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法期末总结
名词解释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国家意志所预期目标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垄断: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或多个企业对于特定市场的独占。联合限制竞争(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采取协议或默契等形式,共同对特定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的行为。
市场支配地位:只指企业在特定市场具有控制商品价格,排除市场竞争的力量。不正当竞争:是指任何欺骗性商业行为,或以其他手段,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任何商业行为。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回扣: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帐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诋毁:是指在市场交易中,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的行为。
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问题:是指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即消费者受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损害而产生的问题。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发现可能危害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的缺陷时,经营者依法从市场上召回,并免费为其进行修理或更换的制度。惩罚性赔偿:是指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数倍于实际损害的损害赔偿。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的其他特性的要求,给用户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一种综合责任,包括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国有企业:是指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该资本或该资本形成的股份归国家所有的企业。
股权分置改革:是指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现代企业制度:指涉及现代企业组建,运营,管理一系列行为和关系的制度体系。法人股: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以其依法占用的法人资产向独立于自己的股份制企业出资形成或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即法人拥有的股份。
指导性计划指标:不具有强制性,主要通过运用经济手段促使其实现的目标。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比重,前后关联效果最大的产业。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由于其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的那些产业。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发票:是记载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商事凭证,是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收付款项时开具的取得的一种合法凭证。
偷税: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单和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次级贷款:是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重要商业储备制度:是政府为平抑或稳定某些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水平,建立起这些商品的调节性库存,并通过吞吐库存来调控市场的管理制度。价格听证制度: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调整关系群众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前,在有了一定的价格,成本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主持召开由消费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参加的论证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就拟调整价格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广泛论证的制度。简答题:
1.市场机制的缺陷,国家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和经济法的基本构成:一是市场障碍,二是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三是市场调节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国家调节的基本方式:一 国家对市场强行干预规制方式。二 国家参与直接投资经营的方式 三 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引导调控方式。
三种基本类型的国家调节活动: 第一,为规制和保障国家所采取的第一种调节方式,即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规制,国家需要制定市场规制法。第二,为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第二种方式,即国家直接参与投资经营活动,国家需要制定国家投资经营法。第三,为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第三中方式,即国家对经济的引导调控,国家需要制定经济引导调控法(或称宏观调控法)。
2.1979年以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急剧增多,覆盖面广。2.立法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行。3.立法反映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4.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这一时期经济法的中心内容。
国家调节按其本来的使命,是希望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能够协调,稳定和发展。所谓协调,主要指社会经济内部各种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大致均衡;所谓稳定,主要是指避免经济停滞,过速增长或大起大落;所谓发展,是指经济在质和量上的提高和增长。3.经济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价值是指经济法在客观上所具有的能供人们利用的某种性能和功效。经济法的原则,是指由经济法所确立的,在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时所遵循的准则。它是规范国家经济调节活动中各有关主体行为的准则,在经济法全部或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有一定的抽象性,一定的课操作性,具有稳定性。(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乃是一种“衡平”原则,要在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同个体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同个体公平之间进行衡平。国家经济调节如何调节,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如何发挥,主要就是在社会与个体之间进行衡平——效率和公平等方面的衡平,或者说到底是利益的衡平。)
4.反垄断法发展的趋势:1.反垄断法调整的范围越来越广泛.2.反垄断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3.反垄断法受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5.经营者集中的概念和方式:经营者集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相互合并,或者一个或多个经营者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对其他经营者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1,经营者合并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6.所谓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是指一国依据某种原则将其反垄断法适用于在本国以外发生的某些垄断或限制竞争行为.一国法律对其在领域内发生的行为具有约束力,此即属地管辖原则:一国法律对其在领域外的本国公民和法人的行为也具有约束力,此即属人管辖原则.7.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各类市场交易活动的参加者.2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与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相悖的行为.3.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4.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是经营者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8.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特点: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禁止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从事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一类法律的通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一.产生的背景与法律渊源不同.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多种法律表现形式,既有专门的成文法,也有判例法和民法中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等,其规定和适用主要针对较为具体的侵权行为.二.规制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竞争过度,消除恶性竞争的影响,主要是保障具体交易场合特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侧重维护微观的竞争秩序,追求局部和个案的公正,保障静态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可以说是经济领域的侵权法.三.规制对象的性质和违法的构成不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种行为在性质上是违反商业道德的,在分析时只存在是否构成的问题,而不存在适用除外和豁免的问题.四.规制方法与责任形式不同 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是事后规划,以民事制裁(主要靠私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手段为主,辅以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的手段.9.市场混淆行为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市场混淆行为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经营者擅自使用与他人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导致或者可能导致其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相混淆的行为.四种类型的市场混淆行为,即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使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2.仿冒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4,伪造,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10.低价倾销行为的概念,性质,认定及例外:低价倾销,又称掠夺性定价,是指经营者采用在一定的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低价倾销的性质: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一种表现,因而也是垄断或者限制竞争行为.认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 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例外:销售鲜活产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季节性降价;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对消费者特别保护原则。2.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原则3.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1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1.安全权2.知情权3.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索赔权6.结社权7.受教育权8.维护尊严权9.监督权
经营者的义务: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2.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3.保障安全的义务4.提供真实,明确信息的义务.5.出具凭证盒单据的义务6.品质担保义务7.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交易的义务8.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义务 13.国家与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立法保护2.行政保护3.司法保护 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消费者组织2.舆论监督 14.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一).争议的解决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确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原则1.由生产者,销售者,服务者承担。2.由变更后的企业承担。3.由营业执照的使用人或持有人承担4.由提供虚假广告行为的经营者和广告经营者承担5.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承担。15.产品质量的概念和性能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为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技术,心理和社会特征的总和。产品质量一般包括以下性能:1.功能性2.安全性3.可靠性4.经济性5.可维修性 16.产品质量责任和产品责任的关系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因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给用户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一种综合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主要区别如下:
首先,两种责任性质不同,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民事责任。而产品质量责任是一种经济法责任,既包括产品质量违约和侵权的民事责任,也包括产品质量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后者包含了前者。
其次,判定承担责任的依据不同。判定承担产品责任的依据是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即产品是否存在不合理危险,其依赖于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并不考虑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而判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是是否违反默示担保或明示担保以及产品是否具有缺陷。即除了依赖于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外,还可根据当事人之间是否具有合同关系来判断,如果由于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过错造成违约,即使没有给对方造成损失,也应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承担责任的条件不同。承担产品责任的条件是产品存在缺陷,并且造成了他人损害。产品责任是一种事后救济。而产品质量责任可以存在于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任何环节,只要有违反质量义务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了损害,均应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既有救济功能,也有预防功能。17.产品责任的概念,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和依据。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大体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极端为合同责任阶段;第二阶段为一般侵权责任阶段;第三阶段为无过错责任阶段。
第一:产品存在缺陷。第二:存在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事实。第三: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18.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问题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对策(开放式问题,研究性学习)
19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含义和内容: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是指对国家出资企业及其管理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涉及企业国有资产的各种行为的监督,以保护国家作为出资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的内容:1.人大监督2.政府监督3.审计监督4.公众监督5.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监督.20.国家投资决策失误的概念,认定标准和意义:所谓投资决策失误,是指由于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致使投资项目不能实施,投资项目实施不能实现投资预期目的,造成巨大损失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投资决策失误的认定:一是从决策本身看,决策是否具有科学性,二是从决策的后果看,决策是否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确定投资决策失误的认定标准的意义:首先,把决策的科学性作为判断投资失误的首要标准,有利于制约投资在决策时的主观随意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决策失误的几率.其次,将是否导致严重不良结果作为补充标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失误,将损失降到最少.最后,不唯结果归责,有利于鼓励决策者依照科学的方法大胆决策.21.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和体制: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1.保护国家所有权2.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3.保障国家利用资源性国有资产实现调节经济的目标.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切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有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所有权,国务院资源管理部门行使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具体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22.试述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原因
1:各国对国有企业开办目的认知发生了理性变化。各国开办国有企业,主要有以下三种目的:(1)财政性目的,即扩大财源以满足国家机关活动经费和供统治者挥霍的需要;(2)政治性目的,即为了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抵御外敌入侵或对外侵略,由国家控制某些经济要害部门;(3)经济性目的,或称之为经济调节性目的,即通过国家直接投资经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
2:为减轻财政压力,必须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3:为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必须进行国有企业改革。23.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立法的积极效应和不足 • 国有企业改革立法的积极效应
经过30年的改革历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立法的积极效应是显著的,既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也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国有企业改革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立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法制与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国有企业改革立法促使和保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有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 国有经济实力向大企业集中,国有企业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主导地位。•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立法的不足
在肯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立法的积极效应的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
• 立法理念的偏失。• 立法技术的不足。• 立法的稳定性差。
• 立法的层次低,权威性不足。• 立法内容的缺失。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主管机构的规定欠明确。其次,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程序规定不均衡。再次,改革举措的设计不周全。24.财政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 所谓财政,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收支活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
• 特征:(1)强制性。即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基于其主权地位和所有者的地位,并且是以强制、无偿方式取得为主;
(2)公共性。即财政虽然具有经济内容,但不具有营利目的,国家进行财政收入和管理活动,并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给公众增加社会福利,保障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正常运行。
(3)永久性。即财政是国家的一种永久性活动,在国家存续期间,财政必然连续运行而不可间断。
• 收入和支出的对等性。即财政既然以满足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为目的,在财政收支关系上,就应当以支出决定收入,也就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要的财政支出量来确定一定时期的财政收入量,从而做到财政收支平衡。功能:(1)财政的资源功能配置;(2)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3)财政的经济稳定增长功能。
25.国债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概念: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特征:与一般债务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2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的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与一般债务关系相比,体现一定的隶属性和国家政策性,这在国家内在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国债属风险最小的债权债务关系。作为财政范畴的特点:(1)国债是一种财政收入。(2)国债的认购具有自愿性,这与税收有区别(3)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的功能。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2)对财政预算的调剂。(3)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26.政府采购的概念、特点 概念: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和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下,以法定方式、方法和程序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特点:(1)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具有明显的公共性;(2)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转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公用企业;(3)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给政府部门提供消费品或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不具有营利性,故政府采购成为一种政策性调控手段也不足为奇;(4)政府采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并通过专门立法规定这种行为。
27.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基本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1.税收要素法定2.税收要素明确3税收要素合法4.税收程序保障。
(二)税法公平原则1.税收的普适性2.横向公平3.纵向公平
(三)税法效率原则 28.税法征管的方式有哪些
(一)税款征收方式1.查账征收2.查定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代扣代缴,代收代缴6.委托征收。
(二)税款延期征收
(三)对关联企业的税款征收
(四)税款的补缴,追征制度。29.银行业监管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银行业监督,是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或银行业专门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组织主体和业务经营行为进行的监督和管理。
基本原则:1.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2.独立监管原则3.监管信息共享原则4.国际合作与跨境监管原则。30.试述贷款的概念及其分类
贷款是指金融机构依法把货币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定期限偿还的一种信用活动。
根据贷款期限的不同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贷款有无担保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贴现贷款。
按贷款人是否承担风险可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根据贷款资产品质,即风险程度可以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贷款。
31.储存业务原则有哪些
存款自愿 取款自由 存款有息 为储户保密 32.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2.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经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3.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4.已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并持有《贷款证》。借款人申请贷款,须持有银监会签发的《开户登记证》和《贷款证》。5.借款人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要求。6。申请中,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的资金比例。
33.价格机制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是指市场价格变动和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
作用:(1)传递经济信息,价格机制是连接市场主体和交换关系的桥梁。(2)调节供求,价格机制是合理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3)调节收入,价格机制是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重要保证。(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34.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概念:经营者价格行为则是指经营者制定和调整价格及相关行为的总称,通常主要指经营者的定价行为,包括定价目标、定价策略、定价方法等的选择。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2)合法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35.价格欺诈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概念: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表现形式:(1)哄抬价格行为。(2)虚假降价行为。(3)模糊标价行为。(4)两套价格行为。(5)价外加价行为。(6)诱骗交易行为。(7)质价不符行为。
第二篇:经济法的期末总结
经济法是国家及政府经济领导部门和经济组织的领导者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它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根据本学期学习的《经济法基础》以及老师的课堂讲述中,我总结归纳了经济法的特点如下:
1.从法律组成的形式讲,经济法是一系列单行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特点的法律。因此,经济法在组成和内容上具有综合性。
2.从法律内容上讲,经济法同社会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比经济基础更为直接,是一种具有经济性特点的法律。因此,经济法具有调整经济关系的统一性,此外,经济法在市场调节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3.从调整对象的特殊性讲,经济法同科学技术、自然规律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具有效益性特点的法律。因此,经济法在作用上具有针对性和效益性。
4.从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讲,经济法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和促进性两种功能,贯彻惩罚和奖励相结合,一种带有指导性特点的法律。因此,经济法在功能上具有限制和促进的一致性。
5.从实施上讲,经济法的实施是由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共同负责的,遵循经济司法与经济立法相结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因此,经济法是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法律。
在本学期经济法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经济法律知识,也懂得了很多法律常识。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我们来说,懂得专业的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当今的社会贸易中,人与人打交道出现经济纠纷是很平常的,当我们发生了经济纠纷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我们就要利用有效的法律手段,及时解决经济纠纷。
在我国的日常贸易中,产生经济纠纷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进行经济活动的依据不规范。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其依据不规范是引起经济纠纷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不严守规则,有些经济法律关系主题不严格依法办事,根据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订立假合同,因而产生纠纷。经济纠纷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有经济合同纠纷、经济损害赔偿纠纷、经济权属纠纷和企业破产纠纷。在我们遇到以上的经济纠纷时,我们要采取合理、合法的经济纠纷解决方式。如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现实生活中,因一些事发生经济纠纷时,若是在这些经济纠纷中受到了伤害,受害者想要起诉,不同的案件有不同的诉讼时效,在有效的时间内起诉,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会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诉讼时效分为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和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普
通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普通法规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特别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民事普通法或特别法规定的,仅适用于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民法通则》规定,下列事项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第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第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第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第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依我之见也就是说,对在20年始终不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的当事人,法律也不再予以保护。20年就是法律保护的最长期限,故也称绝对时效期间,但不适用于中止、中断和延长。
诉讼时效的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所谓其他障碍,包括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丧失行为能力;也包括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尚未确定或者非因继承人的原因导致遗产管理人不明确,使继承人不能行使其继承权。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全归
于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基于某种正当理由要求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时效期间,经法院审查确认以后决定延长的制度。
根据以上的介绍,下面我以一事为例,更进一步的说明诉讼时效的知识点。
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1个月后,乙没有付款,而甲也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因对由谁担任其监护人发生争议,迟至2001年8月4日才确定了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2002年2月3日丙清理甲的财产时,发现尚有乙的欠款没有追回,遂向乙主张权利,因乙认为该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不愿偿还发生纠纷。下面我就乙的付款请求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期间,是否该受法律的保护来阐述一下。
由以上的知识概括我们可以得知,一般的民事诉讼的时效为2年。因甲跟乙约定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因此,本案的时效应从1999年11月4日的下个月即1999年12月4日计起,正常情况下应到2001年12月3日止。“甲也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不是时效中断的理由,而“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及以下的监护人未定可以中断时效。至2001年7月4日甲因车祸受伤成了植物人时,时效还有5个月。至2001年8月4日确定了由丙担任甲之监护人时中断的时效恢复,从这时再继续计算5个月的诉讼时效,即应到2002年
1月3日止。2002年2月3日向乙主张权利,显然是超过诉讼时效1个月。因此,不该受法律的保护。
以上内容便是我对经济法律纠纷的举例和理解。经济法对于我们国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学好经济法,擅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要争做国家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第三篇:经济法期末重点总结(定稿)
经济法期末考
一、考试时间
18周周四(6月26日)晚上(大家复习主要背简答题和看PPT就可以啦!)
二、题型
1、单选(1分*20)
2、多选(2分*10)
3、问答题(约6分*4)
4、案例分析(共30分,主要考合同法、公司法和市场规制)
三、简答题题目
1、导致合同终止的法律事由
2、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
3、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成立要件构成要件
4、什么时候合同无效
5、代位权、撤销权成立要件
6、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要件行使条件
7、抗辩权的概念和效力
8、合同违约责任的法律承担形式、缔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9、国有独资公司的含义与特征
10、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有哪些
11、必须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三分二以上表决权通过的事项
12、股东会召开的条件和程序(不作背诵,但要了解)
13、低价倾销的例外情形
14、产品责任的除外条件
15、消费者权益法规定的争议解决途径
第四篇:经济法期末复习题
经济法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物价法 2国家所有权3.企业国有资产法4.国有独资企业5.有限责任公司
5.公司债券6.合伙企业法7.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企业破产法9.无效合同
10.著作权11.专利法12.反垄断法13.反不正当竞争14.消费者权益15.预算法16.银行17.票据法18.保险法19.证券20.会计法21.劳动法 22.仲裁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经济法?其调整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担保物权?担保物权具有什么法律特征?
3.国有资产分为哪几类?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哪一类?
4.股份有限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合伙企业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解散?
6.外资企业终止的事由有哪些?
7.企业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8.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什么是知识产权,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0.什么是垄断?垄断行为包括哪些?
11.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2.国家预算支出包括哪些?
13.设立商业银行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4.取得票据的合法方式有哪些?
15.什么是保险?保险有哪些种类?
16.什么是证券?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
1.什么是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行为和抗税行为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计算题
某煤气公司2005年7月份取得不含税煤气销售收入额610万元,该公司当期的进项税额为30.2万元。问:该公司7月份应纳增值税额为多少万元?
4.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5.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股票和公司上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7.如何理解《证券法》中“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
8.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9.对产品质量产生的责任如何赔偿?
10.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是什么?
经济法练习题
第五篇:经济法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夜大《经济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引起合同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不包括(D)A 抵销 B提存 C 免除债务 D抗辩
2、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中(A)式正确的
A 投资人只能是自然人 B投资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 必须有企业的章程 D 有复核法律规定的最低注册资金
3、《个人独资企业发》规定,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C)责任
A 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 B 以企业财产为限承担 C 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 D 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连带
4、甲、乙、丙共同设立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甲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20万元,公司成立6个月后,吸收了丁入股。一年后,该公司因拖欠巨额债务被诉至法院。法院查明,甲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时值10万元,甲现有可执行财产8万元。下列处理方式中,符合公司法规定有(B)。
A.甲以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待有财产时再补足 B.以甲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乙、丙补足 C.以甲现有财产补交差额,不足部分由乙、丙、丁补足 D.甲无须补交差额,其他股东也不负补交差额的责任
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企业投资总额在240万元时,其注册资本应当不低于(A)美元。
A.140万 B.168万 C.210万 D.280万
10、甲有一房屋欲出租给乙,丙为阻止甲的出租行为,称其愿意以高价租用甲的房屋,致使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没有订立,随后丙借故说不能租用甲的房屋。对此,下列说法中(D)符合合同法有关规定。
A.因为甲与丙并未签订合同,甲无权要求丙承担合同责任 B.甲可以要求丙承担缔约过失的合同责任 C.甲可以要求丙承担侵权责任和缔约过失责任 D.甲可以选择其一
11.乙欠甲1万元钱到期未还,甲多次索要,乙均以无钱为由拒绝,现甲得知丙欠乙1万元钱,要求乙向丙催要,乙未作任何表示,甲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使(C)。
A.抵销权 B.撤销权 C.代位权 D.转让债权的权利
12.张某是某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该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对外签约。后张某因收取回扣被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该企业收回。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他人签订购销协议,该购销协议的性质应认定(D)。A.不成立
B.无效 C.可撤销
D.成立并生效
13、经济法是(A)
A、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的法 B、片面调整法 C、权利本位法 D 以私为主,公私结合的法
14、以下不属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D)
A平等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 有限干预原则 D 市场优先原则
【解析】 经济法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有限干预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15、所有权的核心内容是(D),它是拥有需哦有权的根本标志 A 占有权 B 使用权 C 收益权 D 处分权
16、下列财产中,不得用于抵押的是(B)
A 债务人有处分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B土地所有权 C 抵押人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 D抵押人所有的生产设备
17、关于动产质权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动产均可出质 B 设立质权 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订立质权合同 C 债务人履行债务 D 质押财产折价的,应当依照政府指导价格
18、甲对其儿子乙说 若乙考上大学,甲将给乙买一台电脑,甲对乙的行为属于(B)A 附期限法律行为 B 附条件法律行为 C附义务法律行为 D 附权利法律行为、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不需要以交付标的物为合同成立的条件,这种合同称为(B)
A 从合同 B诺成合同 C 实践合同 D要式合同
20、以下哪项不属于合同生效的法律要件(B)
A 主题合格 B 双方签字 C 内容合法 D 意思表示真实
21、我国《商标法》保护的核心是(A)
A 商标权 B 商标的书名性 C 商标的信誉 D 商标
22、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名称不得使用(B)A 厂 B 公司 C工作室 D中心
23、甲公司销售乙公司生产的商品,消费者赵某购买商品后,发现该商品不具有其使用说明书所标明的某些使用功能。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对赵某承担赔偿责任的是(C)
A 甲公司 B乙公司 C 甲公司和乙公司 D 甲公司或乙公司
24、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当低价销售行为的是(D)
A 因破产降价处理库存商品 B季节性降价 C 因转产降价销售 D 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25、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______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______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B)A.其个人全部财产;其特定资产 B.其出资额;其全部资产 C.其出资额;其经营资产 D.其个人全部财产;其全部资产
26、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额应为(B)人民币?(P37)A 1000万元 B500万元 C 50万元 D 30万元
27、根据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合营企业至少有一方为外国投资者,同样也至少有一方为中国投资者。合营企业的中外双方投资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其中外方投资比例一般不得少于(B),否则,不享受合营企业的待遇。A 20% B25% C30% D 35% E40%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利法》所称的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植物发明创造?(A)199 A 在职人员在本单位所作为的发明创造 B在本职工作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C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工作之外所作的发明创造 D 退休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
29、根据合同当事人是否互相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可将合同分为(B)。
A.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B.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C.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D.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30.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账外暗中接受回扣是(D)
A.合法的 B.不违法的 C.商业行贿行为 D.商业受贿行为
31.丁某在某家用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21英寸彩电,使用半年后,彩电便出现图像抖动,画面灰暗等毛病。在“三包”有效期内,经修理后,彩电仍不能正常使用。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此事应当如何解决?(D)
A.丁某可以要求家用电器商店更换1台同型号的新彩电,该家用电器商店应无条件予以更换
B.丁某可以要求家用电器商店退货,该家用电器商店应无条件予以退货 C.丁某可以要求该家用电器商店赔偿双倍于货款的损失
D.丁某应当请求家用电器商店再次修理,若仍不能正常使用,再请求家用电器商店退货或者予以更换
32.根据我国的著作权取得制度,下列哪一项的内容符合我国公民著作权产生的情况?(B)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B.随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
C.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D.在作品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固定后产生
33、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仲裁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作出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必经程序。
A15日 B 60日 C 30日 D一年之内
34、依据我国消费税法规定,下列消费品中,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B)A小汽车 B 手机 C汽油 D 烟酒
35、在破产清偿中,破产财产优先支付破产费用后,下列项目应当先清偿的是(C)A 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B 破产企业所欠银行贷款 C 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D破产债权
36、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包括(D)
A.经济管理关系 B.市场管理关系 C.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
37公民参与合伙关系,(A)出资。
A.可以用劳务 B.必须用资金 C.必须用实物 D.必须用资金或实物
38、就要约所作的以下表述中,(B)的表述是正确的。
A.要约在发出时生效 B.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C.要约生效后不得撤销 D.只要受要约人未发出承诺通知,要约均可撤销
39、甲与乙订立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于1月8日交货,乙在交货期后的一周内付款。交货期届满时,甲发现乙有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对此甲可依法行使(C)A 先履行抗辩权 B 同时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 D债权人撤销权
40、下列关于质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质权的设立无须转移占有 B 权利可以成为质权的标的 C对不动产不得设定质权 D质权具体物上代为性,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二、多选题:
41、根据相关理论知识,请判断下列部门法中(A B D)属于经济法的部门法。A.反不正当竞争法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合同法 D.税法
42、在法律上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关于要约邀请的一些说法,其中(A B D)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并且是正确的。
A.发出要约邀请的人不受其约束 B.即使收到要约邀请的人为此已经做了准备工作,发出要约邀请的人也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C.接受要约邀请的人因信赖而受到损失,发出要约邀请的人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D.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与自己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43、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其主要区别是(B C)。
A.外资企业可以取得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分支机构一定不能取得这种资格 B.外资企业必须有法定的注册资本,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只要有运营的资本即可 C.外资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而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者只能是外国的公司 D.外资企业可以在我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而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则无权在我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
44、下列情形中,属于免除生产者损害赔偿责任的有(A D E)
A.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B.产品属于免费赠送的产品 C.产品虽有缺陷,但符合设计的用途 D.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E.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45、下列各项收入中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A B C E)
A.出租房屋的租金所得 B.从公司分得的股息 C.买彩票中奖的奖金 D.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 E.稿酬
4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人员,应对普通合伙企业债
务连担责任的有(ABC)
A合伙企业的全体合伙人 B.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办理入伙的新合伙人
C.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后办理退伙的退伙人 D.被聘为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47、根据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称合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下称合作企业)区别的正确表述有(B C D)
A.合营企业外方投资比例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而合作企业外方投资比例没有限制B.合营企业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收益,而合作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分配收益C.合营企业必须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而合作企业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D.合营企业在经营期间外方不得先行回收投资,而合作企业在经营期间内外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先行回收投资
48、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A B C D)
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劳动合同期限 C.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D.劳动报酬 E.试用期
49、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合同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无效合同的是(A B C D E)。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50、2007年7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售,价格不得低于8000元。乙的好友丙欲以6000元的价格购买。乙遂对丙说:“大家都是好朋友,甲说最低要8000元,但我想6000元卖给你,他肯定也会同意的。”乙遂以甲的名义以6000元将笔记本电脑卖给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该买卖行为无效 B、乙是无权代理行为 C、乙可以撤销该行为 D、甲可以追认该行为 E.乙与丙订立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51、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期间有下列事项需要作出决定时,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其中(B C)可以由董事会直接作出决议。
A决定减少注册资金.B 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C 决定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D选举和更换董事
52、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要约,欲向其出售一批货物。要约发出后,甲公司因进货渠道发生困难而欲要撤回要约。甲公司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A C)
A.在要约到达乙公司之前到达乙公司 B.在乙发出承诺之前 到达乙公司C.与要约同时到达乙公司 D.在乙发出承诺同时到达乙公司
53、债权人欲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下列正确的判断有(A B C D)。A.无需经过债务人的同意 B.债权人应当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C.债务人原有的抗辩权可以对新债权人行使 D.债务人对原债权人的抵销权不受债权人转让的影响
54、以个人财产出资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所负债务的,对尚未清偿的债务,下列处理方式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有关规定的有(A C)。
A.不再清偿 B.以投资人的个人财产清偿,不足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未提出清偿要求的,则不再清偿 C.以投资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5年内未提出清偿请求的,则不再予以清偿 D以投资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5、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有(B C D)。A.合伙人之间转让出资 B.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出资
C.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 D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56、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并约定试用期满后工资为12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1000元。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 C)。
A、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B、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960元
C、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1000元 D、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57、下列哪些产品的包装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要求(A B C D)
A.某商场销售的“三星”彩电只有韩文和英文的说明书 B.某厂生产的火腿肠没有标明厂址 C.某厂生产的香烟上没有标明“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D.某厂生产的瓶装葡萄酒没有标明酒精度 E.某厂生产的面包外包装袋上没有标明生产日期
58、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有(A B C D E)150 A.最大诚信原则 B.因近原则 C.损失补偿度原则 D.谨慎经营原则 E.保险利益原则
59、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A C D E)
A允许他人使用通过胁迫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B.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C.虚假广告行为 D.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E.串通招标受标行为
60、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A B C D)
A有限干扰原则 B.平衡协调原则 C.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D.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 三 判断题
(T)61、经济法宗旨和本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F)62甲乙双方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并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但在书面合同签订之前,甲交货,且乙接货,但该合同因形式欠缺而不成立。
(T)63、增值税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F)64、福利待遇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F)65、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另一方,属于显示公平合同法律特征(F)66、承诺是当事人缔约过失责任
(T)67、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
(T)68、甲公司应乙公司邀,赴北京洽谈签约,后因双方合同价款无法达成一致而未能如愿签订合同,对甲公司赴北京发生的差旅费应由甲公司自行承担。
(T)69、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乙方所在地履行.(F)70、根据《合同法》规定,下列关于先履行抗辩权可以使对方的请求权延期,也可以消灭对方的请求权。
(T)7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F)7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可以无条件提前收回投资。
(T)73、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时,既要遵守本国的有关法律,也要遵守中国的有关法律。
(T)74、王某在一家从事计算机的销售业务的公司(以下称甲公司)里任董事兼经理。任职期间,王某代理乙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兼机并将其销售给丙公司,甲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了异议。本案正确的处理结果是合同有效,但所得收益应当归甲。
(T)75、张某是某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该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对外签约。后张某因收取回扣被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该企业收回。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他人签订购销协议,该协议的性质是成立并生效。
(F)76、甲与乙订立一份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6万元,后来因故甲未支付定金,此时乙可以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T)77、甲与乙订立了一份买卖苹果的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苹果20万
公斤,贷款4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4万元,违约金6万元,甲因将苹果以高价卖给了丙,乙于是向法院起诉,在起诉请求中,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同时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法院应予以驳回。
(T)78、《会计法》规定,单位有关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F)79、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债权人会议决议由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应占全部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F)80、依据《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因其生产的缺陷产品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四 简答题
81、简述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P207)
1)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侵权专利权的行为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有:
1、停止侵权;
2、赔偿损失;
2)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当专利权被他人侵犯时,专利权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权人赔偿损失。
3)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专利法规定了三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1、假冒他人专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反专利法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2、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P243)
1)保险性质不同。社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则是等价交换的买卖行为 2)保险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薪金劳动者;而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全体社会成员。
3)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制度;而商业保险是任意性保险制度,其保险当事人可以根据自愿决定是否参加商业保险的投保。
4)缴费主体不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一般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并且相当部分是由国家负担,而商业保险费完全由被保险人缴纳。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根据基本生活需要原则和物质帮助原则确立的,通常在一般水平以下;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一般比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高。6)保险目的不同:社会保险旨在保障劳动者由于年老、患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中断劳动时,从社会获得必要的帮助和补偿,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一种金融活动,以营利为目的。
7)保险功能不同:社会保险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力和失业时,从社会获得必要的帮助和补偿,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以维护社会安定;而商业保险的功能主要在于当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减轻其损失,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
83.税法的构成要素 P254 答:(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2)纳税客体。又称征税对象,具体确定对什么征税,是指纳税主体所指向的对象,也是征税的直接依据。
(3)税种、税目。税种即税收的种类,是指征收什么税;税目是指各种税中具体规定的应纳税的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征税的范围和广度。
(4)税率。是指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的比例。
5)纳税环节:指应税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6)纳税期限:大致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 7)减税和免税:
8)法律责任:指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应当受到惩罚措施。
84.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P221 答:(1)欺骗性商业行为: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仿冒知名商品名称或特有的包装装潢;3)盗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
(2)商业贿赂;
(3)虚假宣传;
(4)侵犯商业秘密;
(5)低价倾销;
(6)不正当有奖销售;
(7)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8)诋毁商誉;
(9)串通招标投标:1)投标者之间的相互串通;2)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公平竞争。
(10)强迫交易。
85.请简述环境法原则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P264 答:环境法原则是指为环境法所确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构成环境法基础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3)国家干预,公民参与的原则;
(4)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1)“三同时”制度;
(2)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3)限期治理制度;
(4)污染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五 论说题
86、有一个消费者在一家商场买了一台热水器,因热水器本身的质量问题,发生了爆炸事故,该名消费者的身体和财产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现他要通过法律手段获得赔偿,请你告知该消费者他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手段获得救济,说明其各自的利弊,并且给消费者一个建议,使其能够获得最大的赔偿。
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缺陷产品致使消费者损害,在产品销售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原本就存在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就是这样合同关系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发生缺陷产品造成损害之后,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产生两个损害赔偿责任,一是侵权责任;二是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规定,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发生竞合的情况下,消费者依法可以要求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若依违约救济,消费者通常以人身伤害是合同订立时无法预见的,超出了合同法保护利益范围的损失而进行抗辩,据此,合同法的保护是有限的。如果依据侵权责任救济,消费者可以就自己的全部损害,包括精神损害和人身伤亡提出赔偿要求。另外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在归责原则、责任形式、免责条件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而侵权责任的这些差别往往更有利于对消费者的保护。所以在此种情况下,无需设定竞合,仅借助侵权法追究对方的责任,将更有利于保障债消费者的利益。
所以,消费者应主张侵权责任,造成人身伤害的侵权案件,可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87.《合同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答题要点:《合同法》的这条规定涉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先履行抗辩权问题。所谓先履行抗辩权就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拒绝履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要求时,后履行一方所享有的拒绝其相应履行要求的权利。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实施一定的行为。合同的履行是合同效力的体现,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债权人亦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合同的义务。当事人履行合同须遵循以下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的先履行抗辩权确立的法律依据在于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和切实保护后履行一方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本应先为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或虽履行但履行
不符合约定的一种制裁。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是由同一双务合同所产生的且互为对待给付之债已届履行期;双方互负之债须有先后履行顺序;必须是先履行一方有未履行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事实;先履行一方的债务有履行的可能。
六、案例分析
88、某高校A拟与国有企业B和集体企业C签订合同决定共同投资设立一家生产性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其中,A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作价15万元;B以厂房出资,作价20万元;C以现金17万元出资。后C因资金紧张实际出资14万元。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有限责任公司能否有效成立;
2、以非货币形式向公司出资,应办理什么手续?
3、C承诺出资17万元,实际出资14万元,应承担什么责任;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向什么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应提交哪些文件或材料?;
5、A的出资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答案要点] 1.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注册资本需要人民币五十万元。该公司的实际注册资本为49万,因此,不能成立。
2.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3.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帐户,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 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应当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为申请人,申请设立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9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逾期申请设立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报审批机关确认原批准文件的效力或者另行报批。
(一)公司董事长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三)公司章程;
(四)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五)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六)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八)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九)公司住所证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
5、法律要求不能超过20%,而协议出资为52万,15万的出资已经超过了20%的比例。
89、张某一天驾驶自己的一辆小轿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迎面驶来一辆面包车因其司机李某酒后驾驶,与张某汽车相撞,造成其小轿车严重损坏。经交通管理部门调查,认定此次事故由李某承担全部责任,应赔偿张某6万元,后来,张某得知李某是自己一位好朋友的弟弟,同时又因为张某投了车辆保险,因此,他直接向保险公司请求赔付。保险公司调查事故后,按照保险合同赔付了张某3万元保险金。张某获得保险金后,未经保险公司同意就擅自免除了李某的赔偿责任。请按照保险法中有关代位追偿权的规定分析此案(P158)
答:在上述案例中,由于面包车司机李某的过错造成保险标的——货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了保险金,因此保险公司取得了对李某的代位追偿权。代位追偿权的范围以被保险人享有的权利为限,并且不能超过保险人赔付给被保险人的金额。保险人行使代位追偿权,不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赔偿的权利。因此,案例中的保险公司仅就其赔付的3万元享有代位追偿权,对于剩余3万元损失,张某仍有权请求李某赔偿。
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保险法》第60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在上述案例中,李某并非张某的家庭成员或其组成人员,且其也非故意造成货车事故,因此,保险公司可以行使对李某的代位追偿权。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的请求赔偿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赔偿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的请求赔偿权利的,该行为无效。案例中张某免除李某赔偿责任的行为,在保险公司享有代位追偿权的3万元范围内无效,而张某自己对李某享有的其余3万元的追偿权,则因免除而消灭。被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致使保险人不能行
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可以扣减或者要求返还相应的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