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专程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慰问教师,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流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推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论述了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深刻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对教师成长的殷切期望,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行动指南。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对于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学生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执着于教书育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第四,要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我做为新世纪的一名教师,一定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道德情操,打牢知识功底,培养仁爱之心,争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茶汉素小学 何桂英
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五指山中学 陈英华
2014年9月26日,我们五指山中学全体老师集中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受感动。习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表示崇高的敬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会上习总书记为当今和未来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听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之后,我不仅感到激动和鼓舞,更感到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使命是多么的艰巨。以下我将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现谈谈自己对讲话中“师德精神”的领会: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努力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是人类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天底下无上光荣的职业。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深刻认识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创新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高尚的师德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不应是一桶水,应是一股不断涌出新水的清泉,永远新鲜,有活力,才能在知识迅速变更的年代不落后,交给学生丰厚有用的知识。所以教师不应局限于所教教材,还应该读各种各样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修养,才会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深深地吸引学生。抱着一种务真求实、乐观上进、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名受学生和人民爱戴的称职教师,要打心底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求名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怨无悔地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但是本着为国家和人民造福的职责,它同样有着无限的骄傲。在今天,我们的教师们要抵御各种“金钱至上”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师风师德修养,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赢得社会的敬仰。
总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将来要无愧于这一光荣的称号,心须努力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坚决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处处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用红色精神和情怀站好教师这一光荣岗位。
第二篇: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2014年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习近平在这所有着“培养中国教师的摇篮”之称的校园里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引起广大教师热议。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学工作者,幸运地生活在这个充满正能量、催人奋进的年代。本周学校组织学习之后我更感到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使命是多么的艰巨以下我将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讲话中“师德精神”的领会: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 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对待自己的职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梦,让学生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
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第三,要有创新精神。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更要大胆探究,创造性的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就拿我们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来说,要想缩小中西差距,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这些都要依靠素质教育的发展。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创新教育的排头兵,培养出适合国情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做打造中华“梦之队”的筑梦人。
第三篇: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心得体会DOC
学习习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2014年9月9日,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习近平在这所有着“培养中国教师的摇篮”之称的校园里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引起广大教师热议。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学工作者,幸运地生活在这个充满正能量、催人奋进的年代。习总书记提出的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让我感觉身份光荣、责任重大。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2、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习近平同学校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指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我们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第四篇: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党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满怀信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普通党员,我无比激动和自豪。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宣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开启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普通党员,我深感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把握历史大势,着眼长远发展,回应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带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念、思想的力量、行动的方向和奋斗的激情。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党员,我认为自己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理解其精神内涵。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从而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主动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五篇: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4月16至17日按照医院安排,集体组织和自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个人深受教很受鼓舞,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向全国、全世界昭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凝聚力量攻坚克动员令。使我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 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兴党为民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显
示了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 内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指引我们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致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习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坚持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
言,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习总书记 记讲话关键要深入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切实做到学
以明理、学以养德、学以修行。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演进规律,理解了旗帜
道路的极端重要性。激励自己要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严治党要求等的理解和把握,努力提升自
身党性修养,做到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政治敏锐、头脑清醒,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融汇到思想和工作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把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信不信任做为衡量我们工作成 绩的重要标准,切实服务人民,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 一线“察实情”,搜集群众意见,在与民同劳中体恤群众疾苦。
国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