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完后弦《下完这场雨》的真实感受
听完后弦《下完这场雨》的真实感受
已经两年没有新作品的后弦,这次带来了全新创作专辑《下完这场雨》跟大家见面了。这张专辑的首波同名主打歌《下完这场雨》,是整张专辑的灵魂所在。
其实后弦所有的作品,首先是歌词意境很抓人心弦。然后是乐器使用方面也是有很多的技巧的。时隔两年,在歌迷们的翘首以盼中,后弦的全新专辑《下完这场雨》将在十月推出。这张专辑也是后弦集两年功力打造的全创作专辑,规格更是收录十首歌曲的大专辑,歌曲风格上从中国风到小清新,从电子舞曲到摇滚乐,制作角色上从词曲编曲到制作人,后弦再一次彰显了自己在乐坛海纳百川、独一无二的全创作实力。
后弦的新专辑的同名主打《下完这场雨》于10月10日全网首发,从封面中我们看到后弦首次尝试了民国风的造型,绅士礼帽、西装、战壕服、旗袍等充斥着上海滩风情的元素。后弦也表示此次造型的尝试也是圆了自己儿时以来的一个梦想。同时。后弦表示虽然已经写过很多中国风,但是《下完这场雨》是第一次涉猎怀旧年代风,不过相信抓人的旋律以及那抹淡淡的怀旧情怀,一定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下完这场雨》无疑会是后弦笔下又一首经典作品。
《下完这场雨》作为时隔两年推出的第七张创作专辑,后弦表示7在音调里是承前启后的数字,所以把第七张专辑视为自己不忘初心回归弦式音乐的一个最好证明。当被问到与第一张专辑《古·玩》做比较时,他表示自己始终坚持“要做个音乐匠人”这一理念,所以《下完这场雨》这张专辑可谓是后弦秉着全程所有细节全创作的决心而诞生的诚心之作。的确,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可以比肩苏微。注意到个细节。这首歌的歌词后面写的是后弦/李叔同。后面对送别的一些小改编也算是致敬吧。
一如既往,弦式中国风又唱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民国风的旋律带我们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男主人公是一名掩藏身份的特工,女主人公同样拥有双重身份,他们在上海滩相遇,而美好的时光如烟火般短暂,转身就是离别。
歌词一贯地写得好,光是读词,眼前就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朦朦胧胧的雨中,我一人执伞而立,伞外有人却不知是不是你,只好在雨中想与你过去的点滴。在雨中等你,如果你不来,只能期盼这场雨永不停……词悲曲也伤。只是我听这首歌悲伤的不是这首歌,而是时光飞逝,距离第一次听后弦的歌已经七八年了。等到后弦的歌等到这场雨下完,总算是非常满意。希望后弦能好好的,这样一直写下去唱下去,小清新中国风都可以。只要是赶考的书生还在唱就好。
歌曲的MV也是后弦自己亲自操刀,为还原民国时代的人文风貌,摄制组专程赶到郑州“十里洋场”老上海风貌的西餐酒廊进行取景。之后再转战北京郊外长城上,拍摄压轴的雨戏。重现了歌曲里描写的那段迂回在老上海与长城边之间的动人故事。并特邀新生代演员赵文多饰演女主角,一身旗袍的扮相把上海滩“天涯歌女”的味道诠释得入木三分,韵味十足。而后弦自己也一身民国西装扮相,雨戏中还穿上军用披风,也算是过足了戏瘾。
有人认为后弦的创造已经到了顶点,不可能再会有像《古玩》这级别的作品了。其实,智者见智,《下完这场雨》是后弦作为一个快到不惑之年的男人对于国风的理解,也是他人生的经历造就的。不能说《下完这场雨》不行了,只是我们的要求不一样了,仅此而已。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青春有了后弦的歌一直陪伴,就已经足够了。希望大家对于《下完这场雨》像以前一样去欣赏就可以了。
第二篇:梁柯的真实感受
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恩
26岁的大四学生梁钶,出生在甘肃省会宁县党岘乡杨湾村,是会宁学子共济会吉林分会的前任负责人,也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08级的学生,今年6月份和我一样大学毕业。在吉林长春市上学期间,利用兼职和勤工俭学所挣的钱,和每年获得的国家助学金、奖学金,资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到4年的时间里,梁钶累计筹赠物资4万余元,资助过70余名贫困学生。
3000公里,是梁钶远离家乡的距离;平均400元,是他在大学里每个月的生活开销;4年4万余元,是他上大学期间为家乡的孩子们筹集到的帮扶资金;70多名小学生,是受过梁钶资助的山里孩子„„
迷茫,不只是个人的未来。3月22日下午1点左右,突如其来的雨夹雪纷纷扬扬,让刚刚走出兰州天水路汽车站的梁钶措手不及。他像保护婴儿般把手中的电脑包紧紧抱在怀里,弯腰快步跑向火车站。
“这台电脑是我妹妹找认识的人给我赊来的,刚刚拿到手,买电脑的钱都还没付呢。大学四年都没自己的电脑,可现在要找工作了,我人在东北,又想在西北找工作,没有电脑实在不方便。”梁钶解释着怀里笔记本电脑的由来和用处,仿佛他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不是一件应该的事情,简单的穿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沧桑,让人无法把他与一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联系起来。
“我穿的衣服大多是别人给的,这件皮夹克是我们学校的一位外教给我买的。”梁钶说。
火车站售票大厅里人不多,梁钶很快便排到了一周后回学校的火车票:从兰州到西安,再从西安转车到长春,硬座的半价学生票一共是176元。“路程长,坐硬座的人应该不多吧。”喃喃的自语像是期待,又像是判断。
因为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参加了几场兰州的招聘会,所以还有3个月就将毕业的他推迟了回学校的时间。不过几场招聘会下来,梁钶并没有找到中意的工作,“工作倒是不难找,可是要找一份好工作很难。面试了好几家公司,月平均工资都在1500元左右,不管吃不管住。一个月1500元,除去我自己在兰州的生活成本就所剩无几,想要继续我做的事情就很难了。”
如果说陷入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是每一位即将结束校园生活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都必须经历的阶段的话,梁钶的迷茫里则更多了一份与责任和牵挂有关的沉重:在过去的4年里,他靠着自己“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和身边人们的热心帮助,点燃过70多名山里孩子的梦想,他将那一个个稚嫩的希望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马上就要毕业了,梁钶还想继续走这条路。
“你看,这就是支撑我继续走下去的力量。”翻开梁钶手机的短信收件箱,记者看到他保存下来的这样一条短信:“感谢老师大老远来看我,送给我新衣服、新文具,我一定好好学习!”发短信的孩子叫王选,是会宁县四房吴乡范家沟小学的学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他收到了梁钶送的一套衣服,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一双手套以及中性笔等学习用具。
和王选一样收到礼物的除了范家沟小学的11名小学生,还有会宁县八里乡掌里小学的45名孩子。刚刚过完春节,梁钶就背着几十斤重的包裹,踩着深至脚踝的积雪,挨家挨户地将新衣服和新文具送到了近60名孩子的手中。
帮扶,从一次偶然开始
“因为这些东西不是用我自己的钱买的,都是我向周围的热心人募捐来的。所以我必须要亲自送到学生的家里去,把东西交给他们,同时也拍下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作为资料。把学生们都集合到学校统一发放不是不行,但是说服力和透明度都会打上折扣。”这是梁钶在4年的帮扶助学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一方面,他要亲自确认每一份爱心都是帮助了最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另一方面,他还要向热心捐款的人提供每一位受到帮助的孩子的资料照片,因为这是给他们的爱心和捐款的一个反馈。
每一次的帮助看起来都是杯水车薪,然而这样的帮助梁钶坚持了4年,累计帮扶资金达到了4万余元,共有70多名孩子接受过梁钶的帮助。而这一份坚持,始于4年前一次意外的善举。
2008年9月,梁钶揣着自己暑假在工地上打小工赚来的1500多元到东北师范大学报到,开始了大学生活的第一堂必修课:军训。军训结束后,很多同学将用完的军训服丢进了垃圾桶,这让曾经因为没有一件可以换洗的衣服而留下灰色记忆的梁钶心疼不已,“因为那些军训服还新新的。我小学的时候因为没有换洗的衣服,一件衣服穿得太脏被老师脱下来扔了,以至于冻了一个早晨;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没有裤子穿,只好穿我妈的裤子去上学,经常被同学笑话。”
被丢弃的军训服刺痛了梁钶关于童年的记忆,于是他将垃圾桶里被丢弃的军训服一件一件捡出来,洗干净,寄给了在老家当小学老师的父亲。“你看哪些学生的家庭条件差,就把衣服送给他们。”他在邮寄的包裹里给父亲捎上这样一句话。
一次无意的善举,却得到了让梁钶意想不到的结果,他收到了孩子们通过父亲转寄给他的回信,信上写着:“你寄给我们的衣服真好,真新,我们好喜欢呀!”
这是最初让梁钶坚持下去的力量,但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4年。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公寓挨个宿舍联系,收集同学们淘汰下来的旧衣服,清洗干净寄回老家。梁钶收集旧衣物的消息逐渐在校园里传开,很多老师和同学们主动把不穿的衣服送到梁钶的宿舍,一时间,他的衣柜里、宿舍阳台上,到处堆满了各种衣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收集的衣服多了,邮寄所需的花费也就多了,一年1000多元的邮费给梁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1000多元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不值一提,可对于我来说,这是个庞大的数目。”梁钶到大学报到时,甚至连自己的学费都没凑齐,辅导员一度提出让他转到一个学费相对较低的专业就读,被梁钶倔强地拒绝了。为了赚钱,梁钶开始了繁重的兼职生涯,发传单、扮玩偶人、站在马路上给促销活动当举牌员,同时在学校勤工俭学的岗位上打扫教室。没有周末假期,梁钶兼职所挣的钱、勤工俭学的钱,甚至奖学金、助学金,都被他投入到了帮扶助学的行为上,为此他曾经有一个月每天只吃一顿饭,生活费仅150元。
时间一长,梁钶逐渐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微弱,他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发动身边的力量捐款捐物,在学校发起募捐活动,找当地的媒体呼吁,把暑期支教时拍的照片上传到网络论坛引起关注„„
为了给孩子们筹钱,梁钶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然而在一次学校的募捐报告会上,他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在听完他的现场报告后,一名女生站起来当场质问梁钶:“你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你?”
梁钶愣住了,这是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是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在认真地做一件虽然微薄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没想过会遭人质疑,因此也无法马上给出完美的答案,他憋红了脸反问女生:“你凭什么问这个问题?”
“因为现在是一个道德缺失的年代,不是吗?你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你做的事情没有利益可图?”女生咄咄逼人。
“没错,现在是一个道德缺失的年代,但是我们作为大学生为什么不能重建缺失的道德?为什么不给别人一种美好的精神力量?”梁钶生气了,他站在台上向女生大喊。
“大一的时候从垃圾桶里捡衣服,被人笑话;大二的时候搞募捐,有人质疑;可是坚持到大三的时候,便开始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现在大四,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志愿加入了我的行列。”梁钶这样总结他一路走来的艰辛。现在,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努力了,他将志愿者们组织起来,成立了“梁钶暖春爱心助学公益组织”。
“基本框架已经成熟了,这样即使我毕业之后离开校园,仍然会有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将这份温暖持续地传递下去。”
支教,不能放弃的希望
除了竭尽所能帮扶在物质上窘迫的孩子们,梁钶还努力地想要灌溉孩子们精神上的贫瘠,他利用2010年的暑假和2011年的暑假先后两次组织志愿者到甘肃会宁支教。“也许有些人觉得,短短二十来天,并不能教给孩子们多少有用的知识,可是至少能让他们接触到外界的信息。没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那些被封闭在大山里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有多么陌生。”梁钶对此有着切肤之痛。
梁钶刚到大学时和我一样不会说普通话,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全系几乎没有人能听懂他浓重的会宁口音,英语课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读了三四遍课文老师却听不懂他的发音。后来梁钶找了一份家教的兼职,可是刚上了两次课,就被学生家长辞退了,原因是他的普通话太不标准。“因为我从小生活的环境里,没有人教给我标准的普通话和英语发音。”
当地的学校和家长用无言的行动证明了支教的意义。2010年7月13日,当梁钶和他组织的志愿者们扛着募捐来的近千册图书文具,辗转50多个小时到达会宁县甘沟乡时,他支教的四房吴乡范家沟小学的校长专门派了两辆出租车来迎接他们。“在当地没有比这更隆重的欢迎仪式了,就算迎娶新娘也不过如此。”而出租车司机告诉梁钶,为了给支教的大学生们安排一个像样的住所,学生们早上5点钟就赶到学校给他们打扫清理宿舍,被褥都是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的,有的学生甚至带来了母亲一直舍不得用的嫁妆。
短短的二十来天,梁钶给孩子们安排了魅力语文、特色数学辅导、英语视野、自然科学地理、历史人文、励志人生、音乐、美术、体育以及演讲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内容,孩子们在课堂上如饥似渴的踊跃让梁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欣慰和酸楚:“他们对外界了解得太少了,他们需要填补的东西太多了。”
除了白天的正常教学之外,梁钶和志愿者们还有一门必修课,就是每天晚饭后的例行家访。为了详细记录学生的家庭状况,真真切切地走近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物质世界,梁钶每天都会和同伴一起去学生的家里家访。当时正是收割的农忙季节,考虑到学生家长们在地里干活,家访的队伍每天晚上总是“日落而出,夜深而归”。
王玥亚男是2010年跟随梁钶去范家沟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之一,她至今念念不忘两年前去一个小女孩家里家访时的情形:“我们家访完要离开的时候,她追了很远,递给我一袋杏脯,说‘老师,我家穷,没有别的送给你,这个杏干儿,是我亲手晒的,你别嫌弃,拿着吧。’那一刻,我真的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眼泪,这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场景。”
张兵将是2011年跟着梁钶到会宁县八里湾乡苟川村掌里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他至今不能忘记那些“像挂在山崖上的一条白布”一样的小路,而有的孩子为了上学,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床,要在这样的小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
每次的支教都是在孩子们的嚎啕大哭中结束的,那些哭声就像一条无法割裂的纽带牵扯着梁钶的心。“其实我也想过放弃,但是我不敢啊,如果我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那些孩子的希望。每次我去看望孩子们,他们总会因为我微不足道的帮扶感动得流泪,对我说谢谢你梁老师,家长总会拉着我的手说,梁老师,你真是一个好人,我们一辈子忘不了你,等我们家的娃娃将来考上大学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
“我不想要什么报答,如果我真想图点什么,那就是让大山里的孩子们生活稍有一点点改变,能够多学到一些文化知识,能感受到大山以外人们的关爱,给他们点燃理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