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
一、严禁以任何形式参与或介绍他人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民间借贷等活动。
二、严禁参与涉恐、涉黄、涉赌、涉毒、涉黑、传销和洗钱等活动。
三、严禁挪用、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严禁空存空取、空缴空拨,严禁以个人账户过渡银行或客户资金。
四、严禁伪造、擅自印制、套用重要空白凭证。
五、严禁私刻、盗用、出借银行或客户印章、印鉴卡,严禁在与业务无关的账、表、簿、证等上盖章,严禁在空白纸张、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空白票证、空白账簿/表等上预留印章。
六、严禁代客户保管存单、卡、折、现金、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支付设备、身份证件或身份证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
七、严禁盗用、超权限持有系统工号、智能令牌、口令、密码,严禁复制指纹、严禁密码“公开化”。
八、严禁弄虚作假为本人或他人套取银行信用,严禁发放顶冒名贷款,严禁违背信用卡申请人真实意愿实施虚假进件,严禁泄露信用卡申请人敏感关键信息。
九、严禁预签借款合同、贷款借据、受托支付申请书、借款支用单等信贷单证。
十、严禁授意、指使、强令他人违规操作,或接受他人授意、指使、强令违规操作且不举报。
凡员工行为违反以上禁令,属于合同用工的,给予开除处分;属于劳务派遣用工的,给予退回派遣单位,并建议给予开除处分。本禁令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现行制度与本禁令内容不一致的,以本禁令为准。本禁令实施前违反禁令的,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见邮银发„2014‟83号)的规定处理;本禁令实施后违反禁令的,按照禁令规定处理。
第二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
附件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
1.严禁以任何形式参与或介绍他人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融资担保、民间借贷等活动。
2.严禁参与涉恐、涉黄、涉赌、涉毒、涉黑、传销和洗钱等活动。
3.严禁挪用、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严禁空存空取、空缴空解,严禁以个人账户过渡银行或客户资金。
4.严禁伪造、擅自印制、套用重要空白凭证。
5.严禁私刻、盗用、出借银行或客户印章、印鉴卡,严禁在空白纸张、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空白票证等上盖章。
6.严禁个人私自代客户保管存单、卡、折、现金、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支付设备、身份证件或身份证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
7.严禁复制、盗用、超权持有系统工号、智能令牌、指纹、7.口令、密码,严禁密码“公开化”。
8.严禁弄虚作假为本人或他人套取银行信用,严禁发放顶冒名贷款。
9.严禁预签借款合同、贷款借据、受托支付申请书、借款支用单等信贷单证。
10.严禁授意、指使、强令他人违规操作,或接受他人授意、指使、强令违规操作且不举报。
凡员工行为违反以上禁令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或开除处分。
第三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解读
附件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银监会关于“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活动等一系列银行业治理重大部署,进一步严格员工行为规范与管理,有效遏制资金案件高发势头,总行分析近年来我行案件和风险事件特点,梳理归纳了若干种对我行经营管理具有重大危害的“高频高损”违规行为,制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十条禁令》(以下简称《禁令》),员工一旦触犯,直接给予开除处分。
一、《禁令》出台背景
近年来全国银行业案件和风险事件频发,我行自2014年以来资金案件进入高发阶段,特别是2015年一季度以来全国邮政金融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大幅上升,其中尤以内部员工参与民间借贷和挪用客户资金类案件数量多、金额大。针对我行资金案件高发态势,银监会采取了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于2015年2月11日下发了《关于当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案件风险防范的监管意见》(银监办便函〔2015〕208号),对我行部分省新设营业机构、开办新业务和高管个案审批采取了严格的准入限制措施,同时要求我行认真分析案发原因,深入查找管理薄弱环节,严格整改,举一反三,确保问题得到全面彻底整改。2015年6月2日,银监会又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管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5〕97号),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运营,有效防范外部欺诈和内部舞弊引发的案件和风险事件,切实加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控,更好保护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
面对严峻的案防形势和监管部门的严格要求,总行决定进一步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加大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力度,特别是加大易引发资金案件的“高频高损”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制定了《禁令》。
二、《禁令》主要依据
《禁令》第一条至五条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见邮银发〔2014〕83号)相关条款整合提炼而成,第六至十条主要依据监管部门及我行相关制度要求整合提炼而成。
(一)《禁令》第一条“严禁以任何形式参与或介绍他人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民间借贷等活动”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第二百五十一条第(一)款“以各种形式参加非法集资活动的”;第(二)款“介绍机构和个人参与高利贷或向机构和个人发放高利贷的”。
(二)《禁令》第二条“严禁参与涉恐、涉黄、涉赌、涉毒、涉黑、传销和洗钱等活动”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二百五十一条第(三)款“挪用邮储银行资金或客户资金买卖彩票、股票、期货、理财产品等的”;第二百六十五条第(一)款“参与洗钱活动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排查暂行办法》(见邮银发〔2012〕174号)第十八条“是 否有参与‘黄、赌、毒、黑、传销’等违法违纪活动的情况”。
(三)《禁令》第三条“严禁挪用、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严禁空存空取、空缴空拨,严禁以个人账户过渡银行或客户资金”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第八十二条第(三)款“办理空存空取、空缴空拨操作的”;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盗窃、挪用库款、擅自动用库款垫付其他款项、白条抵库的”;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二)款“利用操作之便空存实取、空汇实取的”;银监会《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银监办发〔2012〕127号)“严禁通过本人、他人账户归集、过渡银行和客户资金、套取资金”。
(四)《禁令》第四条“严禁伪造、擅自印制、套用重要空白凭证”的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第一百七十三条“擅自印制、销毁重要空白凭证”;第二百五十三条“非法伪造、套用重要空白凭证”。
(五)《禁令》第五条“严禁私刻、盗用、出借银行或客户印章、印鉴卡,严禁在与业务无关的账、表、簿、证等上盖章,严禁在空白纸张、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空白票证、空白账簿/表等上预留印章”的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一)款“私刻银行或客户印章的”;第(二)款“伪造、变造银行或客户印章的”;第(三)款“盗用银行或客户印章的”;第二百六十三条“私自制造、伪造业务章戳,或出借、出租业务章戳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印章管理办法(试行)》(见邮银发〔2008〕296号)第三十五条“严禁在 空白业务合同、空白业务协议、各种空白会计凭证、账表上预先加盖”。
(六)《禁令》第六条“严禁代客户保管存单、卡、折、现金、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支付设备、身份证件或身份证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的主要依据:银监会《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严禁代客户保管客户存单、卡、折、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严禁代客户申请、启用、操作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业务;严禁代客户申请、购买、签收、保管支付设备(如网银U盾或令牌、密码信封、支付密码器等)。”
(七)《禁令》第七条“严禁盗用、超权限持有系统工号、智能令牌、口令、密码,严禁复制指纹、严禁密码‘公开化’”的主要依据:银监会《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严禁复制、盗用、超权持有操作卡、密码或口令等”。
(八)《禁令》第八条“严禁弄虚作假为本人或他人套取银行信用,严禁发放顶冒名贷款,严禁违背信用卡申请人真实意愿实施虚假进件,严禁泄露信用卡申请人敏感关键信息”的主要依据:银监会《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严禁使用或串通客户使用虚假资料获取银行信用”;《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篡改、违法使用个人金融信息”。
(九)《禁令》第九条“严禁预签借款合同、贷款借据、受托支付申请书、借款支用单等信贷单证”的主要依据:《中国邮政储 蓄银行关于严禁预签小企业授信业务发放及支付阶段空白标准格式文本的通知》(邮银业〔2013〕94号)“贷款支用审批(非额度项下业务为贷款审批)通过前,不得要求客户在空白借据、借款支用单‘借款人确认签字部分’以及受托支付申请书上签字或盖章”。
经过上级行批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根据我行的相关制度预签借款合同、贷款借据、受托支付申请书、借款支用单等信贷单证。
《关于规范小额贷款借款人个人结算账户管理等工作的通知》(农金函〔2015〕12号)第二部分“预签空白合同相关事宜”规定,“原则上,不允许预签空白合同,对于客户因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需要预签空白合同及借据的,各分行需要做好预签空白合同及借据的管理工作。
(一)借款人须自行在合同中填写放款账号与户名;
(二)预签合同需执行严格的双人面签,并分别留存与客户的合影、客户与存折(或卡)的合影;
(三)合同签署授权人在签署合同时,要查看双人面签的相关影像资料或影像资料打印版本,核实是否执行了双人面签、合同上所签账号与影像资料上账号是否相符等事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商”务贷款业务基本操作规程》(见邮银发〔2014〕27号)第四十条规定,“对于已生效的授信额度,借款人可根据自身资金周转需要,在额度支用期内,申请支用。
(一)对于单次支用金额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应由借款人持本人身份证和借款合同到经办支行(或贷款行)申请支用贷款,除管户客户经理外,经办支行(或贷款行)应指定受理岗(非管户客户经理之外的其他人员,可非专职)双人进行支用受理、面签,并指导借款人填写《个人额度借款支用单》(以下简称‘借款支用单’)和《个人贷款借据》(以下简称‘借据’),管户客户经理与受理岗应分别在支用单与借据上签字。
(二)对于单次支用金额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可不强制客户到经办支行(或贷款行)申请支用,可由管户客户经理、受理岗到客户所在地双人受理(可与支用调查环节合并进行)、进行面签,并指导借款申请人填写借款支用单,不得在借款人处预留空白借款支用单、借据,不得接受借款人预签借款支用单、借据。”
(十)《禁令》第十条“严禁授意、指使、强令他人违规操作,或接受他人授意、指使、强令违规操作且不举报”的主要依据:银监会《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委派会计(授权经理)对网点负责人干预授权工作不抵制,或授意、指使、强令柜台人员违规操作;柜员对明知是违规办理的业务不抵制、不报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层人员行为“五十个严禁”》(见邮银发〔2011〕1092号)“严禁明知或应知是违规办理的业务不抵制、不报告,严禁本人指使或授意下属越权、违规、违章处理业务,干预上级派驻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三、《禁令》相关重要条款解释
(一)《禁令》第一条“严禁以任何形式参与或介绍他人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民间借贷等活动”中,“民间借贷”是指我行员工以我行名义或误导对方以我行名义向企业或个人 借贷。
(二)《禁令》第三条“严禁挪用、盗取银行或客户资金,严禁空存空取、空缴空拨,严禁以个人账户过渡银行或客户资金”中,所禁止情形包括:白条抵库、空库、擅自动用库款垫付其他款项、盗取客户资金以及使用本人或他人账户归集、过渡代收付、代理保险、代理国债、代理基金、代理理财等资金。“空存空取”是指在储蓄业务系统进行存款或取款交易操作,但没有收取或支付实物现金;“空缴空拨”是指在系统中进行资金缴款和拨款操作(系统原因导致的除外),但实物资金没有进行运送。
(三)《禁令》第五条“严禁私刻、盗用、出借银行或客户印章、印鉴卡,严禁在与业务无关的账、表、簿、证等上盖章,严禁在空白纸张、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空白票证、空白账簿/表等上预留印章”中,“银行、客户印章”包括:行政公章、业务印章、客户印章及其印鉴卡(印模)等。
(四)《禁令》第六条“严禁代客户保管存单、卡、折、现金、有价单证、票据、印鉴卡、支付设备、身份证件或身份证件复印件等重要物品,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中,“有价单证”是指经批准发行的印有固定面额的特定凭证(包括金融债券、定额存单、定额汇票、代理发行的各类债券以及印有固定面值金额的其他有价单证等)。“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包括:代客户办理业务制度规定不允许代办的业务,以及业务制度规定可以代办但代理人未严格遵守代办流程。
业务制度规定不允许代客户办理的业务包括: 1.申请、启用、操作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
2.申请、购买、签收、保管重要空白凭证和支付设备(如网银Ukey或电子令牌、密码信封、支付密码器等);
3.投资理财;
4.申请贷款、支用贷款、归还贷款。
业务制度规定可以代客户办理但要求代理人必须严格遵守代办流程的业务包括:
1.开户、销户、挂失、存款、取款、汇款;
2.设置/修改/重置密码、申请副卡、开立“卡折合一”户。
(五)《禁令》第七条“严禁盗用、超权限持有(包括:随意将系统工号、智能令牌、口令、密码等交由他人使用)系统工号、智能令牌、口令、密码,严禁复制指纹、严禁密码‘公开化’”中,“密码‘公开化’”包括:随意张贴、公开移交金库、保险柜、自助设备密码等。
(六)《禁令》第八条“严禁弄虚作假为本人或他人套取银行信用,严禁发放顶冒名贷款,严禁违背信用卡申请人真实意愿实施虚假进件,严禁泄露信用卡申请人敏感关键信息”中,所禁止的情形包括:
1.不执行“三亲一访”要求,未对申请人核实身份及验证资质,或违背信用卡申请人真实意愿,以虚假申请材料进件;严禁违反进件管理办法要求扩大推荐范围, 违规推荐进件,套取银行高额信用。2.未对申请人履行必要身份资质、信用资质的验证程序、主观故意违反风险政策和操作规程违规审批授信。
3.违规操作导致信用卡申请人敏感关键信息对外泄露。4.盗取或利用客户敏感关键信息,参与或组织集中用卡及非法套现行为。
四、《禁令》处理程序
《禁令》的处理程序,适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即各级机构相关部门通过检查、调查、监控或其他方式发现并确认员工有违反《禁令》的行为,统一移送本级机构员工违规行为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审委会办公室提议召开审委会会议进行审理(工会必须为审理委员会成员部门),并报本级行行长或授权分管行领导决定,必要时可提交党委会或行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做出决定后,由本级纪检监察部门下达给予开除处分的决定,并送达被处理人本人。被处理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向作出处理决定的机构申请复查,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向作出复查决定的上一级机构申请复核,复查、复核期间不影响原处理决定执行。
第四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排查暂行办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行为排查暂行办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排查事项…………………………………………..2 第三章 日常排查…………………………………………..6 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集中排查………………………………………….9 处置措施………………………………………….11 排查工作要求…………………………………….12 附则……………………………………………….13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管理,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规范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主动预防、及早发现和有效化解案件风险,保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稳健发展,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规定,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员工行为排查,是对全行员工涉嫌案件的行为以及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进行主动识别,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控制、化解风险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体从业人员。第四条 员工行为排查工作在各级行案件防控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各级监察部门归口管理和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配合。
第五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依法合规、审慎实施。排查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员工合法权益。
第六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排查反映问题不得无中生有、颠倒是非,不得打击报复、诽谤诬陷他人。
第七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主动预防,教育为先。要加强对员工的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主动预防和避免发生案件。
第八条 员工行为排查应坚持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级机 构、部门要建立排查工作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排查、谁负责。
第二章 排查事项
第九条 员工行为排查重点关注员工以下两类行为:
(一)涉嫌案件的行为;
(二)存在隐患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
第十条 涉嫌案件的行为,是指可能构成犯罪案件的可疑事项,包括但不限于贪污侵占挪用、贿赂、其他犯罪和外部查办等类别。
第十一条 贪污侵占挪用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涉嫌贪污或侵占银行及客户的资金;
(二)是否涉嫌挪用银行及客户资金;
(三)是否涉嫌设立小金库或进行账外经营;
(四)是否涉嫌组织、参与私分银行财产。第十二条 贿赂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涉嫌索取、收受贿赂;
(二)是否涉嫌行贿;
(三)是否涉嫌介绍贿赂。
第十三条 其他犯罪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涉嫌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否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或金融票证;
(三)是否涉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
(四)是否涉嫌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及其他委托、信托财产;
(五)是否涉嫌违规出具金融票证;
(六)是否涉嫌违规出具保函;
(七)是否涉嫌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
(八)是否涉嫌盗窃公、私财物;
(九)是否涉嫌诈骗公、私财物;
(十)是否涉嫌非法集资、社会融资。第十四条 外部查办类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被公安、司法机关传唤或调查取证;
(二)是否被公安、司法机关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
(三)是否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拘留、劳动教养或其他治安处罚;
(四)是否被新闻媒体负面报道。
第十五条 存在隐患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是指虽未构成案件线索,但如果不及时关注或采取处置措施,可能会发展为案件或给银行资产及声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表现、经济往来、社会交往、家庭状况等方面。
第十六条 工作表现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指使、胁迫、诱骗他人违规操作的情况;
(二)是否有受他人指使、胁迫、诱骗违规操作的情况;
(三)是否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情况;
(四)是否有串岗、混岗、操作“一手清”的情况;
(五)是否有随意简化、改变业务流程的情况;
(六)是否有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或经常擅自离岗的情况;
(七)是否有故意推脱、延迟、拒绝轮岗、交流或休假的情况;
(八)是否有故意躲避、抵制录像监控、稽核、检查、审计,或在不合理的长时间内未接受检查、审计的情况;
(九)本人经办或管理的账务是否有非因业务差错或特殊业务处理的原因造成的账务不符或不正常挂账的情况;
(十)是否有故意造成业务差错或账务混乱的情况;
(十一)是否有隐匿、销毁、篡改业务凭证、记录、账册、档案的情况;
(十二)是否有违规为自己办理业务,或违规为父母、配偶、儿女及其他关系人办理业务的情况;
(十三)是否有违规代客户保管存折(单)、办理开户、存取款、更换印鉴、购买重要空白单证、签字等代客服务的情况;
(十四)是否有利用个人储蓄账户或“控制账户”违规存放、过渡本单位财务费用的情况;
(十五)是否有利用个人储蓄账户或“控制账户”违规存放、过渡客户资金的情况;
(十六)是否有利用职权为自己及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十七)是否有经常在上班时间办理私人的商业事务或交易活动的情况。
第十七条 经济往来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以本人或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情况;
(二)是否有与本人收入明显不符的大额炒股、炒期货、炒外汇、买卖基金等风险投资活动的情况;
(三)是否有违规集资或介绍集资、高利借贷、参与经营地下钱庄等情况;
(四)是否有热衷于赌博、大额购买彩票,或购买非法彩票,参与赌球、赌马等博彩活动的情况;
(五)是否有收受、索取客户回扣的情况;
(六)是否有借用、占用客户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财物或向客户大额借款的情况;
(七)是否有让客户支付或报销不正当费用,或向客户提出其他不正当、不合理要求的情况;
(八)是否有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日常消费与个人及家庭收入明显不符的情况;
(九)是否有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聚财敛钱的情况。第十八条 社会交往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参与“黄、赌、毒、黑、传销”等违法违纪活动的情况;
(二)是否有与有劣迹或不良嗜好的客户、社会人员来往密 切的情况;
(三)是否有向有劣迹或不良嗜好的客户、社会人员提供私人借贷、担保的情况。
第十九条 家庭状况方面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是否有家庭成员或来往密切的亲友从事传销、赌博、涉毒等非法活动的情况;
(二)是否有家庭成员或来往密切的亲友因从事大额风险投资活动(如经商、炒股、炒期货等)而出现资金紧张或大额亏损的情况;
(三)是否有重大家庭变故造成情绪异常、消极悲观的情况;
(四)是否有违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员工亲属回避暂行规定》(邮银发„2009‟12号)的情况。
第二十条 排查事项由总行统一负责修改、增减。一级分行可以结合实际补充、增加排查事项,但不得修改、删减总行统一规定的排查事项。
第三章 日常排查
第二十一条 日常排查,指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机构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是否存在第二章所列事项和员工行为的合规性及引发风险的可能性进行持续关注的管理活动。
第二十二条 开展日常行为排查,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 行为动态,及时纠正员工的风险隐患苗头,是预防和化解案件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监督管理,教育和引导员工形成良好职业操守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十三条 日常排查应当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一)观察的方式。随时用心观察、留意员工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谈话的方式。主动与员工谈心,及时掌握所辖员工思想、行为动态。
(三)查阅的方式。不定期抽查员工考勤记录、工作文件以及监控录像等相关资料。
(四)问卷的方式。组织员工填写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员工行为状况。
(五)走访的方式。走访员工家庭、客户以及当地公安、司法、银监、纪检、工商等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第二十四条 日常排查应建立工作台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与员工谈话记录,走访客户及外围调查记录,监控录像调阅记录,员工行为排查登记表,网点工作日志,发现问题核实处理情况等。排查台帐及工作资料应妥善保管。
第二十五条 各级机构负责人是日常排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日常排查按照员工管理权限,由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机构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员工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机构负责人负责建立和管理员工日常排查工作台帐,认真做好排查工作相关记录,对日常排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监察部门。
第二十六条 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各级机构日常排查工作以及组织协调发现问题的核实和处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等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做好日常排查工作。
第二十七条 各级机构应定期向上级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
一级支行应每季度向二级分行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
二级分行应每半年向一级分行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
一级分行应每年向总行监察部门报送日常排查工作情况。第二十八条 各级机构监察部门应定期对辖内日常排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二级分行监察部门应按季度对辖内日常排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一级分行监察部门应每半年对辖内日常排查工作情况检查一次。
总行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检查一级分行及其辖内机构日常排查工作。
第二十九条 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负责人在日常排查过程中发现所辖员工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事项之 一的,应当立即组织核实。确认属实或基本属实的,应当立即采取或移交有关机构、部门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控制和消除风险。
第四章 集中排查
第三十条 集中排查,指由一级支行及以上机构或部门统一组织,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流程,对规定的事项进行的排查活动。
第三十一条 集中排查包括但不限于:各级机构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各业务条线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监管部门安排开展的集中排查。
第三十二条 集中排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员工自查、员工互查、单位排查、突击排查。
员工自查,是指员工对照规定的排查项目,对自己是否存在相关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如实向组织报告。
员工互查,是指员工对照规定的排查项目,对一定范围内其他员工的行为事项进行的排查操作。
单位排查,是指员工所在单位的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专门人员对照规定的排查项目,对所辖员工的行为事项进行的排查操作。突击排查,是指被举报员工存在风险隐患或通过其他方式发现员工存在风险隐患,立即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员工行为事项进行的排查操作。第三十三条 各级机构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由监察部门按照案件防控领导小组安排牵头制定排查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审计部门等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配合;各业务条线组织开展的集中排查,由业务条线制定排查计划报案件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并组织实施,监察部门协调配合;监管部门安排开展的集中排查,由相关部门根据监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监察部门和其他成员单位配合实施。
集中排查结束后,各级机构对集中排查情况应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并报上级行监察部门。各业务条线组织的集中排查结束后应将有关情况向监察部门报备,监察部门汇总后报案件防控领导小组。
第三十四条 全行性的集中排查由总行根据工作需要统一组织实施。
一级分行每年组织1次(含1次)以上的集中排查。二级分行每年组织2次(含2次)以上的集中排查。下级行按上级行要求开展的集中排查,计入本行的排查次数。
各级机构对关键岗位人员的集中排查可适当增加频次。第三十五条 发现员工有集中排查所规定事项的,由排查机构、部门或排查人提出处理建议,报监察部门。监察部门督促、协调被排查员工所在部门、机构组织核实,确认属实或基本属实的,监察部门、被排查员工所在部门和机构、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工作职责和有关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 和消除风险。
对于问题重大的,监察部门应当提出建议,报案件防控领导小组决定,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行监察部门报备。
第五章 处置措施
第三十六条 排查发现案件线索的,应当严格按照案件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立案管理和调查处置。
第三十七条 排查发现员工有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之一的,被排查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负责人应当采取教育、提醒谈话、责令限期改正等纠正措施,劝诫、督促行为人及时改正。
第三十八条 对被排查员工采取纠正措施仍不能控制或消除风险的,其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负责人应当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立即采取或移交有关机构、部门采取组织离岗检查、实施强制休假、调离本职岗位、责令离职待岗、责令限期退赔、制定并组织实施处置和化解风险的专项方案等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
第三十九条 被排查员工的行为经查实且符合惩戒条件的,应当按照《邮政金融从业人员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十条 员工的直接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机构应当采取 建立专门档案、指定专人监督、责令定期汇报或其他适当措施,对排查发现有本办法规定事项的员工进行持续跟踪,动态掌握行为纠正和风险化解的进展情况。
持续跟踪的期限以确认排查发现的问题不会引发案件或给我行造成资产、声誉风险为必要条件进行合理确定,但最短不少于六个月。
持续跟踪期间,排查发现的风险不能及时消除,或新发现有其他风险的,应当采取更为有效和严厉的处置措施。
第六章 排查工作要求
第四十一条 各级机构、部门要充分发挥日常排查在案件防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案防工作主动性,认真组织和落实辖内排查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面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行为动态、工作动态和生活动态,防微杜渐,有效规避案件风险隐患。
第四十二条 各级机构、部门在集中排查中,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排查内容,落实排查方案,确定排查重点内容、重点业务领域、重点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集中排查工作。
第四十三条 各级机构、部门要将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作为加强员工从业行为管理和防范案件风险的两种重要手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组织开展员工行为排查工作。
第四十四条 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时,应当严格控制 知情范围,严禁泄露、扩散排查人和被排查人等敏感信息。
第四十五条 排查应逐级建立举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畅通信息反映渠道,广泛征求和听取员工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 排查发现的问题经确认属实或基本属实的,排查人应当受到表扬和肯定,并可予以适当奖励。
第四十七条 排查发现的问题经确认失实或基本失实的,除明显为恶意的以外,不得追究排查人责任。
第四十八条 各级机构应加强对辖内机构开展排查工作的指导督促,并将本机构排查工作计划和开展情况及时向上一级行报告。
第四十九条 各级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员工直接管理人员在员工行为排查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应组织排查而未组织排查的,导致发生案件或资金、声誉损失扩大的;
(二)排查工作流于形式,应当发现问题而未发现,导致发生案件或资金、声誉损失扩大的;
(三)排查发现问题之后,未及时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当,导致发生案件或资金、声誉损失扩大的;
(四)对违反保密要求造成排查信息泄露或扩散,产生不良后果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各一级分行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向总行监察部报备。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总行监察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各级机构、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遵照本办法执行。
附件: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支行)员工行为排查表(样表)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支行)员工行为排查事实确认书(样表)
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员工行为排查工作情况统计表(样表)
第五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概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6日成立,承继原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的邮政金融业务及因此而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并将继续从 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批准的业务。截至2008年7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全国36 家一级分行、312 家二级分行、20089 家支行已全部挂牌成立,邮政储蓄
银行正加快转型和发展,朝着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方向发展。邮政金融业务 是综合利用邮政网点的基础设施、人员等资源的基础上,面向城乡居民提供的零 售金融业务。
邮政储蓄银行确定近几年的经营目标是:向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目前,市场定位是: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 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确定未来的总体目标是:依托邮政网络,确立服务城乡大众、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走低成本、差异化特色经营之路,以资本节约型业务
为基础,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努力将邮政储蓄银行建成国内网络强大、客户众多、资产优良、资本充足、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
2.信息化建设情况
1993 年底开始实施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联网技术改造工程(又称“绿卡工 程”)。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建成了全国覆盖面最广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截至 2007年底,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达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 网点2 万个,ATM机超过1万台。其中,58%的储蓄网点和66%的汇兑网点分布 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之一。截至2008年8月末,邮 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9820 亿元,是中国第5 大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 亿 张,为中国第3 大发卡银行机构。
近年来邮政汇兑业务发展平稳,每年开发汇票2.2 亿张左右,收汇款额2700 多亿元。国内邮政汇兑业务品种主要有普通汇款、电报汇款、入账汇款、礼仪汇 款等。目前正在积极依托信息技术开发电子汇款、网上汇款等业务。开通了与美 PDF 文件使用 “FinePrint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cn 103
国、日本、芬兰、瑞士、意大利、比利时、巴西、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 亚、西班牙、法国、奥地利、丹麦、南斯拉夫、秘鲁、罗马尼亚、越南、哈萨克 斯坦、香港、国宝银行、巴基斯坦等23 个国家、地区或机构的汇票互换业务。全
国31 个省(市、区)的236 个通汇局都开办了此项业务。
近两年代理业务发展力度加大。目前代理业务品种主要有代理保险、代理国 债、代收代付(如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代收电话费)等。全国31 各省(市、区)均签订了保险兼业代理协议。目前开办的其他中间业务还有如下几类。代理 业务:彩票、长城卡;代收业务:移动电话费、固定电话费、寻呼费、发行费、学费、书费、交通罚款、菜金、牛奶费、农电费、旅游费、水费、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Internet 通讯费、物业费、卫生费;代发业务:养老金、工资、下岗
职工解困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其他业务:邮政储蓄IC 卡,消费卡、电话卡;与中国联通合办营业点;代付电话亭酬金;代售:寻呼机、Internet 上网
卡、企业债券;代缴税金。
面对全国庞大的运营体系,亟需解决的就是财务核算、数据处理与管理难题,良好的财务管控是邮政储蓄银行稳健、快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基石。2008 年4 月18
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了体系先进、数据集中、监管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邮政储蓄的经营范围已由初期的人民币储蓄和汇兑业务,发展成本外币负债类业 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和以债券投资、协议存款、小额贷款为主的资产类业务,并 已获准经营《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所有业务。邮政金融部门目前正在努力推动业 务的多元化发展,力争在加入WTO 之后的零售金融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