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手工制作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手工制作的重要性
手工制作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而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如:折纸、剪纸、染纸、撕纸、布贴、叶贴、绒贴、豆贴、木屑贴画、草编、毛线编织、金属丝编织、刺绣、泥塑、根雕等等。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点状、线装、面装、块装)的具有可面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对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早期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如:幼儿拿到一些碎纸他们会想象成“雪花”,再比如:在泥工活动中,幼儿将在手中团、搓、捏、压,随着泥巴的变长,他们会联想到“小棒”的形象,随着泥巴的变圆,他们会联想到“皮球”“圆宵”等形象。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如: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其重要。为了给幼儿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各种风铃,然后用细线穿起来吊在半空,用绿色纸折出许多可爱的“小青蛙”,和幼儿起名为“青蛙合唱团”。用红色的纸折出各种花,还有各种小动物。一一装饰在室内,有的小朋友高兴的说:“老师,我们的教室真漂亮。”有的说:“老师,快教我们折纸吧!”幼儿在这个时候兴趣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折纸的愿望。
2、给幼儿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如:让幼儿在使用各种软硬不同的纸等活动中,了解纸的软硬程度及易变化、易造型等特性;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纸的同时进行各种活动,让幼儿在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还创设了美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如:请幼儿折出一架机关枪可用哪些材料(可用纸、剪刀....)。
4、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
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知道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教师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在分析兔子的形象时,可让幼儿背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红的眼睛短尾巴,蹦蹦跳跳真可爱。
要想使幼儿的手工制作逐步成熟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不论是进行平面手工活动还是立体手工活动,教师首先要幼儿了解和认识制作工具的特征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只有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所以,在制作手工时,教师可让幼儿先思考,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用确切、浅显的语言讲解制作步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技巧。
2、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掌握每一种动作的方法与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中做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例如:剪纸,幼儿需要分别练习剪短直线、长直线、曲线及各种形状,还要分别目测剪、沿轮廓剪和折纸剪。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幼儿练习时间应先密后疏,即开始分步练习时,时间短一些,进行整体练习时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
3、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例如:当幼儿用纸盒制作出“电视机”后,可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开关,为作品修饰、增色。在幼儿折纸完毕后,可引导幼儿将作品贴在底纹上,鼓励他们通过想象,添画上富有新意的形象,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同时想象力、探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她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4、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富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例如:折纸示意图是幼儿看不清,感到有困难,我就以游戏“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去记忆,如折叠线、折、剪开、反折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符号,开阔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她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我采取“小老师”的作用,允许她们之间互相交流。每次折纸活动之前,我都有意把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安排在每个小组中,同时差的安排在“小老师”的旁边,这样可以起到帮助作用。这样既减轻了教学上的压力,有发挥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交互交往的能力,同时达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要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反复制作探索中学习、进步;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手工制作教学(幼儿)[定稿]
手工制作教学(幼儿)
一、幼儿手工制作的意义
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是在老师指导下,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想象与创造力,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
让幼儿在主动学习探索,反复尝试操作中体验制作过程的乐趣,感受制作出成品的喜悦。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形成立体空间观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张纸经过折、翻,折成了一件件形象逼真、富有童趣的作品。对这种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不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形象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
二、手工制作的分类
(一)纸艺篇
1、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2、常用折纸技法
3、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4、染纸的技法与创作
5、纸浮雕
6、多面体
7、立方造型结构组织
8、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二)雕塑篇
1、泥雕(陶泥、橡皮泥)
2、木雕
3、牙雕
4、石雕(影雕)
5、核雕
6、漆雕
7、沙雕
8、冰雕
9、肥皂雕
10红萝卜、白萝卜雕刻
(二)珠串篇
1、手链
2、项链
3、戒指
4、挂链
5、其它装饰挂件
(四)布艺篇
1、香包
2、钱包
3、手机包
4、钥匙包
5、手提包
6、杯垫
7、布艺画
8、布娃娃
10、其它
(五)绣艺篇
1、珠绣
2、十字绣
3、丝带绣
4、传统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
5、欧式刺绣
(六)编织篇
1、围巾、手套、帽子编织
2、钩针、毛衣编织
3、梭编
4、蕾丝编织
5、凤眼梭编
6、中国结
(七)漆艺篇
1.蛋壳画 2.铜丝画 3.沥粉画 4.刻漆画 5.腐蚀画 6.贝类画 7.磨漆画
(八)彩绘篇 1.彩绘杯子 2.彩绘瓶子 3.彩绘罐子 4.彩绘葫芦 5.彩绘石 6.彩绘盘子 7.彩绘勺子 8.彩绘扇子
9.彩绘脸谱 10.彩绘T恤
(九)综艺篇
1.丝网花 2.豆贴画 3.染纸画 4.树皮画 5.堆沙画 6.建筑模型 7.瓶盖粘贴画 8.钮扣粘贴画 9.围棋粘贴手工 10.树叶拼贴画 11.可乐罐创意手工 12.纸杯创意手工 13.铅笔组合创意手工 14.洗涤用品创意手工 15.金属焊接手工制作 16.竹类创意手工 17.矿泉水瓶创意手工 18.废旧光盘创意手工
19.铁珠、钢珠、玻璃珠的再创造 20.汤匙的再创造 21.图钉创意手工 22.铁钉创意手工 23.乒乓球类创意手工 24.钥匙创意手工 25.锁类创意手工 26.环形物的创意手工
三、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方法
(一)掌握方法技巧,拓展迁移会活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有很多基本技能、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在不同的制作活动中运用。比如:学习观察、分析制作示意图、认识各种线条标记、制作标记、泥工制作的基本技巧、画画剪剪的基本技巧等等,孩子掌握了基本方法就能在制作活动中“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解决问题,完成制作。
①认识线条标记、制作标记。在纸艺活动中,让孩子观察各种线条标记,如:表示剪开的剪刀标记;正折、反折的点划线、虚线标记、翻面的箭头标记、剪掉划部分的标记、涂胶水部分的标记等等,孩子们逐步认识理解了这些标记后,就能按照标记的指示自己探索制作方法,不需要老师一遍遍地费力讲解示范。
②观察分析制作方法。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 他自己想。在以往的手工教学中,总是教师示范讲解在前,再让孩子模仿学习,因而手工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听到此起彼伏的“求救声”,老师则像“救火队员”忙得腰酸背痛。现在我们转变了观念和教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先观察教师完成的手工作品,观察制作步骤图,猜一猜,想一想,讲一讲制作的步骤,看懂每一步的做法后,再由老师补充讲解示范难点部分的做法。对小班孩子,老师指导的程度要多一些,到了中大班,孩子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手工制作经验,我们就让孩子自己看图示去制作,很多能力强的孩子看了手工作品后,就会兴奋地说:“老师,简单!”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制作,完全是他们自主地去学、去分析、去做,不仅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主动思考,乐于探索的意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大有益处。
③学习基本技能技巧。
在幼儿园可以开设民间手工艺活动渗透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中,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筛选一些富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手工制作活动。制作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刺绣、泥塑、纸艺、编织、装饰画、彩绘等等,每一类活动都包含很多基本的技巧,如:泥塑中的揉、团、捏、搓等方法;刺绣中的穿针、打结,平绣的基本技法;装饰彩绘中的需要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编织中基本规律的掌握等等。我们在进行手工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了解、学习基本方法和技能,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学习,如,小班泥工活动,我们先让他们学习揉、团、搓等技能,再逐步学习捏塑简单的单个物体,如:圆圆的饼干,长长的面条等。基本方法的掌握为孩子学习更多的制作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每一次的手工制作活动中,我们都先定位好活动中蕴含的基本技巧、方法,重点传授,再充分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让幼儿进行反复地操作、学习,掌握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能力差异,重视过程显个性。
①尊重差异,难易分层。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幼儿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孩子学习模仿、理解力、动手能力特别强,学什么像什么;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对操作要求难以理解,制作时无从下手的情况,这类孩子常常会说“老师我不会!”。那么,对于孩子能力之间的差异,教师首先要观察、要了解、要尊重,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有其自身的特点。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在制作活动中,我们教师的心中要为每个孩子定出适合他们的目标,同时提供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例如:在手工活动“豆豆贴画”中,我们可以提供了多种不同材料。一种是纸盘上的图案需要自己画的;另一种是图案比较复杂的贴画;第三种是单一图案的贴画。三种不同的操作材料满足了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制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有很多这样的制作活动,如,设计制作“纸盒房子”、“树叶印画”、“漂亮的窗花”、“有趣的虎头鞋”等活动,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有意识地引导能力不同的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操作,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制作成功的快乐。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方法后,我们将材料投放到美工区,鼓励孩子尝试、学习难度更大、更复杂的制作方法。
②反复操作,享受过程。
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 才。手工制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做中学”的过程,很多活动只有在反复操作中才会有更多的创造和变化。我们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让那些能力相对弱的孩子、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必为作品失败而战战兢兢,不敢动手;让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在完成第一件作品后,大胆地开始第二件,大胆尝试不同的方法,添加不同的材料,让每件作品都闪烁智慧和创造的光芒。此外,手工制作活动并不是一次教学就能达成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反复制作、探索,充分享受制作的过程,真正地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③充分感知,模仿到创新。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们强调直接经验的感知丰富,即让幼儿欣赏大量手工艺术作品之后,先模仿制作,掌握方法后,再逐步变化创新,制作出富有个性变化的作品。如,陶艺活动“杯子”,我们先让孩子观察欣赏了各种造型、材料、图案的杯子,以及用陶艺方法制成的杯子作品,分析他们在制作中使用的方法,一种是用条状泥堆叠制作,一种是用块状泥挖空制作。首先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按照成型的杯子进行模仿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在制作中发生的困难、问题,如:搓长条时,有的孩子搓出的长条粗细不一致,影响了作品的效果。我们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作品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再进行制作时,他们就注意了长条粗细一致的问题。幼儿制作成功后,我们引导他们创新、变化,设计自己喜欢的杯子造型、图案、花纹等,还利用辅助材料,如:纸、绳子、亮片、珠子等结合,制作出更有个性的作品。又如:纸盘装饰:“有趣的脸谱”,孩子先模仿画脸谱,再自己设计脸谱图案,用纸团、毛线等材料贴画。还有制作虎头鞋、制作肚兜等等,都是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方法后,不断变化创新。
(三)强调循序渐进,活动安排系统化。
手工活动的学习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遵循由简到繁、难度递增的原则,鼓励幼儿制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①不同年龄内容难度不同。
我们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龄班制定出难易不同的活动内容,例如:印画活动,小班幼儿可以用现有的成型材料印画,如:树叶印画、积木、海绵印画等,让他们感知不同材料印画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印画的基本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中班孩子,进行撕纸印画,先画出图样撕纸,然后刷上颜料印画。大班难度更大,学习吹塑制版印画,在吹塑纸上先画出图样,再涂颜料,最后印在底版上。这样按年龄层次不同制定的不同活动内容,不仅便于孩子学习、掌握制作方法,有利于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手工教学更系统化,真正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②同一活动内容难度递增。对同一个手工活动,我们可以设计出由简到难的系列活动。如,“蔬菜印画”活动,第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利用各种蔬菜的横切面进行随意的印画,感受引出的不同花纹,效果。第二课时,我们可以提高印有衣物、小包、围巾等图案的作业纸,要求幼儿印出有序的、有规律的、色彩变化鲜艳的图案来装饰。经过第一次活动的经验积累,孩子们对组合图案,按规律印画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也真正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做中求进步”的思想。
四、评价方式
转变评价标准,重过程轻结果。新《纲要》中指出:“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而在以往的手工活动中,教师习惯用美不美,好不好,作为评价标准,这样“一刀切”的评价导致动手能力弱的孩子缺乏自信,对手工活动心存畏惧,不喜欢甚至讨厌手工活动。因此,我们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尊重幼儿的能力差异,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态度,创新、变化的程度等。如,有的孩子原来不会灵活地使用剪刀,经过努力有进步了,即使他没有完成好作品,教师也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而有些能力强的孩子如果在制作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没能发挥想象、创新变化的能力,那老师也应指出,以便他能在下次的制作中有所提高。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能力,对他们的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要提出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以便孩子能将作品进一步完善,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
总之,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要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反复制作探索中学习、进步;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手工制作的乐趣;在发展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幼儿手工制作 Microsoft Word 文档
幼儿手工制作
巴林左旗直属机关幼儿园
王艳华
幼儿手工制作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种,是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不断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创造立体的艺术表征形象以及表达自我的活动,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手工制作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形成立体空间观念,培养幼儿认真观察、有意注意、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手工制作的表现形式
手工制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活动,它有很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捏泥、剪纸、布贴、叶贴、绒贴、豆贴、木屑贴画、草编、毛线编织、金属丝编织、刺绣、泥塑、根雕等等。手工制作还可以利用剩余材料或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自制玩具、美化环境。
二、手工制作的种类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
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纸艺、布艺、陶艺、玩具制作、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1、常用工具:在手工制作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安全、便利。常用的有:剪刀、尺子、笔、夹子、泥工板、胶带、胶水、订书机,其他的还有:圆规、砂纸、针、钳子、烙具等。
2、常用材料:(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5)石。(6)金属皮、丝。(7)塑料类。(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
四、手工制作的表现方法:
(一)、纸工造型:
纸的平面造型
1、剪纸,具有千刀不落、万剪不断的完整性、趣味性、实
用性和装饰性特点,工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刻刀、纸张、衬板等。剪纸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用单线画草图。
(2)、图稿剪纸化。连接、加粗、纹样美化(3)、用深颜色把要剪去的部分图画出来。(4)、剪刻。
剪刻的基本规律是: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
2、染纸,工具材料:吸水性强有韧性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水性颜料,用时加入适量水和酒精,如红蓝墨水、水彩颜料;调色盘、扎染线、夹板。方法步骤:
(1)、构思(2)、折叠(3)、染制(4)、剪裁修整
3、撕纸 方法步骤:(1)、折叠(2)、起稿
(3)、撕纸,不要求纸边缘均匀整齐
4、剪(撕)贴装饰画
(1)、剪(撕)贴装饰画是在装饰画的基础上,将剪或撕出的形按主题和构图规律粘贴而成。在形象的处理上追求简洁、概括;在手法上追求夸张、变形;在色彩上要求和谐统一。
(2)、工具有剪刀、镊子、胶水、双面胶、乳胶、糨糊等;材料用各色卡纸、吹塑纸、旧挂历、广告单等;底板材料可用泡沫板、白板纸、三合板等。方法步骤:(1)起稿(2)、色块剪裁(3)、粘贴 纸的立体造型
1、折纸 九种基本折法(1)、对折法(2)、对角折(3)、集中折(4)、向中心折(5)、双正方形(6)、双三角形(7)、单三角折菱形(8)、单菱形(9)、双菱形
五种纸工常用符号
(1)、剪切线:
(2)、折叠线:………………………
(3)、山线:﹎﹎﹎﹎﹎﹎﹎﹎﹎(4)、谷线:﹍﹍﹍﹍﹍﹍﹍﹍﹍﹍(5)、插接口:
2、、拧纸制作
依据设计意图、造型要求,用纸拧出线、面、体等进行形象塑造。为避免拧后造型松散可用乳胶加以定型。干后,进行装饰、上色会更好。
3、纸雕
纸雕的造型千变万化,色彩鲜艳丰富,无论应用在环境布置、主题墙饰,或是做成纸雕卡片,都十分适合,将纸雕图案配合需要,加上底色、背景、文字等,就能将纸雕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纸雕的方法步骤:
(1)将图案分解,描绘在纸上,描绘时应比原稿的面积稍大,因立体雕塑后,面积会变小。
(2)依线稿剪出所需零件。
(3)运用调酒棒末端的小圆球在零件边缘轻轻滚压,产生圆弧效果。
(4)利用海绵胶或珍珠板将零件局部垫高,产生立体效果。(5)最后将所有零件组合粘贴,即可完成可爱的纸雕造型。
4、面具、纸花等方法略。
(二)、泥造型
泥的选用:幼儿泥工的材料主要是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彩泥或面团。
泥造型的基本技法:团、指揉、搓、切、剪、划、抹、压、染等。
(三)、自然物造型
自然物是自然界中各种天然的、未经加工的物种。如,丰富多彩的贝壳,造型奇特的小石头,各种颜色的树叶,五彩缤纷的各类谷物(玉米、红豆、小米、花生),新鲜可口的蔬菜水果以及漂亮的花卉、昆虫等等。自然物的采取和利用
1、利用自然物形态和色彩,突出表现天然品质。
2、因才施艺,根据材料不同特点加工组合,使设计加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造型方法与要点
1、粘贴法,如:利用树叶、种子等粘贴造型。
2、标本法,示例:《蝴蝶》的标本制作
(1)、将采集到的蝴蝶整理好外形,用大头针固定在木板上,待干燥。
(2)、将制成的标本用热熔胶固定在藤编球体上或其他装饰性物品上。
3、编制法
4、拼接法
(四)、废旧材料造型
废旧材料是指,一切可以为造型所用的无毒、无害的、易于加工、重构和便于操作的材料。点状材料造型
点状材料可能是一颗豆粒、一粒米、一片树叶、一颗珠子、一颗瓜子皮。
点状材料造型要考虑到形状、色彩、质感及造型草料排列的疏密关系。线状材料造型
线状材料具有极强的方向感,外形丰富。或曲、或直,或粗壮、或纤细。
线状材料形象塑造过程中,混合使用不同的线状材料会更加丰富。面状材料造型
面状材料可以是一块纸、一个旧挂历、一块布头等。块状材料造型
块状材料制作时,可以直接利用材料的外形、单独或组合均可。必要时,夜课进行切割造型。
五、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要求
比较适合幼儿操作的手工形式有:泥工、纸工、自制玩具即
废旧物的制作。
(一)小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或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3、认识纸工的材料和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比如对边折、两边向中心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
4、把现成的简单图形,粘贴在纸上。小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
1、教会幼儿认识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幼儿泥工主要是徒手搓捏,所需用的工具较少,而且也很简单。一般说来,一个幼儿有一块泥工板,每桌放几块湿布也就可以了。泥工板是放置搓捏材料,塑造物体时需要使用的,它可以用木板、或三合板、塑料板、塑料布等代用。湿布是幼儿活动时擦手用的。当然,为了使搓捏的形象更生动逼真,也需要教会幼儿利用其他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用以切泥和在塑造完成的物体上刻划线条、花纹的塑料刀或竹刀、木棍、竹棍等。
幼儿泥工的材料主要是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彩泥或面团。黄泥到处都有,经济方便,合好后需用湿布盖好待用。根据塑制物品的需要,可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做动物,人物眼睛用地小石子等。泥工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但要注意安全卫生。
泥工用的彩泥、橡皮泥是一种柔软的、可变化的、有体积的材料,极适合于立体造型。它可以揉成一团,搓成长条,可以分成小块,也可以把小块粘连成整体,还可以捏成任意形状的物体。由于彩泥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它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有趣的泥工练习,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把视知觉感受到的形象塑造出来,物象会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
幼儿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搓条是把泥放在手心上、双手前后运动,或是将泥放在泥工板上,用手前后运动做成长条形。如,搓“小棍”、搓“面条”等。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与刻划,便可塑成具有一定特性的某些实物的形状。如,萝卜、辣椒、黄瓜等。
团圆就是将泥放在手心上,双手合拢,手掌不断地来回做划圈揉动,逐渐做成球体。用这种方法可以团城小汤圆、苹果、糖球等。
压扁也就是在搓条或团圆以后,用手掌用力向下压,使之变成扁平状。如,圆饼干、花卷等。幼儿学会压扁技能后,只要把扁平状的泥团的边沿部分,用手指捏成薄边,一个盘子也就呈现在眼前了。如果把圆球形泥团稍稍压成扁圆,再在上面添加一些辅助材料,那就是裱花蛋糕了。利用泥粘连的性质,可以教给幼儿粘合的技巧。如,将长条形粘接起来做成“面包圈”、“车轮”,将扁
圆重合,可捏成“饺子”等。
小班幼儿园塑造的物象必须是他们熟悉的、能理解并非常感兴趣的单个物象,包括日常使用的食品、水果,经常使用的玩具和用品等。
(二)中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物象的主要特征,会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地按意愿塑造。
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如,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等),较平整地折叠简单的玩具。
3、能把现实的图形或自然材料,按顺序粘贴在适当的位置上。
4、认识剪贴的工具、材料,知道其名称,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中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
1、泥工教学
到了中班就可以学习塑造各种形体的水果、蔬菜等,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塑造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物象,如先让幼儿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体做成小鸡的总体形象,再把小泥条粘在小的球体上,并捏尖做尖尖的小嘴,最后再做个托盘,把塑造成的小鸡放上去,中班后期,幼儿可以学做一些更为复杂的动物。
当幼儿完成一个主题塑造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引导幼儿添加一些比较简单的物体形象,构成简单的情节,如,塑造几个萝卜,放在小兔的前后左右。
在教学时,在没有搞清楚物体的构成之前,幼儿对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的配置会感到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幼儿多提供一些用以观察的实物,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并弄清其各部位之间的配置及其相对大小的关系。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塑造,必须提供必要的泥工工具以及辅助材料。如,雪糕棍、竹签,以及赤豆、小石子、羽毛、小树枝、色彩纸等各种辅助材料。
2、纸工教学活动
(1)粘贴
粘贴是指幼儿把教师事先准备的现成材料,用糨糊或乳胶粘贴在整张纸的适当位置上的活动。粘贴的材料,主要是色纸,自然物和废旧物品等。粘贴主要分为如下几种:
a、几何形状粘贴
教师准备好各种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等形状的纸,让幼儿自由拼摆成具体形象,然后粘贴在纸上。由于教师提供的几何形状纸比较丰富,幼儿用它们既能摆成植物、小动物、人形等,又能拼成抽象的色块。
b、图形粘贴
教师事先剪好各种图形,如苹果、柿子、萝卜、电视机、洗衣机、小动物等,然后让幼儿自由摆在纸的适当位置上,分别抹上糨糊粘贴,细小部分还可用彩笔添画。这种粘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构图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为这种粘贴比较简单,即使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容易完成。
c、自然物粘贴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搜集各种树叶,把树叶
擦洗干净后,压扁整平,然后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加以剪修、加工粘贴成不同的形象。还可以指导幼儿利用米粒、瓜籽壳、蛋壳等,粘贴成各种各样的图形。
一般说来,粘贴前,应该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大班幼儿或成人的粘贴作品,熟悉粘贴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教会幼儿涂抹糨糊、胶水,使用乳胶等的具体方法,并使幼儿知道怎样保持作品的整洁等。粘贴时,教师要引导启发幼儿添画的一些细节,使构图更加完整。
(2)撕贴
在幼儿不会使用剪刀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教幼儿用手撕出一定的形状,然后粘贴出一定的图案。如,用长方形纸,撕出小草、树叶;把正方形的纸去掉四角和中心,撕成花朵、车轮;把方形纸角对角或对边折叠数层后,任意去掉一部分再打开,撕成窗花等。
(3)剪贴
到了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使用剪刀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会幼儿掌握手握剪刀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控制剪刀的能力,即张开和合拢。当幼儿能按着已画出或折出的直线剪纸后,便可进一步学剪圆形、椭圆形,或把折叠成双层的纸剪成对称的小花、树叶等。
(4)折纸
折纸富于变化,十分有趣,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有效手段。一张薄薄的纸张,经过一番折叠,就可以成为极其概括的形象,有的可以成为装饰品和游戏玩具,有的甚至还可以直接成为生活的代用品,因此,折纸是简便易行而又深受幼儿喜爱的手
工活动。折纸教学可以训练幼儿的目测力,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增强其形体观念和方位观念。
折纸教学的准备工作比较简单,根据折物的需要,只要发给幼儿每人一两张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就可以进行折纸活动了。
最初教给幼儿边对边角对角的折叠方法时,教师首先应要求幼儿尽量折叠整齐,做到折缝平直,然后再教会他们用极简单的折叠方法折出狗头、娃娃头等简单而有趣的物体,其细部还可用笔直接画出。接着可以学习用对角平折的方法,折成鸭子、茶杯等。
折纸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讲解演示法,即教师一面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一面具体清楚地示范折叠的方法与步骤。开始时,可以让幼儿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和看教师的演示,一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跟着教师学习折叠。一段时期后,教师可以先完整地演示全过程,然后让幼儿回忆教师的演示,自己动手折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演示某些难折的部分,甚至还可以完全拆开,让幼儿自行探索,以独立地找出折纸的规律。选择折纸教材,要从简单的、对称的、幼儿容易掌握的开始,逐渐加深难度与要求。幼儿折叠出来的作品,有些可以作为玩具在他们的游戏中使用,有的可以贴在纸上,在添画一些适当的辅助形象,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供幼儿欣赏。如,将折好的大象贴在衬纸上,在画上栅栏、大树、草地等。
(5)染纸 染纸是吸取我国民间印染工艺而形成的一种手工制作。染纸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很简便,幼儿力所能及,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手工活动。由于折叠的方式不同,最后染出的效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将折好的三角形、方形或小扇形的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中指随在食指的后面,先将一个角蘸到盛有颜色的碟内。由于所用的纸吸水性强,颜色就自然地渗透到里面去,这样会出现晕染的艺术效果。
蘸染时,如果先蘸黄色,再在黄色的基础上蘸蓝色,这样就会产生绿、草绿、黄灯不同的色调变化;如果先蘸红色,再在红色上面蘸染蓝色,就会出现蓝、紫、红的色调变化。然后再染另一角或一边,依次蘸染,直至完成。蘸颜色时,要注意色彩的调配,适当留出空白。如遇水分过多,晕染得厉害,可及时在碟边蹭一蹭,或用手指用力捏住压紧,适当控制颜色晕染的面积。由于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强弱的不同,晕染面积大小、形状的不同,打开后,就会出现形态各异具有对称感的花纹图案。
为了使花纹图案更具有变化,还可以引导幼儿在蘸染的基础上,用手指、棉签、毛笔等蘸染颜色在纸上点点、画画。将染好的纸,按纸的折缝一层一层地轻轻打开铺平待干。
在打开的染纸作品的四角边缘涂抹少许糨糊或胶水,粘贴在白色的衬纸上。染好的纸干后,还可以用来进行折纸。
(三)大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学习在整块泥中捏出物体的各个部分,并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学会塑造人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动作,表现出简单的情节。
2、纸工:巩固中班折纸的技能,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成简单的组合玩具。
能按轮廓或用目测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物体的外形。会用对称折叠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图形和窗花。
3、自制玩具:用纸、布、针、线或自然材料,无毒的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大班幼儿手工的组织指导:
1、泥工教学
大班泥工教学,是在进一步学习以球体、圆柱体和立方体构成物体的基础上,教会幼儿在整块泥块上捏出物体各部分的技能。由于幼儿的动作已变得比较灵活,能够把形体做得比较光滑,形体的比例也比较正确,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做较细致的修饰加工。如,一个部分做得比较小,可以补上一块泥后用手抹平;某些部位太粗,可以削去一块;泥比较干时,可以用水润湿一下在抹平。
对大班幼儿塑造的物体,要求要表现出物体的各自不同的特征。还要求要有简单的动态。
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塑造技能,因此,教师还应当鼓励他们自由塑造,创造出更多的、更新鲜有趣的作品。为了达到
这一目的,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并启发引导他们利用这些工具和辅助材料,大胆地进行富于创造性的塑造尝试。如,用竹签尖的一头刻划出人的五官及表情特征,用贝壳印出非常清晰整齐的头发痕迹,用玉米须代替老爷爷的胡须,用树叶做鱼的尾巴和鳍,用羽毛做鸡的尾巴等。
2、纸工教学
(1)折纸
大班折纸的要求,是在巩固中班折纸技能的基础上,学习两张以上的纸折成简单的组合形象。
一般说来,折叠的过程都较为复杂,这就要求幼儿手指活动更灵活、更准确,需要掌握比较熟练的技巧,才能够表现细微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训练幼儿手的灵活动作,教给幼儿多种折叠技能,同时,用折叠出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大班幼儿的折纸,可以学习用集中一角折的方法,还可以学习用几个折纸拼接在一起,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处理,还可以结合剪纸、自制玩具等活动,布置一个立体的背景。
(2)剪贴
大班幼儿已掌握了沿直线剪开、对折剪、把直角形的角剪掉,以获得圆形剪法的技能。为使幼儿熟悉新的制作剪贴方法,在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幼儿观看范例图样,并讲述出怎样剪出个别较难的部分,怎样放在纸上布置好画面,怎样按次序粘贴等。
在剪贴中,配色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仔细选择各种颜色纸,为幼儿完成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要求他们尽一切可能表现出
物体的色彩效果。如,以“春天”为主题的剪贴,可为幼儿选择与提供淡绿、棕、黄、粉红色等颜色纸;以“冬季”为主题的剪贴,则可提供白、灰、棕、蓝、黑色纸,再配一些深绿色、红和黄色纸。除用以剪出物象的彩纸外,还需要有用做背景的彩纸。一般说来,粘贴的背景纸可以是灰色的,或者其他色调比较柔和的纸,以便衬托出色彩鲜明的各种立体形象。
在剪贴时,教师要检查幼儿选择的颜色纸是否合理,剪纸的方法是否正确,布置的画面是否美观,粘贴的地方是否整洁。此外,教师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醒他们把剪下的纸屑放在指定的小盒子里,糨糊不要到处乱抹,要保持环境和作业的清洁整齐。
(3)用纸可以制成纸浆玩具。纸浆玩具是把纸撕碎浸泡几天,捣烂后加入适量的糨糊搅成泥状,按泥工塑造的方法,做成各种物体,晾干,用砂纸磨光,涂上颜色或清漆,这样色彩鲜艳,轻巧牢固的玩具也就自制成功了。还可以用一些陶瓷器皿、木制玩具、苹果、黄瓜等实物当模子,把碎纸均匀地裱糊上,阴干后切开,取出模子,再用纸条把切开的口糊好,涂色后也就成为各种有趣的玩具了。
(4)自制玩具即废旧物的制作。
自制玩具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综合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独立制作玩具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训练幼儿独立操作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
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废旧物品主要有各种纸张:报纸、包装纸、广告单、油纸、铜版纸、锡箔纸、壁纸、玻璃纸、牛皮纸、瓦楞纸、明信片、各种纸袋;
绳类:纸绳、麻绳、塑料绳、线绳、毛线、软钢丝、橡皮筋、布条等;
竹木类:筷子、果皮、果核、小木棒、竹棍儿、木片、积木块、三合板、甘蔗渣、木刨花、锯末等;
其他还有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等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乃至各种颜色、长短不一的袜子、草帽、旧衬衣、内衣、毛巾、手套、瓶罐、自行车内外胎等等。
无论什么材料,哪种造型元素,都不是单独存在,只有相互衬托,有机结合,方显各自的优越性
六、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件件形象夸张、富有趣味的作品,对这种诱人的制作,幼儿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幼儿们的成就感、自豪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他们对艺术的美也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方式。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很快地找到一种适合的学习方法,让手工活动开展得更顺利呢?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首先要熟悉该废旧材料的特征,了解该材料的特征围绕主题适合表现哪些形象,需要哪些辅助工具材料。
2.和孩子搜集该废旧材料,在区域或自由活动时提供给孩子
自由摆弄,引导孩子观察、了解该材料的特征、玩法,适合表现哪些物体等。
3.通过日常生活、书籍、图片等渠道,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形象的特征,丰富孩子关于要制作的形象的知识,帮助孩子将感性经验进一步内化,积累相应的内在图式和表象。
4.给幼儿提供多样的操作工具和材料。5.引导孩子进行创作。(1).明确制作意图。
(2).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3).树立制作思路,养成良好的习惯。6.正确评价幼儿的手工作品,并将作品展示。
在评价时着重对幼儿综合能力的评价,关注幼儿创意手工活动的过程,注重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挥的过程。关注幼儿参与活动,将重点放在“幼儿是怎样创造的”,而不是“幼儿已经创造出了什么”,关注幼儿创造过程中方法、经验的获得。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使过程成为幼儿能力的最佳体现和表现。使评价结果更具教育性、激励性、导向性,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幼儿、课程等有效发展的手段,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
评价原则:
(1)注重过程评价。(2)单项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激励性原则。(5)当前评价与长远评
价相结合。
七、教师的准备
无论是什么活动,课前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手工活动,课前的准备更是重要环节,也是活动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在准备方面,有五点是必备的:
1、材料、工具的准备。
2、知识的准备。这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应吃透教材,如《生活中的标志》这个活动,需要不断收集与此次活动有关的更多的社会信息,将理论转为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社会融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活动的内容。
3、方法和技能的准备。这里就需要教师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知道他们现有的水平。
4、示范作品和半成品的准备。这个示范作品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形成直观形象而用。而半成品则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发挥他们的想象。
5、有时候还需要适当的电教媒体的准备,以为了更好地演示及示范。
八、选材原则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无论是工具的选择还是材料的选择都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开发和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所谓
“身边的物品”即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2、应根据区域特点就地取材、简便易得。
3、自然环境保护原则
4、操作的材料应安全、卫生、无毒、无害、易于加工、重构和便于操作。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物体和材料得以实现的,“手巧”就会“心灵”。因此,在幼儿教育和日常活动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手工制作形式,来不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成长中变得“手巧,心更灵”。
第四篇: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第一章
手工、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
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学习要点: 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教学重点 第一节 手工概述
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如:纸艺、布艺、陶艺、玩 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第二节 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 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一)学科特点 造型性
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 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 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 类的心理、生活状态。(二)视觉性
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三)表现媒介
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 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造型规律
(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 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 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
1、构思与设计规律 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一般过程:(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加 工制作(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美 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 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一 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色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接插、编织、缠绕、串联、钉铆、镶嵌等;
(2)减一减: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的造型方法。如,撕剪、雕刻、削切、刮刨等;(3)变一变:加工材料形变量不变的造型方法。如,弯曲、冲压、折叠、团涅、卷曲、浇注等。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一)常用工具:在手工实践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便 利,也可自制。
1、剪。
2、刀。
3、锯
4、烙具。
5、钳子
6、榔头
7、针、锥或钻
8、夹子
9、尺
10、笔
11、其他。如圆规、泥蓖、泥工板、木锉、钢锉、砂纸、糨糊、胶带、订书机、小盆、水桶、毛巾、打孔机等。
(二)材料及其种类
1、材料分类(1)从材料的形成方式分:天然材料(如石、木)和加工材料(如塑料、铁皮)。(2)从质地上可分为软质材料(海绵、泥)和硬质(竹、石)材料。(3)从透明度上可分为透明材料(玻璃、有机玻璃)、半透明材料(塑料、有色有机 板、薄纸)和不透明材料(木板、布)。(4)从形状上可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5)从材料的属性上可分为纸、布、泥、竹、木、石、塑料等。
2、常用材料(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5)石。(6)金属皮、丝。(7)塑料类。(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 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 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 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
3、选材原则 要注意开发和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所谓“身边的物品”即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应根据区域特点就地取材。
三、(一)
学习要求 总的要求
1、有目的的掌握常用、实用的手工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举一反三能力。如,制作数 量、质量上的举一反三,材料选用上的举一反三,造型装饰上的举一反三,色彩线条 上的举一反三等。
2、掌握一定手工设计、制作规律和制作技能,具备一定造型实践能力,养成并提高自 身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将学到的手工知识和技能广泛运用到生活美化、环境美化和教育实践中去。
(二)具体要求
1、认真学习手工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手工制作方法和工具材料。
2、能够独立进行手工造型设计和制作,并能运用于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或其他领域的教 育实践。
3、能够正确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适宜的、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
4、能够开发利用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手工材料;结合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地域特点,汲取民族民间优秀的手工艺术精华并应用于造型实践。
5、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手工制作行为及其作品。第三节 手工制品欣赏与评价
一、以慎重、科学、公正的态度和艺术美的规律为出发点
二、作品内容与形式要协调统一,内容的表现要积极向上、健康
三、主要从适用、经济、美观、创新几个方面判断
第二章 第二章 纸造型
学习要点:了解纸的平面造型、立体造型规律和表现形式,掌握剪撕纸装饰画 学习要点 和折纸的基本制作方法,具有纸造型的一般设计思路。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剪撕纸装饰画和折纸的基本制作方法步骤。纸造型是在充分发挥纸张可塑性能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加工手段,创造出丰富内 容的艺术品种。第一节 纸的平面造型
一、剪纸,具有千刀不落、万剪不断的完整性、趣味性、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工 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刻刀、纸张、衬板等。
(一)剪纸的表现形式
(二)常用的剪法及纹样
(三)剪纸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用单线画草图。
2、图稿剪纸化。连接、加粗、纹样美化
3、用深颜色把要剪去的部分图画出来。
4、剪刻。剪刻的基本规律是: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由内向外、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
(四)几种折叠剪纸的方法步骤
1、纸帘剪法。
2、二方连续。
3、四方连续。
4、团花。
5、拉花。
二、染纸
(一)工具材料,吸水性强有韧性的纸,如生宣纸、餐巾纸;水性颜料,用时加入 适量水和酒精,如红蓝墨水、水彩颜料;调色盘、扎染线、夹板。
(二)方法步骤
1、构思
2、折叠
3、染制
4、剪裁修整
三、撕纸 方法步骤
1、折叠
2、起稿
3、撕纸,不要求纸边缘均匀整齐
四、剪(撕)贴装饰画
1、剪(撕)贴装饰画是在装饰画的基础上,将剪或撕出的形按主题和构图规律粘贴 而成。在形象的处理上追求简洁、概括;在手法上追求夸张、变形;在色彩上要求 和谐统一。
2、工具有剪刀、镊子、胶水、双面胶、乳胶、糨糊等;材料用各色卡纸、吹塑纸、旧挂历、广告单等;底板材料可用泡沫板、白板纸、三合板等。
3、方法步骤(1)起稿
2、色块剪裁
3、粘贴 第二节
一、折纸
(一)九种基本折法
1、对折法
2、对角折
3、集中折
4、向中心折
5、双正方形
6、双三角形
7、单三角折菱形
8、单菱形
9、双菱形
(二)五种纸工常用符号
1、剪切线:
2、折叠线:„„„„„„„„„
3、山线:﹎﹎﹎﹎﹎﹎﹎﹎﹎
4、谷线:﹍﹍﹍﹍﹍﹍﹍﹍﹍﹍
5、插接口:
(三)折纸举例
1、桌子的制作
2、鹦鹉的制作
3、蜗牛的制作
4、马的制作
二、面具制作 工具材料主要是白纸板、废旧包装盒、彩色卡纸、双面胶、剪刀等。方法步骤
1、设计形象,剪裁制作
2、组合完成 三、二十面体彩球制作 工具材料主要是各色卡纸、胶水、双面胶、圆规、尺子、剪刀等。方法步骤
1、用彩色卡纸剪而是个大小一样色彩不同的小圆片,在圆片上画出内接正三角形,纸的立体造型
并沿三角形各边向同一方向折叠。
2、把折好的圆纸片分三部分粘贴。球体上、下两个部分各粘五个,中间十个粘成环 形,组合粘贴时要对齐粘牢。
3、把上、中、下三个部分对齐组装。
四、纸花制作 工具材料主要是各色皱纹纸、细铁丝、胶水、双面胶、剪刀等。
(一)百合花制作
(二)玫瑰花制作
五、纸雕塑 工具材料主要是色卡纸、胶水、双面胶、尺子、圆规、切圆器、剪刀等。方法步骤
1、在底板上绘出平面效果图,标明剪切线和折线的位置。
2、按照设计的图样剪切折叠。
3、加工整理。
六、拧纸制作 依据设计意图、造型要求,用纸拧出线、面、体等进行形象塑造。为避免拧后造型 松散可用乳胶加以定型。干后,进行装饰、上色会更好。
第三章
第一节 布造型概述
布造型
布艺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布艺在先到环境装饰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二节 布贴造型
一、制作步骤
1、构思设计
2、印稿
3、加工布块
4、粘贴
5、整修定型。
二、剪贴技法
1、并列粘贴
2、重叠粘贴 第三节 布的半立体造型
一、布嵌挂饰 布嵌挂饰是利用各种不同质地、颜色的碎布,依构成原理经拼嵌而成的布艺品种。制作方法:
1、设计
2、印稿
3、选料
4、刻线
5、嵌布
6、装框。
二、布包挂饰
1、并列式布包挂饰
2、浮雕式布包壁挂
第四章
结绳造型
第一节 结绳概述 结绳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手工技艺,“绳”与“神”谐音,“结”表示了力量、谐和,给人一种团结、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一、主要工具:美工刀、剪刀、大头针、泡沫板、针线、镊子、打火机、粘合剂等。
二、主要材料 第二节 结绳方法
一、基本结
1、挂线结、2、双套结
3、平结
4、左右转结
5、双联结
6、横卷结
7、斜卷结
二、变化结:
1、十字结
2、藻井结
3、吉祥结
4、团锦结
5、盘长结
6、十全结
三、组合结
1、玫瑰花结
2、太阳花结
3、挂饰一
4、挂饰二
5、海星结
6、热带鱼挂饰编结
第五章
泥造型
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了解泥造型和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掌握浮塑、圆塑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分解成型和整体成型的泥造型实践。具有手捏成型的泥造型一般设计思路。第一节 泥的选用与处理
一、泥的选用
二、泥的处理方法
三、泥的保存 第二节 泥造型的基本技法 团、指揉、搓、切、剪、划、蹾、抹、压、染。第三节 泥造型实践
一、浮塑,《雪人》制作示例;石膏板制法。
二、圆塑
(一)分解成型是依据造型物的外形特点和结构,将泥分解为若干大小不同的泥块,并将泥制成不同的形体加以组合,基本泥形大致可分成球、柱、面、锥、条等五种。
(二)整体成型亦即手捏成型。《盆子》示例
第六章 自然物造型
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了解自然物采取和设计原则,掌握自然物造型方法与要点,具有自然物造 型设计的一般思路。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自然物采取和设计原则,自然物造型方法与要点,自然物造型设计的一般 思路。第一节 自然物的采取和利用
一、自然物是自然界中各种天然的、未经加工的物种。如,丰富多彩的贝壳,造型奇 特的小石头,五彩缤纷的各类谷物(玉米、红豆、小米、花生),新鲜可口的蔬菜水 果以及漂亮的花卉、昆虫等等。
二、自然物采取的原则
(一)简便易得原则
(二)自然环境保护原则
(三)自然物加工制作原则
1、利用自然物形态和色彩,突出表现天然品质
2、因才施艺,根据材料不同特点加工组合,使设计加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节 造型方法与要点
一、粘贴法 示例:《猫头鹰》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二、标本法 示例:《蝴蝶》的标本制作
1、将采集到的蝴蝶整理好外形,用大头针固定在木板上,待干燥。
2、将制成的标本用热熔胶固定在藤编球体上或其他装饰性物品上。
三、编制法
四、拼接法
第七章 废旧材料造型
学习要点: 学习要点:了解废旧材料分类,掌握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的造 型规律,具有废旧材料造型设计的一般思路,能够欣赏和评价废旧材料造型作品。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废旧材料造型设计思路,废旧材料造型作品欣赏和评价。废旧材料是指,一切可以为造型所用的无毒、无害的、易于加工、重构和便于操作的 材料。主要有各种纸张:报纸、包装纸、广告单、油纸、铜版纸、锡箔纸、壁纸、玻 璃纸、牛皮纸、瓦楞纸、明信片、各种纸袋;绳类:纸绳、麻绳、塑料绳、线绳、毛 线、软钢丝、橡皮筋、布条等;竹木类:筷子、果皮、果核、小木棒、竹棍儿、木片、积木块、三合板、甘蔗渣、木刨花、锯末等;还有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等大大小小的各种盒子,乃至各种颜色、长短不一的袜子、草帽、旧衬衣、内衣、毛巾、手套、瓶罐、自行车内外胎等等。无论什么材料,哪种造型元素,都不是单独存在,只有相互衬托,有机结合,方显各 自的优越性 第一节 点状材料造型 点状材料可能是一颗豆粒、一粒米、一片树叶、一颗珠子、一颗瓜子皮。点状材料造型要考虑点状物的形状、色彩、质感及造型草料排列的疏密关系。第二节 线状材料造型 线状材料具有极强的方向感,外形丰富。或曲、或直,或粗壮、或纤细。线状材料形象塑造过程中,混合使用不同的线状材料会更加丰富。第三节 面状材料造型 面状材料可以是一块纸、一个旧挂历、一块布头等。第四节 块状材料造型 块状材料制作时,可以直接利用材料的外形、单独或组合均可。必要时,夜课进行切 割造型。
第五篇:教学大纲--《幼儿手工制作》课程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4学时(其中讲授:17学时,实践:17学时)学分数:1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手工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它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课程重点在学习纸材的平面与立体制作系列等,以及各种材质或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而创作的作品。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提高审美情趣,深化对创意、造型、色彩与选材等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工作的计划性、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1理论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手工艺术了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手工艺术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解手工艺术的主要流派,手工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手工艺术的目的及意义。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2.2实践要求:
使学生理解手工艺术的概念,了解手工艺术的构成,了解手工艺术的的特征以及手工艺术的规律,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具体综合运用手工艺术规律的教学和创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手工艺术的的表现技法,使学生掌握手工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手工艺术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2.3学生学习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手工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手工艺术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手工艺术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手工艺术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掌握结构的概念,建立结构思维来表现手工艺术的空间。2.4教师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艺术的基本制作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全面了解手工艺 术的基本功能,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课堂训练中以短期作业为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又熟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高对手工艺术的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概述(2学时)
1.明确手工学习的意义与工具材料的准备 2.手工的大体分类
3、代表作品赏析
(二)纸艺篇(8学时)
1、概述
2、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3、常用折纸技法
4、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5、染纸的技法与创作
6、纸浮雕
7、多面体
8、立方造型结构组织
9、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三)雕塑篇(2学时)
1.泥雕(陶泥、橡皮泥)2.木雕 3.牙雕 4.石雕(影雕)5.核雕 6.漆雕 7.沙雕 8.冰雕 9.肥皂雕 10.红萝卜、白萝卜雕刻
(四)、珠串篇(2学时)
1、手链
2、项链
3、戒指
4、挂链
5、其它装饰挂件
(五)、布艺篇(2学时)
6、香包
7、钱包
8、手机包
9、钥匙包
10、手提包
11、杯垫
12、布艺画
13、布娃娃
14、其它、绣艺篇(2学时)
1.珠绣 2.十字绣 3.丝带绣
4.传统刺绣(苏绣、蜀绣、湘绣等)5.欧式刺绣、编织篇(2学时)
1.围巾、手套、帽子编织 2.钩针、毛衣编织 3.梭编 4.蕾丝编织 5.凤眼梭编
6.中国结、漆艺篇(2学时)
1.蛋壳画 2.铜丝画 3.沥粉画 4.刻漆画 5.腐蚀画 6.贝类画 7.磨漆画(4学时)1.彩绘瓶子 2.彩绘杯子 3.彩绘罐子 4.彩绘葫芦 5.彩绘石 6.彩绘盘子 7.彩绘勺子 8.彩绘扇子
9. 彩绘脸谱
10、彩绘T恤(8学时)
(六)(七)
(八)(九)彩绘篇
(十)综艺篇 1.丝网花 2.豆贴画 3.染纸画 4.树皮画 5.堆沙画 6.建筑模型 7.瓶盖粘贴画 8.钮扣粘贴画 9.围棋粘贴手工 10.树叶拼贴画 11.可乐罐创意手工 12.纸杯创意手工 13.铅笔组合创意手工 14.洗涤用品创意手工
15、金属焊接手工制作
16、竹类创意手工
17、矿泉水瓶创意手工
18、废旧光盘创意手工
19、铁珠、钢珠、玻璃珠的再创造 20、汤匙的再创造
21、图钉创意手工
22、铁钉创意手工
23、乒乓球类创意手工
24、钥匙创意手工
25、锁类创意手工
26、环形物的创意手工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手工工艺》/郑健 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8
ISBN 7-5393-1579-1
2、参考书目:
《美术 综合—探索》 河海大学出版社 《彩色纸艺》 海天出版社 《立体构成》 浙江美术出版社
《应用美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美术》 余乐孝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美术基础》 李学英等编著
天津美术出版社
五、实践要求:
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科教学中除了对中外最新的手工制作技巧的学习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凡创意能力,在实践中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具备能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巧妙组合,提高材料的表现力。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在课内外对手工制作的本质、语言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为今后的手工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本课程拟以课内示范和课内专题训练为主,教学中的专题训练结合理论阐述并联系课内外作品进行互动性的探究和分析,并努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手工制作的技巧与方法等。同时要求学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取手工材料并利用创意理念在课内外进行手工的制作,通过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系统手工制作的技能技巧。
(一)教学重点:纸工艺的基本技法
常用折纸技法 剪纸的技法与创作 纸浮雕 几何形化具象造型与整纸切折造型 布艺画 彩绘类手工 豆贴画 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二)教学难点:纸工艺的技能技法 装饰的手法 废旧材料的创造与再利用
(三)教学方法提示:
1、讲究图文结合、讨论、设疑、示范教学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来获得多方面知识,并在这过程中生成学习策略,学会学习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2、讲究语言的生动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师生的互动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2、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反馈。
3、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一些课外考察学习,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本学科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每周2学时,期末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考核成绩(30%)+ 课内课外的作业成绩(30%)+ 期末考查(40%)
八、说明:
本大纲编写依据学前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本学科特点、教材、专业层次、学生原有专业基础和参照相关图书、报刊馆藏资料编写而成。
编制人: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
焦 礼 芾
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