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水泥企业生产管理感想
现代水泥企业生产管理感想
随着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单纯就生产技术而言,已日趋成熟,一般情况下出现的生产工艺问题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包括电气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个人认为现代化水泥企业目前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个人观念彻底转变。
水泥技术发展的同时,技术人才同样得到很好的发展(无论数量、质量),特别在水泥总量相对过剩的今天,人员流动就会相对稳定。企业需要的是踏实工作,勤于思考,真正能把企业的事当自己家的事一样对待的管理干部,优中选优,特别注重人品的选择。2.团结协作。
团结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让大家快乐工作,是各级管理人员,特别企业高层深刻考虑的问题,功劳是让出来的,明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关爱员工,善待员工。
3,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强化化验室质量监督职能,严抓原燃材料进场质量关,认真做好抽查对样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并做好记录。4,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在水泥这样的重工业生产中,设备完好率依然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如何执行好多级巡检制度,提高维修管理工作水品,科学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特别是润滑管理尤为重要,同时储备技术人才。5,加强成本控制 市场竞争主要是质量与成本的竞争,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管理涉及多方面,管理层必须集思广益,充分调动所有部门工作积极性,大力开展节能降耗。6,重视培训工作
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是我们一生都必须坚持的事情,同时,岗位员工也需要有学习的平台,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7,安全文明生产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我们心情愉悦工作,一切都是那么的有秩序,每个人时刻不忘安全生产,经常相互提醒,安全重于泰山,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随想
2013-3-10
第二篇:浅析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浅析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涉及到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在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安全生产是各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更是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准则。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特殊性以及安全体系的完善性。要遏制和克服对安全生产持淡漠轻视、侥幸麻痹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和存在的隐患。
现代企业兴起并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相继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使人们不得不在一些企业设置专职安全人员,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下面笔者就关于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监管、安全事故
一、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谈到如何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就必须从分析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
1.机构制度问题
如果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没有很完善的管理机构,对于安全工作来说,等于存在很大的瑕疵和纰漏。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企业中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安全生产维护信息等内容。
安全贯穿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管理能出效益,安全亦出效益,安全生产需要多管齐下、警钟长鸣。安全生产管理牵系着整个体系的全方位、全天候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便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在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里起到一个中心支柱作用。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及时采取行动。
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使安全生产工作有制度保障。目前,各地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大都不健全,人员也不到位。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需配备专职安全、消防和安全巡视员,使其成为一个具备安管条件,机构完善的组织。不能只是空有其名、毫无实质性,否则必将存在隐患问题。切实改变安全生产工作只注重眼前应急,而忽视对未来防范的被动管理状况。安全生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
从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生的事故多是由于班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实造成的。因此,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实点,只有不断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
安全工作从管理抓起,管理工作从基础抓起,基础工作从班组抓起,切实加
强生产一线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技能水平。
2.人本问题
人本问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的。
企业负责人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中心作用,领导重视,有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的重中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否则将是一盘散沙。
3.预防问题
预防问题。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预防为主。在实际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因为安全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和环境,更重要的对象是人。也不是只靠少数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就能保证安全生产,而是靠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严密管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强制问题
强制问题。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对安全生产制度中必须定期检查的物(指设备、设施),必须做到及时检查、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及时解决;对安全生产制度中针对人必须要做的,责任必须落实到位,分工明确,以强制管理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于此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为了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法律规章落到实处,最好设立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二、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1.思想麻痹,认识不到位
在一些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人员表现较突出。他们最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利益大于一切,认为安全生产工作只是一个过程工作,安全责任观念、意识较淡薄,常常抱着侥幸心里。人在一个岗位,重复工作,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容易形成一些不良习惯操作,对安全生产熟视无睹,自以为是,很容易发生事故。对安全生产工作消极对待或被动应付,或把安全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中,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并没有严格执行或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安全工作要细,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从细微处入手,以防为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后果,也要防止“羊亡”了再“补牢”。
2.安全监管体系不到位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构建好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支撑体系和应急体系,做到环环相扣,并要编织好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之网。其核心就是监管责任的落实问题。要建起科学合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真正落实了各级各方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就能营造出抓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从而确保企业在整个安全生产环节的安全性、可靠性、持久性和稳定性。
3.主体责任不到位
一些企业中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单位生产设备落后、设施破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较低下,缺乏规范的安全设施和保护措施,没有制定本企业最根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也没有制定必备的应急预防预案,没有进行正规的安全生产培训学习,没有组织开展正常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没有为员工提供本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设施、用品。安全生产是人生命得以保障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切最根本的安全保障都没有做到,也就没有安全可言,一切就无从谈起。因此,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将主体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4.安全基础工作不到位
侥幸心里犹如腐蚀剂,能使安全堡垒跨掉。要打消侥幸心理,就必须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地打好安全管理的攻坚战。关键是要依法按规强化安全责任和推行首办责任制。首先是要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特别是企业第一领导者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局面。安管人员既是一个指挥员,又是一个战斗员,是基层单位、车间班组事故防范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必须用铁石心肠、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狠抓安全管理到位。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筑起安全的防线。而安全生产的良好意识和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道“防火墙”,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按照操作规范和程序进行合理操作,杜绝随意性,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保证每个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幸福生活。
三、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前者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后者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
四、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对企业来说,必须成立以企业第一责任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单位各部门亦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对应的工作场所及工地作业班组都要配兼职安全员建立各级网络,做到“专管成线,群管成片”。
2.制度保证措施
为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工作,一定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以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级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谁出了问题,追究到哪一级的责任。
(1)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评比打分,奖罚兑现。
3.思想保证措施
(1)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制定各自部门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加,全员实施的目的,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
(2)抓好安全岗位培训。上岗前对所有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分批培训,每人参加安全培训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4 小时,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印发给各基层单位,对照检查,对照实施,特种行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3)随时接受上级及安全监管部门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考评,对提出的问题,马上确定方案组织实施,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现代安全管理原理》闪淳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王魁,2010.013、《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曹军,2010.08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初探》侯顺生、钮军、赵予太,2010.065、《以人为本的现代工业安全管理》张新梅,中国职业健康论坛,2004.7
第三篇: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调研报告
一、目的意义
我市是全省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水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梅州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为梅州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漏洞,去年发生的一起3死4伤的安全事故就是很好的说明。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水泥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特别是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过渡期内的管理现状,推动水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市安全生产协会于今年4月组织由8人组成的专家组,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协会13家水泥生产会员单位开展调研。
二、调研企业的类型
这次到13家企业调研,其中3家新型干法旋窑企业,2家水泥粉磨站,9家机立窑企业,有代表当今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工艺,也有即将淘汰的机械化立窑落后工艺,既有正在进行产业转型的企业,也有引进先进生产设备进行节能升级的企业。可以说选定的调研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研内容
按《水泥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验收细节》和《水泥企业-1-
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内容进行。重点调研:
1.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2.员工三级教育情况;
3.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4.安全会议制度执行情况;
5.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四、工作步骤
1.协会专门召开专家专题会议,研究调研内容和方案;
2.向受调研单位发出通知,要求企业先按《水泥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验收细节》自查;
3.专家到企业实地调研。
五、调研方法
专家组到企业:
1.听取企业领导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2.查阅安全管理台账;
3.生产现场检查;
4.专家组企业领导交换意见,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通过调研,专家组认为:
一是大部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比较健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取得安全资质,持证上岗;
二是经过几年的标准化建设,我市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岗位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
三是大部分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抓得比较好;
七、存在问题
专家组在调研中,还发现如下存在问题:
一是安全防护栏的问题:有的厂磨机电机没有护栏,有的电机没有护罩;
二是消防器材问题:有的操作室无灭火器;有的有灭火器,但悬挂不规范或灭火器已过使用期限;
三是岗位责任制落实问题:有的操作室无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有的有但被灰尘遮住;
四是机电设备基础管理问题:设备无安全运行记录,班组无交接班记录;电力配电箱、盘、柜缺少定期的维护保养,蜘蛛网、粉尘遮盖现象较为普遍;
五是危险点、隐患点识别问题:部分险源、险点无安全标识;
六是安全应急预案管理问题:部分企业缺乏事故应急预案或编制的预案不切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操作性差,缺少演练;
七是安全疏散通道问题:有的通道被设备配件等物件占用,有的安全疏散通道缺少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
八是企业员工素质问题:有的企业大量使用农民工,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既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也
不熟悉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九是安全教育培训问题: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比较欠缺,未能严格执行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员工转岗、复岗培训制度,经常性的在岗培训基本未开展。
十是安全投入问题:有的企业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缺少或采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有的未按政策法规要求全员缴交社会保险;有的机立窑企业认为按产业政策即将淘汰,对生产现场必要的、基本的安全投入不足。
八、专家建议
1.企业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大于天、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和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下,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法律意识的高低、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与绩效。事实证明,凡是一把手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企业,其各级安全责任人责任就能得到有效落实,安全投入就有保证,安全工作实际效果就好,隐患就少,事故就少。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必须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学习,增强安全法制意识,并贯彻与
落实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进而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尤其是面临即将淘汰的机立窑企业,不能搞短期行为,安全生产管理只有加强,不能放松,全力确保过渡期间的不出事故,不出大的事故。而产业升级或转型的企业,要充分利用产业升级或转型的企业的契机,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基础。
2.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加大安全基础管理力度。从此次安全生产调研活动来看,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仍较为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现场安全隐患不少,问题的存在还是基础管理的问题,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够牢固,今天不出问题,不代表明天或后天不出问题。建议各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力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机电装备、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加强与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打牢企业本质安全生产基础。其中重点:首先是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做到整改资金、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四落实,消除事故隐患与根源;其次是重视与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企业要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加强企业各级
管理技术人员、各级员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学习与培训,开展经常性的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狠抓班组安全建设、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变换教育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教育。只有员工安全技术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也只有员工素质有保证,企业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消除事故,真正实现“三不伤害”。
第四篇:现代生产管理总结
第三讲 生产作业控制
重点:
(1)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过程(2)排程
(3)物流平衡与能力平衡
(4)瓶颈资源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难点:
(1)根据负荷率确定瓶颈 疑点:
物流平衡与能力平衡
1、不同生产类型下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理解)(1)大批量生产
特征:
生产的品种、数量有限,且相对稳定;
每一品种的产量大,生产的重复性强;
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
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是按规定的产量要求设计配置的。
(2)多品种批量生产
特征:
生产的产品种类多,品种变换快;
生产现场同时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
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因更换品种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差。
(3)单件小批量生产
特征:
按订单组织生产
生产的是专用产品
生产是不重复的、一次性的2、生产作业控制的目标(熟悉)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控制的目标
执行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有效利用资源
最小化在制品库存
维持客户服务水平
3、生产作业控制的主要过程(熟悉)
PAC(Productive Activity Control)系统的活动可分为计划、执行、控制功能;
(1)计划:
必须对通过每个工作中心的工作流进行计划以满足交货期,这意味着生产作业控制必须完成:
确保所需物料、工具、人员和信息在需要时能够生产零部件;
排定每个工作中心每个工厂订单的开始和完工日期,这样就能保证订单计划的完工日期。这包括计划人员制定工作中心负荷文档。
(2)执行
收集车间生产产品需要的信息
将MRP授权的订单下达到车间,派工。
(3)控制
将工作中心的订单根据计划的优先权顺序进行排列
跟踪工作订单的执行情况并对比、调整
监控在制品、提前期和工作中心排队情况
汇报工作中心效率、作业时间、订单量和废品率
4、生产作业控制必须具有数据或信息系统以展开工作;
数据库包含的文档有两类:计划和控制。
数据需求——计划文档(熟悉)
部件主文档
产品结构主文档
工艺路线文档
工作中心文档
数据需求——控制文档(熟悉)
工厂订单主文档
工厂订单号
订购量
完成的数量
废品数量
发给订单的物料数量
交货期
优先权
余额
成本信息
工厂订单细目文档
作业编号
准备时间:计划的和实际的加工时间:计划的和实际的每项作业记为完成的数量 每项作业记为废品的数量
剩下的交货期或提前期
5、排程(理解)
排程的目的 满足交货期
最有效地使用生产资源
包括
建立完成产品需要的每项作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
排程方法 描述
前向排程 假定部件的物料采购和作业排程开始于订单接收的时刻,而不管交货期
是什么时候,作业从这一天开始向后安排。
工艺路线上的最后一项作业最先排定,并安排在交货期那天完成。从最后一项作业
开始倒排先前的作业。
假定在任何工作站的产能是无限的。(不考虑产能)
假定任何工作站的可用产能都有明确的限制。(永远不超过产能)
1、前向排程:
(1)特点:产品一般在交货期前完成,通常会产生库存堆积
(2)适用:决定产品的最早交货期。
一般用于为用户确定承诺日期及计算落后于计划的订单能否赶上进度等目的。
2、后向排程:
(1)特点:与MRP逻辑相同,根据产品的需要安排可用性。这会减少在制品库存
(2)缺点:由于系统中缺少松驰时间,顾客服务可能受到影响
(3)适用:确定订单必须于什么时候开始加工。
由于其能够降低库存,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 后向排程
无限负荷
有限负荷
6、执行计划(理解)
7、输入输出控制(理解)
(1)生产作业控制必须平衡进入和流出工作中心的工作流;
(2)这就是保证排队、在制品、提前期得到控制;
输入:
(1)通过订单下达到车间进行控制。
(2)如果输入率增加,排队、在制品和提前期就会增加;
输出:
通过增加或减少工作中心的产能进行控制;
8、作业排序(理解)
作业排序
基于产能(如现有人工或机器可用性)和优先权对每个工作中心加工的实际工件的短期计划方法。
派工
对可用工件在各个加工中心加工进行选择和排序的功能。
9、派工规则(考点)
先到先服务(FCFS):工件按其到达的顺序进行加工
最早交货期(EDD):根据工件的交货期进行加工。
最早作业交货期(ODD):根据工作作业时间进行加工
最短加工时间(STP):工件根据加工时间进行排序。
关键比率(CR):它是工作中心一个订单相对于其他订单的优先权指数。
9、关键比率(理解)
CR=(交货期-当前日期)/剩余提前期
=实际剩余时间/剩余提前期
TOC计划系统
10、约束理论的由来及平衡思想(理解)
2.在瓶颈资源上损失一小时,就使整个系统损失一小时;
3.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由其本身决定,而由瓶颈资源的能力决定;
4.在非瓶颈资源上节省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5.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产出,保证瓶颈资源满负荷工作,系统中应设置缓冲环节;
6.对瓶颈工序的前导工序和后续工序应采用不同的计划方法;
7.根据不同的目的分别确定合理的运输批量和加工批量;
8.批量的大小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变化;
9.不采用固定的生产提前期,用有限能力计划法编制生产进度表;
约束理论的基本观点:
(1)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每一个作业都是一系列关联的流程。
(2)每一个流程都有明确的产能去生产给定的明确定义的作业产出;
(3)并且,每种情况都有一个流程限制了整个作业的有效产出。
11、物流平衡与能力平衡(掌握)
瓶颈管理主张在企业内部追求物流的平衡。所谓物流平衡就是使各个工序都与瓶颈机床同步,以求生产周期最短、在制品最少。它认为生产能力的平衡实际是做不到的。因为波动是绝对的,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生产能力的稳定只是相对的。所以必须接受市场波动这个现实,并在这种前提下追求物流平衡。
追求生产能力的平衡是为了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设计一个新厂时,自然会追求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的平衡。但是对于一个已投产的企业,特别是多品种生产的企业,如果一定要追求生产能力的平衡,那么即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了,但是产品并非都能恰好符合当时市场的需求,必然有一部分要积压。
12、绳鼓理论(DBR)(理解)
Drum鼓,生产系统中需要一些控制点来控制产品流动,系统的瓶颈或者次瓶颈就是最好的控制点,输出和市场需求以及系统的能力相关。“鼓”是生产计划的驱动,统一步调
Buffer缓冲,为了保证瓶颈的高产出率
时间缓冲:MRP的安全提前期
库存缓冲:MRP的安全库存,JIT的缓冲库存
Rope绳,建立鼓与其上游工序的联系,起传递生产命令的作用,驱动系统按照鼓的节奏进行生产。
在DBR的实施中,“绳”是又一个涉及原材料投料到各车间的详细作业计划来实现的;
绳相当于MRP的指令或JIT的看板
绳应保证库存量或在制品数量最少。
总结:
为了使工件不在瓶颈工序前过多地积压和在瓶颈工序后能迅速成套,对于瓶颈工序前的工序按拉动方式编制计划,而对瓶颈工序后的工序则按推动方式编制计划。
13、根据负荷率确定瓶颈(熟悉)
瓶颈:产能等于或低于对其需求的设备、功能、部门或资源
缓冲环节应设置在瓶颈工序之前,以及与通过瓶颈工序的物流相关的装配工序之前。
凡负荷率等于或十分接近100%的设备就定义为该单元计划区中的关键设备,即瓶颈资源。
14、瓶颈资源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熟悉)(PPT 49—57)
15、非关键件生产作业计划(理解)
目标:满足零件生成齐套性要求
发挥平衡生产负荷与生产能力的作用
1.根据一定的优先规则,确定非关键件的投产顺序
2.确定各计划期内各周投产的零件
3.编制单元生产日程计划
16、生产作业完成情况考核(理解)(PPT 67—71)
第四讲 信息化时代生产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
重点:
(1)成组技术
(2)推式生产与拉式生产的特点(3)MES的理念及定位(4)大规模定制 难点:
(1)看板的作用
1、并行工程的概念(理解)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服务过程、维修过程等)进行并行、集成设计的综合系统工程方法。
2、并行工程的本质特征(理解)
并行工程的本质特征是在任务开始的早期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任务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解决好产品的可加工性、可装配性、可检测性、可维修性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方便性和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避免很多问题在产品开发的后期才发现,并因此而不得不修改设计,进行大量的返工。
4、并行工程的四个关键要素
组织变革
满足用户需求与质量保证
必要的支持环境
产品开发过程改进
5、CAPP的概念(理解)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在工艺过程设计中应用计算机以帮助提高其标准化和自动化的一种技术,它的目的是将产品的设计信息和企业的生产数据归并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使该系统能产生可用的工艺规程。
6、成组技术(熟悉)
7、制造工艺相似性(熟悉)
第五篇:浅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 分析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及生产过程中决定安全的6项基本因素,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安全生产 管理 保证措施当前,面临着电力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
题。1 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1.1 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使之能正常生产,保护生产关系,使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1.2 长期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影响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1.3 对工人和干部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同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各项工作中对影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作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1.4 安全管理的普遍原则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方针、政策等,除少数情况外,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优劣、成效。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1.5 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2 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项:a.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b.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c.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d.环境(时间和空间):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e.科学与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f.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3 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3.1 抓干部的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干部要把研究本单位(部门)安全生产基本特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3.2 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事故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积极的预防思想。3.3 安全生产管理三原则a.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的磁石。b.技术: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c.结果:保证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人员、设备及管理),时刻在最佳状态。3.4 安全生产工作方法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3.4.1 解决认识问题,突出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