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名师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参加全国著名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会的一些心得体会
白银区第七小学
李新华
2011年11月5日和6日这两天,我在白银市二中参加了全国著名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会,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德江、张齐华两位教师的示范课与报告,也听了王明诚、吴德明、梁秀娟、马霞四位老师的示范课教学,感觉收益匪浅。朱德江老师的沉稳、王明诚老师的幽默、张齐华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朱德江老师的“生活中的负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的轻松、没有压力,而且习题的设计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分成了几个层次,有梯度,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由易到难,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检验学生理解和把握新知的效果,层层递进。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张齐华老师的“24时记时法”这课,真是剔除了豪华的包装,把握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发展。尤其是他的报告,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他通过自己的教学案例把抽象的数学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教师的深厚的文化根底和教师所追求的“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第二篇:数学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名师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
2014年3月29日-3月30日,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家名师大讲堂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真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首先真的是要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听课的机会,也感谢举办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能举办一个这么有利于我们教师学习的活动。
这两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徐长青、刘松、朱德江、牛献礼四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
听这四位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这已经不单单是课堂了,他真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子其中。
徐老师平易近人,在课堂教学中用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真正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时引来孩子们和台下老师阵阵的笑声。徐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知识,把本来很枯燥的数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让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造就了生机勃勃的课堂。在徐老师上课期间我好几次都热泪盈眶,我真的是被学生们的智慧和发散的思维所感动,而每当此时所有老师都会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而在下课时学生们还沉浸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就连我也好久回不过神来,我才体会到什么叫艺术和享受。
徐老师的报告也非常精彩,他提出了十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直击我的内心,其中“深度的课堂,不应该改是难度的课堂,应该是有思维延展度的课堂” “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只有看不见的知识才是学生能带走的知识”“敢于让学生把错误发生在课堂......”,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之前自己的教学是多么肤浅,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在数学课中我该给予孩子们什么,哪些东西才是对他们永生都有用的,该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怎样才能使他们知识系统化。这些还有待于我自己继努力探索,但是我现在知道,我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用尊重的思想对待孩子的思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刘松老师的课与徐长青老师钱老师是有不同点的,刘松老师的课更注重了挖掘知识的深度,教会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让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的作用,更是值得我去深刻的反思上数学课的意义。
刘老师的讲座《基于学生经验的有效教学设计》中说到,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教三不教。三教是容易混淆的地方要教,容易错的地方要教,学生想不到的地方要教;三不教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要教。“教育错了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更是戳疼了我的内心,我更加了解我们教师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自己的失误可能毁掉的就是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家庭,更远至于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像刘松老师说的那样“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教别人”。
朱德江老师从七巧板引入了《图形的运动》这节课,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最后的游戏让学生不仅在玩中学,更是在发散他们的思维。朱德江老师的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要做好失败的修养”。从朱老师的讲座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能简单的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能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
听牛献礼老师这堂《认识面积》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本节数学课看似普通,实则是把学生易错易混的点(面积与周长概念的混淆),深入浅出的讲的非常自然通透,每个环节衔接的非常自然。达到了 “静、实、高”的效果。尤其是“实”这点体现的特别充分,不光是“实在”,而且是“朴实、真实”,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而牛老师在课前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而进行的调位行动更是值得让我学习,他的任何细微之处无不是在为学生着想。
牛老师的报告更是让我收获更多。牛老师在讲座中一直强调“公开课只是优化了的常态课”,让我意识到课堂并不只是需要一些花架子,更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能力得到提高。他在讲算法多样性这个问题时,牛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我明白算法的多样性只是教材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设计的,他并不需要老师生搬硬套把每一种方法都搬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这一点影响对我的教学真是特别有帮助。以及牛老师的分层布置作业更是值得我在教学中去学习、去实践、去摸索。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每个人虽然都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他们在上课过程中却有着同样的着眼点,那就是充分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老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充分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智慧得到了绽放。这点我将会把它铭记在心。
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付出的要比别人多,想的要比别人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都有一股钻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第三篇:数学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张欢欢
小学数学名师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 张欢欢
10月26到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大南校区举办的数学全国教育名家论坛。这次活动我真是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首先真的是要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听课的机会,也感谢举办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能举办一个这么有利于我们教师学习的活动。
这几天的时间安排得很满,我们分别观摩了俞正强、刘延革、徐长青、牛献礼、朱乐平等几位小学数学名师的课,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名师们轻松、幽默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专家的风采,让人叹为观止,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经验,直面小学数学教学的专家,使我深感我在教学中和名师之间的差距。假如给我过去的2年的数学教学下定义,我只是扒开了数学教学的一条缝。而本次的学习却是为我的数学教学推开了一扇门。
听这几位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这已经不单单是课堂了,他真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教师教的艺术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人触动,使学生学在其中,乐于其中。
俞正强老师的课让我顿悟,教数学是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多问学生为什么,“为什么”应该成为数学老师的口头禅。俞正强老师是我在校外参加学习第一个见到的名师,彻底打开了我的数学教学之门,真正让我明白了教数学是教什么,是教思考。
李延革老师的课同样精彩,让我明白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备好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要精准研读课标,教材,引导学生学习适合自身阶段的知识和技能。李延革老师在讲座中对课标的解读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牛献礼老师的课自然、朴实,又不缺乏创新精神。一些小细节处理的简直完美。比如让学生回答总结的方法,先让方法最多的同学去说,其他同学再做补充。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回答重复,浪费课堂时间,也能使听的同学条理清楚,及时补漏。再例如练习本上标明日期,这简直是一举多得。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条理,了解自己每天都学了什么,也方便学生回头查看自己每天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潜意识里有自己的总结。听牛献礼老师这堂《探秘三角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本节课作为一节课后延伸课,达到了 “静、实、高”的效果。尤其是“实”这点体现的特别充分,不光是“实在”,而且是“朴实、真实”,这种创新又接地气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徐长青老师的课更是极致。简直就是艺术的殿堂!把数学课上成电影也不过如此吧!徐老师平易近人,在课堂教学中用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真正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时引来孩子们和台下老师阵阵的笑声。徐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知识,把本来很枯燥的数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让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造就了生机勃勃的课堂。徐老师营造幽默轻松的课堂氛围,却又不失对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严谨态度。他一直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其中的魅力。徐老师的课真正使我震撼。使我被学生们的智慧和发散的思维所感动,被徐老师的数学精神所感动。而每当此时所有老师都会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在下课时学生们还沉浸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我也好久回不过神来,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艺术和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大教育家!
徐老师的报告也非常精彩,他提出了十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直击我的内心,其中“深度的课堂,不应该改是难度的课堂,应该是有思维延展度的课堂” “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只有看不见的知识才是学生能带走的知识”“敢于让学生把错误发生在课堂......”,通过汉字音-意“让孩子从音读到意读”“从音读——读给别人听,到意读——读出自己的思维”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之前自己的教学是多么肤浅,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在数学课中我该给予孩子们什么,哪些东西才是对他们永生都有用的,该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怎样才能使他们知识系统化。这些还有待于我自己继努力探索,但是我现在知道,我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用尊重的思想对待孩子的思维。本次学习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每个人虽然都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他们在上课过程中却有着同样的着眼点,那就是充分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老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充分的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智慧得到了绽放。这点我将会把它铭记在心。
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付出的要比别人多,想的要比别人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都有一股钻劲。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篇:《全国中小学数学名师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全国中小学数学名师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课》有感
教师:刘时芬
各位领导、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短短的二天时间里,我们听取了6位名师的6节课,及他们所做的3个报告。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叶怡老师、黄爱华老师和邓晖老师、潘晓明老师、尹侠老师、徐长青老师所执教的课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叶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数学数与代数,有时根据具体的需要处理教材。在讲例题时把22米的木料改成24米的木料。让学生进教室有思考,让学生走出课堂有思考,有想法。好课,从倾听开始
黄爱华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方程的意义》这节课是我所听这些课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节课,同时也是我最有收获的一节课了。整节课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教具很简单,就是一双手和几张情景图,重组教材,将游戏贯穿于课堂之中,他和三个学生编成四节连环画电视剧,动静结合,还数学课堂于真实之中,数学姓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每一个数学老师的心中。在很多的公开教学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节课自始自终热热闹闹,学生们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人云亦云。数学课似乎成了活动课、实践课„这样的数学课缺少了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缺少了数学课本该有的数学味。如果说一堂死气沉沉数学课缺少灵动的话,那么缺少了思维空间的数学课是肤浅的,不真实的。
如何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黄老师在这节课中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每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上留一点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动静交替,这样的数学课才更真实有效!
让学生用规定的词语讲话:平衡、如果、式子;用描述画面的形式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黄老师同时在学生讲话的严谨,并用幽默的方式导入下一课,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图的内容——突然发现,惊喜的发现。让学生归纳出为了解决问题,找到一种平衡关系,写成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大家都说“做名师的学生很幸福”,而我觉得能听名师的课也很幸福。徐长青老师的课堂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花样繁多的环节拼凑,有的是教师的激情,有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充满智慧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在他的课堂上,数学与游戏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深深吸引着我,整堂课既洋溢着快乐的氛围,又贯穿着“数学思考”的主线。听完了徐老师的一节课,使我感受很深,我从徐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
感受一:对学生的真诚尊重与期待。在课堂上,徐老师始终把营造“快乐的数学课堂”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感受二: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了成功。有以下亮点: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境中,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才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秀的教师应学会在课堂中解决学生的发现的错误。从而激发学生无穷的发现,因异而教,因错而改,因生疑问而教,让孩子每分钟引领成长,教师应学会,教学学中有文化,有人文。减负:给课
堂快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尹侠老师上的是《烙饼》本节课他打破常规,儿童创新思维,挑战思维,三个人交替做,分类优化,抽象,猜测验证等教学思想。
潘小明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确定位置:他的教学特点: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脉搏,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视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去思考。激情加幽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者热情,重视学生的辩证思考,用孩子的方式思考问题。他还说怎样设置情况让这生产生问题?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邓晖老师上的是四年级图形与几何,轴对称图形。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出发,通过折一折等活动来教学。
吕传汉教授
数学教学重在三教: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
教思考:数学教学务必重视基本思想的教学。小学计算教学中要突出三点:一是转化的思想,二是在计算教学中国,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三是让学生在体验数学与生活联系的中体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突出:一是学生体验数学的抽象性;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概括性。
教体验:在“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习体验,总之,是“从头”想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的体验。
教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阅读、总结、解题表述、交流、讨
论,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黄老师,徐老师、潘老师在报告中说,在们们平常的课堂中,他们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让我领略了这位名师的宽容与博爱。
2014年10月27日
第五篇: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名师观摩课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听了县名师,许森老师的一节课,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许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与导向性,真实、扎实、高效课。对我的化学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很多不同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一、许教师底蕴深厚,普通话流利,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
使我感到课下的对教材和学生的深入研究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 和基本保证。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素质需要日积月累,加上良好的悟性。许老师能够运流畅的表达、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把化学课堂打造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从而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科学知识;
二、许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实验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并利用学案,小组合作中探究式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多媒体化学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扩展课堂信息的交流容量,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集声、光、色于一体的课件,图文并茂,为学生创建了形象、生动地学习环境。
三、许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的体现。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在短时间内拉近距离,许老师的互动做得有声有色,学生参与积极,有效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许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扎实有效,紧扣大纲要求。课上的都很平实,且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着力于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当堂课的内容,关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注重化学基础知识,课堂充实。课堂知识点衔接部分处理的非常细致,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把 原本很枯燥的概念复述下来,稳扎稳打,令人欣赏。
许老师的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很大气、很充实和真实,课程设计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给人行云流水般的感觉;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朴实的授课方式,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整堂课既能从大处着眼又能拘于小节使得学生受益匪浅,博得了听课老师的热烈的掌声。听完这些精彩的讲课,我深深的认识到:精彩的课不是“讲”(相互研讨)出来的,不是“写”(勤写教案)出来的,也不是“听”(大量听课)出来的,精彩的课是“练”出来的。上课就像学开车,不能光讲理论,而应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拥有失败的教训,获得感性的经验,才能不断改进与进步。
好的课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设计简单、学生被给予的时间很充分、课堂的状态很真实、体现出生命化课堂的特点来,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做秀”。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明确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而不是一味的求新求异,脱离实际。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学上要有疑必问,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去探索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效及时的反思活动,同时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进步,不但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从而提高了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