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习近平系列论述摘编读后感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摘编》的体会
四川有色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陈家金
近日,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摘编》,对习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我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把反腐倡廉作为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严于律己,坚守底线,接受监督,转变作风,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严于律己是关键。个人以为,社会生活新常态一个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功利心、攀比心、虚荣心随处可见。作为党的一员,作为企业的一名管理者,我们越是面对这种情况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就越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有人说,“我只是企业一个小小中层干部,既无多少权,又不涉及多少钱财,想腐也没有条件,想败也没有机会。”这话听着好像有些道理,细细想来却是放松自己思想防线与警惕的直接表现。我们看到读到的无数腐败案例说明,不论级别高低、职务大小,不论任何领域、任何岗位,只要有权力都可能被滥 用,都可能滋生腐败,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知道,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因此,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不管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应该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无论你的职位有多高,能力有多大,都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脑子里要有明确的界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谦虚、谨慎、不骄、不燥,自觉将“三严三实”融入到做人修身、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始终做到严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坚守底线是起码要求。作为企业的一名中级管理人员,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做到个人干净是为官底线。底线源于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尤其是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另一方面,我们要心存敬畏、严格自律,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只有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才能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们才能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身手,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肩上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坚持正确的为官之道,确保手中权利行使不偏向不变质;才能保持清醒、增长智慧、少犯错误,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为人表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加强监督是保障。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既是约束,更是爱护。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腐败案例告诉我们,不少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手握大权而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作为企业的党员干部,我们只有时时处处将自己置于监督之下,把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呵护,才能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才能在监督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以廉洁的作风、廉洁的形象和廉洁的品质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作风建设是重点。我们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根本上讲,就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贯彻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三严三实” 即: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精辟概括,质朴凝练、寓意深刻,进一步明确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阐明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凝聚党心民心、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将落实“三严三实”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融入到我们日常工作之中。我们不仅要以“三严三实”为转变作风、修正自身的镜子和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看是不是达标合格,还要以严实作风工作和生活,认真履责、敢于负责,切实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重任。
反腐倡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终身的课题,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也永远没有休止号。作为党的一份子,企业的一名中级管理人员,我们要令行禁止,不断警示自己,自觉遵守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以一个安静平和的心态,一双净心干事的手脚,一股敬心敬业的精神工作和生活,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争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二为”干部,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大坝,共同绘就公司清正廉洁的那片蓝天。
第二篇:《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读后感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读后感范文3篇
(篇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深刻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新时代脱贫攻坚事业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基层街道纪工委书记,通过深入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做好扶贫工作,关键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必胜信心、为民初心、上下一心、纪律戒心,以卯足干劲的工作劲头,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脱贫攻坚要树牢必胜信心。信心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实现精准脱贫的先决条件。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的关怀和期望,也为我们集中精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信心。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倾心尽力、克难攻坚、敢于担当、务实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扎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深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决胜脱贫攻坚要树牢为民初心。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用真心、动真情,体民意、解民忧,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以深厚的为民情怀,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承诺。
决胜脱贫攻坚要树牢上下一心。习总书记指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脱贫攻坚是一项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既要精准发力,也要注重协同配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和领导核心,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脱贫攻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起想做事、能做事、做得成事的基层组织,让基层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好帮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领路人。要整合所有工作力量,增进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互通,形成工作合力,把全部的精力和重心放在基层,下到村、走进户、帮到人,点对点调研、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决胜脱贫攻坚要树牢纪律戒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我们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不牢、作风建设强不强、重规矩守纪律到不到位的一次重大考验,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但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的情况来看,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以及违纪违法案例层出不穷。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把讲规矩、守纪律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明底线、存敬畏、知行止,坚决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说不,有力筑起脱贫攻坚的“纪律防线”。在纪检工作中,我们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聚焦群众利益,严查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对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和警示效应,落实源头治理。对发现的作风问题,要举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早已吹响,我们要以党的“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以抓铁有痕、时不我待、全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扶贫工作完美收官。
(篇二)
脱贫攻坚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小康,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扶贫工作作了论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分八个专题展示了这些重要论述,这对进一步开展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热爱美好生活,所以对美好生活有着向往,现在开展脱贫攻坚,就是要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也是我们党目前的奋斗目标,我国的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辛勤劳动,才能决胜脱贫攻坚,带来美好的生活。
中央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这就是现在提的“两不愁、三保障”,我们现在脱贫攻坚的出发点也是围绕中央提出的目标来开展的,总书记在书中说到,要在2020年实现脱贫,就是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时间是不等人的,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兑现,现在距离2020年还有不到两年时间,只有积极行动起来,咬定目标不放松,才能保证2020年实现脱贫。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认识,2020年是一定要实现脱贫,群众也一定是真正脱贫,不能到了2020年,仍然有未脱贫的情况,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总书记号召,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来,向贫困发起总攻,务必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一蹴而就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苦干实干,风雨过后才能见到彩虹,要想实现“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也就是“两不愁、三保障”,同时,还要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总书记说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容易,主要是因为我国有七千多万的贫困人口,按照每年减贫一千多万人,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而且,可以看到,最先脱贫的,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到后面我们的脱贫任务都是面对脱贫条件相当较差的,脱贫难度也更大。同时,农村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要把这部分考虑进去,要解决这部分人的脱贫问题,也是一个问题。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们要习惯打硬仗,不会一直安稳的过下去,要敢于啃硬骨头,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我们应当认识到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不打赢脱贫脱贫攻坚战,实现不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不可能的,这场战斗就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战斗,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是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我们应该看到,没有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部分小康社会,只要还不是全面小康,就不是如期实现目标,这是个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上,我们不能退步,也不能打折扣,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庄重的承诺。
总书记说到,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脱贫攻坚战场中,无论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措施、再多的资金、再多的项目,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没有高效的落实,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要靠我们的千万干部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去,发挥广大干部的作用,落实好政策、措施,把资金用到实处,项目落实到村到户。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在新时代,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只有加大培训,让干部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脱贫攻坚各种困难。
脱贫攻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群众参与,如果只有广大干部在投身脱贫攻坚,群众参与少,那效果就会大大打折,所以,要充分动员群众参与脱贫攻坚中去,把这个基础打好,才能落实脱贫攻坚政策。要认识到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人民群众认可的,才会参与,所以,要制定符合人民群众的脱贫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自然有广大群众的参与,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脱贫攻坚效果自然明显。贫困群众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这是客观存在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方法,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最后,借用总书记的一句话,来总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全体干部,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这场历史见证的攻坚战中,为如期实现脱贫奉献一份力量。
(篇三)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期,读了这本书对指导自己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很有启发。作为基层纪委监委,必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使命,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把板子打下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坚持政治导向,找准职责定位。“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深入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从“两个维护”的高度,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好监督监察职责。务必认清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复杂性,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论述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主动向中央对标看齐,聚焦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细化硬化工作举措,坚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进一步聚焦精准下硬功、出实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汇聚工作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精准”二字,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也要结合业务工作,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到精准监督,开展监督监察日常工作要在精准监督上下足功夫。制定《八步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两个责任”工作制度》,实行工作例会、警示教育、工作报告制度,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各派驻(出)机构探头作用,针对扶贫项目、资金、落实帮扶工作等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的各关键环节,违规违纪易发多发环节,制定精准监督明细清单。采用走访了解、实地查看、翻阅资料、专项督导检查等,多形式、多渠道力求精准监督有的放矢、靶向发力。建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联席会商制度,通过联席例会,统一各联席成员单位思想认识,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及时补齐短板、总结经验成效。形成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联动配合、稳步推进的良好精准监督机制。用精准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基层各级各部门抓出成效,落到实处。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执纪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侵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从严执纪执法、严肃问责追责,对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是坚强的保障。从脱贫攻坚工作看,目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是现实存在的;尤其是对扶贫资金优亲厚友、挪用侵占、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行为。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长震慑,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失职失责的从严问责,确保纪律“带电”。
坚持结果导向,聚焦执纪成效。严格整改要求,建立签字背书制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交办、移送的突出问题签字背书,并建立问题销号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办完一个销号一个。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重点督办,对整改不力或敷衍塞责的,根据情节开展责任追究。严格源头治理,督促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将着力点从“发现问题”到“查找原因”再到“全面规范”,逐步完善考核评价、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结合区域扶贫特色要查处一批有代表性、有震慑性的典型案件。用好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做到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年以来,八步区扶贫领域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3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批次26起,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突出精准施策、靶向诊疗,坚决打掉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拦路虎”,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篇:学习习近平论述摘编心得
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在认真看完《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受到字里行间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怀。
这份情怀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纷纷点赞:“***,好样的”、“大大也是蛮拼的”、“看到这些话,瞬间备感温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出重拳、亮实招,形成了正风反腐的强大攻势,其力度之大历史罕见、成效之明显前所未有,刹住了一些曾被一度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尤其是坚决查处了***、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老百姓打心眼儿里支持和拥护。党心民心在我们党“言必行、行必果”的生动画卷中交响融合。
一、关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七个有之”,对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给予深刻揭露,划出了底线,亮出了红线。
第二,关于纠正“四风”。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是不能松劲,必须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和传染性。解决“四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就是要坚持标本兼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使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强调抓常,就是要“经常抓、见常态”。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要时刻摆上位臵、有机融入日常工作,经常分析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状况、干群关系状况,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坚持纠“四风”和树立新风并举,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倡导时代新风。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要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要明确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巡视工作的定位要明确,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进行,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要增强对党负责的政治意识、发现问题的责任意识、敢于提出问题的党性意识,切实加强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
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反映问题,找出“老虎”、“苍蝇”。对于巡视发现的线索,要分类处臵,做到件件有着落。凡是涉及腐败问题的,都要一查到底,一网打尽,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因巡视成果运用不到位又发生重大问题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巡视成果落到实处。
要创新巡视工作方式方法。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形势发展,推动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时俱进,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巡视机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增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专项巡视要全面展开,加快节奏频率,扩大范围,闻风而动、出其不意,哪里有反映就奔向哪里。对巡视过的地区和部门可以随时杀个回马枪、来个“回头看”。
第四,关于制度建设。
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严格约束,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
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牛栏关猫是不行的!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作为基层纪检组,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坚持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精
第四篇: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读后感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根据我院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的通知要求,我购买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认真学习了这本书。总结几点心得体会: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摘编》第一、二、三部分,深刻阐述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因此,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这是《摘编》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从国际看,走出2008年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最终也要靠创新驱动。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特别是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在2014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集中讲了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虑,要求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理念、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习近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他指出: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他特别强调: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常抓不懈,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摘编》第四部分集中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相关论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什么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及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问题。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习近平同志明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他强调: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路,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是有优势的,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习近平同志一再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大法宝,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大优势。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他特别强调:我们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这也源于我们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关于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同志的论述非常丰富。比如:他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以世界眼光搞顶层设计。要研究和找准世界科技发展的背景、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现状、中国应走的路径,把需要与现实能力统筹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结合,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比如:他强调要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一方面,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比如: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同时要在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他强调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摘编》第五部分集中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论述,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工作着力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改革。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只有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政策,很多是适应传统发展方式的,有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但并不利于企业推进优化升级。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的利益轨道。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要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这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产业变革具有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多变等特点,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要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消除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扭曲,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特别要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应对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筛选把新兴产业培育起来。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重点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关于“三个分工”。一是政府和市场分工,能由市场做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从分钱分物的具体事项中解脱出来,提高战略规划水平,做好创造环境、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工作。二是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有的重点抓基础性研究,有的重点抓应用性研究,有的则要重点抓产业化推广。三是中央和地方分工,中央政府侧重抓基础,地方要更多抓应用。关于“一个加强”。即: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狠抓落实。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科技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保护知识产权、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税金融、人才培养和流动、科研院所改革等方面提出管长远的改革方案。
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这是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的要求。《摘编》第六、七、八部分分别收入了这方面的论述。
关于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把方向搞清楚,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否则花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资源,最后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习近平同志看了很多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材料,对一些新突破新趋势高度重视。比如对于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对于3D打印、先进制造、量子调控,对于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对于机器人革命、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习近平同志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保持密切关注。
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习近平同志提出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二是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四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我们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我们不仅要赶上时代,而且要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关于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要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强调,这是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习近平同志还结合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农业科技化工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型客机研发生产,发展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关于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集聚人才,既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要有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同志从人才使用、培养、引进三个方面对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他强调,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用好人才,重点是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用好人才,还要用好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还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二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三是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他们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赢得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认真领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第五篇:《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读后感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读后感
——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段出自于《大学》里的文字,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思想,而其中要求我们掌握知识,以修养道德、品性为根本。《大学》中提到的这些思想何尝不是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所要学习掌握的,我们只有端正自己的心思,意念真诚,才能不让腐败的毒瘤侵蚀自己。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不断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但同时也注意到腐败现在仍未得到根治,而且有加剧发展的趋势,被查的腐败官员的地位不断升级,贪污金额越来越大。因此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如不加以整治,将影响到我党在人民心目中的执政形象,也会影响到干部与群众关系的和谐。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这本书一共有九个部分,此书正是从习近平有着丰富思想内容的重要讲话中选编而成的。此书系统阐释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此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经验教训,警示全党;全党要改正工作作风,坚持勤俭办事,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零容忍的态度不变、断绝贪腐分子外逃的后路,下猛药严厉惩处,对贪腐分子起到震慑作用;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要继续健全完善制度建设。
我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要保持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 清贫,凡事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决不可以投机取巧。每天都要“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工作是否尽心尽力,是否还存在问题,如有问题并改正,力求往后做得更加完美。《左传》里面的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作为党员我们不论在工作岗位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保持一颗仁爱的心,多帮助别人,多做好事善事。在我们的工作发展历程中,引用《周易》的乾卦,我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当我们还处在工作的初级阶段,我们要积蓄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修养,不要急于求成,最终我们必将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重用,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时我们会升职,处在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我们仍然要有忧患意识,努力工作,最后我们获得了高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此时我们不要得意忘形,否则物极必反,就像一些腐败分子一样,最终坠落下来。我们应该遵循《周易》告诉我们的事物发展规律,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不要做错任何事情。
通过本书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政策,同时自己也获得启迪,要从自己做起,洁身端行,不让腐败的思想萌芽,做一个优秀的党员。
陈思宇
2015年 4月 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