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六街镇茶树小学养成教育教师心得体会
杨锡宏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及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以身示范,表率在先。
教师是学生面前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经常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开始我班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前几次老师严厉地批评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后来我在每次一进教室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桶里。这方面,李平英同学是我班的问题学生,他经常满地是纸花,地面总是脏兮兮的,我看到这种情景,就主动帮他收拾,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帮助他,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一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第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经常强调班风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重要一员,自己的言行关系到集体荣誉。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才能增长学生对班级的情感,鼓舞士气,为班级争光也就成了师生共同的心声。一面纪律红旗,鼓舞人心,这是学生守纪律、表现好 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都增强为集体争光的决心。
第四、要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要努力与班级同学做深入的心灵沟通,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有几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主动说心里话,教师可以主动和他交流,也可以和他的朋友交谈,通过间接地了解情况后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学生平等相处,有利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也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电话联系,个别谈心,纸条交流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不仅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的默默耕耘,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养成好习惯对于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
第二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经典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学生中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规范养成教育、规范学校管理制。
首先,在卫生习惯方面,要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在学习习惯方面,主要是纠正了学生们在听、说方面的不恰当的做法。如老师讲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时常中途拦截;甚至不听清楚问题就开始自顾自地发表意见。在班干的培养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同时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告诉他们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有资格去说服其他同学,熟记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期末通过半学期的综合情况再评出班十佳学生。当然如果誰违犯了班级常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也会在周评价表上显示出来。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相继提高,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良好班集体。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愿意搞好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习,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习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第三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中学生养成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花茂学校八(1)班:孙明雪 每个星期老师都会耐心的给我们上班会课,而养成教育是老师必不可少要讲 的内容,每次老师讲时,我都会认真听讲,课后思考老师讲过的话题。俗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长期形成的。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的联合,共同督促,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让我们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通过学习养成教育,我体会很多。
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身也无法改变。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1、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2、老师是我们的镜子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班主任老师的好形象被我们记在了心里,老师总是对我们很礼貌,时常以微笑的面容对待我们,因此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我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都让我们的内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3、养成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 “中学生行为规范”,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可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着整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中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长期努力, 需要我们在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我们进行行为规范练习,但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在我们中学生的内心里扎根发芽,这样我们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篇二: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养成教育培训心得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
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班主任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下面谈几点自己培训的体会。
一、注重小干部的培养
每个班都有班干部,老师不在的时候,班干部就是班级的核心。
我觉得培养干部其实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为重点,他们不但要对自己
有责任感,也要养成对别人的责任感。每个干部分管到位,这样全班
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们都在一个班级里,班级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和我们有关。我用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以折断的简单道理,培养孩子的集体凝聚力。
三、注重多方面习惯的培养
1、行为习惯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
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
言一行教育学生。
2、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
3、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
(2)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3)积极完成作业的习惯。
(4)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
四、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一个人成长过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教育学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师默默的奉献也是有意义的。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们的一生,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篇三: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
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理念,对学生进行学习及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以身示范,表率在先。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面前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经常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开始我班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前几次老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后来我在每次一进教室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桶里,刘航刚是我班的问题学生,他经常满地是纸花,地面总是脏兮兮的,我看到这种情景,就主动帮他收拾,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帮助他,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第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一年来,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刚接手新班级,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学期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现在许多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差,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眼睛贴在书上,说过很多次,他们也知道,可落实到行为上总是不理想,于是我上课时也搬来了凳子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讲台上,学生一看到我就会自觉纠正自己的姿势抬头挺胸,双脚并齐的坐在那里;发现这种方法很好以后,所以说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学生无穷的教育。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学会思考,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互相监督管理制度,培养自理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大胆尝试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开学时,班长由于家庭原因调了别的学校,群龙无首,我在参考老教
师的意见后,在班中实行了竞争上岗。学生觉得这很新鲜,纷纷尝试。但是当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明白班干部的辛苦。因此班中同学也理解班长的严厉,卫生委员的苛刻。对班级干部定期考评,吐故纳新。人人参与,人人受到锻炼,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班干部们努力工作,时刻注意规范言行,推动了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
第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经常强调班风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重要一员,自己的言行关系到集体荣誉。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才能增长学生对班级的情感,鼓舞士气,为班级争光也就成了师生共同的心声。一面纪律红旗,鼓舞人心,这是学生守纪律、表现好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都增强为集体争光的决心。运动会报名工作开始了,部分学生争先恐后的报名,这是教育的契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值得推广。但偶尔一次在全校性检查或评比中落后,例如合唱比赛我和学生共同努力了付出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学生们抱怨,叹息,悔恨,学生也会感到自责。这也是很好的教育契机,这情景说明学生有了思考,有了集体观念。
第四、要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班主任要努力与班级同学做深入的心灵沟通,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当然有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不愿意主动说心里话,班主任可以让她把心里话写在日记中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与学生平等相处,有利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也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每天晚上不按时睡觉,学习用品到处扔„„,希望老师严格教育。”难道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就可以放手,一点责任也没有吗?“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电话联系,个别谈心,纸条交流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不仅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的默默耕耘,使我深感:人才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习惯对于儿童成长尤为重要性。篇四: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习惯意识,本着坚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习惯培养关键期。
习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习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习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习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篇五: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经典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学生中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规范养成教育、规范学校管理制。
首先,在卫生习惯方面,要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在学习习惯方面,主要是纠正了学生们在听、说方面的不恰当的做法。如老师讲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时常中途拦截;甚至不听清楚问题就开始自顾自地发表意见。在班干的培养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同时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告诉他们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有资格去说服其他同学,熟记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期末通过半学期的综合情况再评出班十佳学生。当然如果誰违犯了班级常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也会在周评价表上显示出来。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相继提高,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良好班集体。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并且愿意搞好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习,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学生的预习习惯在和其它习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特别是对于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习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习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第四篇:养成教育 心得体会
养成教育 心得体会
俗话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所以说养成教育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管理。都要一一掌握,这样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我先从环境入手说一说。
每当走在街上时,总是会看到这样的标语: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你扔掉的不是垃圾,而是素质和道德等诸如此类的文明标语。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然而,要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要从小做起,从我们还是娃娃抓起。
我在街上买个什么吃的东西,或者喝点水啊什么的,吃完东西后的塑料袋,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子我都不会随便乱扔,要么就扔在垃圾桶里,如果没有垃圾桶就揣在自己的书包里,反正不会乱扔。但是,在路上如果看见有扔人垃圾,我不会去告诉他叫他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为什么呢?可能会觉得我只是表面做做样子的人。但是,街上乱扔垃圾的不止一个两个,每一个都去告诉他们,同学,你不能乱扔垃圾哦,把它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或者是,阿姨叔叔,垃圾要扔在垃圾桶里哟。这样的话去上学我估计都要迟到了,再加上个为了做环境小卫士,叫他们不要乱扔垃圾的理由,老师会相信你说的吗?当然不会。再者,如果和他们发生冲突怎么办。
就比如,现在在车上往窗外乱扔垃圾的被逮到了不是罚一定数量的金钱,就是让他们体验一下做清洁工的感受吗?有些乱扔垃圾的司机欣然接受,但是有些就非常不友好,被逮到了还试图想开车直接飞奔而过。对于态度不友好的我认为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又回归到最初,这只能说明他们欠缺的不止是一点道德素质。可能是从小就没有被教育好。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索性就不去告诉他们。
反正呢,要做好讲文明的好学生是不容易的,但是尽管难做还是要努力的去做到。环境问题就讲到这里。
光是做好讲文明的人是不够的,作为中学生还要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一个优异好的成绩首先要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身边都是爱学习的,天天写作业、话也不和你说的人,那么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会带动起自己学习,当然,有了条件还要靠自己自觉。
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式。明天的学习计划要在今天就要拟出来,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多久吃完早餐,在几点以前要到达教室开始早读。早读要读哪一科,开始上课了要认真听讲,老师说的每一点精彩的内容都不要错过。下课后是该放松一下呢,还是准备一下下一科要上的内容,这些都是在计划的范畴之内。不一定说拟出了一个计划后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拟出一个计划只是要在明天的时候让自己有一个大概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习惯才能初步的做到成功的一部分。所以不仅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还要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说了讲文明就要谈一谈文明。如果说我只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然而满嘴脏话的话,想必也没有人愿意与我相处。所以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不能乱说脏话,特别是作为一个女生更不能说脏话。第一,有损自身的形象,第二,在别人眼中就否定了你。都说祸从口出,祸从口出,我的一个同学就是喜欢乱说话,乱骂别人,这不,把一个大人给骂了,双方都不饶人,还差点打起来了。后来家里大人来才解决了。由此可知,我这位同学的父母对他的教育还欠缺啊。
养成一个知书达理,讲文明,学习好的学生家长爱,老师爱,别人看了也有好评,给个赞。要是身上的缺点多多,我估计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情况了。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这方面看齐,做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好学生。
第五篇: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如何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自主接受教育已经是值得关注的话题。然而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养成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个人感受:
(一)亲身做表率
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首先自己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要经常关注学生们的相关情况;如在卫生习惯的教育上,班级学生卫生习惯差,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他们却视而不见,、老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又会重犯,、可以在每次进教室时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可以亲自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老师提醒自觉拾起的习惯,保持教室的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自己做到和科任老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建立新型班级管理制
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大胆尝试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干部选任考评机制,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竞争上岗,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学生觉得这很新鲜,纷纷尝试。但是当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终于明白班干部的辛苦。人人参与,人人受到锻炼,极大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班干部们努力工作,时刻注意规范言行,推动了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可通过电话联系、家长座谈会、个别谈心、纸条交流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促进孩子的进步。可告诉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做家长的责任感对学生的发展、学生养成教育习惯都有很大的作用。
(四)从点滴培养学生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文明规则”、“中学生守则”,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要要把每个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平时多留心,多观察,随时了解班内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习惯,即时修正。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着装整洁规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帮他改掉了这一坏习惯。
(五)养成教育要形成共识齐抓共管
针对学生养成教育不是个别老师的单独行为工作表现,它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发挥政治课、班会课、各项活动的开展,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以及主题班会、阅读课的育人功能。工作中要力争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形成合力,才见实效。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终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