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西华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作为西华大学第三十九期党校学员我有幸参观西华大学校史馆,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校史是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刚踏进校史馆我就被校史馆厚重的历史感,沧桑感震撼,在我的面前是数不清的奖杯与奖状,这一张张奖状、一座座奖杯展示了学校的辉煌与不凡。走过一间间展厅,慢慢的了解一代又一代的“西华人”为学校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历史仿佛在我面前一幕幕上演,看着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自已,既感慨又自豪,我为先辈创校艰辛而感慨,为自己身为一个“西华人”而自豪。
西华大学是由成都师范专科学院与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合并而来,经过无数西华人的奋斗,西华大学已经成为四川一流,全国知名高校。学校站在新的起点上,继承创立西华大学的先辈的光荣传统展望未来,西华大学作为一个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始终努力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培育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校以“求实”、“明德”、“卓越”为校训,践行大学培育人才的宗旨,同时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与活力。在学校的大力培育下,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40多分钟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既认识到了创立西华的先辈创校的艰辛,又看到了当代西华人为学校的发展而殚精竭力。西华是西华人之西华,作为一个西华人我感到骄傲,同时又感到自己责任重大。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这就成为了我们的首要任务,趁自己还年轻,努力去完善自己,坚守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绽放青春。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句名言所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秉承“求实”、“明德”、“卓越”的校训,努力奋斗,坚持不懈,争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再为西华大学的校史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篇: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65年的成长与积淀。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 1949 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 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新中国的军事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了。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为把大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第三篇: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为了加强学院学生对母校的历史了解,从学院建立之初的艰辛到其后的卓 越成就,了解学校的名人名事,加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党组织今天组织参观校 史馆,学习校史。
为配合学校校庆,回顾办学历程、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展示办 学成就,2008年建校50周年之时,学校设立了天津高校中首个具有校史馆功 能的校庆成果展室,地点坐落在河东校区主楼的三楼共享大厅。2011年学校整 体搬迁到西青新校区,校史馆于同年落成并开放,其所承载的功能也进一步拓 展。校史馆成为爱校荣校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 党建思政教育基地。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共计展出实物400余件和照片 1000多张,分为二楼和三楼两层布展。其中二层展出的是天津工业学的历史渊 源和天津纺织工学院时期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历史,三楼展出的是2000年创建天 津工业大学至今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历程。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工大经历了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北平大学 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北洋大学纺织系,天津大学纺织系,河北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一步步的转变,近百年的办 学历史,五十八年的建校岁月,记载着工工大人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的创业历 程,见证了工大人坚韧不拔、弥久益坚的优良品质。
通过参观校史馆,我见证了天共大的逐渐强盛,无论是战火岁月还是和平年月,天工大都在路上。天工大人坚守“严谨 严格 求实 求是”校训,不 断向前,开阔进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全部。
我对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严谨即严密谨慎,逻辑严密,思维缜密,无论 是对我们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还是对于现在所面临的学业,讲究逻辑、严谨 治学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严密的做事态度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尊重科 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追求卓越。更是我们天工大人的优良传统。严格即 在遵守制度与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一方面是指我们学校制度严格、标准严 格、措施严格、实施严格、考核严格。在办学的各项工作中,始终秉承严格管 理、严格要求的精神,使各项工作都能上水平、出成果。另一方面也是要求我 们天工大人严格律己,省身做人。求实即讲求实际,求真务实。做老实人,办 老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更不要不懂装懂,而 是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求得实效,结出实果。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天工大 人。求是就是探索规律,把握规律。一方面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兴虚浮,勇于创新,不畏权威;另一方面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照科 学发展观建设学校,发展学校各项事业。
参观虽已结束,但我校的光辉历史仍历历在目。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 时刻牢记天工大校训积极进取,不断向前,今日我为学校自豪;明日学校以我 为荣,争做一名合格的天工大人。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1402班
王奉献
2017年4月26日
第四篇: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感想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感想
会计1103 宫新宇 0301110315 今天,为了回顾江南大学百余年的风雨征程,追寻江大人五十载的奋进求索,我和同学一起参观了江南大学的校史馆,感受颇多。现在就来他一下自己的感受。
钱绍武艺术馆展示并收藏了著名雕塑家、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绍武先生的雕塑、素描、书法等作品50余件,匠心独具,特色鲜明。
民间服饰传习馆收集清末民国时期的服饰1500余件/套和考察图片100余幅,是集实物性、开放性和研究性于一体地收集、保藏、研究和传播中国民间服饰实物标本的机构。
设计馆展示了我国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以综合版面、模型、实物、多媒体动态展示等多种手段,多层面展示国际化的前瞻视野下的最新设计教育创新成果。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对江南大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更深的感情,重温的是历史但更重要的是把握未来!兴教图国强,轻工著华章,江南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对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值此建国60周年暨江南大学建校51周年之际,我们应该把握这难得的历史机遇,立志发奋读书成就自己的青春与梦想,为江大做出更大的贡献,为社会尽一分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贡献吧,可以从许多方面:让我们把我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载入校史,给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加油吧!
第五篇: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有感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有感
今天,我和同学一同参观了我们江南大学的校史馆,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住的感叹,原来江大是这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原来有这么多的志士仁人都是我们的校友。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辉煌成就,看见了他们治学之心的坚定,看见了他们为我校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为一个江大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
而在参观校史馆的过程中,我却对一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江南大学的历史反映了近代史中列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破坏和我国爱国者的反抗与探索。
位于我校公益图书馆一楼的校史馆。校史馆展区面积为760平方米,分为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
走近了,首先看到的是我校的发展历史,由最初的三江师范学堂到现在的江大,不同时期使用的印章、校徽、校歌、纪念章,反映学校不同时期风貌的老照片,都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了的江大历史里程。接下来,我看到了许多我校的著名教授们,学者们,他们的笔记,他们的奖状,他们用过的化学仪器,计算机,学过的书本以及他们的学习历程和研究成果。他们的治学态度令我敬佩,尤其是笔记,那么复杂的机械图,工工整整的,看上去都觉得很乏味,很烦,更别说是用画的了。我从自身和他们的对比中发现了不足,并决定向他们学习,弥补自己的缺点,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江南大学的前身是,是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在1947年10月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也是无锡近代唯一的一所包括文、理、农、工多学科的综合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南大学奉命撤并,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南京工学院、苏北农学院(今扬州大学)、苏南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新建高校。
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其数理系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苏南师范学院,组建江苏师范学院)。1952年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学科合并组建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故在该领域有“网尽全国英豪,食品天下第一。”的美誉。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无锡大学的基础上批准创办新的江南大学。1996年和1997年夏,顺利通过中国轻工总会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 论证。1997年9月,中国轻工总会批准无锡轻工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项目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 的近百所高校之一。至此,我们江南大学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现在的江南大学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博士专业点,59个硕士专业点,8个工程硕士点。全校18个院系中有15个院系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等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现阶段学校的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培养高质量,尤 其是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轻工人才的基地;成为轻工科技领域某些重大课题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和信息服务的中心;成为轻工行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 成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江南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具有免试接收台湾学生资格的大陆123所顶级高校之一,全国统招一本生源高校,且为全国具有自主招生选拔资格高校之一。
在江南大学近代这么长的发展阶段里诞生了众多的杰出校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洪平凡,邓鸿勋,季克良,王骏,吴仁祜等人。邓鸿勋是工业工程管理系52届毕业生,曾为工程师、研究员。曾任无锡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海南省委书记兼省人大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正部级),曾被选为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并当选为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于1994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洪平凡,纺织工程80届毕业生,现供职于联合国总部,新任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季克良,发酵64届毕业生。现为中国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常务理事,江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曾当选为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贵州省七届政协委员、贵州省八届、九届人大代表、贵州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王骏,发酵专业75级学生,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政府部门、生物技术公司从事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逾25年。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数十篇;持有10余项中国、美国专利。吴仁祜,67届机械系毕业生,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少将。除此之外,我校还有众多其他著名校友。虽然他们与我们并不相识,但他们成功的例子无不激励着我们向着我们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执着奋斗。
荣毅仁更是对我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江大能有今天,离不开荣氏家族和广大校友的支持。在校史馆我看到了很多校友赠给学校的物品,还有50周年校庆时校友所写的祝福卡片,每一张卡都代表着一份深情,都代表着对母校的热爱与感谢。上面真诚的文字诉说着江大50年的辉煌,真情令人动容。
最后,一个展厅,挂出了很多名人大家为江大题的字,也展示了蠡湖校区的设计图和设计者、蠡湖校区奠基纪念碑,介绍了现今江大的标志性建筑、图标、校歌、校徽,还有各个学校在江大校庆时赠给江大的各种礼品.参观过校史馆,心中不觉产生了自豪之情,对于校友们的寄语,我感慨良多。我意识到,那么多代人的努力,那么多校友的支持,都是为了让学校更好,而让学校好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明天的母校能够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是为了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有更好的环境读书。我们不可以辜负他们的希望,我们只能努力,创造出成绩。有一天,我们不仅以江大为荣,相信江大也会以我们为荣!
短短几十分钟的校史馆参观,虽说不能让我了解到我们学校的全部历史与光辉成就,但是,这次经历必将对我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前辈们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向着前辈们的高度不断攀登,不断进步,不断努力。为将我校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