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2 13: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

第一篇: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

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应我院陈春文教授邀请、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任副主席王凤显教授于2011年3月10日14:00莅临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为全校师生做了1场学术报告。

2011年3月10日14:00,在我校杏林楼A8教室,王凤显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易经与东方哲学》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李晓春副教授主持,有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和同学共50余人参加。

王教授首先详细地说明了《易经》的来源,认为《易经》来源于河图和洛书。河图表示的是天地生成之前宇宙的原始状态,是真正的先天八卦;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河图八卦的反复应用,六十四卦的客观内容是宇宙产生演化历史的再现。接下来王教授通过列举《易经》中乾坤卦、屯卦、大有卦、蛊卦、咸卦等卦中包含的宇宙衍生的涵义,指出《易经》以乾坤代表阴阳作为宇宙的根本矛盾,推动宇宙产生演化。在这一过程中,阴阳结合产生了屯卦,在这一卦中,阴阳二气刚刚分离,混沌初开,天地形成。此后,至大有卦时,第一颗恒星开始诞生;宇宙第一颗恒星产生距今约有一百六十亿年,而这与现代天文学研究的结果没有太大的误差。大有卦之后的蛊卦表明了原始生命的诞生,而最后的咸卦则是人类诞生的表征。

王教授进一步认为,《易经》里面充满了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和学问,它包含的太极宇宙观、易学象思维以及阴阳和谐的社会理想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王教授通过自己对《周易》古经的长期潜心研究,突破了两千五百年来的理论局限,得出了一条新的结论:“《周易》并不是迷信书,而是属于东方哲学,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共通性。它把卦辞形式、人文内涵、东方哲学这三者统一在一起,揭示宇宙产生的过程。”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王教授每讲一个问题都举例验证,简洁明了,妙趣横生。讲座结束后王教授还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学术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此次学术讲座非常成功,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周易古经是中国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国学术思想研究的重要基础,王凤显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周易研究专家,此次王教授访问我院对于推动我院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访问进一步推动了我院研究生和本科生与一流学者的学术互动。在王教授访问期间,我院中国哲学的部分研究人员也以不同形式参与了与他的学术交流,切磋学艺,交流心得,获益匪浅。此次访问对于开阔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王教授此次成功在我院讲学,得到了人事处、哲学社会学院党政领导、以及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哲学社会学院 2011年3月14日

第二篇:关于台湾南华大学翟本瑞教授来我院讲座的总结报告

关于台湾南华大学翟本瑞教授来我院讲座的总结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应哲学社会学院邀请,台湾著名社会学家、南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暨社会学研究所长翟本瑞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于2009年8月22日至2009年8月28日在我校进行学术访问,并就网络社会研究、金融风暴下的经济理论、原住民教育等议题,为我校师生作了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一、2009年8月24日(周一)9:30-11:30,翟本瑞教授在兰州大学校本部飞云楼004教室,为我校研究生做了“作为复调式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哲学社会学院黄少华副教授主持,听讲的有我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六十余名。翟本瑞教授借用巴赫金对话理论中有关Heteroglossia(复调式的、众声喧哗的、一种语言中不同之处)的讨论,指出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应超越讨论其是否是“社区”,或者仅仅在传统社区定义下的稍作改变,因为,在web2.0时代下的虚拟社区具有了传统社区或虚拟社区定义所不能容纳的性质,第一,虚拟社区不再局限于以往研究涉及的形式,Youtube、Amazon、ebay都首先是一个社区;第二,传统上认为的社区规定性特征,例如归属感、个体认同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一体感等,在庞大的Youtube式的社区中不再成为其首要的特征,2.0架构进一步凸现出个体之间的异质性。这要求我们给予虚拟社区新的定义,在相当程度上,它是一种“复调式的”社会网络。

二、2009年8月25日(周二)9:30-12:00,翟本瑞教授在兰州大学校本部飞云楼004教室,为我校研究生做了“科技未来与信息社会发展”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黄少华副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有我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八十余名。讲座中,翟本瑞教授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全方位地解析信息革命对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文化乃至人性的影响。他指出,在信息超载的网络社会中,生活世界呈现信息化,网络具有增强实境、削减实境、远距实境等功能,网络技术的最终成果是自主电脑的应用和新型的Cyborg人的涌现。翟教授认为,网络技术正以摩尔定律所预言的速度飞速发展,人机界面有望在未来消融,有力挑战了现有社会心智模式,数据库监控对私人空间的压迫也令人堪忧,而社会科学的重要职责即是对这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展开研究和反思。

三、2009年8月25日(周二)14:30-17:30,翟本瑞教授在兰州大学校本部飞云楼004教室,为我校研究生做了“全球金融风暴下经济理论转变之探讨”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黄少华副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有我院及

相关专业的师生百余名。翟教授以百年难见的金融危机为例,回顾了欧美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受到的冲击状况,就此展开对风险控管和自由放任这个传统的经济学悖论的讨论。他指出,此次金融危机中政府介入,实质是对1979年以来撒切尔夫人等提出的金融松绑等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反思和调整,华盛顿共识所达成的新自由主义贸易政策促使全球金融资本流动,但不仅未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反而加剧贫富分化和金融风险。此次金融危机将促使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北京共识实则已经凸显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全球反思借鉴。最后,翟教授提出“世代门争”的概念,指出平均寿命仅有30岁的工业化初期社会所面临的是阶级斗争,但是面对平均年龄80岁的金融社会,随着婴儿潮的消退,退休老人透过退休养老基金与年轻世代间的冲突将愈加剧烈,这场世代门争从2009年正式拉开帷幕。

四、2009年8月26日(周三)9:30-12:00,翟本瑞教授在在兰州大学校本部飞云楼004教室,为我校研究生做了“原住民教育的反省”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黄少华副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有我院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七十余名。翟本瑞教授首先指出,两个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的学生族群教学与辅导上差异相当大。不同族群的家长对家长会的参与态度完全不同,务农族群家长对家长会的不热心造成务农族群子弟的机会相对地被剥夺了;这种族群的差异还体现在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以及交往状况都有所不同,家庭结构差异最终造成教育落差的加大。翟教授认为,大部份的教育投入反而強化了原有社会阶层区隔,文化资本的复制挑战着教育公平,现有教育体系根本上是受中上阶层话语主导的,无助于改善阶层间的教育差异。为此,他指出除了要突出家庭的教育责任,还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手段入手进行教改,开展儿童读经等训练,发掘原住民的天赋和能力。最后,翟教授分享了其在台湾阿里山山区开展的助学辅导经历。讲座深入浅出,受到一致好评,同学们就如何建立长期辅导机制等问题与翟教授展开热烈探讨。

五、2009年8月26日(周三)晚19:00-21:00,翟本瑞教授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A302教室,为我校本科生做了“运用互联网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陈永禄副院长主持,参加讲座的有我院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百余名。翟本瑞教授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资料库,搜索引擎的出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分享,他重点以谷歌搜索、谷歌翻译、谷歌学术为例,详解了如何检索研究所需的信息。同时,他指出网页资料不能取代传统书籍,但是网络的出现使得书籍、论文的网上存储和阅读成为可能,并以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检索方式等为例,详析相关研究过程。最后,翟教授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得打破地域隔阂的学术交流成为现实,但是互联网仅仅是

学习工具,学者不能忽视对反思和批判能力的训练,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术研究。翟本瑞教授的报告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互动环节中,翟教授就同学们就所关心的话题和研究学习中的困惑等问题作出精彩的解答。

六、2009年8月27日(周四)14:30-17:00,翟本瑞教授与我院社会学专业的部分师生就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专题讨论会。讨论会由哲学社会学院黄少华副教授主持,参加讨论会的还有兰州理工大学的部分老师和研究生。

翟本瑞教授的此次学术报告,受到我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翟教授对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身体力行的学者风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与启迪。翟教授曾任台湾资讯社会学学会理事长等职,除社会学外,对哲学、语言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史学、文化研究等学科都有涉猎,长期致力于学科间科际整合。著有《网络文化》、《网络社会学》、《台湾社会与经济论集》、《十字路口的台湾经济》、《心灵、思想与表达法》(上、下)、《社会理论与比较文化》等著作十余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翟本瑞教授的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人事处、社科处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哲学社会学院

2009年09月01日

第三篇:我院成功举办杜泽逊教授学术报告会简报

我院成功举办“文学前沿讲座”第二十八讲杜泽逊教授学术报告会

9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泽逊教授应邀为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中国文献学的方法与实践”的学术讲座。夏静教授主持了此次学术报告,文学院部分老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杜泽逊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一、史料梳理。杜教授以东汉时期山东嘉祥县武梁祠西壁汉画像为始,具体梳理了闵子骞故事的演变。作为孔子门生,闵子骞行孝最先记载于《论语》,之后分别记载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刘向《说苑》、宋李防《太平御览》卷三十四引《孝子传》、元代郭居敬编《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通过对这些史料的仔细梳理、辨析,杜教授提出了“历史只有一个,但是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去逐一考察。”这启示我们在对同一人物的事件记载的异同中,进行史料梳理。二、史料考异。他以“稀客时期”为例,依次列举了《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史记·齐世家》《史记·晋世家》等文献材料中的记载,这些记载与《春秋》中原始版本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与矛盾。杜教授强调:“由于记载不一致,考异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但是只研究生一个版本就会孤陋寡闻。考异的关键就是明确不同,呈现问题。”三、版本校勘。他以《周易注疏》脱文为例,谈到了如何选择版本以及校勘的方法。杜教授还补充,做学问不仅要重视在校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尊重别人的成果。

在主题讲座结束后,三位老师和同学提出了自己疑惑的问题希望杜教授进行解答,杜教授以严谨的态度,清晰的逻辑,分别解答了老师和同学的疑问,并用大量的实证把相对晦涩的理论说的明白易懂,让同学和老师们受益匪浅。最后,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第四篇:武大法学院副院长汪习根教授来我院举行讲座

武大法学院副院长汪习根教授来我院举行讲座

6月7日下午,我校杰出校友、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高级学术访问者、博士生导师汪习根教授莅临我校,在信息大楼报告厅为政法师生带来了以“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法律原则”为主题的全国法学家报告团巡回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有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曾庆发,党总支副书记陈向军、副院长汪火良以及我院骨干教师。

讲座伊始,曾院长代表我院党总支、行政和全体师生对汪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衷心感谢汪教授对母校一直以来的支持,而汪教授也表示能重回自己曾经成长与学习的地方,他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

讲座中,汪教授以当下日益突出的各类社会矛盾为研究对象,从其现状、根源和总体特征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当下社会矛盾的基本特点,并提出社会矛盾化解中应该遵守的坚持情理法结合,建立释法说理机制;坚持预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风险评估法律机制;坚持调解与判决相结合原则,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法律机制;坚持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结合原则,建立公检法司调联动机制;坚持互动性执法与命令式执法相结合原则,建立民意表达释放机制等五大法律原则。他向同学们指出,法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同时他希望同学们能睁开眼睛看法律,在法内和法外世界里提高自身作为法律人所需的智慧与技巧。汪教授的讲座切中肯綮、直指时弊,其细致的分析和充满哲理的学术思考使同学们对社会发展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而汪教授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和儒雅的风度则让同学们一览法学家的学者风范;而后与学生的互动,敏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思考的前瞻性也让所有政法学子无不震撼。

讲座结束后,曾院长与政法学院老师陪同汪教授参观了我校,并再一次对汪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汪教授能经常“回家”。

第五篇: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原院长郭娅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讲座新闻稿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原院长郭娅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讲座

本网讯:6月21日,西南民族学院原院长郭娅教授应邀来我校作题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实践与创新》的学术讲座,我校全体思政教师、各系党总支书记与政治辅导员和人文社科系思政教育专业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余松副教授主持。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难题。郭教授首先分享了她三十年来的教学体会,她总结道: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门有生命的艺术;一名教师要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就应该用对教师、对教学、对学生的热爱来点化课堂的美丽,与学生共同创造课堂,触动心灵,让智慧和感动充盈教室空间,让教学过程处处洋溢着温馨;同时要享受教学,享受学生带给你的青春活力,与学生一道成长!紧接着,郭教授系统的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如何增强教学实效。在教学方法方面,她认为要主抓教学创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策划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及时将社会现实中的典型案例纳入教学之中,在教学中做到:龙头、熊腰、豹尾,让学生接受《基础课》、认同《基础课》、喜爱《基础课》;在如何增强实效方面,她认为思政课不仅是思想道德的修养,也是礼仪的修养,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发掘更多增强教学实效的方法。讲座中,郭教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广阔的学科视野、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精彩的师生互动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讲座在《感恩的心》的美妙音乐声中完满结束。本次讲座不仅解答了教师们在教学和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开阔了他们的教学思路和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完善了他们的教学方法;为我校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在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对提高我校思政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起着极大的助推作用。

翟华

下载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凤显教授来我院举办学术讲座的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