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井观天听课体会
《坐井观天》听课体会
好花红中心小学 卢定秀(2017.10.26)《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成语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欧阳老师努力引导学生积极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勤思多想。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兴趣十足地进行识字学习,并在课件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并准确找出青蛙和小鸟进行了三次对话。
结合各位老师的评课意见,我谈谈听这节课的体会,归纳如下:
1、情景创设新颖,到位。一开始,欧阳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课文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课文内容省时地展现出来。出于最后效果不是很好,我决得老师在课前游戏时可以强调一下课堂纪律。(老师可以说:我们做游戏时。只有认真听,不吵闹才会又快又准,谁来说说在上课时,要做到哪些?这时就可以适机强调纪律。)
2,合作探究。
欧阳老师提了三个问题。(1)画出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为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学会了什么? 在一二个问题学生合作得不错。教师能把握事迹,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到故事中,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拓展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无边无际的。我觉得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下句式训练:()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如果真是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了。3,老师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青蛙的感受,创设了办法,把书卷成一个筒,然后闭上眼睛看。这个方法很好。只是不要移动,学生就知道青蛙天天懒懒地坐在井里能只看见一个固定的小小的天。
4、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材,特别是在理解文字方面。“你知道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吗?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飞了一百多里”引导学生先通过文字想象,在理解有困难时再运用课件,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
5.在学习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揭示寓意时。教师直接提问,让学生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飞得高,才能看得远。可能老师担心时间问题,就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得到充分体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问题简单化。把“从这个故事中,你学会了什么?”换个说法“文中的小鸟和青蛙你更喜欢谁?”学生可能会回答喜欢小鸟。为什么喜欢小鸟?用句式“因为
,所以喜欢小鸟”展开教学。然后顺势指导:小鸟因为去过很多地方,看见过森林,大海,高山……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见多识广”而青蛙却“目光短浅。”那么寓意就自然融入到学生心里。最后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比如“孩子学习一二三的故事。”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调研活动,欧阳老师对于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有效性,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同时,又能走出教材,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这样的课堂才更具有效性吧!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实践与积累。备课除了备文本,还要备学生。
第二篇:坐井观天 听课体会 余紫燕
《坐井观天》听课体会
余紫燕
10月18日,我有幸聆听了胡艳老师的《坐井观天》公开教学,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我从胡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她扎实的基本功和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从各方面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创设情景,读中感悟。胡老师语言亲切自然,感染力强,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知,使学生理解寓意,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与范读,激发了学生读的激情,学生始终读得入情入味,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感。另外,胡老师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把握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之中,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教师创设了小鸟飞过高山、树林、大海、城市的画面,让学生在趣味中练习说话;再如理解“一百多里”,教师拿学校操场做对比解说,让学生形象地理解。
第二,教学生字词理解到位,拓展得当。一个“沿”字、一个“无边无际”让我记忆深刻。学生们看着图片说“井沿”,是井的口子,就是井口的一圈,最后终于说出是“井的边”。这个训练让学生不仅深刻认识“沿”的意思,还能自如地运用,真是拍案叫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学生有 的回答大海,也有森林,还有沙漠等等。
第三,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青蛙的感受,胡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把书卷成一个筒,然后闭上一只眼睛向里看。这样使学生亲身体会到青蛙的感受,便于理解。不过,在操作上要强调看的时候不要移动,学生喜欢这个活动,但朝筒里面看的时候左右移动,就体会不到青蛙永远只看到的一个固定的小天空。
第四,设计问题,放飞想象。胡老师设计了一个精典提问:青蛙跳出了井口,会看到什么?这给学生创造了尽情想象的空间。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们接受了,也为学生将来续编这个故事奠定了基础。
第五,面带微笑,营造和谐氛围。胡老师在课堂上始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给学生以鼓舞,营造了和谐轻松的上课氛围。
总之,本节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认真,能主动关注课堂生成点,能迅速接收与处理课堂信息,整体参与率达到95%以上。学生在教学的各环节兴趣浓厚,互动积极,参与率高,表现十分出色。
听了胡老师的课,我感受很深,收获颇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深挖教材,体现语文学科特点,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
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0一六年十月十八日
第三篇:《坐井观天》听课感悟
《坐井观天》听课感悟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成语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xx月xx日上午,我有幸听取了x柳青老师讲授的《坐井观天》一课。在教学过程中,x老师努力引导学生积极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勤思多想。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电纸书包的互动题板功能,让学生兴趣十足地进行识字学习,并在黑板上上x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并识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并准确找出青蛙和小鸟进行了三次对话。
通过x老师精彩的讲授,我谈谈听这节课的体会,归纳如下:
1.情景创设新颖,到位。x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角色扮演的特点,用头饰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课文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课文内容省时地展现出来。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2.问题引导,课堂生成效果好。x老师从“画出小鸟和青蛙的对话”“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为什么’”几个问题中能把握事迹,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到故事中,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拓展到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无边无际的。我觉得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下句式训练:()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如果真是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了。
3.随文识字,图文并茂。x老师从板书课题,课文学习,句子理解中穿插了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读,在想的课文学习过程中完成识字的教授,可谓是润物细无声,真正达到了教与学的目的。然后顺势指导领悟成语含义,那么寓意就自然融入到学生心里。最后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
总之通过本次听课调研活动,x老师对于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有效性,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能够利用电子书包互动题板识字,理解课文,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时,又能走出教材,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这样的课堂才更具有效性吧!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实践与积累。备课除了备文本,还要备学生。向x老师学习!
第四篇:听课体会
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
听课心得体会
在2017年11月21日,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的揭牌活动,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我感到很高兴。在此次活动上,我们还听了肖俊老师和刘英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两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身感自己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回顾教师们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老师的特点。刘英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肖俊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
刘英老师上的《景德镇的瓷器》一课,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时,先教给学生利用归纳总结的旁批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把主动性交给了学生,正真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老师还收集了许多美丽的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做成课件,不光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肖俊老师教学《骄傲的橡树》一颗,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猜想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想走进文本的欲望。这正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再去谈启示。整个教学过程突出重点,课件制作内容丰富,吸引学生。
这次听示范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课堂气氛沉闷,语言不够简练,对学生点评同样单一,缺乏指导,知识的落实上局限于口头,缺乏实际操作,落实到笔头上。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第五篇:听课体会
听课体会
程雪
听课评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管理者指导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听课评课具有教学管理功能、教学诊断功能、沟通协调功能、评估考核功能。
怎样听课评课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科研课题,这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便有规律可循,是艺术便是见仁见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卓有成效地听课评课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听课前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有的放矢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听课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否则,将影响听课评课的效果,听课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听课的类型目不同,听课的侧重点就会不同,听课者的角色也就不同,不同的听课者要有不同的心理预期,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了解情况性听课。如一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摸底听课、听新教师的课、不同课型不同阶段听课。这类听课一般不就课论课,而是以一节课为基础,以一组课(多课时)为单位多方面比较,重在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是专题调研性听课。这类听课实现设定预案、方式和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多重结论有先期预测,重在观察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况,搜集充分理由数据,进行多角度考察与评价,一般不强调及时交换意见。
三是观摩学习性听课。一般目的是树立典型、推广新经验、新思路、新做法。
四是检查督导性听课。一般针对课堂教学,重在考查教师对教材与教学要求的落实情况、教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实际教学效果。如:不合格课的回访,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这类听课必须有明确的优劣评价及改进建议。作为听课者都要放平心态,都要以学习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来听课评课,即便是学校管理者也不要颐指气使;即便是学术权威也不要盛气凌人,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无论是同学科听课还是跨学科听课,无论是教材熟悉还是生分,听课者都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一要了解进度。讲课教师讲的是哪一单元、哪一章节的哪些知识点,老师的课型是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还是实验实践课。
二要学习课标。通过课标学习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教学建议,所讲内容知识、能力和道德上的要求。
三要熟悉教材和学生。要弄清听课班级班风学生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通过研究教材知道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还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倾听名师关于这一章节的精品课,然后自己在心理上初步形成一个教学预案。
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一要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以便记录授课教师的课堂实录,现实中许多听课者随性很大,有的用几张白纸做听课记录,有的听课笔记用一本丢一本,听课者一定要用专用的听课笔记认真记录,并把它当做一种教育资源收藏,这样既方便评课,又便于为以后同课异构提供参考。
二要准备教材以及先关资料,许多教师听课时大多是借用学生的课本,这样不仅影响学生学习,也影响自己的听课效果,必要时,听课者还应当向讲课教师索要教案、讲学稿、随堂训练讲义等。
三要准备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录音笔、录像机等,以便课后通过录音、录像反复研究,进行详细的评价。
二、听课中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获
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必须全身心的投入,要在课堂启动以后,立即融入课堂之中。努力做好听、看、记、想四件事。
听要做到声声入耳。
在教学活动中听课者要集中精力听准下列三方面:
一听教学内容。侧重五点:
一是教师是否熟练掌握教材。教师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重组、广泛联系、设计有层次有分量习题训练。
二是知识传授与要点讲解是否准确、有深度。这要平听课者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认识程度来判断。
三是课堂中是否重点突出、疑点突破、难点分散。课堂表现为相对用时长,对应训练密集,多数情况下,能从教师的语言表述中体现出来。
四是是否注意了新旧知识间、前后内容之间以及教学内容与自然与社会生活、与当前形势之间的广泛联系。体现出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五是是否有规律性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出教方法、教教知识、教规律。
二听教师语言。
开展评课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评课者用真情实感去真心评课,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帮助教师提高新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团结进取,从而发挥评课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