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

时间:2019-05-12 13: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

第一篇: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

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

1979年,原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到罗定视察了长岗坡渡槽建设,被这宏伟的历史性水利工程,被罗定儿女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埋头苦干,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百姓子孙谋福利,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换取罗定的幸福未来精神所震撼,即席赋诗一首。

3月28日,为进一步加强我们教师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党员职工赴罗定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在长岗坡渡槽,大家驻足凝视这个不朽的业迹,用心聆听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眼前尤如展现出了一篇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一幕幕当年发生的动人场景。

长岗坡渡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广东水利工程,被誉为“广东红旗渠”,堪称世界之冠,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比曾称为亚洲第一渡槽的三湘渡槽还长1400米,多23个墩,过水量为其10倍;它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罗马古渡槽少32孔,但古罗马渡槽现仅保留728米,而长岗坡渡槽正值青春期,槽体通水37年到现在没有一处漏水而无可比拟。长岗坡渡槽工程是当年罗定人民充分抒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铁锤、钢钎,打造出的一座气势磅礴的水利工程,凝聚着罗定人民的心血和智慧。随着金银湖饮水工程的竣工,除了灌溉和发电,长岗坡渡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源源不断地为城区居民提供干净的“放心水”,受惠群众50多万人。

这就是“自力更生、埋头苦干、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长岗坡精神创造的奇迹。

一、自力更生、埋头苦干。据介绍,那时候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建设者就在工地搭建的简易木棚里面工作休息;用一张木床板绘图,计算则用人工计算;交代施工要求,就利用工程指挥部前的晒场作纸,用沙、泥作粉笔,以1:1的比例画出施工图,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没有机械,建设者土法上马;没有材料,建设者自己想办法,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石块是从罗平泗盆等地炸山挖来的,木材就从附近的山头、路边砍伐的;运输工具不足,就用马车、人力车运来。砌石块的师傅技术很好,甚至可以不拉线,砌出来的石块接口处没有一点缝隙,手艺的确一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这座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渡槽,总造价仅为530万元人民币,在上世纪70年代,这样的造价算相当低廉。而造价低廉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身先士卒、一分钱掰作两半花”,是当地四个人民公社的骨干民兵义务投工,以及沿途村民的无私奉献。根据相关文史记载,相关当时人回忆,当时县领导同群众一样干活,县委书记张超崇等经常到工地参加劳动,县委副书记梁自然每天守在路边,看见有运载木材的车辆就截住,动员车主把木材先运到长岗坡工地,在整个施工期间,大家从未见过他起床、洗面,因为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到工地去。

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4年多的艰苦建设,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81年1月胜利竣工通水了,谱写了广东省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罗定,我们的罗定人民,从近代的贫穷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繁荣富强,靠的是我们共产党的正确决策指引,靠的是我们罗定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自力更生、埋头苦干、不计得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长岗坡渡槽精神,我会在本职工作中,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历史使命,保持强大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下载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把罗定换新装 ——论长岗坡渡槽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