且,随着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回应性的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化的需要,政府建立分权性质的应急管理体系也成为可能。第三、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公共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持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是首要的选择。在此过程中,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消除伴生流言、恐慌等副效应,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处理成本。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只有政府与公众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了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安定、和谐美好,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才能平安幸福。篇三:第三期公共应急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 ***第三期公共应急管理培训班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这两个星期里,我有幸参加了***第三期公共应急管理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我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参加班级和小组讨论,交流各单位成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努力提高自己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很多。下面我非常荣幸作为第二组的代表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次培训期间的收获和感想。
一、本次培训班的总体感受。
回顾近两个星期的学习生活,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次学习,涵盖的知识面丰富,触及和探讨的问题深刻,思考和分析公共应急管理的观念先进、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对指导我日后工作的帮助大、针对性强。具体来说,本次培训班给我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组织安排细。这次培训班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行政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的各位老师对培训班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课程设置安排以及参训人员的吃、住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做到了精心安排,周密组织,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临时组成的班委也切实负起了管理、组织、协调、服务等职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我们学员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培训规格高。本次培训班在东莞行政学院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还安排了前往国家最高学府清华大学进行集中培训,授课老师都是高等学府、国家部委的一批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对本领域工作有深入研究的市应急办、信访局、地震局、卫生局领导,他们的授课凝聚着大量的知识的结晶,其深入浅出的讲解,迅速有效地传递着最新和最具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信息,他们的授课让我感到受益匪浅。三是学习内容精。我觉得本次培训切实做到了“缺什么、训什么”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了合理安排,整个培训,既有基础理论辅导,又有业务知识指导,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实践性很强,对于我以后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为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教学计划实。整个培训过程,计划周密,落实到位。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安排了涉及应急管理各项内容、各个环节的13个专题,也有既有集中授课、也有实地考察,整个培训班安排紧凑,让我有尽管学习培训时间短,却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二、本次培训班的收获。通过这次系统化的学习和培训,全面提升了我的应急管理知识层次,对提高理论水平、澄清模糊观念、增强业务能力、找准工作定位,都有很大帮助!本次培训班的收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此次学习中老师所讲授的内容都紧贴国内外和我市当前最新的应急管理的形势和研究内容。张勇军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和思考”,王学敏老师的“当前东莞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王振耀司长的“中国自然灾害形势与国际应急管理体制”、等多个专题教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应急管理的发展形势的认识,对当前应急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清楚了自身肩负的使命及责任,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本次学习,看到了许多自己和本单位本单位和本人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以前没有认识到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自己以后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是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本次培训授课的老师都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应急管理的相关部门领导,他们的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教授的各个专题,观点鲜明,内容生动,论述清晰,启发性强。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番番激烈的讨论,一位位老师精彩的讲述循序渐进的启发了我的思维,使我不断地思考、提高,全面加深对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方向、当前应急管理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的了解,对今后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实施科学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也使我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技巧进一步丰富、观察问题的视野进一步开阔。特别是组织我们参观了国家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国家应急管理的具体实践和做法,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应急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
三是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由于我对应急管理工作接触时间短,应急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经验较为缺乏,本次培训班为我提供了一次系统的学习机会,让我全面地掌握到应急管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对应急管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领会。如黎雪琴副局长讲授的“我市信访情况介绍”、王郅强教授讲授的“社会群体突发事件应急与危机管理”以及傅思明教授讲授的“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让我有效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刘铁民院长讲授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让我了解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及编制原则;史安斌教授讲授的“危机传播与媒体关系管理”和张巧莉主任讲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让我懂得了应对媒体的原则、技巧和途径;于安教授讲授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讲座”让我明晰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我的应急管理的知识结构得到了丰富,理论修养得到了增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是促进了交流,加深了认识。这次培训组织我们到了清华大学进行了集中培训,让我们来自各个镇街的各位学员相聚一起同学习、同生活,让我们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互相交流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了解各镇街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取长补短,共同促进。
可以说这次培训班的学习,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不仅把我引进了应急管理知识殿堂的大门,让我提高了应急管理思想认识,掌握了一些应急管理工作方法,有效提高了自己的应急管理业务素质;而且使我的应急管理理论水平和理念有了较大提高,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知道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方向,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积极学习,不断总结提高,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重点提高自己解决复杂矛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把自己尽快培养锻炼成为一名具备丰富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管理技能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