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班就读培训心得体会
2015年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又是三天的学习时光匆匆而逝,带给我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11月24日上午8:30,我们首先走进了特教课堂,感受了特教。在特教中心,到处都充满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这里的孩子曾经有过不幸的童年和过去,但他们却拥有比普通孩子更执着的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一个手势,一声不太清晰的问候,甚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无不牵动你的心,提醒你对他们的关注,对残疾失业的关爱。教室内,师生互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交流着。人虽少,但气氛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和谐。老师是在上课吗?那分明是师生共同协奏一曲动人的爱之曲吧? 在这里,老师就是孩子们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主心骨。孩子走到那里,老师就跟到那里。教室里、操场上、休息室„„孩子与特教的老师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1月24日上午11:00,我们参观了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校门到公寓楼、食堂、教学楼无不体现出设计的精妙;从校园宣传栏到每个班的班级文化,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当时正是课间,学生们自发地在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校园教学区和生活区连成一体又相对独立,既便于学生生活又利于教师管理。教室功能划分很细,听觉训练室、言语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律动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艺术表演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了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11月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是几个特殊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非常细致地论述了随班就读中个别化教育和支持系统,智障儿童的早期筛查,以及借双慧眼看待特殊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这些为我们老师进行教学科研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残疾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专家关于“随班就读中个别化教育和支持系统”的讲座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不仅让我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还让我明白残疾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教师该怎样针对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老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残疾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老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说到智障儿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听到或者看到一些关于智障儿童的信息。专家的“智障儿童的早期筛查”的讲座让我了解到智障儿童由于遗传代谢异常、产前或分娩异常及生后患病等原因造成脑损伤,因而导致患儿在理解事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不及正常同龄儿。智障儿童相对于同年龄的孩子会显得笨拙,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能操之过急,需更加耐心的加以指导。有条件的家长需与相关医生保持沟通,家长和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对智障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训练,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老师的“借双慧眼看待特殊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学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行程最后我们观看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文艺演出。学校对这些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十分关注、重视,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培养;孩子们在老师的关怀和悉心辅导下,异常珍惜这一机会,坚持利用课间课外活动、休息时间刻苦训练,常常是一学就是几小时,进步很快。孩子们的刻苦精神和他们的信念无不震撼着我们。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自己特教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自己要多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并把学到的特教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2015年11月26日
第二篇:随班就读心得体会
随班就读心得体会
教师:姚炯
以前总以为随班就读的孩子随心所欲,不给班上捣乱就行了,学不学无所谓。今年我有幸加入了特殊教育的队伍,对特殊教育有一些了解。之所谓特殊不是对随班就读的孩子不管,而是进行特殊管理让他们在随班的同时,即能快乐的成长又能学到他能力范围内的知识。随班就读的孩子能学到知识关键在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我感到困惑。读了《如何做好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工作》从中我感受到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作用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牢固与否。班上有了随班就读的孩子更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验。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关注随班就读的孩子。既要让他们学到知识又要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如:文中提到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讲解与形象示范相结合,语言与情感相结合等。
二、发挥小伙伴作用是有效进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助学伙伴是随班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使残疾儿童从同学的帮助中解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从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助学伙伴来说,助学活动也是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促进自我的好机会。不错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俗话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让他们融入到小伙伴中既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又是对随班就读孩子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了助学伙伴的参与不仅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为教师抓好教学工作提供了时间。
第三篇: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5年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又是三天的学习时光匆匆而逝,带给我新的收获、新的体会。11月24日上午8:30,我们首先走进了特教课堂,感受了特教。在特教中心,到处都充满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这里的孩子曾经有过不幸的童年和过去,但他们却拥有比普通孩子更执着的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一个手势,一声不太清晰的问候,甚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无不牵动你的心,提醒你对他们的关注,对残疾失业的关爱。教室内,师生互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交流着。人虽少,但气氛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和谐。老师是在上课吗?那分明是师生共同协奏一曲动人的爱之曲吧? 在这里,老师就是孩子们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主心骨。孩子走到那里,老师就跟到那里。教室里、操场上、休息室??孩子与特教的老师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1月24日上午11:00,我们参观了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布局合理,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校门到公寓楼、食堂、教学楼无不体现出设计的精妙;从校园宣传栏到每个班的班级文化,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当时正是课间,学生们自发地在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校园教学区和生活区连成一体又相对独立,既便于学生生活又利于教师管理。教室功能划分很细,听觉训练室、言语训练室、康复训练室、律动室等特教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学校的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艺术表演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同时,还向外界宣传了学校。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和生活,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11月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是几个特殊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非常细致地论述了随班就读中个别化教育和支持系统,智障儿童的早期筛查,以及借双慧眼看待特殊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这些为我们老师进行教学科研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平时在教学中感到残疾孩子普遍理解力差,学习能力弱,学过的知识不成体系,学得快,忘得更快,让我很是困惑却总结不出原因。专家关于“随班就读中个别化教育和支持系统”的讲座向我们展示了具体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和执行结果,不仅让我明白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还让我明白残疾孩子在同年龄同环境条件下与健全孩子认知发展上的差距,以及我们教师该怎样针对孩子这样的特点进行教育。老师用专业的术语,活泼生动的案例为我们娓娓道来,既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又引导我以后该怎样去遵循残疾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和语言训练,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老师给我感触更深的是:现在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今后的特校不仅仅服务于在校的少量学生,而是要转变职能,成为当地的特教资源中心,走进普校为融合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这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努力钻研特教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说到智障儿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会听到或者看到一些关于智障儿童的信息。专家的“智障儿童的早期筛查”的讲座让我了解到智障儿童由于遗传代谢异常、产前或分娩异常及生后患病等原因造成脑损伤,因而导致患儿在理解事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不及正常同龄儿。智障儿童相对于同年龄的孩子会显得笨拙,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能操之过急,需更加耐心的加以指导。有条件的家长需与相关医生保持沟通,家长和相关人员
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对智障儿童进行早期筛查,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训练,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
老师的“借双慧眼看待特殊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下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沟通与交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沟通与交往”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进行,拓宽了学校今后课程开设上的思路。
行程最后我们观看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文艺演出。学校对这些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十分关注、重视,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培养;孩子们在老师的关怀和悉心辅导下,异常珍惜这一机会,坚持利用课间课外活动、休息时间刻苦训练,常常是一学就是几小时,进步很快。孩子们的刻苦精神和他们的信念无不震撼着我们。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自己特教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自己要多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并把学到的特教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2015年11月26日篇二: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心得体会
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心得体会
乌兰察布商都县宗申小学 王一林 2015年1月12日到16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特殊学校随班就读培训活动,听取了赤峰市教育资源中心房占学主任和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梁宏志校长的专题讲座,并参观了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化德县第三小学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这是我第二次接触这样的特殊培训。第一次是在鄂尔多斯,并在伊旗参观了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两次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曾经一度漠视残疾儿童,漠视这个特殊的群体。记得有一年我在教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突然转来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除了比正常升学的孩子大两岁之外,个子也比其他孩子高出许多,这都没什么好奇的,关键是这个孩子智商明显低于其他孩子。其他的孩子已经对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如指掌了,这个孩子却还停留在一加一等于二的程度上。在上课的时候,他也坐不稳,在我讲课的时候,冷不丁到我身后,笑嘻嘻的样子,且口中念念有词。我头疼极了,于是豪不客气的和他的母亲进行了一次谈话,让这个孩子转学,母亲含泪带走了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离开学校的那一刻,孩子突然对我说:“老师,再见。”我虽然当时心中隐过一丝愧疚,可这种愧疚很快就在他离开后带来轻松中淡忘了。现在觉得我当时太自私,太没有爱心了,我也为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而表现出的冷酷深深的自责。
听了房主任的讲座,我明白了这个孩子是所谓的“特殊儿童”。特殊儿童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去培养他们。当然这就需要随班就读的老师对这些孩子采取分层教学,尊重孩子的个性,缺陷补偿,扬其长,避其短,正真做到因材施教,启发孩子的特长,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被认为是父母的包袱。
在参观了市特殊学校之后,我也确实被那些残疾孩子的顽强意志所感动。校里每一个班的外墙上都贴满了大量的学生作品,有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在一个大大的活动室里更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手工制作。有十字绣、精美串珠、废物拼图等。这些作品每一件完成的都是那么出色,有些甚至是正常的孩子也无法达到的水平,他们却做的那么好,成功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多少不折不扣的汗水甚至是泪水吧!震撼之余我也深深地佩服那些为残疾儿童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这些老师+也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吧!
今后我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在教好健全的学生之外,还要用爱心去培养那些特殊的孩子。上帝为他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必定会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正如房主任和王科长所说的“残疾孩子也是人,我们是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相信将来我会在这份平凡的特教事业上为那些特殊的孩子们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篇三: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总结
张掖市特教中心
2012年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班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市特教中心于2012年6月19日至21日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对全市120名随班就读教师开展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特教中心领导多次同市教育局领导就本次培训班的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及培训名额分配进行接洽商定。为了确保培训班顺利进行,特教中心领导对接待、听课、讲座、参观各环节做到了精心安排,教学示范课要求明确,讲座材料层层把关,后勤保障责任到人。由于前期准备充分,措施得力,这次培训班得到了广大培训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组织教学观摩,转变培训教师教育观念
培训班上午安排了三节教学观摩课(培智二节、康训一节),整个培训班共安排观摩课9学时,内容涉及培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康复训练及聋童语言训练。通过观摩学习,使广大培训教师对如何针对随班就读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化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随班就读课堂组织形式有了新的思考,提升了培训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意识。在课后交流中许多培训教师认识到:随班就读学生与普
通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依据大部分普通学生发展水平而实施的课堂教学很难照顾到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只有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才能使随班就读学生真正受益。
三、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培训教师理论水平
下午进行了《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专题辅导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听障、视障、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个别化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及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评价四个方面。通过讲座,使广大培训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制定、实施、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为随班就读学生制定、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参观学生生存技能教育活动,感觉爱的教育
下午讲座后,特教中心领导同培训班教师参观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存技能教育活动,主要参观了编织、素描、十字绣、美术字兴趣小组及感统训练、康复训练的活动情况。在特教中心领导的细致讲解中,培训班教师对特殊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感统训练室和康复训练室的建设为资源教室的建设和运用提供了思路。在参观的过程中,培训班教师多次谈到:特殊教育学校育人环境优美,为残疾孩子的康复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在看到一位老师在对一个多重残疾的孩子进行康复时,老师们不仅感叹在这里的老师用爱浇灌着孩子们明天。
五、全面总结,提升培训班教师的认识
在培训班总结会上,市特教中心领导进一步强调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意义,指出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体,现阶段大部分残疾孩子都在随班就读,广大培训班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关注残疾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实施个别化教育,为残疾孩子康复和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最后对各位教训班老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广大培训班教师以这次培训为起点,认真学习特殊教育理论,积极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在以后的工作取得好的成绩。这次培训班在市特教中心领导的精心筹划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培训,转变了广大培训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认识,促进广大培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篇四:随班就读心得体会
随班就读心得体会
教师:姚炯 以前总以为随班就读的孩子随心所欲,不给班上捣乱就行了,学不学无所谓。今年我有幸加入了特殊教育的队伍,对特殊教育有一些了解。之所谓特殊不是对随班就读的孩子不管,而是进行特殊管理让他们在随班的同时,即能快乐的成长又能学到他能力范围内的知识。随班就读的孩子能学到知识关键在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我感到困惑。读了《如何做好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工作》从中我感受到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作用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牢固与否。班上有了随班就读的孩子更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考验。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关注随班就读的孩子。既要让他们学到知识又要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如:文中提到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讲解与形象示范相结合,语言与情感相结合等。
二、发挥小伙伴作用是有效进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助学伙伴是随班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使残疾儿童从同学的帮助中解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从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助学伙伴来说,助学活动也是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促进自我的好机会。不错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俗话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让他们融入到小伙伴中既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又是对随班就读孩子的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了助学伙伴的参与不仅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为教师抓好教学工作提供了时间。篇五: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工作总结
(2014-2015学第一学期)发展特殊教育,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弱智者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转变。从歧视到理解;从同情到支持;从排斥到接纳;从遗弃到教育潜能的开发。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学校应转变教育的理念,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教育和康复训练的责任。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关爱;充分的发展;充分的潜能开发。使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我校把随班就读生全面融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学校为随班就读生提供了平等、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提供给学生心理扶持。针对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有效的进行教育,学校开设资源活动室,配备资源教室专职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制定学生发展计划,确定特殊学生的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域。我们设计了针对性的练习,开展个别辅导和增加技能方面的训练。我们充分运用资源室心理疏导、教学辅导、行为矫治、缺陷补偿的功能,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扬长补短,发挥潜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同时,适时的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细微的进步,让他们认识到成功是无所不在的。我校教师在随班就读工作中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爱调整了学生的自卑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为回归主流社会创造条件。
二年级(1)班有一个学生,名叫曾泽婷。记得她一年级新生报名时,嘴里发出呜呜啼啼的声音,老师问她问题,她就是不搭理。上学了,她也是一个人独处,不与其她同学说一句话,老师和她说话,她先是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相处的时间长了,她对老师说的话有些明白了,表现出相应的动作,如,老师说:“曾泽婷坐好。她就回到自己座位上,嘴里不发任何声音。学习上,因为她智商偏差(40以下),再加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障碍(不说话),不写一个
字,考试得”0”分。所以,资源室老师从人际关系辅导入手,想法启发孩子说话。刚开始,她是一字不说,资源室老师就有意识地引她说话,有时与她身边的同学说话,有时,老师相互对话,表扬曾泽婷,很讨人喜欢,很聪明,声音也一样会很好听??多次以后,她想开口说了,但嘴巴张开、合拢,又张开、合拢,呼吸急促,显得非常紧张。于是老师赶紧拿出一件玩具-------小猫钓鱼,装上电池,转盘转动起来,同时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件玩具多漂亮呀,还很好玩,你想玩吗?”她看着老师,嘴巴又动了动,但没声音。“这可以给你,不过,我喊‘曾泽婷’时,你要应答,说完,老师马上叫了一声“曾泽婷”。她鼓起勇气,吸了一口气说:“唉”!这是多么不容易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响了,今天她能叫‘肖老师’了。
特长是成功的希望,闪光点是进步的起源。为了帮助这些随班就读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走向成功的起点,找回自信心,教师们在工作中不仅做到“三心”:服务热心、开导细心、教育耐心。并且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表现成功的机会。如:六{2}班肖凯鹏、郑绮绮同学都属于性格内向、自卑、不善与别人交流。我就安排郑静虹老师教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能自己写字了。这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一种进取向上的心理品质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多鼓励能激发人奋进,多疏导能开启人的心灵。随班就读生除了智力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缺陷而附带着种种不良的个性和行为偏差。如:一{2}班的徐宏武同学精力充沛,性格外向,举止粗鲁,惹事生非,好打架斗殴。家长、学生们都怨声载道,有些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近黑者墨黑,就教育子女与他们近而远之。渐渐地,他们在班中感到孤立,失去小伙伴。但是,班主任老师没有就此而放弃,她从了解、沟通、矫正、鼓励入手。首先教育小干部、同学要有一颗爱心对待这些特殊生,在学习上给予帮助,行为上给予指导,学会包容他人。另一方面利用课间、空闲时找这些特殊生谈心、沟通,在行为上给予疏导、矫正。并且利用他们的特点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班务让他们做。有点
滴进步就及时表扬。就这样,他们渐渐地改正了陋习。老师也为他们培育了建立友谊的土壤。
学校、家庭一体化的教育也是帮助随班就读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康的人格,逐步提高成绩的重要方面。平时老师们进常与家长沟同,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探讨教育的方法。例如:徐宏武学生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工作,经常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和班主任一起研究、教育的方法,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同步。
我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以每月考核为抓手,对每位随班就读生都设立一本随班就工作手册。其内容有个别教育计划、基本情况分析、学科阶段目标反馈情况、个别教学辅导记录、家教心理辅导、个别教育个案等。考核面将涉及班主任和各学科的教学的老师。通过个案的设立和考核,有效地推动了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城南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室 2015.1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工作总结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残疾儿童也是学生的一部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我校采取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又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特教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特教老师,积极、稳妥地开展“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
二、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我校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让“中度”和“重
度”的残疾儿童在特教班接受教育。担任“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三、重视与规范残疾儿童的认定工作。对认定后的特殊学生,要求教师不宣传、不歧视,要更加重视这些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把他们的作业、试卷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归档,进行分析、评估。
四、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我们加大投入,新装修了特教班教室,配齐了电视等现代化设施。
五、对本校的特教老师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指导本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不定期到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听课,直接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随班就读的教育补偿等问题。
六、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适应新的要求。
第四篇:随班就读家长培训讲稿
关注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
学生:梁星 培训教师:黄代卫
我在新闻上看到过一则新闻,一个妈妈为了让耳聋女儿能开口说话,历尽辛苦,却在女儿入学第一天,将其杀害。面对这骇人听闻的血案,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对此人性的畸变,除了坚决谴责这位无视孩子生命的母亲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索。
残疾儿童康复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们全身心的付出。可以说,每一个残疾孩子都牵动着一个不幸的家庭。
孩子残疾的类型和程度不同,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也有轻有重,其中有经济生活方面的困难,但更多是表现在精神上的负担。
首先,是孩子残疾带给父母的自责。许多父母认为是自己没有把孩子照管好,对孩子有一种亏欠。有些家长甚至会由此产生“强迫”意识,沉湎在对往事的追悔中无法解脱。还有些家长不能接受孩子致残的严酷现实,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报应,产生宿命和无助感,使他们感到非常痛苦。
其次,对孩子未来的忧虑,特别是那些需要终身照顾的残疾儿童。有时候,不太理想的康复效果,加之一些“过来人”不顺畅的现实生活,使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忧虑,甚至绝望。
再次,社会环境的压力。由于传统观念以及相关保障制度方面的滞后,残疾孩子在今天仍是常常被贴上标签的人,面对一些“好心人”居高临下的怜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歧视让他们有苦难言。一些家长因此变得自卑、退缩、甚至产生对外界的排斥。
第四,经济压力。残疾儿童治疗、康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有些残疾的阴影往往影响孩子终生。由于政策保障方面尚待完善,在多数地区残疾儿的康复费用只能由家庭来负担,使得很多原本家道殷实的家庭变得拮据乃至一贫如洗。
第五,自身发展受限。许多残疾儿童多需要终生陪护、康复,这对家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孩子,一些残疾儿童家长辞掉了工作,中断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使家长对孩子的康复期望值提高,对康复效果高度敏感,而实际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落差又会使家长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焦灼感。
最后,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改变。残疾儿童的出现,使每个家庭成员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忧虑、抱怨、争执、烦躁增多,家庭成员间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越来越多的夫妻离异。同时,由于康复期漫长,残疾儿童父母社会联系减少,关系变得生疏,这又加重了家长孤立、无助的感觉。
在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我们较多关注的是孩子,而极容易忽略孩子亲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在寻求残疾儿童康复的艰辛跋涉中,耗尽了父母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源,有人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有人放弃事业,精疲力竭,当这一切的付出使他们仍然看不到希望时,他们的理智就会出现崩溃的临界。
在我们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应把爱的目光投向那些陪伴他们的父母亲人。只有孩子的父母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
第五篇: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心灵
——大雁三小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奉献我们的关爱,特殊生才能和健全人拥有“同一个世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疾儿童少年,又有利于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发展概况
2014年9月,我校二年一班刘宇桐同学被定为视力残疾二级,了解到这个信息后,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
1、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刘宇桐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她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2、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刘宇桐同学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孙杰美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个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二、突出成绩
由于刘宇桐视力较弱,学习比较困难,同学们帮助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于是,班主任老师加强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她的个别教学。她坚持做到提前备课,以保证全班教学的正常进行,然后单为她制定一个个体教案,针对她视力弱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制定个别教学的目标策略。备课时,她总要先考虑她的知识能力基础,她哪些知识能接受,哪些理解不了,然后教师特意为她设计了简单些的提问。在课上多给她机会,引导她开动脑筋,参与教学活动。当课上的内容她不能全部当堂消化时,班主任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总之,千方百计激发她的学习兴趣,让她能够参与教学并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她的进步激发了其它同学内在的奋发向上克服困难的积极因素,使班集体逐渐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风气。
三、感人事迹
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还要参加各种活动,为了确保刘宇桐同学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安全地参加活动,孙老师在她们班级动员全班小朋友轮流帮助刘宇桐。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无论是下课上厕所时,还是放学回家时,总有两个小朋友默默地扶着她,这一扶就是一年,孩子们没有怨言,像接力棒似的一组又组,关心着、爱护着这位特殊的同学。
同时,学校建立了刘宇桐同学的家校联系卡,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还有班委会成员都会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思想动向,学习情况„„为下一阶段随班就读工作做准备。
总之,关爱残疾生,关注特殊生,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要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特别是每天与她接触最多的老师一定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辅导、多一点鼓励„„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而学校也要为特殊生提供特殊的教育环境,让老师们能够更好的关爱特殊生,让随班就读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