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料场车间2012年指标分解办法及保证措施
原料场车间2012年成本指标分解办法
及保证措施
一、成本分解原则
根据铁厂2012年成本指标,结合料场实际,对全年成本进行科学合理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衔接,不留空间,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二、主要指标
1、产量:目标391.17万吨入炉烧结矿。
2、动力:目标301.2万元,吨矿电耗0.77元/吨。
3、变动性制造费:目标446万元;吨矿消耗:目标1.14元/t。
三、确保目标指标完成的具体措施:
1、贯彻和执行公司、厂降本增效的指导思想,完善班组精细管理,加強领导,全员参与,把保高炉和烧结生产需要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降本增效,严格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层层加压,责任落实到人,创新管理思路,把只有降低消耗,扭亏脱困才是工资提高的唯一途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职工心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展好自主管理、群策群力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人人当家理财,个个参与降本增效,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3、在各班组推行“精细管理、精益生产、厉行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精益管理思想。制订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发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全面掌控生产管理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组织产量、成本攻关小组,建立对标挖潜专项奖励,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能充分释放。
4、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制度执行,夯实基础工作,促进管理提高。强化班组经济核算管理的特色建设,开展对标分析和持续改进。建立成本核算、消耗指标预警分析机制,把指标分解到班组个人,发挥经济责任制的作用,把成本降低与职工收入紧密结合。
5、结合车间实际,“抓好两头,稳定中间”。提高卸车量和机卸率;确保公司物流畅通,优化配料,提高配料质量,严格按工艺要求作业,保证高炉、烧结和焦炉供料优质及时,确保产量增加;努力创造条件,保质保量地满足下道工序需求,实现卸车、送料零影响,牢固树立“提产增质、诚信保铁”就是降本增效的思想观念。
6、加大职工培训,扎实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有效提升员工发现、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外协工的管理与教育,减少事故发生。
7、强化设备点检和维护,推行点检定修制度,确保设备稳定运行。(1)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槽平辊比去年要降低70万,修复上要下大做文章,专检组要及时安排回收,对挖斗部分原则上不进新备件,特别是延长皮带使用寿命必须在修补和维护上加强管理。
(2)加强点检管理,提高设备预防性维修率,减少事后维修和过剩维修。
(3)大力强化设备卫生管理、润滑管理,减少损失。
8、加强物资保管,加大对现场物资的保卫,防止物资材料的流失。(1)钢材(钢板、型材)的下料凭专检或材料员的下料单在材料室下料,对没有下料单而领用的材料,材料员需跟踪核实,多领的必须退库。
(2)对消耗大的损耗件,积极开展攻关改造(如取料机挖斗螺栓、堆料机尾车轮,取料机上支承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消耗。
(3)加强对皮带系统的管理,减少皮带及皮带辊子的消耗;减少撕、划、磨皮带责任事故的发生。
(4)及时进行仓库的清理,合理储存机旁物资,充分利用现有库存,力争机旁物资资金在现有基础上降低100万元。(5)加强护厂防盗这个工作,严防皮带辊子、电缆、检修废钢被盗或丢失。
9、降低动力成本
(1)配合厂主管部门协调外委施工用电,做到有计量供电。(2)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产能最大化,实行满负荷均衡生产,杜绝设备无故空转,尽量避免小流量生产。
(3)抓好系统设备管理,严格组织生产,杜绝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频繁停、起机。
(4)杜绝常明灯、常流水。做到取暖、降温设施人离设施停开。(5)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大马拉小车现象。(6)加大考核力度,形成厉行节约的风气。
四、今年的成本风险:
1、槽平辊的消耗11年是250万左右,占车间的50%,12年是消耗的高峰期,车间按130万计划有一定的风险
2、料场的钢芯皮带使用3年以上,无库存和备件,造价高,由外协劳务工操作,有皮带撕裂的风险。11年车间节约制造费用200多万元,正常消耗品库存为零(皮带、槽平辊),运行皮带现状极差。
3、斗轮机的减速机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无备件,消耗难以控制。
4、公司矿石库存压缩,非主流矿大量使用,矿石质量下降,对配矿质量和料场生产组织存在风险。
原料场车间
2012年1月8日
第二篇:铁路工务线路车间增收节支保证措施
铁路工务线路车间增收节支保证措施 尊敬的段领导:
根据段领导关于在全段开展增收节支、加强经营管理的指示精神,充分了解前路局、段面临的严峻经营形势,我黄石重点维修车间于2月26日召开了节支降耗专项工作会议,在会议上着重传达了段会议精神内容,向各工区工长讲解了铁路当前形势和我们段所面临的各种坚难。结合我车间实际,紧紧绕增收、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等方面研究制定了我黄石重点车间2009年增收节支保证措施,内容如下:
1、加强领导组织和宣传工作。车间成立增收节支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定量化目标,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兑现。并且向各工区传达段内的成本管理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车间干部职工尽一切努力开展增收节支活动。
2、加强维修保养成本管理。车间严格按照维修成本定额标准进行控制,加强材料定额管理,抓好工区备用料定额库存和合理使用。并且按照段指示精神,加强路材路料管理,充分利用下道的旧材料达到合理的调配使用,达到节约成本,减少费用的目的。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高工区日常维修保养整治过程中的作业标准,避免干返工活,利用最优化、最有效的整治方式来提升设备质量。减少维修材料和人员的消耗,有效节约成本支出。结合车间干部包保工区下现场作业盯控措施,加大对工区日常维修作业整治过程的盯控力度,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完成设备整治的目的。
4、加强水电费用管理。节电节水是关系到我车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工作,关系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车间将节能降耗工作作为车间头等大事来抓。严格落实车间制定的节电节水措施,杜绝长明灯现象,做到人走灯息;杜绝长流水现象,随手关闭水阀;车间办公用空调严格执行夏季35℃以上,冬季3℃以下气温时使用,并注意关好门窗,保持室内密封良好,减少热量损失,养成人走关机的良好习惯。工区空调只在32℃以上气温、中午工休时间开启。对长期不用的大功率电器采取封存管理。
5、严格车间汽车管理。严格控制汽车长途行驶,凡是有火车到达的地点,一般不得使用汽车;车间干部职工出门办事一律搭公交车出行,坚决卡死汽车维修不申报,超标准维修,超范围维修;
6、加强车间办公室办公用品使用成本控制。对上级文电的打印、复印一律正反面使用并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能不用纸张打印的资料就尽量不打印,减少纸张的浪费。
黄石重点维修车间将严格按照此保证措施执行,未按上述规定执行的,工区、车间将对责任人纳入工区或车间考核。
第三篇:职称论文高压车间高压聚乙烯装置分解反应的原因及措施
高压聚乙烯装置分解反应的原因及措施
摘要
简要介绍了茂名高压聚乙烯装置的工艺流程,探讨管式法高压聚乙烯
装置分解反应发生的原因, 提出了预防分解反应发生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高压聚乙烯; 分解反应; 原因分析对策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新建的250kt/a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采用德国Basell公司的LupotechTs高压管式反应器技术,以乙烯为主要原料,过氧化物为引发剂,丙烯、丙醛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该技术采用乙烯单点进料、过氧化物4点注入的脉冲式反应,最大单程转化率可达35%。装置的管式反应器直径为72mm,有效反应管长为2160m,第一至第四反应区有效反应管长分别为640, 560, 560, 400m。该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实用,主要工艺控制由DCS实现,联锁系统由PLC实现,可与DCS联网。装置主要由压缩区、反应区、挤压后处理区组成。对于高压聚乙烯装置来说, 分解反应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发生分解反应, 轻则需要对系统进行吹扫和置换后重新开车, 严重时还要更换被损坏的设备, 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给装置的安全稳定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 高压聚乙烯装置从业人员有必要认真探讨分解反应发生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 避免分解反应事故的发生, 保证装置安全平稳的运行。1 工艺流程
主要流程如图1,新鲜及低压循环乙烯经一次和二次压缩机后,压力由0.05MPa提高到270.00MPa左右,然后通过预热器加热到165℃左右,进入管式反应器,在第一反应区经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TBPPI)、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TBPEH)、过氧化3,5, 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TBPIN)、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和异十二烷,根据反应区和生产牌号不同配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物)引发聚合,温度逐渐上升,最后达到295℃左右。随着引发剂的分解,反应温度逐渐下降,在第二至第四反应区分别注入相应的有机过氧化物,再度引发聚合;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夹套中的热水带走。聚合物及未反应乙烯单体的混合物经脉冲阀(设在第四反应区出口)后压力降至约30.0MPa,并流经反应器后冷器降温至约250℃,然后进入高压产品分离器,在此将熔融的聚合物从乙烯单体中分离出来。再经过低压分离器之后到挤压机,造粒处理之后送往包装出厂。
2分解反应现象
乙烯和聚乙烯在高温、高压下不稳定,可分解为碳、氢气、甲烷及其他产物,装置一旦发生分解反应,由于产生反应热,温度会快速升高,进而加速反应,使之爆炸性地进行。对设备损害较大,若发生爆破膜破裂,高温的乙烯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排出时会产生静电,排至空中后,可能产生破坏性更大的二次爆炸,而且,分解反应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影响以后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危害极大。分解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引起乙烯分解反应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局部过热,当瞬时的热量不能予以充分导出、温度猛升超过350℃以上,就会发生分解反应甚至导致分解爆炸。主要有以下原因。3.1 原料中存在杂质
据文献介绍,氢气、氧气对高压聚乙烯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纯氧可用来作高压聚乙烯反应的引发剂。对于采用低分解温度的过氧化物引发体系, 若系统氧气超过5×10-6 时,可以发现明显的继续氧引发反应。当系统中氧气含量大于10×10-6时,可能导致分解反应的发生。此外, 原料中如果氢含量超标, 引发剂注入量将会显著增大, 也容易造成反应失控。
3.2 乙烯气体被反复地进行绝热压缩和膨胀
现假设二次机二段出口排气阀坏,压缩出去的气体全部返回,那么这部分气体经过二次压缩后温度会升高,根据文献,经过二次压缩后会达到320℃,因而可能会导致分解反应。
3.3 引发剂用量过多,引起局部过热,产生分解反应
瞬间的引发剂注入量过多,就会使反应加剧,温度骤升失控,往往导致分解反应。引发剂用量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发剂注入线堵塞,随后又冲开,造成引发剂注入过量,导致分解。(2)操作原因导致引发剂用量过多,引发分解。
(3)反应器粘壁严重,热偶上附着的物料导致热偶的测量值低于实际值,控制器继续加大引发剂注入量,导致发生分解反应。
(4)仪表自控或注射系统失灵,也有可能使温度控制不稳。3.4 正常生产时的压力突然升高,导致分解反应
一方面,提高反应压力可以防止局部过热现象,另一方面,反应速度随反应压力升高而增加。反应速度的增加必然伴随着生成热速度的增加,若生成热速度大于撤热速度,就会造成热量积累,系统温度升高,发生分解反应。3.5 反应器内流速达不到设计最小要求
湍流能提高热传递效率, 要想形成湍流, 其雷诺系数就必须在10 000 以上, 这就对物料最小流速有所要求。如果在工艺管道内物流流速达不到设计要求, 甚至在管道内发生滞留和存在死角, 那样就会形成滞流, 使传热系数降低, 引起热量的累积, 形成热点, 从而发生分解反应。3.6 反应热未及时移出
乙烯聚合为放热反应, 反应所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移出, 本装置在正常生产中反应热主要是通过夹套水冷却方式移出。在正常生产中, 为提高转化率, 反应器的峰值温度最高控制在310 ℃, 根据对管式法生产装置的研究结果表明, 因反应器结垢降低传热系数之后, 很容易导致系统温度失控,使物流温度超过临界温度, 也就是说, 一旦某反应区温度超过临界温度, 反应就不能再得到控制, 反应区的压力和温度的增长将十分迅速。
4.避免分解反应的防范措施 4.1 控制系统杂质含量
对高压聚乙烯装置而言,系统杂质主要来自原料、助剂及系统开口对空后的置换不彻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监控原材料质量。在开停车过程中,应保证置换后系统氧含量不大于5×10-5。从而避免因氧气等杂质导致的分解反应的发生。4.2避免突然聚合反应的发生
(1)开车前对所有引发剂管线仔细找通,管线中不容许残留乙烯气体。
(2)由于在开车建立反应、切换引发剂泵和切换牌号时,装置处于非稳定状态,容易导致引发剂过量引发乙烯分解。此时要根据温峰情况,及时调整引发剂注入量,确保无过量引发剂注入反应器。
(3)避免反应器压力的异常波动。4.3 保证乙烯气体最小流速
为了避免热点的产生, 高温下的乙烯物流应该很好地混合并要具备足够的移出反应热的能力, 否则乙烯在高温静止状态下, 聚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热被积蓄起来,就会导致分解反应的发生。因此, 在所有工艺管道和反应器中, 乙烯气体必须具有一定的流速。在本装置设计基础条件中, 反应区最小临界流速定为11 m/s , 冷却区最小流速必须满足9 m/s。专利工厂运行经验表明, 当乙烯气体流速为12 m/s 时, 第一反应区的分解反应几率将大大降低。为了避免分解反应的发生, 本装置乙烯气体流速要保证最小为14 m/s。同时在操作中, 必须保证反应器正面进料量高于二次压缩 机供气量的40 %。本装置是通过调节脉冲阀来实现流速的调节。4.4 尽量避免反应器结垢
4.4.1 控制反应条件下的反应器停留时间
系统中乙烯在反应条件下(即250MPa,170℃),即使没有引发剂存在,乙烯也会自聚,在反应器上形成一层坚硬的结垢。这些结垢会严重影响反应器的换热效果,反应器内生成热点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也容易由此产生误操作,导致分解反应。4.4.2 尽快建立所有温峰并使温峰达到规定值
在开车过程中,由于引发剂加入量低容易造成反应温峰偏低,同时当前部各反应段的温度较高而后部各段的反应温度较低时,容易导致大分子量聚合物的生成,从而导致反应器粘壁的发生。4.4.3 严格控制反应水温度
反应撤热可以从以下公式分析: Q= UAΔT
(1)式中: Q——反应传热,J / s;A——传热面积,m2 U——传热系数,J / s·m2·K;ΔT——传热对数平均温差, K。
其中A是固定的,若想增加反应撤热,则必须增大U或ΔT,当降低反应水温时,ΔT固然会增大,但如果水温降至太低,聚乙烯会在反应器内部形成一层结垢,影响反应的正常操作并降低导热能力。
4.4.4 停车前倒空反应器,尽量避免系统内部存有大量聚乙烯
此时若系统内部存留大量聚乙烯,由于气体流化及冲刷的消失,容易在反应器壁形成结垢,同时在下次开车时热水升温过程中或其它热作用下容易形成交联。4.4.5 装置停车后,应避免高温、高压的反应气体在系统的停留
为避免热聚合生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产生粘壁,在装置停车时,应及时降温降压。结束语
对于高压聚乙烯装置,由于一般操作温度(260~325℃)均在乙烯分解温度(330~350℃)附近,特别是采用纯氧引发的反应,一般温度较高,轻微的系统波动若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装置分解反应的发生,通过对装置开停车、正常操作、设备维护细微细节的特别监控和管理,优化稳定工艺控制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分解反应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姜再丰,王晓峰。LDPE 聚合中产生分解反应的原因及对策。合成树脂及塑料,2000 , 17(2): 34~35 2 张岩,吴明光。高压聚乙烯装置分解反应产生的原因及措施。工业技术,2001,29(2):128~130 3 张学智,徐向明,牛来平。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反应器黏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石化技术与应用,2008,26(3):260~263 4 张德生,兰州石化分公司新建高压聚乙烯装置工艺流程及特点。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25(5):455~460
第四篇:工厂2005年一季度生产经营目标和攻关挖潜指标措施分解落实情况汇报
今年一季度,根据公司《关于下达2005年生产经营综合计划的通知》(钢司发[2005]1号)、《关于印发2005年节能降耗攻关方案的通知》(钢司发[2005]53号)和《关于印发2005年攻关挖潜增效奖励办法的通知》(钢司发[2005]64号)以及《涟钢2005年经济责任制实施办法》(钢司发[2005]18号)文件的精神,严格按照公司确定给我厂的各项经济责任制指标,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了攻关挖潜工作重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在炼铁高炉“一大带五小”生产规模扩大,烧结生产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导致设备计划检修时间无法保证,设备隐患得到不及时整改等不利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经过全厂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炼铁质和量的需求,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季度累计完成成本降低额300.66万元,超目标进度计划300.66万元,完成一档目标计划,产矿129,3688吨,比去年同期增产23,1698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得到强力改善,我厂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合理分解各项指标,力求保证措施到位。
年初,根据公司工作会、常任制党代表会、职代会及钢司发[2005]4号文件有关精神,我厂严格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层层分解各项责任制指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印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攻关挖潜增效指标的通知》和《烧结厂2005年挖潜增效主要保证措施》(烧厂发[2005]8号),对各项责任制指标按照工序成本核算的原理,横向分解到科室,纵向分解到工段、班组、岗位和个人,并制订印发了《关于下达烧结厂财务预算的通知》(烧厂发[2005]2号)、《2005年烧结厂提质增量攻关实施方案》(烧厂发[2005]19号),明确了今年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责任到人、考核到人,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诚信”,开拓创新,深化“保铁”理念,确保生产经营取得新突破。
炼铁高炉“一大带五小”生产格局形成后,生产一直较为稳顺,生铁产量稳步提高,给我厂提出了质和量上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我厂全体员工的“保铁”意识,将“诚信”理念落到实处,我厂加大了教育力度,利用工作会、先代会、形势报告会、厂务公开栏等各种形式大力宣讲“诚信保铁”,将打造“诚信烧结”作为今年我厂完成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保持清醒头脑,紧紧围绕“保铁”这一核心来开展工作,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炼铁、一切服从炼铁、一切服务炼铁的诚信意识。从严制订及落实各项保铁措施,及时处理反馈炼铁及各部门对烧结厂提出的意见,分析处理我厂发生的各类影响炼铁生产的事故,努力提高产品实物质量,降低返矿率,提高成品率,确保高炉炉况稳顺,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烧结产能,使“诚信”二字落在实处,确保了生产经营的稳顺和健康发展。
一是在工艺控制上严格按章办事,工艺纪律进一步强化。
针对炼铁产量大幅升高,供矿问题矛盾突出的现状,我厂进一步细化了对工艺纪律和能源管理的责任考核。及时分析通报各类工艺违规事故,责任到人,考核到人。要求主管科室牵头,各工段自查自纠,加强工艺纪律整顿,强化工艺技术点检,稳定生产过程,努力改善入炉矿质量,加强生产协调组织,稳定水碳,稳定烧结过程,坚定不移地推行低水、低碳、厚料层烧结工艺,无条件地满足高炉对烧结矿和球团矿的需求,为炼铁高炉的稳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对炼铁生产的零影响。
二是强化设备管理,合理安排计划检修,确保烧结产能进一步释放。
今年制约烧结厂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是进入工序限制环节(产量供不应求)后如何有效提高作业率、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尽可能满足炼铁质和量的需求。对此,我厂不等不靠,努力从自身挖掘潜能,对影响生产的关键环节两机(烧结机、翻车机)、两炉(2×8m2竖炉)、两仓(高料仓、成品仓)、两场(中和场、块矿场)及关键设备(主抽风机、圆筒、振动筛、翻车机、三烧进出料系统等)从严管理,制订了周密的事故应急预案、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设备点巡检管理制度、计划检修管理考核办法、物资管理及考核办法、“四项费用”管理办法,明确了设备维修系统区域及职责范围划分,进一步强化了设备管理责任。抓住有利时机合理安排计划外检修,努力缩短事故抢修时间,落实点巡检职责,从严管理,加大隐患自查整改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维修系统人员工作积极性。要求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尽快全面掌握设备控制与操作、维护知识,加强设备隐患、故障排查力度。加强备件与各类物资的管理,提高备件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降低检修、抢修、故障排除的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一季度,未发生一起大设备事故,设备作业率达95.57%,尤其是3月份40m2烧结机作业率超过97%,130m2、180m2烧结机作业率超95%,创历史最好水平,有力地保障了生产的稳顺进行。
由于措施得力,在全厂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烧结矿产量达111,6823吨,球团矿17,6865吨,产量连破历史最好记录。烧结矿合格率92.02%,球团矿合格率96.97%,碱度稳定率89.66%,烧结矿品位稳定率97.67%,确保了炼铁高炉对烧结矿质和量的需求。
三、从严管理,狠抓落实,攻关挖潜工作扎实有效。
2005年,涟钢生产规模历史性地跨上400万吨铁的台阶,通过对全年生产经营综合计划的分析,我厂将攻关挖潜的目标锁定在提质增量上,印发了《烧结
厂提质增量攻关实施方案》(烧厂发[2005]19号),明确了攻关时间、目标、组织机构、攻关措施和责任考核办法,在保证烧结矿、球团矿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挖掘烧结矿、球团矿产能成为实现全年成本降低额目标又一新的亮点。从强化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提高竖炉、烧结机利用系数入手,广泛宣传发动,狠抓内部管理,加强设备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加大奖励考核力度,充分调动了全厂员工提质增量的积极性。制订了《2005年烧结厂污泥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烧厂发[2005]21号),重点抓好转炉污泥的应用工作。充分利用球团、二烧、三烧、中和场、备料工段的污泥利用项目,力争全年转炉污泥利用率达95%。切实加强对瓦斯灰、除尘灰和粗污泥的管理,积极研究和开发大高炉瓦斯泥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据统计,一季度累计配加转炉污泥16825吨,综合利废总量达51292t。及时合理调整配矿结构,加强了中和料场料堆取样检测工作,预配料取得了良好效果。
3月份,我厂加大攻关挖潜力度,大力开展对标挖潜工作。瞄准公司的目标,瞄准全国先进水平,通过强化管理考核,优化工艺操作与控制,严格原料进厂、出厂全过程管理,把好原料结算关,实施优化配矿,实现了节能降耗攻关工作的稳步提高,其中:含铁原料及熔剂降成本553.777万元。
四、创新管理,从严治企,形成规范的绩效考核模式。
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宽带薪酬,区间浮动”的原则,制订并印发了《烧结厂岗效工资管理办法》(烧厂发[2005]9号),以工作分析为基础,以岗位工资为主体,以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岗位的工作绩效作为分配依据,充分体现岗位价值、劳动价值和市场价值。对岗位按管理类、技术类、生产操作(维护类)进行划分,进行分序列管理,对工资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员工个人的岗位工资实行动态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并严格与本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挂钩。制订并下发了《2005年烧结厂经济责任制实施办法》(烧厂发[2005]13号),加强内部分配管理,合理确定各工段、科室之间的分配关系,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以量化考核为主、定性评价考核为辅的原则,对全厂各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均分为否决指标和挂钩指标两部分,所有单位及科室均以成本为中心,采取成本“分档否决”的经济责任制模式。将成本指标、安全环保、质量、能源、三大费用、作业率、绩效考核、诚信保铁等各项工作均纳入考核体系,同时加大了单项奖总额,加大了效益奖提奖比例,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厂党委印发了《烧结厂2005年班组经济核算责任考核办法》(烧党发[2005]4号),着力于“诚信保铁”大局,注重内部系统优化,大力实施全员节能降耗,为全面改善经济技术指标、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强化全员绩效管理,印发了《烧结厂2005年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烧厂发[2005]4号)、《烧结厂关键岗位实施尾数淘汰竞争上岗管理办法》(烧厂发[2005]5号)、《烧结厂基层管理人员考核评价及激励约束办法》(烧厂发[2005]11号)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全员绩效考核管理,真正发挥全员绩效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形成了全员动态竞争的良性循环。在绩效管理上,积极探索适应我厂实际和发展要求的新路子,严格执行公司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对全厂员工进行按岗位分序列分线排名,并及时张榜公布,在月度排名的基础上,季度、半、进行综合排名并实行相应考核。要求各工段、科室根据员工的岗位性质、岗位特点制定考核指标和核定额度,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工作难度、工作环境、技术水平、业务能力、所起的作用等关键指标正确评价员工,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量化指标,用数据、业绩、事实和结果说话,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定到个人,考核结果公开,并在当月工资中体现。经过一个季度的实施与完善,目前我厂全员绩效管理已逐步走上正轨。
五、全员参与,精心组织,技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烧结厂技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原料场二期工程改造和实现280m2烧结机工程节点。一方面要确保公司提质增量,实现产钢425万吨、产铁400万吨、热轧薄板250万吨目标,烧结厂要确保产能实现最大化,生产组织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技改建设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新老系统交错等困难,确保原料场二期工程和280m2烧结机工程按期投产,技改与生产再度交织,困难重重。为此,我厂要求各职能科室和工段要积极配合烧结项目部工作,抽调一批精干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充实项目部工作,确保全员参与,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截止3月份止,原料场二期工程已顺利实现工程节点,280m2烧结机工程场地平基完成总量的60%,挡土墙、主厂房桩基均实现工程节点,成品仓月底已投入生产,部分设备采购、监制计划已完成,预计4月上旬可完成场地平基和主厂房桩基工程。
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由于市场原因,进厂大宗原材料质和量均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烧结用含铁原料不仅品种多、成份很不稳定,有些品种不能满足烧结的要求,导致烧结矿化学成份波动大,物理质量也很难满足高炉的需要。烧结用熔剂不仅量保不住,造成频繁变料,而且几家供货单位质量水平不一致,给稳定烧结矿质量带来很大困难。在外部影响较大情况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高炉的需要。如:降低产量,加大成本投入,加强进厂原材料质量把关,提前制订应对措施,加强内部工艺控制,稳定烧结过程,加强员工的责任心,杜绝事故的发生等等。球团用含铁原料同样存在成份不稳定、杂物多、粒度达不到要求,给竖炉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制约了产能的发挥,造成球团一季度欠产严重,特别是炉内结块处理非常困难,处理的时间很长,我们针对一季度球团的生产召开了几次分析会,制订了措施,希
望公司能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烧结用原材料质量的基本稳定,为烧结提质增产创造条件。
2、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大,利废资源大量增加,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对公司有着巨大的效益,以前公司对烧结厂实行鼓励政策,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利废资源基本得到利用,但今年公司取消了鼓励政策,为了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我厂投入几十万元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能为公司和烧结厂创造效益,请求公司对烧结厂继续实行激励政策。
3、由于公司铁前系统能力的不匹配,使烧结成为制约铁前生产的关键环节,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技改、大修、技术开发的投入,在经济责任制中给烧结设立超产奖,来调动烧结员工的积极性,但烧结员工的总体收入偏低,造成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希望公司在下一步的工资调整中给予考虑。
第五篇:XX车间2011年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措施办法
XX车间合理化建议工作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管理提升年”为主题。提高效益、提升质量、降低成本、降低消耗、优化工艺、优化环境、提高安全度等或其他任何有利于我公司的改进事项。
工作目标:31车间职工合理化建议参与率指标达到85%,月度指标达到7.08%;提案率指标达到95%,月度指标达到7.92%;采纳率实现50%;节创价值达到30万元。
二、合理化建议的内容及界定
合理化建议是指职工对本单位生产制造、科研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各个环节提出的,有助于本单位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办法和措施。
合理化建议的有效建议为:
1、在经营管理理论、管理技术上有突破与创新,对提高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指导作用的建议;
2、在管理组织、制度、机构等方面提出改进办法或方案,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司应变能力或服务能力、以及理顺管理或业务流程有显著效果;
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
4、产品结构改进、以及新产品开发、营销、市场开拓方面的建议。
5、制造工艺和试验、检验方法和产品包装的改进;
6、设备、工具、工装器具方面的改进;
7、生产现场管理的改进。
8、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建议。
9、安全和保密管理方面的改进建议;
10、原辅材料、能源节约和“三废”利用的建议;
11、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方面的改进建议;
12、其它任何有利于本单位的改进事项和能够促进企业持续改善的建议。合理化建议的无效建议为:
1、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的;
2、夸夸其谈、无实质内容,对完成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任务无新意的;
3、以一般性要求为内容,应做的维护保养,常识性的建议或应有态度的建议。
4、公认的事实或正在改善的,已被采用过或以前已有的重复建议;
5、针对个人及私生活的,涉及各种活动的开展的(如劳动竞赛、培训等);
6、涉及道路、停车场和室内电器设备的正常损耗以及灯泡、灯管、食堂伙食问题和交通车路线更换的;
7、在正常工作渠道被指令执行的(如文件、通知、流程规定的)。
三、合理化建议的评定原则
1、合理化建议必须符合“三性”(创新性、可行性、效益性)、“五要素”(合理化建议的名称、建议时间、建议人、建议内容、实施方案)特征。
2、合理化建议按A、B级评定:
A级:为节创价值5万元(含)以上或评定分30(含)以上的建议; B级:为节创价值5万元以下或评定分30分以下的建议。
3、A级合理化建议由公司组织专业评审组审核、评定,B级合理化由车间工作组织评定,报活动办公室备案。
节创价值计算方法:采用前后比较法,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采取月度分摊法或月度预提法;
节创价值计算原理:创造净价值=创新价值(差额)-实施费用;
4、节约价值计算:
(1)工时节约价值=(原定额工时-改进后定额工时)×计算前一年平均工时费用×计算期实际需要工时-工艺改革费用。
工艺改进费用是实施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为改进工艺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及工艺改进后需增加的费用支出。工艺改进费用中,属于添置固定资产,按其
折旧年限平均分摊,其它一次或逐年分摊(下同)
(2)原材料、燃料、设备动力、辅助工具等节约价值=(原实际平均先进单位消耗定额-改进后实际单位消耗)×该物料单价×计算期的实际产量-工艺改革费用。物料单价按计算期内实际的市场价格计算。
(3)减少废品节约价值=产品或半成品单件价值×(改进前6个月的平均废品率-改进后6个月的平均废品率)×计算期实际产量-工艺改革费用。
(4)基建工程设计节约价值=(单项工程的审定预算-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进实施后的工程决算)-施工改进等施工费用。预算以相关约定条款为准。
(5)新工艺创新价值=(老工艺产品或半成品的平均先进单位成本-新工艺产品或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计算期的实际产量。
新工艺产品的成本指工厂成本(料工费之和),半成品的成本指工厂内部核算成本,包括工艺改革费用。
(6)新产品创新价值=(计算期为12个月的平均销售单价-单位产品平均工厂成本-单位产品平均销售费用-单位产品税金)×计算期实际销售量。单位产品税金为销售单价×税金。
(7)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用评分法四、三十一车间合理化建议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三十一车间合理化建议工作组 组长:董先刚
副组长:马元宾 联络员:孙春芽
组员:刘涛、蒋克强、洪志明、胡晓生、邱鹏、何华胜、皮波、刘建
(二)职责工作组职责:
1、按照公司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员工合理化建议工作,制定分解指标下达给员工,并对员工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2、按照合理化建议“三性”,“五要素”要求,做好本单位合理化建议的收集、筛选、初分(按节创价值A、B级进行专业分类),以及节创价值的初评和回复工作。
3、对本单位已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要积极组织实施和推广,对未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负责对建议者作解释。
4、及时上报本单位合理化建议工作的各类报表、资料及总结,配合上级部门搞好合理化建议的评定、考核、总结表彰和推广工作。
联络员职责:
1、在本单位工作组的领导下,负责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对内、对外联络。
2、协助本单位工作组搞好合理化建议的收集、筛选、整理、建档,做好原始记录。按规定时间将有关资料和报表上报。
3、按保密规定、负责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宣传报道。
五、合理化建议的征集
1、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时间为:2012年1月1日-12月20日止,截止时间以后征集的合理化建议算入次年的合理化建议提案。
2、车间室主任、班组长对职工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即提及收,当月20日前上报的合理化建议做为本月完成的合理化指标篇数。
3、车间合理化建议工作组在20日前完成对当月合理化建议的评审,联络员在20日前上报合理化建议登记表和汇总表。
六、奖励与考核
(一)奖励
1、参与奖:凡参与合理化建议工作,提出建议提案的(属于有效合理化建议的),均给予参与奖,每条5元,每月进行一次奖励。
2、采纳奖:凡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均给予采纳奖,A级建议每条30元,B级建议每条奖励20元,每月进行一次奖励。
3、节创价值奖:对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待项目实施完成后,视其节创价值大小,按比例(见下表)给予节创价值奖,每三月进行一次评审奖励。
4、组织推广奖:公司合理化建议办公室对二级单位合理化建议工作的组织发动情况进行评比,对评出的优秀单位、优秀组织者及优秀建议者,报合理化建议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给予一定的奖励,半年评比一次。
5、优秀建议奖:公司对节创价值高、社会效益好或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作用明显的,评选优秀合理化建议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及1000元的奖励,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奖励。
车间每半年评比一次车间级优秀建议奖,被评为车间优秀合理化建议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500元、300元及200元的奖励。
6、点子王奖: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统计,对提出合理化建议条数最多的员工(合理化建议条数在30条以上的)授予点子王称号,给予5000奖励。
车间每年评比一次车间点子王,在车间范围内对提合理化建议条数多的前三名,分别给予500元、300元及200元的奖励。
7、金点子奖: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统计,对节创价值最大的合理化建议给予金点子奖,给予5000元奖励。
(二)考核:
1、各班组、室除确保完成指标外,还要兼顾完成月度指标,各小组根据车间下达的指标按月将指标分解到每位员工,班组未完成当月月指标条数的,且未分解落实到员工个人的,考核班组长或室主任每条200元。车间班组合理化建议分解指标见附件
12、员工未完成合理化建议个人年指标或未按节点完成月指标的,按每条200元考核。
3、合理化指标完成情况将作为先进个人或班组评比的依据之一。
4、车间合理化建议工作组每月20日前对个人和班组完成合理化建议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每月考核并公示。
XX车间
2012-3-7