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黄大年党课体会
[键入文字]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
近日我学习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教授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无私的爱国者、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新兴交叉学部学部长,作为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深探专项装备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首席科学家,黄大年教授负责协调和组织管理我国跨部门和跨学科优势技术资源和团队,充分挖掘我国在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成果并形成了技术能力,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黄大年同志身上的闪光点有很多,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他那一颗拳拳的爱国心,他放弃了在国外的资产,毅然决然的投身于科技兴国的浪潮中。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放弃现有的成绩重新去开疆扩土更难。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舍”很难,舍掉自己辛苦打拼的一切更是难上加难。能为国家发展、国家利益而舍弃自己小家利益是需要极高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的。
黄大年同志回国在积极投身于科技强国发展一线的同时还投身于高校人才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干”。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先进人物的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我在新店小学党支部组织的了先进人物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榜样的力量鞭策自己,像黄大年同志一样立足本岗、甘于奉献,为新店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课讲稿:“学、思、践、悟”做师德师风建设的表率
张 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催人奋进,安乐蒙昧心智。长期置于安逸[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舒适的环境,人的感官灵敏性会不断地被弱化,意志力和进取心也会不断地被磨灭。反之,如果我们常怀忧患之心,时刻绷紧思想上的琴弦,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定会扬帆起航,奏响一曲华美的乐章。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不忘忧患,勤思好悟,把未来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所述。这告诉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学会审时度势,做到“思常人之所不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学一做”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选登)忧患意识的养成亦非一日之事,需要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学”是首要。
环境在变,问题也会不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知识,也会转危为安,化挑战为机遇。就如同宇宙的边界是无法测量的,知识的海洋也是不可斗量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成为一块吸水的海绵,努力汲取知识的海水,充盈自己,储存好精神上的食粮,不打无准备的仗。
“思”是重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前提,思是学的目的,二者不可割裂开来的。知识再多,可问题的解决之策却只有那么一种,若不具备选择甄别的能力,同样无济于事,故思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忧患始于思考”,遇到问题,细分析、多思考,深入剖析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使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践”是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将我们所思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最[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佳途径。行是知之始,我们要勇于尝试探索,避免纸上谈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修正我们的方法措施。
“悟”是核心
任何一项工作完成后,都会有总结分析这个环节,这也是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环。通过提炼升华,掌握了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实现质的飞跃。
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学、思、践、悟,环环相扣,需要我们逐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时刻走在前列,从大局着眼,既要高瞻远瞩,也要常常“回头看”,始终怀揣着一颗忧虑之心,将国家大事和人民的切身小事都放在心上,推动着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推动着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键入文字]
第二篇:学习黄大年事迹体会
黄大年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今年以来,媒体对黄大年感人事迹进行了多方位报道,中央也要求全国上下认真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做到人人能自我剖析,与黄大年同志作对照,撰写心得体会,努力向黄大年同志学习。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学术品格。他以出世的态度为人处世,不计得失、坦坦荡荡;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履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其所思所行,如同一股清流,让学术变得单纯,让人生更加纯粹。黄大年对个人名誉头衔毫不在意,对国家利益却看得很重。他掌握着数以亿计的项目经费,从来不搞“拉关系”“请托说情”那一套。他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对科研的专注,让黄大年摆脱名缰利锁,自由驰骋在科技报国的广阔天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不管是科研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工作,都需要涵养定力、克服浮躁,远离急功近利、追名逐利,才能用专注的态度、踏实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一个高校教师思考。”这句话不仅反映出黄大年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更体现了他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用身体力行的引领、春风化雨的关爱、心系祖国的情怀,殚精竭虑地履行着为师之责。黄大年同志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楷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充分汲取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己的事业和学业道路上,发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为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尽最大努力。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伟业上,必将有无数个像黄大年一样的民族脊梁燃烧自己、照亮未来。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一份成绩单。
第三篇:学习黄大年事迹体会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蒋应坤
今天我们学习了科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在科学家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复合体”。黄大年在海外功成名就之时,毅然放弃优裕生活和优越工作回国效力,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大学毕业,他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书写爱国报国之志;在海外的18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这是一颗为祖国跳动的赤子之心。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在黄大年身上,人们可以深刻感知一个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黄大年深知自己的根之所在——“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在他心里,祖国需要就是最高追求,“为国担当”就是人生信条。从响应国家“千人计划”的召唤毅然归来,到带领几百名科学家奋力创造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再到潜心为祖国培养后继创新人才„„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情,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是一颗为中国梦澎湃的奋斗之心。从“海漂”到“海归”,不只是黄大年个体命运的转折,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时代进程的一个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黄大年自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洞察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发展大势,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勇于攀登创新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倾尽全部心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只要大家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强国梦”。黄大年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启示我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具有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这首歌,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声,也诉说着中华儿女的衷肠。历史不会忘记,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到今天像黄大年这样的留学归国人员,或冲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怀抱,或摆脱利益羁绊甘愿为国奉献,他们赓续着爱我中华的精神血脉,为了振兴中华而矢志奋斗。今天,当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实现复兴的梦想,当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归潮方兴未艾,祖国更加呼唤千万个黄大年式的优秀人才,人民更加呼唤为梦想顽强拼搏的时代弄潮儿。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般的民族脊梁燃烧自己、照亮未来。他们的英名永在,他们的事业长存,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篇章。
第四篇:黄大年精神体会
学习黄大年事迹的心得体会
在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引下,我们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对黄大年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学习。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有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朴实又饱含深情的话语,是黄大年先生的内心写照,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它的脉搏时刻与祖国一起跳动。学习黄大年先生的先进事迹是为我们指引工作的方向。
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带着先进的技术,黄大年重点攻关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它能探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贴在办公室里的日程表,见证了黄大年的日夜奋战。他出差始终赶在当天最晚的航班,这样不影响白天的工作。
学习他为国担当的精神。2009年,当得知国家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时,黄大年第一时间向母校表示要回国,毫不犹豫放弃在英国优渥的生活,选择回乡报效国家,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以他的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
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积劳成疾的黄大年因胆管癌住进医院,打着吊瓶给学生答疑。在带领团队冲上 一个又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黄大年一只在推动科研团队与国际的融合。他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与声望,多次带团出国考察,并促成合作事宜。
“心有大我,至诚国家,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既是 对黄大年一生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勉励和要求。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师,教书育人、敢于人先。黄大年同志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璞玉。他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国家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为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黄大年同志功勋卓越,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践行技术报国的典范,以他的能力和贡献完全可以申报院士。但是身为中科院士评审专家的他,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
黄大年教授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楷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我们要充分汲取黄大年教授的精神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自己的学业和事业道路上,发扬黄大年教授的崇高精神,为我们国家和学校的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体会
谭文波
近日,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热潮于全国大地。作为党员干部的我,认真听取了他的动人事迹。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共鸣,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为人梯,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崇高品格激荡人心,为我们砥砺奋进、振兴中华提供了宝贵精神力量。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让敬业奉献成为价值追求,让崇德向善蔚为社会风尚,我们就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他以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哲人有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推动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发展,是黄大年的志向和担当。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见贤思齐,贵在行动。让我们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