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总经理李云刚个人诚信事迹简介
总经理李云刚诚信事迹简介
李云刚,男,1982年4月出生于江苏淮阴,现任济南市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理事,济南市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济南联众舜通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在驾培的产业整合和管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始终倡导企业“诚信为本,以人为本,为社会承担责任”的理念,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一、注重员工生活品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总经理李云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诚信服务,团结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业余文化生活,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和旅游。
2010年开始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到北京东方时尚驾校参观学习;
2011年组织全体员工到山西五日游;
2012年组织全体员工到北京五日游,同年9月委派两名高层管理人员到青岛大学参加由中国道路交通运输协会培训中心举办的“实战型驾校校长管理研讨班”;
2013年组织全体员工到青岛、崂山五日游,同年11月委派两名教练队长到安徽合肥参加由中国道路交通运输协会培训中心举办的“驾校教练员队伍管理与团队执行力建设特训 1
班”;12月带领全公司管理人员去临沂正直驾校参观学习。为员工创造升职机会,为员工开拓视野。
总经理李云刚经常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声誉很高,每年通过资助贫困大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优先聘用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公司60%为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人员。
2008年5月,在金融风暴时期汶川大地震中,为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捐赠6150元;
2010年5月,为青海地震捐款5000元,同年11月在山东职业传媒学院为白血病女孩当场捐赠20000元;
2010年11月,为公司困难员工杜德才、刘希宝各资助2000元; 2011年9月,为公司困难员工刘芳资助2000元,同年11月为公司困难员工张连斌资助2000元,2011年12月,通过山东红十字会为患病女孩薛云丹捐赠20000元;
2012年7月,为公司困难员工张连斌资助2000元;
2012年12月,在历城区遥墙中学举行的“手拉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公益活动中,对接为初二二班贫困生周冰同学进行每年资助2000元。
2013年12月,总经理李云刚在位于天桥区磐苑新居的单位选房现场,为我公司六名困难员工选取了六套西蒋峪公租房;在平阴由警 2
民e家举办的“放飞梦想,让爱绽放”微梦想联谊会活动中,为白血病患者闫兴东捐赠20000元;在济南民族医院三楼为在“今晚20分”播出的脑病患者小宁宁捐款10000元。
2014年01月,为困难员工徐万军资助3000元。
二、不断提升诚信意识,努力打造诚信体系
“企业的发展源于诚信,诚信之道源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诚信能铸就公司的现在和末来”,总经理李云刚如是说。多年来,我公司精心培育了基业长青、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大力弘扬“诚信、守约、协调、高效”的团队精神,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广大员工的诚信意识,使诚信理念植根于全体员工之中,成为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总经理李云刚始终注重把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与企业信用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规范了诚信管理体系,打造诚信体系,他说,我们首先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从加强自身的商业伦理修养开始,自觉树立诚信观念。其次,提高诚信服务意识,靠诚信、靠服务,紧紧抓住市场,抓住学员的脉搏,牢固树立以学员为本的观念,加快角色转换,强化自律意识,把依法诚信服务落到实处。
在以总经理李云刚为组长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信用管理人员,职责明确,与公司各职能部门协调开展工作。先后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台帐》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有效运 3
行。公司先后和齐鲁银行、中国联通济南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NEC(世界500强)、万通汽修等合作,讲诚信、讲信誉,受到了诸多公司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开展诚信教育,实事求是诚信做事
掌握驾培行业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员工诚信素质是加强企业诚信体现建设的重要一环。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员工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如何努力提高公司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本领,关键是要创新思维、改进学习方法,及时更新知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总经理李云刚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坚持实事求是,做诚实人,说诚实话,办诚实事,在工作中,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坑蒙欺诈行为,在全体员工的心中树立了较高的信誉度,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为使安全现场管理真正落在实处,严格规范教练员安全教学行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他带领总教练先后技术革新改造完成了四次驾培场地的改造项目,经过多次验证投入使用以后,更科学、更合理地提高了教练员和教练车的安全培训,节约了成本,从而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总经理李云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社会和全体员工的称赞和尊重。在诚信工作的同时,他不忘奉献社会。多年来,他积极为创建和谐社 4
会作贡献,每年给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捐款捐物;多年来,他依然坚持以一颗诚信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事业,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
在新的市场挑战下,总经理李云刚还在继续努力,他将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内强企业素质,外树企业形象,精心培训,诚信经营,开拓创新,在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为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的泉城济南做出更大的贡献。
济南联众舜通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
第二篇:李章红个人事迹简介
李章红个人事迹
李章红 男 1993年12月出生,家住贵州省六盘水盘县乌蒙镇,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就读于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系机电13151班。【现任职务有】: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创业协会会长、机电13151班文体委员。【曾任职务】:院团委学生会办公室成员、贵州省大学生创业联合会人事组织部主任、创业协会策划部部长。【在大学期间获得过】:贵州大学“文体积极分子”、2015年“贝腾杯”大学生第一届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贵州省省级决赛三等奖、机电系“最佳辩手”称号、创业协会“优秀部员”、学生会“部门之星”等称号。【创新创业】:2014年参与创办贵州创联众筹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并成为股东及董事会。
自2013年9月入校以来,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踏实,学习勤奋,自觉性强,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在思想、学习、生活、个人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老师和领导的好评!
—、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在政治思想方面,从课本和相关书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使我具有坚定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社团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社团服务,为社团出谋划策,为学院的社团大军发展出力。
二、认真学习,积极帮助同学
作为学生,第一任务就是学习。在学术上从不马虎,遵循客观规律,做到认真踏实,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各项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入校以来,为了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坚持参加学院创业协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还加入了学生会,在班级工作中,担任创业协会会长,积极主动的做好社团的各项工作,热心帮助个社员们解决困难,不管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良好,得到各社员的支持和鼓励。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班级里,我是一名乐于助人的学生,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信任我。平时,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我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在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会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为了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个人实践方面
在个人实践方面,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15年暑期到四方河“小禾作文”培训机构辅导小学生作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暑期实践期间得到老师、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
不过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依然会更加努力,做个社会有用的人。我会警记:“今天我以学院为荣,明天我为学院争光!”
报告人:李章红 2016年6月6日
第三篇:方永刚事迹简介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
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 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
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己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0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 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他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害怕离开最钟爱的三尺讲台。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学、不停地写、不停地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2007年1月15日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1月22日,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1月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同志用忠诚和青春诠释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
-------------------------
做党的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一论弘扬方永刚精神
方永刚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和业绩。他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模范践行党的理论。他的这些感人事迹,集中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一位新时代军人的精神风貌、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党的理论,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能够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方永刚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在4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经历了党的重大的理论创新的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政策使像他这样的农村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从而改变了其人生轨迹。这是方永刚对党感恩,与党的理论“结缘”的起步。而随后整个中华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等等,使方永刚从大学时代起就开始思考党的理论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关系。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发生的巨变与中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实践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更使方永刚感受到党的理论的魅力所在。方永刚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时刻关心党的理论,即使躺在病床,也念念不忘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党的理论每前进一步,方永刚的研究就深入一步。这些年来,他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可以说,方永刚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的这种激情的深处,是一脉相承的党的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之“磁力”。
方永刚是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模范践行党的理论的楷模,是新形势下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党的理论的杰出代表。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习方永刚,弘扬方永刚精神,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于推动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建设和率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李林森简介及事迹
李林森简介及事迹
李林森(1969.09—2011.07),男,1969年9月生,汉族,四川宣汉县人,大学文化,1991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入党,曾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2011年7月31日,因病不幸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去世。依依惜别的深情
2006年2月,在四川省宣汉县“9•5”抗洪救灾“火线”提拔起来的宣汉县副县长兼五宝镇党委书记。11月转任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去万源赴任的那天下午,李林森本想悄悄离开五宝,让来接他的朋友把车停在场镇边上的汽车站,自己再从镇政府走小路去车站,途中还是被人发现了。乡亲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按当地传统,大家给他送来热水瓶、搪瓷茶杯和踏花被。李林森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道别,近3公里长的街道,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看着满街依依不舍、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李林森眼含热泪,婉言谢绝了乡亲们送来的纪念品。
回龙村村民覃有松等人把踏花被“扔”在车上掉头就走了。覃有松动情地说:“洪灾过后,李书记为了我们早点搬进新房,天天上工地来看进度,协调建房材料和工人,他为我们操了不少心!”后来,李林森还是把这些踏花被分送给了镇上的困难群众。
2004年9月5日,持续特大暴雨洪灾导致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突发特大山体滑坡,位于前河上游的五宝镇数万群众面临着奔涌洪水围困的险境。
“共产党员,请跟我上!”灾情发生后,时任五宝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分赴8个村、1个居委会,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一人伤亡。
洪水未退,公路被淹。此后数日,五宝场镇完全成了一座孤岛,外面的援助进不来,两万多人失去家园,所有生活物资全被洪水浸泡,交通中断、信息中断、电力中断……除了一身衣服,许多群众什么都没有了。
“绝不能让一个群众饿倒、病倒、冻倒!”在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面前,李林森沉着应对,昼夜奋战。由于长时间劳累,他心力交瘁,体力严重透支。9月21日上午在去救灾物资发放点途中,他两眼发黑,一头栽了下去。醒来后,他一只手打着吊针,一只手拿出手机询问情况、安排工作。一位县领导责备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强行”夺走了手机。“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我呀!我躺下了,老百姓怎么办?”李林森就像战场上的士兵被夺走武器一样,泪水夺眶而出,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灾后重建的日子,他依然没睡一个安稳觉、没吃一顿可口饭、没洗一次热水澡……洪灾中,郑家容经营的药店价值20多万元的药品被洪水冲走,成了一无所有的特困户。绝望中,郑家容几次喝农药欲“一死了之”,都是李林森组织镇村干部及时赶到,才使她脱险。李林森还组织干部到她家清理淤泥、清洗修理药柜等,又协调信用社贷款6万元,使药店在洪灾后不到半个月就恢复了营业。
灾后的五宝,活跃着一支支马帮队,那是李林森在公路中断、重建物资无法运抵的情况下,动员全镇养马群众用马背托起重建的重任。灾后不到四个月,一幢幢灾民新居拔地而起。
如今,在高梯、回龙等村的石壁、墙壁上,仍随处可见“共产党好”、“天给我们灾难,党给我们温暖”等群众自发写下的标语。群众心目中的“救命书记”李林森,被表彰为“四川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他的先进事迹在全省巡回宣讲。
“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
“组织工作必须主动服务中心、服从全局”,“基层党建必须创新出彩出色”,“要让党建之树在革命老区开花结果”……担任组织部长后,李林森仍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完的点子,推动万源组织工作创新发展。万源地域宽广,乡镇村分布稀散,加之山高路险林密,下一次乡需要很长时间。李林森马不停蹄,在较短的时间内跑遍了全市53个乡镇和395个村(社区),许多干部姓甚名谁,有什么长处,缺点是什么,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基层最关键是基层组织,最关键是基层干部。”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组织部长,李林森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扩大选人视野,探索更加民主的村干部选任模式。
2007年初春,达州市委把村级党组织换届试点任务交给万源。曾经在3个乡镇当过“一把手”的李林森,经过深入调研,大胆实施了扩大村干部民主选任的“四评村官”模式,让沉寂的大山焕发了活力,并得到上级认可在全省、全国推广。
万源市沙滩镇栀子园村村民刘奉国说,活了66岁,当家作主评“村官”、选书记让他印象最深刻:想干事儿的人先“自我荐评”,村民们再来“群众相评”,提出村干部参选标准,推荐自己心目中满意的人选;经“组织考评”后,再开展“公开竞评”,参选者在全村人面前发表 “施政演讲”,由村民投票选出最满意的干部。
通过“四评”,当年万源市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仅36岁,比上届低了19岁;文化程度大幅攀升,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61人,占41%。
沙滩镇,方圆上百平方公里都是深山老林,村民居住分散,过去家族势力对村级换届选举影响较大。现在通过 “四评村官”,大伙明白选好选准“当家人”关系到切身利益,家族势力、裙带关系甚至贿选顽疾不攻自破。新选出来的栀子园村党支部书记程志明没让乡亲们失望。在他的带领下,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大伙感慨地说,“我们选对了领头人啊!”
如何创新组织形式,扩大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村级组织成功换届后,李林森又迅速投入到新的攻坚破难中。位于大竹镇染房村的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距市区70多公里,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民营企业。把党 组织建到立川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李林森为此多次上门,与企业负责人谈心交心,建立了村企联合党支部。依托这一平台,1000多户群众与企业签订了 “生猪订单养殖合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李林森常说:“选人用人是党委的最大形象,关系事业成败和群众是否真正满意。”“组织部是一个渡人的梯子,组织部长就是要把人才选准用好。”他旗臶鲜明地践行着“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
紫溪乡地处川陕渝交界处,每年10月开始大雪封山,次年4月才冰消雪融。乡党委书记王承兴在这里一干就是整整15年。2010年,万源市委调整干部,李林森提名王承兴调任万源市森林公安分局局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比他资格老、功劳大的党委书记都没安排这么好,王承兴凭啥?李林森一改平时的温和:“谁能够坚持在全市最艰苦的乡镇工作15年?王承兴在紫溪当了7年乡长、8年党委书记,家里父母长期患病,娃娃念书没人照顾,却从没向组织喊苦喊累,没提过任何要求,谁能做到?!”
2007年乡镇人事调整,在组织部工作的徐世和被提名推荐为乡镇党委书记人选。大家都以为他会安排到条件较好的乡镇,结果却安排到“八大高寒山区乡”之一的堰塘乡。李林森找徐世和谈心:“组织部的干部用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很关注。把你安排到偏远乡镇,可以使你得到更好的锻炼。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干部,好好工作,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为组织部争光!”徐世和愉快地奔赴新的岗位,并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更加理解了李林森的良苦用心,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好领导、好兄长。
李林森任组织部长以来,万源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直部门,18名家庭困难、需要照顾的基层干部得到妥善安排,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被选拔到合适岗位上。“整个万源县,5年没有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说。
2007年底,李林森在翻阅万源市干部名册时,越看眉头锁得越紧:全市30岁以下的科级领导干部仅3人,部门局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正科级领导干部,几乎全是“60后”,班子严重老化,后继乏人。
“发展的希望在青年,干部的活力在青年!”李林森心急如焚,向市委郑重提议,亟待培养一支有激情、勇担当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队伍。2009年,李林森带队走访省内各大高校,到校园里摆展台、搞讲演,拉开了“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引才工程的大幕。当年,万源引进人才总数相当于过去8年的总和,研究生数量是以往的5倍。
在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前列。
“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
“歪门邪道少来!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在有些人眼中,组织部长有权,更不会差钱,而李林森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009年12月,得知万源市委要调整干部,乡党委副书记的张某多次借向李林森汇报工作的机会送钱送物,希望得到提拔,都遭到李林森严厉拒绝和批评:“歪门邪道你少来!只要你干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群众信任你,组织会考虑的!”春节来临,张某又跑到李林森宣汉县的老家去“拜年”,结果连门也没让他进。
2011年2月底,一位“老部下”得知李林森在家养病,专程上门看望。看到李林森日渐消瘦,脸色憔悴,“老部下”心如刀绞。临别时,眼含泪水,悄悄把1000元钱塞给李林森的母亲,托老人家给买点营养品。“收回去!不然,看我怎么处理你!”李林森发现了,急得从沙发上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老领导,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能来看我,我精神就好多了!拿钱的话,以后就别来我家了!”面对一脸真诚的“老部下”,李林森依然严词拒绝了。“工作就是他的药,爱人民者人民爱”
“大竹镇、紫溪乡等23个边远高寒山区乡镇,是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特别重视,确保圆满成功!”
“达州市7月中旬开党代会,万源推的党代表得抓紧再复查一遍,必须确保党代表的质量。”
“梨树乡荆竹坝村是我挂包帮的联系点,5组李代菊的两个娃娃下学期该读大四了,不知道学杂费筹没筹齐。向琪(李林森妻子),你把省委这次奖给我的5000块钱,托人带给李代菊家,算是一点心意。还有,草坝镇老党员郭钊贤的老伴患肺气肿,不晓得好些没有?他们太苦了。”
2011年7月,重庆大坪医院重症监护室,李林森双目紧闭,面色蜡黄地昏睡在病床上,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咳嗽,嘴里不时艰难地挤出几句话来。妻子边用毛巾轻轻擦拭着丈夫虚汗淋漓的面庞,边点头说:“老李,你就安心养病嘛,这些,我都记住了。”
到万源工作以来,长年累月熬更守夜地工作,李林森的身体过度透支,健康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2009年7月,万源市委“七一”表彰大会召开后,连续熬了4个夜晚的李林森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劳。7月2日,他开始腹泻不止,身体近乎虚脱。在万源治疗后一直不见好转,转院到成都医院,诊断结果:肝癌晚期!
“人都是哭着来的。要死,也要笑着走吧。”李林森告诉妻子,“不要对外说病情,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不能让父母痛苦。”他拿出全部积蓄,又向妻弟、妹妹借了近15万,筹齐了20万医疗费,悄悄到北京301医院做了肝脏移植手术。
术后2个多月回到万源,他只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做了个“胆管搭桥手术”,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尽管经常被剧烈病痛折磨得脸色发黑、身体浮肿、面容憔悴,但他依然不改“拼命三郎”的本色,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乡调研……只有中午或晚上,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独自去医院打静脉留臵针。因为太操劳,李林森出现严重的术后排异反应,转氨酶陡升到300多,手指、脚趾关节开裂,拿东西、走路钻心地痛。他赶到重庆大坪医院复查治疗。刚到第一天就接到万源市委的电话通知:第二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他当即要求出院。主治医生很震惊:“你哪里是来治病的,简直是把生命当儿戏!”“你今天敢走,今后就不再收你入院!”“医生,事情紧急,我必须得回去啊!”李林森丢下这句话,连夜赶回了400公里外的万源。
凭着莫大的勇气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李林森拖着重病之躯坚持工作了1年零9个月。2011年4月20日中午,参加完市委会议,病情严重恶化的李林森被家人送进重庆大坪医院。经诊断:李林森又患上肺癌,同样已是晚期!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
李林森平静地给万源市委书记王成军发短信:“对不起,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实在难以坚守岗位,请求辞去组织部长职务。”直到这时,朝夕相处的同事才得知他隐瞒绝症重病已近两年!
住院期间,李林森把病房当成了办公室,每天通过电话了解工作情况,对重要文稿亲自修改把关。一天,为了商讨乡镇党委换届文件修改,足足打了两个多小时电话,直到手机没电。他,似乎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是个癌症晚期病人!
“林森同志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把下属、把群众始终装在心里最重的位臵。”与李林森共事多年的万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刘家忠说。
他是一个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的人。在乡镇任职期间,他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困难群众,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拿出2万余元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在“9•3”洪灾灾后重建那段艰难的日子,他总会几十块、三五百地捐济一些困难群众,自己却欠下了1.7万元的债,直到离开五宝两年后才还清。任组织部长后,注重整合资源开展党内帮扶,先后为30多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解决了10多万元救助资金。
2011年春节,李林森在走访慰问中,看到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李国元还住在用几根木棒撑起的土坯房里。一阵心酸,眼眶潮湿。他紧紧 握着李国元的手说:“老人家,对不起呀,让您受苦了,我这个组织部长不称职啊!”李林森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多元钱放在李国元老人的手中,并当场表态从代管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1万元,协调相关乡镇、部门解决1万多元,帮助老人修建新房。
前不久,李国元搬进了新房。“李部长说要来看我,咋还没来?”老人不知道,李部长这辈子再也不能来了。
2011年7月31日,听妻子念完达州市“两会”新闻的李林森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弥留之际,他向市领导发出最后的短信:“感谢领导的关心关爱,自己的工作远没做好,惭愧呀——不争气的李林森。”
李源潮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李林森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片丹心、一身坦荡,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无限牵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的事迹经新华社报道后,2011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作出重要批示:“李林森同志是一位公正廉明、无私奉献,愿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的基层组织部长。请系统总结并广泛宣传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第五篇:诚信自强之星个人事迹简介26
XXX事迹简介
他自2007年进入黄河水院以来,一直发扬着勤奋俭朴,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积极参加锻炼提高自己的学习,报考了自考本科,并努力学习;
在班里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在宿舍里与室友相亲相爱如一家;在07级“新生杯”比赛中担任后勤的他,为受伤的同学垫付了自己的生活费;
答应家人的事情一定不能放弃,在课堂努力学习,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在广播站认真工作,全心为广大师生服务;
在学校操场多次捡到钥匙饭卡等,上交到保卫处和广播站,并帮助寻找失主;
在课余积极参加院系的各种活动:参加了“诚信校园行”知识竞赛,并分别取得优异的成绩;
2007年他带着家人的希望远离家乡,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入学前他就发誓要好好学习,回报家人,回报父母。
一个简单的想法让他在大学的校园里显得忙忙碌碌,因为入学时在班里的成绩中等偏下,在班里他是最用功的一个,在宿舍他是最早起床学习的一
个,在过去的一年里每天都在坚持着,课堂上认真听讲,有不明白的问题肯定不会放过,因此取得了期中第二,期末第三,总评第三的好成绩。有人跟他说过大学不光是为了学习,但是他说“毕竟是学生,虽然重综合素质也要培养,但要分清主次,弄清自己的身份,不要本末倒置了。”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认为自己曾经对家人承诺过,就一定不能食言。因此他努力的学习,并在十月份报考了河南科技大学的自考本科,通过努力通过了自考《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的考试。
不仅在学习上刻苦,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也严格要求着自己。
因为大学的生活学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在学习之余他选择了进入广播站为同学服务,凭着自己在专业课上的优势在广播站的工作也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负责人,显然这些都和他在工作中的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通常为了搞活动而顾不得吃饭和休息。广播站的播音是在每天的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所以在别人吃饭听着广播的时候就是他在操作着。
因为每年的9、10月新生刚入学,学院以及各系都会又迎新晚会以及各种活动,就是他最忙的时候。比如10月20号从中午三点开始机电系晚会彩排,一直到下午六点,接着财经系彩排,最后打扫完都到了晚上九点半、、、等等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为了能够给广大师生奉献一场精彩的晚会他说在辛苦也值了,通常他做的这些工作很少有人知道,因为他作为一名技术总是在幕后默默地付出着。
在07年10月举行的“新生杯”篮球赛中,他负责班里运动员的后勤工作,有一位同学受了伤送到医院需要医药费,当时在场的人都没带,他二话没说将自己刚取出的生活费拿了出来,让受伤的同学及时的进行了救治。
其实人的潜力都是靠“挖”的,虽然他的空余时间大部分都奉献给了为同学的服务中去,但他还是挤时间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在08年的“诚信校园行”知识竞赛中他每天早晨5点多一点就跑到湖边背诵诚信知识相关内容,在当初定参赛着名单的时候有个同学就打退堂鼓,他鼓励说“再坚持一下吧,既然老师看重咱了,就不能让老师失望啊。”虽然后来那位同学被淘汰了,可他说还是要感谢孟凡岩,因为是孟凡岩让他知道了做事要善始善终。
是的,在他的性格中就是有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惜的精神,他做事力求完美,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凭着这种精神他对待每一件事都认认真真,因此才和他的队友一起在学院的“诚信校园行”知识竞赛取得了总冠军的荣誉,并且代表学院参加了省里的比赛也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为他每天都早起锻炼身体,因此多次在学校操场上捡到同学的钥匙,餐卡等,交到学院保卫处和广播站,并帮助寻找失主。虽然又的东西捡到后也不一定有人认领,但是他依然会上交,因为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他在进入大学的一年多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说人生在于磨练,尤其是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把吃苦看成是一种锻炼自己的最佳途径。如果现在不想吃苦磨练的话,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磨练等着你!
他说应该感谢,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也感谢赋予他磨练的,“大恩不言谢,”他会把这些都记在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