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一大旧址后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我有幸参见了小组组织的参观一大会址的活动,这次活动是我更加了解党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我看到了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时刻。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进一步地懂得什么是“艰苦困难,玉汝于成”,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大篇章。作为一名正在参加入党培训的研究生,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要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得到党的认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第二篇: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一大旧址心得体会感悟
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一大旧址心得体会感悟
微波粼粼。X月X日下午,我们来到X嘉兴南湖瞻仰复建的南湖红船。小船如苇,泊于畔边,孕育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从风雨飘摇中走来,不改初心,在栉风沐雨中前进。随后,我们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记载着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船精神”。
在纪念馆前广场上,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们重温入党誓词,字字如钧、句句如铁,整齐响亮的宣誓声响彻南湖,入党的豪情与壮志再次激荡心间。
春雨绵绵。X月X日上午,我们在上海市兴业路X号(原望志路X号)中共一大会址门前整齐列队,庄重有序地步入会址纪念馆。大家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中共一大会议室原址、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仔细地阅读墙上的史实记载,感知饱经沧桑的历史物件,深刻汲取“X,X”的精神力量。
走过青灰的墙,黑漆的大门,来到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红的党旗。这面旗帜,指引着中国共产党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面旗帜,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步入小康,社会文明和谐,世人刮目相看的发展大国;这面旗帜还将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现代化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走过大厅,拾级而上,穿过时间的隧道,X年前的场景历历重现,历史的一幕定格在这里,一件件的陈列品都在诉说着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这一个个再现的场景,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令我感受颇深,感受到革命先驱的信念、意志和情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更感受到我们后来人肩负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通过参观,我对中国共产党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党的群众路线和“红船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站在中共一大会址上,要始终坚持理想信念,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或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做到不骄不躁,真正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起点,要时刻保持对党忠诚,进一步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节点上,要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的考验和挑战中,充分发挥好市场监管人的作用,当好市场监管的忠诚卫士。
第三篇:一大旧址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在近期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会址所在地是一栋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始建于 1920 年,于 1921 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幢大楼里召开,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发展壮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进入馆内,鲜红的党旗首先映入眼帘,洋溢着神圣和庄严。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孙中山的几次革命相继失败后,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而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只顾了和别的军阀开仗,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权益统统放弃,终于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开了,而中国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全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我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94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立足本职,率先垂范,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党旗添彩。
第四篇: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11月30日,我们厦门特检院第4党小组一行十来人到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赴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进行参观和学习。通过听取讲解,大家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中,同志们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古田会议旧址,这座看起来极为平常的廖氏宗祠却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宗祠正堂内,几排折损的长凳,几张破旧的书桌,几间简陋的厢房,再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会址内墙上悬挂的展板则图文并茂的展示了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和《古田会议决议》传达的重要精神,同志们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切身感受当时的革命氛围,深深地为前辈们将历史使命訇然扛起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在思想上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在十八大后参观古田会议旧址,让我们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十八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全面部署。胡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系统总结基本经验,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在报告中,胡总书记不念全文,只集中将要点,有利于与会同志以及会场外的听众观众集中注意力把握和了解报告的主题、主体和核心内容,是一次思想和精神的集中和汇聚。作为党员,我们要努力学习领会十八大的精髓,将十八大精髓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斗争的坚苦,中国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更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做出的艰难探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努力学习领会十八大精髓,继往开来,努力为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3年12月4日
第五篇: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古田会议旧址心得体会
7月2日,为庆祝建党95周年,党总支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开展了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日下午我们驱车来到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赴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进行参观和瞻仰,全体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毛泽东雕像面前深深地三鞠躬,表达了党员同志对伟大的历史革命家的敬意与敬仰。通过听取讲解,大家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古田会议纪念馆是一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专题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在纪念馆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是多样,除固定陈列外,每年还能在举办重大活动时参观临时展览和制作的流动版面,纪念馆是广大部队官兵和中小学生等的第二课堂。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闽西苏区地图、毛泽东同志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案的雕塑、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头上的红军留款信等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开展革命工作的艰难困苦,先辈们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让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仰,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们对新时期如何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古田会议址始建于1848年,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开辟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而古田会议精神则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古田会议光芒映照下的革命圣地之旅,已成为闽西的重要特色。
通过参观古田会议旧址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深刻让大家深深地体会学习“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对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怀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参观学习活动,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路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