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式教学培训心得
复式教学培训心得
很荣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农村边远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这13天的学习,我的观念有所变化,了解了有关复式教学的知识点,参加培训的都是山区小学教学第一线任教者,山区小学人数少,因此复式班教学现在可以说是国际最流行最前沿和最高教学技能的主要选择。通过学习发现复式教学头绪多,教学任务重,原来的模式不同年级相互干扰,要想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几天里我们在孙教授和曾老师的带领下学到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很多有关“同动同静”复式教学的理论、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收获颇丰,下面谈几点这几天培训的心得体会。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相邻年级、相邻学段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为一个班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特殊教学组织形式。
一、首先老师应精心备课
不同学校复式班教学设计编写有不同的特点。在原来“动静搭配”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共同学习了“同动同静”教学模式。如一个年级直接教学需要10分钟,而在布置另一个年级自主学习时一定要考虑这个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的量过大,在10分钟内很难完成,会使学生感觉马马虎虎;自主学习的量不够或简单,学生完成任务后又无事可做,必然会影响其他年级的学生。不管出现什么
情况,都会影响其教学任务及教学效果。因此课前精心有效的备课在复式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要全方位把握
在复式教学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自学的时间很多,但这两种形式所要的结果是相同的,这次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水平。教师不但要精讲,且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这几点。
三、掌握“同动同静”的方法
在复式班课堂教学“动”与“静”的搭配是一个老师全方位衡量的过程。“动”指老师的直接指导(直接教学),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动”的时候教师启发得当,穿针引线,学生思考得法,领悟得体。“静”的时候是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如小组活动,年级间互动。一堂有水平的复式课,“动”“静”环节不能过多,要有灵活性,交替进行,“动”“静”要适宜,基本做到“二动”、“二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来把握。使得不同年级的学生达到二次学习的机会。
四、培养小老师,共同学习
学习过程中要着重培养1-2个学习方法好,管理能力强,善于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内容。比如检查课堂练习、作业完成质量情况,辅导后进生等,这些让他们去做,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
五、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核心,组织教教学
复式班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防干扰能力,养成能在相互干扰的环境中潜心学习的习惯。另外,教师课后辅导要及时。同时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做到简洁、实用,教学活动设计要有直观性、能用知识解释现象、有趣味性,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思想融入复式教学当中,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点线式的整体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为“围层式的合作推进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核心,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补正,在探究中创新与发展,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与训练。
六、分组的科学性
完成“自主探究,全体交流,动手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是有效的组织形式,即在课堂学习中,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爱好、性格等因素,科学分配学习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并分工轮流,在有序的组织下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
这次在学习了复式教学中的“同动同静”模式的理论概念后,亲临了专家教授在不同学科中用“同动同静”模式教学的过程,并亲自参与了不同学科在教学设计,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很大的操作性;学习了参与式的教学活动,给我以后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动同静”模式从课堂教学活动结构角
度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复式教学年级割裂、声浪干扰等弊端,注意发掘不同年级教材内容的联系性知识,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动静同步,将隐性的互相促进作用转化为显性的积极互动作用,充分发挥不同年级之间大帮小、小促大、大爱小、小尊大的相互作用,在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设计,学生互动学习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纵向人际关系的优势及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可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只有把培训所学的知识和理念用到教学中去,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治学如此,工作如此,做人亦如此,只有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二篇:复式教学培训心得
内官营学区小规模学校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培训
心得体会
锦钊小学 杨荣安
很荣幸参加了内官营学区小规模学校“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培训。能面对面的听专家们的讲座,能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问题,确实是很荣幸的事。通过这六天的学习,我的观念有所变化,了解了有关复式教学的知识点,参加培训的大多数是山区小学的教师,山区小学人数少,因此复式班教学现在可以说是一种趋势。通过学习发现复式教学头绪多,教学任务重,原来的模式不同年级相互干扰,要想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几天里我们在孙教授和曾老师的带领下学到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很多有关“同动同静”复式教学的理论、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收获颇丰,下面谈几点这几天培训的心得体会。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相邻年级、相邻学段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为一个班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特殊教学组织形式。
一、首先老师应精心备课
不同学校复式班教学设计编写有不同的特点。原来复式班是“动静搭配”模式,有它的局限性。现在是“同动同静”教学模式,它是对两个年级教学内容的整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前精心有效的备课在复式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要全方位把握
在复式教学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自学的时间很多,但这两种形式所要的结果是相同的,这次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水平。教师不但要精讲,且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这几点。
三、掌握“同动同静”的方法
在复式班课堂教学“动”与“静”的搭配是一个老师全方位衡量的过程。“动”指老师的直接指导(直接教学),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动”的时候教师启发得当,穿针引线,学生思考得法,领悟得体。“静”的时候是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如小组活动,年级间互动。一堂有水平的复式课,“动”“静”环节不能过多,要有灵活性,交替进行,“动”“静”要适宜,基本做到“二动”、“二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来把握。使得不同年级的学生达到二次学习的机会。
四、培养小老师,共同学习
学习过程中要着重培养1-2个学习方法好,管理能力强,善于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内容。比如检查课堂练习、作业完成质量情况,辅导后进生等,这些让他们去做,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
五、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核心,组织教教学
复式班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防干扰能力,养成能在相互干扰的环境中潜心学习的习惯。另外,教师课后辅导要及时。同时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做到简洁、实用,教学活动设计要有直观性、能用知识解释现象、有趣味性,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思想融入复式
教学当中,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点线式的整体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为“围层式的合作推进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核心,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补正,在探究中创新与发展,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与训练。
六、分组的科学性
完成“自主探究,全体交流,动手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是有效的组织形式,即在课堂学习中,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爱好、性格等因素,科学分配学习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并分工轮流,在有序的组织下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
这次在学习了复式教学中的“同动同静”模式的理论概念后,亲临了专家教授在不同学科中用“同动同静”模式教学的过程,并亲自参与了不同学科在教学设计,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很大的操作性;学习了参与式的教学活动,给我以后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动同静”模式从课堂教学活动结构角度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复式教学年级割裂、声浪干扰等弊端,注意发掘不同年级教材内容的联系性知识,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动静同步,将隐性的互相促进作用转化为显性的积极互动作用,充分发挥不同年级之间大帮小、小促大、大爱小、小尊大的相互作用,在教师的课堂
组织、教学设计,学生互动学习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纵向人际关系的优势及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可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只有把培训所学的知识和理念用到教学中去,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治学如此,工作如此,做人亦如此,只有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三篇:复式班教学心得
复式班教学的启发与反思
黄家营镇安岭教学点 王 勇
开学伊始,因政策原因学校老师调整,学生转学人数减少,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显得暗淡无光,毫无生机。在学校的机动安排下,我有幸聆听了几位老师的复式班教学课,使我受益匪浅的同时,课后也萌动了无数的启发与反思。为了几个娃娃的课堂质量具有真真正正的实效性,老师们真正起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使得我们在复式班教学的认识与上课方面起到一个质的飞跃和改变,下面我谈谈我个人浅显得见解。
复式班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在一个“复”字上。在一节课上要向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课堂活动的方式是以直接教学(动)和自动作业(静)交替进行的,因此,“动”、“静”关系仅仅理解为简单的讲和练的关系,而对为什么“动”、“静”关系的实质是啥等问题很少探讨。我们在检查复式教学工作中发现多数教师僵化理解“动”是乱动“静”是“痴静”,造成“动”、“静”失调,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为了改变 这种现状,我们所有教师要加强用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去分析复式教学的“潜在优势”,重新认识“动”“静”关系,使大家明确“动”和“静”都是学生积极认识两个方面,“静”服务于“动”,“动”又3为“静”打基础。“动”必须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讲清3重点、难点和关键,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而“静”又分为“动”前“静”是为“动”做准备;“动”后“静”则是“动”的继续和深化,是学生知识转化的必要程序,也是学生认识活动发展的一个层次,学生通过自动作业,达到当堂巩固,当堂消化的目的。
在明确了“动”、“静”关系后,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结构,做到“少吃多餐多见面”。根据老师讲(教学)学生练(自学)的时间顺序作为“纵线”结构上说,应该是:预习——提问——精讲——演练——答疑这几个环节。从“动”、“静”搭配的“横线”结构上说:二级复式一般都应在四至六个循环,即“两动两静”以上,并且第一循环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在8——6分钟之间。教师要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和学生多次见面才能陆续完成一课的教学任务。因而每次见面都要使学生“少吃、吃好”,不走过场。因此,每次见面都要做到任务单一,重点突出,分量恰当,方式多样。
2.突出特点,精讲重点,解决疑难,注意启发。要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突出特点,抓住关键,用最精炼的语言,精讲重点、疑难和难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低年级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约16分钟,中年级约20分钟,高年级约25分钟,根据这一特点,应把横向教学时间安排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直接教学的顺序安排,一般是“先低后高”、“先难后易”、“先新后旧”、“先重点后一般”。教学方法要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语文教学应根据年级和教材特点,采用直奔中心法、中间切入法、举一反三法、图表分析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数学教学要注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运用知识迁移、尝试、实践操作等手段促进横向教学重点的解决。
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通过分析条件、启迪思路、提示知识联系,提供有关资料等,使学生找到新旧知识连接点,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解决疑难、获得正确结果的目的。
3.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进行是复式教学主要特点。要有效地解决复式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复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动”是为了自学,“静”也是为了自学,教学通过提示要点、点拨疑难、引导自读,让学生自划、自问、自学、自解、动手、动脑、动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逐渐形成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4.设计自动作业要有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具体教学目标,设计出“预习——巩固——提高”三种类型的自动作业,其内容包括预习、模仿、巩固、解疑、综合、发现、发展等不同层次的作业。通过这些自动作业,使学生达到“学会”和“会学”。
5.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复式教学容易出现优差分化现象,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培“优”补“差”工作。教学上既要考虑到全班大多数,又要照顾优生和差生,指导方法上要因材施教,灵活多样,对差生可采取超前指导,对优生采取超前阅读和扩散思维诱导等方法,作业设计和布置上应有不同要求的几套题,量才使用。总之,我们不谈如何培养好祖国未来和人才的大话,最起码得从本职工作的良心做起,从为家长们和娃娃们负责的态度做起,班级再小、人数再少,我们更加要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严格要求,共同探讨,共同研究,齐心协力,为一方百姓的期望、为复式班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
第四篇:同动同静复式教学培训心得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培训心得
2016年11月12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由安定区内官营学区组织的“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的培训,本次培训由兰州大学的孙冬梅教授和他的培训团队组织授课培训,通过本次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学校地处甘肃省中部偏远山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师人数也较少,且因条件艰苦,许多老师留不住,来了一看条件艰苦,想法设法的转到城里或者乡镇条件较好的地方去了,这样一来,教学质量上不去,频繁的更换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的恶性循环一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次“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的培训,为我们农村教育现状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复式教学。80、90年代,复式教学在中国的许多偏远山区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解决了当时教师人员紧缺的大问题,但同时也被认为是落后的教学模式,是不得已为之的教学模式。但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他打破了传统的复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年级界限、学科界限的新型化教学模式。
通过学习发现原来的复式教学头绪多,教学任务重,原来的模式不同年级相互干扰,要想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效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几天里我们在孙教授和她的培训
团队的带领下学到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很多有关“同动同静”复式教学的理论、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并且观摩了孙教授培训团队几位专家的观摩课,收获颇丰,下面从数学课教学这方面来谈几点这几天培训的心得体会和今后的工作计划。
一、教师应精心做好“五备”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相对单一班级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和学生,对两个年级的学生情况要全面了解,对两个年级的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找到相关联的部分,这样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做到“五备”:备课标、备学生、被教材、备作业、备方法。这样才能上好一堂完整的课。
二、精讲多练,“动静”分明。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对于数学课来说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多,学生自学的时间相对较多,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自主的去练习,掌握方法和技巧。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就要求教师要精讲,且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这几点。在 “动”的环节要把握好,突出重点的精讲,在“静”的环节做好巡视指导,解决发现的问题。
三、掌握“同动同静”的方法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适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学教学。数学课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数学带给生活的方便,培养数感。那么教师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合理使用“动静”环节。“动静”次数不能太多,可以4个环节,可以2个环节,最好三个环节,不宜太多。
四、培养管理小能手,形成学习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大帮小,小促大”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要着手培养管理助手。发现学生中管理能力强,善于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帮助老师完成课堂内容。比如检查课堂练习、作业完成质量情况,辅导后进生等,这些让他们去做,让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授课上。在教学中,让高年级的学生多做低年级学生的老师,起到“大帮小”的作用。同时鼓励低年级学生多互动,在掌握自己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学习高年级的内容,给高年级学生压力,充分发挥“小促大”。
五、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核心,组织教教学
复式班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防干扰能力,养成能在相互干扰的环境中潜心学习的习惯。另外,教师课后辅导要及时。同时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做到简洁、实用,教学活动设计要有直观性、能用知识解释现象、有趣味性,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思想融入复式教学当中,能使学
地位,改变传统的点线式的整体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为“围层式的合作推进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核心,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补正,在探究中创新与发展,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与训练。
六、分组的科学性
完成“自主探究,全体交流,动手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是有效的组织形式,即在课堂学习中,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爱好、性格等因素,科学分配学习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并分工轮流,在有序的组织下展开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
这次在学习了复式教学中的“同动同静”模式的理论概念后,亲临了专家教授在不同学科中用“同动同静”模式教学的过程,并亲自参与了不同学科在教学设计,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很大的操作性;学习了参与式的教学活动,给我以后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动同静”模式从课堂教学活动结构角度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复式教学年级割裂、声浪干扰等弊端,注意发掘不同
年级教材内容的联系性知识,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动静同步,将隐性的互相促进作用转化为显性的积极互动作用,充分发挥不同年级之间大帮小、小促大、大爱小、小尊大的相互作用,在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设计,学生互动学习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纵向人际关系的优势及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可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只有把培训所学的知识和理念用到教学中去,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治学如此,工作如此,做人亦如此,只有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同动同静复式教学培训心得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培训心得
八里镇靳坪小学王立省
4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同动同静”复式教学培训会,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本次培训所得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前在教学中采用的“动静搭配”复式教学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复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和“动静搭配”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动静搭配”教学模式是两个和几个年级交替上课、交替练习,而“同动同静”教学模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合理调控下,同时进行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使“同动同静”这种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课前精心备课是上好复式课的前提
复式教学和单式教学的最大区别是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上两个或几个年级的课。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间安排上就必须做到恰如其分,绝不能随心所欲,拖泥带水,否则,将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避免因教师上课时间安排不当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一问题,必须在备课上较单式教学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除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外,更要注意选择最科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更恰当地分配教学时间,设计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
二、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是上好复式课的关键
复式教学由于教师要在一个课时中完成两个或几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所以复式教学与单式教学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教师直接教学时间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课堂上有“动”有“静”。因此,只有抓好“动”与“静”的合理搭配,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才能做到“动”有所得,“静”有所获。“动”的过程不仅包含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讲解过程,同时还包括教师的反馈和指导环节。而“静”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课堂作业,还包括以小组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为学生创设自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趣中求知。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动”还是“静”,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上好复式课的根本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兴趣指向性强,注意力集中起来很难,加之教师又要同时驾驭两个以上年级的教学,对课堂的控制就很难做得完美。为防止顾此失彼,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尽力体现“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活动为主,以自学为主。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直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从而达到玩中求学、乐中求知的目的。
“同动同静”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给低年级的学优生搭建了发挥学习潜能的平台,给高年级的学困生提供了二次学习巩固的机会。如教一年级学生识字、二年级学生查字典时,教师就可以先同时出示识字和查字典的内容,然后让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去认字。如教一年级认识“听”字时,让一年级的学生读和写,二年级的学生寻找“听”字的部首,并用“听”字组成多个词语。教二年级学生用字典查“树”字时,可让一年级的学生去找“树”字由哪几个简单的字组成的,一年级学生就会找出“木”“又”“寸”,二年级学生则找出了部首,并根据教师的提示去查字典。这样,一年级的学生复习了“木”“又”“寸”三个字,也对“树”这个字和字的部首有了初步的认识。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查字典的方法的同时,对字的分解、组合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动同静”模式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让高年级学生帮低年级学生解难答疑,而且还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帮高年级学生纠正已学知识中可能因遗忘造成的错误,使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在同一课堂上同时受益,达到接受新知和复习巩固旧知相结合的目的。
四、着意培养“小助手”是上好复式课的保障
在复式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同动同静”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层次不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精力就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复式教学中要着意培养“小助手”,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一般的讲,小助手要在高年级学习成绩较好,自控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中产生。因为高年级学生在低年级学生面前比较注意自己的威信,因而能比较自觉地遵守教师的教导和指令,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不愿在小同学面前表现出自己不好的一面。而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生面前有一种“卑微”的感觉,这种感觉无形中会产生一种约束力,促使低年级学生安分守己。同时,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会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
总之,复式班的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根据班级特点、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复式教学特点,探索复式教学策略,总结复式教学得失,不断优化复式教学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效益。
2017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