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西北角》心得体会
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我们重读这部新闻史 上的名著时,不仅祖国的西北角已经发生翻天覆地 的变化,而且我们的记者已走遍祖国各地,以至遍 布于世界的各个“角”。可是在当今盛世,能象范 长江那样写出引人瞩目的作品的名记者,却为数不 多,这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极不相 称。正如穆青同志说的,我们“应该培养出一批能 够纵论世界风云的名记者”。
名记者的特征是什么?名记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闻记者都应该具备记者 这一职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诸如政治思想、理 论、文化知识、新闻专业等方面的素养等等。但是 作为一个名记者,主要指的又是什么呢?作品是
记者最好的镜子。让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国的西北角》,看看范长江作为一个名记者体现出了哪些素
我想提出其中主要的两点来谈一谈。名记者要有“抱负” “这抱负就是穷毕生精力研究一两个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从群众中提出来的。”也是当时群众迫切要求回答的重大问题”。
记者为什么要研究这样的问题呢?这
是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的。成功的新闻作品必须回答 那些属于时代矛盾焦点的问题。而回答这样的问 题,决不能靠“不痛不痒的报道”,‘必须是记者 采写出来的“独到的见解”和“权威的派见”
我们可以从下例得到证明。在作刀、中,他以软多的篇幅谈到尺族问顾。《松潘与汉藏关系》一节”匕作者写J’藏l习沂受的压迫,论述了西南、}儿闭二尺族关系的现状,然后尖锐指出:“东亚国际争夺之垂心,已集巾1几,},J伟,},国各民族的不合理关系,【找予人以可趁之机。以目前情形观之,此等邵介,如加以外力之帕动,得相当之强力引诱,乡亡否能再维特介日之关系,恐 难得乐观之答复。”记者指出问题的严紧性,并把西 南、西北社会现状放在世界大范围内来烤察,使问 题变得更加突出,因而高人一筹。而日,记者 对民族间题进行过一番研究,随之提出的自己观点“ 民族关系的主张,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发展,文 化上交流等,便能使自己的论点,持之有如,‘一丫之 成理,起到震聋发耽的作用。这样的报边能不引起 人们的重视么?范长江的这些远见至今仍有其意义。在《西》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在红军、共产党,在宁夏、兰州及整个一汁肃,在诸如终济、政治、交通、宗教、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表现 出一个名记者那种高瞻远瞩、纵论凤云的风采。我 认为,《西》书的成功,记者的选材和报心的深 度,起了重要作用。试想一下,如果这一篇篇报 道,不是围绕“迫切要求回答的重大间题”,如果 从书中抽去记者深刻独到的见解,那么这部作品就 可能是人云亦云、一堆平淡的记叙,不可能产产那 么大的影响。可见,记者要“研究问题”,研究报道 对象,即要有“抱负”,这是多么重要的事!现在,不少人认为我们今天记者的作品达不到 当年范长江的水平,主要原因是记者缺少范长江那 种“抱负”。相当的人满足于人云亦云,或当“会
议记者”。没有多少人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拿出深刻、独到的见解。
为什么范长江会具有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呢? 这是我们应该迸一步探求的。我以为,长江在 此书中表现出卓越能力不是偶然的。早在二十 年代末他求学时,就“列出了七个问题,收集资 料,以备研究,使自己的‘思想系统化’。”这七 个问题是:
一、国内农业现状之调杏及其改造。
二、国内经济问题。
三、国际经济问题之现状及其研究。
四、西北问题。
五、东北问题。
六、西南问题。
七、民族革命运动。
虽然他当时并非为当记者作准备,但客观上是 为日后从事记者工作打了基础。范长江自己后来曾 写道:“我自己当年到西北去采访,也是怀着两个 日的的: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二是 当时抗战即将开始,抗口战争爆发后,敌人肯定会
占领我们的若干大城市,那么我们的后方—西北、西南的情况会怎么样?”“抱负”象一座塔,把记者逸上了一个其 他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使得左右远近一览无余。对于记者来说,“有抱负和没有抱负是很不一样 的。”没有抱负的记者,对自己的报道对
象没有深刻的研究,写出的常常是“不痛不痒的报 道”。而有抱负的记者则不然。他应该这样工作:以 采访改造山区问题为例,“他要先研究全世界改造 山区的情况,研究中国历改造山区的资料,有了 自己对改造山区问题的看法,然后,去找专家分别 请教有关问题,那么他的报道就可以写得 扎实、写得深刻。”这是范长江对自 己实际经验的概括,有懂得重视。
要“博”。这本身当然有道理。但是,一味强调 “博”的一面,就不免有些偏颇了。这涉及到记者 的知识结构合理性问题。我们不妨从范长江的作品 中,来看看这位名记者的知识结构是如何构成的。第一,他的作品中有大量作为背景材料的历史 知识,这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范长江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学知识。第三,作品中还表现了范长江丰富的地理知
识,从以上事实我们看到,范长江的知识面是很广 的。如果用有关“知识结构”的理论来分析,大体 可以分成“共性知识”和“专业知识”两类。历 史、文学、地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属于共性知 识,是人的知识结构中的基础知识。而范长江对经 济、军事、民族、宗教以及特定地区的社会、政 治等方面的知识,是和他的特定的研究对象联系着 的,属于专业知识一类。范长江的知识结构,是共 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这种结构中的共性 知识向横里发展,指的是“博”,专业知识向纵里 发展,指的是“专”。这种既博又专的知识结构,特点是接受信息快,具有时代敏感性,对问题的研 究有能力达到一定的深度,是一种适合于新闻工作 者的知识结构形式。
我们今天对记者的知识结构问题研究较少,一 昧地强调记者当“杂家”,要“博”,也是不太科 学的。没有合理的结构,过多专业或过多共性知 识,都不能发挥知识的最佳效果。范长江正是由于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他的作品才既有深度又有广 度,既有深刻的分析,又有盎然的情趣。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名记者必须以具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也就是说,为了适应自 己具体的工作对象,必须形成一种具有一定个性 的、有序的(即各种知识以恰当比例构成的)知识
系统。这有助于记者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知识的效盆益,尽快地成才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我从《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分析了范
长江作为一位名记者所具有的两种主要素质。”场当然,作品中反映出的远不止这两点,比如他不怕牺
牲、不怕吃苦、敢冒风险,政治上的敏感和坚贞的 人格,对劳动群众的平易近人,高超的感受力和文 字表达能力等等。我选择他主要的两点来谈,也没 有谈深浅透,“博”与“专”结构合理 凡是读过此书的人,无不为范长江丰富的
知识所拆服。二十六岁的记者,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如此精通,实 为少见。丰富的知识是他的作品写得成功的重要因 素之一。
第二篇:读中国西北角心得体会
读《中国的西北角》的心得体会
阅读了范先生的《中国的西北角》以及了解了他的个人简历之后,仿佛以记者的身份入了那个年代,我看见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版解说。我感受到了新闻事业在那时承担着怎样责任,对革命事业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远。不禁被范先生的专业精神所感动了,徜徉在他的文字中,我与先生一起愤怒着,先生对国名党黑暗统治下人民困苦生活的描写极其真切且具有感染力。对中国西北地区风景的描写引人入胜。他的文字,如同他本人的性格一样.具有鲜明的特点,洋溢着他努力追求革命真理、勇于考察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和不畏艰险、果敢坚定的革命风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先生写成都到新都路途的颠簸笑说道:黄包车走在上面,尽管如酸秀才哼“古文观止”一样,左右摆头,只要小心谨慎的坐着,头碰车篷的次数总可以少些。这样的乐观与豁达也许就是他不畏旅途艰辛坚持到底的一大原因吧。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黑暗,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受着统治者与资本家的双重剥削,三座大山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挺不直腰杆,他们像吸血鬼一样贪婪的吸食着贫苦人民最后的精血直到他们死去,先生对贫苦农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的描写无处不在,如: 1.鲜红的太阳斜挂在东方,三三五五的庄稼男女,背荷着他们几月辛苦得来米谷和菜蔬,汇集到大路上,向城里进发。看他们劳苦和兴奋的面庞上,似乎他们的农产品卖去以后,所得的代价,就可以偿还他们的债务,付清了税捐,乃至开支了日常的家庭用度,过他们的清闲日子。他们哪里知道,在现在中国经济情势下面,他们的生活,只有一天一天的低落下去,绝无改善之可能。
2.看形势,今年又是丰收。但是奇怪得很,城很附近和大道两旁,却有许多被饿得半死的农民。看他们的皮肤颜色,他们确是非常健康的劳动者。以肥沃的土地,丰收的年成,勤劳的农夫,而终不免于成为道旁之饿孪,实令人大惑不解。
3.过平溢铺煽铁沟等处,时疫流行,苍蝇遍地。居民传染一种软体病,得病后,体软肤黄,不进饮食,最多七日即死。煽铁沟本有居民七八十户,多已全家死去,此地亦无人治疗,听其辗转传染,恐将成险疫。
国民党统治腐败,更有厚颜无耻的田尧颂,明明腐败无能却自我标榜德政还妄想流芳千古,却为了修建碉堡连老弱病残都不放过。人民的苦难不仅于此。“土皇帝”、“七大王”、“八老子”、“九干岁”横行,他们各自利用自己所处的特殊地形,和对外交通闭塞的关系,包办了山里的一切。他们大半是大地主,自己有很多的枪,养了许多爪牙,对乡民为所欲为。凡是反对他们的,轻则重刑,重则处死,县政府不能过问。人民苦不堪言。
中国的西北角大有风景秀美之处,这些风水宝地人民是无福享受的,它们大都成了当时统治者声色犬马,逍遥享乐的圣地。
先生在文中将贫苦农民的痛苦和富人与统治者享乐的对比是触目惊心的:成都中上层的人,没有不知道新都的。因为新都有一个有名的桂湖,这里是夏季最好消暑的地方。湖大虽尚不及扬州瘦西湖之一半,而却浓荫盖道,曲港合情,小桥桂径,画树枝栏。游人如初游其地,顿觉进入清幽境界。成都的青年男女学生讲恋爱者,少不了要到桂湖来游游,而“桂湖之夜”这一类的新诗和小品,又正是热恋的情人们回到成都以后,相互赠答的题目。至于上层社会的人物,特别是军人,他们是干脆带上姨太太,在自己建造的别墅,或占据一定的公共场所,大“消”其“夏”。月明之夜,他们是“开琼签以坐花,飞羽脑而醉月”。女人的嬉笑声,老爷的呵RL声,与夫役们的急步声相应和。益以游人的谈话声、蚊声、拍扇声、小孩的哭声、劳动者的怨语声,使人感想万端。
范先生对中国新闻事业所做的贡献是无人可及的,他写下的大量的作品和创办的新闻事业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现在虽然达不到先生那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将把先生追求革命真理、勇于考察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和不畏艰险、果敢坚定的革命风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做好新一代的新闻事业接班人。
第三篇:《中国的西北角》读后感
新闻0901班
陈婷
20090103031 《中国的西北角》读后感
用了一些时间,大致把《中国的西北角》这本书给看了一遍,虽然有些已经不大清楚了,但是还是有些使人过目难忘的,也让我对当时的西北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一点想法和看法。
在《中国的西北角》这一本书,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西北部,现在西北地区,虽不非常繁华、富裕,但人民安居乐业的,不似当时的动荡不安。我很佩服范长江先生,他当时是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从成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的西北地区的考察旅行,他已经人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到川北、陕西、青海、类蒙古等广大的西北地采访,他的足迹超过了祁连山,绕过贺连山,北到包头,西达敦煌,全程四千里,历时十个月,揭示了当时的西北郊的黑暗和危机,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发生在前不久的汶川、玉树等地的灾难是全国人民举国哀悼,体现了我国强大的凝聚力,可是在的范长江的年代,所给我们呈现的西北角,务必使读者心酸,你有没有想过,当你进入一座城时,城内城外街道上全是死尸,完全是一座废城,而且当晚上要找地方休息时,人们都不住在遮风避雨的屋里,而选择山东等地方,知音哪一座座可以遮风挡雨的屋子,俨然成为了逝者的棺材,几乎每座房子里都有死尸,或官兵或百姓,生活在那个年代不知是官兵,在可怜无辜的就是老百姓,看到这又怎能不使人心酸呢? 而在那个时期的中国,一些少数名族经过当时汉族社会的压迫、侵略、同化之后,已不似以前了,是我印象深刻的是蒙族和藏族。
蒙族在现在汉族人的脑子里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住着蒙古包,骑着马赶着羊,而那些孩子则骑着马上学。殊不知,在范长江那个年代的蒙族已没了“蒙味”,他们不住在蒙古包,不再以马代步,到了内蒙古只感觉那里就像是老北京的翻版,那里的人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汉人一般生活。
比起蒙族,藏族人民就没那么幸运了。蒙族只是被汉族同化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而藏族可以算是被汉族压迫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藏族没落了被汉族称之为“番子”,即蛮夷之称。藏名仇汉情绪甚高,范长江一行人在进入藏民的村落时,不受藏民的欢迎,甚至是仇视他们,是指他们不得不尽快离开而当时汉人再闹饥荒时候,那些藏民虽生活不富裕,但还能解决温饱问题,看到路边有汉人即使要饿死了,与不予以粮食,以至于汉人饿殍满地。这是国民党统治是的西北角,当时那里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民不聊生,没有代理的赋税和高利贷剥削,压迫着无辜的人民,不管冰还是民都厌恶了中国这二十年来无止境的在战争,每一场战争不过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罢了,这样的社会,人民又怎能安居乐业?
似乎觉得西北角的人们在吃不上粮食的情况下还抽着大烟,种着大烟。或许觉得他们不可理喻,不知自救。其实不是那样,如果只原因的话,你会更加同情他们,更要诅咒当时的社会、政府、官员了。
地方上的官员,比如区长、村长之类的职务,只要有钱,花三百元两百元就能买到,而且只能做一二年的时间。而且官绅勾结,鱼肉人民,绅士多半会花钱在军队买一职务,钱多了是顾问,钱少了是参议。而且还有一些你想也想不到的赋税,一直压榨着人们。首先是“烟幕罚款”这个罚款得意思是:你种了鸦片要交相应的罚款。而政府却规定,每年必须交近二十万的罚款,不管你种不种鸦片,政府非要着笔款子不可;其次是除正税以外的乱收费,即使是死人的棺材经过,也要给点贿赂,不然死人也不得安宁。还有什么打官司的“状子费”,正月十五要收“迎春费”。
这里的官场似乎已养成了一种风习,不管大局倒不倒只要此时此刻我能弄到金钱到手就行了,农民大多出产鸦片,而这些鸦片换来所剩无几的钱,也要受到政府的剥削,成群的难民逃往别处去了,一切公款交了公款和高利贷,逼得自己没东西吃,只好举家逃亡,而没走的也就只剩下老弱妇孺了,因为已无家可归,到了晚上总能看到三两个小孩抱在一起取暖,但到了深夜,就能听到到处都听得到小孩的惨痛哀声,一遍一遍的叫着冷,一遍一遍的敲打着我们的心。那个时候就想范先生所说的,“即使是当妓女也找不到一个恩客。农民在这种毫无希望的高度剥削的情况下,除了逃亡就是死亡,又怎能不让我们心痛。
范长江先生给我们形象的呈现了当时中国的西北地区,全书看下去只有一个惨字可以很贴切的形容我看完这本书的想法和心情。他再有集中对国民党统治的西北角地区的黑暗,人民的疾苦,日本第公主与侵略的危机做了淋漓尽致的披露。他的报道谈古论今,意趣横生,涉及宗教、民族关系等范围广泛问题,其中引人入胜的描述、入木三分的议论、广博充分的知识,以及处处表现出来的正直高尚的民族主义精神。比起当时的人们,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应该感到知足了。
第四篇:《中国的西北角》读后感
《中国的西北角》读后有感
《中国的西北角》是中国新闻事业史里一部伟大的著作,是范长江一生里最出名的一部作品。本书成书于1936年,由64篇通讯汇集而成,内容囊括了作者在川、陕、甘、青、宁夏、内蒙等地的游历所见所思所想。此书激发起时人对西北局势的关注,也对后人了解当时西北历史文化大有帮助。
出生于1909年的范长江,在他二十六岁时,或与友同行,或孤身一身,从成都出发,过江油,渡涪江,翻大雪山,经松潘,抵甘肃,他一路沿着红军北上路线,接触了川甘两地的底层民众的贫困生活,深入观察了藏民生活和文化以及汉藏两族关系。不久,他既从西安旅行至兰州,一路上考察了陕北甘东边境和渭水上游的军政民情,报道了红军在陕北的情况。未待多时,便由兰州进入西宁,结识马步芳,在青海逗留一阵后,范长江深感民族关系之复杂,青海形势之纷乱,不久便越祁连山至张掖。他在河西一带游历,观弱水南岸风光,察酒泉风土民情,看凉州盎然古意,斥官僚之腐败无能,叹西北民生之多艰。他在旅行祁连山南北之后,转而游历贺兰山的四边,经兰州乘羊皮筏顺黄河而下至宁夏,再乘车抵包头,一路遍察甘宁蒙等地之形势。此为本书的大致内容。我今仅就书中部分引发我思考内容浅谈一两句。
在《成兰纪行》开篇之处,作者便分析了‚都市工业对农村的剥削‛这个命题。作者提出‚工业以低价收买原料和粮食,而以较高价格出卖工业品‛,这便促成农村与都市剪刀形的发展,作者顺势指出,中国的工业中心不在国内而在国外,这会导致中国农村的破产将比外国更快,得出‚中国农民生活之恶化,绝不能幸免也‛。此亦可见范长江扎实的经济知识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范长江在二十年代末求学时曾列出七个问题,收集资料,以备研究,其中第一个便是‚国内农业现状之调查及其改造‛。等到六七年后,果然便用到了所学。可见,定下目标后的博学多识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性。
作者不仅能够分析农村衰败的原因,亦能就都市发展有自己过人的理解。在《长安剪影》一文中,作者分析了长安城目前表面繁荣背后的原因,指出‚目前的长安,是以单纯消费景气和暂时‘剿匪’景气为实质‛,长安城的繁荣只是暂时性的发展,预示着若干时间以后的衰落。作者在本文最后指出‚社会的发展,如果脱离以一般社会福利为中心的正规,让钱于势交相为用的集中于一部分人之手,比生不平之鸣‛,细细思索,在某些方面,作者所担忧的,今日不正在上演吗?
作者不仅能揭发时弊,亦对底层民众抱有极大的同情心。在过松潘时,‚在红桥关南,有一垂死之男子,屈腹卧道旁,口唇时动,记者乃以馒头一枚予之‛,此乃作者对道旁饥者的援助。在酒泉黄泥坝,作者及友人借宿农家,免去了一位公事人模样的人对主人家的摊牌款。作者一路西行北上,发现许多地方种植鸦片,许多人亦吸食鸦片,致使人病家乏,地方衰落,作者在书中多次呼吁政府禁烟禁鸦片。
在《岷河沿岸》一文中,作者写道‚甘肃人对于军人和官吏之恭顺,乃为沿江沿海一带所万万不能者。随便一个稍有一点‘公事气’的人,都可以向地方要马来代步。大小一个官,都可以受地方当局的招待。只要背了一把刀,在乡村也可以横行几时,这般汉人太驯良了。‛其实,哪怕公民意识不断崛起的今日,亦有不少人面对公权力瑟瑟发抖,甘心为奴。或许今日之人可以对‚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江西小吏,进行义正言辞的批评,又有几人敢对电视里那些互相揭短的市长书记们‚吐口水‛‚喷墨水‛呢?
全书处处精彩处处动人,写人写景写事写情,真情流露,令人动容。本书引人思考之处尚有许多,如作者对汉藏、汉回、汉蒙民族关系的思考,对新疆局势的思索,对军政治理的考察,时值今日,仍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仅暂提此几处,若今后走上记者行业,亦能学到前人精妙之处。
第五篇:《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
《中国的西北角》读书笔记
彭玺睿
1935年7月至1936年6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前往中国西北,足迹到达川、陕、青、甘、宁夏、内蒙等省市,全程四千余里,详细介绍了当时西北地区的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共分为六十六则通讯,五大篇章。
第一篇:《成兰纪行》
此篇描述了记者经由四川盆地行进至甘肃的见闻。作者的足迹逐渐由成都平原的农耕社会进入川西高原的藏民游牧区,着重描写了战乱之后,当地农村底层百姓穷困贫乏状况。随即是汉藏关系,以及当地因战乱而陷入的困境:“沿途饿殍载道,臭不可闻”。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地鸦片买卖吸食成风的忧虑。
第二篇:《陕甘形势片断》
此篇描述了记者在长安和兰州的见闻,着重分析了在新的交通形势之下,长安和兰州的战略地位,以及陕甘边境、渭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其对渭水两岸百业萧条,遍种鸦片的痛心和焦虑成为该篇最难忘和引人深思的一段。
第三篇:《祁连山南的旅行》
此篇描述了记者在青海的行程见闻,对当地的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做了大量的描写,并且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借以抒发作者的慨叹。此外,作者对青海当局的主要负责人也着以较多笔墨,详细分析了青海在特殊的多民族、宗教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在这一篇中,作者对于汉藏回之间的民族关系的分析让主旨思想更深一层,以“回教促进会”为切入点,进行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分析探讨。
第四篇:《祁连山北的旅行》
此篇描述了作者在张掖、酒泉、玉门以及敦煌等地的行程见闻,描述了当地种植鸦片、重税科刑和民不聊生的现状,表达了担忧和思考,并结合当地悠久的历史,对该区的战略地位变化做了细致的梳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考量了这一地区的发展策略和前途。第五篇:《贺兰山的四边》
此篇描述了作者在兰州、宁夏至包头一线的经历所感,记录了=数年战乱破坏后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结合西夏历史讲述了当代发展应注意的教训,并对回民安置问题做出了深刻分析;对宗教的发展,教育的推广都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六:读后心得
读这部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西北,借着范先生的笔触,在我脑海中不断延展:衣衫褴褛的农夫木然行路;道旁因饥饿而半昏迷的平民不时发出呻吟;及膝的野草中忽然露出层叠的尸体;肥沃的平原被罪恶的鸦片占据;重税科刑下的农民食难果腹、衣不蔽体„„整体来看,书的大部分文字都被作者沉重阴郁的思绪笼罩,带给读者的感觉是泛黄的默片,而在结尾处,作者对塞外妇女“鲜红色”服饰的描写最终让人眼前一亮,可以想象,看到希望的时刻,作者心情也好了许多。
可以说,阅读这本书,亦是在阅读一部旧中国西北的沉重的社会实录。
1)今与昔的思考
“过平谥铺、煽铁沟等处,时疫流行,苍蝇遍地。居民传染一种软体病„„有居民七八十户,多已全家死去,无人治疗 ”这是记者当时在四川江油附近所见的实录。当破烂荒凉的村庄和愚昧可怜、承受重担的当地农民,再一次浮现脑海中的时候,不禁感慨八十年前家乡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与无望。
八十年后的今天,作为占全国人数百分之七十的农民,其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在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农业税废除、土地不再是谋生的唯一选择、多种经营方式的选择等等。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东西部农业发展不平衡,并且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农村内部也逐渐出现了收入不平衡的趋势;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不高,对农业生产及发展的良性循环必然造成阻碍。乡村里新盖的小楼逐渐多起来,但旁边也有一片勉强支撑的泥糊篱笆瓦房,有的早已破旧颓然,但仍然作为农民的住房提供遮风挡雨的功能。
社会始终螺旋发展着,问题不可避免。但我们始终保持着改革的动力和希望,这也是今日农村较之八十年前最大的不同。
在读《中国的西北角》时,读者很难不随着记者的笔触而悲怆黯然。目及之处,或是“皮肤长满疮疖,瘦如骷髅 ”的吸鸦片之平民,或是“乱石泥土,污秽狼籍”的矿工之住穴,或是“庄户本已稀疏,现更破坏,所余无几,举目怆然 ”的凋零村舍。对于当时矿工、农民的具体生活环境,我们便可以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得之大概。文字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传达着当年底层人民的困窘,在多层压榨下,了无希望地生存。
2)记者的孤独与思索
另外使我读后久久感慨的,就是范长江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的勇气和毅力。多人劝说,骇人传言都没能止住他的脚步,“记者本亦是视生命如草芥之人 ”,范长江的责任感和对亲身实践的重视,最终让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北的土地,得到一手的资料,为民众、为历史创造了宝贵的财富。
同时,我们有时候也可以读出他的孤独感:“惟他们(两名撒哈拉向导)彼此用突厥语谈话,记者丝毫不解,颇有身入异域之思 ”,当他在无边的戈壁滩孤独前行时,也念起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的诗句。
然而,这样的环境客观上也促使范长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之根源、人生奋斗的意义。川西高原的夜晚,当他晚上荷枪披被,值夜警备时,却能在荒芜的环境和静谧的心绪中不断思考人生。
也许是在刚到西部,初次的见闻让作者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本书的第一篇记录川西北时,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有淡泊超脱的意味。在涪江上游时,作者以人们只见到长江之奔腾浩荡而不见其基固源长的根本,而联想到人们只佩服英雄成功之时,却忘了当初的奋斗拼搏:“此种成败英雄之俗见,最易丧失青年奋斗之勇气 ”。之后在山顶看到烈日下发出腐臭的暴尸时,亦自然发问道:“人究竟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追求?”最后得出大家都是为了“生存维持、继续和扩张而努力”,不管最后“葬身山顶或是葬于水晶棺,大家的人生意义都毫无轩轾”的思考。在范长江的眼中,奔波都是因为生存之必要而驱使,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而在进入青海、陕甘一带之后,直接阐述自己对人生意义思考的文字便少了许多。但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增加了较多篇幅,解决策略也更加中肯。也许是途中这类境况太多,刺激作者思考更为直接、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兰州经济地位衰弱的分析,以及重税苛捐的危害和根源,对渭河平原商业衰退的解释,对青海民族宗教问题的思考,等等,都为当地百姓的利益贡献了自己的心血。
之所以范长江先生能得出这样的思考和成果,除了敏锐长远的眼光和深厚的历史政治修养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他对百姓深刻的情谊和对民族前途的深深忧虑。七:评语
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西北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文字中,读者可以很强烈地感觉到作者的爱憎、愤怒和忧虑之情绪。作者对于西北社会弊病的分析深刻而启人深思,而作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淡定勇敢的状态,也是记者必须培养和具备的素质。
另外,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有许多描述百姓受压榨的内容,并无直接信源,究竟是当地百姓的口述,还是作者的推测联想,都难以提供确切的证据;在写作手法上,直接引语用得太少。在许多可以直接引用的地方,作者都采用了转述的方式。而在转述时,必然失去了许多原汁原味的表达,这对于塑造更逼真的当地百姓形象和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方面都是不利的。
但是,瑕不掩瑜,《中国的西北角》不愧为新闻作品的代表,范长江先生为我们现在的新闻写作、素质培养和精神学习,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