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3:1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参观枫香苟坝会议会址的心得体会

遵义县刀靶小学:谢海燕

在学校党支部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于

6月6日到革命圣地—枫香苟坝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参观了“苟坝会议会址”和枫香苟坝革命历史纪念馆。苟坝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继遵义会议之后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中央新三人团(亦称“三人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为遵义会议的议题画上了圆满句号。去年的修复工作得到省文物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本着修旧如旧的精神,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维修,让其恢复“朴实、自然、典雅、厚重”的乡土风貌。修复结束后还举行了揭牌仪式,有老一辈革命家杨尚昆之子杨绍明,周恩来侄女周秉宜,朱德外孙刘敏及遵义县党政相关领导和当地群众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毛泽东之孙毛新宇发来贺信,希望老区人民利用好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从爱国教育基地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朴实、自然、典雅、厚重”的乡土风貌,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再一次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主要感想有以下几点:

首先,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辈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全身心扑到革命工作中。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将士们奋勇杀敌,革命领袖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陋室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国革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感受到的是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我们参观的地方以前都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穷落后。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并不富裕的资源滋养着革命指战员,让革命在这里蓬勃开展,开辟出了革命的根据地。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

第三,感受到革命的精神对我们今天党员的重要性。

革命的精神是我们这次考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的力量。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好儿女。它催人奋进,坚定了革命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革命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这种革命的精神。

革命圣地给了我们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历史的教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永保革命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做好。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去以后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辈们。

2015年6月7日

第二篇:参观革命圣地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观后感

二年级九班田正阳

西柏坡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壮丽诗篇的圣地,2013年2月18日,我们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西柏坡这块神圣的土地,回顾党在西柏坡工作奋斗的那段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河北省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6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土,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

进入西柏坡革命纪念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雄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碑基周围是梯级式的花池,映衬于蓝天白云之下,见证着那个那段不同寻常的岁月,同时它也警示着我们,我们的党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走进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陈列精美,照片、油画、雕塑、景观相互穿插,记录着那久远地历史和那遥远的硝烟。历史在这里发生,历史在这里积淀,历史也在这里复活。我们边听讲解员的讲解,边看当时的照片文物,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也使我们不禁想起那个烽火连年的岁月,想起我们党在那时所经受得苦难。同时“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也向我们讲述了这段辉煌的历史,讲述着那些显为人知的事情。

在西柏坡,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故居,参观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以及事迹陈列馆。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是一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前面的长桌是主席台,主席台两边的方桌是记录桌,后边墙上挂着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照片。我们听着讲解员熟练而又清脆的讲述着这里的一切,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然而直到今天,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回顾历史,重温教导,仍能感受到七届二中全会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柏坡以它独特的历史地位,记录了中国革命从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过程,它所代表的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成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将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

通过这次直观、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了我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我要从平时学习做起,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第三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的前几天,站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去西柏坡参观,我作为一名离岗退养、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能有机遇参加这次活动,终于实现了心中多年的夙愿,心情特别激动。

西柏坡: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

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她三面环水,一面依坡,碧波荡漾,松柏苍翠。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举世闻名的七届二中全会。

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和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我感到至少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骄傲自豪与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0年来,特别是13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自豪,但决不能因此而自满、懈怠,或者。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迈向富民强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严峻,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离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因此,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谦虚谨慎,越要艰苦奋斗。如果我们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失去了本色,失掉了根基。二是正确处理好艰苦与奋斗的关系。摆在我们面前的艰苦,但不去改变,穷不思变、苦不思进,艰苦而不奋斗,那么艰苦的环境永远不会得到改变。因此,主导作用是“奋斗”。只有勇于战胜艰苦,自加压力,勇于奋斗,才能改变,才能提高,才能辉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只有不断地艰苦奋斗,才能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三是正确处理过“紧日子”与“富日子”的关系。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机械地模仿战争年代的做法去过苦日子,而是在目前好的条件下,时时不忘艰苦奋斗的“紧日子”。紧日子不等于苦日子,提倡艰苦奋斗更不是让人搞禁锢主义和安贫乐道,我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不然,我们还提倡“小康”社会干什么?还提倡现代化干什么?这“紧日子”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让大家都能尽快地过上富日子。四是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是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群众艰苦奋斗、戒骄戒躁,首先自己要作这方面的模范,决不能只要求群众,自己却浮躁浮夸,贪图安逸。”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威信不高,“人气不旺”,往往就是因为表里不一,重言轻行,自私自利,处事不公,把群众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成天训斥群众,而自己则颐指气使,缺乏人格力量。所以,领导干部应该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两个务必”,内修人格,外树形象,拉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成为群众信得过的人。

作为我个人,已经离岗退养,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养不是人生的句号,退下来的天地很广阔,我有自己的优势,时间充裕,可以自由支配,只要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实自己的生活,老有所为又何尝不可。叶帅的“老夫看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展现给我们的老同志就是一腔催人奋进的壮志豪情。

55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即将获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共产党人面对革命的巨大成功,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两个务必”就内化为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伴随着共产党人走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进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共产党执政54年后的XX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又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际,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四篇: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

在市委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于近期到革命对圣地—福建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先后参观了“红军街”和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街”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城中央,原名梨树下街,全长380多米,宽4.2米,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陈家大院、朱德和周恩来的故居、当年标线、红井,这一幢幢保护完好的古楼见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创下丰功伟绩的历史。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坐落于福州风景秀丽的鼓山脚下,占地30亩,建筑面积14100平方米。凝望着浩气长存的烈士群雕,气势磅礴的大型浮雕,以及精美的大型壁画,烈士诗文碑林,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再一次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主要感想有以下几点:

首先,感受到的是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孜孜不倦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辈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全身心扑到革命工作中。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将士们奋勇杀敌,革命领袖们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陋室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国革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其次,感受到的是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我们参观的地方以前都不算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贫穷落后。正是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人民群众正是以母亲般宽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用并不富裕的资源滋养着革命指战员,让革命在这里蓬勃开展,开辟出了革命的根据地。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丈的时代。

第三,感受到革命的精神对我们今天干部的重要性。

革命的精神是我们这次考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的力量。这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好干部好儿女。它催人奋进,坚定了革命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这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革命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这种革命的精神。

革命圣地给了我们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历史的教育,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永保革命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做好。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去以后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辈们。

第五篇:赴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赴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沁源县煤运公司

朱贵庭

为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广大职工的爱国主义情操,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市局(分公司)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这次红色旅游江西十日行活动。我很荣幸的得到了本次学习与考察的机会。

对于“白公馆”、“渣滓洞”,是在上学的时候读小说《红岩》,看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了解的,所以对这一历史陈迹我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前去参观的。

白公馆、渣滓洞都位于重庆歌乐山中,歌乐山不高,离市区也不远,两处相距也较近,在山中只有五分钟的车程,它们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看守所。白公馆位于半山腰处,是一幢二层别墅,原属于四川一个姓白的军阀的,所以叫“白公馆”,内设地牢、刑讯洞、牢房。渣滓洞四面环山,原是小煤窑,因开采出的煤矸石多,被称为“渣滓洞”。1944年,军统局看中后就想法侵占了煤窑,兴建了看守所。渣滓洞监狱名为“渣滓洞”其实并不是在山洞中,而是紧邻小煤窑一处的一所大院,院墙上有铁丝网,院内是十多幢一、二层小楼。解放战争期间,前后有近三百名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在这里,绝大多数牺牲在重庆临近解放的大屠杀中,仅有十多人侥幸幸免。

在这两处的房屋内放置有烈士们生前所用的器具、所写的书信的仿制品,墙壁上陈列有一百多位烈士的照片和简单的生平事迹介绍。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比较著名的有江竹筠烈士(江姐)、许晓轩烈士、蔡梦慰烈士、陈然烈士等。照片上的烈士们一个气宇轩昂,没想到竟是那样的年轻!三十岁以上的很少,大都二十几岁,最小的只有十九岁。他们牺牲在一个人一生中正风华正茂的时侯。为了信仰和理想,经受住了种种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为党、为人民、为革命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年轻的生命!

令人震撼的是,“小萝卜头”牺牲时甚至只有八岁,他从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关押直至八岁被杀害,他一生中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唯一一次见过外面的世界是通过斗争要求随妈妈外出看病,在轿子上透过轿子的透气口才看到了一眼。在狱中他小小年纪就可以为同志们传递信息和物品,他是最年轻的烈士。

眼看着一间间牢房和地下室,心中有种久违的热血沸腾。老虎凳、火盆、烙铁,锈迹斑斑的粗糙刑具就在眼前,心中一阵一阵的颤动。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革命先烈依然坚定革命信仰,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心底油然而升一种敬意。

渣滓洞、白公馆位于重庆歌乐山下,是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看守所,这里最多时曾经关押着两三百人,其中绝大部分最后都被敌人残忍杀害。参观渣滓洞、白公馆,看着眼前阴森恐怖的刑讯室,以及摆放其中的各种刑具,无声却又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站在破旧潮湿的牢房里,看着墙上陈列的张张照片和烈士们遗留的家书,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无数人泪流满面。无数年轻的生命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为了坚定的革命理想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中有我们熟知的江姐江竹筠烈士,她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尽管经历了竹签子、老虎凳等等酷刑,却始终不泄露党的秘密,牺牲时年仅二十九岁。

革命者们关押在这里,住着阴暗发霉的“一脚半宽”牢房地板,吃着长虫腐烂的霉米饭,受的却是老虎凳、狼牙棒、烙铁等非人的酷刑,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革命信念,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血肉之躯是如何能够大义凛然的笑傲这些严刑折磨,如何拖拽着遍体鳞伤的身躯、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视死如归的走向刑场。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铮铮誓言回荡在这歌乐山中,革命烈士们用生命为我们留下的红岩精神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革命烈士的英魂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他们的精神却注定不朽。今天的我们应该牢记红岩精神,牢记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应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牢记党的宗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勇于创新,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下载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革命圣地的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做革命精神的传承人 参观共和国摇篮-----瑞金心得体会大株九年一贯制学校 赖印良 10月31日,在县委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第二期中青班到共和国摇篮——瑞金接受......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体会 2010年5月7日,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西柏坡地处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我们怀着无......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建党90周年前夕,我怀着激动而虔诚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这里没有豪华的建筑,没有如画般的风景,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河北山区小镇,依山傍水,宁静而安详。......

    参观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心得体会(5篇)

    参观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心得体会胡火祥9月23—25日,由黄梅县2012年第二期科局级班学员组成的团队,在县委组织部干教科长林x和县委党校副校长唐x的带领下,赴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参观......

    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七一参观革命圣地学习心得 这是一部深刻激昂的实践史。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做出过往抗战时期那些轰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我们却可以以涓涓细流般的虔诚与真挚回报党。七一......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感想

    参观延安革命圣地之后感 2010年11月8日,在集团公司的亲切关怀下,在李X副书记携黄X副部长的亲自率领下,24个所属企业共29名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专职副主席一行飞抵西安进行为......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有感

    圣地不仅可以朝拜 我没有深入了解过任何宗教的信徒,不知道他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圣地。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圣地,只去过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很多人去延安朝拜,都是希望把延安精......

    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范文大全]

    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 6月29日,怀着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参加了局党委组织的全体党员赴“西柏坡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活动。 来到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