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北大五四重要讲话学习心得
2014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建校116周年校庆日,也是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做了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
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青年学生要继续深刻学习和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把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贯穿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学习、生活、工作的一点一滴中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梦当中,利用美好的青春时光,走好当前的路,走出精彩的未来。
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5个“深刻理解把握”。一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当前应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以及“青年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最完整、最系统的阐述。
二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对国家民族来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教育工作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三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从当代、历史、国际等多个角度,从传统文化和个人理想信念等不同层面,全面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四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既是对广大青年的明确要求,也是全社会所有公民的努力方向。
五是深刻理解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要在研究和探索、认定和养成、坚守和践行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让人耳目一新,启迪智慧。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要想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有所成长、有所建树,就必须下得苦工夫、求得真学问,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
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真正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第二篇:北大五四讲话学习心得
习主席北大五四讲话学习心得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大学,与北大莘莘学子们共同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并做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习主席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他同时提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从习主席的话中,我明白了作为一个青年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同时,我也深刻地懂得了作为一名大学生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受益匪浅。
弹指一挥间,历史已翻越千年。在这悠悠千年历史中,孕育着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植根于广大中国人民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大力倡导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理念固然是好的,但值得深思的是,广大青年们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只是社会对其的要求,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只是一种形式?要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们就必须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在哪里?它的生命源泉又在哪里?毫无疑问,答案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在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否则,就会缺乏生命力和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仁者爱人”等,这些思想和理念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只有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了解的基础上,青年们才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深刻性。
光阴荏苒,物转星移。几十年前的中国还在沉睡,几十年后的中国已然苏醒,甚至一跃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放眼观世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率先反对中国代表在巴黎合约上签字,并进行游行和罢课。以北大为运动的发源地,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陆续起来奋起救国,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可见,青年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长期处于重要的地位。如今的中国早已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一头昂扬的雄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虽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青年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之下,中国定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青年要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就必须首先完成国家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能够担负起国家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最为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地加强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报效国家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服务的理念,端正人生态度;要勇于担当起社会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并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
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青年成长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成为栋梁之才的强大思想武器。因而,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将理论联系于实际,指导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
二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理想决定着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青年一代应当明白理想和信念在人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也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因而,我们要强化思想理念的学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将这一理想信念树立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绵薄之力亦能推动理想的实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正确阐述。
三是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个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的征程,开创新的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要准确地把握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即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同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要准确地把握时代进步潮流和社会发展要求。因而,在学习和弘扬这两种精神时,我们不但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也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精神。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不是将其流于形式化,而是将其自觉地化为自身行为活动的基本准则,在学习生活中时刻谨记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自觉地将其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实践。
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并身体力行地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中去。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担当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在祖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留下浓墨淡彩的一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
用奋斗谱写不悔的青春 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在青海高校师
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2014-05-09 10:49:
43华夏经纬网
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在全省高校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各高校通过校园广播、大学生思政网、校报、宣传栏、微博、微信、“两课”教学等多种载体,认真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广大师生一致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厚望,催人奋进,令人鼓舞。师生们表示,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自觉奉行,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
青海师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曹海玲教授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具体明确、高远深邃的要求,为高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思想政治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课堂,思政课教师要大力发扬“扣扣子”精神,教书育人、修德立人,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三个认同”导航助力。青海师大团委副书记马志明说,总书记的讲话是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是推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高校团组织进一步发挥党员、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形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良好品质,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积极投身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为我省的“三区”建设提供蓬勃无尽的精神动力和人才资源。
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班学生格桑多吉说,“听到总书记在北大情真意切的话语,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即将告别校园生活踏入社会之际,我志愿扎根基层,目前已通过考试及体能测试顺利入伍,在兰州军区集训后,我要回到家乡西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青海大学学生王梅琦说,我们这代青年人,拥有比父辈们更好的物质基础,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更高的追求。希望自己能把握这难得的青春时光,在科学研究中锻炼过硬本领,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用奋斗谱写不悔的青春。青海大学学生吕涵涛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紧跟党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艰苦奋斗,锤炼出高尚的品格,成为祖国栋梁。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建明认为,总书记讲话中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师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院办学和每位师生员工为人处事的基本遵循,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学院辉煌的未来。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干事李明吉说,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从事青年工作的同志来说既是鼓励又是要求。我们团干部今后将立足青年所想,突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职能,强化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中发挥骨干作用。(作者:赵静)
北大团员青年学习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日期: 2014-05-05信息来源: 校团委
2014年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总书记先后考察了人文学苑、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参加了“青春中国梦,赤忱五四情”青春诗会,并同师生代表座谈。
4日晚,校团委召开学习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出席会议,参与青春诗会及座谈会的部分学生代表和团校学员结合亲身经历分享学习感悟,座谈会由校团委书记阮草主持。
在认真观看了新闻联播关于习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的报道后。学生代表进行了自由交流。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侯逸凡在座谈会上向总书记汇报了学习生活的体会,她表示,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激励当代青年学生要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自我。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只有明辨是非、审慎选择,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才能为精彩的明天做好铺垫。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邓筱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感受到了坚持梦想的信念,表示要践行好、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更多身边人树立文化自信。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本科生庄晓月表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切感受到北大学子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定当牢记总书记教诲,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城市与环境学院2010级本科生王博、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直博生任庆鹏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感受到了当代青年神圣的历史责任感,决心要将自我发展和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到一起,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参与青春诗会的同学分享了朗诵诗歌及与总书记交流的体会。历史学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傅程豪从《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谈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表示当代青年应该对中国的发展树立自信。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本科生王天白深情叙述了总书记与现场师生一起朗诵诗歌的动人场面,北大师生彰显的热情是对纪念五四运动的青春献礼。
在同学们热烈的自由交流过后,叶静漪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总书记与同学们在北京大学共度五四青年节,体现了对青年学子、对高等教育、对北京大学的重视和期望。总书记多次与师生互动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关于五四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强调,当代青年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使命召唤。北大学子必须牢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嘱托,将总书记的期望和鼓励化作学习的动力,继承五四传统、勇担时代责任,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参加青春诗会,并与学生代表交流座谈,这是对北大青年和全国青年的巨大鼓舞。接下来,校团委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北大精神、发扬五四传统,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大青年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改革创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上创造出精彩人生。
我校青
年热议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
2014年05月07日 13:07
来源:郑州大学
1784人参与 3评论
发布人:张基建 信息来源:校团委 发布日期:2014.05.06 阅读次数:605
55月4日青年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考察,在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内容在我校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通过各种渠道畅谈体会。
十七届团中央委员,校团委书记厉励谈到,总书记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带头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扎实有效地落实好相关要求。我们要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深刻把握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h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要牢记青年时代要求,把勤学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积淀人生厚度;把修德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塑造高尚品行;把明辨作为追求真理的态度,坚定理想信念;把笃实作为提高本领的途径,始终脚踏实地。要充分发挥团的职能,把握育人根本,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工作主线,组织和动员广大青年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快中原崛起进程中建功立业;吃透精神实质,在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中广泛兴起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郑素侠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作为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我们应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积极探索新知,热切关注社会,勇于担当责任,以实际行动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倡导者、传播者,在平凡的岗位上让青春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刚刚在我校五四表彰大会上获得“模范团干部”称号的软件技术学院团委书记聂娜说:“习主席的五四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青年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是高度契合的,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才能实现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我们作为年轻的团干,应以青春之我,和学生一起携手谱写青春之乐章。”
校学生会主席韩一博认为:“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北大的讲话是一位长者给后生们的循循善诱,他用„扣扣子‟的生动比喻,告诉我们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青年时期要走好关键的一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要求,也是为帮助我们理解、吸收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法的指引,给我们青年大学生上了宝贵的一课。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成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研究生会副主席刘天娇谈到:“学习习总书记五四讲话,深受鼓舞,催人奋进。我们青年一代遇到了中华民族复兴昌盛的重要机遇期,当坚守信仰,胸怀大志,既要登高望远,又要脚踏实地。”
“连续两年习总书记都在我们青年人的节日上发表重要讲话,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对我们青年人的关爱与期盼,同时更加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担子”,全国优秀团员获得者2011级学院王志坤说:“我们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将指引我们不断奋斗。”
正在内蒙古多伦县支教的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吴蕊强表示:““习总书记用„人生就像扣扣子‟比喻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正如他所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身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用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感投身社会建设。同时,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们一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砥砺高尚的品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无悔的青春,用自己的付出汇聚七彩绚烂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2011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梁乾元引用习总书记的话阐述道:“***在五四青年节到访北大,充分体现了对我们青年的关爱和重视,必将激励我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提高科技文化素质,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线下热议的同时,在校团委官方微博@郑州大学青年集结号 上发布的习总书记讲话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评议。郑大网友@煜K墨尘 评论道: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一代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铭记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打造青年风范,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树立青年标杆,我们都在追梦的路上,要有风范、要树标杆,争做时代先锋。网友@胡铜洋 评论道: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能力更有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建立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日前,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到访北大时的讲话为我校青年注入了强心剂,广大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发表感想,畅谈体会,纷纷表示明确了方向,受到了鼓舞,激励了斗志。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4-05-07 13:07:35
第四篇:关于习近平主席五四重要讲话总结
学习习主席五四重要讲话总结
五月四日,在这个属于青春的日子里,习主席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一起交流,聆听大家抒发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习主席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为了学习和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讲话,会计3122班班委组织了一次以“弘扬五四精神 共铸中国梦想”的班会活动。在此次班会中重点强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有梦想,并能为这个梦想去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是我们的,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把中华民族的重担担起来,让我们亲爱的母亲更繁荣,更强大,在国际上更具有地位!班会中重点内容:
在班会讨论中班长刘景轩重点强调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也是我们每一名青年学子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团支书杨思也认为青年梦首先是成才梦,总书记强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是要让我们把个人的进步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我们要继承北大优良传统,在校园不断汲取知识的力量,将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勤学奋进,充实自己,努力成为可担当实现中国梦大任的栋梁之材;学习委员宁明燕则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得先提升自己各方
面的素质,然后根据实际出发;陈鹏同学也说青年人是最有梦想的群体,我们90后青年,正是奋力追求梦想的年龄,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我们也立志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需要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国梦的实现矢志奋斗„„
这次学习习主席五四重要讲话班会中,会计3122班所有同学都表现的十分活跃,也一致认为此次班会学习的意义重大。总结出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青年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影响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2、教育引导青年师生练就过硬本领。青年师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主要的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
3、教育引导青年师生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青年是社会上最具活力,最有创新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
4、教育引导青年师生矢志艰苦奋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地艰苦奋斗;
5、教育引导青年师生锤炼高尚品格。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最后会计3122班学习习主席五四重要讲话圆满结束!
记录人:杨思
会计3122
2013.5.8
第五篇:学习习近平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习近平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今年五四青年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入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深刻指出了当代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鲜明地回答了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北大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近一个月来,北大先后召开全校中层干部大会、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五四理论研讨会,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本网特刊发评论员文章,以引领师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讲话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深刻领会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处理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利于高校用国家的主流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统领办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鲜明特色,加快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有利于在价值多元的新形势下,构建共同价值,形成价值共识,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和北大梦的正能量。
要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凝聚着全党全社会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符合大众化、通俗化要求,让人记得住、推得开、用得上。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与“五讲四美三热爱”、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以往我党倡导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又对这些价值理念进行了高度凝练和升华。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既认真汲取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辩证对待、合理扬弃。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同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对立、相斗争的一面,又有同世界其他价值观可对话、可交流的一面,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狭隘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积极扬弃和现代超越。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我们才能更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 于每个师生的自觉行动。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各方面。首先,用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北京大学始终坚持实践育人,多年来已经形成运转良好的育人平台和育人特色。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学术科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扶贫支教、就业创业、勤工助学、骨干培训、海外实践和军事训练等行之有效的育人平台,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开展“三个倡导”活动,引导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逐渐转化为他们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其次,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北大独特的校情校史决定了五四精神就是北大传统,北大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北大传统、北大精神有机融合,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空气养人”的浓厚氛围。再次,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党的建设。要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建、促进党建。
高校教师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和引领者。高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高校教师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科研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高校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潜心治学、倾心育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育教学方面,高校教师应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各门课程之中,既言传又身教,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科学认识、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在专业研究方面,高校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其理论根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培育的途径与方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必将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梦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需要重提文化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已在全国兴起新的热潮。“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是面对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一种文化自觉。
核心价值观的阐释需要重提文化自觉
任何社会共同体都是文化共同体。核心价值观反映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与建设,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人是符号动物,人类生活依赖符号价值的认同而生存。人类早期生活的礼仪、图腾、宗教、村落习俗等,都是不同文化群体所看重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结果是塑造了一种规范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的意义世界。所以,文 化自觉,其实是一种文明自觉。不论是那些古老文明国家,还是现代民族、那些成熟的现代国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如此。一个民族对核心价值的解释,关乎它的文化传统、社会理想、行为秩序,构成了它的文化优势与特性。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述,“我们不要忘记历史,在50个以上的世纪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中国人没有停止过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将厚德载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理念,反映出儒家文化传统的哲学理念,其价值自觉与文化自觉是联系在一起的。从文化复兴到19世纪,欧洲社会进化、进步、启蒙理性的理念,同样具有很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觉”,最终形成“自由、平等、科学、民主”的文化诉求,支撑、影响了现代化的进程,成为一种文明遗产。
今天,在全球化以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提出来,既包含了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肯定与追求,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认同。
面向全球化,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
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把不同民族日常的经济与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全球化的开放性来展示不同国家的“伦理风景”——使各民族找到文化观照的“镜中我”。这是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全球化现实。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世界各民族已处于跨文化、跨民族的学习、比较阶段,孤立生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要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发展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政治自觉。
以文化自觉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有问题意识。中国社会转型正呈现出多阶层价值秩序的混乱。郭美美事件、“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雷振富事件、厦门公交车爆炸事件、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问题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显现出当代中国社会失范、信仰缺乏。凝聚社会共识,要解决好底线秩序、底线伦理的问题。底线伦理,就是中国文化讲的“和而不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界限。为此,我们特别需要形成“市场化社会”的文明秩序,重建敬业、诚信的“礼义之邦”。
以文化自觉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要以教育为基本途径,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教育是文化的再生产和价值观的塑造。教育,要启发人生活的意义与理想,(它应包括国民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塑造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教育的重心应是与全球文明相接、与文化传统相接的人文素养,要让年轻一代真正领悟、体验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使之成为民族的文化工程。培育以公民素质提升为基础的新习俗、新风气,落实到社会个体、群体的日常习惯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只靠文化产业园的产值是堆积不起来的,更不可能只靠媒体工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创造出来。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种价值观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没有价值观的力量,就不会有文化影响力、文化吸引力。
以文化自觉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推进制度、制度文化的完善。最成功的社会治理,是将文化融入制度,用制度体现文化。我们要探讨“什么样的制度能培养成好的习惯、好的管理风尚?如果大家都只相信潜规则,那就说明制度管理的无效。价值观、习俗、道德的认同,应重视制度、制度文化的培养。如社会保障制度、公共产品的均等化、社会分配制度等。通过不断完善与公平、法治相关联的基本社会制度来重塑社会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中观、微观的制度、规则。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诚信”价值内涵的贯彻,既表现为制度文明的结晶,又成为社会和个体正向的价值追求。
以文化自觉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把价值观学习与心理建设结合起来。制度、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文化自觉,意味着要文化个体依然会直面很多转型期的利益冲突、会 面对很多无奈的选择及心理纠结。核心价值观学习,应该走向信念、信仰的层面。费孝通先生认为,传统意义的中国人,对人、社会、历史的认知框架,不是西方的“主观”“客观”二分体系。中国的世界观,更像是一种基于“内”“外”的思维维度。中国人懂得更接近“内”的概念——“心”这个范畴。如“将心比心”“心平气和”等词,是把“心”作为自我、人际关系、内外平衡的一个核心概念。中国古人谈及的“诚、正、仁、爱、恕”等,恰恰就是今日社会所追求的真诚、共存、和睦、温和、宽厚,其文化语境包含了自我体验、心理修养与道德伦理的认同。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以文化传统的“智慧”来引导伦理生活与心理生活的平衡,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公民素质,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慎海雄: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在青少年 领导干部 文化工作者身上下功夫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习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他要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落细、落小、落实,可记、可学、可行
伏尔泰曾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在中国梦振奋中国心、全面深化改革启幕扬帆的关键时刻,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促人奋发,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一个民族,有着崇高的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有前途和希望;一个国家,有着全体社会成员认同并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就有良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反,如果价值观迷失,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即便逞强一时,也是高楼盖在沙滩上,最终难逃衰颓倒塌的命运。国家的崛起,经济等有形的物质成果是表象,文化才是深层的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核心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丰厚滋养。
正因为如此,要实现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风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全社会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务之急是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
“个人素质一小步,民族素质一大步。”之所以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因为践行价值观最基础的主体是个人。一个社会,公权力所及的范围是有限的,价值观大量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深处,落脚在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中。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琐碎小事,恰恰是在小事中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追求。“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个人择善而从、从善如流。中华传统美德之所以深深植根于民族心灵,广播于庙堂到草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规范具体而明确,从“仁义礼智信”的价值标准,到“温良恭俭让”的行为准则,从“忠孝悌慈爱”的为人之道,到“恭宽惠敏信”的为政之要,实际上就是落细、落小、落实,可记、可学、可行。
落细,就是要针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别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细节抓起,从习惯养成做起,持之以恒、不断校正。个人价值观的培育上,目标要细,要求要细,责任要细,措施要细。只有各种条文规则极具操作性,才不致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细节上暴露的问题,也容易发现和解决。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从细节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不能让“沙子”影响我们的大业。
落小,就是不能大而无当,而是要把握价值观传播的规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离你我他并不遥远,就在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要通过对各种崇德向善的感人事迹的传播,让人们真切地感到,在我们这个社会,好人毕竟在多数、正气终究占主导;与其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不如你我他身体力行,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重信然诺、见贤思齐、积善成德、明德惟馨。要从具体行为入手,坚守正道、敬业奉献、虔诚勤勉、孝老爱亲,自觉将爱与善播撒,让向上向善向美的良性互动更多涌现,让核心价值观变成社会主流。
落小,还需防微杜渐。古人说“祸患常积于忽微”,在价值观的培育上尤其如此。“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如果不拘小节、“积于忽微”,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整个价值观的扭曲乃至道德的沦丧。一个社会的风气形成,也同样如此。落实八项规定,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坚持反“四风”,实质也是从小处抓起,倡导社会风气的改善。
落实,就是在落细、落小的基础上抓实、再抓实。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美好的氛围取决于每个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完善信用记录,健全征信系统,惩戒失信行为,强化核心价值观内外约束力。
要在三个重点群体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还必须抓住三个重点群体。
一是青少年。习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寄托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我们要着眼于青少年成长的生理特点、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针对性地培育核心价值观。人是环境的产物,青少年总是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学校、社区中,他们的价值观还不成型,因此家风、师德、社风等对他们价值观的建构极其重要。
二是领导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树正气必先正官风。这不仅是因为践行核心价值观是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基础,是抵御“四风”的精神之盾,更在于领导干部的言行作为,决定着社会风向。
三是文化工作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工作者培育核心价值观责任重大。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文化人,不仅要“才华馥比仙”,更要“气质美如兰”,始终意识到,自己创造的文化产品,是恶俗还是崇高,是促狭还是开阔,是偏激还是平和,对全社会的价值观影响巨大。文化应该成为产业,但文化产品不能金钱至上。文化是用来育人的,要用道德能量唤醒社会良知。文化工作者如果放弃了价值自觉,遗忘了社会责任,那就如韩愈所说“琬琰易羊皮”——将绝世美玉去换成了廉价品,将助长全社会价值观的迷失。
今天如何做一个文化工作者?总书记的故友、河北作家贾大山就是一个楷模。据贾大山的学生康志刚回忆,贾大山说他写小说,是要为“这个浮躁的社会,增添一点清凉”。用清凉祛浮躁,正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指针。希望全社会携手共进,按照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细落小落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